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镇 乡愁故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千年古镇乡愁故园
【鸟瞰归州】(归州古城爆破画面+声音)2002年3月24日,在三峡工程清库的最后一次爆破声里,有着1700多年历史的古城归州永远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曾经代表着归州梦想与辉煌的“葫芦城”现如今也在小镇居民的记忆中逐渐远去。

【现场】主持人谭琳:在我脚下所站立的这块地方就是残存下来的归州古城遗址,站在这里看着四周的断壁残垣,抚摸着老城墙上斑驳的印记,感觉一切都是如此熟悉,仿佛儿时的古城又一次浮现在脑海之中。

虽然古老的归州已经消逝,但她的灵魂却得以在新的地方延伸,成为镌刻在人们心灵深处的归州情结,而这些见证了老归州千年沧桑历史的古城墙,也将继续见证新归州的现在和未来。

【图播】(音乐起,从遗址飞往新镇的航拍画面)在距离古城遗址三公里的西峡江畔,一座峡江新镇已经悄然崛起!
清晨的归州新镇在碧水青山的环绕下,就像一幅古朴淡雅的水墨画廊,白墙黑瓦,依山就势,层层叠叠,万顷碧波的脐橙园掩映在峡江两岸呈现出高峡平湖的壮美。

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那么恰到好处,却又精细入微,一座独具魅力的小城让人怦然心动。

这里延续着孕育千年的文化密码,屈子衣冠,明妃脂粉,有着诉说不尽的历史神秘;百舸争流、千帆竟渡,峡江小镇令人神往!
这里有美景也有岁月的印记,是一个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地方,仿佛一颗灰色的陶珠,乍一看置身于群山之间没那么
起眼,可是用心体会,它却是一个直击心灵最深处、乡愁气息最浓郁的“人间仙境”。

归州,十五年风雨变迁,十五年故园情深!这座充满无限活力的新镇正以全新姿态展示在世人面前,抒写着她新的发展篇章!
【同期声】采访归州镇党委书记罗朝政:归州拥有厚重的历史文化、杰出的名人志士、优美的山水资源,具备发展旅游的独特优势,我们将坚持以“镇区做服务、镇域做生态、项目做品牌、文化做灵魂”的发展策略,来谋划农业、港口物流业与旅游业,实现农旅对接、文旅对接、乡村建设与旅游对接,构建沿长江、沿香溪河两条风景廊道,建成胡家坪、万古寺、归州古城三个核心景区,创建香溪、万古寺、彭家坡三个旅游特色村,将归州打造成集峡江观光、寻根问祖、运动休闲、乡村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三峡特色风情小镇。

【图播】古镇是归州发展历史上积累的宝贵财富,丰富的文化古迹、民风民俗、建筑典型承载着一代代归州人的成长记忆,见证了千百年来古老归州的风雨变迁,留下的是宁静悠远的美丽乡愁。

【图播】沿香溪河朔流而上,在一处海拔600米的小山坳里,有一个古朴淡雅的村庄——胡家坪古村落。

自明清以来,古村已经有着两百多年的历史了,村落大多为明清时代建筑,整体风格为两进四合院布局,家家皆相通,户户隔门房。

青砖灰瓦、红栏白墙、青石铺地,透出浓浓的古风雅韵。

【图播】清澈的香溪水在村下静静流淌,也为这里的田亩和村民提供了生命的源流,古村的村民们至今还保留着延续百年的生活习惯,农
舍、古灶、石磨、老树共同绘就成一幅恬静优美的乡村山居图。

村落里炊烟缭绕、鸡鸣狗吠,村民自给自足、安逸闲适。

置身其中,仿佛有时间倒逝千年的沧桑之感,人文民居与村前屋后的山水融合,赋予了这里古老深远的乡愁情怀。

【同期声】采访归州镇党委书记罗朝政:我们根据“归州记忆、峡江风情”为主旋律,以胡家坪古村落为中心,对全镇包括古民居、古城墙等最具古城生活气息的地方进行保护性改造,重点解决游客来了以后玩什么、体验什么的问题,建筑内按照以前的格局设置灶台、卧室、客厅等空间,高度还原以前的生活场景。

同时在古民居内进行水车、石磨、纺车、犁、织机、油灯等器具的集中展示。

追忆风景民俗,让游客得以怀古寻根。

这些项目目前已经获批,将与今年开始动工修建。

【图播】(万古寺村民祭祀屈原现场+声音)如果说延续千年的故园乡愁是归州的根,那么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就是归州的魂。

