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基因治疗及其基因传递载体的应用

简述基因治疗及其基因传递载体的应用
简述基因治疗及其基因传递载体的应用

简述基因治疗及其基因传递载体的应用

1 基因治疗机理

基因治疗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疾病治疗模式,是通过载体将外源基因、基因片断或者寡聚核昔酸引入受感染的细胞内进行适当的表达,以纠正或改善致病基因所产生的缺陷,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从广义地说,基因治疗是应用基因或基因产物,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从狭义地说,基因治疗是把外界的正常基因或治疗基因,通过载体转移到人体的靶细胞,进行基因修饰和表达,改善疾病的一种治疗手段。基因治疗是一种根本性的治疗,它可以通过取代突变的致病基因,也可以通过改变病变细胞的基因结构,或者通过导入能增强人体内免疫能力的基因等方式,来达到治疗的目的。与传统的药物治疗相比,基因治疗从根本上实现对疾病的控制。1990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实施了第一例人类基因治疗,对两例ADA缺乏症的女性患儿进行了ADA基因转移,从此开创了人类基因治疗的先河。10多年来,基因治疗的发展历史曲折,虽然有成功的报道,但从总体上看,仍处于试验阶段,尚未达到理想的疗效。

2 基因治疗途径及步骤

基因治疗主要有体外和体内两种途径。体外途径指通过选择适当的靶细胞,在体外进行基因转移,筛选可表达外源基因的细胞,再将这些细胞转移至体内。这是基因治疗前期最常用的方法,其优点在于可将细胞移植回体内前,可以对细胞进行检查和优化,易于操作;而且细胞在

扩增过程中,对外源的添加物质大量稀释,易于清除;同时,人体细胞,尤其是自体细胞,加工后应用于人体自身,易于解决安全性问题。但该方法仅局限于可移植细胞,如淋巴细胞和骨髓细胞等,同时仍需对可能发生的免疫反应进行检查。该方法的另一缺陷是面临着如何长期保持移植细胞功效的问题及细胞移植回体内后其基因表达关闭,必需开发和寻找合适的启动子。另外,这种方法在工业化方面,载体系统不易形成规模,而且必须有固定的临床基地。

体内途径则是将外源基因装配于特定的真核细胞表达载体,直接的将治疗基因导入患者体内。这种方式的导入,无疑有利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但是,对这种方式导入的治疗基因及其载体必须证明安全性,而且导入体内后必须能够进入靶细胞,有效地表达并达到治疗目的。因此,在技术上要求很高,其难度明显高于体外途径。目前,对其研究日益增多,可能将成为基因治疗最有前途的方法。

基因治疗步骤:⑴选择治疗基因;主要是依据病因和发病学选定,对于某一种疾病治疗基因可以有多种,可通过优化组合来确定,这将有赖于人类基因组计划,尤其是功能基因组学的发展。⑵选择治疗基因导入系统(包括基因转移载体和基因导入途径);是基因治疗的核心技术,是基因治疗是否能够进入临床和获得疗效的关键,因而始终是基因治疗的重点和难点。⑶治疗基因的表达。治疗基因、基因传递系统和基因表达系统是构成基因治疗药物的三个组成部分。

3基因治疗的原则

将治疗性基因以一定的方式高效导入所需部位,并使之在靶细胞中适时适量表达,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这是最理想的基因治疗模式。其中有几个关键问题:首先是必须分离出含有调节序列的特异性基因;其次是必须能够获得足够数量携带该基因的载体或/和细胞;第三

必须建立一条有效的途径将该外源基因导入体内、转染靶细胞;最后转染入宿主细胞的目的的基因必须能产生足够量的产物,可维持适当长的时间,且不产生有害的副作用。简言之,导入体内基因要特异、稳定、高效、安全并具有可调控性。

3.1目的基因的选择

用于基因治疗的目的基因选择原则为:(1)该基因的异常是疾病发生的根源;(2)该基因遗传的分子机制清楚;(3)基因已被克隆,一级结构和表达调控机制较为清楚;(4)可在体外操作,而且安全有效;(5)转移基因在受体细胞内最好能够完整地、稳定地整合并能适时适量表达功能性蛋白质。基因治疗中选择的目的基因可以来自染色体基因组。也可以来自互补DNA ( complementary DNA,cDNA)。目前基因治疗研究中所应用的目的基因多数是通过cDNA克隆技术得到的。以恶性肿瘤为例,在基因治疗方案中,所用的基因大致可归为三类:一是细胞因子类;二是杀伤性基因类,以疱疹病毒I型胸苷嘧啶激酶(HSV-tk)为代表;三是以

