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发展中辽宁省的发展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经济发展中辽宁省的发展方向》
——《中国经济学》作业
学院:经济学院
专业:统计学
班级:12级2班
姓名:穆科峰
学号:120704208
区域经济发展中辽宁省的发展方向
辽宁大学经济学院12级统计2班穆科峰学号:120704208
加快辽宁区域经济发展,对于主动接轨环渤海、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与交流,加快建设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和原材料工业基地,提升区域国际竞争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十分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区域经济布局的初步设想
(一)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发展思路与划分原则
1.基本条件:主观条件,即制定科学、合理、实事求是的方针政策。客观条件包括现有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可移动的区位优势和自然资源,可移动的资本、技术、人才资源。
2.发展思路:一要充分、科学、合理地利用现有的经济、社会、技术发展基础。二要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和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优势。三要制定科学、合理、正确的政策、措施。四要促进资本、技术和人力资源、要素资源在区域内的充分流动。五要形成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六要同其他区域实现双向的、全方位的、互利互惠的交换。
3. 划分原则:(1)区内经济的关联性。没有经济关联性,经济区就不存在。凡是有经济关联性的部分都要囊括进来。同一个经济区域内的各组成部分,产业关联程度总体上应比区外密切,经济的互补性要高于区外,重复建设的必要性应低于区外。
(2)区域对外的开放性。个独立的经济区应该有自己的出海通道和对外窗口。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没有出海口的经济区域,对外的开放性是难以实现的,也构建不成完整的区域经济。同时,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区应该有广阔的腹地。
(3)区域对内的开放性。对内开放应具备两条标准:一是经济区域内要形成统一的不可分割的市场。如果区域内部市场被分割,经济区就没有意义。二是区内各部分边界是模糊的,各部分之间边界地区可以甚至应当既属于这个部分,又属于那个部分,不能划得过于清晰。
(4)内部经济发展的梯次性。经济区域内部不同部分的发展应该有梯次性,不能完全一样。从辽宁的实际出发,任何一个经济区都应有经济发达的中心城市,有次发达的卫星城市,有欠发达的边远地区。
(二)区域经济布局的初步构想
根据上述区域经济发展的思路和原则,辽宁未来的区域经济发展,总体可规划布局为"两区两带",即:中部城市群经济区、辽西沿海经济区、沿海经济带、沈大经济带。
1.中部城市群经济区(沈阳经济区)。区位条件:以沈阳为中心,包括鞍山、抚顺、本溪、营口、辽阳、铁岭6市。国土面积约6.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44.1%,人口2126.7万人,占全省50.1%。2004年,区域生产总值4399.7亿元,占全省64.1%;固定资产投资1726亿元,占全省57.9%;地方财政收入220多亿元,占全省42%。集聚有1座副省级城市、6个地级市、21座县 (市)和200多个小城镇,城镇化水平达54%。
设想依据:提出这一构想主要考虑该地区已经具备经济关联、产业集聚、交通便利的城市经济圈的发展条件。一是经济集中度高。形成了以机械加工、装备制造、冶金建材、石油化工等支柱产业为主导的产业格局。钢产量2000多万吨,石油加工能力近2000万吨,装备工业总产值占全省的70%以上。产业关联度高,宜拉长产业链条,实现产业梯次发展。城市群之间功能连接空间较大,有利于推动各城市间物流、商流、人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加速流动。二是基础设施功能齐全。哈大电气化铁路、高速公路及哈大国道主通道纵贯横通。境内铁路里程2300公里,公路总里程20350公里,铁路货运量1亿吨/年。沈阳桃仙国际机场开通了74条国内外航线,通航城市55座,年运送旅客247.6万人次、货运6.1万吨。东北第二大的营口港弥补了区域缺少出海口的不足。三是区域开放度较高。2004年区域实际利用外资29.76亿美元,占全省的比重达55%;外贸出口52.69亿美元、占全省27.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97.5亿元,占全省的比重达56.7%。四是经济梯次结构比较合理。2003年人均生产总值指标超过2万元的发达地区有沈阳、鞍山2个市,超过1万元的次发达地区有抚顺、本溪、营口、辽阳4个市,及低于6000元的欠发达地区铁岭市。沈阳市区域性的商贸、金融和信息中心地位明显。2004年生产总值达1900.7亿元,占全省的27.6%;与鞍山、抚顺、本溪、营口、辽阳、铁岭6市生产总值的比约为
1:0.53:0.20:0.15:0.17:0.15: 0.11,城市首位度较高。沈阳周边各城市所需要的产品约占沈阳产品总量的45%。
存在问题:三次产业协同发展的能力较弱,制造业整体素质不高,先进要素集聚功能薄弱。区域内部合作刚刚起步,统一的市场体系尚未形成。区内产业链条尚不健全,中小企业配套环节发育不完善。中心城市的现代物流、投资银行、
科技中介、管理咨询等现代生产型服务业发育迟缓,自我集聚力大于辐射力,带动周边地区尚需时日。
发展方向:通过实施一体化战略,努力把辽宁中部城市群经济区建设成我国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核心区和重要原材料工业基地、东北的第一城市群、改革开放与新型工业化先行区、科技创新先导区、生态建设和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区及现代商贸物流中心,在全省率先实现工业化和小康社会目标,建设东北经济区的中心区。
2.辽西沿海经济区。区位条件:由锦州、盘锦、葫芦岛、朝阳、阜新5个市组成。区域面积约5.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37.3%;人口1233万人,占全省29.6%。2004年,5市生产总值1285.1亿元、占全省18.7%。尽管区内城市化水平仅为35%,低于全国和全省水平,但在120公里的沿海交通圈内,拥有锦州、盘锦、葫芦岛三个地级市及凌海、兴城两个县级市的高密度城市群。随着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的改善,阜新、朝阳也可进人1小时城市圈。辽西沿海经济区处于京津冀经济区和东北经济区结合部,具有接受双向辐射的优势。
设想依据:一是特色经济前景看好。辽西走廊海岸线长,浅海、滩涂开发潜力大,适宜发展海洋经济。沿海三市炼油、造船、石化、有色加工、能源重化工业等具有一定的基础,港口等交通设施比较齐全,物流支撑具备,宜于整合发展临港工业。北部地区腹地广阔,农业发展潜力大。特别是区域内部现有产业同构程度低,易于合理规划,避免重复性建设。二是基础设施不断改善。锦州、朝阳两座机场通达全国27个城市。区内有锦州、葫芦岛2个港口。锦州港是中国最北部的一类开放口岸,东北第三大港口,年内将实现吞吐量3000万吨,集装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