作为古老归州最大的一张文化名片——屈原,这里可谓有着他人无法企及的发展优势。

【图播】跨过长江,行至香溪河畔的官庄坪渡口,遥望对岸,天际云端,大山横亘,群峰之下,静影沉璧,绿水环绕。

云之下、水之上的山腰,满坡橘园郁郁葱葱、层层叠叠不见尽头;青瓦白墙,一栋栋民居仿如漫天繁星点缀于绿色天幕上,星罗棋布,参差迤逦。

这个云水之间的村庄就是万古寺,她还有着一个响当当的名字——中华屈氏第一村。

【图播】蓄水变宽的香溪河上,一艘小轮渡是连接万古寺村和外界的
主要交通方式。

作为屈原后裔,这里的村民因姓屈为荣,家家户户都供奉着屈原铜像。

每到端午是万古寺最盛大的节日,挂艾叶、包粽子、饮雄黄是村民们传承了千年的风俗习惯,通过这些方式来缅怀和赞颂他们的先辈屈原。

正是有了这种坚持,万古寺已经越来越被外界所熟知,如今每年有近6000多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屈氏子孙慕名来到这里探访寻根,追寻历史的足迹。

【同期声】采访归州镇党委书记罗朝政:我们要充分开发万古寺村屈氏后裔聚居地这一深厚的文化基地,通过修屈祠、续屈谱、供屈像、诵屈文、乘屈文等活动,培育屈原寻根文化,将万古寺村打造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华屈氏第一村。

目前,我们已经编制了屈氏宗祠扩建规划,今年可以启动建设,同时也成立了龙舟协会,建设了龙舟基地、名俗文化旅游中心也已初具规模,活动广场改扩建工程今年也可实施。

我们广大的村民也积极参与其中,为开门迎客做好各种准备。

【图播】峡江文化一直以来都是归州永恒的主题,临水而居的归州秉有天地的灵气,万里长江和香溪河作为贯穿全镇的天然纽带,将峡江沿线名山、名水、名景、名人一线串珠。

流域两岸橙果飘香,绿树成荫。

湖光山色秀丽,碧水新镇相对,平湖风景怡人,一条秀美的百里生态画廊徐徐展现在世人面前。

【图播】这里的峡江还是秭归码头文化的源头,自古以来,归州不仅是长江出川的咽喉,也是上下流船只的中转站,因地势险要,江水湍急,归州镇船工纤夫辈出,码头商贾云集。

现如今,随着三峡大坝蓄水,古老的码头已经被现代的港口所替代,老船工们也早已改行。


是在归州,一些老人们还是能够从嘴中随意的哼上几句曾经的“峡江号子”。

(船工在龙舟上喊号子)这首高亢雄浑的号子在归州已经传唱了数百年之久,从歌中可以领略到归州人顺应自然,又不断与自然抗争的执着天性。

而这种天性也成为镌刻在小镇的一枚时代印记,向人们展示着古老悠长的意蕴。

【同期声】采访归州镇党委书记罗朝政:今年县党代会为将归州定位为“峡江风情小镇”,我想这应该是对归州最好的诠释和定位,在峡江文化这一块,我们有着别人无法比拟的资源,围绕这个目标,我们将打造峡江故事园,对归州的历史变迁,重大事件,民风民俗,和峡江号子等非遗文化,采用讲故事和民俗表演的形式予以展现,为游客提供怀古寻根的归州记忆,同时,还要深度谋划和打造金蟾山空中看三峡,龙舟基地、环水自行车赛,路亚垂钓等项目,使之成为环香溪长江公路大桥旅游区内的核心景点。

【图播】以旅游发展为龙头、主导产业稳步推进是归州镇如今的发展理念。

对于归州来说,其最大的主导产业就是脐橙。

归州是秭归脐橙栽培的发源地,无论从种植规模、市场占有份额和果品质量,归州脐橙在整个县内都是独树一帜,全镇农民70%的经济收入来自脐橙。

那么对于今后的脐橙发展来说,如何将名果和旅游深度结合也是目前归州镇正在思考的问题。

【现场】官庄坪村桔园观景平台上罗书记给谭琳介绍:你看这里就是我们今年刚刚修建起的第一个观景平台,从这里往下看,可以看到对面红绿相迎的脐橙园、峡江风光、田间路都可以尽收眼底。

像这样的
观景平台我们今后还要建造至少10个以上。

【同期声】归州镇党委书记罗朝政:下一步,我们将利用三峡后续规划近2亿元的项目资金扶持,在深度打造精品脐橙果园上下功夫,使脐橙产业和旅游业深度融合,切实提升归州脐橙的附加值,使之成为归州柑农名副其实的“黄金果”。