P53为代表的抑癌基因或癌基因的反义基因类。

3.2受体细胞的选择

基因治疗选择受体细胞的原则为:(1)最好选择组织特异性细胞,即外源基因仅在该系统组织中表达,而在其它组织中不表达或表达水平较低;(2)细胞要易于从体内取出,有增殖趋势,且生命周期较长,使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体外基因操作;(3)离体的细胞要能接受外源基因的转染;

(4)细胞经过体外基因操作后能够存活下来,并能安全输送回体内。根据疾病的性质、基因治疗的策略,靶细胞可以选择外周血淋巴细胞、骨髓造血干细胞、成肌细胞、成纤维细胞、角质细胞、呼吸道上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肿瘤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等。

3.3基因表达载体的选择

目的基因本身一般不含有启动子等调控序列,导入靶细胞后很难得到目的基因的表达。因此,必须将目的基因重组于表达载体的合适位

置,再导入细胞,在特定调控序列指导下进行表达。表达载体有质粒载体(plasmid vector)和病毒载体(viral vector)两大类。质粒载体一般可用物理、化学以及融合法导入靶细胞。为了便于操作,构建的质粒载体不仅包含哺乳动物细胞的表达调控元件,而且也包含了细菌内进行复制的表达元件,因此被称为穿梭载体(shuttle vector )。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哺乳动物的质粒载体有pSV2, pRSV, pcDNA3和pCI载体系列等。这类载体的特点是可插入较大长度的外源基因(10kb以上),有较为广泛的宿主细胞范围,经转染的细胞不发生裂解,故可建立稳定分泌外源蛋白的细胞株,用于ex vivo基因转移。上述载体随着采用的调控序列不同,其表达的效率也不同。病毒载体的构建与质粒载体相似,但进入靶细胞的方式不同。目的基因与病毒载体重组形成重组载体。在基因治疗中多是将此重组载体以不同方式进行包装,获得重组的病毒颗粒,再感染靶细胞,以便将目的基因带入靶细胞,并得到目的基因的表达。

4基因治疗中有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基因治疗是一种富有前景的治疗疾病的方法。然而,人类疾病基因治疗的限制主要是转基因方法的潜在风险,相对低效率和靶基因的细胞内稳定性。因此,基因治疗作为一种崭新的治疗手段要想应用于临床,那么就必须解决几个关键的问题。

4.1基因转染系统的安全性

基因治疗从实验室走向临床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缺乏完善的基因转移载体系统。众所周知,对临床基因治疗而言,安全性尤为重要。1999年患者Jesse Gelsinger 的死亡,为基因治疗抹上了一层阴影。德国的华人科学家及其同事在用反转录病毒基因标记的动物模型中率先观察到白血病诱导作用,2002年法国基因治疗小组在为一名X染色体连锁的严重联合免疫缺陷性疾病(X-SCID )患者进行临床基因治疗试验后,又

发现了白血病样副作用。免疫学毒性也是病毒载体的又一个缺点,另外要注意的是在宿主内的融合转移基因和病毒的长期性影响。例如在一位接受基因治疗临床试验的患者的精子中发现了用于转基因的病毒,这就暗示了基因治疗可能改变患者后代基因的危险。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重组DNA咨询委员会认为,用逆转录病毒为载体插入靶基因至患者细胞内进行基因治疗,可导致白血病发生,其原因是激发了失控的细胞生长,从而致癌。

