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电缆接头盒标准(鉴定版)

信号电缆接头盒标准(鉴定版)
信号电缆接头盒标准(鉴定版)

QB

铁路信号免维护电缆接头盒

天水铁路电缆工厂

发布

天水铁路宏达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目次

前言 (Ⅱ)

1. 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使用特性 (1)

4.型号、含义及产品表示方法 (1)

5.一般规定 (2)

6.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3)

7.检验规则 (8)

8.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10)

附录A(提示性附录)工程塑料性能 (11)

附录B(提示性附录)自粘橡胶性能 (12)

附录C(提示性附录)固化绝缘密封胶性能、绝缘阻水油膏性能 (13)

I

前言

本标准规定了铁路信号免维护电缆接头盒的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等,为信号电缆接头盒的生产、检验、使用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本标准参考或非等效引用了通信行业标准(YD)中“通信电缆接头盒”、“光缆接头盒”的有关内容。

本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符合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

本标准由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公司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天水铁路电缆工厂、天水铁路宏达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曹大力、魏大章、刘辉

II

铁路信号免维护电缆接头盒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铁路信号免维护电缆接头盒的型号、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贮存等项要求。

本标准所指的铁路数字信号电缆(以下简称电缆)包括“铁路数字信号电缆、内屏蔽铁路数字信号电缆TB/T3100”;“铁路信号电缆TB/T 2476”。

本标准适用于地下直埋、电缆槽、隧道壁挂等敷设方式电缆接续用接头盒。

2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 3048.6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绝缘电阻试验

GB/T 3048.8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交流电压试验

TB/T 3100 铁路数字信号电缆、内屏蔽铁路数字信号电缆

TB/T 2476 铁路信号电缆

GB/T 2423.10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Fc:振动(正弦)试验方法

3 使用特性

接头盒使用环境温度为-40℃~+60℃;接续后的电缆线芯导体长期允许工作温度为70℃。

4 型号、含义及产品表示方法

4.1产品表示方法(见表1)

表2

5 一般规定

5.1 接头盒应具有保证电缆原有电气传输性能并免受环境和外部机械力影响的功能。

5.2 接头盒应具有恢复电缆外护套完整性的功能。

5.3 接头盒应附有使用本接头盒对电缆正确接续施工的使用说明书。

1

5.4结构和密封

接头盒应由线芯接续元件,密封防潮元件和外壳构成。

接头盒对电缆完成接续后,除采用5.5.4条规定的密封方式外,并应向接头盒壳体内灌注固化绝缘密封胶,灌注的绝缘密封胶应完全充满接头盒腔体。

5.5 材料

5.5.1接头盒所用材料应符合相关材料的技术标准要求,其物理、化学性能应稳定,无腐蚀性,对环境无污染,能在-40~+60℃环境温度下长期使用。

5.5.2接头盒壳体应采用工程塑料,其性能应符合本标准附录A(提示性附录)的规定。

5.5.3接头盒外部金属件、紧固件应采用不锈钢。

5.5.4接头盒密封元件:

接头盒内外部的密封应采用硫化橡胶、自粘橡胶等材料。

自粘橡胶的性能应符合本标准附录B(提示性附录)的规定。

5.6 外观

接头盒壳体外观应形状完整,无翘曲、无毛刺、无气泡和杂质等缺陷。

5.7 绝缘线芯的接续

接头盒内电缆绝缘线芯的接续应采用无腐蚀性锡焊或有绝缘的纯铜冷压套管压接。绝缘材料应为尼龙或交联聚烯烃材料(XLPE),其长期工作温度≥70℃。

电缆四线组,对线组接续后应尽量保持接续前各自的位置,不得交叉接续。

5.8接头盒屏蔽

接头盒应具有恢复电缆铠装钢带连续性和各屏蔽层(铝护套、综合护套、四线组内屏蔽)的功能,该屏蔽是圆周360°屏蔽,而不是仅电气接通。用来恢复屏蔽的元件与电缆屏蔽层材料相同时,其横截面积应不小于电缆对应屏蔽层的横截面积。

屏蔽材料应是铜或铝的网材或带材。

5.9金属构件的连接

电缆及接头盒内部所有金属构件(绝缘线芯除外)应相互连通。需要时还能引出接头盒外部接地。

6 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6.1 试样制备

6.1.1接头盒试样

选取外径≥30mm的“钢带铠装铝护套铁路数字信号电缆”,将电缆与接头盒进行封装,接头盒内不

2

接头盒内充入100±5KPa干燥空气,浸入常温清水容器中,稳定观察15min应无气泡溢出。

6.2.2 高温密封性能

接头盒内充入60±5KPa干燥空气,室温下将试样置入温控箱,升降温速率为1℃/min升至60℃保持48h,然后将温度降至室温,试样在常温下恢复2h以上,浸入常温清水容器中稳定观察15min应无气泡溢出。

6.2.3高低温循环密封性能

接头盒内充入60±5KPa干燥空气,室温下将试样置入温控箱,升降温速率为1℃/min升至65℃保

3

持1h,然后将箱中温度降至室温,保持1h,接着降温至-40℃,保持1h,再升至室温,保持1h,以上构成一个循环。

共做5个循环。

试验后检查试样气压变化幅值不超过5KPa,然后浸入常温清水容器中稳定观察15min应无气泡溢出。

注:试验用高低温箱的容积应大于被检试样体积的3倍。

6.3 机械性能

6.3.1压扁

试验应采用6.1.1规定的试样在常温下进行。

接头盒应能承受2000N/100mm的压力。

试验前向接头盒内充入60±5KPa干燥空气,将一块长×宽×厚为100×100×20mm的钢制平压板放

接头盒应能承受16N·M的冲击,冲击次数为3次。

试验前向接头盒内充入60±5KPa干燥空气,将接头盒置于试验装置的台面上,钢制冲击球质量为1.6Kg,冲击球距接头盒被冲击表面高度1m,对接头盒壳体左、中、右三个不同部位各冲击1次,共冲击3次(见图4)。

4

试验后气压应无变化,浸入常温清水容器中稳定观察15min应无气泡溢出,壳体及其它构件应无裂痕、无损坏、无明显变形。

6.3.3轴向拉伸

试验应采用6.1.2规定的试样。

电缆接头应能承受2000N的轴向拉伸力。

对于结构为不可重复开启式接头盒,在接头两端电缆之间施加2000N轴向拉力、保持1min(见图5)。然后将接头盒完全浸没在水中浸泡24h,然后从水中取出,测试电缆接头的电气性能(导通、绝缘电阻、耐电压强度)应合格。

对于结构为可重复开启式接头盒,试验前应向接头盒内充入60±5KPa干燥空气,在接头两端电缆之间施加2000N轴向拉力、保持1min(见图5),然后将接头盒浸入常温清水容器中稳定观察15min应无

5

图5

6.3.4振动

试验应采用6.1.2规定的试样。

电缆接头应能承受振动频率10Hz、振幅±3mm,振动时间为2h的振动。

对于结构为不可重复开启式接头盒,试验前应向接头盒内灌注绝缘密封胶并完全固化,振动试验按照GB/T2423.10规定进行。然后将接头盒完全浸没在水中浸泡24h,取出后,测试电缆接头的电气性能(导通、绝缘电阻、耐电压强度)应合格。

对于结构为可重复开启式接头盒,试验前应向接头盒内充入60±5KPa干燥空气,振动试验按照GB/T2423.10规定进行,然后将接头盒浸入常温清水容器中稳定观察15min应无气泡溢出,测试电缆接头的电气性能(导通、绝缘电阻、耐电压强度)应合格。

