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_图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讲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经济建设
主要内容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概述• 二、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 三、中国的经济发展
• 四、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中国对外开放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概述
(一经济和经济建设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一经济和经济建设
1、经济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与一定的社会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或社会经济制度,是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上层建筑赖以建立起来的基础。
2、经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心任务,是政治文明、文化繁荣、社会进步、生态良好的物质基础。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主要目的 ,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加社会财富,提高经济效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时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经济制度。
1、计划经济体制的优势与缺陷
★内涵:国家运用指令性计划,直
接掌握和控制人、财、物资源,权力主要集中在中央,主要的经济活动按计划规定进行,国家计划不仅调节整个国民经济的宏观运行,而且覆盖社会主义企业和居民个人的微观经济活动。
★优势:计划经济体制具有非常强的资源动员能力,它能够利用行政手段在较短的时期内集中有限的资
源进行重点建设。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政企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
(2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
(3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经营方式比较单一。
★
计划经济的弊端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第一阶段 :1978-1983年实施“ 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经济体制。
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并得到党的十二大肯定的“ 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方针,突破了完全排斥市场调节的计划经济概念。
第二阶段 :1984-1987年,提出并实施“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模式,其标志为:
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的新概念, 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
1987年党的十三大把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界定为“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 ,提出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思想。
第三阶段 :1987-1992年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突破以邓小平南方谈话为基础, 1992年党的十四大从根本上破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明确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目
标。
第四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
(1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把党的十四大确立的经济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加以系统化,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其基本内容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建立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建立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
(2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对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任务。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在所有制结构上,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 在分配制度上,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 在宏观调控上,
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1. 关于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思想
2. 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思想
3. 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
4. 关于基本经济制度的思想
5. 关于分配制度的思想
6. 关于对外开放的思想
7. 关于经济管理和宏观调控的思想
8. 关于经济发展的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二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分配制度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1提出
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
(2确立基本经济制度的基本依据:
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第二,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 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社会性质发展程度发展目标
(3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的体现
● 公有资产在全社会总资产中占绝对优势,公有资产占优势,既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
50%100%
静态
数量上
动态
数量上公有制主体地位数量标准图示社会总资产公有资产
公有资产>60%
● 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但在个别地区、个别部门可以有所差别。
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
上。
国有经济控制的行业和领域
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
自然垄断的行业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
● 从根本上说,是由非公有制经济在发展社会生产力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
调动积极性经济增长
扩大就业社会性质活跃市场 (4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作用
●是由非公有制经济在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决定的。
A 、提供了多种市场经济主体
B 、增强国有经济市场竞争力
C 、外资企业的进入可为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的体制创新提供借鉴。
(5现代公有制企业的时代变化
• 公有制变化:传统公有制——现代公有制。
• 变化的基本特征:
A 、公有制企业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经济主体 ,具有独立的经济利益。
公有制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与自身经济利益密切结合在一起。
公有制企业具有越来越多“ 个体独立性” ,具有独立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地位。
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国营
租赁制
承包制股份制
股份合作制
B 、公有制的实现形式: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公有制主要不再是单一公有的形式,更多的是采取混合经济的形式。
C 、与经济利益的关系:公有制企业与自身的利益、职工的利益都已经直接挂钩,并在市场竞争中才能实现。
竞争也成为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
企业将对经营决策的结果承担全部的责任。
这些特征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传统公有制经济的弱点。
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马克思主义认为,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就有什么样的分配方式。
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分析
A、经济基础:
公有制排除了依靠占有生产资料无偿占有他人劳动成果的经济基础,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
B、物质条件: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了只能实行按劳分配,而不能实行按需分配。
C、直接依据:
旧的社会分工仍然存在,劳动仍然是人们谋生的手段 ,这些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3按劳分配为主体的两个原则
一是体现在按劳分配是全社会分配领域中主体的分配原则(全社会范围的收入分配中,按劳分配占最大比重,起主要作用
