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自学是世界上一切财富中最宝贵的财富”。自学能力是指一个人对信息能够独立选择、吸收、储存、应用的能力,是人才成功的必备条件。学生的自学,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并遵循一定方法获取知识的智力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为学生创造自学的环境,指导学生针对学习内容不断调节智力活动,促使他们运用已有知识、技能,积极主动地探索新问题。

现行化学新教材以其指导思想的先进性,结构体系的科学性和内容的时代性等特点,深受师生的欢迎。利用现行教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实验和自学能力;在众多的能力中自学能力是基础,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也是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高考制度以及命题方向的变化,学生自身也有培养自学能力的愿望,而自学能力是较为复杂的特殊的能力,并非一朝一夕或通过几次自学行为过程就具备了的能力,自学能力的形成是复杂的、多层次的,需要长期坚持培养;需要老师的精心指导,学生的积极配合和不懈的努力,才能完成。若把知识和技能比作黄金,则良好的自学能力有如“点金术”。黄金诚可贵,它又怎能比得上点石成金的技能呢?

一、首先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

进入高中以来,大部分学生较习惯传统的教学方法,过分依赖老师的讲解与精析,课堂上不停记笔记,课下置身题海;在阅读上用的时间很少,当要求学生阅读时,只了解大概内容,学生不能将阅读中遇到的新信息和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结合起来,还不能发掘字面意义之外的更深层次的意义和结构,也不能通过阅读表面文字找到核心内容或提炼出重要内容,更不能把它们之间的关系整合成知识体系——综合理解,从而失去了自学的意义,降低了学习效率。所以,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是培养自学能力的关键。采用提出问题或指定要读的内容,让学生限时阅读,然后解决问题。这样学生阅读课本时有针对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提高阅读效率。例如学高一化学教材第二章第二节“碱金属”时,提供内容如下:1.碱金属元素包括哪些元素?元素符号是什么?分别画出它们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并分析原子结构的特点。

2.碱金属的物理性质有哪些相似形和递变性?

3.根据碱金属原子结构的特点预测它的化学性质可能有那些?

4.请写出Na、K与水反应的方程式,根据实验叙述现象,比较它们的金属性。用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分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什么是焰色反应?简略叙述焰色反应实验的操作步骤。

6.学习焰色反应的主要意义是什么?

透过上述问题,学生可以通过认真阅读教材达到能正确表述内容,领会其实质,加深理解。经过一段时间的科学训练后,能锻炼学生的阅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二、掌握自学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在未来的社会里,“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随着自学习惯的养成,使自学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自学方法应是我们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它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手段。笔者在化学教学中坚持用以下环节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收效颇丰。

1.读。阅读是获取知识的最有效方法之一,自学能力的高低直接受到阅读水平的制约,自学的一条主要途径是阅读,而善于阅读又是学好化学的一条重要途径。化学课上引导学生制定阅读提纲,认真精读教材,课下指导学生预习阅读、复习阅读、阅读参考资料,使学生掌握

阅读技巧,提高学习效率。

2.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句话强调了记笔记的重要性,说明记笔记能有效地积累知识。在阅读中记的方法、方式很多,指导学生阅读时要充分利用教材为学生设计的空边,把体会和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记在书中相应的位置,在阅读参考书时宜采用笔记本式,指导他们寻找有效信息,摘录概念、规律,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知识的形成和理解,从而对知识进行有效的积累,提高自身素质。

3.练。练即练习,中学化学中,精练是检验自学效果、体现自学价值、推动自学能力培养的重要而有效的途径,所设置的练习题要体现针对性、实用性、典型性、多样性、发展性等原则,练习中设置问题情境,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教材,从书本中得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因此,练习是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再理解。

4.结。结即总结。新授课上适当留出时间让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和板书、笔记等,让学生整理归纳思路,对所学内容进行小结,较复杂的内容教师要适度引导;章节复习时要让学生提前查阅资料进行知识点的梳理,寻找薄弱点、理解不深刻的内容。总之,自学过程中及时总结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知识的形成和自学能力的提高。

5.行。行即动手。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实验是直接获取化学信息的重要途径,是加深对理论知识理解的必要手段,多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在此过程中发展、完善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实验前指导学生阅读实验有关内容,在阅读中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实验原理,掌握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解释产生现象的原因,思考改进的方法,学生在观察演示实验现象后,当通过观察得出的结论与已有知识矛盾时,引导学生搜集、阅读与实验有关的内容,再动手操作,认真观察,从一些隐含的现象中,通过分析讨论,得出正确的结论,从而更好地理解抽象的化学概念和原理,巩固掌握所学知识。

三、自学教材,发现、提出问题

从高一入学开始,就向学生提出“以课本为主,课前要自学,要学会阅读”的要求。为提高自学效率,让学生认真阅读教材时,带着提出解决问题的任务,可以提出书本中某个知识点的疑问,也可以进一步提出想要探讨的问题。自学后分组讨论,并将问题汇总,交给老师。将教师理解的教材重点和学生提出的共性问题相互结合,作为重点解决,如此安排的目的,是为了强化自学意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探究精神和思维能力。学生主动提问,比老师设疑,师生释疑更有意义,是学习方式的一种优化,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飞跃,是学生问题意识与创新精神逐步形成的体现。“卤族元素”与前面学过的“碱金属元素”的知识体系、认知规律等方面具有相似性,在学完第一节“氯气”的基础上安排自学,可谓水到渠成。由本节的知识内容较简单,易理解,有些同学还主动阅读课外参考资料,并提出如下问题:

1.卤族元素单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熔点、沸点等为什么存在递变规律?

2.保存液溴为何水封?如何取用液溴?用磨口瓶塞并用石蜡封上可以吗?(此问题很有创意!)

3.溴的试剂瓶为何不能用胶塞?(此问题是通过阅读课外资料提出的)

4.升华的物质碘,为什么有熔点?

5.为什么卤族元素单质与氢气反应的剧烈程度,可说明其氧化性强弱?如何理解氢化物稳定性越强其元素非金属性越强?

6.哪些反应是可逆反应?如何判断一个反应是可逆反应?

7.“苯”是什么?课本中实验4-10中CCl4与水是否分层?

8.F2与NaCl溶液反应生成什么?

发现问题才能提出问题,学生能提出以上有科学性的问题,说明学生对教材和资料进行了阅读,对所阅读的内容进行了认真的思考,也反映出同学们科学探究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