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毒剂的作用机理-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氮原子和咪唑啉环上的1-位氮原子分别与nAChR上
的供氢原子和电子密集的位点相互作用而紧密结合,
刺激烟碱样乙酰胆碱受体,增强突触后电位。
(2)新烟碱类杀虫药剂及其作用机理
症状: 致死剂量下:典型神经中毒症状,即行动 失控、发抖、麻痹直至死亡; 亚致死剂量下:拒食作用,引起蚜虫惊厥、 蜜露排放减少,最终饥饿死亡。对害虫生殖有显著 影响。
烟碱类药剂的中毒症状
对昆虫的致毒症状与剂量密切相关:在低剂量下,试虫的 中毒症状可明显分为兴奋、痉挛、昏迷、死亡等四个时期。兴 奋期的特点为:昆虫不断爬行、呕吐、体躯扭动等,此期时间 很短。在痉挛期,昆虫剧烈扭曲,足痉挛而难以运动,排泄异
常,甚至可拉出直肠或生殖器外露,此期时间较长。在昏迷期,
昆虫的足、口器附肢等微微颤抖,并逐渐完全不动。死亡试虫 体躯皱缩,尤其是腹部几乎缩在一起。部分试虫昏迷后还会复 苏,恢复活动,但最终仍会死亡。在高剂量下,试虫直接表现 出痉挛状态,并很快昏迷,死亡试虫的状态和以低剂量处理的
② G-蛋白(鸟苷酸结合调节蛋白 )偶联受体。
③ 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受体。
④ 细胞内受体。
(3)第二信使
受体在识别相应配体并与之结合后需要细胞内第
二信使(second messenger) 将获得信息增强、分化、
整合并传递给效应机制才能发挥其特定的生理功能或
药理效应。
① G-蛋白
② 环磷腺苷(cAMP)
A
B
C
D
E
F
图13 巴丹对家蝇和粘虫的致毒症状 A 微弱痉挛,示呕吐、足异常;B 麻痹,示足、翅异常;C 麻痹;D 对 照;E 死亡;F 杀虫双对家蝇致死状 死亡,喙伸出,足翅异常
沙蚕毒素类杀虫药剂的致毒症状
分为麻痹和死亡两个阶段。试虫在受药后,运动逐
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缓,至麻痹时,体躯极度瘫软。死亡试虫的体躯明
能与受体特异性结合的物质称为配体(ligand)。
1. 受体概述 (1)受体的概念
受体是蛋白质,糖蛋白、脂蛋白、糖脂蛋白等。
受体-配体是生命活动中的一种偶合,受体都有其 内源性配体,如神经递质、激素、自身活性物等。能 激活受体的配体称为激动剂(agonist),能阻断其活性 的配体称为拮抗剂(antagonist)。
1. 概述 以昆虫神经系统的受体为作用靶标的一类
药剂称为受体毒剂。昆虫体内作为杀虫靶标的有乙
酰胆碱受体、GABA受体、章鱼胺受体这三类主要的 神经受体,另外还有多巴胺受体、5-羟色胺受体、 谷氨酸受体等。
2. 乙酰胆碱受体的结构与功能
乙酰胆碱受体(Acetylcholine Receptor, AChR) 生理功能:在胆碱能突触的重要作用在于识别 和转导化学信号ACh。 类别: 烟碱样受体(nAChR) 蕈毒碱样受体(mAChR) 蕈毒酮样受体(muscaronic receptor)。
(2)新烟碱类杀虫药剂及其作用机理 选择性:对昆虫比对哺乳动物有更强的毒性作用。
由于吡虫啉对昆虫nAChR的结合能力要比脊椎动物
的高1000倍以上。
这类杀虫剂所作用的nAChR的位点不同,其N位未被
取代的亚胺基作用于哺乳动物nAChR的α2β4 亚单位,
而杀虫剂分子中带负电荷的部分则作用于昆虫的nAChR
但杀虫活性并不高,主要原因在于:昆虫中枢神经系统
中的突触是胆碱激性的,中枢神经系统外存在的血脑屏
障可阻止亲水性及带电荷分子到达靶标,故烟碱及其类
而主要决定于它们能否进入到中枢神经系统内。
似物的毒性并不决定于它们对乙酰胆碱受体的结合能力,
烟碱只对烟碱样受体有作用,而对蕈毒碱样受体没
有作用。
(2)新烟碱类杀虫药剂及其作用机理
(三)乙酰胆碱受体及其毒剂
1. 受体概述 (1)受体的概念
受体(receptor)是细胞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细胞
蛋白组分,能识别周围环境中某种微量化学物质,首
先与之结合,并通过中介的信息转导与放大系统,触
发随后的生理反应或药理效应。 细胞中能识别配体(神经递质、激素、细胞因子) 并与其特异结合,引起各种生物效应的分子,均称为 受体。
蕈毒碱样受体(mAChR)
mAChR与递质结合后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使腺苷三