4.2目的基因的有效性

目前尝试用于基因治疗试验的目的基因很多,但真正应用于临床的却寥寥无几,其主要原因之二是转基因至体细胞内适当位点的“低效性”。一方面,对于有效的基因治疗的体内应用,反转录病毒滴度仍然太低;另一方面,如果治疗性DNA未能整合入人体染色体,它在细胞内被终止或分解之前只有短时间内产生蛋白质,若想满足长期治疗需要,基因必须被嵌入依然未确定整合的染色体,并随细胞传代。“低效性"的其他原因是大部分的基因治疗是非特异的,对少数特异的基因治疗,在选择靶基因修复或敲除之前,需要确定哪一个是缺陷或突变基因;另外,大多数人类疾病是多基因致病(如癌症),因此大部分单个基因转移的基因治疗往往得不到非常满意的效果。随着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开展,各种致病基因的发现及各种基因功能的进一步明确,将带动基因治疗的迅速发展。开发结合二个或更多基因的嵌合靶基因和嵌合载体的基因治疗是富有前景的。

4.3基因表达的稳定性

基因的相对稳定性是保持个体健康的关键,进行基因治疗时,不仅应当保持导入靶细胞或组织的基因自身的稳定性,而且靶基因转入后应能够持续、稳定地表达,从而产生良好的效果。目的基因表达的组织、时序及水平上的严格调控是这类基因治疗进入临床前必需解决的问题。为此,可以采用组织特异性启动子,设计能整合入基因组终末位点的载体,以避免整合至有潜在风险的位点,并使靶基因在特异的靶组织中长

期、稳定地表达,从而满足某些疾病(如血友病)的需要。然而,对于I型糖尿病,持续、稳定的基因表达只是取得最终目标的第一步,因为较高或较低的血糖水平对任何患者都是致命的。对糖尿病的一种确切的治疗是在每日变化的食物摄入中保持正常的血糖浓度。因此,稳定的转基因技术以及如何在期望的时间(定时)和适当的水平(定量)转导基因表达系统至靶器官,且靶基因持续、稳定地表达等问题,是基因治疗成功所必须的条件。研究疾病状态下基因表达调控的机制,开发及应用能被病理信号诱导的启动子元件表达载体系统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利用体内特定的生理信号实施转染基因生理水平表达的控制可能成为较理想的方法。

4.4目的基因转染的靶向性问题

早期基因治疗的疾病主要选择如肺囊性纤维化、ADA-SCID等遗传缺陷性疾病,治疗基因导入体内后即使不进行精确的调控也可获得较好疗效。而在用基因治疗其它多种疾病时,对目的产物的需要量要求严格,如果目的基因表达由载体或病毒启动子自发激活,表达不受控制,目的产物表达过度或不适当,不仅对疾病治疗不利,甚至可能引起致命的副作用。对于理想的肿瘤基因治疗,其目的基因的表达应能区别正常组织与恶性组织,但同时对恶性组织的类型无特殊选择性,能在多种癌症和肿瘤组织中表达,即实现所谓肿瘤特异性表达。目前应用于肿瘤试验性基因治疗载体的启动子可高效启动下游基因的表达,但基因表达缺乏选择性。

5 基因载体

尽管人们对做为疾病治疗手段的基因治疗充满巨大的希望,但开发高效临床方案的进展仍然缓慢。问题的关键在于安全和有效的基因导入系统(Gene delivery system)的开发。目前有许多载体系统,但没有一个载体可以达到安全、高效、靶向地把基因导入体内的靶细胞。不少临床

治疗方案失败于不合适的载体。为了使基因治疗能真正替代当前的常规方法,就必须研发安全、高效的基因导入载体。

理想的基因导入载体必须具有一些优异性能以便在体内能克服可能遇到的传输障碍,这些可能遇到传输障碍可分为三类:细胞外、细胞内和开发过程中产生的障碍。细胞外传输障碍包括生理盐条件的影响、血清的影响、细胞相关蛋白的影响和免疫系统的影响。所以一个理想的基因传递系统应该具有如下的特征:(1)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无细胞毒性和免疫原性,可生物降解);(2)一定的包装容量,它应能转染长达1000kb 的DNA,能与DNA复合形成颗粒;(3)能保护DNA在血液转移过程中不被核酶降解;(4)能够将DNA输送至特定种类的细胞,包括处于静止期的细胞;(5)在细胞水平上,能将DNA送至所需的细胞器;(6)一旦达到合适位置,能释放DNA进行核转位或调节基因表达;(7)能够引起功能蛋白在特定细胞类型的持续表达而且它绝不会导致癌变;(8)制备方便。

