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友兰对二程修养论的解读

冯友兰对二程修养论的解读
冯友兰对二程修养论的解读

浅析冯友兰对二程修养论的解读

[摘要]:哲学也称之为“人学”,古人通过哲学来研究和诠释如何成圣成贤,如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可以说是哲学给我们最直接的受益。所以哲学不得不说也是一门修养工夫论。现代哲学大家冯友兰先生深受西方新实在主义影响,他的哲学具有中西兼容性,在对宋明理学二程的研究中他又用殊相与共相之关系来诠释他对二程修养论的研究。主要是厘清明晰冯友兰先生对二程修养论的诠释,从而让我们对二程修养论有更加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关键词]:程颐程颢理学冯友兰修养

很多人认为哲学无用,是“空虚之学”,冯友兰认为哲学的无用正是它的大用。这种大用表现在俩个方面,一个是“内圣”,即通过提高人生境界而使人步入圣贤之林。另一个大用就是“外王”,即做社会的最高首领,他不自为,而使群才另其自为,就能“无为而无不为”。因此,只有圣人才最适合做社会的最高首领。总之,哲学的无用之大用就是“内圣外王”。可见哲学研究到底其实就是教人如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修身”往往是我们大部分人学习哲学最直接的受益。冯友兰对中国哲学的研究更多的也是道德修养等方面的研究,就像他说的那样,哲学的大用就是教人如何成圣成贤。而如何成圣成贤不得不说其实是一门修养工夫论。在二程的思想中,修养论可以说是他们伦理思想的方法论,也是他们伦理学说的落脚点。道德修养是他们著作中谈得最多的一个问题。二

冯友兰哲学简史读后感 冯友兰

冯友兰哲学简史读后感冯友兰 冯友兰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 __学术界尤其是 __哲学界做出了巨大贡献。以下是精心的冯友兰哲学简史读后感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冯友兰一生从事学术研究的时间长达七十多年,这期间内先后完成了《中国哲学史》、“贞观六书”、《中国哲学史新编》等十几部书。本文只对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阐述一些读后的感受。 一、冯友兰 冯友兰幼年受中国传统正规教育的启蒙,熟读过《诗经》、《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读过《书经》、《易经》和《左传》。此外,他还阅读过他父亲所藏的一些新书籍、新刊物,初步接触了世界的新知识。冯友兰少年时阅读过一些带有民主主义色彩的书籍,并开始对逻辑学及哲学产生兴趣。冯友兰青年时就读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其思想深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冯友兰开始创办刊物,并于此后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深造。这一时期,冯友兰的思想深受西方哲学尤其是柏格森哲学、杜威实用主义与新实在论的影响。冯友兰的哲学思想虽然深受西方哲学的影响,但他的思想基础与思想主旨却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传统哲学。他毕生所追求的正是复

兴并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和儒家哲学思想。 二、冯友兰眼中的孔子和儒家思想 冯友兰在书中明确承认孔子和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肯定中国哲学中存在一个“道统”,即儒家道统。这些论断和评价,表明冯友兰在当时是很有胆识和富有创见性的。因为在经历了批孔反儒的新文化运动以后,虽然有梁漱溟先生倡“新孔学”于其前,但如此明确地高度评价孔子在中国历史中之地位,冯友兰当是第一人。 冯友兰解释了“儒”,阐述了孔子和《六经》的关系,对孔子 的思想也做出了许多新的解释。他对孔子的正名思想、仁义观念、忠恕之道、精神修养发展过程都做了详细的分析。在他看来,孔子不是“述而不作”,而是“以述为作”。孔子讲《诗》,不只是练习应对,而强调其中的道德价值;孔子讲《书》,不只记其言语事迹,而 注重于引申其中的道德教训;孔子讲《礼》、《乐》,不只讲其形式 节奏,而注重“礼之本”及乐之原理。所以,说孔子思想的精神实质是“以述为作”,而此种精神和倾向,传之于后来儒家,大都是努力以述为作,遂构成儒家思想之整个系统。 三、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体现的哲学观

读冯友兰《人生的境界》

读冯友兰《人生的境界》 第一次接触冯友兰先生,就是从他的这篇文章开始的。记得高一的时候有一个语文读本,在阅读的时候就接触到了《人生的境界》这篇文章,当时对冯友兰及其儒家传统思想都很模糊,只知道冯先生在这篇文章中提出了关于人生的四个境界,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连这四个境界具体是什么都忘了。 说来也巧,大学读的第一本书就是冯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由于这篇文章是在这本书的最后一章中附录的,当时这本书已经看了两个多月了,心情比较急躁,也就没怎么注意,草草了之,又一次与之错过。 最近又重温《中国哲学简史》,在翻的时候才真正注意到这篇文章中所蕴含的的深厚的传统文化的底蕴。 在这篇文章中,冯先生把人生分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这四个境界,关于具体的解释,作者说的很清楚:“这四种人生境界之中,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现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前两者是自然的产物,后两者是精神的创造。自然境界最低,往上是功利境界,再往上是道德境界,最后是天地境界。它们之所以如此,是由于自然境界,几乎不需要觉解;功利境界、道德境界,需要较多的觉解;天地境界则需要最多的觉解。道德境界有道德价值,天地境界有超道德价值。” 需要注意的是,这四个境界之间不是并列的关系,而是逐次递进的,由最低的自然境界到最高的天地境界,就涵盖了世间所有形形色色的人,任何人都可以包含进这个体系中。 这本是一个哲学家所提出来的哲学命题,但为什么我说其中蕴含了深厚的传统文化的底蕴呢? 问题的症结就在于冯先生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命题,并且他想通过这个命题表达什么?

