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沧浪诗话的兴趣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沧浪诗话的“兴趣说”
10110110238 汪露萍
摘要:严羽的沧浪诗话的“兴趣说”既有对于前人的继承,更有自己对于诗歌审美旨趣的独到理解。
本文将从鉴赏的角度来阐释兴趣说的内涵,展示了“兴趣说”在鉴赏方面作品与读者的交流互动,体现了“兴”在诗歌审美体认创造中的内涵。
关键词:“兴趣说”;《沧浪诗话》;严羽
严羽的《沧浪诗话》是宋代诗话中成就很高的一部。
严羽在《沧浪诗话》中针对当时的诗歌“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的创作倾向,严羽正是不满于江西诗派的逞才用事、刻意艰深,《沧浪诗话》提出了一系列自己的诗歌主张,在本文中笔者主要谈谈自己对于“兴趣”说的粗浅理解。
“兴趣”一词见《诗辨》:
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
然非多读书,多穷理,则不能极其至。
所谓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者,上也。
诗者,吟咏情性也。
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近代诸公乃作奇特解会,遂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
夫岂不工,终非古人之诗也,盖于一唱三叹之音有所歉焉。
且其作多务使事,不问兴致;用字必有来历,押韵必有出处,读之反复终篇,不知着到何在。
其末流甚者,叫噪怒张,殊乖忠厚之风,殆以骂为诗。
诗而至此,可谓一厄也。
然则近代之诗无取乎?曰,有之,吾取其合于古人者而已。
一、“兴趣”的内涵
在《诗辩》中严羽重申魏晋六朝所谓“诗者,吟咏情性也”的观念,否定“近代诸公”“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的倾向,因为以“文字、才学、议论”为诗,其根本的局限是“于一唱三叹之音有所歉焉”也就是没有“兴趣”。
关于“兴趣”的含义有很多说法,有人认为严羽所谓“兴趣”,其实就是魏晋六朝以来审美艺术中说的“神韵”、“气韵”或“韵味”。
认为严羽的“兴趣”是继承了前人“神韵意味”学说,采用以禅喻诗法,虚化了前人的神韵意味论,追求的是“镜象水月”的空灵之境。
还有不少研究者认为严羽说的“兴趣”,也就是“别趣”,即“类于盛唐诗歌的那种特殊的审美趣味”。
从渊源上来说,“兴趣”说的内涵不是严羽一人独创,这里就不展开论述,本文主要论述笔者对于“兴趣”的诗歌鉴赏的角度的理解。
1.“兴”
首先“兴”是“起”的意思,孔子说“诗可以兴”(《诗经》),是说诗具有兴起感发人的美感力量。
钟嵘《诗品序》说:“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
”在创作土,“兴”,按照宋熹的解释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这个“兴”也是“起”的意思。
其次,“兴”有“寄”的意思,故谓之“兴寄”。
在创作理论上是指那种“托事于事”的手法。
汉代经学大师郑玄说:“比者,比方于物也;兴者,托事于物也。
”以形象和情感的方式表现意志和思想的艺术手法,用艺术形象寄寓的无穷尽的意蕴。
严羽《沧浪诗话》中的兴趣的兴,笔者认为是“兴”的第一含义,“兴”是外在事物对人的兴发感动。
这说明“兴”是一种始终贯穿于艺术审美活动中活跃的,积极的因素。
2.“趣”字相当于“意”,与情感有联,陶渊明:“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真趣”、“真意”都是同样的体会到的某种道理或意蕴。
严羽“意兴”之“意”就是“趣”的意义,沧浪《诗评》中说“诗有词理意兴。
南朝人尚词而病于理;本朝人尚理而病于意兴;
唐人尚意兴而理在其中;汉魏之诗,词理意兴,无迹可求。
”它是“兴会”的产物,是“兴”的主观体验。
是更为深层的主观感受,也是艺术的本质所在。
同时,要使“趣”转化为艺术美的形式,又离不开“兴”的作用。
杜甫《奉先知少府新画山水障歌》云:“乘兴遣画沦洲趣”,就是说的这个道理。
在沧浪的兴趣说中诗歌触发感动读者的感情,使读者带着感情欣赏作品,这种体认包含着读者自身的情感、想象与联想。
“趣”作为一种审美素质, 指的就是一种“情趣、趣味、意趣”。
在沧浪的兴趣说里是进一步加强“兴”的表情性意义。
3.兴趣