现有的载体都只能部分满足上述条件,而不能提供所需的全部功能。目前,基因治疗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有效性和安全性。事实上,自1995年以来,全世界基因治疗领域的科学家们在改善基因导入系统和载体方面作了大量的努力,新思路、新技术和新方法层出不穷。当前主要使用的三种DNA转染系统是,物理转染系统(基因枪、电穿孔和裸DNA直接注射),病毒载体和非病毒人工合成的转染载体。其中物理转染系统只能应用于皮肤、肌肉和肝脏等有限几种组织。因此基因治疗应用的载体主要集中于病毒载体系统和非病毒载体系统。病毒载体充分利用了病毒高度进化所具有的感染和寄生特性,已被广泛而有效地得到了应用。但是病毒载体存在许多不足,主要体现在免疫原性高、毒性大、目的基因容量小等。非病毒系统导入基因的效率相对较差,故在基因治疗临床试验中的使用率不到20%;但非病毒载体的生物安全性较好,特别是靶向性的脂质体、靶向性的多聚物,以及脂质体/多聚物/DNA复合物等新产品的出现,结合电脉冲、超声等新技术,明显提高了导入效率和靶向性,是今后非病毒载体发展的重要方向。

5.1 病毒载体

5.1.1逆转录病毒(retrovirous)载体

逆转录病毒是病毒性载体中应用最早、研究相当成熟、目前仍被广泛应用的载体。逆转录病毒较突出的优势是它可以有效地整合人靶细胞基因组并稳定持久地表达所带的外源基因。病毒基因组以转座子的方式整合,其基因组不发生重排,外源基因不会受影响。近几年来,人们在增强逆转录病毒的靶向性方面作了许多尝试,并取得了一定成果。逆转录病毒的宿主范围由病毒颗粒表面的包被蛋白(envolop env)决定,env来自何种病毒,包装出的逆转录病毒颗粒就叫该病毒的假病毒。通过改变G蛋白可以改善载体细胞靶向性。如用水泡性口炎病毒的-蛋白包装逆转录病毒基因组产生假病毒,可以拓展逆转录病毒的靶细胞范围并赋予病毒颗粒新的特性。为提高逆转录病毒感染靶细胞的特异性,还可以在原来的病毒env蛋白上接上一段具有特异靶向的多肽,目前应用较多的是单链可变区抗体(bcFv)。如Martin等设计的特异靶向黑色素瘤细胞的逆转录病毒,在病毒包被糖蛋白的表面结构域上连接特异识别高分子黑色素瘤相关抗原(HMW-MAA)的bcFv,90%的人黑色素瘤细胞高水平表达HMW-MAA这一穿膜分子,而绝大多数成人组织不表达。改造过的载体在bcFv的导向下与肿瘤细胞结合,大大提高了载体靶向的特异性。

慢病毒(lentivirus)也属于逆转录病毒家族,是一类很有前途的基因转移载体。它既可以感染分裂细胞又可感染非分裂细胞。该病毒载体能整合入靶细胞基因组、不需要反复转导细胞。最为人们熟知的慢病毒是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复制缺陷型HIV可被用于基因转移。HIV 具有简单逆转录病毒的3个基因(gag、pol和env),此外还有6种辅助蛋白基因。以HIV-1为例,其进入细胞需要结合两种细胞表面受体,其中之一为固定成分,另一种为可变成分-趋化因子受体。这种趋化因子受

体可能是CCKR4(主要是T细胞表达)或CCDR5(主要是巨噬细胞表达)。利用HIV-1的这一特性可使基因转移具有特殊的靶向。虽然使用缺陷型病毒时靶细胞不表达病毒蛋白,但人们对其安全性还存有一定疑虑。目前,科学家们正尝试在不影响病毒功能的前提下尽量删除病毒序列以建立更加安全的慢病毒载体。

5.1.2腺病毒(Adenovirus,AV)载体

腺病毒也是转基因治疗中较常用的一种有效运载工具。它的宿主范围广,分裂和非分裂细胞均能感染。与逆转录病毒家族载体不同,腺病毒基因组不能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组中,而是以附加体的形式存在,不随宿主细胞分裂而复制,是典型的一过性表达载体,治疗中有时需要反复转导。这一特性对于免疫基因治疗来说是非常有利的,用腺病毒载体将不会导致象能整合的载体那样,使用后出现对免疫系统缠绵持久的刺激。

