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制取氯气装置图

实验室制取氯气装置图
实验室制取氯气装置图

以下是实验室制取氯气的装置,在图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吸收氯化氢

吸收氯化氢

,浓硫酸的作用是干燥

干燥

,F中盛放的溶液是氢氧化钠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

,起的作用是吸收尾气

吸收尾气

考点:气体的净化(除杂);气体的干燥(除水);碱的化学性质.专题:实验性简答题.分析:实验室可以采用加热二氧化锰固体和浓盐酸的方法制取氯气,产生的氯气中混有氯化氢、水蒸气,氯气有毒,必须进行尾气处理,可以使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解答:解:加热二氧化锰固体和浓盐酸的方法制取氯气时,产生的氯气中容易混有氯化氢气体,要除去氯化氢气体,所选的除杂试剂只能吸收氯化氢而不能吸收氯气,故可以使用饱和食盐水将其除去,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除去氯气中混有的水蒸气,氯气有毒,必须进行尾气处理,防止其造成空气污染.

所以本题答案为:吸收氯化氢,干燥,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尾气.

实验室制氯气

第三节《化学反应的利用》学案导学 [目标要求] 1、知道人们主要利用化学反应来制备新物质和提供能源。 2、了解实验室制备氯气的原理、装置、收集方法和尾气处理方法。 3、总结常见气体的制备装置及收集方法。 4、掌握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5、通过“活动探究”培养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6、多个角度体会化学科学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密切关系。 [知识导学] 随着人类生产实践活动的深入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化学反应的利用更加深刻与广泛。为新物质的合成,新材料的研制及新能源的开发和合理利用奠定了基础。 对复杂的化学反应为了研究方便,我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分类: 如:从基本反应类型可分为、、、;从反应程度可分为、;从有无电子的转移可分为、;从能量变化可分为、;从是否有离子参与可分为、等。 一、利用化学反应制备新物质 电解饱和食盐水可制备、、;利用 和反应制备消毒剂二氧化氯……统计表明目前合成的物质已超过种,且以每年合成种的速度继续增长。 1、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最早发现氯气的化学家是,他把和混合加热意外的发现了氯气。 (1)实验室制氯气的反应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的氧化剂是,还原剂是。浓盐酸在该反应显示了_______性和___________性。反应中,被氧化的氯化氢占参加反应的氯化氢的比例是_________ 。(注意:稀盐酸与MnO2难以发生反应)。 (2)发生装置:(仪器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步骤: ①组装成套装置:按照从下到上、从左到右的顺序。 ②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如何检验?)__________ ③向有关仪器中加入化学药品,重新连接各仪器。 ④通过分液漏斗向烧瓶中加入适量密度为1.19g/cm3的浓盐酸,缓缓加热, 使反应进行。 (3)净化装置:用_______________除去______,再用_____干燥。 (4)收集装置: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练习

高一化学《必修一》氯气的实验室制法课堂练习 1、如图是制取氯气并进行有关氯气 性质实验的装置;装置中C、D 均为洗气瓶;E瓶中有干燥的红布条; F管中有铜丝,右端导管口处放有 脱脂棉;G瓶为集气瓶;H为尾气 吸收装置。试回答: (l)C中试剂是,作用是, D中试剂是,作用是。 (2)E中的现象是,F中的化学方程式为,现象是;脱脂棉的作用是, G中现象是。 (3)H中的试剂是,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氯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验证是高中化学实验的基础实验之一,结合所给的装置图Ⅰ、Ⅱ、Ⅲ,回答下列问题。 (1)在制取有毒气体时,通常使用“制备→净化→干燥→收集→尾气处理”五部分装置。在图Ⅰ中E、F属于尾气处理装置,其中E的作用是。 (2)写出图Ⅰ圆底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在F中,通常盛放的试剂为,写出该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请你结合图Ⅱ,描述该实验的实验现象。 (4)将装有饱和氯水的烧瓶倒置于水槽中,放置在阳光直射处,如图Ⅲ所示。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用高锰酸钾和浓盐酸在室温下就能很快地制得氯气,由此可以比较二氧化锰和高锰酸钾中氧化性较强的是 ,写出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回答有关氯气制备的几个问题: 实验室用浓盐酸、二氧化锰共热制氯气,并用氯气和Ca(OH)2制取少量漂白粉,现已知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稍高即发生副反应:6Cl2+6Ca(OH)2Ca(ClO3)2+5CaCl2+6H2O。现有两个同学分别设计的两套实验装置如下图: (1)写出制取氯气的离子方程式。 (2)请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甲乙两套实验装置的优缺点作出评价,并将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的序号填在表格中。 a.不容易控制反应速率;b.容易控制反应速率;c.有副反应发生;d.可防止副反应发生;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和 注意事项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笔记 一、药品:高锰酸钾或二氧化锰和氯酸钾 二、装置选择:制取装置包括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两部分。 1、选择气体发生装置(即制气装置)考虑因素: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2、选择气体收集装置考虑因素:气体的性质。 (1)若气体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反应则可以选择用排水法(此法收集到的气体较纯净)收集气体。 (2)若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可选用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可选用向下排空气法。相对于排水法而言,排空气法收集到的气体较干燥。 三、操作步骤: 按由下到上,由左到右的顺序将仪器连接完毕后: 1、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将导管伸入装有水的烧杯中,用手紧握试管外壁(给试管加热使气体膨胀逸出)。若装置气密性良好则看到导管口有气泡放出且松开手后,水倒流回导管内,出现一段液柱。 2、装将高锰酸钾装到干燥的试管中,并在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 3、定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4、点点燃酒精灯,均匀加热后固定在药品的底部加热。 5、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6、离收集结束后,将导管撤离水槽。 7、熄熄灭酒精灯 四、注意事项