6.4 电气性能

6.4.1电气导通

试验采用6.1.2规定的试样并经过轴向拉伸(6.3.3)和振动(6.3.4)试验,在常温常压下进行。

被接续电缆绝缘线芯应导通,不得有断线。电缆金属屏蔽套,钢带应导通。

导通检查使用导通表或蜂鸣器。

6

6.4.2绝缘电阻

试验采用6.1.2规定的试样并经过轴向拉伸(6.3.3)和振动(6.3.4)试验,在常温常压下进行。

电缆每根绝缘线芯与其它绝缘线芯及电缆金属套之间的绝缘电阻应≥4×105MΩ(DC 500V 20℃)。使用高阻计或兆欧表测试电缆每根线芯对其它线芯之间的绝缘电阻和绝缘线芯对电缆金属套之间的绝缘电阻。

试验方法应符合GB/T3048.6的规定。

6.4.3耐电压强度

试验采用6.1.2规定的试样并经过轴向拉伸(6.3.3)和振动(6.3.4)试验,在常温常压下进行。

电缆各线芯之间在工频1000V电压作用下,2min不击穿。线芯与电缆金属套和接头盒金属构件间在工频2000V电压作用下,2min不击穿。

试验按照GB/T3048.8的方法。

6.5 耐腐蚀性能

试验应采用6.1.1规定的试样。

接头盒应能经受化学腐蚀的试验。

准备5%HCL、5%NaOH、5%NaCL腐蚀试验溶液及玻璃容器。

试验前向接头盒内充入60±5KPa干燥空气,将试样放入玻璃容器内,倒入其中一种溶液并完全淹没接头盒,持续24h。

试验后接头盒内气压应无变化,浸入常温清水容器中稳定观察15min,应无气泡溢出,同时检查接头盒外观应无失重,无膨胀,无腐蚀现象。

对同一试样依次进行三种溶液的腐蚀试验。

7 检验规则

7.1产品检验分为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

7.2 型式检验

7.2.1型式检验每3年进行一次,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新产品试制定型时;

b.产品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

d.质量监督部门提出要求时。

7.2.2经过型式检验的样品,不管检验结果是否合格,均不得出厂和用于施工。

7

7.2.3型式检验的抽样数量每检验批为3套。

7.2.4型式检验的项目见表3。

7.3 出厂检验

检验项目和抽样数量见表3。

7.4 判定规则

7.4.1 型式检验项目中,有任意一项不合格时,应加倍抽样重检,如仍有不合格项,则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应停产进行质量分析,采取改进措施,直至再次型式检验合格后才能恢复生产。

7.4.2出厂检验项目中,有任意一项不合格时,应加倍抽样重检,若仍出现不合格项,则进行100%检验,不合格品应予报废,不得出厂。

7.4.3合格产品出厂由制造厂质量部门负责认可,并签发产品合格证,随产品出厂。合格证应包括以下内容:

a.制造厂名

b.产品名称

c.型号规格

d.制造日期或生产批号

e.产品检验合格章。

表3

8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8

8.1 标志

8.1.1 接头盒外壳上应有明显标志,表明产品名称、型号规格、制造厂名。

8.1.2每个接头盒内应附有电缆接续施工表,接续完成后应放入接头盒内(见表4)。

表4

8.2 包装

每个接头盒的全部元件、专用工具、使用说明书、合格证等应装在一个基本包装箱内,若干基本包装箱装入一个大包装箱内。包装箱外应标明产品名称,型号规格,制造厂名,数量,出厂日期,并印有防潮、防摔、堆码层数等标志。

8.3 运输和贮存

8.3.1运输过程中应避免雨淋、暴晒和挤压。

8.3.2 产品应在干燥的库房内贮存。

9

工程塑料性能

电缆接头盒采用的工程塑料,其性能应符合以下要求

A1 热变形温度

热变形温度≥85℃(试验方法按GB/T1634-1979进行)。

A2 吸水率

吸水率<0.1%(试验方法按GB/T 1034-1998进行)。

A3 透潮率

透潮率<0.1mg/h(试验方法按GB/T 1037-1998进行)。

A4 体积电阻率

体积电阻率>1×1016Ω·cm(试验方法按GB/T 1410-1989进行)。

10

自粘橡胶性能

电缆接头盒采用的自粘橡胶,其性能应符合以下规定。

A1 外观要求

表面应光滑、平整、清洁、无气泡、无空洞及杂质。

A2 技术要求

A2.1 拉伸强度:σ≥250kPa(试验方法按GB1040进行)。

A2.2断裂伸长率:ε≥100%(试验方法按GB1040进行)。

A2.3硬度:10≤H A≤25(温度条件为23℃)(试验方法按GB 531进行)。

A2.4体积电阻率:ρ≥1×100%(试验方法按GB1410进行)。

A2.5介电强度:E≥2kV/mm(试验方法按GB1408进行)。

A2.6自粘性:在-40~+60℃温度范围内,同种材料的两块试样间施加20N/cm2的压力后,不能沿粘合面剥离。

A2.7耐酸、碱、盐:能承受5%HCL、NaOH、NaCL溶液的浸泡,浸泡24h后无失重、无溶胀、无腐蚀。

11

电线接头接法介绍与防水方法

电线接头是大家在生活中经常做的一件事,家装布置电线时,电线的接头是不可避免的,很多人对于电线接头接法都不了解,其实电线接头的处理的好坏与用电安全是密切相关,虽然它们在外行人看来似乎是没什么区别的,但是实际上根据用途以及具体适用场景方面的差异以及自己的后期操作习惯看来,关于电线接头接法的选择还是相对而言较为重要的。电线接头的接法有很多种,那么电线接头的接法有哪些呢?电线接头如何防水呢? 电线接头 通常习惯将两个线头平行拧紧即可的,其实这种接法是不能承受拉力的,正确的接法是先平行拧1-2圈,再分开线头,分别与自身拧1-2圈,再平行拧完,包裹线头一定要质量好的高压防水胶带,跟普通塑料绝缘胶带一样的用法,包起来就可以了。这种胶带看起来像橡胶一样的,就像汽车轮胎那种黑色的,软的,比较厚,包起来后捏一下就成一个整体了,完全密封起来,不怕水的。

电线接头 线路中有外接电源时的接法,通常的电线接头都是这样的接法,才能保证电线接头不发生打火、短路,与接触不良的现象,分支线路就是这种接法,电源线接头分为“十”字接法、“-”字接法、“丁”字接法等等。接头应缠牢,光滑无刺。在线头断开前,应先用钢丝钳丝轻压一下,再缠绕至口处,然后左右摆动,线头就会很地服贴地在接头处断开。如果接头在干燥处,应先用绝缘黑布裹两层,再裹塑料胶带(也叫PVC胶粘带)两层,再用绝缘自粘带拉长200%左右裹二三层,最后裹两层塑料胶带。不能直接使用塑料胶带,因为塑料胶带时间一长易生胶错位、胶开;电器负荷重时,接头发热,塑料胶带易熔化收缩;电源接头在接线盒内相互压,接头有毛刺时,很容易戳空塑料胶带等,这些隐患直接危及人身安全,引起线路适中,造成火灾。而使用绝缘黑胶布就不会出现以上情况,它具有一定的强度、柔性,能长期紧裹着接头处,受时间及温度影响而干固定型,不会脱落,并且阻燃。再者,用绝缘黑胶布裹后