关于第一个问题,很好理解,这是儒家的传统,从孔子那里就已经开始了。孔子就有小人、君子、贤人、圣人的划分吗,最典型的就是宋明理学的创始者周敦颐提出的“三希”教育理念。 说起“三希”,我们马上想到的就是“三希堂”或者《三希堂法帖》。清朝乾隆皇帝一生酷爱古玩书画,当年,乾隆获得晋代书圣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乐不可支,藏于一室,命名为“三希堂”,从此,“三希堂”就成了乾隆皇帝的书房,之后把收藏的历代书法作品选择其中精良的令人镌刻成碑,镶嵌在北海公园的墙间,就成了后来的《三希堂法帖》,而乾隆皇帝为什么称为“三希”呢?“希”,有两方面的解释,一个是同“稀”,即稀少的意思,《快雪时晴帖》、《中秋帖》、《伯远帖》都是稀世珍宝,自然要称为“三希”,这是一个原因,但这其中更包含着深厚的儒家文化传统,这就是周敦颐提出的“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的人生目标。这里的“希”就是希望的意思,“士希贤”即读书人都希望成为有道德的贤德之人,“贤希圣”即贤德之人都希望成为立德、立功、立言的圣贤之人,“圣希天”即圣贤之人都希望成为通晓天、地、人的知天之人。 和冯先生的人生四境界一样,周敦颐所说的“三希”亦是一种层层递进的关系,那么,这种传统是基于什么样的文化心理呢? 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我突然想起了之前看过的《中西文化比较》这本书,其中在谈论中西文化差异的时候,就引用了梁漱溟先生对中国文化的评价。梁漱溟先生在《中国文化要义》里把中国文化总结为两点:“一为向上之心强,一为相与之情厚”,当时在看的时候,对于“相与之情厚”,马上就理解了,因为之前看过费孝通的《乡土中国》,里边就对人与人之间关系说的很清楚,但对于“向上之心强”,一直没有理解,直到近来看冯友兰先生的《人生的境界》以及由此而联想到的“三希”命题,才豁然开朗,冯友兰和周敦颐的这种对于人生境界的架构不正是对“向上之心强”的具体体现吗? 而乾隆皇帝之所以将其书房名改为“三希堂”,就是以此来勉励自

单招语文

201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专业 单独统一招生考试 语文 一、语文知识(每小题4,共4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商榷(què)迁徙(xǐ)洁身自好(hǎo) B、恪守(gě) 切磋(cu?) 落拓不羁(jí) C、蛊惑(gǔ) 对峙(sh) 矢志不渝(yǔ) D、惬意(qìe) 酬谢(ch?u) 作茧自缚(fù)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艰苦卓绝论字排辈轻而易举春寒料峭 B、居功自傲旷日持久毛遂自荐强弩之末 C、入不敷出集腋成裘责无旁代推心置腹 D、名列前茅截然不同改弦易辙虚怀若谷 3、依次填入下列语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如今,越来越多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在政府主导下 ,加上新锐建筑师有创意的,一扫老工业园区萧瑟败落的景象,成为新的经济模式。 A、增长改造生成 B、改造生成增长 C、生成改造增长 D、生成增长改造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这个鳞次栉比的招聘会上,他挤得满头是汗,但终于有了就业希望。 B、经过了一番矫枉过正的整顿,这个球队的组织纪律性有了明显的改观。 C、在通读几步历史名著后,这位自学成才的青年懂得了开卷有益的道理。 D、我虽然没见过这位作者,但每读他的作品,总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他没上过大学,但在学术研究上成就突出,这所大学破天荒开绿灯录取他读博士。 B、锅里有,碗里才能有,只有人民群众先富裕了,国家的税收才有足够的保障。 C、他一发不可收拾,再接再厉,先后三次在不同的比赛中夺得了这个项目的金牌。 D、只要抱定这山望见那山高的勇气和决心,在前进的道路上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食品广告发布暂行规定》指出,食品广告不得与药品混淆,以免让消费者产生误解。 B、嫁接现代太阳能技术后,按各种比例仿制的太阳能信号灯已成为当地的馈赠佳品。 C、凡年满16岁左右(不含在校学生)的农村居民,均可参加新型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D、这样的观点不免带有文化决定论,过分注重传统文化的作用,因而令人难以信服。 7、下列选项中,依次填入横线上恰当的一项是【】 当发射程序进行到80分钟时,老天爷更加肆无忌惮地撒起野来,团团乌云,;阵

最新冯友兰随笔理想人生

冯友兰随笔理想人生 人生,是需要我们去经历的。下面是随笔网小编为你整理的“冯友兰随笔理想人生”,希望你们喜欢!谢谢! 冯友兰随笔理想人生【第一篇】: 《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在宋明道学中,这几句《中庸》引起了很大的讨论。程明道说:“天地之常,以其心普万物而无心;圣人之常,以其情顺万物而无情。故君子之学,莫若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 圣人的心,如明镜,如止水,是廓然大公的。因为它是廓然大公的,所以亦无所偏倚,无所偏倚谓之中。因为它无所偏倚,所以遇到事物,当喜即喜、当怒即怒、当哀即哀、当乐即乐。此即所谓发而皆中节,此即谓之和。 朱子说:“喜怒哀乐,各有攸当,方其未发,浑然在中,无所偏倚,故谓之中。及其发而皆得其当,无所乖戾,故谓之和。”此所谓中的意义,是无所偏倚,不是无过不及。已发的喜怒哀乐,可有过或不及,而此所谓中,是“未发”,所以不但无过不及,且亦无无过不及可说。未发已发,后亦成为宋明道学家所常用的名词。他们又常引《易·系辞》“寂然不动,感而遂通”之语。圣人的心,未发时如明镜止水,是“寂然不动”;已发时,喜怒哀乐,各得其当,是“感而遂通”。 冯友兰是哲学大师、思想家,然而,他的哲学体系是以人为