1、为使药品均匀受热,药品应平铺在试管底部。 2、为防止药品中的水分受热后变成水蒸气,遇冷液化回流到试管底部,使试管 炸裂,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3、铁夹要夹在试管的中上部(距离试管口1/3处)。 4、为便于气体排出,试管内的导管只要露出胶塞即可。 5、集气瓶先集满水,倒置在水槽中。 6、为防止试管炸裂,应先预热再加热。加热时不要触及酒精灯的灯芯。 7、(1)用排水法... 收集气体时,应注意当气泡连续并均匀的冒出时再开始收 集,否则收集到的气体里混有空气。当集气瓶口一侧有气泡向外逸出时,说明已经收集满。 (2)用向上排空气法...... 收集气体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火焰复燃则说明已经收集满。 8、停止加热时,应先把导管从水里移出,再熄灭酒精灯。如果先熄灭酒精灯, 试管内温度降低,压强减少,水槽内的水就会被吸入热的试管内,使试管炸裂。 9、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要放一小团棉花,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 进入导管。 10、 盛有氧气的集气瓶应盖住玻璃片,正放在桌面上。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正放可以减少气体逸散 五、 检验方法(证明收集到的气体是否为氧气):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集 气瓶中,若木条的火焰复燃说明收集的是氧气。 六、 验满方法(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

氯气实验室制备及其性质实验的精准组装与改进教案

氯气实验室制备及其性质实验的精准组装与改进 一.教学内容: 《氯气的实验室制备及性质实验》处于化学必修1第四章第二节。本节是高中化学第一个制备气体的实验,对今后学习实验室制氨气、乙烯、乙炔等气体有抛砖引玉的作用。 二.学情、校情分析: 1、学生已学完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内容,并部分学习了绿色化学的观念和方法。 2、学校“缺仪少药”,学生分组实验难以开展。 三.教法设计:实验探究法、合作学习法 四.教学过程设计: 创设情境→原理分析→探究装置→改进装置→分组合作探究→归纳总结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探究教学情境 (二)原理分析 【自主学习P82科学史话+合作交流】瑞典化学家舍勒发现氯气的过程,分析反应原理,探究制取纯净干燥氯气装置,评价实验室制法优缺点。 【学生评价】该装置为半封闭装置,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利用该装置进行后续的氯气的性质实验操作比较复杂,不够简便,而且,仪器和药品用量较多。 (三)实验探究 【要求】请利用下列仪器和药品设计可行的简易实验: (1)设计一套一次性探究氯气性质的实验方案; (2)描述实验现象并分析其原因; (3)请写出相关的化学反应和离子反应方程式; (4)小组合作,组际交流:手工剪切彩纸制成简易仪器图,然后组合成一套完整的手工实验装置图; (5)用微观图示法表示你对一瓶氯水成分的认识。 【实验仪器】圆底烧瓶、提拉式粗钢丝拴住一开孔的塑料小瓶盖、干燥管(两个)、硬质试管、铁架台、导管、棉球等; 【实验药品】KMnO4晶体、浓盐酸、淀粉-KI试纸、酚酞、NaOH溶液、FeSO4溶液、KSCN