电缆接头做法图解与电缆接头规范要求- 电气技术

电缆接头做法图解与电缆接头规范要求- 电气技术 电缆接头做法图解与电缆接头规范要求- 电气技术电缆接头做法图解电缆接头又称电缆头。电缆线路两末端的接头称为终端头,中间的接头称为中间接头,终端头和中间接头又统称为电缆头。电缆铺设好后,为了使其成为一个连续的线路,各段线必须连接为一个整体,这些连接点就称为电缆接头。电缆接头是用来锁紧和固定进出线,起到防水防尘防震动的作用。 电缆头一般是在电缆敷设就位后在现场进行制作,它的主要的作用:使线路通畅,使电缆保持密封,并保证电缆接头处的绝缘等级,使其安全可靠地运行。若是密封不良,不仅会漏油造成油浸纸干枯,而且潮气也会侵入电缆内部,使纸绝缘性能下降。 电缆头制作的方法很多,但目前大多使用的是热缩式和冷缩式两种方法。冷缩式电缆头与热缩式电缆头比较,具有制作简便;受人为影响因素小,冷缩电缆附件会随着电缆的热胀冷缩而和电缆保持同步呼吸作用,使电缆和附件始终保持良好的结合状态等优点,但成本高。而热缩式电缆头与冷缩式电缆头相比主要优点只是成本低,所以,目前在10KV以上领域,广泛使用冷缩式电缆头。 低压电缆接头做法图解1、能够参阅我国修建工业出版社的《修建施工设备图集电气》图集。 2、《修建施工设备图集电气》中有关接法图如下: 3、电线接线要分外留心:绕线的圈数不少于5圈,一同联络本地质监有些恳求,绝缘层是用接线帽,仍是用搪锡外包绝缘胶带。 装接E1同轴电缆的接头并测试 介绍装接E1同轴电缆的接头并测试的方法。 19.1.1 装接同轴电缆的直式BNC公接头 介绍直式BNC公接头与同轴电缆的装配步骤。 工具、仪表和材料剥线钳 压线钳(包括2.5mm钳口) 同轴电缆,组件如图19-1所示 直式BNC公接头,组件如图19-1所示 图19-1 BNC接头与同轴电缆 操作步骤 根据同轴线材的不同,按照图示尺寸将同轴电缆剥开,露出同轴电缆外导体、同轴电缆绝缘和同轴电缆内导体,如图19-2所示。其中常用电缆保留的外导体长度”L1”、保留的绝缘长度”L2”和护套剥开长度”L3”的推荐长度如表19-1所示。 图19-2 剥同轴电缆 将热缩套管和压接套筒先后套入同轴电缆中,如图19-4所示。 图19-4 套入热缩套管和压接套筒 将同轴电缆的外套体展开成喇叭形,如图19-5所示。 说明: 若连接器插头适配的线径规格为2.2mm,而同轴线缆线径为1.6mm时,需把同轴线外导体拧成一股,不需要展开,以免压接不紧。 图19-5 展开同轴电缆外导体 将同轴电缆的绝缘和内导体插入同轴电缆连接器插头,同轴电缆外导体部分包裹住同轴连接器的外导体,如图19-6所示。 图19-6将直式BNC公接头插头插入同轴电缆用焊接工具将同轴电缆的内导体焊接到同轴电缆连接器插头的内导体上,如图19-7所示。图19-7焊接内导体将压接套筒往连接器方向推,

1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热缩接头制作工艺标准

1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热缩接头制作工艺标准 11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电气安装工程10(6)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热缩中间接头制作。 22施工准备 2.1 设备及材料要求: 2.1.1 主要材料:电缆头附件及主要材料由生产厂家配套供应。并有合格证及说明书。其型号、规格、电压等级符合设计要求。 2.1.2 辅助材料:焊锡、焊油、白布、砂布、芯线连接管、清洗剂、汽油、硅脂膏等。 2.2 2.2主要机具: 喷灯、压接钳、钢卷尺、钢锯、电烙铁、电工刀、克丝钳、改锥、大瓷盘。 2.3 作业条件: 2.3.1 电缆敷设完毕,绝缘电阻测试合格。 2.3.2 作业场所环境温度0℃以上,相对湿度70%以下,严禁在雨、雾、风天气中施工。 2.3.3 施工现场要干净、宽敞、光线充足。施工现场应备有220V交流电源。 2.3.4 室外施工时,应搭设临时帐蓬。 3 操作工艺 3.1 3.1工艺流程: 设备点件检查→剥除电缆护层→剥除铜屏蔽及半导导电层→ 固定应力管→压接连接管→包绕半导带及填充胶→ 固定绝缘管→安装屏蔽网及地线→固定护套→送电运行验收 3.2 设备点件检查。开箱检查实物是否符合装箱单上的数量,外观有无异常现象。 3.3 剥除电缆护层(图2-28): 图2-28 3.3.1 调直电缆:将电缆留适当余度后放平,在待连接的两根电缆端部的两米处内分别调直、擦干净、重叠200mm,在中间作中心标线,作为接头中心。 3.3.2 剥外护层及铠装:从中心标线开始在两根电缆上分别量取800mm、500mm,剥除外护层;距断口50mm的铠装上用铜丝绑扎三圈或用铠装带卡好,用钢锯沿铜丝绑扎处或卡子边缘锯一环形痕,深度为钢带厚度1/2,再用改锥将钢带尖撬起,然后用克丝钳夹紧将钢带剥除。 3.3.3 剥内护层:从铠装断口量取20mm内护层,其余内护层剥除,并摘除填充物。 3.3.4 锯芯线、对正芯线,在中心点处锯断。 3.4 剥除屏蔽层及半导电层(图2-29):自中心点向两端芯线各量300mm剥除屏蔽层,从屏蔽层断口各量取20mm半导电层,其余剥除。彻底清除绝缘体表面的半导质。

低压电缆头制作安装施工及验收规范

八、低压电缆头制作和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 一、作业条件 1.电气设备安装完毕,室内空气干燥。 2.电缆敷设并整理完毕,核对无误。 3.电缆支架及电缆终端头固定支架安装齐全。 4.现场具有足够照度的照明和较宽敞的操作场地。 二、工艺流程 → → →→ → 三、安装注意 1.铠装电缆的接地线应采用铜绞线或镀锡铜编织线,同时应防止地线焊接不牢,解决方法是将钢带一定要锉出新茬,焊接时使用电烙铁不得小于500W ,否则焊接不牢。 接地线截面积要求如下表: 表18.1.3 电缆芯线和按地截面积(mm 2) 2.应防止电缆芯线与线鼻子压接不紧固。线鼻子与芯线截面必须配套,压接时模具规格与芯线规格一致,压接次数不得小于二道。 3.防止电缆芯线伤损,用电缆刀或电工刀剥皮时,不宜用力过大,最好电缆绝缘外皮不完全切透,里层电缆皮应撕下,防止损伤芯线。 4.防止电缆头卡固不正,电缆芯线过长或过短,电缆芯线锯断前要量好尺寸,以芯线能调换相序为宜,不宜过长或过短。电缆头卡固时,应注意找直,找正,不得歪斜。 5.配电柜等电气设备内部电缆排布时,需布线整洁美观,并需考虑在机柜进线处做好电缆预留,电缆绑扎带要统一美观,且扎带切口需光滑,防止切口尖锐伤人。 可参考下图所示:

(考虑到不同甲方的具体要求不同,可在大规模接线前,每一类电柜做一个样板请建设方相关人员确认) 四、施工检查 1.芯线与电器设备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A.截面积在10mm2及以下的单股铜芯线和单股铝芯线直接与设备、器具的端子连接; B.截面积在2.5mm2及以下的多股铜芯线拧紧搪锡或接续端子后与设备、器具的端 子连接; C.截面积大于2.5mm2的多股铜芯线,除设备自带插接式端子外,接续端子后与设 备或器具的端子连接;多股铜芯线与插接式端子连接前,端部拧紧搪锡; D.每个设备和器具的端子接线不多于2根电线。 2. 电线、电缆的回路标记应清晰,编号准确。 3、对于多芯YJV电缆,在制作终端头和套五指套及色带时应注意,为了提高电缆绝缘性和相线的区分,应在剥开的多芯电缆的每一条相线上满套上相应颜色绝缘色带,即色带需从五指套底端一直满套到终端头。 如下图的做法即不符合我们要求。

电缆防水接头规格尺寸

KSK-尼龙电缆防水夹紧接头 *材料:尼龙 *密封件材料:丁腈橡胶在规定的卡口范围内,并使用O型密封圈,防护等级达IP68。 *温度范围: 静态:-40℃到+100℃,短时间可达+120℃ 动态:-20℃到+80℃,短时间可达+100℃ *供货范围:灰色或黑色 型号 卡口范围 AG外径GL H 普通PG制螺纹mm mm mm mm HSK-P PG7 3-6.5 12.5 8 20 HSK-P PG9 4-8 15.2 8 22 HSK-P PG11 5-10 18.6 8 24 HSK-P PG13.5 6-12 20.4 9 27 HSK-P PG16 10-14 22.5 10 28 HSK-P PG21 13-18 28.3 11 30 HSK-P PG29 18-25 37 11 38 HSK-P PG36 22-32 47 13 45 HSK-P PG42 32-38 54 13 47 HSK-P PG48 37-44 59.3 14 47 型号卡口范围AG外径GL H 公制螺纹mm mm mm mm HSK-M M12×1.53-6.5 12 8 20 HSK-M M16×1.54-8 16 8 22 HSK-M M18×1.55-10 18 8 24 HSK-M M20×1.56-12 20 9 27 HSK-M M24×1.510-14 24 10 28 HSK-M M25×1.513-18 25 11 30 HSK-M M27×2.013-18 27 11 30 HSK-M M30×2.013-18 30 11 30 HSK-M M32×1.518-25 32 11 38 地址:中国天津市天津经济开发区第四大街95号C座307室邮政编码:300457

2019年HDMTP型免维护地中电缆接头盒作业指导书

HDM-T-P型免维护地中电缆盒接续工艺作业指导书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实施日期:年月日

1. 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哈大铁路客运专线信号工程电缆接续的施工。 2. 作业准备 内业技术准备 施工开工前应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接续人员须经过严格的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外业技术准备 电缆已敷设,并完成电气特性的测试,接续材料已齐备,具备电缆接续的条件。3. 技术要求 电缆在距铁路、公路、道口、河流、桥梁、涵洞2m范围内不得进行电缆的接续。 同径路的两个接头盒间的距离不得小于1m,准确记录接头坐标和做好接续记录。 雨、雪天气以及环境温度不符合电缆施工的要求时,不能进行电缆的地下接续。 地下接续的备用量集中放在接头的一端,长度不小于2m。 电缆接续必须符合A、B端对接的原则。 接续人员要经过严格的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4. 施工程序和工艺流程 施工程序 施工程序为: 施工准备→开剥电缆→安装钢带固定环→芯线接续→内屏蔽线组的屏蔽层连接→铝护套、钢带连接→安装固定拉杆→接地连接→盒体组装→灌注密封胶和膨胀胶→清理现场→撤离现场 工艺流程

图1 电缆接续流程图 5. 施工工艺 准备工作 5.1.1 根据电缆的外径尺寸大小,切割辅助套管 (辅助套管上的标线为辅助套管的内径尺寸),使辅助套管的孔径与电缆外径相同。 5.1.2 组装密封挡环 1) 根据电缆外径的尺寸大小,选择适合于电缆外径的变径环。 2) 将变径环间的密封胶圈,用专用切割刀沿变径环内孔壁切割成孔状,切割后的密封胶圈孔的直径要略小于电缆外径。 5.1.3 按顺序依次将辅助套管→密封挡环组(紧固螺母面向辅助套管侧)→钢带固定环套在电缆护套上(两侧电缆相同)。 5.1.4 再将主套管套在一侧的电缆上,如图2所示。

HJD-M型免维护地中电缆接头盒作业指导书

HJD-M型免维护地中电缆接头盒作业指导书

————————————————————————————————作者:————————————————————————————————日期:

型免维护地中电缆盒接续工艺作业指导书 编制:柳占斌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实施日期:2014/5/5

概述 HJD-M型免维护地中电缆盒采用多级密封措施,使用性能好、寿命长(可与电缆同寿命)、免维护、操作简单;电缆芯线接续及内屏蔽的连接采用压接工艺,全部接续工艺无需喷灯及焊具,避免了对电缆的热损伤,保证了接续质量及施工速度。 1 适用于国内各种地质条件下的电缆接续; 2 采用多级密封防护,可做到免维护; 3 电缆芯线接续采用压接工艺,接续省时、省力,质量可靠; 4 接续部位与电缆同结构,确保电缆通道的各项电气性能; 5 抗拉机械应力部分采用金属件固定,机械强度大; 6 铝护套及内屏蔽层采用金属屏蔽网,以实现磁屏蔽和电屏蔽; 7 采用可变径密封胶片和变径环,可用于不同外径电缆。 第一节一般要求 电缆接续需要遵守以下几点规定: 1.电缆在距铁路、公路、道口、河流、桥梁、涵洞2m范围内不得进行电缆的接续。 2.同径路的两个接头盒间的距离不得小于1m,准确记录接头坐标。 3.雨、雪天气以及环境温度不符合电 缆施工的要求时,不能进行电缆的地下接续。 4.地下接续的备用量集中放在接头的一端,长度不小于2m。 5.电缆接续必须符合A、B端对接的原则。 6.接续人员要经过严格的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第二节电缆接续工艺 一、流程图 电缆接续工艺流程如图5-1所示 准备电缆接续工具和材料 开挖接头坑 清洁电缆端头 确认电缆 按照电缆接续工艺接续 电缆防护、回 埋设接续标 测量、记录接 清洁现场 图1 电缆接续流程图 二、电缆接续工艺 1.准备工作 (1) 根据电缆的外径尺寸大小,切割辅助套管 (辅助套管上的标线为辅助套管的内径尺寸),使辅助套管的孔径与电缆外径相同。 (2) 组装密封挡环 1) 根据电缆外径的尺寸大小,选择适合于电缆外径的变径环。 2) 将变径环间的密封胶圈,用专用切割刀沿变径环内孔壁切割成孔状,切割后的密封胶圈孔的直径要略小于电缆外径。 (3) 按顺序依次将辅助套管→密封挡环组(紧固螺母面向辅助套管侧)→钢带固定环套在电缆护套上(两侧电缆相同)。

