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_王阳明格物致知思想之比较_兼论阳明学与朱子学的关系_陈声柏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所以某说无心外之理 , 无心外之物。 ”2 如此便将物的涵义内化于心了。这是将朱子物中重视伦 0 2 8 1
理 的部分加以系统完 善的结果。 既然物是心之物 , 格起来当然就不 是至了 , 王阳明 解为 “正 ”。 说: “ 格者 , 正也 , 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 。 正其不正者 , 去恶之谓也 。 归于正者 , 85
“ 格物致知 ” 语出 《大学 》 , 《大学 》 本是 《小戴礼记 》 中的第 42 篇 , 它的基本内容为 “三纲领 ”、 “ 八条目” , 《大学》 在儒家经典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 同样 , “格物致知 ” 思想 在朱子学和阳明学中也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格物致知 ” 作为一种修养功夫 , 是为学之始 , 是至圣人之下手处 。 孝宗即位 , 语求直言 , 朱子上封事说: “帝王之学 , 必先格物致知 , 以极 夫事物之变 , 使义理所存 , 丝悉毕照 , 则自然意诚心正 , 而可以应天下之务 。 ” 王阳明也说: “ 防于未萌之先 , 而克于方明之际 , 此正 《中庸》 `或慎恐惧’ 、 《大学》 `致知格物’ 之功 , 舍 此之外 , 无别功矣 。 ”② 可见 , 在对格物致知修养方法的重视上 , 朱王是完全一致的。 但是 , 关于格物致知在 《大学 》 中的地位以及对其思想的理解上 , 朱王又存在重大差异。 朱子认为 , 《大学 》 全文没有出现对格物致知的解释是 “阙文 ” 造成的 , 解释诚意的传文没有 出现在八条目中应有的位置上 , 是由 “错简” 造成的。 于是朱子在 《大学章句》 中一方面作 了一个 “格物致知传” 来弥补所谓阙文造成的不连贯 , 一方面把传文中诚意的解释移到正心 之前。 王阳明则一反朱子的作法 , 认为既无阙文 , 也无错简 , 悉从旧本 , 以此来摆脱朱子的 补传及其对格物致知的解释 , 以便把格物致知纳入心学体系的解释。
6 1
总之 , 朱子的格物致知思想在概念上 (特别是 《大学》 中 ) 容易被看成是两种不同次第 7 1 的工夫 , 而在践履力行中 , 格物与致知 “只是一本 , 无两样功夫也 ”。 格物致知只是从不同的 对象和要求而言的 , 格物是就 “ 外物 ” 而言 , 致知是就 “吾知 ” 而言 。 朱子说 : “致知是自我 而言 , 格物是就物而言 ”。 又说: “格物是物物上穷其理 , 致知是吾心无所不知 。 格物是零细 9 说 , 致知是全体说 。 ”1 朱子的格物致知思想主要特点是 “即物 ” , 这也正是王阳明所不满的 。 2. 王阳明的格物致知思想 ( 1) 格物 。 王阳明训 “物” 为事 , 是 “意之所在”。 他说 : “ 物者 , 事也 , 凡意之所发必 有其事 , 意之所在之事谓之物。 ” 又说 : “身之主宰便是心 ; 心之所发便是意 ; 意之本体便是 知 ; 意之所在便是物 。 如意在于事亲 , 即事亲便是一物 ; 意在于事君 , 即事君便是一物 , … …
(兰州大学哲学与社会学系硕士研究生 , 兰州 730000)
内 容 摘 要 对 “ 为学之方 ” 的重视是宋明理学的一贯 传统 。 朱熹和王阳明关于这一点的思考 集中体现在他们各自的 “格物致知 ” 思想里 。 本文旨在通过王阳明与朱熹 “ 格物致知 ” 思想的比 较 , 以期置其于王阳明思想形成的历史进程中说明阳 明学与朱子学的关系 。 关 键 词 格物致知 心 理 即物 致良知 中图法分类号 B 244. 7, 248. 2