磷酸(ATP分解出一个焦磷酸盐,并同时形成一个环腺
苷酸(CAMP),从而使CAMP的浓度升高,CAMP又激活蛋 白激酶,蛋白激酶使离子通道蛋白磷酸化,实际上是激 活了后突触膜上的离子通道,在突触后膜上产生一个慢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slow excita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 sepsp)。
A 昏迷,示翅、足、产卵器异常;B 抽搐;C 昏迷;D 对照;E 死亡;
(1)烟碱的作用机理
烟碱分子进入突触部位,在突触间隙解离,产生的 烟碱离子吡啶环上的氮原子与二氢吡咯烷环上的氮原子
间的距离与乙酰胆碱分子上酰基碳与氮原子上的距离相
等。烟碱与乙酰胆碱受体有极强的亲和力。二氢吡咯烷
环上的氮原子与乙酰胆碱受体的阴离子部位紧密结合,
干扰神经冲动传导。在低浓度时,烟碱作为乙酰胆碱受 体的激活剂,刺激烟碱样乙酰胆碱受体,引起兴奋,而
在高浓度时,它占领受体,使受体产生脱敏抑制,引起
神经突触传递受阻,因而中毒的试虫表现持续兴奋、呼
吸衰竭,直至死亡的症状。
(1)烟碱的作用机理
烟碱类杀虫剂离子化型十分有利于和烟碱型受体的
结合,但是许多烟碱的类似物虽然对具有很强的亲和力,
(3) 沙蚕毒素类杀虫药剂的作用机理
该类药剂还可对mAChR起作用,这与对nAChR的作 用相反,这两种相反的作用可能在不同剂量水平时分 别表现出来。 沙蚕毒素可与ACh竞争性作用于nAChR,当它占领 nAChR后使其失活,影响了离子通道,从而降低突触后 膜对ACh的敏感性,不能引起动作电位,去极化现象不 再产生,突触传递被阻断(高)。对mAChR起作用,引 起兴奋,产生去极化而阻断(低)。 最近,Keiichi等采用单通道记录膜片钳法进一步 证明了巴丹是作用于nAChR的通道开放抑制剂。
显较对照长(鳞翅目幼虫),体色不变。在麻痹过程中, 试虫会复苏,在恢复活动片刻后又麻痹。 中毒症状:瘫痪、麻痹,虫体软化、瘫痪死亡。
(3) 沙蚕毒素类杀虫药剂的作用机理
巴丹及沙蚕毒素是乙酰胆碱受体的拮抗剂。 大多数 nAChR 亚型的 a 亚基相邻半胱氨酸残基之 间存在二硫键,这个二硫键对维持 nAChR 的空间结构 和正常功能很重要 。 在昆虫体内NTX降解为1,4-二硫酥糖醇(DTT)的类 似物,以其巯基进攻受体阴离子部位及附近的二硫键, 占领受体,使二硫键还原为巯基,受体即失活,影响离 子通道,降低突触后膜对乙酰胆碱的敏感性,降低了兴 奋性突触后电位,使不能产生动作电位,结果去极化现 象不再产生,突触传递受到阻断。
(3) 沙蚕毒素类杀虫药剂的作用机理
巴丹:显著地抑制了神经节的突触后膜电位(EPSP), 使其阈值增加,同时使突触前膜放出的神经递质减少, 另外还降低了突触后膜对乙酰胆碱Ach的敏感性,从而 阻断了正常的突触传递。
杀虫环:占领了AChR以后,中断了突触后膜的去极 化,神经递质被阻。
NTX类杀虫剂主要是通过竞争性对烟碱型AChR的占 领而使ACh不能与AChR结合,当它占领nAChR后使其失活, 影响了离子通道,从而降低突触后膜对ACh的敏感性, 不能引起动作电位,去极化现象不再产生,突触传递被 阻断。
氯化烟酰类杀虫剂也叫新烟碱类杀虫剂,主要 指硝基甲撑杂环化合物及其它们的硝基亚胺类似物。 代表性产品:咪蚜胺(Imidacloprid),即吡虫 啉。噻虫嗪(thiamethoxam)、噻虫胺 (clothianidin) 、噻虫啉(thiacloprid)
A
B
C
D
E
图12 吡虫啉对家蝇和粘虫的致毒症状 A 痉挛,示足异常;B 昏迷,示足、翅异常;C 死亡,示足、口器异常; D 兴奋;E 昏迷
③ 环磷鸟苷(cGMP) ④ 肌醇磷脂(phosphatidylinositol) ⑤ 钙离子
(4)受体的调节
受体虽是遗传获得的固有蛋白,但并不是固定不
变的,而经常代谢转换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其数量,
亲和力及效应力经常受到各种生理及药理因素的影响。
连续用药后药效递减是常见的现象,一般称为耐受性 (tolerance)、不应性(refractoriness)、快速耐受 性(tachyphylaxis) 等。由于受体原因而产生的耐受 性称为受体脱敏(receptor desensitization) 。
(5)神经递质的受体
在神经生化领域内把对神经递质起应答作用的生
