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中的显化与隐化现象——以云南历史与少数民族文化外译为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翻译中的显化与隐化现象——以云南历史与少数民族文化外
译为例
摘要:显化与隐化是翻译中常见的现象,也是译者常用的翻译策略。
本文以云
南历史与少数民族文化外译为例,分析了显化和隐化策略在翻译实践中的运用,
讨论了两种策略运用的效果,从而了解译者的策略选择对翻译效果的影响。
关键词:显化;隐化;少数民族文化;翻译策略
引言
文本代表着作者的世界观,是作者价值取向的一种表达方式,而当译者介入
这一行为后,原作者的观念基础就可能发生改变。
如何尽可能地保留原文的所呈
现出的价值观,这就成为了译者面临的一大难题。
正确认识显隐化策略在翻译中
的应用有助于译者对原文的准确理解和表达。
本文以云南历史与少数民族文化文
本为例,试图分析翻译实践中的显化和隐化现象。
1.显化与隐化策略
1.1 显化与隐化策略
显化策略(explicitation) 指译者从上下文或相关语境中推断出源语中的隐含信息,并在目标语中加以说明(Vinay & Darbelnet, 1995)。
在翻译实践过程中,译者
会将连接词或解释性短语等进行适当添加,从而促进译本易解性和逻辑性的强化,确保译语的浅显化和清晰化。
显化在文本层面上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增加,即
添加一些新的成分;二是具体化,即提供更多细节信息(Perego, 2003)。
Klaudy(2001a)将显化细分为四类:(1)强制性显化(Obligatory Explicitation), 指两种
语言在语义、形态和句法方面存在差异时,译者不得不将某些信息具体化;(2) 选择性显化(Optional Explicitaion), 指两种语言在文本构成策略和文本特征方面存在
差异时,译者需要增加连接成分、关系从句、强化词等;(3)语用学显化(Pragmatic Explicitation),指目标语读者无法理解源语文化中的一些普遍性知识时,译者需要添加解释;(4)翻译本身固有显化(Translation-inherent Explicition),指由
于翻译过程本身的性质,译者在加工源语思想时会影响译文的长度。
与之相对应的隐化策略(Implicitation),指译者依据上下文或语境的要求,隐
藏了部分源语中的显在信息(Vinay & Darbelnet, 1995)。
它与译文读者的阅读期待
密切相关,是指专业译者出于语言、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的考虑,删除了一些
源语中的单词、短语、句子甚至段落(Dimitriu, 2004)。
1.2 显化与隐化相关研究
Blum-Kulka(2001)提出的显化假说认为,译者对原作的阐释很可能会造成译
文在篇幅上比原文要长。
在翻译中一味采用显化策略效果并不一定就好,因为过
多的信息显化会造成译文冗长,也剥夺了读者的理解和阐释权(Gutt, 1991)。
相比
之下,隐化则常常被认为破坏了原作的完整性,有悖于翻译的忠实原则。
柯飞(2005)指出,显化将原文中隐含或文化上不言自明的信息显示出来,使译作更清
晰易懂,而一定的隐化则会让译文更加简洁地道。
任何翻译中都包含着译者的妥协,英汉两种语言无论是在语法句法结构还是在文化背景上都有非常大的差异,
因此在双语转换过程中译者要能灵活运用显化策略补出文化背景等,同时运用隐
化策略平衡译文,尽可能地忠实于原文,传达出原文的价值观。
2.隐化和显化产生的因素
2.1 语言特性因素
英语和汉语分属印欧和汉汉两大语系,在具体语言结构上差异巨大。
首先,
英语句式强调的是“形合”,即造句讲求句式完整、合乎语法,其逻辑严密性要求
连接词使用到位、人称指代准确清楚。
而汉语句式更多的是“意合”,只要意思连
贯通顺,形式上的考虑是次要的。
因此只要逻辑思维中可以“意会”的,在汉语中
是无需一而再、再而三地明确指出的。
另外,不同的语言表达习惯特性也是导致
翻译过程中显、隐化现象的原因之一。
汉语表达中有许多同意重复的四字词语,如:丰功伟绩、添油加醋、心灰意冷、贼眉鼠眼。
它们更多地是一种汉语的习惯
表达,其前后字词间的关系多为互文,如“贼眉鼠眼”并非特别指出某个人的眉毛
像贼的眉毛,而眼睛像老鼠的眼睛。
这些词语在翻译为英文时完全可以采取隐化
策略,仅表达出这一方面的意义即可。
因此以上四字词语的英译分别为:great achievement, to add spice to, to feel disheartened, thievish-looking.
