对师生关系存在矛盾问题的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师生关系存在矛盾问题的思考
学员:陆秀林
摘要:师生关系作为学校生活中的一个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在教育过程中为
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教师与学生之间所形成一种特定的关系,它是社会关系的一个组成部分。课堂教学活动是师生双方共同参与的活动,是在一定的师生关系下进行的,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共同满足教学需要、协调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和保证。但是实现生活中,师生之间由于在目标、价值观以及拥有知识面多少等方面的差异而产生的对立、分歧和相互干扰等现象,这种现象就产生了师生关系的矛盾问题。师生关系的矛盾问题在校园教育教学及管理过程中是经常性的现象。正确对待师生关系有利于师生关系的重新定位。另一个方面,师生的矛盾问题有利于师生之间的共同成长,使双方把自己内心的压抑和不满释放出来,维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同时促使双方自我反思,师生双方可以借此为契机完善自我。
关键词:师生关系;矛盾;问题;思考
师生关系是学校中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师生关系这一互动关系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成败,影响着学校功能的实现。从大量教育事实看,师生关系存在着和谐与冲突两个方面,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完成教学目标、教学任务;而师生关系的矛盾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其实,师生关系涉及的领域很广泛,包涵深刻的内容:伦理关系、情感关系。“师生之间的伦理关系和情感关系是师生关系的核心”[1]。下面我们来思考一下师生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目前当前师生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目前教育实际看,师生关系不容乐观,尤其是我们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师生关系的观念转化,其过程艰难而漫长。特别是现在农村中小学学生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在家没有人与他们交流、沟通,造成他们心里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于是,就师生关系总体来说,存在着急需改善和优化的复杂问题,其任务十分艰巨。
(一)伦理关系方面,师生间的权利和义务“位臵”模糊、混乱。
当前,在学校教学活动中存在的师生伦理关系方面问题主要表现在:师生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比较混乱,学生权利经常得不到应有的保护。许多教师没有把学生作为一个独立个人权利的社会人来对待,经常有意无地侵犯学生的个人权利,特别是侵犯学生人身方面的权利和自由以及学生文化教育方面的权利。
(二)情感关系方面,师生间的地位和心灵“代沟”超宽、超深。
这牵涉到学生观的问题。我是老师你是学生,是教与被教的关系,是父子母女关系,是君臣关系,我们之间地位不一样;我教你学,“知识就是权威”,你学的是我的知识……教师很难接近,教育效果可想而知。
总之,教学上是填鸭和被填鸭的关系,教育教学中师生的关系及其派生的一
系列现象,显示出当今我们农村教育的“越位”“缺位”“错位”问题之严重性!
二、当前师生关系紧张的原因分析
(一)师生关系紧张的原因在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缺少沟通、交流。
在教育和教学活动中,由于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并不总是能够在师生之间架构起沟通的桥梁。就学生而言,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向师性”的心理在逐渐消弱,独立的个体化心理急速形成,加上教师的年龄、生活习惯的差距等因素造成师生之间代沟的形成,学生除了上课与老师接触以外对老师的了解就很少了。就老师而言,只知道学生的学业情况,学生的思想品德、兴趣、爱好及其他情况知之甚少。这种双向缺乏了解与沟通在不同的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程度不同,比如:有的教师在班主任工作中投入不够,甚至与普通的授课教师一样,只管上课,平时很少到班级中去,很少和学生谈心、交流。不了解学生的内心心理,更有胜者扮演着学校与学生之间一个“传话筒”的角色;有的教师对待学生或明或暗有亲有疏,对待学习成绩优秀的,爱学好问的,热情有礼的学生比较关心,而对待学习困难生则是不管不问,见到了就头疼和讽刺他们的现象。这种种都不利于班集体的建设,更不利于学习困难生的转变。班主任实际上是在这些学生身上培养了一种憎恨人们、憎恨社会的情绪,这些都是师生之间缺少沟通,使学生与教师之间在遇到一些意外情况时,极其容易造成矛盾。
(二)传统观念根深蒂固,是师生间权利、义务混乱的根源。
众所周知,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国人民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的教育理念的洗礼,使我们从小就了解到“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甚至“师生如君臣”之观念根深蒂固。不少教师凭借已有的知识,手中一把戒尺,“成功指点”教坛一辈子。因为“能者为师”,师是知识的权威,学生就不得不“唯师是从”!今天的教师,对封建腐朽的师生关系,并不是没有判断力;对当今教育改革中新的师生关系要求,也并非一无所知。但是,“严师出高徒”。严,就要训诫,就要惩罚,就要扳着面孔、举起戒尺!可惜,我们错了。我们是用“师道尊严”的“严”来诠释“严师出高徒”的“严”。仅从这一点可以看到,我们要把传统的教育观念转变是一件多么艰难事情。此外,在广大农村中文化教育落后,有知识的人并不多,促使了传统观念根深蒂固。诸多错误或落后的师生关系观念成了教育弊端的渊源。纵观我们教育现状,“师道尊严”观念的惯性仍很大。在这种观念的导向下,我们对新课程的任何师生关系理念都难以接受,更谈不上实施。任何改革观念先行,旧的师生关系理念没能转化,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落实师生应有权利和义务最具破坏性的阻力源。
(三)教育方式选择不当也会造成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矛盾的导火索。
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缺少沟通和交流时,教育方式选择不当时,会使师生之间的矛盾加剧。不注意耐心教育,启发诱导,不分场合数落学生的缺点和过失,使他们感到难堪和无地自容,致使教师善意的批评被误认为是同自己过不去,使得学生产生了逆反心理,甚至有抵触情绪。比如:像现在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上升,在学生中有手机不是一件新鲜事了,但是这里问题来了,如果是你在上课发现有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玩游戏机等,你该如何处理。这里如果你处理的不好,可想而知有什么后果。因此,无论是班主任还是普通的授课教师,都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来选择适当的教育方式,把问题处理好。这里的学生个性特点是我们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中都特别强调的。
(四)过分的强调教师主体,是限制学生独立的潜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