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汤类方的临床应用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伊尹曾是一位高明的厨师,他总结前人运 用本草治病的经验,结合烹调技术创制了 许多汤方,桂枝汤就是用辛香调味料创制 的。
其中的桂、姜、枣至今仍是我们厨房里的 常用调料。
一、组成与方义:
桂枝15g芍药15g生姜15g甘草10g大枣4枚。1/3量。 原方桂3两芍3两生姜3两甘草2两大枣12枚。
分三服 四药来源于食疗
二、仲景用桂枝汤
治太阳中风 对症用方 太阳表症兼里实热 太阳病兼里虚寒 太阳病,汗下后,正气受挫,表症仍在 非外感性营卫失和 阳明中风,阳明经表证的证候类型。 太阴中风、四肢烦疼,脉阳微阴涩而长者 霍乱止而身痛不休者
治太阳中风(2、12、95)
病机:风邪袭表,卫强营弱,营卫失和。发热-卫 强-卫阳因抗邪出现病理性亢盛,浮盛于外的表现。 卫阳被伤,卫外失司,风主疏泄,营阴外越故见汗 出,汗出伤营-营弱。
吴谦云:“凡寒在表,脉浮弱、自汗出者,皆属 表虚,宜桂枝汤主之。……芍药酸寒,酸能敛汗, 寒走阴而益营。”
因此,临床多用白芍,尤其当太阳病误下而传太 阴之时,见腹时痛者,更当倍白芍以补营血之虚。
白芍药性回顾
白芍为毛莨科植物芍药的根,味酸苦,性 微寒,入肝、脾两经,功能养血柔肝,缓 急止痛,敛阴止汗。《神农本草经》言其 “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 瘕,止痛,利小便,益气”。《汤液本草》 曰:“腹中虚痛,脾经也,非芍药不能 除”。桂枝汤中皆辛甘发散之品,唯芍药 酸苦微寒,能益阴敛血,内和营气,能发 汗以止汗。张仲景云:“无汗不得服桂枝 汤,正因中有芍药能止汗也”。
桂枝汤中以桂枝为君,芍药为臣,姜、枣为佐, 甘草为使,共奏发汗解肌,调和营卫之功。其汤 头歌诀很多人都稔熟于心:“桂枝汤治太阳风, 芍药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有汗此 为功”。历代医家对桂枝汤之论述不可谓不多。 千载之下,争论亦不少。
桂枝汤源流考
传说桂枝汤是商代大臣伊尹配制的,由张 仲景收入《伤寒论》中。
另一种思路:拆方与合方
桂枝汤可看作是《伤寒论》中桂枝甘草汤合芍药 甘草汤加姜、枣而成。
其中桂枝甘草汤主治:“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 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病机是阳伤而气不 足。
芍药甘草汤主治:“两足当热,胫上微拘急”。 病机为阴伤而血不足。
两方合用则有调和阴阳气血之效,再加姜、枣, 既能增强桂、芍调和营卫之功,又能增强调理脾 胃之效。
对症用方
凡太阳病,只要见到头痛、发热、汗 出、恶风(寒)者。(43)-只辨证 不辨病(中风或伤寒),对症用方的 例证。
扩大了桂枝汤的用方范围。
太阳表症兼里实热
太阳表症兼里实热。先解表(桂枝汤) 后攻里(44、45、164)
即使表症是无汗的也用桂枝汤,因为 麻黄汤纯辛温,伤阴、助实热。
太阳病兼里虚寒
桂枝药性回顾
桂枝性温,味辛、甘,归心、肺、膀胱经, 具发汗解肌,温经通阳之功效。《本经疏 注》载其功能包括和营通阳,利水,下气, 行瘀,补中等。
临床可用于发热,自汗,肌肉关节痛,头 痛,腹痛,肢冷,
芍药是桂枝汤的臣药,张仲景在《伤寒论》 中关于芍药的使用多未注明是白芍还是赤芍。
《医方集解》中有如下说明:“桂枝辛甘 发散为阳,臣以芍药之酸收,佐以甘草之 甘平,不令走泄阴气也,姜辛温能散(散 寒止呕),枣甘温能和,此不专于发散,有 以行脾之津液而和营卫者也。”
盖纵观其方,方中桂枝解肌祛风,宜通卫 阳,生姜辛温止呕,以助桂枝通阳,此二 者偏于卫。芍药益阴和营,大枣益气调中, 可助芍和营,此二者偏于营。炙甘草调和 诸药,更达调和营卫之效。
主症:发热、汗出、恶风。浮缓:非指节律、指脉 形,松弛柔软和紧相对而言。(风寒,阴邪,脉管 紧张。中风,阳邪,脉管松弛,营阴伤软弱)
兼证:鼻鸣(肺窍不利),干呕(正气抗邪于表, 不能顾护于里,里气失和升降失调,见:食欲不振, 不大便…)
提示:外感不可进补厚味、不易消化、刺激性的食 物,正气卫外抗邪消食难以兼顾。
方义:桂姜辛甘化阳,辛温散寒,解表祛邪。芍草 枣酸甘化阴,芍药养血敛汗,和营,加甘草大枣, 酸甘化阴养营阴营血。酸甘相调,营卫相调。调和 脾胃,营卫。
“此方为仲景群方之冠,乃滋阴和阳,解肌发汗, 调和营卫之第一方,凡中风伤寒杂病,脉弱汗自出 而表不解者,咸得而补之”-柯韵伯。“外证得之, 解肌和营卫,内证得之,化气调阴阳。”
桂枝汤类方的临床应用
授课提纲
简介 源流考 一、组成与方义 二、仲景使用桂枝汤的经验 三、桂枝汤的使用禁忌 四、仲景关于桂枝汤的加减应用 五、桂枝汤加减衍化思路及后世方例 六、桂枝汤的双向调节作用 七、临床应用释疑
桂枝汤简介
桂枝汤是《伤寒论》开宗明义第一方,被誉为 “群方之冠”。张仲景在其所著《伤寒论》和 《金匮要略》两书中,取桂枝汤之意加减化裁的 系列方剂计有26首。
白芍与赤芍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补泻不同。 白芍偏补,赤芍偏泻。
金代成无已在《注解伤寒论》芍药甘草汤方 后注云:“白补赤泻,白收而赤散”。
历代多有争议,有白芍说和赤芍说两种分歧。
白芍说占有优势
桂枝汤整个方义是以“养正力大,发汗力小”为 主,且“汗出”者用之。而汗出的病机是风阳伤 卫阳,卫外失司,且风主疏泄,营阴外泄而为汗, 白芍具有敛汗收阴之作用。
佐使药
姜、枣为佐药。 生姜性温味辛,具有发表散寒,温中止呕之效。 大枣性微温,味甘,具有补益脾胃,滋营充液之
作用。 方中使药为炙甘草,性温味甘,具有补益中气,
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等作用。 《伤寒明理论》曰:“姜、枣之用,因能发散,
而此又不特发散之用。……姜、枣之用,专行脾 之津液而和营卫者也”。
太阳病兼里虚寒(91、327、387)。先补里, 里气恢复后表随之解,不解者用桂枝汤。
即使表症无汗亦然。因为里气刚复,不受 纯辛温。
正气受挫,表症仍在
太阳病,汗下后,正气受挫,表症仍在者 不论有无汗均用之。(57、15)
非外感性营卫失和(53、54)
病常自汗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 不愈者,卫气不与营气谐和(说明病情主 要矛盾在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