二是体现在公有制经济内部主体的分配原则 (公有制经济范围内劳动者总收入中,按劳分配收入是最主要收入来源
(
4多种分配方式的实质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的按劳分配以外的多种分配方式,其实质就是按对的占有状况进行分配 ,是生产要素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
人的劳动:人的活劳动、技术、信息、管理等
物质要素:土地及厂房、设备、原材料等
生产要
素
(6正确认识“先富”与“后富”的问题 A、“先富”必然性
(1劳动者个人禀赋和家庭负担的不同
(2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分配方式
(3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4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脑体之间的差别
B、实现过程与要求:
(1在一定时期内需要着重强调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2而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就应该逐步把“共富” 作为重点。
C、基本现实指导原则:“两个大局”思想
“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
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
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
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
”
二、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
(一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特点
(二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要求和原则
(三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一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特点
1. 从改革的社会性质看 ,不是改变整个社会的根本性质, 而是赋予社会主义制度新的生机和活力,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增强社会主义的吸引力,使社会主义社会趋于健全和成熟。
2. 从改革的社会力量看 ,是把坚持党的领导与充分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目的是让人民群众富裕起来,给人民群众带来福祉。
3. 从改革的内容看, 不是改变社会基本制度,而是改变现存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那些方面和环节,变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各项具体制度安排。
4. 从改革的手段和方法看, 是在维护社会稳定的前提下,循序渐进地进行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利益关系的调整,同时在这种调整中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既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又使社会焕发强大活力。
(二经济体系改革的基本要求和原则一是坚持社会主义的改革方向。
二是坚持改革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三是坚持从实际出发的改革道路。
四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五是尊重群众首创精神。
六是大力推进体制创新。
(三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1. 当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的主要表现:
一是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增长方式粗放问题仍然突出。
二是市场机制未充分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三是宏观调控体系不够健全。
四是市场秩序不够规范。
2. 存在问题的原因: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还存在一些长期积累形
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2 改革是一个不断完善和整体配套的过程 ,一些问题在最初并不是改革的重点,但随着其他方面改革的不断推进,这些问题逐渐凸显并变为矛盾的焦点。
(3影响经济发展的问题总是会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 ,每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出现一些比较突出地问题。
3. 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在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农村经济体制、金融体制、宏观调控体系、收入分配制度以及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有关体制等方面迈出新步伐。
具体情况是: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一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 改善宏观调控,健全市场体系,深化垄断行业改革, 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二是推进财税体制改革, 理顺中央与地方及地方各级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 ,更好地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三是深化土地、户籍、公共服务改革, 理顺城市与农村的关系, 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
四是推进社会事业、收入分配等改革, 理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努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有效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五是推进依法行政和社会管理创新, 理顺政府与公民和社会组织的关系, 深化政务公开,健全监督制度,建设服务、责任、法治、廉洁政府。
三、中国的经济发展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二中国经济发展战略和发展道路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1.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 经济增长 ,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经济规模在数量上的扩大。
● 经济发展 ,不仅包括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规模在数量上的扩大,而且包括经济结构优化、经济效益提高、生态环境良好、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等内容。
●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重要保证和最终目标。
2. 调整经济结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 经济发展方式是指一国或地区实现经济总量增长和质量提高的途径和办法。
● 调整经济结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 , 是提升国民经济整体素质、赢得国际经济竞争主动权的战略重点和根本途径。
●调整经济结构,关键在于实现“三个转变”:一是实现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结构二是实现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产业三是实现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要素
(1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较弱
受到依靠出口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传统模式影响,造成我国的经济增长过度依赖于投资和出口,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正在逐步减弱。
按支出法计算,我国居民最终消费支出额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由2000年 62.3%下降到2007年的48.8%,相应地,资本形成总额和货物与服务净出口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分别为37.9%和51.1%。
3
(2产业结构不合理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的突出矛盾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虽然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增加,但其仍滞后于工业的发展。
目前,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 突出表现为第一产业不稳、第二产业不强、第三产业不足。
按不变价格计算,第三产业总产值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
的拉动虽由2000年2.9%上升到2007年5.1%,但相应年份,第二产业总产值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拉动却由5.1%上升到6.5%。
(3降低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任务艰巨
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脆弱,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当前,在经济快速增长过程中,水、土地、能源、矿产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形势日益严峻。
2009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是美国的2.9倍、日本的4.9倍、欧盟的4.3倍、世界平均水平的2.3倍;消费的铁矿石、粗钢、氧化铝和水泥分别达到8.7亿吨、5.67亿吨、2600万吨和16亿吨,约占世界消费总量的54%、43%、34%和52%。
为了满足国内经济发展需要,能源资源进口越来越多,2009年石油、铁矿石等资源的进口依存度都超过了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