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美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漳州卤面
漳州的卤面,据说已有一
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南方主 食大米,面食应该是公元 686年建郡时,由移居此地 的大批北方汉族带过来的。 后来这些北方人入乡随俗, 面食也渐渐成了节日、婚嫁、
搬家之类喜庆时候的特殊食
品。如今满街的排档也都可 以吃得到
深沪拳头母
拳头母是晋江深沪的一 道以猪肉为原料,广受 欢迎的闽南风味小吃。
粽子的沿革

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
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

东汉末年:草木灰水浸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
形,煮熟就成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米外,
还添加中药材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南北朝:出现杂粽。品种增多,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
历史起源:
深沪鱼丸始创于清同治年间,创始人张昌盘曾是位
走南闯北的船商。当时,台湾与广东已有鱼丸在摊点中 出现,其烹饪法引起张氏兴趣,经多年的反复实践,终 于研制出独具一格的“深沪水丸”来,且是“青出于蓝 胜于蓝”。张氏便以此为业。至第二代,即张道炳、张 道尚、张道锦三兄弟时期,其业更发达。清光绪年间, 长子张道炳带领兄弟在继承父业为,又研制出“虾丸” 新样品,经油炸加工成“虾丸浮”,因保鲜期达月余, 就在泉州设总批发站,销往台湾、上海、广东、福州等 埠头销售,这便是深沪鱼丸最鼎盛时期,由于张氏鱼丸 知名度高,人们便将张氏家族居住地叫为“虾丸巷”, 称张道炳为“虾丸炳”,至今还沿袭其称。
碗仔粿
俗名油葱粿,独具同安地方风味的小点。闽 南地处华南地区,主食以大米为主。所以米类制 品非常丰富。而碗仔粿、萝卜糕、芋头糕则是这 其中的翘楚。 碗仔粿系选用上等粳米磨浆,盛入小碗中,加入 香肠片、瘦肉、荸荠肉蓉、鹌鹑蛋等,放入蒸笼 中旺火蒸熟。食用时根据个人口味,配以油葱、 酱油、北醋、卤酱、扁鱼末、沙茶酱、辣酱、蒜 蓉等佐料,令人口齿生涎,非尝不可。做的好的, 粿质不粘不结,软滑有弹性。
关于建筑
--闽南古厝
关于宗教
闽南民俗文化
闽南语言文化
闽南话、歌仔戏、闽南语歌曲
闽南美食
—厦漳泉特色小吃
12级汉语言文学2班
小组成员: 1号 10号 15号16号 18号 26号 27号 48号
闽南小吃是一种汉族特色小吃,集中分布在福建省 ,台湾省各地,由当地闽南人历来讲究饮食而成的 多种多样的独特风味小吃,不仅如此还蕴涵着丰富 的历史文化内涵。与闽南小吃有关的历史典故可追 溯到2500年前,以及产生了各种关于闽南小吃的古 话等。 闽南小吃风味是鲜、香、淡,注重口味、营养 、多样。烹饪工艺主要是炒、炸、煎、烩等, 主要分布地区为福建南部等操闽南话地区。
泉州肉粽



肉粽是泉州的传统风味小吃,其选料讲究,配料多 样,制作精细,历史悠久,味道香甜,油润不腻,色 泽红黄闪亮,以独有的风味,享誉海内外。清末民国 期间,市区有个“肉粽银”,肉粽最为出名。 端午节时泉州家家户户备有肉粽,供奉神明先祖。端 午节吃肉粽、赛龙舟是泉州传统的风俗。泉州肉粽富 有引人品尝的魅力。 肉粽以香菇、虾米、芋头粒、栗子、猪肉(或鸡肉)、 糯米等为原料。制作时先把糯米浸后晾干,拌上卤汤、 葱头油,放在锅里炒得又干又松,再与红烧猪肉、生 栗子搅拌均匀,用竹叶包好煮烂。肉粽要趁热食用, 吃时配上沙茶酱、蒜茸、红辣酱等调料,更是美味可 口。
芋 包
芋包
相传,祖籍同安埔尾的一位在外征战的将军,他解甲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归田后回到故乡,讲究饮食,把槟榔芋头去皮挖心,
填入作料,放在蒸笼炊熟,趁热蘸些调味就食。据说
这是芋包的前身。
芋 包
芋包是厦门人过年必吃的,就像北方人过年一定要吃 水饺一样。因为闽南盛产槟榔芋,所以闽南人也非常爱 吃芋头类菜肴和主食。厦门有一种名小吃芋子包,是以 芋为皮包馅料的。 芋包系将槟榔芋削皮洗净捣成生芋泥,和上少量淀粉、 搅拌均匀,在碗的内壁涂上一层油,放进预先准备好的 猪肉、虾仁、香菇、冬笋、荸荠等片丝馅料,再盖上一 层芋泥。轻轻倒扣取出放在蒸笼里蒸炊而成。芋包要趁 热吃才Q,食用时一般佐以辣椒、芥辣、沙茶酱、葱头油、 炒韭菜花等,味道更好。
拳头母
深沪鱼丸
深沪鱼丸是晋江的传统名点。其形状有圆、块状
或鱼形。它具有色泽雪白晶亮、下锅膨胀力强、质地柔 软、入口鲜美细腻等特点,坚韧雪白,不易变质,入口 柔润清脆。因为这里所制的鱼丸不但技术较讲究,取料 也较纯真。系选用鳗鱼、马加鱼等上等鱼肉剁碎捣烂, 与地瓜粉一起搅合制成。 另外,用肉骨清汤和油葱、瘦 肉等配煮,熟时,香津适口。
漳州手抓面