中心的,理想的人生,即好的人生是他最为关注的。他的人生观一度风靡中国。冯友兰的随笔,已被称为“冯氏哲理随笔”,质朴的文笔寓含深刻的人生哲理,尤其为大众读者所喜爱。 冯友兰一生坎坷,他的精神极其乐观,适应能力极强,活出了人生的“境界”,他的随笔正是这种“境界”的凝聚。这本随笔集是第一部“冯氏哲理随笔”的结集,讲人生、讲哲理、讲精神、讲境界,讲的是大众关心的,形式也是大众喜闻乐见。 冯先生是一个运用语言的大师,在以白话与哲理文章方面,其才能可以说是冠绝一时。冯先生的书特别好读,已是学者的公论。因此,读冯先生的书不仅可以了解中国哲学的精华,而且可以学会做文章。——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慎之 “西学东渐”以来,中西哲学的结合是必然的趋势。当代中国哲学界最有名望的思想家是熊十力先生、金岳霖先生和冯友兰先生,三家学说都表现了中西哲学的融合。唯有冯友兰先生的哲学体系可以说是“中”、“西”各半,是比较完整意义上的中西结合。——国学大师张岱年 芝生先生走过了九十五年的漫长的人生道路。道路并不总是平坦的,有阳关大道,也有独木小桥,曲曲折折,坎坎坷坷。然而芝生先生以他奇特的乐观精神和适应能力,不断追求真理,追求光明,忠诚于自己的学术事业,热爱祖国,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终于走完了人生长途,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

谈人生的境界有感1500字

谈人生的境界有感1500字 冯友兰教授,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是河南唐河人,算起来,我们也是邻乡了。 据我所知,冯友兰先生是近代以来中国能够建立自己体系的少数几个哲学家之一。他的思想在中国现代史上占重要地位,在国内外都有很大影响。他在中国哲学史的研究方面,形成了富有思辨性的独特思想体系,是第一个把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进行比较研究的人,也是较早地把中国哲学介绍到西方的中国人之一。他一生著述甚丰,中、英文著作近500万言。 冯友兰先生从事教育六十多年,辛勤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哲学工作者,可谓桃李满天下了。同时,冯友兰先生始终是一个坚定的爱国者,不论在什么环境,他始终如一地热爱自己的祖国,拒绝国外奢华的生活,义无反顾地回到自己的祖国,建设自己的国家,把一生都献给了自己的母亲――祖国。 冯友兰先生在学术界的造诣在国内没几人能及的,其学识自不用说。我现在想说的是,冯先生的人品和人格。近日重读先生的《谈人生的境界》,感悟颇深。反复体会先生的这篇经典之作,我才对先生生前曾写下一幅对联,有了一番领悟了。阐旧邦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原来,先生的上联说的是自道平生志事,下联说的是所求理想境界,我想,这副对联也许最能充分表达了先生的为人为学。也使我真正领悟先生之智山慧海传真火,愿随前薪作后薪的境界了,唉,原来先生就是一位传播人类智慧真火的人啊!。 先生在《谈人生的境界》中开宗明义:哲学的任务,就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我们可以把各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划分为四个等级。从最低的说起,它们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按照先生的说法,人人都有境界,只是由于自己的阅历、经验及所处的地位等因素影响,人的境界有相当大的差异。可以说,每个人各有自己的人生境界,与其他任何个人的都不完全相同,这点就不难理解了。 我在想,所谓自然境界,无非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这种境界是本能的,与习惯、习俗相关联,我理解就是一种原始的力量,勿需教化、勿需觉解的,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事。你可以想象,连初生的小孩都具备这种境界的。 那么,功利境界呢?那就是人开始考虑得与失了。他会思前想后,会利益取舍。他的动机是利已的,后果也是利人的,也就是说动机、行为对已有利,对人也有利,但从出发点来看,当初他行动前,他就考虑了这些因素了,人毕竟要患得患失了呢! 道德境界当然是更高一个层次的了。具备这种境界的人,考虑的是社会的利益、他人的利益,而从不考虑个人的得失。所谓取义不取利也,为社会利益做事,符合道德规范,满足人们的需求,是一个纯粹的利人不利已的人。 再来看天地境界。关乎天地之上,其思其想超乎凡人,大多远见卓识,考虑的是一个团体、集体及社会之利益,是所谓的大境界。这种人有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力,为目标奋斗、努力,积极做好自己的工作。

我的读书经验-冯友兰

我的读书经验 (当代中国哲学家冯友兰先生) 我今年八十七岁了,从七岁上学起就读书,一直读了八十年,其间基本上没有间断,不能说对于读书没有一点经验。我所读的书,大概都是文、史、哲方面的,特别是哲。我的经验总结起来有四点:(1)精其选,(2)解其言,(3)知其意,(4)明其理。 先说第一点。古今中外,积累起来的书真是多极了,真是浩如烟海。但是,书虽多,有永久价值的还是少数。可以把书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要精读的,第二类是可以泛读的,第三类是只供翻阅的。所谓精读,是说要认真地读,扎扎实实地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所谓泛读,是说可以粗枝大叶地读,只要知道它大概说的是什么就行了。所谓翻阅,是说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不要一句话一句话地读,也不要一页一页地读。就像看报纸一样,随手一翻,看看大字标题,觉得有兴趣的地方就大略看看,没有兴趣的地方就随手翻过。听说在中国初有报纸的时候,有些人捧着报纸,就像念“五经”“四书”一样,一字一字地高声朗诵。照这个办法,一天的报纸,念一年也念不完。大多数的书,其实就像报纸上的新闻一样,有些可能轰动一时,但是昙花一现,不久就过去了。所以,书虽多,真正值得精读的并不多。下面所说的就指值得精读的书而言。 怎样知道哪些书是值得精读的呢?对于这个问题不必发愁。自古以来,已经有一位最公正的评选家,有许多推荐者向它推荐好书。这

