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的起源到秦汉大一统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含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的起源到秦汉大一统国家的建立与巩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60分)

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

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中国人强调姓所反映的实质是()

A. 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B. 家族宗法观念浓厚

C. 个人观念淡漠

D. 专制王权强大

2.从甲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商王求丰年和降雨的卜辞,但奇怪的是他们不是直接向他

们心目中的最高神——“帝”请求,而是托祖先转达。据此我们可以判定商代()

A. 祖先的地位高于神

B. 国家大事完全通过占卜来决定

C. 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D. 崇拜祖先的宗法观念已经形成

3.“三代”姓氏分而为二。“姓”源于母系氏族,多带“女”旁。“氏”主要源于各级贵

族的分封。秦汉以来,原来的“氏”大多转化为“姓”,姓氏合而为一。此后“氏”通常指女子娘家姓,称为“某氏”,男子反而不称“氏”。这一变化反映()

A. 传统的分封制和宗法制崩溃

B. 女权社会为男权社会所取代

C. 民族大融合促进姓氏的发展

D. 国家的统一使姓氏走向规范

4.《尚书大传》说:周公摄政,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

周,六年制作礼乐,七年致政成王。对“四年建侯卫”“六年制作礼乐”解读正确的()

A. 建侯卫就是实行郡国制,制作礼乐是为了维护郡国制

B. 建侯卫就是实行分封制,制作礼乐是为了维护宗法等级制

C. 建侯卫就是推行宗法制,制作礼乐是为了用来代替分封制

D. 建侯卫就是实行郡县制,制作礼乐是为了丰富周人的生活

5.在中国古代,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官员亦以“为民父母”

“爱民如子”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这一现象反映出()

A. 宗族关系已成为执政的基础

B. “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

C. 官员考核主要依据民本思想

D. 官民之间具有共同政治诉求

6.孔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孟子曰:“如欲乎治天下,当今

之世,舍我其谁?”这反映当时的儒者()

A. 适应社会转型之努力

B. 经世济民的担当精神

C. 重构礼乐纲常的愿望

D. 不受重用的愤懑之情

7.战国时期,墨家将孔子塑造成乱贼形象,道家学派在《庄子》中发挥想象将孔子描绘成

道家代言人,法家学派在《韩非子》中将孔子法家化。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 战国时期思想界出现了统一趋势

B. 儒家思想受到人们普遍认可

C. 孔子思想与各派学说有交叉之处

D. 人们的思想在当时比较自由

8.美国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说:“(秦朝)在证明法家思想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的灭

亡)也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这个“正确的思想”是指()

A.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B.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C.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

能屈”

9.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诸子百家“其官虽殊,譬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仁之

与义,敬之与和,相反而皆相成也”。这反映了诸子百家()

A. 在理论上求同存异

B. 最终达到殊途同归

C. 均为稳定统治服务

D. 有相互融合的特点

10.《庄子•天道篇》:“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

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荀子•天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两者都强调

A.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B. 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C. 世间万物都是相对的

D. 天人感应,天人合一

11.某学者评价百家争鸣时指出:“正是这一时期(战国时期)的政治混乱才迫使那些思想

者不断反思社会的本质以及人民所应该承担的角色,一些人试图找到能够恢复政治和社会秩序的法则。”由此可见()

A. 战国时诸子百家开始出现

B. 争鸣核心是重建社会秩序

C. 文化的繁荣源于社会混乱

D. 百家争鸣只关注人际关系

12.战国后期,诸子思潮激荡,交互影响。例如墨者习儒者之学,老庄、申韩学术颇有互通

之处……调和折衷之思潮逐渐成熟。吕氏春秋之编纂可视为先秦思潮发展的结局。这种思想局面折射出()

A. 思想复杂、流派林立

B. 相互学习、思潮趋一

C. 经济转型、走向统一

D. 诸侯争霸、礼崩乐坏

13.有论者认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更加广阔的国土上更加彻底地实施郡县制,才使得

“车同轨、书同文、钱同币、行同伦、统一度量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得以在全国贯彻落实。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A. 郡县制利于国家统一

B. 郡县制加强了君主专制

C. 国家统一是郡县制实施的前提

D. 秦始皇是设郡、县的首倡者

14.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丞相吕不韦徒蜀自杀;汉武帝执政53年,先后更换12位丞相,丞

相任职的平均时间为4年,被杀的概率约三分之二。这表明()

A. 秦汉丞相位高权重

B. 秦汉相权无足轻重

C. 相权不能制约皇权

D. 皇帝权力至高无上

15.“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大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

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分析大量的史实,然后得出科学的结论。下列对郡县制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

A. 它分郡县两级,一郡之内又分若干县

B. 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直接

任命

C. 郡县制开中国单一制国家组织结构先河,影响深远

D. 郡县制是中央对地方政权

进行有效控制的制度

16.《荀子•君道》写到:“墙之外,目不见也;理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

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为达到这种效果,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

A. 推行郡县制度,加强地方控制

B. 设立丞相,帮助皇帝处理政事

C. 设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

D. 设立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事

17.“中国古代文明的灿烂之花没有在中国结果,相反却在欧洲结出了划时代意义的果实。”

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 中国的四大发明对中国毫无意义

B. 中国的四大发明对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