手抓面,漳州话又叫做"豆干面",是漳州的传 统小吃,细面条用开水烫热后捞出,抓成手掌 大小的面份,放在竹篱上铺开。吃时在“面份” 上放上“炸豆干”(油炸豆腐),加芥辣、酸 辣、酱、蒜茸等调料,然后把“面份”卷起来 用手抓着吃,故叫“手抓面”。这样吃法面条 软中带韧,香甜酸辣,冰凉润滑,留有余香, 别有风味。
土笋冻


土笋冻是一种由“黑土蚯”加工而成的冻品。相 传土笋冻,是由民族英雄郑成功在攻打台湾时, 粮草紧缺,但又不愿意接受老百姓的接济,每日 仅食用以土笋煮成的汤 ,但又经常忘记喝,为了 不让手下为他温热,他就直接食用凝成冻的土笋 汤 ,发现味道更鲜美。 郑成功的这种无私的为百姓着想的精神和他 那种站在手下立场思考问题的优秀品质也是土笋 冻的内在表现,黑土蚯牺牲自己成为人们口中的 美食,起到降火的功效。郑成功的个人魅力正与 土笋冻相媲美。

元代:粽子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突破菰叶的季节局限。 明代: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
仁、枣子、胡桃,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清代:出现“火腿粽子”。
如今粽子更是千品百种,璀璨纷呈。现今各地的粽子,一般都用 箬壳包糯米,但内涵花色则根据各地特产和风俗而定,著名的有 桂圆粽、肉粽、水晶粽、莲蓉粽、蜜饯粽、板栗粽、辣粽、酸菜 粽、火腿粽、咸蛋粽等等。
早在2500年之前,中国人的饮食生活中就已存在常馔(即吃饭)和小食 (即吃点心)之分了。唐代,人们用点心一词来表示稍许吃些食物的意思。 唐代后期,粉食已经十分普及,点心也流行了起来。宋代时,称早晨的小食 为点心。中国人传统的饮食思想造就了几千年吃点心的饮食习惯。 随着时代的发展,点心和小食日益多样化。同时,各地域的点心也反映了各 地的商业环境。主要物产及饮食习惯。比如:北方的点心朴食无华,十分实 惠,南方的点心受海外饮食的影响,做工十分考究。
闽南文化
闽南文化
---分布地区
闽南文化,起源于泉州。系指生活 在福建南部地区的人(主要是闽南人 )共同创造并一代代传承发展与创新 的地区性文化,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的中华文化的一个支系,其分布范围 为我国改革开放以后被誉称的“厦、 漳、泉金三角”,即现辖的泉州市、 厦门市、漳州市各区、市、县(泉州 原辖金门县待统一)、台湾、新加坡 等地。
碗仔粿
碗仔粿俗名油葱粿,是福建同安传统 的汉族小吃。主要原料是粳米,把经水 泡过的大米磨成浆,配上肉泥、鹌鹑蛋、 油葱等佐料,蒸熟便可。吃起来清凉爽 口,亦甜亦咸,别具风味。吃的时候如 果浇上一点调好的酱,味道会更加鲜美。 粿质不粘不结,软滑有弹性。食用时根 据个人口味,配以油葱、酱油、北醋、 卤酱、扁鱼末、沙茶酱、辣酱、蒜蓉等 佐料。
泉 州
肉 粽
烧肉粽
肉粽是福建泉州等闽南地区的小吃,端午节节日食俗。其选料讲究,配 料多样,制作精细,历史悠久,味道香甜,油润不腻,色泽红黄闪亮,以独 有的风味,享誉海内外。清末民国期间,市区有个“肉粽银”,肉粽最为出 名,还有泉州市区浮桥头观音亭的许牛制的肉粽,顾客满座。端午节时泉州 家家户户备有肉粽,供奉神明先祖。
1.得名:为什么拳头母有着这样奇怪的名字?
传说一两百年前,晋江深沪的渔船条件很差,既没有冰柜,也无法保障安 全。若遇7级以上的风,渔夫都不敢出海。因此,鱼不是天天都吃得到。没 有鱼吃的时候,村民只好吃猪肉,或用猪肉制作成肉丸子。而做肉丸时不能 有一丝肉筋,村民便把筋全部挑出来。 挑出来的肉筋怎么办?有人奇思妙想,把肉筋和鲜肉搅碎捏成团。后来有 人觉得味道单一,又添入香菇等辅料,还把这个“新物种”取名“筋头母”。 由于肉筋无法完全搅烂,“筋头母”不似丸子那般浑圆平整,看起来像拳头, 且“筋头母”的闽南语发音近似“拳头母”,于是不知从何时起,它便改名 成为“拳头母”,流传下来。
走遍闽南
吃(kàn)尽美食佳肴
蚝仔煎
蚵仔煎(读做ô-ā-jiān,普通话译作“海蛎 煎”),发源于福建泉州,是闽南,台湾,潮 汕等地经典的汉族小吃。起源是沿海地区人民 在无法饱食下所发明的替代粮食,是一种贫苦 生活的象征。蚵仔煎据传就是这样的一种在贫
穷社会之下所发明的创意料理。
蚝仔煎是泉州风味小吃,物美价廉,口感甚佳。
赤豆,裹成的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唐代:粽子用米已“白莹如玉”,粽的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
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
粽子的沿革

