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解读 二程哲学的异同变化及其对陆王心学的影响(4)

国学经典解读 二程哲学的异同变化及其对陆王心学的影响(4)
国学经典解读 二程哲学的异同变化及其对陆王心学的影响(4)

国学经典解读二程哲学的异同变化及其对陆王心学的影响(4)(三)守约内求对陆王心学的影响与程颐强调知识积累,内外结合的治学方法有所不同,在方法论上,程颢提出守约内求的治学原则,主张守约,内求于心,反对外求,泛滥无归。程颢的这一思想影响了陆王。陆九渊从其心学立场出发,强调内求于心,忽视知识,不立文字,主张读书不求甚解。这与程颢守约内求,忽视知识,不必读书的思想十分相似。陆氏心学不受儒家经典的束缚,以六经为我心的注脚,崇尚心悟的倾向便是受程颢轻视经典,“不下一字训诂”(《程氏外书》卷十二),重心灵领悟思想的影响。

王守仁心学也受到程颢思想的影响。王守仁在方法论上强调贵在自得,内求于心,以心为是非的标准。他说:“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非也。”(《王文成公全书》卷二,《传习录中·答罗整不空庵少宰书》)通过内求于心,把圣人的权威置于心的权威之下,体现了他不盲从旧权威的思想解放精神。王守仁不仅把圣人置于心的权威之下,而且把圣人之作——

儒家经典也称之为记载心之常道的工具。他说:“六经者,吾心之记籍也”,“六经者非他,吾心之常道也。”(同上卷七,《稽山书院尊经阁记》)这是对陆九渊“六经注我”思想的继承,并受到程颢轻视经典,把辑录《五经》称为“玩物丧志”的见解的影响。王守仁并强调,求道“需从自己心上体认,不假外求始得”(同上卷一,《传习录上》)。这与程颢反对外求的思想是一致的,说明程颢的治学方法对陆王心学确实产生了影响。

从以上二程对陆王心学各方面的影响可以看出,二程作为宋明理学的开创者,其思想中的心学因素与陆王心学是彼此沟通的。陆王心学尽管在心学理论上大大完善了二程的心学观点,但不可否认,作为宋明理学思潮中的心学流派,陆王思想的重要源头出自于二程,这是孟子学说及佛教心学均不可替代的。

三、陆王对二程思想的扬弃和发展

在宋明理学史上,陆王心学的崛起具有客观的必然性。不仅体现了宋明理学发展的趋势,而且对中国哲学的持续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陆王心学对二程思想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对程颐思想的扬弃和对程颢思想的丰富与创新上。

(一)对程颐思想的扬弃陆王对程颐的思想既有吸取又有批判。一般说,吸

取的主要是程颐早期的心学观点,批判的则是后期形成的体用二分等观点。陆王在扬弃中发展了程颐的思想。

陆王修正了程颐哲学讲体用二分的观点,把体用、本末融合为一。这既是对程颐思想的修正,又是对程颢思想的吸取和发展。陆九渊通过扬弃程颐哲学,不讲体用之分,不专论事论末,专就心上说,其心学体系中没有气的地位。这遭到了朱熹的批评:“陆子静之学,看他千般万般病,只在不知有气禀之杂,把许多粗恶底气都把做心之妙理。”(《朱子语类》卷一百二十四)朱熹站在体用二分、理本气末的立场批评了陆九渊。陆九渊则从心一元论哲学出发,不讲形而上下之别,反对体用二分,从心学的角度扬弃了程颐的体用二分哲学。这也反映了朱陆哲学的区别。

王守仁哲学亦具有忽视差异的趋同倾向。他扬弃了程颐性气二分的思想,坚持性气一体论。他说:“程子谓:‘论性不论气,不备;论气不论性,不明’。亦是为学者各认一边,只得如此说。若见得自性明白时,气即是性,性即是气,原无性气之可分也。”(《王文成公全书》卷二,《传习录中·启问道通书》)认为程颐之所以提出性气二分的观点,是为了纠正学者各认一边的偏差,只得如此说,

无可奈何罢了。但只要从本原上认得心性一元的道理,则性即气,气即性,性气原本就没有区别。这是对程颐思想的修正,亦是对程颢观点的继承。

国学经典讲解书籍

国学经典讲解书籍 篇一:图书馆中的国学书籍推荐目录 篇二:国学经典书籍 国学经典书籍 蒙学 《三字经》《幼学琼林》 经部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礼记》《周易》《诗经》《尚书》《尔雅》史部 《史记》《汉书》《战国策》《三国志》《资治通鉴》 子部 《老子》《庄子》《墨子》《荀子》《韩非子》《鬼谷子》《孙子兵法》集部·文学《楚辞》《文心雕龙》《世说新语》《全唐诗》《宋词三百首》《窦娥冤》《西厢记》《桃花扇》《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东周列国志》《红楼梦》《聊斋志异》 《儒林外史》《古文观止》《人间词话》自然科学《山海经》《黄帝内经》《水经注》《天工开物》《本草纲目》《徐霞客游记》艺术生活《茶经》《园治》 百科 《水乐大典》《四库全书》 篇三:南怀瑾推荐的国学入门书籍