【图播】以一江两水为轴,古镇乡愁为依托,一条峡江百里生态画廊的轮廓已经形成。

以屈原文化为线,归州故事为载体,一幅未来归州旅游发展的蓝图已经绘就,发展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随之而来。

【同期声】采访归州镇党委书记罗朝政:对于归州目前的旅游发展来说,最现实的短板就在于交通不畅和配套不足这两大块,目前进出归洲还主要依赖于气渡运输,同时距离高速公路也还比较远,镇域内的核心景区,存在通信不畅的问题,在餐饮住宿购物等方面也供给不足不优,承载能力还显得很不够。

【图播】(轮渡船迪声,香溪长江大桥航拍)千年依旧的长江涛声被日夜不停的施工改变了节律,大江中间巨大的人工浮台上工人们正在紧张的灌注桥墩。

这座横跨长江、飞架南北的大桥正是归州镇期盼已久的工程——香溪长江大桥。

按照规划,3年后大桥将正式建成通车,届时,这里将成为连接长江三峡、神农架、武当山三大黄金旅游区的最便捷旅游通道,而整个归州的交通发展格局也将就此拉开序幕。

【现场】主持人谭琳:我身后就是归州镇潘官公路的施工现场,这条路是连接潘家湾脐橙园到归州集镇的主要通村公路,这已是自香溪长江大桥开工以来,归州镇修建的第八条公路,现在已临近春节,气温
也是异常寒冷,但我身后的工人们,还是不畏严寒,仍在紧张有序的作业,据了解,这条公路将在今年内正式建成通车。

【同期声】采访归州镇党委书记罗朝政:香溪长江公路大桥在2019年可建成通车,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赶在大桥完工之前打通景区最后一公里,全镇按照“出境高速路,主干三级路,村组水泥路,镇域循环路”的总体目标,到排工期,加紧建设,每年至少要完成10公里以上的公路的提档升级工作,彻底解决游客进出不畅的问题。

【图播】同时,为解决配套设施不足的问题,归州按照“建一处设施,成一个景点,惠一方群众”的理念,在农村设施完善,农房新修改造,集镇小区帮扶,食宿条件改善,特色街区打造上,贯彻旅游的标准予以实施,,突出“文化+”和“旅游+”的理念,将项目设施按观光景点的标准来规划和建设,最终实现“镇区景区化,景区全域化”的目标。

【同期声】采访归州镇党委书记罗朝政:全域旅游的号角已经吹响,香溪大桥的建设如火如荼,而我们归州又坐拥极为丰富的人文景观资源,这对于现在的归州来说,毫无疑问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因此,我们将围绕“千年古镇,乡愁故园”,致力于将归州建设成观光、寻根、康养于一体的三峡特色风情小镇。

我们构想未来归州是这样一幅画卷:穿行于峡江两岸 ,看到的是粉墙黛瓦和绿水青山 ,侧耳厚重城墙, 听到的事归洲故事和号子激荡 ,漫步于田园农庄闻到的是脐橙花香和泥土芬芳。

无论
留下或者离开,萦绕的是故园乡愁和家国情怀。

【图播】江水涨落,楚城汉墙,千年古镇归州如一只正待涅槃的凤凰,她将趟过文化、旅游这两场浴火,实现绝地重生。

未来的归州,将带你重温古城一景一情,品味古镇一神一韵,领略峡江一山一水,追寻故园一乡一愁,而老百姓也将为你讲述属于归州特有的“归州故事”。

【百姓心声】
胡家坪——村干部:2017年我们最大的愿望就是盼望香溪长江公路大桥早日通车,通车以后的话,我们柑橘的价格就会增高就会提高,我们古村落的开发就会加快进度,通过古村落的旅游开发,能够拓宽我们村民的增收渠道,从而使我们老百姓增收致富。

彭家坡——彭书记:我是一名土生土长的归州彭家坡人,秭归第一株脐橙苗就种在我们这里,可以说我见证了归州脐橙三十多年的发展,今后我希望归州旅游能够发展的越来越好,能够有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我们这里,品尝最正宗的脐橙,我们的柑橘也能够越卖越好,我们自己的腰包也越来越鼓,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富裕。

归州龙舟协会会长:至今我自己也是个龙舟迷,我也组织了一支龙舟队,我平常没事在家里还做龙舟模型。

我希望我们归州镇的龙舟能够发展下去,能够得到领导和政府的支持,把龙舟发扬到外界,发扬到全世界,让全世界知道我们归州是屈原的故乡,归州人热爱龙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