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的传染过程及流行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三个环节:传染病在动物群中流行,必须具备 • 传染源、 • 传播途径、 • 易感动物 。 这三个环节必须同时存在,并且相互联系,才会 造成传染病的流行。
传染病连锁中三个环节连接在一起时,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动物
则发生流行过程。 在下列情况下,流行过程不发生:
当传染来源被隔离时
当缺少传播途径时
(4)转归期: 疾病进一步发展为转归期。 如果转归良好,则病情好转,主要症状消 失,患病动物逐渐恢复健康。 如果转归不良,则死亡或失去生产价值。
三、传染病感染的类型
按感染的发生分 按病的种类分 按感染部位分 按临诊表现分 感染类型 按病的严重性分 按症状是否典型 按病程长短分 按感染状态分 内源性感染 外源性感染 单纯感染
b.有些病原体通常在宿主的分泌物或排泄物中被 排除掉。 宿主通常能根据不同的疾病而采取不同的方式 把引起疾病的微生物排除掉。在慢性感染中宿 主通常能排除大量感染的病原体。 1、有时候是通过脓汁去掉的, 2、有时通过喷出的飞味, 3、有时通过肠道排出 。
c. 如果疾病能置宿主于死地,那么许多进行着 感染的病原体便于尸体同归于尽。 宿主死于感染后总是在尸体中困住了大量病 原体,如将尸体烧毁或深埋,那么这些病原体 就消灭了。
(2)免疫反应 1、非特异免疫反应 2、特异性免疫反应 3、传染过程中的变态反应 1、非特异免疫反应 : 在抗传染过程中,首先发挥作用的是非特异性 免疫或称先天性免疫。 是动物长期进化中所形成的抗感染力,是可以 遗传的种的特性,其对各种病原体,甚至对各种 异体物质的侵害均有防御能力。
主要靠以下三个功能来体现: a. 免疫屏障: 外部皮肤粘膜屏障。 内部血脑 、胎盘屏障 ,如血脑屏障发育不全易发 PRV。胎盘保护胎儿不感染。
(2)前驱期: 在潜伏期之后,至主要症状出现之前这段时间 称前驱期。 此期大多数传染病主要呈现一般的临床症状, 如体温升高、呼吸、脉博略增,食欲减少,精 神沉郁等。 仅根据这些症状很难确诊。
(3)症状明显期: 经过前驱期后,即进入发病期,病情由 轻转重,新的症状相继出现,某些传染 病的特征症状或主要症状都表现出来, 有利于进行临床诊断。
(2)流行性: 传染病不仅能传染于另一易感动物体体,而且能在 易感畜群中传播蔓延。流行性可分为: a. 散发性:指在一个较长时间内,某一病发病数 量不多,个别零星散在发生。 b. 地方流行性:传扩仅限一定地区。 c. 流行性:当一个地区某病的发病率显著地超过 该病常年的发病率或为散发发病率的数倍。 d. 大流行:当在一定时间内迅速传播,涉及全国 各地,甚至超出国界和洲境。
d. 有时,某种病原体可同宿主陷于僵局,即该病 原体不能对宿主引起严重损伤,而宿主也不能 排出该病原体。 如伪狂犬病毒在中枢神经中潜伏,该病程 可以认为是结束了。但活的伪狂犬病毒可突围 而出,引起疾病发生。
2.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1) 传染性: 意味着病原体能排出体外,并侵入另一个有易感 性的健康动物体内,引起同样症状的疾病。 有传染性的时期称为传染期。 其传染性的大小决定于病原体的致病力和宿主的 抵抗力。
2 . 传 播 途 径 ( route of transimission ) : 是 指 病 原 体 由 传 染源排出后,侵入到另一易感机体 所经过的途径。 您对猪病病原在您的猪场里传播 的 方 式 和 途 径 了 解 多 少 ?