南怀瑾推荐的国学入门书籍 (一)《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 (二)《文字画研究》(吕佛庭)《御定康熙字典》《新修康熙字典》《远东国语词典》 (三)《幼学琼林》《古文观止》《龙文鞭影》 (四)《增广诗韵合璧》《古诗源》《宋元诗评注》《清诗评注》《随园诗话》 (五)《古文辞类纂》《续古文辞类纂》《经史百家杂钞》 (六)《儿童中国文化导读》《儿童西方文化导读》(老古文化公司编辑) (七)《古今图书集成》 (八)《纲鉴易知录》 1、“三百千千”。台湾老古出版的《国学初基入门》,收录有:四体三字经、四体百家姓、四体千字文、千家诗注释、增广昔时贤文、二十四孝、日记故事。《国学初基入门》应为影印本。 2、《龙文鞭影》。原名《蒙养故事》,编撰者萧良有,湖北汉阳人,明朝万历年间进士,曾任国子监祭酒。国子监是封建时代国家最高学府,祭酒相当于现在的校长。最高学府的校长亲自撰写蒙书,古代对教育的重视,于此可见一斑。后来,杨臣铮认为《蒙养故事》比较简略, 于是加以补充订正,书名改为《龙文鞭影》。“龙文”是指古代良马,

二程洛学与朱熹闽学

二程洛学与朱熹闽学 北宋时期,生活在洛阳的二程(程颢、程颐兄弟)所创立的洛学应该说是河洛文化长期发展演变的结晶;而南宋朱熹所创立的闽学则以二程洛学为主干,终于集理学之大成。 程颢(1032 1085年),字伯淳,世称为明道先生,担任过县主簿、县令、太子中允、监察御史等职。程颐(1033 1107年),字正叔,世称为伊川先生,曾 任汝州团练推官、京西国子监教授、崇政殿说书等职。因为二程少年时都从学于周敦颐1017 1073年,后又长期在洛阳(伊洛)讲学,所以他们的学说或学派就被称为“洛学”或“伊洛之学”、“河洛之学”、“中州正学”。 朱熹(1130 1200年),字元晦、仲晦,号晦翁、晦庵,别号紫阳,担任过县主簿、枢密院编修、秘书郎等职。朱熹祖籍徽州婺源,生于福建龙溪,长于建瓯、崇安,讲学于八闽大地,死后葬于福建建阳大林谷。因为他一生主要的学术活动在福建,所以世称朱熹创立的学说为闽学,亦称朱子学,又因朱熹晚年讲学于考亭,故闽学学派又称考亭学派。 由二程兄弟所奠基的宋明道学(亦称宋明理学)是不同于先秦诸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的新儒学形

态。二程兄弟在创立洛学思想体系的过程中,以儒家道统人物自居,以儒为宗而兼采佛道,使中唐以来的儒学复兴得以真正奠基,从而也使以儒家为主干的中华文化得以薪火相传,慧命相续。 洛学原本是一个地方性学派,但因其义理之学的普遍性、哲学系统的开放性而具有了向多方向发展的可能性。因而,洛学自北宋以降,经门人后学的不断发扬光大,就稳居中国社会主流学派之地位。在洛学的发展过程中,一是经历了杨时、罗从彦、李侗、朱熹四代师承,形成了以朱熹为代表的闽学;二是经历了王信伯、陆九成、林艾轩、陆九渊、王守仁等而形成了以陆王为代表的心学;三是经历了胡安国、胡宏父子及张南轩而形成了湖湘学派;四是经历了周行己、许景衡、薛季宣、陈傅良、叶适等人的师承而形成了永嘉事功学派等。朱熹从小就受到二程洛学的熏陶。他的父亲朱松是洛学的崇拜者,师从二程再传弟子罗从彦。朱熹也遵父命师事受洛学影响的刘勉之、刘子翚、胡宪等人,后又受业于二程的三传弟子李侗。李侗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对经学、史学、文学、音韵学、自然科学等都有研究。因此,朱熹就有条件在他所师承的二程洛学的基础上,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完成集理学之大成的历史使命。朱熹所创立的闽学即朱子学成为南宋末至元、明、清三代的官方哲学,影响至巨。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