2.2 文化差异因素
乔治·穆南在谈到翻译活动与文化多样性的关系时提到“不仅不同的语言以不
同的方式分析同一经验世界,而且文化人类学与人种学也促使我们产生这样的想法,即不同的语言结构表达的并不总是同一个世界”(Mounin 1963: 59)。
也就是说影响翻译的不仅有语言内部因素,还包括语言外部因素,即文化差异。
因此,
作为一种翻译现象,“显化(以及隐化)不应只是狭义地指语言衔接形式上的变化,还应包括意义上的显化(隐化)转换”。
(柯飞2005)
3.云南历史与少数民族文化文本分析
云南省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省份,为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号召,越来越
多的云南历史文化典籍被译为多种语言传播到海外,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讲好中
国故事对于译者而言变得越来越重要。
例1:原文:来自普洱丛林里的红菌,跨越千山万水,成为了倍受华东华南
地区人们追捧的“月子汤”。
译文:From the forest of Pu’er, Red Mushrooms have been through a long way and become a popular “Yuezi soup”, a soup for women wh o are in first month of confinement after giving birth, in east and south of China.
评析:这句话中出现了一个中国式的概念“月子”,西方读者对这个概念较为
陌生,若是只译为“Yuezi soup”,只知道是一种汤,但是具体不知道有什么特点,
有什么用途,所以译者运用显化策略,属于语用学显化,补充解释了“月子”在中
国的概念,由此增加了文化层面的输出,有助于读者知识的空缺,保证译文信息
的顺畅。
例2:原文:红花还要绿叶配,跳菜场上除了“吾切拔”和“吾下拔”表演之外,
还有为他们提供跳菜机会的主人家。
译文:The beauty of flower is set off by its leaves, so are the performers called “Wuqieba” and “Wuxiaba”. They are not the only persons who make a great show in
the perform of “Tiaocai”, a rhythm ic dance of which the dancers bring dishes on a tray while they make faces and wave bodies.
评析:本句话选自一篇介绍云南无量山、哀牢山彝族民间跳菜的文章。
仅从
译文字数就可得知译者采用了显化策略。
本句话的文化背景非常鲜明,若是只将“吾切拔”、“吾下拔”、“跳菜”这几个文化名词直译,恐怕译文读起来会不知所云。
在第一次出现时,译者将“跳菜”显化为一种舞蹈,点出了文章的核心,属于语用
学显化,解释目标语读者无法理解源语文化中的一些普遍性知识。
而开头的“红花还要绿叶配”若是直译到英文中也显得较为“突兀”,因此译者添加了关系词“so
are…”,属于选择性显化。
英文行文重逻辑,需要关系词和连词,而中文的逻辑
不体现在行文中,而是隐含在文字背后,因此这里需要将这种关系显化以消除“突兀”。
例3:原文:孟连宣抚司署始建于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毁于清乾隆
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
译文:Xuanfusishu in Menglian County established in 1406 (Ming Dynasty) and destroyed in 1762 (Qing Dynasty).
评析:本句话节选自一篇介绍云南西南部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的文章,因前文已出现过宣抚司署并做了相关的背景介绍,所以此处不再重复。
此句中,“永乐四年”、“乾隆二十七年”都做了隐化处理,原因是原文括号中已经给出了确
切的年份,二者都是同样的意思,没必要进行重复,而且若是想保留“永乐四年”
的表达,那就必须要添加背景说明什么是“永乐四年”,同样,“乾隆二十七年”也
得添加说明,这就会导致译文过长且失去了重点。
这里令人耐人寻味的是,译者
将前置定语“明”、“清”放到了括号里,将括号里的信息提到了外面,这样既说明
了时间,又给出了当时的社会背景,还使得译文简洁明了,这种形式的忠实又何
尝不可呢?