为善之谓也 , 夫是之谓格。” 所以说 : “格物 , 如 《孟子》 `大人格君心’ 之 `格 ’ , 是去其心 之不正 , 以全其体之正 。 但意念所在 , 即要去其不正以全其正 , 即无时无处不是存天理 , 即 3 是穷理 。 天理即是 `明德’ , 穷理即是 `明明德 ’ 。 ”2 这便是说 , 王阳明从他的心外无物 、 心外 无理、 心即理的思想前提下 , 将格物解释为正事、 格心 。 格物便是去恶归善 , 去人欲存天理 , 致良知罢了。 ( 2) 致知 。 王阳明认为 “知 ” 是 “良知” , 这一认识是发挥孟子的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 ,
他 21岁时 , “一日思先儒谓 `众物必有表里精粗 , 一草一木 , 皆涵至理’ 。 官署中多竹 , 即取 竹格之 ; 沈思其理不得 , 遂遇疾 。 ” 晚年他在讲学中又举这 “ 格竹 ” 之事来说明朱子的格物说 的困难而使其对格物的理解从 “即物 ” 上转向 “内求于心”。 他说 : “众人只说格物要依晦翁 , 何曾把他的说去用 ? 我着实曾用来。 初年与钱友同论做圣贤 , 要格天下之物 。 如今安得这等 大的力量? 因指亭前竹子 , 令去格看。 钱子早夜去穷格竹子的道理 , 竭其心思 , 至于三日 , 便 致劳神成疾 。 当初说他还是精力不足 , 某因自去穷格 。 早夜不得鞭理 , 到七日亦以劳思成疾。 遂相与叹圣贤做不得的 , 无他大力量去格物了 。 及在夷中三年 , 颇见得此意思乃知天下之物 本无可格者。 其格物之功 , 只在身心上做 , 决然以圣人为人人可到 , 便自有担当了。 ”
①
一
对于朱王 “格物致知” 思想的分析 , 我以为 , 与其习惯于从 “ 格”、 “ 致” 两动词入手 , 还 不如从 “物 ”、 “知 ” 两名词开始 。 在我看来 , 对认识对象的理解状况将决定我们如何去认识 ,
收稿日期 : 1997-05-12.
84
用中国传统思想的话说 , 是对什么做工夫将决定我们如何去做工夫。 所以 , 在 《大学 》 中 , “物 ” 得 “格 ”、 “ 知” 得 “ 致”、 “意 ” 得 “诚”、 “心 ” 得 “正 ”、 “身” 得 “ 修”。 1. 朱子的格物致知思想 ( 1) 格物 。 朱子说 “ 物” , 是指事物 。 他说 , “ 物 , 犹事也”。③是指天下万事万物 , 即 “凡 天地之间 , 眼前所接之事 , 皆是物 。 ” 既包括一草一木的物 , 又包括忠、 孝 、 信等伦理纲常的 事 。 朱子强调后者说 : “君臣 、 父子 、 兄弟、 夫妇、 朋友 , 皆人所不能无者 , 但学者须要常格 得尽 。 事父母 , 则当尽其孝 。 处兄弟 , 则当尽其友 , 如此之类 。 ”⑤ 朱子的 “物” 是与 “ 理” 相 对 的。 他说: “ 理无形而难知 , 物有迹而易睹 ”。 正是这种包罗万象的 “ 物” 使得朱子训
4 1 ( 2) 致知 。 朱子言 “知” 是知识的意思 , 他说 , “知 , 犹识也 ”。 是指包括知识的知和道 3 1 1 0 1
德的识两部分。 与 “物 ” 一般 , “知 ” 也是一个涵义广泛的概念 , 在朱子的思想里 , 更注重知 识的道德内涵 , 他称之为 “吾之知识”。 这一点被后来的王阳明具体发挥为 “ 良知 ”。 “ 致 , 推 5 1 极也”。 这个推极即是 “推出去 ” 之义 。 既然是推出去 , 就得从某处推至另一处了。 这就是由 外物之理推至吾心之理 , 由积累 “万殊” 贯通为 “理一”。 致知 , 就是 “ 推极吾之知识 , 欲其 所知无不尽” , “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 , 以求至乎其极 ”。