程朱理学(客观唯心主义) 程颢(公元1032年——1085年),字伯淳,又称明道先生;程颐(公元1033年——1107年),字正叔,又称伊川先生,被世人称为“二程”,是北宋著名名的理学家和教育家。 程颢(1032~1085) 中国北宋思想家,理学奠基者。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河南洛阳人。嘉祐年间举进士后,任鄠县及上元县主簿、晋城令。有治绩,官至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曾参与王安石变法,后因反对新法,被贬至洛阳任京西路提点刑狱。与先后被贬至洛阳的文彦博、吕公著、司马光等相互联系,继续反对新法。哲宗即位,司马光执政,荐程颢为宗正寺丞,未及行即病逝。嘉定十三年(1220),赐谥纯公。淳祐元年(1241)封河南伯,从祀孔子庙庭。程颢早年受父程珦之命,与弟程颐和周敦颐问学,由此立志于孔孟之道,又泛览诸家。由于他和程颐长期在洛阳讲学,故他们的学说亦被称为洛学。程颢提出“天者理也”的命题。他把理作为宇宙的本原。就天道的内容来说,程颢形容它是“生”,谓世界生生不已,充满生意,提出“天只是以生为道”,故“天地之大德曰生”。他认为生是天道,是天地之心,于是称天道为仁。按程颢的说法,在生生不已的天道之下,通过阴阳二气的絪缊化生,产生天地万物,人只不过是得天地中正之气。故“人与天地一物也”。因此对于人来说,要学道,首先要认识天地万物本来就与我一体的这个道理。人能明白这个道理,达到这种精神境界,即为“仁者”。故说“仁者浑然与万物同体”。他并不重视观察外物,认为人心自有“明觉”,具有良知良能,故自己可以凭直觉体会真理。程颢哲学的主要内容是关于道德修养的学说。他追求所谓浑然一体的精神境界,在方法上是通过直觉冥会,达到所谓物我合一。程颢是主观唯心主义心学(见陆王学派)的发轫者,他的“识仁”、“定性”,对后来的理学,尤其对陆王心学,影响很大。程颢的哲学专门著作不多,主要哲学代表作有他的学生吕大临所记关于“识仁”的一段语录。后人称《识仁篇》;他与张载讨论“定性”问题的《答横渠先生书》,后人称《定性书》。他的哲学思想多散见于语录、诗文中。明末徐必达将他与程颐的著作汇编为《二程全书》。今中华书局编为《二程集》出版。 程颐(1033~1107) 中国北宋思想家,理学创立者之一。字正叔。河南洛阳人。学者称伊川先生。十四五岁时,与兄程颢同学于周敦颐。在游太学时,作《颜子所好何学论》,主管太学的胡瑗惊异其才。王安石当政时,未被起用,与兄程颢在洛阳讲学。司马光执政时,被荐为崇政殿说书,与修国子监条规。在为哲宗侍讲期间,敢以天下为己任,议论褒贬,无所顾忌,声名日高,从游者日众。其后,程颐因反对司马光的新党执政而被贬,任西京国子监守。不久削职,被遣送至四川涪州,交地方管制。程颐在被贬期间,完成著作《周易程氏传》。徽宗即位,得以赦免,但不久又受排斥,遂隐居龙门,遣散门徒,不久病死于家。至南宋,追谥正公。在哲学上,程颐与程颢以“理”为最高范畴,以“理”为世界本原。程颐认为,理是创造万事万物的根源,它在事物之中,又在事物之上。他认为,道即理,是形而上的,阴阳之气则是形而下的。离开阴阳就无道,但道不等于是阴阳,而是阴阳之所以然,“所以阴阳者,是道也”。他明确区分了形而上与形而下,以形而上之理为形而下之器存在的根据。他又从体用关系论证了理和事物的关系,认为理是“体”,而事物是“用”。程颐承认事事物物都有其规律,天之所以高,地之所以深,万事万物之所以然,都有其理。他进一步认为,“一物之理即万物之理”,天地间只有一个理,这理是永恒长存的。这样,他就把事物的规律抽象化、

中国哲学史二程到陆九渊

二程的天理论 程颢,程颐两个亲兄弟被称作“二程”,二程的著作和言论,后人编为《二程全书》,其中包括《二程遗书》、《明道文集》、《伊川文集》、《伊川易传》、《程式经说》、《二程粹言》二程提出了以“理”为中心概念的体系,为道学奠定了理论基础。程颢哲学的主要倾向是主观唯心主义,程颐则是客观唯心主义。 二程认为世界的根源是“理”,也叫做“道”,“天理”。他们提出“理”来把封建的伦理道德普遍化永恒化,为巩固封建制度和官僚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位制造理论依据。 一、“理”一元论 1、程颢的“天即时理” 程颢提出“天者理也”的命题。所谓“天”,指最高实体,认为“天即是理”,就是认为“理”是最高实体,他认为“理”是永恒的,是客观存在的,个人行为的好坏不影响天理的变化,理,不生不灭,不增不减。 这理的一个是重要含义是指伦理纲常。“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这里“理”的内容就是社会关系、人伦关系的伦理准则。程颢的“天即是理”的学说的意义之一是把封建伦理关系神圣化,把维护封建君权和父权统治的道德法则看成恒的绝对的真理,看成是世界的唯一来源。 2、程颐“理一分殊” “理”是万物所根据的法则,是物质世界的“所以然”,他认为万物各有其理,但根本上,万物之理就是一个“理”,“天下之物皆能穷,只是一理”,提出“理一分殊”,认为万物之理是一个,而没一物又彼此不同,互有分别,特别强调万物一理。这个统一的理就是物质世界的所以然。认为阴阳之气也有其所以然,这就是最高的“理”,就是世界的最高根源。认为世界是以“理”为依据,“理”是宇宙的最高实体。 3、而上与形而下的区别 1)释义 形而下即是物质世界,他们认为这不是根本的;形而上的是“道”和“理”,他们认为这才是最根本的,反对张载的气一元论说,程颢认为,“太虚”是物质性的事物,不足为根本。 2)上是形而下的根本 认为理是气的根本,理士第一性的,气从属于理 4、反对气一元论 1)程颢的理一元论 程颢认为气有生有灭,而理则是永恒的,气被产生出来时出于理的作用,理是自然界最高原则,也是社会的最高原则,他把封建的伦理观念绝对化永恒化了,认为万物的普遍的理士世界的最高实体。 2)程颐认为理和心是一贯的,存在于人身上的理就表现为心。 二、二程的辩证法 1、对立的普遍性 程颢认为,万物都是成对的,有一物就有与之对立的另一物。对立之间是此消彼长的关系。 2、事物是变化的 程颐特别重视变中的不变。变中之“常”就是“道”,就是“理”,虽承认变化与对立,但却极力反对王安石变法措施,断言“圣人奉天理之道”是永远不能改变的。强调理士永恒不变的。 3、认识论