个评选家就是时间,这些推荐者就是群众。历来的群众,把他们认为有价值的书,推荐给时间。时间照着他们的推荐,对于那些没有永久价值的书都刷下去了,把那些有永久价值的书流传下来。从古以来流传下来的书,都是经过历来群众的推荐,经过时间的选择,流传了下来。我们看见古代流传下来的书,大部分都是有价值的,我们心里觉得奇怪,怎么古人写的东西都是有价值的。其实这没有什么奇怪,他们所作的东西,也有许多没有价值的,不过这些没有价值的东西,没有为历代群众所推荐,在时间的考验上,落了选,被刷下去了。现在我们所称为“经典著作”或“古典著作”的书都是经过时间考验,流传下来的。这一类的书都是应该精读的书。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发展,这些书之中还要有些被刷下去。不过直到现在为止,它们都是榜上有名的,我们只能看现在的榜。 我们心里先有了这个数,就可随着自己的专业选定一些须要精读的书。这就是要一本一本地读,所以在一个时间内只能读一本书,一本书读完了才能读第二本。在读的时候,先要解其言。这就是说,首先要懂得它的文字;它的文字就是它的语言。语言有中外之分,也有古今之别。就中国的汉语笼统地说,有现代汉语,有古代汉语,古代汉语统称为古文。详细地说,古文之中又有时代的不同,有先秦的古文,有两汉的古文,有魏晋的古文,有唐宋的古文。中国汉族的古书,都是用这些不同的古文写的。这些古文,都是用一般汉字写的,但是仅只认识汉字还不行。我们看不懂古人用古文写的书,古人也不会看懂我们现在的《人民日报》。这叫语言文字关。攻不破这道关,就看

孔子中庸德性与亚里士多德中道德性之异同比较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8e12430728.html, 孔子中庸德性与亚里士多德中道德性之异同比较 作者:闫咏梅 来源:《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年第05期 摘要:中庸和中道是孔子与亚里士多德思想比较研究的重要视角。作为一种德性,孔子中庸德性和亚里士多德中道德性在思想内涵方面具有同义性,具体内容方面具有同构性,实现路径方面具有同步性。但在不同的历史语境下,两者依从的中道标准及其裁量方式不同,同时与两极端和财富关系也存在不同。基于此,中庸德性与中道德性在人生中的意义、价值也表现出分殊。孔子的中庸德性,折射出人生大智慧、高境界,超越功利目的之上,“德”的过程就是“福”的过程,德福同构;亚里士多德的“德”“福”是相分离的概念,幸福需要内在的“德”,也需要外在条件的支持,德是构成福的主要元素。 关键词:孔子;亚里士多德;中庸德性;中道德性;比较 DOI:10.15938/https://www.360docs.net/doc/8e12430728.html,ki.iper.2019.05.027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9)05-0140-05 中庸或中道是孔子与亚里士多德学说中最基本的范畴,学术界对中庸和中道思想的研究成果颇丰,其中更是不乏对二者进行比较研究的论文与著作,但从德性角度研究两者异同的却相对少见。思想观念体系作为行为的动力源泉,它的价值在于对实践的正确导向性与规范性。伦理学研究不能仅仅止步于思想观念的争鸣与交锋,同时需要关注观念指导下成就什么样的人,具备何种德性品质,完善什么样的人生理想境界。 一、孔子中庸德性与亚里士多德中道德性的共通之处 冯友兰先生认为孔子中庸之道的“‘中’很像亚里士多德的‘黄金中道’的观念。”[1]中庸与中道德性同为受中道法则统领的德性,两者存在共通之处。 1.中庸与中道德性思想内涵具有同义性 孔子中庸德性与亚里士多德中道德性,都遵循中道的基本法则。中庸的“中”基本释义为:求得恰到好处。“夫人不言,言必由中(《论语·先进》)”,“中”意味“命中”,而没有偏离两

冯友兰追问人生读后感

冯友兰追问人生读后感 看着《冯友兰追问人生》一书,随着文字,跟随冯友兰先生的目光探寻人生四部曲。本书45篇文章,从人生真相起笔,到人生境界等,最后落笔于人生的漫谈,四部曲层层递进,演绎人生之旅。 书中帮助人们在欲望和迷茫的世界中,构筑精神的理想境界,在受到过不公平的批判,他从不垂头丧气,也未影响他的生活节奏。把哲学境界贯彻到日常生活中,赋予他的学问长久的生命力,具有垂范当世稀缺的人格精神。有关人生的哲学,是每个人在每一天都会有所渗透和应用。 本书让人回归内心的宁静。在一遍又一遍的解读中,攀升人生的新境界;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中,历久弥新。人生是一个宏观的理论,冯友兰先生从微观的角度,阐述这个宏观概念,我喜欢听他娓娓道来,讲授一个个哲学命题,传授哲思,人生成功之因素,他讲解只有才力命三种因素结合,才可以成功,《伤仲永》中讲述的神童仲永,天姿聪颖,后来自己不要学习,沦落为一个普通人,就是没有注重后天的教育和学习。所以古人云: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只有努力才能在某个专业取得成功,但是要想有大的作为,就像诗人能成为大家,或名家,就要靠他的才来决定。正如爱迪生所说“天才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但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要重要”。

“人人体内都藏着一个天才”,他指出天才不是靠天资,而是训练出来的,莫扎特、贝多芬都是小小年纪开始训练,坚持不懈,才获得成功。“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恒心和毅力是制胜的法宝,戴维.申克先生在书中强调后天的重要性,认为只要努力,就会成功,我不完全赞同戴维.申克先生的观点,我赞同冯友兰先生和爱迪生的观点,没有天资,你即使再努力,也不一定能成为大家、名家。 冯友兰先生提出自然、功力、道德、天地的“人生四境界”说,从低到高,帮助人们在欲望和迷茫的世界中,构筑精神的理想境界。静心想想,我们都只有一个人生,一定要活出自己而不是成为别人。读着这句话,我想起周国平先生所言,活得简单才活得自由。只有一个人生,我们是浑浑噩噩还是清清楚楚,每人的基调不一,正如一千个人眼中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如何去感受人生、体味人生,做真实的自己,活出真性情,活出自我,这也是我们该思考的内容?