兰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998, 26 ( 1): 84 ~ 90
Jou rnal of Lan zhou U niv. ( Soci al Sciences) V ol. 26 N o. 1 1998 P84- 90
朱熹、 王阳明格物致知思想之比较
— — 兼论阳明学与朱子学的关系 陈声柏
4 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 , 其良知也。 ”2 思想而来的。王阳明认为良知是先天内在的道德之心。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说 : “心自然会知 , 见父自然知孝 , 见兄自然知弟 , 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 , 此便是良知 , 不 假外求 。 ” 王阳明又进一步明确说良知是是非之心 。 他说 : “良知只是一个是非之心 , 是非只 6 是一个好恶 , 只好恶就尽了是非 , 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 。 ”2 这表明 , 王阳明认为良知只是一 个先天的道德价值评判标准 。 致 , 是至之义。 王阳明说 : “致者 , 至也 , 如云丧致乎哀之致。 《易 》 言 `知至之义’ , `知至 ’ 者 , 知也 ; `至之’ 者 , 致也 。 `致知’ 云者 , 非若后儒所谓充 7 广其知识之谓也 , 致吾心之良知焉耳 。 ”2 致知就是致良知 , 就是遵从良知而行 , 将良知推广到 事事物物。 他说: “所谓致知格物者 , 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 。 至心之良知 , 即所谓天理 也 。 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 , 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 。 ”
9 2
二
王阳明与朱子的格物致知思想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 , 朱子说 “即物 ” 穷理 , 王阳明说内 求 “致良知 ” , 这种显著的差异意味着历史上的一次重大思想转变。 就阳明学与朱子学的关系 而言 , 更为重要的问题是: 这一转变是何以形成的 ? 这是本文主要要探讨的问题 。 以下将本 着尊重历史的原则 , 把格物致知这一范畴置于王阳明思想形成的历史进程中进行考察 , 旨盼 解决这一问题 , 并在此基础上 , 分析阐明阳明学与朱子学的关系 。 “龙场悟道” 是王阳明格物思想形成的标志。 在这一思想的形成过程中 , 王阳明经历了 3 个阶段 , 即黄宗羲所指出的 “ 学三变” , 就是 “遍读考亭之书”、 “出入于佛老 ”、 “忽悟格物致 知之旨 ” 3个时期。 据 《年谱》 记载 , 王阳明 21岁时 “遍求考亭遗书读之 ” , 由此产生两个直接后果 , “庭前 格竹” 的失败和读书穷理的困难 。 朱子格物思想里的格物途径包括直接地 “接物 ” 穷理和间 接地从书本上读书穷理 。 王阳明在读了朱子遗书后 , 首先进行了 “格竹 ”。 据 《年谱 》 记载 , 86
8 2 5 2