陆王心学

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特别是九十年代以后,陆王心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改革开放为人们从世界的视角研究陆王心学提供了有利条件,使这一时期研究的深度与广度都有了较大的推进。主要涉及的有心学的思想体系与心学的比较研究等。关于心学思想体系。人们比较一致的认为,心学体系内涵丰富,但其核心是“心即理”、“致良知”与“知行合一”三大命题。第一,陆九渊、王阳明的“心即理”说。董平认为,“心即理”是象山哲学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基本命题,也是其所以异于朱熹的关键所在,对它的理解直接到关于象山哲学的整体把握。“心即理”是一个关于本体的实在论命题,同时也是象山全部哲学的逻辑基点。它不仅阐明了宇宙万物与人的存在在本质上同一不二,而且阐明了这种不二之原即在于心体的本身实存。无限阔大的宇宙万物的一体化是以人的主体精神为运行轴心的,因此人的存在就在哲学上被提升到一种至高无上的精神境界(董平:《象山“心即理”说的本体论诠释》,《孔子研究》(曲阜),1999年第2期)。刘宗贤认为,陆王都有“心即理”思想,但涵义有同有异。“陆九渊哲学的核心是…心即理?,…心即理?论也就是他的本心论。在此命题中,陆九渊是以人生伦理问题为核心,通过对理的主观化与心的客观化,确立了道德主体与本体合一的…心?本体”(刘宗贤:《陆王心学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99页)。王阳明的“心即理”的提出是为了避免朱熹“格物”说分“心”与“理”为二,导致知与行、学问与修养分离的矛盾。“为了在道德修养中使心与理统一起来,他取陆九渊的…心即理?思想”。王阳明的“心即理”是要用所谓人心固有的“天理”来取代客观的“天理”,合人性与天理为一,以达到物理与吾心的统一,并以“心即性”与“性即理”对此加以论证,从而构成他的实践道德说的基本之一(同上,293页)。杨国荣指出,王阳明以重建心体为其心性之学的出发点,他以“心即理”界定心体,具有多方面的意蕴。其中既有主体意识规定的多重性,又有心与理的合一与展开的过程性。“作为本体,心不同于纯粹的理性形式,亦非单一的个体之意,其内在特点表现为普遍性与个体性的统一,而心体在践履过程中的外化与对象化(人伦秩序的建立),则通过本体的外在展现而使之取得了某种现实性的品格”(杨国荣:《心学之思——王阳明哲学的阐释》,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85页)。陈来指出,“在陆象山和王阳明,理并不是对象,理是主体自身的一个规定,所以心即是理”(陈来:《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人民出版社,1991年,43页)。 第二,王阳明的“致良知”说。吴雁南认为,“致良知”说是王阳明心学体系的主题或核心,具有以道德论取代本体论、认识论的倾向。虽然“致良知”充满着内在的矛盾,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却具有巨大的意义:“突出了人的地位与主观能动作用,以一己之良知作为天地万物的唯一真理,致良知于日用事事物物之间,完善自我、发展自我、唯吾自足等思想主张,无疑是对束缚人们身心的程朱、封

国学经典教材 国学第五册

第1课孝为根本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里仁》)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里仁》) 第2课无违为孝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为政》)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为政》)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为政》)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以为孝乎?”(《为政》) 第3课克己复礼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子曰:“刚、毅、木、讷进仁”(《子路》) 第4课人以为己任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价》)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里仁》)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雍也》)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第5课推己及人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敏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述而》)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乡党》) 第6课不违和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雍也》)”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人至矣。”(《述而》)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卫灵公》) 第7课忠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为政》) 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呼?”(《宪问》) 第8课信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学而》)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五軏,其何以行之哉?(《为政》)”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里仁》) 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子张》) 第9课宽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八价》)” 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公冶长》)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颜渊》)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卫灵公》) 第10课恕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

1儒家篇之3二程理本论

第三讲二程理本论 本讲概述 一、二程的学术地位与特征 二、二程的理本论 三、二程的性理论 四、二程的功夫论 五、二程的理欲观 六、洛学南渡 第一节二程的学术地位与特征 程颢(1032—1085) 伯淳(明道先生) 二程十五六岁时,受学于理学创始人周敦颐。宋神宗赵顼时,建立起自己的理学体系。认为自己的学说真正把孟子以后中断了1400年的儒学承接了起来。 他们以“理”为最高范畴,强调道德原则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注重内心生活和精神修养。他们所走的“泛滥出入”,而后“归本六经”的道路,代表了当时理学家思想发展的常规道路。 早年受学于周敦颐(濂学) 张载(关学)是其表叔 与邵雍多有交往 二程长期在洛阳讲学,被称为“洛学”。后人编为《二程全书》,包括《遗书》、《外书》、《明道文集》、《伊川文集》、《伊川易传》、《程氏经说》、《二程粹言》等。 一庄一谐 二程道学 第二节理本:理生气 天理说是二程思想的核心 宋初三先生(孙复、石介、胡瑗)时期,针对流行的辞章之学,儒学复兴绕着“文”与“道”的关系展开,提出“文所以载道” ; 二程时期针对经学的文章、训诂学风和佛老之学,更多围绕“经”与“道”的关系,提出“经所以载道” ,将自己“体贴”出来的“天理”标为“实理”: 理分四种 天道:自然法则 “生生之谓易,是天之所以为道也,天知识以生为道。”(《二程遗书》二上) 物理:事物的具体规律和性质 “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万物皆有理,顺之则易,逆之则难。” (《二程遗书》十一)义理:社会的道德原则 “为夫妇、为长幼、为朋友,无所为而非道。” (《二程遗书》卷四) 性理:人的道德本质 人禀受的天地之理 天理说提出的方法论依据 程颢认为《周易·系辞》区分形上与形下是哲学的重要方法,他由此区分普遍与特殊、理和物、道和器。 天理说提出的初衷 “今之为学者歧而为三,能文者谓之文士,谈经者泥为讲师,惟知道者乃儒学也。”(《二程遗书》卷6 )