腺病毒转录单位密集而复杂,重组困难,仅限于特定的区域,一般是在E1、E2A、E3和E4。第一代腺病毒载体通常以转移基因取代E1A和E1B,但是这种载体有明显的缺陷:包装能力较低,细胞毒性较强,易引发免疫反应。近年来,在增大载体容量、降低细胞毒性、减弱宿主免疫反应等方面的研究有了很大进展,切除了E1和E3的第二代载体,延长了转移基因在体内的表达时间并降低了细胞毒效应。

虽然重组腺病毒载体应用日益广泛,但有几个主要缺陷仍需改进:腺病毒载体介导的基因表达通常都是短期的;在体内引发强的免疫和炎症反应;单次大剂量应用,会激发抗病毒的中和抗体产生,降低系统应用的效率;特异性较低。在这些领域,国外进行了大量研究。有人切除了腺病毒的E1、E2和E4基因后,发现能避免其在宿主细胞中表达免疫原性病毒蛋白。Belousova等报道,通过在衣壳上嵌合CD40配体,可以使腺病毒载体高效感染CD40阳性的树突状细胞和肿瘤细胞,这一特点可用于遗传性免疫疾病和肿瘤的基因治疗。Kreppel等构建的高容量腺病毒载体(HC-Ad)可以在大鼠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中持续表达6个

月,而有人利用神经元特异的强启动子,使重组腺病毒载体在脑海马回中的表达时间可长达9个月。总之,腺病毒由于其本身的生物学特点,有其独特的优势,加强对腺病毒载体的基础研究,一定会促进这一基因转移载体的发展和完善。

5.1.3腺相关病毒(Adeno-associated Virus,AAV)载体

AAV是一种缺陷病毒,不能进行独立复制,只有在辅助病毒如腺病毒、单纯疮疹病毒、痘苗病毒存在的情况下,才能进行最佳复制,产生新的病毒颗粒,否则只能进行潜伏感染。AAV载体具有安全,宿主范围广,可以长期表达转基因产物的特点,使它在基因治疗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现发现AAV有六种血清型,其中AAV-2研究得最为清楚,其基因组是长4680 bp的单链线状DNA,两侧为两个长145bp的回文序列,称反向末端重复序列(ITR),呈T形发夹样结构。ITR为病毒DNA复制,包装,“拯救”所必需的唯一顺式作用元件。AAV作为基因治疗载体的优势主要有:⑴AAV是一种人源性的病毒,对人体无致病性,免疫反应轻微;⑵可定点整合至人的19号染色体,并能较稳定的存在,从而避免了其它病毒随机整合可能引起的抑癌基因失活和原癌基因激活的危险;

⑶AAV介导的基因转移系统可使外源基因持续稳定表达,并可受到周围基因的调控;⑷AAV的宿主范围很广,包括分裂期和非分裂期的多种细胞;⑸AAV转移系统具有较好21的热稳定性和抗酸碱性以及抗有机溶剂处理的特点,便于储存。但由于存在利用效率低的问题,目前科研工作者进行了大量关于增强AAV基因载体效应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如Gao等用含有AAV的rep/cap基因盒的质粒感染A549细胞获得K209细胞,代替293细胞,使细胞内rep/cap基因的表达扩增1000倍,增加了r-AAV的产量。对不同的细胞,AAV载体的转染效率存在差异。Halbert 等报道,AAV-6载体对肺气道上皮细胞的转染率显著大于AAV-2载体,最高可达80%。用rAAV进行基因治疗若有轻度免疫反应,将影响转染效率。人群中约有50%-60%的人血清中带有抗AAV-2的抗体,其中有18%-7.5%为中性抗体,这些抗体的存在给rAAV的成功转导增加一定

的难度。Bartlett等对AAV表面进行化学修饰后,成功地转染了非病毒许可的人巨核细胞系。经过多年的研究,AAV载体在多种组织都进行了成功的转染,如肝、脑、心肌、骨骼肌、视网膜和气道上皮等组织,未发现对机体有致病性。

