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也强调教育的全面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人也强调教育的全面发展?我们应该教给孩子些什么
《中庸》有云:“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这句话告诉我们,想要成为君子,就要涵养心性,提升道德境界;同时又要潜心向学,刻苦求知。宋明时代的理学家将这句话奉为圭臬,并视之为“教人之法”。关于这句话,宋明时期的思想家们进行了大量的诠释、解读甚至争论。那么,理学家心目中最好的教育法究竟是什么?而透过他们的再次解读,我们又能够从《中庸》的教诲中领悟到怎样的教育方法,获得怎样的启发呢?
一、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完善人格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完善人格(资料图图源网络)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人格的完善,这就是“尊德性”的最高境界。所谓“尊德性”,就是一种内在的道德修养,是对人天生所具善性的发明与涵养。人之初,性本善,故而教育的头等大事就是保持天性的善念。幼小的孩子们涉世未深,我们就应该做出正确的指导,通过简单而有趣的形式使孩子们认识到善良的重要性,在他们心中种下对于善的认同。如此一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尽管会面对各式各样的世事险恶,善良的孩子们却仍然能够保持心中的善念。
“尊德性”在成年人的教育中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培养完善人格需要保持善念,更需要对善念进行扩充。孟子教导我们:“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对仁义礼智四端进行扩充,时时对善端加以存养,从而达到更高的道德境界。
元代思想家许衡在早年逃难中发现路旁有一棵梨树,树上结满了梨子,大家都争先恐后地去摘梨来解渴,只有许衡一动不动地端坐在树下。一起逃难的人觉得很奇怪,便问许衡说:“你为何不去摘梨吃呢?”许衡回答说:“梨树不是我的,我怎么可以随便去摘来吃呢?”旁人劝他道:“现在时局板荡,大家各自逃难,这棵梨树恐怕早已没有主人了,你又何必介怀?”许衡反问道:“梨树没有主人,难道我的心也没有主人吗?”
二、教育的实现方式是获取知识
非学无以广才(资料图图源网络)
诸葛亮曾说:“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这就是“道问学”的实质内涵。所谓“道问学”,就是对学问与知识的追求。知识的传授无疑是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一切完善人格的培养都要落在实处,落在具体的知识与实践当中。我们不仅活在精神世界中,更活在实际生活中。因此,教育中要充分重视知识与追求知识的过程,使我们的下一代成为有学问、有专长的有用之人。相反,若忽视具体的知识和实践,到了国家民族危难之时,便只能空喊口号,无力为国为民做出实际的贡献。所谓“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便是如此。这又如何能成就儒家的完善人格呢?
非志无以成学(资料图图源网络)
“孔子读《易》,韦编三绝。”这是孔子对“道问学”的不懈追求。孔子晚年喜《易》,花了很大的精力,反反复复把《易》读了许多遍,甚至将编连竹简的皮绳磨断了三次。儒家最为高尚的圣人对知识如此渴求,足见“道问学”在儒家传统中的重要地位!
实际上,在教育的过程中,外在的知识修习与内在的道德修养都是不可或缺的。我们在生活中既要注重道德品质、内在境界的修养,同时也要重视外在知识的获得。不可一味虚空高蹈、空谈道德修养,也不可一味追求外在知识,忽略了内心境界的培养。宋明理学是天道人伦、心性道德与经典诠释的统一,远非一句“灭人欲,存天理”所能概括。我们应该从理学中汲取格物致知的智慧,从心学
中汲取心性良知的智慧,“尊德性”与“道问学”并重,实现内外兼修、德才兼备的完整人格,达到道德境界与知识水平的双重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