国学经典《论语》默写题

《论语》名句集锦 (一)仁 2.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解析】 6. ,;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9.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论语·宪问》 13.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 【解析】 1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己,不亦远乎?《论语·泰伯》 (二)义 1.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解析】 3. ,,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宪问》 6.有君子之道四焉:,,,。《论语·公冶长》 (三)和 2.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解析】 3.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论语·季氏》 【解析】 (四)君子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解析】 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解析】 5.君子成人之美,。小人反是。《论语·颜渊》 8.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9.君子泰而不骄,。《论语·子路》 12.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 【解析】 17. ,,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 19.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 【解析】 23.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论语·阳货》 29.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论语·尧曰》

31.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 ,,。《论语·季氏》 34.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论语·公冶长》 【解析】 (五)交往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解析】 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8.益者三乐,损者三乐。,,,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论语·季氏》 (六)其它 4.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论语·学而》 【解析】 7.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解析】 8. ,;在邦无怨,在家无怨。《论语·颜渊》 10.见贤思齐焉,。《论语·里仁》 11.,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12.,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 14.非礼勿视,,,非礼勿动。《论语·颜渊》 21.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论语·乡党》 【解析】 31.,慎而无礼则葸,,直而无礼则绞。《论语·泰伯》 45.不患无位,;不患莫已知,。《论语·里仁》 50.贤者辟世,,,其次辟言。《论语·宪问》 52.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论语·宪问》 【解析】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比较(历史)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比较:儒学在两汉取得独尊地位之后,随着魏晋的思想流变,逐渐受到冷落。直到宋代,才逐渐确立了一个“理”或“天理”为核心的新观念系统被称为“理学”(性命义理之学) 它以儒学内容为主,同时吸收了佛、道思想,在唐代三教融合与渗透的基础上孕育、发展起来,它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统治思想。在理学内部,又有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之争,一个认为“性即理”一个认为“心即理”一个深沉博大,持敬穷理,一个超然峻拔,直指本心。 一: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相通之处 首先,在内容上是相通的,二者都是宋明理学的突出代表,他们都承认“理”的存在。 “理”是世界的本原,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在人身上就是人性。从根本而言,

他们都认为人性本善,无论是程朱的“性即理”还是陆王的“心即理” 他们都是善的,都是宇宙中最本质的东西。 其次,在道德修养上,二者都主张“存天理,去人欲” 即通过学习、教育及修养功夫“变化气质”“克私去弊”“改过迁善”以恢复“善之本性”或“善之本心” 再次,二者的实质目的是相通的。无论是程朱的“体天理达诚” “学为圣人”,还是陆王的…明心见性”“致良知” 他们在实质目的上是一致的。他们都强调人作为道德的存在, “理”是人所必须追求的,道德修养或人生的目的在于体悟“天理”“明心”“复性”,达到善的最高境界,与天理为一。其最终目的都是以儒家的纲常伦纪来约束 社会,遏制人的自然欲求,维护专制统治。

二: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分歧 首先,在思想内容上的分歧:程朱理学以“理”为本,是一个理本论的哲学体系.在这个体系中,“理”是万物的本原和依据,是万物的主宰。“理”是整个世界的根据,未有天 地之先它已存在,天地塌陷之后它仍存在,它自身无生灭,却对万事万物的生灭运动起着主宰作用。“理”作为本体虽抽象却不空洞,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理”的内在核心就是儒家伦理纲常。“理”的主宰地位也是为了证明儒家伦理纲常的合理性、至上性、绝对性和永恒性。 陆王心学的根基是“心”其代表观点 是“心即理”“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陆九渊集·卷一》“心”所具之理并非单指外在的儒家伦理规范,而是人对这些规范的接受能力,即外在的伦理在人心中内化为道德自觉性的可能性,即“仁义礼智”之“四端”

国学经典解读 二程哲学的异同变化及其对陆王心学的影响(6)

国学经典解读二程哲学的异同变化及其对陆王心学的影响(6)陆王对程颢思想的发展创新具体表现在,陆王心学把程颢心理合一的以天理为最高原则发展为陆九渊“心即理”的以心为最高原则,又发展为王守仁“心之本体即良知”的以良知为最高原则。程颢的心学倾向经陆王的两次发展,大大丰富了宋明理学的心学理论,使之成为能够与程颐、朱熹的“天理论”相抗衡的思想流派。程颢虽然提出“心是理,理是心”和“道在己”(《程氏遗书》卷一)等命题,具有明显的心学倾向,但其哲学仍强调天理至上,以理而不是以心为最高原则。这是因为,二程创立理学之时,所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如何把儒家伦理提高到本体的高度,以抗衡佛教精致的思辨哲学。而天理论是统一儒家伦理学与哲学本体论的最直接、最好的理论形态。由此,程颢通过创造性的理论思维,自家体贴出天理来,以天理作为其哲学的最高范畴,完成了时代所赋予的创建天理论的历史任务。所以尽管程颢哲学有心理合一的倾向,但尚未把心作为其哲学的最高原则。 陆王则不同,由时代发展所决定,他们创立心学思想体系是为了纠正天理论