溶液、品红试纸、碱石灰、无水氯化钙固体、蒸馏水等。 (四)设计可行的简易实验 【成果展示】简易装置图: 电脑制作作品 学生手工作品样图氯水成分微观图 1、设计简易装置的依据: (1)提拉式粗钢丝拴住一开孔的塑料小瓶盖,内放置KMnO4固体,方便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2)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知道I—和Fe2+具有还原性,通过氯气分别与淀粉碘化钾和硫酸亚铁的性质实验可以引导学生学习氯气的氧化性。 (3)通过氯气与品红的性质实验可以提前向学生引进品红和干燥剂,方便日后学习二氧化硫能使品红褪色和氨气能用碱石灰干燥的知识,形成对比学习。 2、设计简易装置的意图: (1)结合绿色化学的理念解决氯气污染环境的问题。 (2)通过简洁的装置更方便操作,一次性完成氯气的性质实验。 (3)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实验室仪器和药品紧缺,很难实现让学生人人动手,该简易装置节约药品,可以满足学生动手实验的需求。 (4)通过设计简易装置,让学生课堂在纸上完成仪器的绘画和剪贴,真正体现学生的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公开课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公开课) ——主讲人wuyuzhang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工业制取氯气的方法——电解饱和食盐水法。 ○2使学生理解掌握实验室制备氯气的原理和方法。 ○3增强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对各装置的理解使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创设情景复习回顾氯气的化学性质,达到激发兴趣和考察的目的。 ○2通过对氯气制备过程的分析,让学生领悟实验室制备气体的原则方法。 ○3在进行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操作能力以及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这样一节实验探究课,不仅让学生更加深刻的认识了氯气,还学会了如何制取氯气,特别是懂得了对氯气的净化、尾气处理等相关知识,为在生活中面对氯气泄露避免中毒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产品质量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氯气实验室制法原理、装置的选择确定 难点:对实验装置的改进和创新 三学情分析: 1.学生已基本掌握了氯气的性质,为氯气的收集、尾气的处理打下基础。 2.同学们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O2、H2、CO2等气体的制备,有助于学生对氯气的制取实验进行探究。 3.学生做实验的机会较少、基础知识不够扎实,所以在整个探究过程中仍然还需要教师引导。 四教法、学法: 1.教法:情境引入→实验探究→归纳总结→习题巩固(开放式教学) 2.学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思维发散、能力提高、意识创新。 五教学用具:教学用PPT、教学用视频 六板书设计: 4.2.4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1工业制取:电解饱和食盐水法(氯碱工业): 电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2O通电2NaOH+Cl2↑+H2↑ 电解的离子方程式为:2Cl—+2H2O通电2OH—+ Cl2↑+ H2↑ 2实验室制取: 药品选择→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尾气处理装置 (1) 药品选择 原理:浓盐酸、二氧化锰混合加热 化学方程式:MnO2 +4HCl(浓)MnCl2 +Cl2↑+2H2O 离子方程式:MnO2 +4H++2Cl—(浓)Mn2++Cl2↑+2H2O (2)发生装置:固-液加热型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公开课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公开课) -- 主讲人wuyuzhang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①使学生了解工业制取氯气的方法一一电解饱和食盐水法。 ②使学生理解掌握实验室制备氯气的原理和方法。 ◎增强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对各装置的理解使用。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通过创设情景复习回顾氯气的化学性质,达到激发兴趣和考察的目的。 ②通过对氯气制备过程的分析,让学生领悟实验室制备气体的原则方法。 ◎在进行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操作能力以及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这样一节实验探究课,不仅让学生更加深刻的认识了氯气,还学会了如何制取氯气, 特别是懂得了对氯气的净化、尾气处理等相关知识,为在生活中面对氯气泄露避免中毒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产品质量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氯气实验室制法原理、装置的选择确定 难点:对实验装置的改进和创新四教学用具:教学用PPT教学用视频 五板书设计: 424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1工业制取:电解饱和食盐水法(氯碱工业) : 电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I+2H2O通电2NaOH+Q f +H2 f 电解的离子方程式为:2CI —+2H2O通电2OH + CI 2? + H2 f 2实验室制取: 药品选择T发生装置T收集装置T尾气处理装置 (1)药品选择 原理:浓盐酸、二氧化锰混合加热 A 化学方程式:MnO +4HCI(浓) MnCI2 +CI2T +2H2O 一+—A 2+ 离子方程式:MnO +4H +2CI (浓)::::::::::::::. Mn +CI2T +2H2O (2)发生装置:固-液加热型 (3)收集装置:向上排空法 (4 )尾气吸收装置:NaOH溶液 吸收原理:Cl 2+2NaOH==NaCI+NaCIO+ 2O

下图是关于实验室制氧气的装置图

下图是关于实验室制氧气的装置图,请根据要求回答各小题. (1)请填出图中各仪器的名称:a c d . (2)本实验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是利用了氧气 的性质. (3)在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前要先进行的操作步骤是 . (4)图中有至少有三处错误,请指出其中的两处: (5)请写出上面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6)为什么实验室制取氧气完毕时,要先移开水里的导管,然后再移开酒精灯?答: 是为了避免熄灭酒精灯后温度下降,气压变小,水倒流进入试管使试管骤冷而炸裂 参考答案: 解:(1)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的仪器可知:a 是酒精灯;c 是导管;d 是水槽;故答案为:酒精灯;导管;水槽; (2)根据氧气不易溶于水的性质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故答案为:不易溶于水; (3)根据实验操作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装药,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③灯加热;④收集;⑤将导管移出水面;⑥熄灭酒精灯,可知在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前要先进行的操作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故答案为: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4)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及操作注意事项可知图中错误有: ①酒精灯没有用外焰加热; ②铁夹没有夹在试管的中上部,靠近试管口一端; ③试管口没有塞一团棉花; ④导管伸入试管太长; ⑤试管口没有向下倾斜(任写其中两处) (5)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故答案为: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6)根据实验操作步骤:实验完毕后,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防止因熄灭酒精灯而引起试管内温度降低,导致试管内压强骤然减小,水槽中的水沿导管进入试管,使试管炸裂; 故答案为:是为了避免熄灭酒精灯后温度下降,气压变小,水倒流进入试管使试管骤冷而炸裂.