人生的四个境界(作者——哲学家冯友兰

人生的四个境界(作者——哲学家冯友兰)作者:知足常乐的人生 原文转载,好文共赏: 人生的四个境界 不同的人可能做相同的事,但是各人的觉解程度不同,所做的事对于他们也就各有不同的意义。每个人各有自己的人生境界,与其他任何个人的都不完全相同。若是不管那些个人的差异,我们可以把各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划分为四个等级。从最低的说起,它们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一个人做事,可能只是顺着他的本能或其社会的风俗习惯。就象小孩和原始人那样,他做他所做的事,然而并无觉解,或不甚觉解。这样,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没有意义,或很少意义。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自然境界。 一个人可能意识到他自己,为自己而做各种事。这并不意味着他必然是不道德的人。他所做的事,其后果可以有利于他人,其动机是利己的。所以他所做的各种事,对于他,有功利的意义。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功利境界。 还有的人,可能了解到社会的存在,他是社会的一员。这个社会是一个整体,他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有这种觉解,他就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或如儒家所说,他做事是为了“正其义不谋其利”。他真正是

有道德的人,他所做的都是符合严格的道德意义的道德行为,他所做的各种事都有道德的意义。所以他的人生境界,是我所说的道德境界。 最后,一个人可能了解到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即宇宙。他不仅是社会的一员,同时还是宇宙的一员。他是社会组织的公民,同时还是孟子所说的“天民”。有这种觉解,他就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他了解自己所做的事的意义,自觉在做他所做的事。这种觉解为他构成了最高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天地境界。 这四种人生境界之中,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现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是人应该成为的人。前两者是自然的产物,后两者是精神的创造。自然境界最低,往上是功利境界,再往上是道德境界,最高是天地境界。它们之所以如此,是由于自然境界,几乎不需要觉解;功利境界、道德境界,需要较多的觉解;天地境界则需要最多的觉解。道德境界有道德价值,天地境界有超道德的价值。 ——摘自《中国哲学简史》作者冯友兰

论冯友兰的禅宗研究(一)

论冯友兰的禅宗研究(一) 摘要:冯友兰先生对佛教哲学的研究始终以禅宗发展为核心,他对中国佛学发展三阶段的划分也源于对禅宗的思考。他的佛学研究特点,在于将中国佛学的发展放入中国哲学吏发展的背景下考虑。他以禅宗为中国佛学发展的产物,对禅宗的思想渊源、方法及禅宗与宋明新儒家的关系也都有详细分析。所以,要从他对中国哲学发展的大背景思考。从他自身的贞元六书为代表的哲学体系思考,把禅宗放在他的整个中国哲学史写作中来看,才能更准确地评价他在禅宗研究中的贡献及不足。 关键词:禅宗;负的方法;《坛经》;宇宙的心 冯友兰先生是我国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先辈,他的中国哲学史写作也较早涉及到佛教哲学。而且在其贞元六书中也常常可见对佛教哲学的反思。他的佛学研究特点在于将中国佛学的发展放人中国哲学史发展的背景下考虑。其中,他对禅宗尤为关注,可以说,禅宗构成他思考中国佛学的中心。围绕禅宗的产生和发展,他对中国佛学发展做了格义、教门、宗门三阶段划分。格义阶段他主要分析了两汉及魏晋佛学传播中如何受老庄道家的影响而发生思维模式的中国化,教门阶段以客观唯心主义的发展为线索,直至推演到宗门阶段禅宗的产生。整个过程实际上为禅宗做铺垫,是以中国化来判断佛教在中国的发展,以禅宗作为中国佛学形成的代表。在他看来,禅宗是中国化的佛学,是真正代表中国特色思维模式下的产物。以中国化来判断佛教在中国的发展,以禅宗作为中国佛学形成的代表,由此才有中国佛学发展的三阶段划分。 中国佛学这一概念的建立也是在他对禅宗的思考过程中提出的。早年他所作的《中国哲学简史》就已经明确区分“中国佛学”和“在中国的佛学”两个不同概念,并以是否受到中国原有思想影响,是否与中国原有思想结合并对中国哲学传统发生影响为判断“中国佛学”与“在中国的佛学”的标准。而他认为可以代表佛学与中国哲学结合产物的就是禅宗。他说:“‘中国的佛学’则不然,它是另一种形式的佛学,它已经与中国的思想结合,它是联系着中国的哲学传统发展起来的。……佛教的中道宗与道家哲学有某些相似之处。中道宗与道家哲学相互作用。产生了禅宗。禅宗虽是佛教,同时又是中国的。禅宗虽是佛教的一个宗派。可是它对于中国哲学、文学、艺术的影响。却是深远的。”由此可见他对禅宗的基本看法。 一、禅宗的思想渊源及方法 具体说,冯先生对禅宗的研究包含了三方面:一是对禅宗思想发展渊源的追溯,二是对禅宗方法的探讨,三是以儒家学者立场对禅宗与宋明儒学关系的新诠释。其中对禅宗思想渊源的追溯就包含在他关于中国佛学发展三阶段的划分中。 从格义阶段看,将大乘空宗与道家思想结合起来的做法,在魏晋南北朝的著名僧人僧肇、道生身上尤为明显。冯氏分析了当时的历史情况:“在公元三、四世纪,中国著名的学者一般都是道家,他们又常常是著名的佛教和尚的亲密朋友。这些学者一般都精通佛典,这些和尚一般都精通道家经典,特别是《庄子》。……在这类场合,就出现了‘禅’的精神。”在他看来,禅宗的发展正是顺着佛教格义阶段与老庄哲学相结合这一思维脉络而来的。大乘空宗与老庄哲学的相似性是禅宗产生的基础。 这种相似性,首先表现为大乘空宗和老庄思想在方法上和由此方法达到的境界上的相似。方法上的相似指二者都擅用形而上学的负的方法。即冯所谓否定的方法。他将形而上学的方法分为正的方法和负的方法两种。“正底方法是以逻辑分析法讲形而上学。……就是对于经验作逻辑底释义。其方法就是以理智对于经验作分析,综合及解释。”而负的方法则是“讲形而上学不能讲,……可以说是一种‘烘云托月’的方法。”即他后来在《中国哲学史新编》中所说的遮诠。也就是间接的,通过说明事物不是什么而使事物自身面目显露出来。他认为禅宗和道家都擅用这种方法,而西方哲学一贯侧重正的方法,缺少负的方法,他由此就特别强调负的方法,认为这是中西哲学可以互通对话,中国哲学可以补西学之不足的关键。这也是他重视