5.1.4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载体

单纯疱疹病毒Ⅰ和Ⅱ的基因组都是大型线性DNA,约150 kb长,包含70~80个基因。野生型病毒既可以感染细胞并裂解之,也可以在某些细胞类型如神经元中进入潜伏期。除对神经细胞有亲和性之外,单纯疱疹病毒还能感染多种细胞,包括肌肉、肿瘤、肺、肝和胰岛细胞,病毒滴度很高,可达108~109 PFU/ml。它不整合到宿主染色体上,但可在神经细胞核内持续存在。早期(immediate early,IE)基因ICP4基因突变后病毒就丧失了自主复制能力,只能在辅助细胞的帮助下进行增殖,这就是最初的单纯疱疹病毒载体。单纯疱疹病毒载体的一大优点是载体容量很大,为各种病毒载体之最,可容纳高达50 kb的外源DNA,因此可以同时装载多个目的基因。虽然单纯疱疹病毒载体的ICP4基因突变了,但是,其它IE基因仍然能够表达,而表达产物对许多类型的宿主细胞都有毒性,且在活体试验中引起严重的免疫反应,从而限制了这种载体在基因治疗中的应用。最近,有人构建了缺失ICP4、22和27的新型载体,可以降低对细胞的毒性水平,并延长基因的离体和活体表达时间。这种载体如果能够去除所有IE基因,同时建立起相应的辅助细胞系,那么将很有可能广泛应用于临床。另一种方法是,将原来载体结构上的所有单纯疱疹病毒结构基因全部去除,只保留了复制起点和包装信号顺序,再装上目的基因,然后与带有单纯疱疹病毒基因组但缺失了包装顺序的粘粒(cosmid)共转染宿主细胞。得到的病毒由于不带有任何病毒基因,因此也就不会产生由于单纯疱疹病毒蛋白低水平表达所带来的毒性反应。这种载体的致命缺点是病毒滴度太低,只有106~107

PFU/ml,约为改造前的1%。与其它病毒载体不同的是,在重组单纯疱疹病毒载体上使用外源启动子效果很差。绝大多数非单纯疱疹病毒来源

的启动子插入载体后,所控制的目的基因表达时间都很短,只有一周左右。通过对病毒生活史中的潜伏期的研究,人们正在努力构建一个经过修饰的潜伏期相关转录启动子(latency-associated transcript promoter,LAP),以保证外源基因能够得到长期稳定表达。未经修饰的LAP控制基因转录也是暂时的,但在引入一些可诱导元件后,可以使外源基因获得长期的甚至是细胞专一性的稳定表达。

由于单纯疱疹病毒具有天然的向神经性,这种载体在基因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以治疗帕金森氏病(PD)为例,这种载体要想在基因治疗PD临床试验中得到广泛应用,还要作出两方面的改进。第一,载体要能够兼容一系列有神经细胞和胶质细胞特异性的启动子,从而能够控制目的基因进行精确的细胞特异性表达。要做到这一点,可能需要引入染色质活化DNA元件,如LCRs或MARs。第二,要去除载体的细胞毒性。关于这一点,前面已有介绍,这里不再重复。

5.1.5其它病毒载体

除了以上病毒载体外,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痘病毒、新城疫病毒等也在不程度上得到研究和应用。

综上所述,病毒是非常有效的转基因载体,然而,病毒载体的使用受限。缺陷在于,病毒载体的结构会产生免疫反应或细胞毒性。虽然复制缺损型结构被大量用于疾病的治疗,但是危险性在于产生致病的缺损型病毒。逆转录病毒仅被用于有丝分裂系统,而这种病毒又会引起基因组的致癌反应。重复使用病毒载体会诱导免疫反应,从而削弱转基因的表达效果。非病毒载体可以克服病毒载体的缺陷,具有低细胞毒性和低免疫反应等。此外,非病毒载体没有基因尺寸方面的限制,而病毒载体被限制在6-8 kbase。考虑到病毒载体的这些局限性,对非病毒载体的研究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

5.2非病毒载体

由于在不同的试验与治疗方面,非病毒载体系统表现出多种潜在的优越性,越来越多的实验室选择非病毒载体基因转移系统作为研究方向。将非病毒载体大体分为两种,物理方法途径和化学方法途径。

