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余光中和洛夫乡愁诗的思想意蕴和艺术特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较余光中和洛夫乡愁诗的思想意蕴和艺术特色
余光中是台湾当代诗坛的大将,在中国当代史上有突出的地位,从题材与内容来看,乡愁诗是余光中创作的母题。
诗人的诗作中数量最多,思想艺术成就最高的是他的乡愁诗,他的乡愁诗在百首以上,乡愁诗是他诗作中最为闪光的珠宝。
洛夫也是台湾当代著名的诗人,与余光中被世界华文诗坛誉为双子星座,洛夫也写了不少乡愁诗,其中洛夫的《边界望乡》和余光中的《乡愁》是他们情感分量最重的诗篇之一,诚然他们的创作特点各有千秋,本文就其乡愁诗的思想意蕴和艺术特色两方面进行比较。
首先,从艺术特色方面看,余光中注重新颖奇特比喻点染
余光中的许多诗歌中运用了新颖贴切的比喻,例如《我之固体化》:“在此地,在国际的鸡尾酒里,我们是一块拒绝溶化的冰——常保持零下的冷/和固体的坚度。
”在此诗中余氏用了一个精彩的比喻:把自己形容为冰块。
《乡愁》中诗人把“乡愁”比喻成“船票”,“邮票”,“坟墓”,“海峡”。
《当我死时》中诗人把祖国比作一张“最纵容最宽阔的床”,希望自己死时能“坦
然睡去”
二、原型意象吸纳与新意象挖掘
意象是构成诗歌的生命,余光中乡愁诗作的意象不仅追求独创新奇、丰盈力度,而且具有浓郁的传统色彩、民族神韵。
尤其重视原型意象的吸纳与经营,如月亮、鸟类、莲等意象都是中国特有的原型意象。
《当我死时》、《敲打乐》、《望边》、《布谷》等诗都选用了鹧鸪、布谷等意象,这类意象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反复出现,具有一种民族认同感、一种永恒的生命活力。
另外余光中的诗中还注重新的意象的开发,例如《乡愁》这首诗中运用了“邮票”、“船
票”、“坟墓”、“海峡”等比喻性意象。
三、“陌生化”语言浸润
余光中在其乡愁诗中,非常注重语言的锤炼与打磨,陌生化语言的呈现,形成“张力”,产生语言美的艺术效果。
首先是对日常语言的“背离”,具体体现在语言间反常、突兀的组接,如《对李白》中:“你曾是黄河之水天上来”,“而今黄河反从你的句中来”两句,自然不合通常的汉语语法,而“轰动匡庐的大瀑布……可是你倾倒的小酒壶?”更是反常而奇谲了,然而它神奇的想象所产生的活力却令人遐想联翩。
其次是注重语言的变化,注重词性的活用,如《当我死时》中“最美最母亲的国度”。
“母亲”一词是名词活用为形容词,凝练、贴切而又新颖。
这些语言的润色,给他诗歌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和表现力,也彰显出他诗歌语言美妙、
光润、文雅一面。
四、诗与歌联姻的诗美建构
余光中的诗是非常注重音乐性的,如《乡愁四韵》这首诗,全诗四接,每节句数相同,且句中字数相等,音节相同,整首诗整齐,匀称,每节换韵。
每一节的中心意象多次重复,造成往复回环的声韵美。
而且四节押韵平、仄相间,融古典与民歌的韵律美于一体,读来舒缓柔美。
又如《大江东去》这首诗也彰显出了整齐而错综、抑扬而和谐的声韵美。
余光中还善于运用其它修辞手法,如反复、双声、叠字、回环、倒装等。
例如《敲打乐》中“国殇日后仍然不快乐/不快乐,不快乐,不快乐”在洛夫的诗歌里,格律已经不再重要,而是诗歌
技巧本身的巧妙运用。
诗人不在关心格律,而更大程度的关心诗歌本身蕴含的情感之外的东西。
作为一个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更加讲究的是大气的磅礴,直泻千里的豪迈以及情感的
宣泄
洛夫早年为超现实主义诗人,表现手法近乎魔幻,因此被诗坛誉为“诗魔”。
台湾出版的《中国当代十大诗人选集》如此评称:“从明朗到艰涩,又从艰涩返回明朗,洛夫在自我否定与肯定的追求中,表现出惊人的韧性,他对语言的锤炼,意象的营造,以及从现实中发掘超现实的诗情,乃得以奠定其独特的风格,其世界之广阔、思想之深致、表现手法之繁复多变,可能无出其右者。
吴三连文艺奖的评语对他更为肯定:“自《魔歌》以后,风格渐渐转变,由繁复趋于简洁,由激动趋于静观,师承古典而落实生活,成熟之艺术已臻虚实相生,动静皆宜之境地。
他的诗直探万物之本质,穷究生命之意义,且对中国文字锤炼有功。
”
另外,为了比较他们的思想意蕴,可以先了解一下诗人各自对乡愁的解读,洛夫认为,乡愁诗最初是对故乡的怀念,对父母兄弟尤其是童年时代的怀念。
为什么对中国大陆自己的家乡那么怀念呢?而且特别强烈呢?”洛夫说,“因为你的童年再也找不回来了。
你的过去的家乡,物事全非,完全改变了,再也无法在你的心中恢复原貌了,那么这种的乡愁啊,就是一种亲情的血脉乡愁。
——而这种怀乡病是永远治不好的。
”
看,“而妈妈那帧含泪的照片/拧了三十多年/仍是湿的”(《家书》);
看,“你最好把扇子搁在窗口/风来时/当可听到隔世的啁啾/那便是/柳浪闻莺”(《杭
州纸扇——题赠痖弦》);
看,“铁轨的两条瘦臂/抱不住我冰雪的昨日/又放走了/我秋云的今天”(《再别衡阳
车站》);
看,“今夜我冒雪来访/不知何处是我明日的涯岸”(《湖南大雪》)。
洛夫的乡愁诗更多的是通过对故乡的具体的有血有肉的生动活泼的人,故乡经历过的历历在目的事,以及故乡特有的深刻的物的一种深切的怀念,感情真挚,使人读来倍感亲切,产生共鸣,回忆起自己的一些经历,而余光中则注重从抽象的方面来直接抒发内心的乡愁表现无根一代的悲患情怀,蕴含深广的民族意识,归依母体的文化精神,对大陆现实的深切关注,或者说是站在更高的角度,来抒发一种普遍的乡愁,余光中的乡愁不仅是他个人的,更多的是千千万万有着共同经历的人的乡愁的升华,超越小“我”而胸怀大“我”,把思乡提高到祖国统一的境界,具有
超地域、超时代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