不锈钢防水电缆接头选型表

电缆固定头系列 佐观电气 https://www.360docs.net/doc/e67694904.html, cable gland 电缆固定头(M/PG/G/NPT制螺纹) cable gland 螺牙规格(公制螺纹) 适用电缆外径范围 mm 螺纹外径螺纹长度产品名称:不锈钢防水接头,又称 不锈钢格兰头或不锈钢电缆固定头。 螺牙规格:美制NPT锥螺牙,符合美 国标准锥形螺纹管牙规范。(National Pipe Thread Taper-ANSI B2.1)。产品说明:采用304不锈钢材质精制而成,具有独特的防爆功能,特殊夹紧爪与夹紧圈之设计,夹紧电缆 范围大,抗拉力特强,可防水、防 尘、抗盐、耐弱酸、酒精、油、油脂及一般溶剂。 防护等级:在规定的卡口范围内,并使用密封圈旋紧迫紧头,达到IP68-10Bar 工作温度:-40℃~+100℃短时可达 +120℃产品材质:A.C.F 部份以不锈钢制 成,E 部份以UL 认可之尼龙PA66 制成( 防火等级UL 94V-2 ),B 及D 部份采用EPDM耐候橡胶制成。 安装方法:不锈钢防水接头出线口 一端可将进出电缆锁紧并起到防水 防尘、防震动的作用,另一端可接入设备箱体上,也可以根据选用螺 纹。接入进出口为内螺纹的电动设备上。产品颜色:不锈钢本色 备注:接受定制316不锈钢,耐高温, 阻燃型等,欢迎来电咨询! C1 mm C2 mm M10*1.5FT06-M10 4.8-6.3106 M12*1.5FT08-M12 4.5-7.8128FT06-M12S 2.0-6.0128M16*1.5FT08-M16S 4.5-7.8169 FT10-M16 6.0-10 169 M18*1.5FT10-M18 5.0-10189 M20*1.5FT12-M20S 6.0-12209.5 FT14-M209.0-14209.5M25*1.5FT18-M2514.0-182512FT16-M2512.0-162512 M27*2FT18-M2713.0-182712 M30*2FT18-M3013.0-183012.5 M32*1.5FT25-M3218-253212.5FT22-M32 16-22 3212.5M36*2FT25-M3618-253612.5 M40*1.5FT32-M40 24-324015 M48*2FT30-M4824-304815 M50*1.5FT39-M50 31-41 49.715 M52*1.5FT38-M5231-3851.6215M56*1.5FT38-M5631-3855.7615M59*1.5FT44-M5937-4458.4515 M63*1.5FT44--M6340-4662.615 M72*2FT52-M7242-5271.5315 M78*2FT66-M7556-667515M88FT70-M8865-7087.115M90*1.5 FT77-M90 66-77 90 15

HJD-M型免维护地中电缆接头盒作业指导书

型免维护地中电缆盒接续工艺作业指导书 编制:柳占斌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实施日期:2014/5/5

概述 HJD-M型免维护地中电缆盒采用多级密封措施,使用性能好、寿命长(可与电缆同寿命)、免维护、操作简单;电缆芯线接续及内屏蔽的连接采用压接工艺,全部接续工艺无需喷灯及焊具,避免了对电缆的热损伤,保证了接续质量及施工速度。 1 适用于国内各种地质条件下的电缆接续; 2 采用多级密封防护,可做到免维护; 3 电缆芯线接续采用压接工艺,接续省时、省力,质量可靠; 4 接续部位与电缆同结构,确保电缆通道的各项电气性能; 5 抗拉机械应力部分采用金属件固定,机械强度大; 6 铝护套及内屏蔽层采用金属屏蔽网,以实现磁屏蔽和电屏蔽; 7 采用可变径密封胶片和变径环,可用于不同外径电缆。 第一节一般要求 电缆接续需要遵守以下几点规定: 1.电缆在距铁路、公路、道口、河流、桥梁、涵洞2m范围内不得进行电缆的接续。 2.同径路的两个接头盒间的距离不得小于1m,准确记录接头坐标。 3.雨、雪天气以及环境温度不符合电 缆施工的要求时,不能进行电缆的地下接续。 4.地下接续的备用量集中放在接头的一端,长度不小于2m。 5.电缆接续必须符合A、B端对接的原则。 6.接续人员要经过严格的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第二节电缆接续工艺 一、流程图 电缆接续工艺流程如图5-1所示 图1 电缆接续流程图 二、电缆接续工艺 1.准备工作 (1) 根据电缆的外径尺寸大小,切割辅助套管 (辅助套管上的标线为辅助套管的内径尺寸),使辅助套管的孔径与电缆外径相同。 (2) 组装密封挡环 1) 根据电缆外径的尺寸大小,选择适合于电缆外径的变径环。 2) 将变径环间的密封胶圈,用专用切割刀沿变径环内孔壁切割成孔状,切割后的密封胶圈孔的直径要略小于电缆外径。 (3) 按顺序依次将辅助套管→密封挡环组(紧固螺母面向辅助套管侧)→钢带固定环套在电缆护套上(两侧电缆相同)。

最全电缆敷设规范(超强)

电缆敷设 5.1 一般规定 5.1.1电缆的路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避免电缆遭受机械性外力、过热、腐蚀等危害。 2 满足安全要求条件下,应保证电缆路径最短。 3 应便于敷设、维护。 4 宜避开将要挖掘施工的地方。 5 充油电缆线路通过起伏地形时,应保证供油装置合理配置。 5.1.2 电缆在任何敷设方式及其全部路径条件的上下左右改变部位,均应满足电缆允许弯曲半径要求。 电缆的允许弯曲半径,应符合电缆绝缘及其构造特性要求。对自容式铅包充油电缆,其允许弯曲半径可按电缆外径的20倍计算。 5.1.3同一通道内电缆数量较多时,若在同一侧的多层支架上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按电压等级由高至低的电力电缆、强电至弱电的控制和信号电缆、通讯电缆“由上而下”的顺序排列。 当水平通道中含有35kV以上高压电缆,或为满足引入柜盘的电缆符合允许弯曲半径要求时,宜按“由下而上”的顺序排列。 在同一工程中或电缆通道延伸于不同工程的情况,均应

按相同的上下排列顺序配置。 2 支架层数受通道空间限制时,35kV及以下的相邻电压级电力电缆,可排列于同一层支架上,1kV及以下电力电缆也可与强电控制和信号电缆配置在同一层支架上。 3 同一重要回路的工作与备用电缆实行耐火分隔时,应配置在不同层的支架上。 5.1.4同一层支架上电缆排列的配置,宜符合下列规定: 1 控制和信号电缆可紧靠或多层叠置。 2 除交流系统用单芯电力电缆的同一回路可采取品字形(三叶形)配置外,对重要的同一回路多根电力电缆,不宜叠置。 3 除交流系统用单芯电缆情况外,电力电缆相互间宜有1倍电缆外径的空隙。 5.1.5交流系统用单芯电力电缆的相序配置及其相间距离,应同时满足电缆金属护层的正常感应电压不超过允许值,并宜保证按持续工作电流选择电缆截面小的原则确定。 未呈品字形配置的单芯电力电缆,有两回线及以上配置在同一通路时,应计入相互影响。 5.1.6交流系统用单芯电力电缆与公用通讯线路相距较近时,宜维持技术经济上有利的电缆路径,必要时可采取下列抑制感应电势的措施: 1 使电缆支架形成电气通路,且计入其他并行电缆抑制因素的影响。

10kv电缆中间接头防爆盒(保护盒)技术规范标准[详]