总之 , 王阳明的格物致知思想里 , 格物即是致良知 , 两者完全是一回事 。 不仅如此 , 王 阳明还将 《大学》 的 “三纲领”、 “八条目 ” 都归为致良知一事。 他说: “盖身、 心、 意、 知、 物者 , 是其工夫所用之条理 , 虽亦各有其所 , 而其实只是一物。 格、 致 、 诚 、 正 、 修者 , 是 其条理所用之工夫 , 虽亦皆有名 , 而其实只是一事 。 ” 这样 , 王阳明将格物 、 致知、 诚意、 正 心 、 修身解释为一事 。 在他的理解当中 , 致良知是最终的求学目的 , 在 《大学 》 中表述为 “明明德 ”。 所以他的 “明明德” 也就是致良知 , 亲民就是明明德之功 , 而齐家、 治国 、 平天 下又是亲民之功。 在王阳明的心学体系里 , “三纲领” “八条目 ” 可谓逻辑严密 , 环环相扣 , 形 成了一套完善的内求心理的致良知体系。 正是他所说的 “近来信得致良知三字 , 真圣门正法 0 眼藏。 往年尚疑未尽 , 今自多事以来 , 只此良知无不具足。 ”3
⑦ ⑥ ④
“格 ” 为 “至 ” 或 “尽 ” , 就是即物而尽其极之义。 他说: “格 , 至也”。 又说: “格物者 , 格 , 尽也。 须易穷尽事物之理 , 若是穷得三两分 , 便未是格物 , 须是穷尽到得十分 , 方是格物。”⑧ 总起来看 , “格物” 就是即物 、 穷理 、 至极之义。 格物的核心 (目的 ) 是穷理 , 格物的方法是 即物 , 格物的要求是至极。 穷理的 “理” 是指物之理 , 与物的涵义相对应 , 朱子的 “理” 分 为 “分理” 和 “性理”。 分理指具体事物的规律、 本质 ; 性理指事物内部所禀得的天理 , 即仁 义礼智之性。⑨朱子格物的目的就是这个 “性理 ” , 即所谓的 “穷天理 , 明人伦 , 讲圣言 , 通世 故 ” 等道德伦理内容 。 即物是假物求理的格物方法 , 具体言之 , 有读书 、 处事 、 接物几种途 径 。 朱子说: “如读书而求其义 , 处事而求其当 , 接物存心察其是非邪正 , 皆是也 。 ” 至极是 2 1 要达到 “ 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 , 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 ” 。 那么 , 穷理为什么要从即物开 始呢? 朱子答说: “事事物物 , 皆有其理 , 事物可见 , 而其理难知 , 即事即物 , 便要几得此理。 《大学 》 不曰穷理 , 而谓之格物 , 只是使人就实处究竟 。 ” 因为物是可见的 “人伦日用 ” , 穷理 须从实处开始 , 所以 , 格物须从即物开始 。
理 的部分加以系统完 善的结果。 既然物是心之物 , 格起来当然就不 是至了 , 王阳明 解为 “正 ”。 说: “ 格者 , 正也 , 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 。 正其不正者 , 去恶之谓也 。 归于正者 , 85
“ 格物致知 ” 语出 《大学 》 , 《大学 》 本是 《小戴礼记 》 中的第 42 篇 , 它的基本内容为 “三纲领 ”、 “ 八条目” , 《大学》 在儒家经典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 同样 , “格物致知 ” 思想 在朱子学和阳明学中也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格物致知 ” 作为一种修养功夫 , 是为学之始 , 是至圣人之下手处 。 孝宗即位 , 语求直言 , 朱子上封事说: “帝王之学 , 必先格物致知 , 以极 夫事物之变 , 使义理所存 , 丝悉毕照 , 则自然意诚心正 , 而可以应天下之务 。 ” 王阳明也说: “ 防于未萌之先 , 而克于方明之际 , 此正 《中庸》 `或慎恐惧’ 、 《大学》 `致知格物’ 之功 , 舍 此之外 , 无别功矣 。 ”② 可见 , 在对格物致知修养方法的重视上 , 朱王是完全一致的。 但是 , 关于格物致知在 《大学 》 中的地位以及对其思想的理解上 , 朱王又存在重大差异。 朱子认为 , 《大学 》 全文没有出现对格物致知的解释是 “阙文 ” 造成的 , 解释诚意的传文没有 出现在八条目中应有的位置上 , 是由 “错简” 造成的。 于是朱子在 《大学章句》 中一方面作 了一个 “格物致知传” 来弥补所谓阙文造成的不连贯 , 一方面把传文中诚意的解释移到正心 之前。 王阳明则一反朱子的作法 , 认为既无阙文 , 也无错简 , 悉从旧本 , 以此来摆脱朱子的 补传及其对格物致知的解释 , 以便把格物致知纳入心学体系的解释。