冯友兰的人生境界

冯友兰笔下的人生境界 饱经沧桑的哲学老人冯友兰留下的“冯友兰学说”、“冯友兰现象”引发后人对文化的沉思,对人生的遐想。这里摘发《冯友兰传》(田文军著,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冯友兰将人生境界划分为四种类型,并据其差异解释人生的价值。 冯友兰提倡正确的生活方法,主张以正确的生活方法指导人生,求取人生的幸福。但是,确立人的生活方法,并非冯友兰人生哲学高层面的理论追求。冯友兰的人生哲学,在理论上的真正追求是要论释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他对于人生意义或说人生价值的理解,是通过其人生境界论来论释的。 在冯友兰看来,人在自己的生活中,之所以可以确立正确的生活方法,条件即在于人是“理性底动物”,人的生活是有“觉解”的生活。冯友兰所谓人的生活是有“觉解”的生活,实即是说人的生活是人在“觉解”中的生活,人对于生活不是本能地被动地适应,而是能够主动地积极地安排。人能够凭借理性,安排好自己实际的生活,人同样可以凭借理性,理解人生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因此,冯友兰在论及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时,首先强调的即是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取决于人自身对于宇宙,对于人生的觉解。 人对于宇宙人生有觉解,人的生活即有意义和价值;人对于宇宙人生的觉解不同,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也不相同;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不同,表现为人生境界的不同。冯友兰曾经说过:“人对于宇宙人生底觉解的程度,可有不同。因此,宇宙人生,对于人底意义,亦有不同……

宇宙人生对于人所有底某种不同底意义,即构成人所有底某种境界。”(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第496页) 冯友兰将人生的意义归之于人的“觉解”,认定人对人生“觉解”不同,使得人生的意义价值也不相同,这并不意味着冯友兰将人生意义的差别完全归之于“人之知识的主观成分”。在冯友兰看来,就人“觉解”的对象宇宙人生而言,都是实际存在的,都是本来即存在的,其存在同人的主观无涉。对宇宙人生有“觉解”还是没有“觉解”,只是对宇宙人生的知与不知,见与不见。所以冯友兰在论及他所理解的人生境界时,也强调他所谓的境界“固亦有主观的成分,然也并非完全是主观底。” 人所面对的世界是同一个世界,人所面临的人生是同样的人生。就人的“觉解”对象而言是公共的,同一的;但人对于宇宙人生的“觉解”是具体的,有区别的,这使得人的境界也不相同。严格说来,各人有各人的境界,没有作为个体的人的境界是完全相同的。冯友兰认为对人生境界的区别,只能略其小异,而取其大同。在这种观念支配之下,冯友兰将人生境界区别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四种类型,并依照人生境界的差别,来论释他所理解的人生意义或人生价值。 “自然境界”是人生境界中一种层次最低的境界。冯友兰认为。生活在这种境界中的人,其行为特征是“顺才”和“顺习”。冯友兰所说的“才”是人的生物学意义的“性”。这样的“顺才而行”,亦即是所谓“率性而行”。这样的生活行为是“行乎其所不得不行,止乎其

冯友兰_中国哲学简史_的三种向度_张悦

冯友兰的名字是与“中国哲学史”的建设与发展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他将中国哲学发展与自身的思想观点结合起来,以有限的篇幅贯穿打通了古今中外的相关知识。他曾用“三史论今古”来概括他的学术贡献。①他的有关中国哲学史的著作不仅是他个人的成名之作,也是近代意义上的中国哲学史的奠基之作,在海外及世界各国都有很大影响。 一、以宏观的视野,展现中国哲学史的基本脉络 哲学总是给人一种晦涩难懂的感觉,而又各家学派自成一说,故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质、共性,以确立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内容的社会科学著称于世。冯友兰先生从史学的角度,用一种宏观的视野,以时间为线索,为我们展现了中国哲学各学派包括儒家、道家、墨家等诸子的思想由起源到发展的清晰的脉络。在其整个发展过程中,他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中国古代纷繁复杂的世界中的一个文化盛世。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著书立说或是游走于各个诸侯之间,抒发自己的治国之道,或是学以致用,或是为战争和平而努力。冯友兰先生在对中国的哲学史向前推进作出精确阐明的同时,将思想与情趣相结合,让人发现哲学的思维也能在生活中展现出来。例如冯友兰先生在讲解公孙龙关于共相的学说时首先引出“白马非马”的命题,接着从三方面论证这个命题,以此引发读者的兴趣并进一步阐述“共相”的具体含义。 冯友兰先生更加偏爱儒家,他说:“儒家思想不仅是中国的社会哲学,也是中国人的人生哲学。”[1]但是,他也能以严谨客观的态度对待其他各家学派的思想,以时代人的思想与倾向为我们阐明观点之中包含的思想内容。这正如很多研读者的同感,你或许不同意冯先生的某些观点,但你绝对不会不明白他的观点。对于老庄的“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人们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无所作为的认识之上。而冯友兰先生却向我们阐明道家主张的无为,并不是叫人完全不动,或不做事情。他的用意是叫人不要以多为胜,多少并不是衡量结果和效果的标准。“少”就是抓住要害;行事为人不要矫揉造作,不要肆意放荡。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表达了行事为人不要过分,并不是叫人不要做事的意思。道家是经过名家的思想而又超过之。[2]冯友兰总是以一种宏观的把握,一种与生活相联系的态度,向我们展现中国哲学史的脉络,为后人提供了可供选择的学术追问的可能性。 二、以朴实的语态,解开中国哲学的概念之谜 就哲学概念之谜而言,冯友兰先生以一种朴实的语态向我们描述着各学派的理想社会和生活状态,也让我们看到在中国哲学里,无论哪种学派,其哲学思想也就是它的政治思想。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的三种向度 [摘要]冯友兰先生以一种宏观的把握,给我们展现了中国哲学各学派各家的思想由起源到发展的 清晰脉络。本文对冯友兰先生的大家气度等方面的一些内容进行探讨,以求读者对中国哲学史的深 度思考。 [关键词]中国哲学;中国哲学史;冯友兰 [中图分类号]B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78X(2013)02-0017-03 张悦,娄淑华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第32卷第2期 Vol.32No.2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ournalofChangchunNormalUniversity(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s)2013年3月Mar.2013 [收稿日期]2012-10-21 [作者简介]张悦(1989-),女,黑龙江大庆人,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 娄淑华(1955-),女,吉林梨树人,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17··

