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凝固原理第3章形核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理可推导得异质形核的形核功:
G ** f ( ) G * (2 cos )(1 cos ) 2 f ( ) 4 ** * 当 180 完全不润湿 f ( ) 1 ,则 G G
当 90 部分润湿 当
1 1 ,则 G** G* f ( ) 2 2 0 完全润湿 f ( ) 0 ,则 G** 0
C0
金的有效生核衬底。
例2:Mg合金中加入Zr(0.6~1.0%) 两者均为六方晶格
aMg 3.209 cMg 5.210
0
0
aZr 3.230 cZr 5.133
0
0
a 0.7% c 1 .5 %
Zr作为Mg合金的晶粒细化剂
(2)晶格类型不同,但某一晶面之间 存在共格对应 例如:Al合金中加入Ti(0.2~0.3%)
核过程,亦称“非均质形核”或“非自发形核”。
一、均质形核的热力学条件 二、均质形核动力学 三、均质形核的局限性
一、均质形核的热力学条件(过程进行的条件)
.
晶核(为球体)形成时, 系统自由能变化由两部分
组成,即作为相变驱动力
的液-固体积自由能之差 (负)和阻碍相变的液-固 界面能(正):
G V
得到类似于均质形核的系统自由能变化曲线 (见下图),曲线有一最大值,该值对应的半径 用 r ** 表示,称为异质形核的临界晶核半径。
图3.7
均质和异质形核功图
G |r r 0,得异质形核的临界晶核半径: 令 r 2 LSVsTm r H m T
异质形核的临界晶核半径在形式上与均质形核临界晶核半径 完全相同,它们的区别在于: · 均质形核临界晶核是球体,而异质形核的晶核为球体的一 部分(球冠),因而异质晶核中所含原子数目少,这样的晶 坯易形成。 · 润湿角 与均质形核无关,而影响异质晶核的体积。杂质 质点(c)被新相(s)润湿能力越好,则 越小,固相的曲 率半径即球径越大,换句话说,同一半径的临界晶核(球冠) 的体积越小,所含原子数越少,因而在更小的过冷度下就能 形核。
一般情况下,质点(c)与新相(s)或多或少润湿,即
0 180 ,这时总存在: G** G*
小结:异质形核与均质形核相 比,
Fra Baidu bibliotek其特点是:
· 形核过冷度小 · 形核功小
二、异质形核的机理(异质形核的条件)
新相晶核的 角越小 晶格与衬底 物的晶格匹 条件是: 配 1. 固相杂质衬底与新相晶格界面存在共格对应关系。 用固相杂质衬底晶格与新相晶格的错(匹)配度 描述: 总体思路是: 固相杂质衬底 与新相晶核间 的附着力越大
§3-3 异质形核(非均质形核 )
合金液体中存在的大量高熔点微小固相杂质,可作为非均 质形核的基底。晶核依附于夹杂物的界面上形成。这不需要形 成类似于球体的晶核,只需在界面上形成一定体积的球冠便可 成核。非均质形核过冷度ΔT**比均质形核临界过冷度ΔT*小 得多时就大量成核。
一、异质形核的热力学条件 二、异质形核机理 三、异质形核动力学
Al:面心立方
a 4.05
TiAl3 :正方
C0
0
aTiAl3 5.43 cTiAl3 8.59
0
0
(001) Al //(001)TiAl3 [110] Al //[100]TiAl3
4.8%
(100) Al //(100)TiAl3

[011] Al //[ 001]TiAl3
第3章作业:
1.均质形核和异质形核的临界晶核半径都 是
2 LS Vs Tm H m T
,两者区别何在?异质形核与
均质形核相比,其特点是什么? 2.界面共格对应原则的实质是什么?举例说 明此原则的应用。
对于一般金属,温度降到某一程
度,达到临界过冷度(ΔT*),形核 率迅速上升;当过冷度ΔT非常大时, 形核率反而下降,甚至趋近于0,成为
非晶态。
计算及实验均表明: ΔT*
图3.5
均质形核的形
0.2T
m
核率与过冷度的关系
三、均质形核理论的局限性
均质形核是对理想纯金属而言的,其过冷度很大, 如纯液态铁的△T=1590X0.2=318℃。这比实际液态 金属凝固时的过冷度大多了。实际上金属结晶时的过 冷度一般为几分之一摄氏度到十几摄氏度。这说明了 均质形核理论的局限性。因实际的液态金属(合金), 都会含有多种固体夹杂物。同时其中还含有同质的原 子集团。某些固体夹杂物和这些同质的原子集团即可 作为凝固核心。固体夹杂物和固体原子集团对于液态 金属而言为异质,因此,实际的液态金属(合金)在凝 固过程中多为异质形核。 虽然实际生产中几乎不存在均质形核,但其原理 仍是液态金属(合金)凝固过程中形核理论的基础。其 他的形核理论也是在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临界晶核的表面能为:
A SL 4 ( r ) 2 SL 3 VS Tm 16 SL H m T
2
2
形核功为: G 所以:
VS Tm 16 3 SL 3 H m T
G
1 A SL 3
0
即:临界形核功ΔG*的大小为临界晶核表面能 的三分之一, 它是均质形核所必须克服的能量障 碍。形核功其中一部分由熔体中的“能量起伏” 提供,但不能保证形核。因此,必须在过冷条件 下克服这部分能量,才能克服能量障碍。因此, 均质形核的过程在过冷条件下借助 “能量起伏” 形成新相晶核的过程。
二、均质形核动力学(过程进行的速度)
r 2 SL V s Tm 2 SLV S GV H m T
形核功: G
VS Tm 16 3 SL 3 H m T
2
r* 与ΔT 成反比,即过冷度ΔT 越大,r* 越小; ΔG*与ΔT2成反比,过冷度ΔT 越大,ΔG* 越小。
T T
Tk
(大量形核过冷度) 时,形核过程才能完 成。形成的晶核才能 在 T Tk (动力 学过冷度)的过冷度 条件下进行长大,直 至凝固完成。
图3.3 金属的实际凝固曲线
小结:过冷引起液-固体积自 由能之差是凝固(形核)的 基本热力学条件(必要条件) * 大量形核的过冷度( T ) 是完成形核过程的充分条件。
1 2
3
3.1
凝固过程包括:形核过程和晶体长大过程。凝固后的宏观组织由晶粒和 晶界组成
§3-1 凝固的基本热力学条件 一、液-固相变驱动力 二、大量形核的过冷度(T )
*
一、 液-固相变驱动力
• 从热力学推导系统由液体向固体转变的 相变驱动力ΔG
图3.2 液-固体积自由能的变化
当 T >Tm 时,有:ΔGV = Gs - GL> 0 液相稳定,不能结晶。当 T < Tm 时,有: ΔGV = Gs - GL< 0 固相稳定,才能结晶。 即:固-液体积自由能之差为相变驱动力
GV A SL VS
0
GV 4 G r 3 4r 2 SL 3 VS