哲学高度成熟和流行后出现的弊端。而能够与天理相抗衡的只是包容了天理的内心和良知。于是陆九渊在南宋朱学盛行之时提出了“心即理”的思想,从“先立乎其大”和“尊德性”入手,强调一个心字,把天理纳入心中,以心统一整个世界,从而以心为最高原则,建立起与程朱的天理论相抗衡的心学思想体系,把程颢的心学倾向加以创新发展,变天理至上为吾心至上。 尽管陆九渊创心学思想体系,以图纠正朱学的流弊,但随着程朱道学被定为官学,成为学术界的定论。王守仁为了纠正靠记诵程朱词章来猎取功名利禄和朱学繁琐空疏的弊端,在陆九渊“心即理”思想的基础上,提出“致良知”说,以良知为心之本体,把心、良知、天理等同,而突出心之良知的能动作用。认为良知是天地万物赖以存在的根据,是先验的认识主体和道德原则,是知善知恶的是非之心,运用之妙,存乎良知,只要致其良知,不论愚夫愚妇,个个做得圣人。从而树立起良知的最高权威,把陆九渊以心为最高原则发展为以良知为最高原则。经过陆王对程颢心学倾向的两次发展,丰富了心学的理论,扩大了心学影响,使之成为左右明代思想界逾百年的学术思想。溯其源,是对程颢思想的继承和创新。 如上所述,二程哲学的同异变化及其思想中的心学因素对陆王心学的形成和

国学经典诵读解读教案二年级第四单元

国学经典诵读解读教案(二年级) 第四单元. 二年级3班国学经典诵读计划焦联群 一、指导思想中华民族是古老的礼仪之邦,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五千年的文明积淀下很多文化遗产和教育经典,是对儿童进行教育的绝佳教材。传承中华民族的国学经典是我们每一所学校的神圣使命,实现民族振兴,培养一代新人,必须对儿童施以优秀

的传统思想文化熏陶,进行经典诵读和国学启蒙教育,使他们能继承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培养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扩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和社会生活的知识面,力求对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高尚的道德和正确的人生观,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学以致用的能力,尤其在当前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大背景下,小学阶段显得更为重要。 二、创建目的 进行国学经典诵读,在人的一生中有非常深远的意义,儿童在这样的时期接触最具智慧和价值的国学经典,会在儿童幼小的心灵中产生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效果,可以培养儿童仁义敦厚和高尚的人格,会开启儿童未来创新思维的火花,从而奠定一生高远的智慧和优秀的人格基础,使儿童更文雅,更具文化气质。 三、创建实施步骤 1、形成富有鲜明特色的国学班级理念。 每一课都附上了相关古诗,并配以图画,分册学习,由浅入深, 突出鲜明的主题:国学经典。让国学经典深入学生的心灵,师生形成共识,启迪学生心智,增强学生的诵读兴趣,形成鲜明的班级特色,为这个特色而努力奋斗。 2、营造浓厚的国学经典环境。 环境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班里的一墙一角,晨读和上课预备,都突显一个鲜明的特征:国学经典。让国学经典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既有无声地熏陶和感染,更有有形地引导和教育,处处凸现中国传统

文化的魅力,让班级书香盎然,国蕴飘香。 3、每学期有计划有选择地完成国学经典诵读任务。 学生在诵读国学经典中增强语感,感受国学经典精华,奠定语文基础。在记忆的黄金时代,增强经典储备,从而扎下语文水平厚实功底。本期在内容的选择上进行了认真拣择,使入选的典籍和诗文都含有积极意义,除了儒家典籍,也包括道家和释家的部分论述。经、史、子、集也都有涉及。 4、每天晨读抽出二十分钟背诵国学经典,定期进行经典解读,每天中午的课前预备进行国学经典诵读。将背诵国学经典规定为学生作业的一项,做到有布置有检查,把活动落到实处。 5、适时举行国学经典特色班级的少先队主题活动、国学经典特色班级升旗仪式汇报表演等等活动。

二程的诗经学

二程的诗经学 二程的《詩經》學 臺灣大學中文所 邱培超 一、前言 北宋程顥:一,三二—一,八五:、程頤:一,三三—一一,七: 1兩兄弟,當代學者相當肯定其於宋明理學中的價值與地位。當代學者 2對於二者的研究成果,亦可謂汗牛充棟。我們可以發現,大部分的學者都將心力置於探討二者的心性之學、形上思想等。然而,身為中國傳統儒生的二程,對於經書的理解、研究,亦應值得我們探討。終究二程 3在研究經書背後的意義,所透顯的目的,更是有重新釐清的必要。 然而,由於二程在經學上的研究,並不如一般的經學家,有著豐富的注疏成果。如今流傳下的資料,除了《周易程氏傳》是程頤對《易經》作完整的經解外,對於其他經書就沒有如此完整的注疏。二程對於其他經書的研究成果,於《二程集?河南程氏經說》的卷三至卷八可見。其中,內容包括二程對於《尚書》、《詩經》、《春秋》、《論語》,以及二程 4改動〈大學〉等。實際上,在二程的語錄中,也散見有二程在經學上 1 例如大陸學者便指出:「程顥和程頤開創的洛學奠定了理學的基礎。從一個歷史時代的主要思潮的特徵來看,洛學才是理學的典型型態。」言下之意,以程顥、程頤所代表的洛學系統,才足以真正代表理學的開端。二者的開創之功,便已奠定其地位與價值。見侯外廬等主編:《宋明理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九七年十月二版二刷:,頁127。 2 例如蔡方鹿先生曾整理自一九四九年至一九九二年為止,兩岸學者研究二程的論著便多達近兩百條。:見氏著:《程顥程頤與中國文化》,貴州:

貴州人民出版社,一九九六年一月一版一刷,頁376—389:近年來,仍有許多學者針對二程的學術加以研究。 3 例如鄭宗義先生就批評李紀祥先生的觀點,認為李氏在《明末清初儒學之發展》一書中,「為了凸顯明末清初思想與宋明儒學的不同所作的主張,一方面對宋明儒學極不兯平,容易誤導以為宋明儒者只談心性不關心世道。另一方面也過份忽略明末清初思想與宋明儒學的傳承發展關係。」參見鄭宗義:《明清儒學轉型探析》: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二,,,年:,頁39。經學的第一要義,無非是經世致用。宋明儒者在研究經書時,是否真是只談心性,而不關心世道,確實有重新認識的必要。 4 本文所引用二程之語,皆以《二程集》: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兯司,一九八三年九月十六日出版:為主。下文僅標頁數,不另加註說明。又,《二程集?河南程氏經說?孟子解》:卷七:以及〈中庸解〉:卷八:等兩卷,據編者的案語,〈孟子解〉乃「皆後人纂集遺書、外書之有解者也。故今亦不複載」,所以僅有其目而無文。但〈中庸解〉則是「明道不及為書,伊川雖言已成中庸之書,自以不滿其意,已火之矣。反復此解,其即朱子所辨藍田呂氏:呂大臨:講堂之初本、改本無疑矣。用仍其舊,以備參考。」:頁1151、1165:所以蔡方鹿先生認為:「明人刊〈經說〉,雖然增加了〈孟子解〉、〈中庸解〉兩卷,但其可信程度已不如宋刻本。 56 的見解。因此,本文主要以語錄中論及《詩經》,以及《河南程氏經說?詩解》的部分為主要資料,探討二程對於《詩經》學上一些基本問題的觀點與解詩的特點,以及二程在其《詩經》學中所展現的經世致用思想。二、二程解《詩》之方法及特點 目前可見《詩經》中所流傳三百零五篇的詩歌,其形成的過程,二程提出個人的看法,認為: 詩者,言之述也。言之不足而長言之,詠歌之,所由興也。其發 於誠感之深,至於不知手之舞,足之蹈,故其入於人也亦深,至

王守仁心学的精髓

王守仁心学的精髓 王守仁的学说世称“心学”,并与陆九洲的学说合称为“陆王心学”,这是同程朱理学分营对垒的一种新儒家学说。程朱理学(又称“道学”)把抽象的“理”(儒家的伦理道德准则)看作宇宙万物的本原,主张“即物穷理”,“存天理,灭人欲”,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哲学范畴;陆王心学则将主观的“心”(人的意志和道德观念)视作宇宙万物的本原,主张“发明本心”、“致良知”,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哲学范畴。王守仁集来明心学之大成,他在全面继承和批判儒家人性论的基础上,着重对孟子“尽心”说和陆九渊“心即理”说进行了吸收和改造,创建了以注重内心即人的主观能动性为特色的新儒学——阳明心学,从而达到理学发展的高峰。在阳明心学体系中,“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是三个最为重要的论题,由此也形成了王守仁独到的教育思想,下面予以分述。 心即理“心即理”是王守仁心学的逻辑起点,是其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也可以说是他的宇宙观。在“心”与“理”的关系问题上,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产生了很大分歧。程颐认为“须是遍求”事物,方可“达理”(《河南程氏遗书》卷19);朱熹继承程氏学说,提出了“即物穷理”的主张。而陆九渊则认为“理”不寓于外物,而存在于人的心里,“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象山全集》卷11《与李宰书》)。不过,陆九渊的“心”即“理”说在主观唯心主义方面还不够彻底,对“心”与“理”的关系问题还存在并列倾向和把“心”客观化的痕迹。而王守仁则克服这个缺陷,发展了陆氏“心即理”这一命题,主张“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认为求“理”不在于“格物”,而在于“致知”,即“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答顾东桥书》)。王守仁公开宣称:“圣人之学,心学也,尧舜禹之相授受”(《象山文集序》)。他以“心即理”作为“立言宗旨”,否定了朱熹分裂“心”与“理”为二的理论;以“求理于吾心”作为“致知”途径,否定了朱熹“以吾心而求理于事事物物之中”的观点;又以“心之本体”说扩充了“心”的内涵,修正了陆九渊的“本心”说。这样,便形成较为彻底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思想。 王守仁认定:吾心便是天理,便是世界的本体,它既是万物产生的根源,又是事物变化的归宿。因此,天地间诸事万物,举凡纲常伦理、言行举止,成败荣辱等等,无一不是根于吾心而森然毕具。所以,他反复强调:“心外无物,心外无义,心外无善”(《与王纯甫(二)》),“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答顾东桥书》),提倡求“理需从自己心上体认,不假外求始得”(《传习录上》)。 王守仁“心即理”之说,是其“知行合一”论的基础,它充分肯定了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相信自我的道德力量和自我成圣潜在能力,反对迷信外在权威,否定用现成规范和书本教条来禁锢人的身心,而主张依靠自我的“心之本体”(良知)来主宰和支配一切行为,在道德实践中努力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然而,王守仁的“心即理”之说,把人类的主观意识和客观存在等同起来,断然否定了有离开心而独立存在的物质世界。王守仁所谓“天下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从反映论的角

国学经典 二程哲学的异同变化及其对陆王心学的影响(5)