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案

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本实验部分是活动与探究,由学生制取氧气并检验氧气的性质。学生通过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明白了制取气体时应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如何连接装置、如何制取气体,以及如何验证气体并检验气体的性质。本课题是学生学化学以来遇到的第一种气体的制取,所以氧气的制法及实验操作是本课题的重点,如何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做好实验便成了重中之重。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重点和难点进行突破。 1.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验探究的机会,引导学生正确地连接装置。 2.引导学生讨论实验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如怎样检查仪器的气密性?怎样装入固体试剂?试管口内为什么要放一团棉花?试管口为什么要稍向下倾斜?怎样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为什么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收集气体后为什么要先将导管从水中撤出,然后再移去酒精灯?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应注意什么?为什么在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集气瓶内需留有少量水?等等。 3.采用边实验、边讲解、边讨论的方法,在活动中激发兴趣,在兴趣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2)加深对氧气性质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去制取氧气与探究氧气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2)初步学会运用实验自主探究的方法获得信息,加深学生对氧气制取与氧气性质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和对化学学习的持续兴趣。 (2)进一步激发学生乐于探究的情感和发扬互助合作的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1、分解过氧化氢溶液; 2、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3、加热高锰酸钾固体。 观察、填空 过氧化氢溶液是一种____色液体;二氧化锰是一种____黑色固体粉末; 氯酸钾是一种____色固体物质;高锰酸钾是一种____色的固体。 固固加热型;反应物都是固体,固液不加热型;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的 反应需要加热混合物,反应不需要加热 实验步骤 第一步;连接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连接装置(从左到右,自下而上) 检查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入水里,两手紧贴试管的外壁,如果装置不漏气,里面的空气受热膨胀,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两手,使它冷却,导管中就会形成一段水柱。 第二步;将药品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橡胶塞塞紧试管; 药品要平铺在试管底部,均匀受热 第三步;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注意事项;①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药品中的水分受热后变成水蒸气,再冷凝成水珠倒流回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②试管内导管稍微露出橡皮塞即可,便于气体排出。③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口处应放一团棉花 ④铁夹要夹在离试管口1/3处。 第四步;点燃酒精灯,先将试管均匀受热后对准试管中的药品部位加热 ⑤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药品部位加热;加热时先要将酒精灯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让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对准药品部位加热 第五步;收集 ⑥用排水法集气时,集气瓶充满水后倒放入水槽中(瓶口要在水面下),导管伸到瓶口处即可;用向上排空气法集气时,集气瓶正放,导管口要接近集气瓶底部 ⑦用排水法集气时,应注意当气泡从导管口连续、均匀地放出时再收集,否则收集的气体中混有空气。当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时,证明已满。 第六步;收集完毕,将导管撤离水槽 ⑧停止反应时,应先把导管从水槽里拿出,在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流到试管,导致试管炸裂) 第七步;熄灭酒精灯 注意事项总结; ①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药品中的水分受热后变成水蒸气,再冷凝成水珠倒流回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②试管内导管稍微露出橡皮塞即可,便于气体排出。 ③药品要平铺在试管底部,均匀受热。④铁夹要夹在离试管口1/3处。

实验室制氯气

精心整理 页脚内容 第三节《化学反应的利用》学案导学 [目标要求] 1、知道人们主要利用化学反应来制备新物质和提供能源。 2、了解实验室制备氯气的原理、装置、收集方法和尾气处理方法。 3、总结常见气体的制备装置及收集方法。 4、掌握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5、通过“活动探究”培养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6[1(反应 (① ② ④通过分液漏斗向烧瓶中加入适量密度为1.19g/cm 3的浓盐酸,缓缓加热,使反应进行。 (3)净化装置:用_______________除去______,再用_____干燥。 (4)收集装置: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 (5)尾气处理装置:用______________吸收多余的Cl 2,防止污染空气。 (6)实验装置图: 对于这套制取气体的装置,一定要认识各仪器并准确叫出 名称,还要明确各装置的作用、原理及注意事项。 2、氯气的工业制法 工业上制备氯气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心整理 页脚内容

剂只能吸收气体中的杂质,而不能与被提纯的气体反应。一般情况下:a.易溶于水的气体杂体可用水来吸收;b.酸性杂质可用碱性物质吸收;c.碱性杂质可用酸性物质吸收;d.水分可用干燥剂来吸收;e.能与杂质反应生成沉淀(或可溶物)的物质也可作为吸收剂。 ②气体干燥剂的类型及选择 选用干燥剂应根据气体的性质和干燥剂的性质而定,其原则是页脚内容

干燥剂只能吸收气体中的水份,而不能与气体发生反应。 滋病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化学科学中最有创造性的工作就是设计和制备新物质,为人类造福。 二、化学反应为人类提供能源 [交流研讨]课本P50 1.“即热饭盒”涉及的反应原理: ; 页脚内容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练习题