r< r*时,r↑→ΔG↑
r = r*处时,ΔG达到最大 值ΔG* ● r >r*时,r↑→ΔG↓

图3.4 液相中形成球形晶胚时自由能变化
• 令: G / r
|r r * 0
得临界晶核半径 r*:
| ac as | / as
ac为衬底原子间距 ; as 为新相晶核原子间距 5% 完全共格; 25 % 完全不共格;
晶格结构越相似,它们之间的界面能越小, 越小。
进一步研究细化后引入界面共格对应原则: ·界面共格对应原则:固相杂质表面的原子排列规律和原子 (晶粒细化剂的选择原则) 间距与新相晶核相近。 ·界面共格对应原则的两种情况: (1)晶格类型相同,原子间距相近或成比例相近(尺寸原则)
GA G* f ( ) I ** c exp KT
· I ** I * ( T 相同时) · 对同一形核衬底( 相同),
* T *越小 · 不同形核衬底, 越小, * ** · 当 T很大时, I 和 I 反而越小
T
越大, 也越大。 I
**
一、异质形核的热力学条件
如果液相中存在固相质点,且液相又能润湿质 表面,则液体能在固相质点表面形成新相晶核。 设生核衬底的质点表 面为一平面,在其上生 成一球冠的新相(见右 图)。则系统自由能的 变化为:
Gv G V ( A ) 图3.6 Vs r 3 Gv (2 3 cos cos3 ) r 3 LS (2 3 cos cos3 ) 3 Vs
a 4.8% c 0.3%
小结:界面共格对应原则的实质:增大固、 液两相界面附着力,减小异质形核的 形核功,使固相质点成为异质形核的 有效衬底。
2.固相杂质表面的粗糙度
• 杂质表面的粗糙度对非均质形核的影响 凹面杂质形核效率最高,平面次之,凸面最差 。
三、异质形核动力学
用异质形核的形核率 I **来描述:
§3-2 均质形核
• 均质形核 :形核前液相金属或合金中无外来固相质点而
从液相自身发生形核的过程,所以也称“自发形核” (实际生产中均质形核是不太可能的,即使是在区域精 炼的条件下,每1cm3的液相中也有约106个边长为103个 原子的立方体的微小杂质颗粒)。
• 异质形核:依靠外来质点或型壁界面提供的衬底进行生
均质形核的速度一般用形核率来描述。 形核率(I ):是单位体积中、单位时间内形成的晶核数目。
G GA I C exp exp KT KT

I*
式中,ΔGA为扩散激活能 。 ΔG*→∞( ΔT→0时),I* → 0 ; ΔG* 下降( ΔT 增大),I *上升。
第三章 形核§3-1 凝固的
基本热力学条件
§3-2 均质形核
§3-3 异质形核
凝固是物质由液相转变为固相的过程,是液态成形技术
的核心问题,也是材料研究和新材料开发领域共同关注
的问题。
严格地说,凝固包括:
(1)由液体向晶态固体转变(结晶) (2)由液体向非晶态固体转变(玻璃化转变) 常用工业合金或金属的凝固过程一般只涉及前者,本 章主要讨论结晶过程的形核及晶体生长热力学与动力学。
图3.8
结晶向在固定质点上外延生长及原子对应情况 b)两者原子间距成比例相近
a) 两者原子间距相近
例1:Cu合金中加入Fe( )
Fe( ):面心 aFe( ) 3.65
0
Cu:面心
aC u 3.62
Cu
0
包晶反应时:L + Fe( )
一般在Cu合金中加2.0~3.0%Fe 可细化Cu合金,Fe( )为Cu合
进一步推导可得:
H m T GV Tm
(式中:ΔHm—固液焓变,结晶潜热L = ΔHm )
Tm及ΔHm对一特定金属或合金为定值,所以过冷 度ΔT是影响相变驱动力的决定因素。过冷度ΔT 越 大,凝固相变驱动力ΔGV 越大。
二、大量形核的过冷度( T *)
液态金属只要存 在过冷度 T 时就能 形核但不一定能完成 形核过程,只有当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