2017年电缆中间头阻燃防爆盒框架 招标 招标编码: 招标文件 第二册技术部分

第三章标准技术标书

总则 1.1 本招标技术文件适用于XX供电有限公司电网建设工程项目采购的10kV电缆中间头阻燃防爆盒,它提出了该设备本体及附属设备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2 本设备招标技术文件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凡本招标技术文件中未规定,但在相关设备的行业标准、国家标准或IEC标准中有规定的规范条文,投标方应按相应标准的条文进行设备设计、制造、试验和安装。对国家有关安全、环保等强制性标准,必须满足其要求。 1.3 如果投标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招标技术文件的条文提出异议,则意味着投标方提供的设备完全符合本招标技术文件的要求。如有异议,不管是多么微小,都应在报价书中以“对招标技术文件的意见和同招标技术文件的差异”为标题的专门章节中加以详细描述。1.4 本招标技术文件所使用的标准如遇与投标方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1.5 本招标技术文件经买、卖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1.6 本招标技术文件未尽事宜,由买、卖双方协商确定。 1.7 投标方在应标技术文件中应如实反映应标产品与本招标技术文件的技术差异。如果投标方没有提出技术差异,而在执行合同的过程中,招标方发现投标方提供的产品与其应标招标技术文件的条文存在差异,招标方有权利要求退货,并将对下一年度的评标工作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1.8 投标方应在应标技术部分按本招标技术文件的要求如实详细的填写应标设备的标准配置表,并在应标商务部分按此标准配置进行报价,如发现二者有矛盾之处,将对评标工作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1.9 投标方应充分理解本招标技术文件并按本招标技术文件的具体条款、格式要求填写应标的技术文件,如发现应标的技术文件条款、格式不符合本招标技术文件的要求,则认为应标不严肃,在评标时将有不同程度的扣分。 1.10 标注“★”的条款为关键条款,作为评标时打分的重点参考。 工作范围 2.1 范围和界限 (1) 本标书适应于所供10kV 电缆中间头阻燃防爆盒的设计、制造、装配、工厂试验、交付、现场安装和试验的指导、监督以及试运行工作。 (2) 现场安装和试验在投标方的技术指导和监督下由招标方完成。 (3)本标书未说明,但又与设计、制造、装配、试验、运输、包装、保管、安装和运行维护有关的技术要求,按条款3所规定的有关标准执行。

低压电缆中间接头标准工艺流程12月

低压电缆中间接头标准工艺流程12月 锡林浩特矿业有限公司动力部供电检修车间标准工艺流程 第一章:低压电缆中间接头制作的工艺流程 制作低压电缆中间接头的准备:1、工器具:液压钳、电缆刀、钳子、锯弓、盒尺、锉刀、摇表、烤具。2、安全隐患:使用电缆刀易割伤; 使用喷灯烧伤;失火。安全措施:穿好劳保用品,正确使用喷灯,要求 配有灭火器。3、作业环境要干燥,如遇户外作业且雨雪天气要搭建临 时工作棚。 到达现场并准备作业人员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然后将电缆放置在干燥施工1、将电缆故障点锯断,并锯掉电的地方,确定电缆绝缘测量缆两端所损坏的部分。良好。 2、根据4根绝缘管的长度x(约 400mm),两个电缆头分别剥去 1.3x(约500mm)及0.8x(约 300mm)外护套,保留50mm的剥切电缆的外护铠装,剥去其余铠装及内垫层填充层和线芯绝缘层物。 1、将较长的电缆端分别套入外护套和3、量取1/2连接管长加5mm,剥 去线芯绝缘层。四根绝缘管,清洁电缆的四根线芯导 体和连接管,用砂纸擦去连接管内部 的氧化层。压接连接管 2、将两端电缆的线芯按线芯绝缘的颜色对应套入连接管的两端,然后压接,用锉刀或砂纸将连接管表面的棱1、用绝缘胶带和PVC 胶带将压 痕以及连接管两端与线芯绝缘角和毛刺打光,矫直电缆。 的连接部分填平。安装绝缘管 2、将绝缘管从长端拉至中间,盖住连接管,从中间向两端依次加热绝缘管,火焰要适中(火

焰长度为250mm—— 300mm),四周均匀加热,直 1、矫直电缆,将四根电缆线芯拢在一至完全收缩。起,用PVC胶带绑住。安装外护套管 2、用铜线将两端钢铠连接在一起。 3、将外护套拉至中间,从中间向两端加 热,直到收缩完全。低压电缆中间接 头制作完成。使用500V摇表进行绝缘 测试。见安装图附件1:。 4、安装结束后,将电缆恢复原状,清点人员、清扫现场,检查无遗留物.检查带来的工具及剩余材料是否齐备,办理工作终结手续。 - 0 - 锡林浩特矿业有限公司动力部供电检修车间标准工艺流程 安装图附件1: - 1 -

电缆接头流程及技术要求

电缆接续流程及技术要求 准备工作: 1、在接头地点挖出需接续的预留电缆。 2、挖接头坑3000㎜×2000㎜(半椭圆形)深1300mm,如图一所示,平整操作(接头)场地。 3、确认A、B端。 4、电缆预留两侧各3-5米,最少在坑里绕半圈。 5、擦净电缆外护套上的污物,(两侧)长1500mm。 6、将两侧电缆交叉固定在支架上或绑扎在木棍上。 7、接头部位的电缆应理直,(两侧)长度为1200mm。 8、检查和准备所需工具、材料,擦净待用(接续材料应妥善安放在塑料袋内或盒内,以防尘、 防晒)。 9、检查接头盒是否有损坏。 一、电缆护套开剥 1、距电缆端头800mm处用电工刀环切外护套一周,然后自环切处向电缆端头方向纵向切割(约 300mm),剥除外护套,裸露钢带。 2、在距外护套切口25mm处的钢带上,用镀锌铁线绑扎一周。 3、用钢锯沿镀锌铁线外缘锯断钢带,并剥除多余钢带,露出内护层(锯口要整齐,锯钢带时 不得伤及内护套)。 4、用喷灯烘烤铝护套上的塑料垫层及沥青等,然后用棉纱擦净垫层及沥青,确保铝护套清洁, 用钢锉把铝护套焊缝打平。 5、距外护套切口220mm处,用铝护套切割刀或钢锯环切铝护套一周,折断并抽去铝护套,露

出线束,线束端部用塑料自粘带包扎,防止松散。电缆开剥尺寸如图二所示。 二、电气连接及防护 1、连接点涂锡 1.1在裸露的钢带上,用砂布或小细锉将两层钢带表面处理干净,其面积应大于1cm 2,并涂上 松香水。 1.2用火烙铁和松香焊锡丝在涂有松香水的部位涂上焊锡,焊点面积应不小于1cm 2,(两层钢 带上必须都有焊锡,焊点禁止用焊锡膏). 1.3距钢带切口50mm 范围内的铝护套上,采用低温钎焊工艺,涂上一层焊锡,操作方法详见 《铁路长途通信电缆接续工艺操作细则》,焊锡面积不小于1cm 2。 2、焊点连接:将备用的连接铜片(或铜线0.9芯线至少7根)两端涂上焊锡,然后安放在钢 带与铝护套的焊锡点上,用火烙铁焊接连通。要求焊点牢固光滑,焊点面积不小于1cm 2。 3、表面清洁:用电工刀刮净铝护套上的残留焊锡、底料,用砂纸将电缆PE 护套切口外侧缆身 上100mm 范围、及铝护套侧250mm 范围内打毛,并用酒精棉擦净。 4、防护 4.1将φ42/14×350mm 的热可缩管从线束端套入并移至打毛范围内。 4.2用喷灯对热可缩管进行加热,加热时应从开剥端处开始,横向圆周加热,使其完全收缩(收缩后保证热可缩管端口距铝护套端口45mm ),再逐渐向热可缩管的另一侧加热,使整个热可缩管紧密的收缩在铝护套和外护套上,当管口溢出时即停止加热。 4.3在热可缩管口与外护套接缝处缠包塑料自粘带2—3层。 4.4将热可缩管密封区域用砂纸打毛,再用酒精擦干净。如图三所示。 注意:铝管与钢带一定要焊接牢固。