6 1
总之 , 朱子的格物致知思想在概念上 (特别是 《大学》 中 ) 容易被看成是两种不同次第 7 1 的工夫 , 而在践履力行中 , 格物与致知 “只是一本 , 无两样功夫也 ”。 格物致知只是从不同的 对象和要求而言的 , 格物是就 “ 外物 ” 而言 , 致知是就 “吾知 ” 而言 。 朱子说 : “致知是自我 而言 , 格物是就物而言 ”。 又说: “格物是物物上穷其理 , 致知是吾心无所不知 。 格物是零细 9 说 , 致知是全体说 。 ”1 朱子的格物致知思想主要特点是 “即物 ” , 这也正是王阳明所不满的 。 2. 王阳明的格物致知思想 ( 1) 格物 。 王阳明训 “物” 为事 , 是 “意之所在”。 他说 : “ 物者 , 事也 , 凡意之所发必 有其事 , 意之所在之事谓之物。 ” 又说 : “身之主宰便是心 ; 心之所发便是意 ; 意之本体便是 知 ; 意之所在便是物 。 如意在于事亲 , 即事亲便是一物 ; 意在于事君 , 即事君便是一物 , … …
(兰州大学哲学与社会学系硕士研究生 , 兰州 730000)
内 容 摘 要 对 “ 为学之方 ” 的重视是宋明理学的一贯 传统 。 朱熹和王阳明关于这一点的思考 集中体现在他们各自的 “格物致知 ” 思想里 。 本文旨在通过王阳明与朱熹 “ 格物致知 ” 思想的比 较 , 以期置其于王阳明思想形成的历史进程中说明阳 明学与朱子学的关系 。 关 键 词 格物致知 心 理 即物 致良知 中图法分类号 B 244. 7, 248. 2
为善之谓也 , 夫是之谓格。” 所以说 : “格物 , 如 《孟子》 `大人格君心’ 之 `格 ’ , 是去其心 之不正 , 以全其体之正 。 但意念所在 , 即要去其不正以全其正 , 即无时无处不是存天理 , 即 3 是穷理 。 天理即是 `明德’ , 穷理即是 `明明德 ’ 。 ”2 这便是说 , 王阳明从他的心外无物 、 心外 无理、 心即理的思想前提下 , 将格物解释为正事、 格心 。 格物便是去恶归善 , 去人欲存天理 , 致良知罢了。 ( 2) 致知 。 王阳明认为 “知 ” 是 “良知” , 这一认识是发挥孟子的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 ,
他 21岁时 , “一日思先儒谓 `众物必有表里精粗 , 一草一木 , 皆涵至理’ 。 官署中多竹 , 即取 竹格之 ; 沈思其理不得 , 遂遇疾 。 ” 晚年他在讲学中又举这 “ 格竹 ” 之事来说明朱子的格物说 的困难而使其对格物的理解从 “即物 ” 上转向 “内求于心”。 他说 : “众人只说格物要依晦翁 , 何曾把他的说去用 ? 我着实曾用来。 初年与钱友同论做圣贤 , 要格天下之物 。 如今安得这等 大的力量? 因指亭前竹子 , 令去格看。 钱子早夜去穷格竹子的道理 , 竭其心思 , 至于三日 , 便 致劳神成疾 。 当初说他还是精力不足 , 某因自去穷格 。 早夜不得鞭理 , 到七日亦以劳思成疾。 遂相与叹圣贤做不得的 , 无他大力量去格物了 。 及在夷中三年 , 颇见得此意思乃知天下之物 本无可格者。 其格物之功 , 只在身心上做 , 决然以圣人为人人可到 , 便自有担当了。 ”
①
一
对于朱王 “格物致知” 思想的分析 , 我以为 , 与其习惯于从 “ 格”、 “ 致” 两动词入手 , 还 不如从 “物 ”、 “知 ” 两名词开始 。 在我看来 , 对认识对象的理解状况将决定我们如何去认识 ,
收稿日期 : 1997-05-12.
