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一﹑巴甫洛夫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若贝尔奖金获得者﹑俄国生理学家伊凡·巴甫洛夫是最早提出经典性条件作用的人。

他在研究消化现象时,观察了狗的唾液分泌,即对事物的一种反应特征。他的实验方法是,把食物显示給狗并测量其唾液分泌。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如果随同食物反复给一个中性刺激,如铃响,这个狗就会逐渐“学会”在只有铃响没有食物的情况分泌唾液。一个原是中性的刺激与一个原来就能引起某种反应得刺激相结合,而是动物学会对那个中性刺激做出反应。这就是经典性条件作用的基本内容。

在巴甫洛夫的实验中,食物称为无条件刺激(UCS,把由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称为无条件作用(UCR;铃声原来是一种中性刺激,铃声和食物在时间上多次组合,原是中性刺激(NS的铃声就成了条件刺激(CS,铃声和唾液分泌之间就建立了一种新的联系,称之为条件作用(CR。在条件作用形成过程中,无条件刺激引起特定的反应是前提条件,即无条件作用是条件作用的基础。条件刺激并不限于听觉刺激,一切来自体内外的有效刺激(包括复合刺激﹑刺激物之间的关系及时间因素等只要和无条件刺激在实践上结合(即强化,都可以成为条件刺激,形成条件作用。新的条件作用不仅能够直接在无条件作用的基础上形成,而且一种条件作用巩固后,再用另一个新刺激与条件刺激相结合,还可以形成第二级条件作用,例如,如果狗已经对铃声建立了条件作用,再把铃声和灯光一起配对呈现,经过几次试验后单独出现灯光,也会引起狗的唾液分泌,这就是通过刺激替代建立了二级条件作用。同样还可以形成三级条件作用。在人身上则可以建立多级的条件作用。

当条件刺激不被无条件刺激所强化时,就会出现条件作用的抑制,主要有消退抑制和分化。条件作用建立之后,如果多次只给条件刺激而不用无条件刺激加以以强化结果是条件作用的反应强度将逐渐减弱,最后将完全不出现。例如,对于铃声为条件刺激而形成唾液分泌条件作用的狗,只给铃声,不给食物强化,多次以后,则铃声引起的唾液分泌将逐渐减少,甚至完全不能引起分泌,即出现条件作用的消退。

巴甫洛夫认为,消退并不是条件刺激和相应的反应之间的暂时联系已经消失或中断。因为如果将已消退的条件作用放置一个时期不做实验,它还可以自然恢复,同样如果以后重新强化条件刺激,条件作用就会很快恢复。这说明条件作用的消退不是原先已形成的暂时联系的消失,而是暂时联系受到抑制。条件作用愈巩固,消退速度就愈慢;条件作用愈不巩固,就愈容易消退。

在条件作用开始建立时,除条件刺激本身外,那些与该刺激相似的刺激也或多或少具有条件刺激的效应。例如,用500Hz的音调愈进食相结合来建立唾液分泌条件作用。在实验的初级阶段,许多其他音调同样可以引起唾液分泌条件作用,只不过他们跟500Hz的音调差别越大,所引起的条件作用效应越小。这种现象称为条件作用的泛化。以后只对条件刺激(500Hz的音调进行强化,而对近似的刺激不给予强化,这样泛化反应就逐渐消失。动物只对经常受到强化的刺激(500Hz的音调产生唾液分泌条件作用,则对其他近似刺激则产生抑制效应。这种现象称为条件作用的分化。

中性刺激一但成为条件刺激,可以起到与无条件刺激相同的作用。另一个中性词基于其反复结合,可形成新的条件作用,这一过程被称为高级条件作用。在一级条件作用基础上建立二级条件作用,在二级条件作用基础上建立三级条件作用。测验失败引起学生条件性的紧张或焦虑等情绪反应,就经历了一个高级条件作用的形成过程。测验失败一开始也许只是一个中性条件,但逐渐与家长和老师的批评联系起来,而批评本身是引起学生焦虑的条件刺激,久而久之测验失败引起焦虑。再进一步,与测验情景有关的线索也可能成为条件刺激,例如,当学生进入考场时,或者当老师宣布即将举行考试时,学生感到非常焦虑。

凡是能够引起条件反应的物理性的条件刺激叫做第一信号系统到的刺激。在生活中,谈虎色变就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作用。学生一想到测验或即将举行测验就产生焦虑,也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作用。并不是测验使得学生产生焦虑,而是有关测验的观念和语义导致学生焦虑。

值得注意的是,不服洛夫的两个信号系统理论明确指出,人类由于有了以语言为主的第二信号系统,其学习与动物具有了本质的区别。说明他本人对人类学习的研

究并非只限于以刺激与反应间建立的条件反射并依此来解释人类行为;然而西方学习理论中对巴甫洛夫理论只是取了其经典性条件作用部分,显然是不完善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