实验室制取氧气方法练习题 1.实验室制取氧气需要下列某些仪器和药品: 请回答: (1)指出图中仪器a的名称,主要用途; (2)在制氧气时,小明发现:选用过氧化氢法或者氯酸钾法都缺缺少药品而不能快速制取;若选用高锰酸钾法制氧气,又缺少一物品是,为了制取氧气,小明想出一个好办法,他将两种药品混合加热也很快放出氧气,他选用的两种药品是和;最先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稍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下列主要操作过程(如下图),其中操作有误的是。这些步骤(错误的已改正)的正确顺序是(填字母标号) 。 2、绘制实验设计图是填写实验报告常用的一项重要技能。下图是某同学正在绘制的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图。 (1)请你帮他将装置图补充完整: (2)用收集到的氧气完成右图实验时观察到:在空气中加热铁丝只能发生红热现象.但在氧气中却能剧烈燃烧,原因是。

3.小明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后,设计了如下一套装置进行制取气体 试回答: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 其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该生利用上述仪器制取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用化学符号表示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小明收集的氧气不纯,原因可能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小明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也可用另一种药品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霞利用两种药品制取氧气,请你帮助她设计出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的装置,并将收集氧气的装置图画在方框内,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用化学符号表示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化学实验室中有氯酸钾、二氧化锰、双氧水、高锰酸钾等药品和必须的用品仪器。 (1)小冰想用一种纯净物制氧气,他实验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城则选择了给固体加热的另一种方法制取氧气,如图所示,请将整个装置补充完整。 (3)写出将红热的细铁丝放入新制得的气体中发生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中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室制取氧气练习题

实验室制取氧气练习题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练习题 1、工业上可以采取_________________制取,而在实验室中可用三种方法,分别是加热高锰酸钾、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哪种方法最好___________,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出两点);工业上和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根本区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G 2、写出编号所指仪器的名称:a ;b ;c__________; d___________; e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发生装置的确定需考虑两点:、 收集装置的确定也需要考虑两点:、 4、(4)实验室中,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可选用 (填标号);如果制取纯净的氧气,要选择收集装置 _______ 与其组装,选择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用C装置收集氧气,导管要接近集气瓶底部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 如果用该法收集氧气,应如何验满。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_______放在桌面上,因为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制取氧气的步骤如下:①撤去酒精灯②检查装置气密性③点燃酒精灯加热④收集气体⑤撤出水槽中的导管⑥往试管中装入高锰酸钾,并将一小团棉花放在试管口⑦将装置固定在铁架台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 (填序号)在组装装置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结束,停止加热时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其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你认为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7、某同学在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时,实验后却发现试管炸裂,其原因可能是、 某同学在用E装置收集完氧气后,发现所收集的氧气不纯,其原因可能是:、 8、用A装置除了可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之外,还可用___________和_______混合加热制取氧气,其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考点二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考纲要求】掌握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以氯气的性质及实验装置为基础,综合考查气体的制备,收集,性质,尾气处理等。 【考题类型】氯气是一种性质活泼的气体,以氯气的实验室制备、性质实验为素材的实验题目在高考实验题类试题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复习中应高度重视。 【学习过程】 一、氯气的工业制法: ⑴工业上制取Cl2通常是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化学方程式是: ⑵电解熔融的氯化钠: 二、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用强氧化剂(如KMnO4、K2Cr2O7、KClO3、MnO2等)氧化浓盐酸 如浓盐酸与KMnO4反应: + 液体气体 实验室制备氯气时,常常根据氯气的颜色判断是否收集满 注意 事项 反应 原理 制备装 置类型 净化 方法 收集 方法 尾气 吸收 ⑴ ⑵ ⑴ ⑵ ⑴ ⑵ ⑶ ⑷