84
用中国传统思想的话说 , 是对什么做工夫将决定我们如何去做工夫。 所以 , 在 《大学 》 中 , “物 ” 得 “格 ”、 “ 知” 得 “ 致”、 “意 ” 得 “诚”、 “心 ” 得 “正 ”、 “身” 得 “ 修”。 1. 朱子的格物致知思想 ( 1) 格物 。 朱子说 “ 物” , 是指事物 。 他说 , “ 物 , 犹事也”。③是指天下万事万物 , 即 “凡 天地之间 , 眼前所接之事 , 皆是物 。 ” 既包括一草一木的物 , 又包括忠、 孝 、 信等伦理纲常的 事 。 朱子强调后者说 : “君臣 、 父子 、 兄弟、 夫妇、 朋友 , 皆人所不能无者 , 但学者须要常格 得尽 。 事父母 , 则当尽其孝 。 处兄弟 , 则当尽其友 , 如此之类 。 ”⑤ 朱子的 “物” 是与 “ 理” 相 对 的。 他说: “ 理无形而难知 , 物有迹而易睹 ”。 正是这种包罗万象的 “ 物” 使得朱子训
4 1 ( 2) 致知 。 朱子言 “知” 是知识的意思 , 他说 , “知 , 犹识也 ”。 是指包括知识的知和道 3 1 1 0 1
德的识两部分。 与 “物 ” 一般 , “知 ” 也是一个涵义广泛的概念 , 在朱子的思想里 , 更注重知 识的道德内涵 , 他称之为 “吾之知识”。 这一点被后来的王阳明具体发挥为 “ 良知 ”。 “ 致 , 推 5 1 极也”。 这个推极即是 “推出去 ” 之义 。 既然是推出去 , 就得从某处推至另一处了。 这就是由 外物之理推至吾心之理 , 由积累 “万殊” 贯通为 “理一”。 致知 , 就是 “ 推极吾之知识 , 欲其 所知无不尽” , “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 , 以求至乎其极 ”。
兰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998, 26 ( 1): 84 ~ 90
Jou rnal of Lan zhou U niv. ( Soci al Sciences) V ol. 26 N o. 1 1998 P84- 90
朱熹、 王阳明格物致知思想之比较
— — 兼论阳明学与朱子学的关系 陈声柏
4 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 , 其良知也。 ”2 思想而来的。王阳明认为良知是先天内在的道德之心。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说 : “心自然会知 , 见父自然知孝 , 见兄自然知弟 , 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 , 此便是良知 , 不 假外求 。 ” 王阳明又进一步明确说良知是是非之心 。 他说 : “良知只是一个是非之心 , 是非只 6 是一个好恶 , 只好恶就尽了是非 , 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 。 ”2 这表明 , 王阳明认为良知只是一 个先天的道德价值评判标准 。 致 , 是至之义。 王阳明说 : “致者 , 至也 , 如云丧致乎哀之致。 《易 》 言 `知至之义’ , `知至 ’ 者 , 知也 ; `至之’ 者 , 致也 。 `致知’ 云者 , 非若后儒所谓充 7 广其知识之谓也 , 致吾心之良知焉耳 。 ”2 致知就是致良知 , 就是遵从良知而行 , 将良知推广到 事事物物。 他说: “所谓致知格物者 , 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 。 至心之良知 , 即所谓天理 也 。 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 , 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 。 ”
9 2
二
