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蜀相(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杜甫草堂
武侯祠
蜀相——诸葛亮
看 内 容
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杜甫游武侯祠的所见 所感。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首 联 赏 意 象
这两句诗中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柏—肃穆、安谧——崇敬
颔 联 赏 技 巧
映 阶 碧 草 自 春 色, 隔 叶 黄 鹂 空 好 音。

以乐景写哀情
讨论:你认为本联这两句的诗 眼分别是哪个字?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答题技巧:1,解释字 4,答思想感情 2,解释句子。3,答手法。
步骤2 答:诗眼是自和空。自的意思是独自,空的意 思是白白的,徒然的。台阶旁的绿草独自葱 翠,昭示着春光的明媚,躲在叶下的黄鹂尽 步骤3 管叫声悦耳,却无人倾听,这是一幅冷寂、 步骤4 凄凉的春日图。作者寓情于景,表现了心中 的感伤,为下文感叹诸葛亮的壮志未酬作铺 垫。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致君尧舜上,志在匡国 拼尽全力,不遗余力 仕途坎坷终遭贬谪 志向未就壮志未酬 仕途屡遭贬谪, 失意难耐。
不同
尾联——赏感情
由两者的对比:看出作者通 过对诸葛亮的壮志未酬的惋 惜,抒发了自己的功业未就 的深沉感慨。
小结: 本诗的主旨是什么?
诗人借歌颂诸葛亮的过人才智和 丰功伟绩,惋惜诸葛亮的壮志未酬, 抒发了自己的功业未就的深沉感慨。
读诗释题 本诗按内容分为
怀古咏史诗
怀古咏史诗
诗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 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 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鉴赏要点:
①弄清史实,作者“怀”什么“古”; ②体会意图,作者为什么怀古; ③领悟感情,作者在怀古中表达了什么感情; ④分析写法,特别要注意分析典故。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年代, 其诗多涉及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 疾苦,被誉为诗史 。杜甫被誉为诗圣 。 其作品集有 《杜工部集》 。 诗歌风格 沉郁顿挫 。
政治理想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
写作背景: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
年(760)。杜甫避乱成都的次年春天, 安史之乱仍未平息,唐王朝仍处于风 雨飘摇之中;唐肃宗信任宦官,猜忌 如杜甫这样真正忧国忧民的文人。 杜甫经历了一系列仕途打击,其“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彻 底落空。诗人流落蜀地,寄人篱下, 困厄穷途,家事、国事均忧心忡忡, 苦闷彷徨。目睹国势艰危,生民涂炭, 而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因此 诗人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 无限仰慕,备加敬重。 这段时间,他创作了一系列赞扬诸 葛亮的诗篇,《蜀相》为其中最著名 的一首。
•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 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 酬三顾; •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 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 用火攻。
杜 甫
诸葛亮(公元181--234年),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
省沂南县)人。建安四年 (199 年) , 19 岁的诸葛亮与友人徐庶等从 师于水镜先生司马徽。刘备屯兵新野时,徐庶为幕僚,向刘推荐诸 葛亮。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才与其相见,并立刻提出了著名的 《隆中对》。即占据荆、益二州,联合孙权,对抗曹操,统一天下 的建议,深得刘备的赞赏。自此开始辅佐刘备。后助刘备败曹操于 赤壁,佐定益州,使蜀与魏、吴成鼎足之势。 曹丕代汉为帝后,刘备也称帝,诸葛亮出任丞相,总理国家大 事。章武三年(223 年),刘备在永安病危,召诸葛亮瞩托后事。 后主即位,诸葛亮受封武乡侯,建立丞相府以处理日常事务,又兼 任益州牧。当时,全国的军、政、财,事无大小,皆由诸葛亮决定。 在公元 228 年至234 年先后指挥五次北伐曹魏。建兴十二年( 234 年) 八月,诸葛亮患疾病,暴卒于前线,时年五十四岁。 他死后葬在陕西勉县定军山下。他在遗嘱里要求依山造墓,墓 穴能容下棺材就行,入殓时穿平常的衣服,不需要随葬器物。
步骤1
三 顾 1、本联中诸葛亮的 事迹有哪些? 频 烦 天 下 2、诸葛亮的形象 计 是怎样的?
颈联——赏形象
wk.baidu.com
两 朝 开 济 老 臣 心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三顾茅庐 计定天下(隆中对) (知遇之恩) (济世雄才)
两朝开济老臣心
开创蜀汉 济助后主 (鞠躬尽瘁 (忠心耿耿) 死而后已)
尾联——赏感情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作业布置
1、背诵这首诗。
2、完成练习。
讨论:杜甫借古伤 己,伤的是什么?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泪满襟——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景仰、事业未 竟的痛惜。
这句诗写出了历史上一切事业未 竟的英雄人物对其壮志未酬的深深遗 憾和共鸣。
挖掘二者连接点
人物 角度
诸葛亮
杜 战争不断
甫 安史之乱
时代 才情
理想 付出 结果
战争频频 动荡不安
两表酬三顾, 一对足千秋。 匡扶汉室,一统天下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统一大业未成 内心壮志未酬 收二川,摆八阵,七擒 六出取西蜀,定南蛮, 东和孙吴,北拒曹魏。
杜甫生平
杜甫(公元712—770年)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出 身于富有文化教养的家庭,祖父杜审言是著名诗人。曾 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有 《杜工部集》。
他青年时期正值“开元盛世”,游历过南起吴、越, 北至齐、赵等地。35岁到长安求官,过了10年穷困落 拓的生活,最后才得到一个八品小官。安史之乱爆发, 长安沦陷,杜甫曾陷贼中,后逃出投奔肃宗李亨,任左 拾遗。49岁时,弃官携家入川,在成都郊外建草堂定 居,由好友严武保荐任过一段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常 被称为杜工部)。流落四川八年,57岁时出川,辗转流 徙于湖北、湖南各地,58岁时在岳阳附近病死于一只 小船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