题组一氯气制备原理、装置的考查 1.(2011·上海春季)实验室制备氯气的装置如下图。图中涉及气体发生、干燥、收集、尾气处理装置。 装置中有哪些错误?请分别指出。 ⑴ ⑵ ⑶ 2.实验室用下列两种方法制氯气:①用含HCl146g的浓盐酸与足量的MnO2反应;②用87gMnO2与足量的浓盐酸反应,所得的氯气() A.①比②多B.②比①多C.一样多D.无法比较 题组二氯气制备与性质实验的综合考查 3.如图所示,是一个制取氯气并以氯气为原料进行特定反应的装置,其中各试剂瓶装的试剂为:B(氢硫酸)、C (溴化亚铁溶液)、D(碘化钾淀粉溶液)、E(混有二氧化硫的氯化钡溶液)、F(水)、H(紫色石蕊试液)。 ⑴A是氯气发生装置,其化学反应方程式可以是:。 ⑵Ⅰ中b瓶内宜加入的液体最好是。关闭Ⅰ中的活塞,在选取试剂正确且适量的前提下,制取氯气时c中的液面不明显上升,估计可能的原因是。 ⑶用图示的Ⅱ或Ⅲ代替Ⅰ是否可行?。简要说明理由。 ⑷实验开始时,先点燃A处酒精灯,打开分液漏斗旋塞和Ⅰ处活塞,让氯气充满整个装置,再点燃G处酒精灯,回答下列问题: ①怎样证明氯气已充满了整个装置 ②下列装置中的现象是B ;C ;D ;E ;F 。 ⑸G装置的硬质玻璃管内盛有碳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氯化氢,写出G中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装置F的作用是。 ⑹在H处,紫色石蕊试液的颜色由紫色变为红色,再变为无色,其原因是。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的教学设计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的教学设计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实验室中制备氯气的基本原理。 2.掌握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和注意事项。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以旧带新的能力。 3.学会研究实验室制备气体的方法和程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化学的感情。 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作风。 3.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环境教育。 实验准备: 酒精灯、火柴、石棉网、药匙、烧杯、二氧化锰、浓盐酸、氯酸钾 教学重点: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教学难点: 实验室制备氯气的反应原理。 教学方法:启发式、讨论式。 教学过程: [知识回顾]前面我们学习的氯气的化学性质,认识到氯气是一种活泼的非金属单质,而且在工农生产中具有广泛的用途。既然氯气有很多的用途,那它是如何得到的?在实验室里我们如何制取氯气呢? [投影]实现-1价氯到0价氯的转化,分别需加入氧化剂还是还原剂? [分析总结]用氧化剂在适当的条件下将负一价氯氧化成为零价氯。 和浓盐酸为原料(反应需加加热) [教师提示]实验室制取氯气常用MnO 2 [板书]一、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1反应原理:MnO2+4HCl(浓) = MnCl2+2H2O+Cl2 ↑ [提问]在此反应中二氧化锰做什么?此反应中的电子转移情况如何?你能用双线桥表示吗? [学生讨论,书写] [投影]双线桥的写法。 [又提问]此反应是离子反应吗?是的话,如何书写其离子方程式? [学生书写] [投影]离子方程式。MnO2+4H++2Cl-=Mn2++2H2O+Cl2↑

教学设计《实验室制取氧气》

制取氧气 教学目标 1,了解催化剂和催化作用;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理解分解反应。 2,学会边观察实验、边讨论的方法,在活动中激发学习兴趣,在兴趣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保持对化学实验的浓厚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教学重难点 1,氧气的制法和实验操作步骤;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2,实验装置特点进行分析和释疑及操作要领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方法:: 复习提问→课题引入→演示实验→观察描述→分析讨论→亲身体验→得出结论→知识运用 教学过程设计流程图: 复习提问:氧气的含量,性质和用途 设疑:如何获取氧气 工业制取氧气; 实验室制取氧气 观察描述:实验操作步骤和现象 分析讨论:对操作要领的相关问题作出解释 亲身体验:自己操作及互相评价 归纳:制取氧气的原理及操作步骤 信息反馈:通过习题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

教学过程: 活动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复习提问 1.氧气有哪些性质和用途? 2.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回忆思考后回答巩固旧知识 为学习新知 作铺垫 过渡下面我们来看几幅图片学生很好奇的仔细观看 PPT展示利用网络搜索有关氧气的图片投影几副有关氧气重要用途的图 片 观看后谈自己的感想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 【阅读】指导学生阅读课本40页,资料卡 片了解工业制取氧气的方 法和原理 提高学生的 阅读能力 【提问】工业上如何制取氧气?回答:分离液态的空气 【投影】【利用网络播放一段视频】一、工业制取氧气: 1.原料:空气 2..原理:利用液态氮和液态氧的 沸点不同加以分离(分离液态空 气法) 观看工业制取氧气的一 段视频 让学生体验 制取的方法 【板书】一、工业制取氧气: 1.原料:空气 2..原理:利用液态氮和液态氧的 沸点不同加以分离(分离液态空 气法)学生思考,工业制取氧气 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 化? 培养学生边 阅读边思考 的能力。 【过渡】那我们在实验室里,常采用什么 方法制取氧气?回答:分解过氧化氢溶 液、加热氯酸钾或加热高 锰酸钾 学生通过预 习知道这三 种方法 【投影】实验室里,常采用分解过氧化氢 溶液、加热氯酸钾或加热高锰酸 钾的方法制取氧气识记并体会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 【板书】二、实验室制取氧气: 1、分解过氧化氢溶液 2、加热氯酸钾 3、加热高锰酸钾 加强记忆 【过渡】下面我们来具体学习一下分解过 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方法 【实验】演示课本38页探究实验认真的看实验操作,仔细 的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投影归纳】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能缓慢分 解成水和氧气,若加入了二氧化 锰加速了反应速率 学生通过小组内交流后, 归纳实验现象,总结实验 结论并填写表格。 培养学生的 归纳、总结能 力 【板书】过氧化氢分解的文字表达式:过 氧化氢二氧化锰水+氧气 识记文字表达式加强记忆【提问】二氧化锰参加反应了吗?回答:没有 【追问】那么二氧化锰起什么作用呢?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引出催化剂