国学经典二程哲学的异同变化及其对陆王心学的影响(5)程颐既讲心与天的联系,又讲心与天的区别。指出:“天地无心而成化,圣人有心而无为。”(《程氏经说》卷一,《易说》)认为天地无心,圣人之心也是自然无为,与天地变化无关。并指出:“圣人本天,释氏本心。”(《程氏遗书》卷二十一下)从而表明心与天存在着区别。王守仁则从心一元论哲学出发,强调心即天,扬弃了程颐心天有别的观点。他说:“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心即天,言心则天地万物皆举之矣。”(《王文成公全书》卷六,《答季明德》)认为心即是天,心把宇宙万物囊括在内。此天实际上是指天理,心即天,天理便具有了主体的意义。从而本体与主体融合为一。这是对程颐以及朱熹思想的扬弃。 陆王心学对程颐思想的扬弃还表现在,陆九渊从批评程颐天理人欲之分入手,提出了心学的存心去欲的思想。他说:“天理人欲之言,亦自不是至论。若天是理,人是欲,则是天人不同矣。此其原盖出于老氏。”(《陆九渊集》卷三十四,《语录上》)认为天人同一,本之于心,反对天理人欲相分的观点。指出:“天理人欲之分论极有病。”(同上卷三十五,《语录下》)陆九渊之所以批评程颐天理人

欲之分的观点,是因为天理人欲之分有导致天人相离的倾向。这是他心一元论哲学的逻辑所不允许的。由此,陆九渊把天理人欲之分改造为存心去欲。他说:“夫所以害吾心者,何也?欲也。欲之多,则心之存者必寡;欲之寡,则心之存者必多。故君子不患夫心之不存,而患夫欲之不寡,欲去,则心自存矣。”(同上卷三十二,《养心莫善于寡欲》)由心本论哲学导出存心去欲的理论,以修正程颐存理去欲的思想。 (二)对程颢思想的丰富和创新陆王心学的思想源头出自于二程思想中的心学因素,尤其出自于程颢的心学倾向。但陆王,尤其是王守仁又大大发展了程颢的心学思想。这主要表现在:把程颢以及程颐思想中的心学成分发展为完整的心学体系。如果说,在二程的思想体系里,程颢的心理合一、守约内求、不讲体用之分,程颐的心性一元等思想只是一些心学因素、成分和倾向的话,那么,经陆王的丰富和创新,这些心学因素、成分和倾向则发展成为完整的心学思想体系,并风靡于明中叶时的学术界,打破了朱熹道学一统天下的局面。 在宋明理学思潮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各个不同的学术流派。从学派性质上分,主要有程(颐)朱道学、陆王心学,以及以张载、王廷相为代表的气学等三

国学经典名句释义

国学经典名句释义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准;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著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译:同心协办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12.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14.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

第十二讲周敦颐和二程

第十二讲:周敦颐与二程 T h e P h i l o s o p h y o f Z h o u d u n y i A n d E r-c h e n g ?儒学的复兴 ?太极 ?诚 ?天理 ?人性 一.儒学的复兴 ?崇道抑文 ?尊经 ?排佛 ?理学是以反对佛老的姿态出现的,一方面,指责佛老的虚无主义,认为它们破坏了封建的伦理秩序;另一方面,又是儒释道的糅合。 ?理学以一种精致的思辨的哲学体系,把封建社会的社会制度和伦理道德论证为永恒的天经地义、世界的根源、宇宙的本体,来替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作辩护,成为后期封建社会影响最大的占统治地位的哲学。 ?周敦颐,字茂叔,生于公元1016年(宋真宗大中祥符九年),死于公元1073年(宋神宗熙宁元年),道州(今湖南道县)人。曾作过几任州县官吏,晚年在庐山下筑室,名濂溪书堂,后人称他为周濂溪。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后人编为《周子全书》。 二.太极 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 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

(《太极图说》) ?°无极?±是无形无象的最高实体,?°太极?±指最大的统一体,是阴阳二气的统一体。 ?唯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 (《太极图说》) ?人是阴阳五行的优秀材料而生,为万物之中最灵的。必须立一个最高的标准,即?°人极?±,?°人极?±的内容就是?°中正仁义?±,而以?°静?±为主(受到道家?°虚静?±、佛家?°寂静?±思想的影响) 三.诚 ?在人性和道德问题上,周敦颐发挥了《中庸》的观点,认为人有一种超然的本性,叫做?°诚?±。这?°诚?±是从阳气得来的,是绝对至善的,是一切道德的根源。他在《通书》中说:?°诚者,圣人之本。??大哉乾元,万物资始?ˉ,诚之源也。??乾道变化,各正性命?ˉ,诚斯立焉。纯粹至善者也。?±(《诚上》) ?提出了?°主静?±学说,作为修养方法。周敦颐自己解释?°主静?±说:?°无欲故静。?±所谓?°静?±就是安定、安宁。所谓?°无欲?±,就是没有私欲的干扰。他认为,人能?°无欲?±,仁义道德的?°本性?±也就充分发挥出来了,这就是他所说的?°诚?±的境界。 ?程颢,字伯淳,生于公元1032年(宋仁宗明道元年),死于公元1085年(宋神宗元丰八年),河南伊川人。他作过几任地方官吏,后到中央政府供职,任监察御史里行,曾经表示赞成王安石变法,但不久即提出反对意见,成为反对新法的主要人物之一。后人称为程明道。 ?程颐,字正叔,生于公元1033年(宋仁宗明道二年),死于公元1107年(宋徽宗大观元年),程颢之弟。他曾任国子监教授和崇政殿说书等职,在政治上也反对王安石的新法。后人称为程伊川。 四.天理 ?天理 ?形而上与形而下 ?理与心 1.天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