2.1猪间传播
始终要把这一条视为最大的风险因素予以重视。 “对于一头猪来说,最大的疾病威胁来自另一 头猪” 。感染猪会排出大量病原,尤其是临床 发病期以及刚要出现临床症状之前。病原可能 存在于呼出的空气、唾液、粪、尿、精液、皮 屑以及胎盘组织里 - 这些病原可以感染其它的 猪。
(2)相互作用的结果
a. 有些病原体被宿主的组织细胞消灭了 宿主消灭入侵因子的能力很大,以致绝大部分入侵 因子达到身体的组织细胞之前就被消灭了。 皮肤粘膜的屏障, 胃酸的杀菌, 体液的溶菌, 特异抗体调理中和作用等。 有时抵抗力不足以阻止组织中病原体的生长和繁殖, 但感染也不扩大,不久,那些入侵的微生物也就被 消灭了。
(1)潜伏期: 从病原体侵入动物机体时起到出现最初一 些临床症状为止。 各种传染病的潜伏期长短不一,与动物体 的抵抗力、侵入病原体的数量、特点、毒 力、侵入部位有关。
了解潜伏期的长短,在流行病学上有以下,几点实践意义: a.以潜伏期为依据,确定检疫期限。 b.根据潜伏期推算感染日期。即从出现临床症状之日向前推一 个潜伏期,即为感染日期。 c. 依据潜伏期分析流行过程长短。一般潜伏期短的传染病,多 呈暴型。 d.从潜伏期判断不同病例是否由共同传播媒介而引起。 e.潜伏期是发生传染病的猪群在紧急预防后观察期限的依据。 f. 潜伏期也是解除封锁的重要依据。动物群发生某种烈性传染 病被封锁后,在最后 1 头病猪痊愈或屠宰、死亡之后,经过该 病的最长潜伏期,再无新病例发生时,经过终末消毒后,即可 解除封锁 。
2.4人媒传播
病原的人媒传播是个难题。一方面,人是传播病 原的重要媒介,但另一方面,假如在这方面控制 得过于严格,想要完全杜绝了人媒传播,又会带 来现实的后勤问题。 人类的衣物、皮肤、毛发和靴子可机械性地携带 病原,也可在体内可通过呼吸系统或消化系统携 带病原。要想控制这种传播,就要限制人员的移 动。进入猪栏内的人员最起码要穿着干净的衣物, 还要更换外套和靴子。最好进行淋浴。在猪场内, 要安置靴子消毒池,里面盛放病毒消毒剂,靴子 消毒之前先要清洗干净。要求工作人员至少在造 访不同猪舍之间要消毒靴子。要用抗菌肥皂来洗 手。
传染病的传染过程 4、传染病具有特征的临床表现
(1) 潜伏期 (2) 前驱期 (3) 症状明显期 (4) 转归期 三、传染病感染的类型
(一)传染的定义: 病原体(Pathogen)侵入动物机体,在一定 部位定居,生长繁殖,引起机体产生一系列病理 反 应 的 过 程 ( Process of infection ) 叫 做 传 染 (Infection)。
b.吞噬细胞: 固定吞噬细胞:指存在于各种组织中脏器的巨噬 细胞。 游走吞噬细胞:是一类多形核白细胞,称粒细胞。 分为中性粒细胞,嗜酸粒细胞,嗜碱粒细胞。
c. 正常体液作用:体液和组织中液,含有多 种抗病原体的物质。 补体 溶菌酶 溶解素
2、特异性免疫反应: a. 体液免疫 b.细胞免疫 由巨噬细胞, B 细胞, T 细胞,对抗原刺激的共同的 反应过程,它们是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互相调节,以 完成消除外来异物,保持机体内环境平衡。
a. 体液免疫 :抗原激发B细胞系产生抗体 是指体液性抗体与相应抗原接触后引起的一系列抗原 抗体反应。是机体防御传染的主要因素之一。 自然地或人工地受到抗原刺激而合成的各类免疫球蛋 白。 IgG 、 IgM 、 IgA 具有抗菌、抗外毒素和抗病毒等免疫 功能。它们或是通过激活补体系统引起的免疫溶解作 用,或是增强吞噬细胞吞噬,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能力, 或是中和外毒素或病毒等,以抵抗和清除相应的病原 。
传染病的传染过程及流行过程
一、传染(感染)和传染病的概念 1、传染的定义 2、构成传染的因素 二、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1、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与机体相互 作用所引起的 2、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1)传染性 (2)流行性 3、传染病是有免疫性 (1)特异保护性免疫 (2)免疫反应 ① 非特异免疫反应 ② 特异性免疫反应 ③ 传染过程中的变态反应
特有致病 力侵袭
特有的防 御力遇制
动 物 体
生长繁 殖受损
表现临 床症状
隐性 感染
治疗不彻 底或病原 的性质
所处环境
显性 感染
发生传染病
死亡
本身不发传 染病,但排 出病原体散 布传染
治疗
痊愈
二、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1、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与机体相互作用所引起的。 (1)每种传染病都有其特异的致病微生物存 在。 有无病原体是确定传染病与非传染病的最根 本依据。
