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运动的规律考点分类例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线运动的规律考点分类例析

河北省鸡泽县第一中学057350吴社英

类型一:图象的理解和应用

例1.(10全国I卷)汽车由静止开始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0 ~60s 内汽车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右图所示。

⑴画出汽车在0~60s 内的v-t 图线; ⑵求在这60s 内汽车行驶的路程。

解析:由加速度图像可知前10s 汽车匀加速,后20s 汽车匀减速恰好停止,因为图像的面积表示速度的变化,此两段的面积相等。最大速度为20m/s 。所以速度图像为右图。然后利用速度图像的面积求出位移。

⑵汽车运动的面积为匀加速、匀速、匀减速三段的位移之和。

900201020301010321=⨯+⨯+⨯=++=s s s s m

答案:⑴速度图像为右图。 ⑵900m

例2.(08宁夏卷)甲乙两车在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t 图象如图所示。两图象在t=t1时相交于P 点,P 在横轴上的投影为Q ,△OPQ 的面积为S 。在t=0时刻,乙车在甲车前面,相距为d 。已知此后两车相遇两次,且第一次相遇的时刻为t′,则下面四组t′和d 的组合可能是 ( )

A . t′=t1 ,d=S

B . t′=111,2

4t d S

=

C . t′

111,22t d S =

=

D . t′=113,2

4t d S

= 解析:本题考查利用图象分析追击相遇问题。在t1时刻如果甲车没有追上乙车,以后

就不可能追上了,故t′ <t ,A 错;从图像中甲、乙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即对应的位移看,甲在t1时间内运动的位移比乙的多S ,当t′ =0.5t 时,甲的面积比乙的面积多出3

4S ,即

相距d=3

4S ,选项D 正确。此类问题要抓住图像的交点的物理意义,过了这个时刻,不能相

遇以后不可能相遇,即“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

答案:

D

类型二:物体在传送带上的运动 例3.(06全国卷)一水平的浅色长传送带上放置一煤块(可视为质点),煤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初始时,传送带与煤块都是静止的.现让传送带以恒定的加速度

a0开始运动,当其速度达到v0后,便以此速度做匀速运动.经过一段时间,煤块在传送带上留下了一段黑色痕迹后,煤块相对于传送带不再滑动.求此黑色痕迹的长度.

解:根据“传送带上有黑色痕迹”可知,煤块与传送带之间发生了相对滑动,煤块的加速度a 小于传送带的加速度a0.根据牛顿定律,可得a=μg 设经历时间t ,传送带由静止开始加速到速度等于v0,煤块则由静止加速到v ,有v0=a0t v=at 由于a

从0增加到v0的整个过程中,传送带和煤块移动的距离分别为s0和s ,有

t v t a s '+=

020021

a v s 22

0=

传送带上留下的黑色痕迹的长度 l=s0-s

由以上各式得

)

11(202

0a g v l -=μ

答案:见解析 方法技巧:求解此类问题应认真分析物体与传送带的相对运动情况,从而确定物体是否受到滑动摩擦力的作用,如果受到滑动摩擦力应进一步确定其大小和方向,然后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解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找准临界情况,即物体与传送带速度相等时,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会发生突变,有时是摩擦力的大小发生突变(传送带水平),有时是摩擦力的方向发生突变(传送带倾斜).

类型三:多过程中运动的分析和公式的选择

例4.辨析题:要求摩托车由静止开始在尽量短的时间内走完一段直道,然后驶入一段半圆形的弯道,但在弯道上行驶时车速不能太快,以免因离心作用而偏出车道。求摩托车在直道上行驶所用的最短时间。有关数据见表格。

某同学是这样解的:要使摩托车所用时间最短,应先由静止加速度到最大速度

s m v /401=,然后再减速到./202s m v =

111a v t =

; 2

212a v v t -=;21t t t +=

你认为这位同学的解法是否合理?若合理,请完成计算;若不合理,请说明理由,并用你自己的方法正确得出结果。

解:不合理。因为按这位同学的解法可得 t1=11a v =10s ,t2=221v v -=2.5s ,所以加速距离s1=21

v t1=200m ,s2=11a v t1=75m ,总位移s1+s2=275m >218m 。故不合理。

由上可知摩托车不能达到最大速度v2,设满足条件的最大速度为v ,则:

22

22

12

22v v v s a a -+=

解得: v=36m/s

又 t1=11a v =9s t2=

2

2v v a -=2 s 因此所用的最短时间 t =t1+t2=11s

答案:见解析。

题后反思:此题关键是分析清楚摩托车的运动的情况如何。 类型四: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运动 例5.(05全国卷)原地起跳时,先屈腿下蹲,然后突然蹬地.从开始蹬地到离地是加速过程(视为匀加速),加速过程中重心上升的距离称为“加速距离”.离地后重心继续上升,在此过程中重心上升的最大距离称为“竖直高度”.现有下列数据:人原地上跳的“加速距离”50.01=d m ,“竖直高度”0.11=h m ;跳蚤原地上跳的“加速距离”00080.02=d m ,“竖直高度”10.02=h m .假想人具有与跳蚤相等的起跳加速度,而“加速距离”仍为50.0m ,则人上跳的“竖直高度”是多少?

解:本题考查直线运动,要注意运动的两个阶段,先加速上升,再减速上升,要注意其中的两个距离.用a 表示跳蚤起跳的加速度,v 表示离地时的速度,则对加速过程和离地后

上升过程分别有222ad v =,

222gh v = 若假想人具有和跳蚤相同的加速度a ,令V 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人离地时的速度,H 表示

与此相应的竖直高度,则对加速过程和离地后上升过程分别有

1212ad v =, gH v 221=

由以上各式可得

212d d h H =

代入数值,得63=H 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