物活性物质称为神经递质的受体,它们是存在于突触
膜上的蛋白质分子,其分子链镶嵌在膜内,而与配体
(递质)结合的位点露在膜外。神经递质必须通过与
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
神经递质的受体,两类:
配体门控离子通道:
将化学信号重新 转变为电信号
N-型乙酰胆碱受体(nAChR)、
烟碱样受体: 一种能被烟碱激活的寡聚糖蛋白, 位于细胞膜上,由4种不同的亚 单位(α、β、γ、δ)构成的 五聚体糖蛋白,α2βγδ 。5个 亚单位贯穿细胞膜,围绕成圆筒 状,中间形成离子孔洞。在两个 α亚单位上各有一个Ach的结合 位点,ACh与这两个位点结合后, nAChR通道的构象发生改变,从 关闭状态变为开放状态,产生Na +内流,K+外流,使细胞膜去 极化,在突触后产生一个快兴奋 性突触后电位( fepsp)。
蕈毒碱样受体(mAChR) 膜受体家族的成员,通过与异三聚体鸟苷酸结合
蛋白(G蛋白)偶联介导信号转导过程,因此又称G 蛋
白偶联受体(GPCR)。mAChR蛋白分子量约51- 66kD, 由460~59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N端在胞膜外,C端在 胞质内,七次跨过细胞膜,七个跨膜区(TM
I-Ⅶ)由三
个胞外环(01-3)和三个胞内环(i1-3)连接而成。mAChR 可以被蕈毒碱( muscarine)激活,被阿托品阻断, 主要分布在哺乳动物的平滑肌和各种腺体内。
根据受体与配体结合的高度特异性,受体被分为
若干亚型,其分布及功能都有区别。 受体与配体有高度亲和力,多数配体在1pmol~ 1nmol/L的浓度时即可引起细胞的药理效应。
(2)受体的分类
根据受体蛋白结构、信息传导过程、效应性质、受
体位臵等特点,受体大致可分为下列4类:
① 含离子通道的受体(配体门控通道型受体)。
一样,个别试虫在昏迷后也会复苏。
(2)新烟碱类杀虫药剂及其作用机理
机理:
1984年,首次报道,昆虫中枢神经系统,nAChR。
该类药剂可作用于多种AChR,不但对m型受体和蕈毒
酮样受体有作用,还可作用于药理学性质不同的昆虫
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AChR)亚型。
靶标:nAChR是a亚基。吡虫啉及其类似物的吡啶环上
的阳离子亚单位。
田间试验已验证了这类杀虫剂的毒性具有选择性。
3. 作用于乙酰胆碱受体的杀虫剂及其机理
(3) 沙蚕毒素类杀虫药剂的作用机理
20世纪60年代开发兴起的一种新型仿生杀虫剂。
1941年,沙蚕毒素(nereistoxin ,NTX) 1965年日本武田药品工业株式会社,第一个NTX类杀 虫剂----巴丹,第一次利用动物毒素仿生合成的杀虫剂。
γ-氨基丁酸受体(GABAR)
甘氨酸受体(GlyR);
与信号转导蛋白相偶联的受体:当递质与受体结 合后,经G蛋白将信号传给腺苷酸环化酶,产生 CAMP,调节细胞代谢,最后引起各种生理效应,
肾上腺素受体、M-型乙酰胆碱受体(mAChR)、 单胺类受体和视紫红质(Rh)等。
(三)乙酰胆碱受体及其毒剂
蕈毒酮样受体(muscaronic receptor)
第三类AChR。蕈毒酮是一种特殊的激活剂, 它对M–型、N-型受体同样有效,但对第三类受体有更 大的亲和力。研究证明,对于蕈毒酮样受体,三类药
物的作用部位相同,他们之间有竞争性抑制作用。昆
虫体内这三种AChR都存在,在中枢神经中主要是
nAChR。
3. 作用于乙酰胆碱受体的杀虫剂及其机理
烟碱 乙酰胆碱受体
新烟碱类杀虫药剂
巴丹等沙蚕毒素类。
作用靶标
(1)烟碱的作用机理
烟碱,触杀、熏蒸、胃毒及生长发育抑制等活性。
1893年皮纳,其活性基团为3-吡啶甲胺基。
纯烟碱。其水溶液为碱性,盐溶于水。
在植物体内常以柠檬酸盐、苹果酸盐和草酸盐的形式存
在。 烟碱具有旋光性,其游离烟碱为左旋性,而其盐为右旋 性。右旋性烟碱的杀虫效果低于左旋性的。 防治蚜虫、介壳虫、潜叶蝇、蓟马、菜粉蝶幼虫、潜叶 蝇、稻飞虱、红蜘蛛等害虫。
(1)烟碱的作用机理
中毒症状为:颤抖、痉挛、麻痹,通常在1h内即死亡。 麻木,后足、翅麻痹,接着前中足麻痹,舌、触角、上
Mclndo(1945)最早描述烟碱对蜜蜂的中毒症状为: 颚麻痹,偶尔附节、触角、腹部发生痉挛等,死亡由麻
痹作用引起。
(1)烟碱的作用机理
A
C
D
E
B
图11 烟碱对家蝇和粘虫的致毒症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