2.2粪尿传播
许多病原通过粪便传播。刮粪板清理粪沟 的时候,或通过其它机械途径可造成传播。 粪、尿当中的病原可经机械途径(例如经 车辆),或通过粪浆施撒在另一家猪场附 近的农田上,实现跨场传播。喷雾施撒粪 浆时也会造成空气传播。
2.3空气传播
人们常说空气传播是疾病传播的主要途径。的确, 口蹄疫病毒在适宜的天气条件下(冷、湿、跨越 水面)可传播至少100公里,猪肺炎枝原体和胸 膜肺炎放线杆菌可传播若干公里。
混合感染 全身感染 局部感染 显性感染,一过型、顿挫型 隐性感染
良性感染 恶性感染 典型感染 非型感染 最急性、急性、亚急性感染 慢性感染 病毒的持续性感染 慢病毒感染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
一源自文库概述
二、三个环节 1.传染源
2.传播途径
3.易感畜群
一、概述: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是指病原体从传染源 排出,经一定的传播途径,侵入另一易感动物 体内形成新的传染,并不断传播直至终止的过 程。
一、传染(感染)和传染病的概念
Infection来自拉丁文“inficere”
(二)构成传染的因素及主要感染类型: 1、三大传染因素: (1)病原体; (2)动物体; (3)所处坏境。 2、二种主要的感染类型: (1)隐性感染; (2)显性感染。
被消灭或排除 不 显 临 不损伤动物体
床症状
病 原 体
3.传染病具有免疫性
( 1 )机体被感染病原体后,无论是显性感染还是隐 性感染,都能产生针对病原体及其产物质(如毒素) 的特异保护性免疫反应。 持久免疫:有些疾病发生后极少再次感染称为持久 免疫。多数传染病只能获得短暂的免疫力。 带菌免疫或感染免疫:少数细菌为主的传染病,如布 病、结核只有在机体保持一定量的病原体时,对同种 病原体才能有防止重复感染的能力,病原体一旦消失, 机体便恢复到易感状态,这种病后免疫状态称为感染 免疫。
补体 组织抵抗力 吞噬作用 种属及遗传性抵抗力 年龄 维生素、激素 溶菌酶 β溶解素及其他天然抗体
先天性 机 体 抵 抗 力 获得性抵抗力
自动免疫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人工免疫疫苗或类毒素
特异性抵抗力 母子免疫
被动免疫 注射免疫血清 非遗传性抵抗力
类症 干扰素
4.传染病具有特征的临床表现:
大多数传染病都有该种病特征性的综合症状和一定的 潜伏期和病程经过。 从发生、发展以至恢复和死亡,可分四个阶段: • (1)潜伏期 • (2)前驱期 • (3)症状明显期 • (4)转归期
3、传染过程中的变态反应: 抗原与抗体的相互作用可产生有利于动物体的 抗感染免疫,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转化为不利于 动物体的异常免疫反应,即称变态的反应。 引起机体一系列生理功能紊乱和组织损伤。成 为许多传染病发病机理的重要原因之一。 变态的反应可分为 I-II-III型——速发型变态反应 IV——迟发型变态反应。
当不存在有易感性的动物时
传染病连锁图
掌握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及其影响 因素有助于: 正确制定防疫对策与措施, 控制传染病的发生于流行。
• 1 .传染源:指机体内有病原体寄居、生 长、繁殖并能向体外排出的动物和人。
a.患病动物,如急性猪瘟等是主要的传染源 b. 病原携带者(健康病原携带者、病后病原携 带者、潜伏期病原携带者) c. 患人兽共患病的人
b.细胞免疫: 细胞免疫亦称细胞介导免疫是指动物体内致敏T细胞 病其他细胞(主要是巨噬细胞)受抗原作用后,发生 特异性反应过程。 机体通过致敏淋巴细胞,其它的淋巴因子,巨噬细胞、 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等的吞噬和胞饮现象,作用于 细胞内寄生的病原体,将其抑制、排斥、破坏或杀灭。
c. 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关系: 某些病原体若沿血液扩散,血液中的免疫球蛋白就能迅速与 之结合,由体液免疫起主导作用。 某些寄生于细胞内的病毒、衣原体、立克氏体、结核分枝杆 菌等及不经血液散播,则是细胞免疫起主要作用。 二者密切相联,相辅相成 , 构成统一体。如B 细胞在抗原刺激 下产生抗体,必须有T细胞的配合。 当Ab-Ag复合物和补体结合时,为吞噬细胞创造了条件 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对立面。如:抗体能将靶细胞“封闭起 来,使T细胞不能发挥影响,某些T细胞也能反过来抑制免疫 球蛋白的释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