宋代:有“以艾叶浸米裹之”的“艾香粽”,还有“蜜饯粽”,
见苏东坡“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名。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 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
五香卷
五香卷
漳州地方名点。它采料精细,以半肥瘦 猪肉条、葱碎、荸荠碎、虾皮等原料,配上 五香粉、白糖、虾油,加薯粉和水搅成浆糊 状,再用豆腐皮包卷成长4寸、直径1寸左右 的圆条状,放入热油锅炸熟。成品外酥内润, 香味浓郁,鲜美可口。除小吃外,还可做宴 席拼盘。
闽南润饼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或清明前后,有 吃润饼的习俗。 至于润饼的典故,据说春秋时代, 有个贤者介子推为了照顾母亲拒绝 晋文公的封禄,带着母亲入山隐居, 晋文公为了逼出介子推而放火烧山, 料想孝子必定会背着母亲逃出来, 但介子推却抵死不从,和他的母亲 一起被烧死,伤心悔恨的晋文公自 此规定这一天全国都不能生火,定 为寒食物节以纪念介子推的气节, 这也就是后来的清明节。古时候在 清明节这一天吃寒食,将蔬菜放凉 再包进面皮中包裹食用,这样的习 俗流传到今日,大家便会在清明节 吃润饼来应景。
清代的《燕京岁时记 》也有:“打春,是 日富家多食春饼。” 可见春日做春饼,食 春饼的民俗风情由来 已久。
薄 饼
现在有关春卷的谚语 很多,如“一卷不成 春”,“隆盛堂的春 卷---里外不是人”等 等,春的意思在这里 就是春天,有迎春喜 庆之吉兆。
润 饼
也称“润饼菜”、煎饼。为晋江、南安等地名点。 它用面粉制成圆形薄皮,包上菜肴,卷成圆筒状而食。 馅用豆腐干、猪肉、红萝卜、花菜或切成丝的包菜、豆 芽、粉丝、蚵煎等,分别炒熟,混装于盘内,食时在饼 皮上涂上辣酱,撒上炒过的浒苔(一种海菜)、花生末等, 包上各种菜肴即可食用。此饼来由有不同说法:一说为 郑成功夫人所创;一说是当年遭元人洗劫的南人,清明 扫墓时为寄托哀思做成此饼,以手捧食。较为流行的说 法是,明代金门人蔡复一夫人所创,蔡为官清廉,任云 贵、湖广总督时,常忙得废寝忘食,蔡夫人遂以面饼裹 菜,让丈夫一手执笔批阅公文,一手拿煎饼进食,工作、 进食两不误。
闽南地区位于东南沿海,与台湾隔海相望,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
和丰富的山海资源。历史上两次中原汉民大量南下入闽,带来了北方汉族古 老的饮食文化。唐代,泉州港是中国四大商港之一,与世界100多个国家和 地区有贸易往来。宋元时期,一跃成为“东方第一大港”,是中国历史上最 早对外开放的国际城市。物资人员的大交流,促进了中外文化的大交汇。历 代厨师利用丰富的物产,兼容中外烹饪特长,逐渐形成了风味独特的闽南菜 流派。作为其一翼的泉州风味小吃,既保留了唐宋遗风,又有创新的内容。
受到不少闽南人的热爱。相传,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 年),陈振龙(番薯之父)从吕宋岛(今菲律宾)带回了 番薯种。翌年,广东、福建受灾,番薯成为推广救灾品种, 吃不完即制成番薯粉。同样,礁石上的蚝仔,也被挖剥来 充饥,数量不多的人家,则将其与番薯粉蒸煮煎炒。
正是在面临饥饿与生死存亡的危难关头,极具聪明才 智的闽南人把番薯和蚝仔等结合烹制来解决了灾区的温饱 问题。这不仅体现了闽南人具有过人聪明才智,同时也让 闽南人的团结一致的精神在关键时刻彰显得淋漓尽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