人生的境界读后感作文

人生的境界读后感作文 冯友兰的人生四境界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 地境界。我认为人只有两种境界:一种是做人,另一种是做神。 从小长辈就为我们灌输一种思想:想要学会做事,先要学会做人。而到底具体怎样做人,没有谁可以为我们解释清楚。长大一点后才了解,并不是先做的人,后做的事,而是我们在做事中学会了怎样做人。 我想童年时代大概就是冯友兰说的第一种境界――自然境界。 那个时候我们对自己的生命没有任何限定,不知从何而来要到哪儿去,当然我们也不会考虑这些东西,只是“按计划行事。”这是做人之前的阶段。因为每个人童年的境遇不同,使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慢慢产生了。城市里的孩子生活条件优越,在上学之前无忧无虑,上学之后感到了约束,渐渐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或许是四十分钟背手坐在座位上,或许是放学回家后令人烦恼的家庭作业……于是高年级的小学生开始了一连串的为什么,直到大人告诉他们是为了将来,他们才去俯首思考将来是什么,才去为约束的童年找个继续的理由。山区贫穷的孩子就不一样了,他们恰恰羡慕的就是教室里坐在座位上听讲的四十分钟,回家后还有可以做的作业。有了他们与“身在福中不知福”的孩子们的对比,才有了自然境界的升华,才开启了做人的第一步。 一个人在自然境界所做的事是对于他没有意义或很少意义的, 由此看来,我们小时候被送去上学早已超越了自然境界了。

至于功利境界,那便是很容易达到的了。“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是人性的本来面目。利己的事不一定是损人的,而多数损人的事都是利己的,这使我们在学做人的过程中不断地去衡量自己与他人的利益或损失,而当我们实在不能明确谁是谁非时,当然会私心一点,做出利己的举动。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去批判篡位夺权的人,那是人性的一种真实的体现。除非他的私心膨胀得不可收拾,那便自然会被时代所淘汰。 做人的重要环节就是道德境界了,从自身修养开始,从一句“你好”“谢谢”开始,一直到毛主席所说的“为人民服务”“毫不利己,专门利人。”道德是一根标杆,走得端,行得正的人,是不会绕着标杆走的。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并不多,即使我们已经够讲道德了,却也避免不了一时的过失。中国被称为礼仪之邦,看上去是最讲“礼”的了,而人们往往不能把讲“礼”与自身的责任和义务联系起来,如果我们可以把道德看成是一种责任和义务,那么上升为道德境界就不是件难事了。 做人或许只能做到这种程度了吧,我不认为最后一种境界属于做人的范畴。所谓的圣人也是不存在的。天地境界是完全超脱于人性的,能达到这种境界,我想那已近乎于神了。从古至今,总有被压迫或不得志的人想要超凡脱俗,而这仅仅存在于幻想之中。即使我们已经从细胞研究到了宇宙,却还是不能为所欲为,从人成为神。这种境界只能成为人们一个永恒的美好向往。

《中国哲学史(冯友兰)》读后感——兼论庄子思想

《中国哲学史(冯友兰)》读后感——兼论庄子思想 摘要中国哲学在世界哲学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但由于中西哲学方法论和出发点不同,中国哲学自成体系,百家林立,在哲学思想的继承上没有西方哲学明确。冯友兰所著《中国哲学史》采用西方哲学研究的思路,梳理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哲学思想,并做出深刻见解。本文在简略阅读《中国哲学史》的基础上,对该书内容进行简单概述和评论。并就自身感想与书中描述,对自己感兴趣的庄子思想进行详述。 关键字中国哲学史;冯友兰;庄子 1. 引言 2012年12月20日,朴槿惠成为韩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统。朴槿惠爱好阅读、书法,很喜欢中国哲学。她曾在多种场合说过:“在我最困难的时期,使我重新找回内心平静的生命灯塔,是中国著名学者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一本能对韩国总统产生深刻影响的哲学史著作,无疑存在他的独特之处。《中国哲学史》不仅是有史以来第一部完整的中国哲学通史,还是迄今为止最好的一部中国哲学史。陈寅恪曾评此书以为“取材谨严,持论精确,……今欲求一中国哲学史,能矫傅会之恶习,而具了解之同情者,则冯君此作庶几近之”,“此书作者取西洋哲学观念,以阐紫阳之学,宜其成系统而多新解”。尽管中国哲学界对冯友兰的评价呈两极化,但对《中国哲学史》的评价存在惊人的一致:在目前所有中国哲学史著作中,还未能有任何著作能在整体上胜过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该书在中国哲学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2. 内容概述 该书上半册从先秦梳理到董仲舒,以诸子为核心,相比之前诸人,能系统的有意识的利用西方哲学的概念,如黑格尔的矛盾三段论,边沁的功利主义等等无疑是一种推进,从中可见比较哲学的雏形,可惜后来的发展多拘泥于简单的比较。同时很多注也都体现了作者的独到见解,如对梁启超评价先秦思想繁荣原因,人民生活空前痛苦,作者即认为中国历史根本无时无刻人民均水深火热,此理由无法成立。 下半册自董仲舒开创独尊儒术之时代始,历数两汉之古今文经学之争,魏晋南北朝之玄学佛学,唐朝之佛学以至宋明理学,最终以康有为等人为中古时代之结束。中间各种图表,各种解释固无一一细论之必要,其实我很怀疑为什么要对诸如董仲舒的天地观,周敦颐的太极图说之类的东西详加描写。但是魏晋以至唐朝的佛学确实是能展示作者深厚学术功力之处。对佛学的一点浅薄理解多半来自古龙武侠小说的“手中无环,心中有环”至于阿赖耶识就只能想起沙加和婆罗双树园,这里对玄奘、天台宗、华严宗等的介绍让我第一次触及了这个思想系统。同样还有整个宋代的理学心学之争,对理学和古希腊哲学的对比正符合了作者在绪论中讨论的中国哲学史的写作思路。我之前一直以为形而上是根据书名译来的神作,现在才知道和理念一词一样,都有深刻的中国思想基础。朱子之理和柏拉图之理念似乎差别极为有限。 三篇审查报告,分别由陈寅恪和金岳霖先生执笔,讨论中间大师风采展露无遗。谈到人生理想方面的话题更是亲切。尤其是大家特别就冯先生导论中的“中国”与“哲学”两者间关系问题展开讨论,陈先生对文化输入与吸收方面的见解远在川端康成之前,而金先生对论理的讨论无疑和他深厚的逻辑学基础密不可分。 3. 书评 面对西洋哲学思潮在中国的兴起,中国哲学家关注一个现代中国哲学所必将面临的问题:面对西方哲学知识方法论与哲学体系,中国哲学自身未来该如何建立起自身的知识方法