在《诗辩》中严羽指出“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严羽对兴趣的做了一个形象的阐发,如果从鉴赏的角度来看,“兴趣”指出的是从作品到读者感发的发生过程,也就是说读者由作品而“兴”然后产生了“趣”。
即作品触发读者的情,“兴”经过读者的联想、想象而再创造出一个充满“趣”的审美世界,这里的作品有点西方文本的味道了。
“兴”侧重于作品的角度,“趣”侧重于读者的角度。
然而这种过程和趣味又是妙不可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这其中有一个很充足的想象空间。
在严羽具体的诗歌批评实践《诗评》中的第45 条“唐人好诗,多是征戍,迁谪,行旅,离别之作,往往能感动兴发人意”,就是从诗歌给予读者的感受方面而言的,“好诗” 是能兴发感动人意之诗,是能够使人“一唱三叹”的诗歌。
这里的“兴”与钟嵘的“滋味说” 即诗可以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 的说法相似。
总之,严羽的“兴趣”不仅包括外在事物对于诗人的兴发感动,还包括读者对于诗歌的兴发感动并且由此产生一种经过读者自我意识加工的情感和趣味,而这种“兴趣”不是通过以才学议论为诗达到的。
从鉴赏的角度看,“兴”是指诗歌具有的可触发感动读者的审美特点;“趣”是读者自我加工创造的审美趣味的最高境界,就是一个作品到读者的过程。
好诗是能“兴” 之诗,即能触发感动读者的感情,激发读者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达到“趣”的过程,是动态的过程。
二、达到“兴趣”的方法
严羽推崇的“盛唐诸人惟在兴趣”,那么又该如何达到“兴趣”这一诗歌审美境界呢?沧浪提出了“妙悟说”。
《诗辩》第四条“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然悟有浅深,有分限,有透彻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
“妙悟”是诗歌创作立论,也是达到“兴趣”的途径。
沧浪以禅喻诗的说法后人有很多反对的声音,尤其在“妙悟”这一点上。
郭绍虞先生在《沧浪诗话校释》中总结说“禅以悟为止境,诗则不能止于悟”[ 1] ( P24) ,若从诗歌创作的角度郭绍虞先生可以说是一语中的,但若从诗歌批评鉴赏的角度来看,沧浪的“妙悟”是十分高明的,我们欣赏诗歌止于“悟”又何尝不可,这就是“得意忘言”。
我们在读诗的过程中悟到诗可以“兴”的佳处,才是妙悟,是从读者与作品和作者之间的交流和对话,然后读者达到“趣”的境界。
接着沧浪又就如何达到“妙悟”提出了方法: 由熟参、熟读而至妙悟的过程,也就是从积累到融会贯通到“妙悟”的境界。
“熟参”是一种广泛的鉴赏,要求对诗进行反复玩味、体会和揣摩。
沧浪认为“熟参”的对象有汉魏之诗、晋宋之诗、南北朝之诗、初唐之诗、开元天宝之诗、李杜之诗、大历十才子之诗、元和之诗、晚唐之诗、宋朝苏黄之诗。
参遍这些“诗”后,“其是真非自有不能隐者”。
熟读,主要指精读或研读: “先须熟读《离骚》,朝夕讽咏以为本; 及读《古诗十九首》,乐府四篇,李陵、苏武、汉魏五言皆须熟读,即以李杜二集枕籍观之”,然后“久之自然悟入”。
“熟读”“熟参”均为积累审美经验的必要条件。
审美经验的积累,审美能力的提高, 又是审美体验的主观要求。
则当其受到审美对象
的刺激、“触兴”, 一刹那间便引发出一种跳跃式的、不假思索的、非逻辑性的感性了悟。
三、“兴趣说”的局限性
1.严羽的诗论,基本上是一种直观性的描述,缺乏严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这些直观的表述容易给人造成一种神秘莫测的印象。
郭绍虞先生说:“司空图列为二十四品,沧浪列为九品,虽多寡不同,总之都只就艺术的表面现象而论,并未顾及才学气习诸端,所以沧浪之失,也与司空图《二十四诗品》相同,不能具体地说明风格的性质。
”
从读者到文本的审美过程来说,虽然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是严羽还是用一系列模糊的比喻“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来表达了自己的一种审美感受,这就是所谓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这种审美感受最高境界便是“趣”,这些难以确指的感受便是读者阅读作品所产生的包括想象、联想,所以是“透彻玲珑,不可凑泊”。
这些并没有直接告诉我们什么是趣,表述朦胧而空灵。
2.严羽放大了唐诗的审美价值,而忽视思想、文化等其它价值。
“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严羽不仅是高度赞颂了盛唐诗,甚至把盛唐诗当做经典来供奉。