电缆格兰头选型参考

电缆锁头选型总结 1、适用范围: 适用于交流额定电压450/750及以下控制、监控回路及保护线路等场合使用聚氯乙烯绝缘及护套控制电缆。 2、执行标准:GB9330-88 3、使用特性: ①额定电压Uo/U为450/750V。 ②缆芯长期允许工作温度为70℃。 ③敷设温度应不低于0℃,其最小弯曲半径为:无铠装层的电缆,应不小于电缆的外径的6倍;有铠装或铜带屏蔽结构的电缆,应不小于电缆外径的12倍;有屏蔽层结构的软电缆,应不小于电缆外径的6倍。 4、型号、名称及规格见表1: 5、电缆外径及重量见表2:

6、标准螺纹尺寸见表3:

电缆锁头选型指南 设计思想 1.电缆防水接头是一种用于紧固电线电缆,并达到一定的IP防护等级和抗拉、抗扭能力的产品。 2.适合于电源进线、仪表、照明灯具、电气箱等一切要求整体或部分达到防水防尘,抗拉等要求的场合。 3.相对于传统的电线紧固产品,我们的电缆接头适应的电缆外径变化范围大,防护等级高。 4. 能提供EMC电磁兼容,防爆等特殊规格。 选型指导 1.根据电缆接头的使用环境和要求确定电缆接头需要达到的IP防护等级。 2.根据电缆接头的使用环境和要求确定电缆接头的材料,颜色。 3.确定需要使用的螺纹标准。 4.选择和电缆外径接近,+10%左右的卡口范围作为具体型号。 5.一般情况下,建议必须使用O型密封圈方可达到技术标准。 6.是否需要其他配件;如有特殊要求,可参考可选附件。 7. 如果使用在有爆炸或可燃气体的场合,则需要防爆接头。 8.如果有电磁兼容要求,则需要选择屏蔽型接头。 9. 其他要求,如扁平电缆、需要双锁紧等,则参考具体的规格,或可咨询我们公司。 订货指导 型号+规格+颜色+数量+其他要求(指定夹紧口、多孔等特殊要求) 配件(螺母、密封圈)均为标准产品附带无需额外指定 例一 标准订购:订购尼龙电缆接头PG21黑色分体 100套 特殊订购:订购尼龙电缆接头PG21 (夹紧圈18-14MM)黑色分体 100套 编号订购:订购PA21-18B ,数量100 套 例二 标准订购:订购尼龙电缆接头M12 X 1.5 灰色连体 100套 特殊订购:订购尼龙电缆接头M12 X 1.5 (夹紧圈5.3-3MM)灰色连体 100套 编号订购:订购MB12-08G ,数量100 套 可选附件 1.橡胶垫片,配合多种系列尼龙、金属电缆接头使用。 2.夹紧圈塞棒,配合多种系列尼龙、金属电缆接头使用。 3.旋入式塞头,配合多种系列尼龙、金属电缆接头使用。 4.可加长螺纹,适合于多种系列尼龙、金属电缆接头使用。 5.定制多种颜色的尼龙接头。 应用场合 动力设备:马达、减速机械 电力机车:地铁、电力机车等 机床机械:数控机床、普通机床等;食品包装,烟草机械等 电控柜:高中低压控制柜 照明灯具:泛光照明、庭院照明 仪器仪表:变送器、现场仪表 物流设备:起重,物流,港口设备 使用指导 一、不同的使用环境使用不同材料的电缆防水接头; 二、建议使用扭矩扳手旋紧(推荐使用),扭矩参数参见技术说明; 三、在需要IP65以上的要求时,一定使用O形密封圈。

电缆中间接头防爆盒(保护盒)技术规范

2017 年电缆中间头阻燃防爆盒框架 招标 招标编码:

招标文件 第二册技术部分 第三章规范技术标书 总则 1.1 本招标技术文件适用于XX供电有限公司电网建设工程工程采购的10kV电缆中间头阻燃防爆盒,它提出了该设备本体及附属设备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实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2 本设备招标技术文件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凡本招标技术文件中未规定,但在相关设备的行业规范、国家规范或IEC 规范中有规定的规范条文,投标方应按相应规范的条文进行设备设计、制造、实验和安装。对国家有关安全、环保等强制性规范,必须满足其要求。 1.3 如果投标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招标技术文件的条文提出异议,则意味着投标方提供的设备完全符合本招标技术文件的要求。如有异议,不管是多么微小,都应在报价书中以“对招标技术文件的意见和同招标技术文件的差异”为标题的专门章节中加以详细描述。 1.4 本招标技术文件所使用的规范如遇与投标方所执行的规范不一致时,按较高规范执行。 1.5 本招标技术文件经买、卖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1.6 本招标技术文件未尽事宜,由买、卖双方协商确定。 1.7 投标方在应标技术文件中应如实反映应标产品与本招标技术文件的技术差异。如果投标方没有提出技术差异,而在执行合同的过程中,招标方发现投标方提供的产品与其应标招标技术文件的条文存在差异,招标方有权利要求退货,并将对下一年度的评标工作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1.8 投标方应在应标技术部分按本招标技术文件的要求如实详细的填写应标设备的规范配 置表,并在应标商务部分按此规范配置进行报价,如发现二者有矛盾之处,将对评标工作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1.9 投标方应充分理解本招标技术文件并按本招标技术文件的具体条款、格式要求填写应标的技术文件,如发现应标的技术文件条款、格式不符合本招标技术文件的要求,则认为应标不严肃,在评标时将有不同程度的扣分。 1.10 标注“★”的条款为关键条款,作为评标时打分的重点参考。 工作范围 2.1 范围和界限 (1) 本标书适应于所供10kV 电缆中间头阻燃防爆盒的设计、制造、装配、工厂实验、交付、现场安装和实验的指导、监督以及试运行工作。 (2) 现场安装和实验在投标方的技术指导和监督下由招标方完成。 (3) 本标书未说明,但又与设计、制造、装配、实验、运输、包装、保管、安装和运行维护 有关的技术要求,按条款3所规定的有关规范执行。 22服务范围 (1) 投标方应按本标书的要求提供全新的、合格的10kV电缆中间头阻燃防爆盒及其附属设 备、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

数字电缆接头盒流程图

铁路内屏蔽数字信号电缆接续工艺 操作流程图 ?根据电缆外径的尺寸大小 —选用适合于电缆外径的变径 ?将选择好的两个同样规格的 变径环,分别在两侧密封挡 ?用切割刀沿变径环内孔壁将 <= 密封胶片切割成孔状,切割 ?按图示顺序将辅助套管、密封 <= 挡环组(紧固螺母面向辅助套

?距电缆端头260mn处用电工刀 V二环切电缆外护套一周,并向端 头纵向切割将其除去; ?将双层钢带的正、反两面、铝 U 护套表面打毛处理(钢带要去 掉防锈漆,铝护套要去掉氧化 层); ?剥除电缆铝护套表面防护层,并将铝 护套擦净; ?按图示尺寸,将铝护套及屏蔽四—15185 ?将铝护套屏蔽网一端套在 C 距电缆外护套切口50mm勺 铝护套上,用喉箍将屏蔽 网与铝护套紧固; ? 除去屏蔽层端口30mm范围的 ?将小屏蔽网穿入屏蔽线组的一 端。 压接芯线屏蔽层

u ?先将一个方向的全部电缆芯线 ★将端子放入压接钳中,端子筒的 端头与压接钳的钳口面在一个平面 上 ★压线钳与端子及芯线的位置、方 向必须按图操作,不得颠倒! ?再用同样方法将对应的另一 u 侧电缆芯线压接连通。 ?将小屏蔽套沿接续完的芯线 恢复成直线状,小屏蔽套的两 端分别与屏蔽层搭接15mm ?将内衬管移到屏蔽层切断口处, 使屏蔽层覆盖内衬管。内衬管 的端口探出屏蔽层切断 ?屏蔽四线组连接后,再将其他芯 线压接连通。