5.2.1裸DNA介导的基因转移

裸DNA是最简单的一种基因治疗形式。它是由编码生物活性物质的基因及作为其载体的质粒组成。1990年,Wolff JA等人发现,当将纯化的质粒DNA直接注射到小鼠骨骼肌细胞中后,该基因能够表达,并且在接种两个月后,编码的酶仍然具有生物学活性。这是人们首次发现DNA 免疫现象。自此,许多人致力于开发将可编码蛋白抗原的质粒直接导入动物组织,诱导动物的免疫系统对所表达的蛋白质产生体液免疫或细胞免疫,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基因疫苗。除了导入编码蛋白质抗原的基因外,也可以导入编码其他具有药理活性的基因分子,如表达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以用于恶性肿瘤的治疗。裸DNA在体外不能转染细胞,但在体内原位注射时(尤其是肌肉和皮肤),它能有较高的转染效率。但至今人们对裸DNA到底是如何转染细胞,在体内发挥机制的具体过程仍不清楚。但人们发现,当向小鼠门静脉或尾静脉以较大体积注射入质粒时,能引起较高效率表达,这为我们利用裸鼠研究基因功能提供了一种简单手段。裸DNA作为基因载体的优点是可利用细菌比较廉价地大量生产带有药物基因的质粒。但其稳定性和转染效率均不高,也很难有靶向性。

5.2.2基因枪与电穿孔

基因枪是指将质粒DNA包被在金微粒子表面,利用高压氦粒子流装置的仪器将DNA加速,有效地将DNA带入靶组织。这种装置可将DNA 直接打入细胞核内,可避免药物DNA被酶降解。Degano等人研究表明,几十纳克的DNA即可获得较强烈的免疫应答。其缺点是操作较复杂,对设备有特殊要求。且基因枪仅使金属颗粒深入组织中几毫米,限制其应用。电穿孔法是指在电流刺激下,细胞膜瞬时出现孔洞,从而使DNA进入细胞。应用电穿孔进行体外DNA的转染研究已经有许多年

了,最初只是将其用作一种试验手段,用于真核细胞或细菌的转化试验,后来被用于基因治疗,试验证实这种方法可提高DNA对小鼠皮肤细胞及肿瘤细胞的转染效率。

5.2.3阳离子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移

阳离子脂质体作为基因治疗的载体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其转染率比pH敏感脂质体高了150倍。自1987年,Felgner等人首次报道了阳离子脂质体可介导基因的体外转染。其后,人们做了大量工作来研究阳离子脂质体作为基因载体。阳离子脂质体本身带有正电荷,可以与带有负电荷的质粒DNA通过静电作用紧密结合,形成脂质体与DNA的复合物,其可保护DNA不受DNA酶降解。研究表明,阳离子脂质体可以包裹任意大小的DNA,现已成为将外源基因导入真核细胞的常规载体。脂质体已经有商品化产品,其中以Lipofection公司的产品最为著名。脂质体与DNA的复合物进入细胞及在胞内发挥作用的机制也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研究发现,细胞表面的蛋白聚糖(PGs)对复合物进入细胞起重要作用,因为合成PGs缺陷的细胞难于转染。另外,在脂质体与DNA的复合物上加入配基或加入有助于融合的脂,如二油酰磷脂酰乙醇胺(DOPE),也可提高其转染效率。阳离子脂质体易于大量制备,不自我复制,且对它的不断改进提高了其转化的效率,已经通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和重组DNA咨询委员会(RAC)的批准作为基因治疗的载体进入Ⅱ期临床试验,用于某些癌症的治疗,但其缺点是表达时间短和靶向性低。

5.2.4 DNA包装颗粒介导的基因转移

用合成或天然的物质来与DNA结合,以模仿病毒组分,有效的压缩DNA长链分子,以提高其转染效率,这就是DNA包装颗粒所介导的基因治疗。DNA包装颗粒的主要形式是多聚阳离子,例如多聚赖氨酸、多聚精氨酸,组蛋白、脱乙酰壳多糖、聚乙烯亚胺(PEI)等。由于DNA 带负电荷,多聚阳离子带正电荷,它们可通过电荷作用紧密结合,使DNA由伸展结构压缩为体积相对较小的DNA粒子。Legendre等人报道N-