江西诗派模仿黄庭坚的创作风格,那么严羽就是换了一个模仿的对象。
他只认识到了唐诗艺术形式高妙,而忽略了它们的思想成就的高度。
在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里,诗人的创作不仅仅只是个人的诗歌创作,必然跟所处的时代有关。
盛唐的思想成就也是不能忽视的,诗歌的整体成就是离不开诗歌的思想内涵的,而本朝人“以议论为诗”表达的也许是同样的思想人生关怀,盛唐在当时繁荣昌盛的背景下,诗人的创作都有积极向上的昂扬之气,这不仅仅是在气象上的表达,更是内在的思想内涵的体现,对于盛唐诗最大的妙处“兴趣”的认识还不够全面,不过对于纠正时弊是非常具有针对性的。
3.“兴趣说”与李杜诗歌的审美特征并不相同
严羽对李、杜的诗歌非常推崇,盛唐诗歌的代表李、杜的诗歌真的像严羽所说的具有“镜象水月”的空灵之境吗?事实并非如此,李、杜诗歌的审美特征在严羽的具体评述中已经一览无遗,无论是李白的雄奇飘逸,还是杜甫的沉郁顿挫,都是把气象和笔力结合起来,感情的喷发偏于壮美一方。
而严羽的“兴趣说”与刘禹锡追求的“境生于象外”[3],与司空图的“……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然后可以言韵外之致也……”[4]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清朝许印芳认为,严羽“名为学盛唐,准李、杜,实则偏嗜王孟冲淡空灵一派,故论诗惟在兴趣”。
笔者对许先生的论断深为赞同,《沧浪诗话》论及李、杜诗歌所体现的审美理想与他重要的“兴趣说”所表达的审美倾向的确存在内外不一的矛盾。
4.重视识的积累却忽略了现实生活的积累,严羽实际上也是要求多读书,虽然不同于江西诗派的“脱胎换骨”和“点铁成金”,但仍旧关注于识的积累,水到渠成“妙悟”,然后能够达到“兴趣”的审美境界。
特别是“别材别趣”的说法,如果仅仅是在书本上努力,要有“别材”和“别趣”还是很困难的。
“兴”的内涵就包括了大自然世界万物对于作者和读者的感发作用,不论是李白还是杜甫,诗歌创作的题材和旨趣都是来源于现实生活,哪怕是王孟的空灵也不能脱离现实生活的一些载体。
一个人的生活经验对于诗歌创作也是有很大影响的,而严羽在沧浪中没有点出这一点。
四、结语
严羽的“兴趣说”虽然在理论体系上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他纠正时弊的目的,在作者陈述的江西诗派的一些弊端,我们可以从“兴趣说”看到作者所表达的一种健康的诗歌创作,就是诗歌创作回归美学本位并且表达人正常的情感态度,不要处于一种畸形的状态。
而“兴趣”则是作品给人的美感,不仅包含作品方面的因素,还包含读者方面的因素。
它包括一个由诗兴起读者而由读者创造趣的过程。
这里面读者的地位被提高,作者可以兴发感悟述诸笔端,读者也是兴发感悟然后通过自身的再加工获得乐趣。
笔者认为这
是“兴趣说”的独特之处,对于沧浪“兴趣”的内涵有很多层,以上就是笔者的一些粗浅的想法。
参考文献:
[1] 郭绍虞.沧浪诗话校释[M]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6.
[2] 陈伯海.严羽和沧浪诗话[M].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3] [唐]刘禹锡. 董氏武陵集记纪[A].郭绍虞. 中国历代文论选[C] .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4] [唐]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A] . 郭绍虞. 中国历代文论选[C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5] 张晶. “感兴”: 情感唤起与审美表现[J].文艺理论研究,2008 年第2 期.
[6]魏彩云.严羽“兴趣”说研究综述[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0 年8 月第31 卷第8 期.
[7]惠嘉,户晓辉.论“兴”义的演变及其思维特点[J].安徽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年第4 期.
[8]周丹.论严羽的诗学趣味[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 社科版),第12 卷第5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