例4:原文:据《后汉书卷八十六·南蛮西南夷列传·第七十六》载:“西南夷者,在蜀郡徼外”。
译文:There are some records in the Book of Later Han (432-445 AD) : The Southwestern Yi people lived around Shujun (today’s Chengdu area, Sichuan province).
评析:本句隐化了很长引用,卷、传、章节都隐化了,只保留书名。
既然是
要讲好中国故事,就应保留英文行文的简洁,一个records就传达了中文的一长
串书名。
“蜀郡徼外”用了语用学显化策略,指出当时的位置相当于今天的四川省
成都地区,即使是有些中国读者也不一定知道“蜀郡”的位置,更不用说西方读者了。
译者对本句的处理既使用了隐化又用了显化策略,由此可见,中国特色文本
的外译并不是一味地显化或隐化就好的,还得显隐并用才行。
例5:原文:以前主人家在请大相帮时有些讲究,“三父八母”这些族内亲属不
能安排他们做执事,即一般不请他们做大相帮,说明对直系亲属的尊重。
译文:In the past, there were rules in choosing Xiangbang people, in which the host could not ask their family relatives to do Xiangbang’s job, showing a respect to the direct relatives.
评析:划线词“三父八母”在译文中被隐化为“family relatives”,在原文中该词
后面也说明了是“族内亲属”,相当于重复了。
中文有个习惯,喜欢重复,在一些
微观具体词的后面还要加上一个宏观概括词,比如“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开放”
属于微观具体,“政策”属于宏观概括,在译为英文的时候,“政策”一词隐去不译
才符合英文的表达习惯。
同样的,本句中,“三父八母”为微观具体,“族内亲属”
是宏观概括,这里隐微观显宏观,符合英文表达的同时不丢失原文的意义。
4.结语
由于英汉差异,翻译中显化与隐化现象比比皆是。
本文对比分析了两种策略
在翻译实践运用中的效果,可以看出,平衡地运用显化和隐化策略,不仅有助于
译文读者从作品中看到一个更完整的中国故事,真实地再现作品的价值,也有利
于中国文化、中国文学作品在海外的传播和接受。
参考文献
[1]柯飞. 翻译中的隐和显[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7): 303-307.
[2]韩孟奇. 汉语典籍英译的语境补缺与明晰化[J]. 上海翻译,2016(4):73-76.
[3]周晓梅. 显化隐化策略与译者的价值取向呈现—基于《狼图腾》与《无风之树》英译本的对比研究[J]. 中国翻译,2018(4):87-93.
[4]Blum-Kulka, Shoshana. Shifts of Cohesion & Coherence in Translation[A]. In Lawrence Venuti(ed.). 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C].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01: 298-313.
[5]Dimitriu Rodica. Omission in translation[J]. Perspectives, 2004(3): 163-175.
[6]Gutt, Ernst-August. 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 Cognition and Context[M]. 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91.
[7]Klaudy, Kinga. Explicitation[A]. In Mona Baker (ed.). 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C]. London & New York: Rutledge, 2001a: 80-88.
[8]Klaudy, Kinga. The Asymmetry Hypothesis. Testing the Asymmetric Relationship between Explicitations and Implicitations[Z]. Paper presented at the Third
In ter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for Translation Studies, “Claims, Changes and Challenges in Translation Studies”, 30 August-1 September, Copenhagen, 2001b.
[9]Martin, James R. & White, Peter R.R. The Language of evaluation-Appraisal in English[M]. Hampshire: Palgrave Macmillan, 2005.
[10]Vinay, Jean-Paul & Darbelnet, Jean.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Juan C. Sager &
Marie-Josée Hamel. Comparative Stylistics of French and English: A Methodology for Translation[M]. Amsterdam &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