王阳明与朱子的格物致知思想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 , 朱子说 “即物 ” 穷理 , 王阳明说内 求 “致良知 ” , 这种显著的差异意味着历史上的一次重大思想转变。 就阳明学与朱子学的关系 而言 , 更为重要的问题是: 这一转变是何以形成的 ? 这是本文主要要探讨的问题 。 以下将本 着尊重历史的原则 , 把格物致知这一范畴置于王阳明思想形成的历史进程中进行考察 , 旨盼 解决这一问题 , 并在此基础上 , 分析阐明阳明学与朱子学的关系 。 “龙场悟道” 是王阳明格物思想形成的标志。 在这一思想的形成过程中 , 王阳明经历了 3 个阶段 , 即黄宗羲所指出的 “ 学三变” , 就是 “遍读考亭之书”、 “出入于佛老 ”、 “忽悟格物致 知之旨 ” 3个时期。 据 《年谱》 记载 , 王阳明 21岁时 “遍求考亭遗书读之 ” , 由此产生两个直接后果 , “庭前 格竹” 的失败和读书穷理的困难 。 朱子格物思想里的格物途径包括直接地 “接物 ” 穷理和间 接地从书本上读书穷理 。 王阳明在读了朱子遗书后 , 首先进行了 “格竹 ”。 据 《年谱 》 记载 , 86
8 2 5 2
总之 , 王阳明的格物致知思想里 , 格物即是致良知 , 两者完全是一回事 。 不仅如此 , 王 阳明还将 《大学》 的 “三纲领”、 “八条目 ” 都归为致良知一事。 他说: “盖身、 心、 意、 知、 物者 , 是其工夫所用之条理 , 虽亦各有其所 , 而其实只是一物。 格、 致 、 诚 、 正 、 修者 , 是 其条理所用之工夫 , 虽亦皆有名 , 而其实只是一事 。 ” 这样 , 王阳明将格物 、 致知、 诚意、 正 心 、 修身解释为一事 。 在他的理解当中 , 致良知是最终的求学目的 , 在 《大学 》 中表述为 “明明德 ”。 所以他的 “明明德” 也就是致良知 , 亲民就是明明德之功 , 而齐家、 治国 、 平天 下又是亲民之功。 在王阳明的心学体系里 , “三纲领” “八条目 ” 可谓逻辑严密 , 环环相扣 , 形 成了一套完善的内求心理的致良知体系。 正是他所说的 “近来信得致良知三字 , 真圣门正法 0 眼藏。 往年尚疑未尽 , 今自多事以来 , 只此良知无不具足。 ”3
⑦ ⑥ ④
“格 ” 为 “至 ” 或 “尽 ” , 就是即物而尽其极之义。 他说: “格 , 至也”。 又说: “格物者 , 格 , 尽也。 须易穷尽事物之理 , 若是穷得三两分 , 便未是格物 , 须是穷尽到得十分 , 方是格物。”⑧ 总起来看 , “格物” 就是即物 、 穷理 、 至极之义。 格物的核心 (目的 ) 是穷理 , 格物的方法是 即物 , 格物的要求是至极。 穷理的 “理” 是指物之理 , 与物的涵义相对应 , 朱子的 “理” 分 为 “分理” 和 “性理”。 分理指具体事物的规律、 本质 ; 性理指事物内部所禀得的天理 , 即仁 义礼智之性。⑨朱子格物的目的就是这个 “性理 ” , 即所谓的 “穷天理 , 明人伦 , 讲圣言 , 通世 故 ” 等道德伦理内容 。 即物是假物求理的格物方法 , 具体言之 , 有读书 、 处事 、 接物几种途 径 。 朱子说: “如读书而求其义 , 处事而求其当 , 接物存心察其是非邪正 , 皆是也 。 ” 至极是 2 1 要达到 “ 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 , 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 ” 。 那么 , 穷理为什么要从即物开 始呢? 朱子答说: “事事物物 , 皆有其理 , 事物可见 , 而其理难知 , 即事即物 , 便要几得此理。 《大学 》 不曰穷理 , 而谓之格物 , 只是使人就实处究竟 。 ” 因为物是可见的 “人伦日用 ” , 穷理 须从实处开始 , 所以 , 格物须从即物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