(完整版)实验室制取氧气知识点总结

实验室制取氧气 一、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法) 原理:利用液态氧和液态氮的沸点不同。——物理变化(蒸馏) 注意:该过程是物理变化 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化学变化) 1、双氧水(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A 、药品:过氧化氢(H 2O 2)和二氧化锰(黑色粉末 MnO 2) B 实验原理: 表达式: 注:MnO 2在该反应中是催化剂,起催化作用 C 、装置: 固体与液体反应,不需加热 2、用高锰酸钾、氯酸钾制取氧气 A 、药品:、高锰酸钾(暗紫色固体)、氯酸钾(白色固体)与二氧化锰(黑色粉末) B 、原理: ①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 表达式: 注意:MnO 2在该反应中是催化剂,起催化作用 ② 加热高锰酸钾: 表达式: C 、装置:加热固体制气体(加热氯酸钾的为一类) D 、操作步骤:(连)查、装、定、点、收、移、熄。 MnO 2 MnO 2

①连接装置:先下后上,从左到右的顺序。 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槽中,用手紧握试管外壁,若水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证明装置不漏气。 ③装入药品:按粉末状固体取用的方法(药匙或纸槽) ④固定装置:固定试管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铁夹应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⑤加热药品: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后在反应物部位用酒精灯外焰由前向后加热。 ⑥收集气体: a、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当气泡均匀冒出时再收集,刚排出的是空气;水排完后,应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小心地移出水槽,正放在桌面上(密度比空气大)(防止气体逸出) 判断气体收集满的标准:有气泡从水槽中集气瓶口向外冒出 b、用向上排空法。收集时导管应伸入集气瓶底部(为了排尽瓶内空气) 用排水法收集时,导管放在集气瓶口 ⑦先将导管移出水面 ⑧再停止加热 E、易错事项: a). 试管口要略微向下倾斜:防止生成的水回流,使试管底部破裂。药品应平铺在试管底部 b). 导气管伸入发生装置内要稍露出橡皮塞:有利于产生的气体排出。 c).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塞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气管,污染制取的气体和水槽中的水。 d). 排气法收集气体时,导气管要伸入接近集气瓶底部:有利于集气瓶内空气排出,使收集的气体更纯。

氯气的实验室制备

第一章第2节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第5课时(导学案 ) 【学习目标】 1.掌握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学习重点】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学习难点】氯气的除杂和验满 【知识回顾】1. 氯气与水反应的方程式。。 【自主学习】 一、 制备气体 1. H 2、CO 2 2. O 2、NH 3 二、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1.反应原理:4HCl + MnO 2 == MnCl 2 + 2H 2O +Cl 2↑ 2.实验制备氯气的装置图 思考讨论: 1. 从导管中出来的气体纯净吗?可能含哪些杂质? 2. 如何除去? 3. 如何收集氯气?为什么? 4. 该如何验满? 5. 用如上所述的装置来制取并收集氯气还有问题吗?该怎么处理? △

【拓展练习】 1.某化学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氯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该装置图中至少存在两处明显错误 B . 将烧瓶中的MnO 2换成KMnO 4可制得Cl 2 C . 在乙后连一盛有饱和食盐水的烧杯进行尾气处理 D . 在集气瓶的导管口处放一片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可以证明是否有氯气逸出 2.下列装置或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 制取Cl 2 B . 除去Cl 2中的HCl C . 氯气的尾气处理 D . 测氯水的pH 3.化学实验有助于理解化学知识,形成化学观念,提高探究与创新能力,提升科学素养。 (1)在实验室中用浓盐酸与MnO 2共热制取Cl 2并进行相关实验。 ① 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反应方程式: ②下列收集Cl 2的正确装置是_______。 ④ 铁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⑤ 将足量新制氯水滴入到盛有少量NaHCO 3粉末的试管中,可看到现象有: 4.实验室中常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共热制取氯气。某化学兴趣 小组为制取较为纯净、干燥的氯气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X 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装置B 中选用的试剂为饱和食盐水,其作用为 ___________________。 (3)将氯气通入紫色石蕊试液C 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4)装置E 中装有NaOH 溶液,该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 和注意事项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笔记 一、药品:高锰酸钾或二氧化锰和氯酸钾 二、装置选择:制取装置包括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两部分。 1、选择气体发生装置(即制气装置)考虑因素: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2、选择气体收集装置考虑因素:气体的性质。 (1)若气体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反应则可以选择用排水法(此法收集到的气体较纯净)收集气体。 (2)若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可选用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可选用向下排空气法。相对于排水法而言,排空气法收集到的气体较干燥。 三、操作步骤: 按由下到上,由左到右的顺序将仪器连接完毕后: 1、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将导管伸入装有水的烧杯中,用手紧握试管外壁(给试管加热使气体膨胀逸出)。若装置气密性良好则看到导管口有气泡放出且松开手后,水倒流回导管内,出现一段液柱。 2、装将高锰酸钾装到干燥的试管中,并在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 3、定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4、点点燃酒精灯,均匀加热后固定在药品的底部加热。 5、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6、离收集结束后,将导管撤离水槽。 7、熄熄灭酒精灯 四、注意事项