冯友兰论读书

冯友兰论读书 冯友兰先生(1895一l990)是中国现代学术史上著名的哲学家兼哲学史家。 我们这代后辈,读到了哲学教科书,记得“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问”。可是,冯先生说:“哲学是人类精神的反思”。他严格地区分了哲学与科学的区别在于“前者求好,而后者求真”。从“哲学在于求好”作认识,才悟到了冯友兰先生为哲学下的定义:“哲学是人类精神的巨思”的道理,才悟出了冯先生这个定义的有更高的概括性。从这个观点看,他说,求“最后一般规律”乃是科学的事,“超越规律,注重人的精神价值,才是哲学的事”。这一点就非常了不起。他指明“中国哲学对人生方面特别给以注重,因此其中包含有人生论和人生方法,是西洋哲学还未详细讨论之外的”。(冯著《中国哲学之贡献》)这不但把中贤哲学与西方哲学的特征讲明了,而且进一步说明了“西哲长于知识论而疏于人生论;中贤长于人生论而疏于知识论”。“西皙有较多的理性主义,而中贤有较多的直觉主义。”他强调两者需要互补,亦即西方的理性主义与中国的富神秘的哲学相结合,才能造成一个统一的,完整的“未来世界相称的哲学”。 冯友兰先生的“人生境界说”是他哲学思想中最为珍贵的一个部分。他在《论人生中底境界》一书全面论述了他的

境界说。 冯先生说:“………人所可能有底境界,可以分为四种: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开”。他认为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必须能够说明个人与其周围各方面的关系,这四种境界即是人与周围各方面可能有的四种关系或四种境界。其中的“自然境界”是最低层次的精神境界,是指人对其行为只有生物直觉,是人对周围各方面的一种关系;“功利境界”是指其行为都有他们所确切了解的目的;“道德境界”是指其行为所及的对象,是利他的,是有益于社会公益;“天地境界”就是人和宇宙的关系。亦即哲学境界,是一种自觉有超社会、为天地立心的意义,这是一种最高、最完善的境界。是冯友兰先生伦理思想的集中表现的境界说。也是他整个新理学体系的核心内容和最终归宿。 冯先生认为,哲学的用处,不在于增加实际的知识和才能,而是使人改变自己的生活态度,使人对宇宙人生的觉解进而体现出一种人格、胸襟和气象,也就是他经常强调的极高明而道“中庸”。 来源:人民书城

冯友兰人生四境界感悟

冯友兰人生四境界感悟 我国著名的哲学家,冯友兰先生的一生过得既平凡又伟大,他从哲学的观念,对自己一生的评价,分成了人生四境界,那么何谓冯友兰人生四境界?这四个境界分别代表了什么?如何才能做到这四个境界呢? 冯友兰人生四境界第一境界是自然境界,在自然境界中,冯友兰认为万事万物皆应该顺其自然,切不要因为自己的意念而刻意强求,那样很有可能将适得其反,与原定目标背道而驰,只有顺着万事万物自然的发展规律,反而能得到意料不到的收获。 第二境界是功力境界,在功利境界中,人类有了初步的觉醒,知道了自己想要什么,自己的最终目标,那么这样他所有的一切皆是围绕着这个目标而展开进行。如果失去了这个目标,就可能是出现了另外一个目标,在这个境界层面上,人类有了功利之心。 第三境界是道德境界,在道德境界中,它起到对第二个境界的约束作用,虽然有了功利之心,但他的意识中,仍然有对错之分,仍然有可为和不可为的区别,正是基于这样的一个道德尺度,人们会在道德的范围内去找寻目标,并且开展合乎道德的行为去完成目标。 第四境界是天地境界,这是最后的一个境界,也是最大

的一个境界,除却对自身、对社会、对道德层面的认识,人类的视野将随之更为广阔,在这个境界中,人类将围绕着这个宇宙开展顺应宇宙的发展行为。 冯友兰先生的四个境界,是层层相扣,逐层递进的,只有完成了上一个境界,才能开展下一个境界,如果四个境界全都能达到,那么可称为圣贤之人也。 冯友兰女儿是谁 冯友兰的一生中,他的婚姻生活如何?他一生中有几个子女,其中作为冯友兰最为疼爱的女儿,又是叫什么,冯友兰女儿的一生又有何显著的作为,以致于得到冯友兰的深深疼爱和认可?且随小编去看看究竟吧。 冯友兰 冯友兰和任坤的婚姻,在那个时候并不是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式婚姻,相反地,他们是由同事身份开始认识,并在工作过程中相互接触,最终出于两人的自愿而结合,而迈入婚姻的自由恋爱式的婚姻。 在冯友兰的一生中,任坤一共为他生下了四个孩子,两男两女,大儿子叫做冯钟辽,小儿子叫做冯钟越,大女儿叫做冯钟琏,小女儿叫做冯宗璞。这四个子女中,较为有出息的是小儿和小女,其中继承了冯友兰文人才华的,且被冯友兰最为疼爱的女儿,自然是小女儿冯宗璞。 冯宗璞又名冯钟璞,出生在父母定居的北京,但祖籍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