?将屏敝网沿电缆芯线拉到另 一端电缆的铝护套处,用喉箍 将屏蔽网与铝护套固定连接 ?将辅助套管与主套管对接,辅C助套管注胶孔应与主套管上的注 胶孔在同一条直线上其角度差不 ?调胶:密封胶为双组份,密封胶 A组分(大桶)开盖后,先将盒底 沉淀物与胶液充分搅拌均匀,再 ?打开主套管上的两个注胶孔 盖,将密封胶用漏斗从主套管上 的一个注胶孔向盒体内灌注,待 U ?将主套管移至电缆接续

接头技术规范

机车车辆电缆接头技术规范 XXXXXX XXX

1 范围 本技术规范规定了电缆接头(以下简称电缆接头)的技术要求、检验规则。 本技术规范适用于铁路机车车辆、高铁、动车组、地铁列车的金属电缆接头,工作温度为-40℃~+100℃。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DIN 5510有轨车辆内防火工作 IEC 60077铁路应用-机车车辆电气设备 IEC61373-1999铁路应用-机车车辆设备-冲击和振动试验 GB/T 2423.17-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 试验方法试验Ka: 盐雾 3技术要求 3.1材料 3.1.1 接头体和螺母采用黄铜 3.1.2 夹紧件采用弹性橡胶 3.2表面质量 3.2.1 零件的机加工表面不应有影响使用和外观的缺陷。 3.3 尺寸与公差要求 3.3.1 零件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公差应按ISO 2768-1:1989中的m级规定。 3.3.2 零件上的未注形状和位置公差按 ISO 2768-2中H级之规定。 3.4 产品标识 3.4.1 产品应根据规格在产品上打出钢印或锻造成型标记,标记应清晰。 3.4.2 产品标识位置及内容,产品标识打在螺母外表面上,标识应至少包括规格、制造商标记信息;

3.4.3 标记应在表面处理前完成,以免影响表面质量。 4 检验规则 4.1 基本原则 表1(“√”表示需要执行项目) 4.2 型式试验及要求 4.2.1 无卤无磷试验 夹紧件所用的弹性橡胶不含有卤素和磷,或者卤素含量应根据EN61249-2-21标准.即溴不超过900PPM,氯不超过900PPM,溴+氯不超过1500PPM。 4.2.4 耐振性能试验 电缆接头应按照IEC61373规定的第1类A级设备进行试验。电缆接头不得产生机械损伤和紧固件松动等不良现象。 经过耐振性能试验的电缆接头不得用于其他试验,也不得投入实际使用。 4.2.5循环脉冲试验 电缆接头安装完成后满足IEC 60077《铁路应用-机车车辆电气设备》、

010 通信电缆接头盒安装工艺操作细则(DLH-22-5型)

一、目的 指导通信电缆接头盒安装作业,保证施工质量。 二、范围 适用于DLH-2/2-5型通信电缆接头盒安装。 三、内容 3.1 准备工作 3.1.1 在接头地点挖出需接续的预留电缆。 3.1.2 挖接头坑,平整操作(接头)场地。 3.1.3 检查气压和确认A、B端。 3.1.4 擦净电缆外护套上的污物,(两侧)长1500mm。 3.1.5 将两侧电缆交叉固定在支架上或绑扎在木棍上。 3.1.6 接头部位的电缆应理直,(两侧)长度为1200mm。 3.1.7 检查和准备所需工具、材料,擦净待用(接续材料应妥善安放在塑料袋内或盒内,以防尘、防晒)。 3.2 电缆护套开剥 3.2.1 距电缆端头800mm处用电工刀环切外护套一周,然后自环切处向电缆端头方向纵向切割(约300mm),剥除外护套,裸露钢带。 3.2.2 在距外护套切口25mm处的钢带上,用镀锌铁线绑扎一周。 3.2.3 用钢锯沿镀锌铁线外缘锯断钢带,并剥除多余钢带,露出内护层(锯口要整齐,锯钢带时不得伤及内护套)。 3.2.4 用喷灯烘烤铝护套上的塑料垫层及沥青等,然后用棉纱擦净垫层及沥青,确保铝护套清洁。 3.2.5 距外护套切口250mm处,用铝护套切割刀或钢锯环切铝护套一周,折断并抽去铝护套,露出线束,线束端部用塑料自粘带包扎,防止松散。电缆开剥尺寸如图一所示。

3.3 电气连接及防护 3.3.1 连接点涂锡 (1)在裸露的钢带上,用砂布或小细锉将两层钢带表面处理干净,其面积应大于1cm2,并涂上松香水。 (2)用火烙铁和松香焊锡丝在涂有松香水的部位涂上焊锡,焊点面积应不小于1cm2,(两层钢带上必须都有焊锡,焊点禁止用焊锡膏). (3)距钢带切口50mm 范围内的铝护套上,采用低温钎焊工艺,涂上一层焊锡,操作方法详见《铁路长途通信电缆接续工艺操作细则》,焊锡面积不小于1cm2。 3.3.2 焊点连接:将备用的连接铜片两端涂上焊锡,然后安放在钢带与铝护套的焊锡点上,用火烙铁焊接连通。要求焊点牢固光滑,焊点面积不小于1cm2。 3.3.3 表面清洁:用电工刀刮净铝护套上的残留焊锡、底料,用砂纸将电缆PE 护套切口外侧缆身上100mm 范围、及铝护套侧250mm 范围内打毛,并用酒精棉擦净。 3.3.4 防护 (1)将φ42/14×350mm 的热可缩管从线束端套入并移至打毛范围内。 (2)用喷灯对热可缩管进行加热,加热时应从开剥端处开始,横向圆周加热,使其完全收缩(收缩后保证热可缩管端口距铝护套端口45mm ),再逐渐向热可缩管的另一侧加热,使整个热可缩管紧密的收缩在铝护套和外护套

电缆防水接头PG型及M型尺寸规格对照表.docx

电缆防水接头 ( 填料函 )PG型和 M型尺寸对照表 一、塑料固定电缆防水接头PG型尺寸规格对照表 产品型号螺纹规格适用电缆螺纹外径螺纹长度扳手直径备注 Model Thread size Cable Range Thread L2Thread Length Spanner Size Remark (mm)(mm)(mm)A&E(mm) PG7PG7918/16 PG7PG72-5918/16 PG9PG94-8922/19 PG9PG92-6922/19 PG11PG115-10924/22 PG11PG113-7924/22 6-111027/24 5-91027/24 PG16PG1610-131030/27 PG16PG167-121030/27 PG19PG1912-15241030/28 PG19PG1910-12241030/28 PG21PG2113-181235/33 PG21PG219-161235/33 PG25PG2516-21301237/35 PG25PG2513-18301237/35 PG29PG2918-25371245/42 PG29PG2913-20371245/42 PG36PG3622-32471558/52 PG36PG3620-26471558/52 PG42PG4232-38541862/58 PG42PG4225-31541862/58 PG48PG4837-441870/64 PG48PG4829-351870/64 PG63PG6342-50713083/77 PG63PG6332-40713083/77

二、塑料固定电缆防水接头M型尺寸规格对照表 产品型号螺纹规格适用电缆螺纹外径螺纹长度扳手直径备注 Model Thread size Cable Range Thread L2Thread Length Spanner Size Remark (mm)(mm)(mm)A&E(mm) M8M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