1、为使药品均匀受热,药品应平铺在试管底部。 2、为防止药品中的水分受热后变成水蒸气,遇冷液化回流到试管底部,使试管 炸裂,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3、铁夹要夹在试管的中上部(距离试管口1/3处)。 4、为便于气体排出,试管内的导管只要露出胶塞即可。 5、集气瓶先集满水,倒置在水槽中。 6、为防止试管炸裂,应先预热再加热。加热时不要触及酒精灯的灯芯。 7、(1)用排水法... 收集气体时,应注意当气泡连续并均匀的冒出时再开始收 集,否则收集到的气体里混有空气。当集气瓶口一侧有气泡向外逸出时,说明已经收集满。 (2)用向上排空气法...... 收集气体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火焰复燃则说明已经收集满。 8、停止加热时,应先把导管从水里移出,再熄灭酒精灯。如果先熄灭酒精灯, 试管内温度降低,压强减少,水槽内的水就会被吸入热的试管内,使试管炸裂。 9、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要放一小团棉花,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 进入导管。 10、 盛有氧气的集气瓶应盖住玻璃片,正放在桌面上。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正放可以减少气体逸散 五、 检验方法(证明收集到的气体是否为氧气):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集 气瓶中,若木条的火焰复燃说明收集的是氧气。 六、 验满方法(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

高考化学复习考点氯气的实验室及工业制法

考点37 氯气的实验室及工业制法 聚焦与凝萃 1.掌握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2.了解氯气的工业制法。 解读与打通 常规考点 1.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1)反应原理:MnO 2+4HCl(浓)=====△MnCl 2+Cl 2↑+2H 2O ①盐酸是浓盐酸,一般为12mol·L -1、1.9g·mL -1 ,稀溶液中的HCl 不能被MnO 2氧化;HCl 是还原剂,但还表现出酸性。 ②必须加热,在常温下,MnO 2与浓盐酸是不反应的。 (2)实验装置图: 图中:A 是分液漏斗,加浓盐酸;B 是圆底烧瓶,用于反应,液体不超过容积的2/3,加热时必须垫石棉网;C 是洗气瓶,瓶中装饱和食盐水,除去Cl 2中混有的HCl(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比在水中溶解度小,可减少氯气的损耗);D 是洗气瓶,瓶中装浓H 2SO 4,干燥Cl 2;E 为收集装置,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l 2,进气管伸入集气瓶的底部;F 是尾气吸收装置,因氯气有毒,多余氯气要用NaOH 的溶液将其吸收(用水和石灰水吸收效果都不好。) (3)氯气的检验: 氯气可用湿润的KI 淀粉试纸检验,试纸变蓝,其原理是:Cl 2+2KI=2KCl +I 2,置换出的碘与淀粉反应生成蓝色物质。 隐性考点 2.工业制法——电解饱和食盐水法 2NaCl +2H 2O=====通电2NaOH +H 2↑+Cl 2↑ 融合与应用 例1.实验室用如下图所示装置制备Cl 2,并进行Cl 2的性质实验。

(1)A中加入KMnO4固体(反应后产物是MnCl2),B中盛有浓盐酸,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C中盛有紫色石蕊试液,C中的现象是;D中有白色沉淀生成,D中盛放的试剂可能是;E 中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E中盛放的试剂可能是。 (3)F中一般盛放,其作用是。 【答案】 (1)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2)先变红后褪色AgNO3溶液KI淀粉溶液 (3)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Cl2 (2)产生的Cl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Cl2与水反应产生的盐酸使石蕊由紫色变为红色,产生的HClO又可将红色漂白。Cl2通入D中产生白色沉淀,应为Cl2与H2O反应产生的HCl与Ag+作用产生AgCl的结果,E中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应是KI与Cl2反应产生的I2与淀粉作用的结果。(3)吸收尾气中的Cl2常用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OH=NaCl+NaClO+H2O。例2.现在工业上主要采用离子交换膜法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H2、Cl2、NaOH。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电解过程中,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所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2)电解之前食盐水需要精制,目的是除去精盐中Ca2+、Mg2+、SO42-等杂质离子,使用的试剂有:a.Na2CO3 b.Ba(OH)2溶液 c.稀盐酸 其合理的加入顺序为(填试剂序号) (3)如果在容积为10 L的离子交换膜电解槽中,1 min可在阴极产生11.2 L(标准状况)Cl2,这时溶液的pH是(设体积维持不变)。 (4)Cl2常用于自来水的消毒杀菌,现有一种新型消毒剂ClO2,若它们在杀菌过程中的还原产物均为Cl-,消毒等量的自来水,所需Cl2和Cl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答案】(1)2Cl--2e-=Cl2↑(2)b a c (3)13 (4)5∶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