端取代的不同长度和序列的寡聚甘氨酸可压缩质粒DNA至50-100nm的粒子。与阳离子脂质体介导的系统相比可提高其转染效率。在众多的DNA包装颗粒中,PEI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已经通过不同的给药途径如肺滴注、肾融合、颅内注射、静注等用PEI进行体内基因转移的试验。对PEI的研究还发现,不同分子量或不同异构体的PEI在体内转染效率及毒性均不同,这个发现揭示人们可通过研究物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从而寻找新型载体系统。天然多聚物明胶和壳多糖早已被用于做载药微球体。近期有研究表明,它们可与DNA形成纳米粒子,这为DNA 纳米粒子作成口服疫苗提供了可能。DNA包装颗粒的优点是易于大量生产、加入目标配基后可实现靶向转移、较低的免疫原性等。其缺点是体内转染效率不高和基因的表达时间短。

5.2.5 纳米控释系统

纳米控释系统包括纳米粒子和纳米胶囊,它们是直径在10~500 nm 之间的固体胶态粒子,活性组分(药物、生物活性材料等)通过溶解,包裹作用位于粒子内部,或者通过吸附、附着作用位于粒子表面。制备纳米控制系统的载体材料都是高分子化合物,以合成的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体系和天然的大分子体系为主,前者如聚氰基丙烯酸烷基酯、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等,它们在体内通过碳链的水解作用而降解,降解产物对人基本无毒性;后者如天然的蛋白、明胶、多糖等。用纳米控释系统输送核苷酸有许多优越性,如能保护核苷酸,防止降解。Chavany 等已经证明无论在缓冲液还是细胞培养基中,结合在纳米粒子上的寡核苷酸都具有对抗核酸酶的作用,防止了核苷酸的降解,并且通过细胞对纳米粒子的吞噬作用而增加了寡核苷酸进入细胞内的量,同时增加其在细胞内的稳定性。并且,Nakada等也证明了纳米控释系统在体内同样能保护寡核苷酸,防止降解。他们将33PpdT16特异地输送到肝脏,同时减少在肾和骨髓中的分布,静脉注射5 min,纳米粒子能部分地保护pdT16,防止其在血浆和肝脏中降解,而游离的pdT16在此时已完全降解。纳米控释系统也有助于核苷酸转染细胞并可起到定位作用,能够靶

向输送核苷酸。Godard等将胆固醇结合到十二聚体的寡脱氧核糖核酸上,形成复合物,该复合物通过胆固醇基团吸附到聚氰基丙烯酸烷基酯纳米粒子上,然后转染人膀胱癌细胞T24,该复合物能与Ha-ras原癌基因mRNA变异区互补而形成双螺旋,从而起到反义效果,抑制了人膀胱癌细胞T24在培养基中的增生。所以纳米控释系统有望成为基因治疗和反义治疗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反义基因治疗指利用设计好的

RNA/DNA寡核苷酸片段特异性地结合有缺陷的DNA序列,通过体内的错配修补,使有缺陷的靶DNA片段改变为正常的基因序列,从而调节基因的表达。这种技术主要用于单碱基突变的基因病。有报道表明此方法可在血细胞中达到10%改正率,在大鼠肝细胞达到40%改正率。

RNA/DNA寡核苷酸链相对较小,其所用的基因载体很广泛,可以与阳离子脂质体、阳离子多聚物和中性、阴性的脂质体形成复合物。反义药物易被内源性核酸酶降解,因而稳定性不高,这是影响其应用的重要缺陷。

非病毒基因治疗已经发展十几年了,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1)载体如何携带DNA进入细胞内?DNA是如何进入细胞核内并发挥作用的具体过程?如何表达药物蛋白,以及基因又是如何被关闭等,人们仍不十分清楚。(2)非病毒转移系统面临着表达时间短、表达效率低的难题。基因转移系统表达效率的高低取决于基因从给药部位到达目标细胞的细胞核内的这一过程所遇到的各种障碍。这些障碍包括有免疫系统、血液循环系统、枯氏细胞及内质网细胞之间的孔状结构的限制性大小、核膜等。其中核膜是一个重要的障碍,一般情况下,进入细胞质的基因也只有一小部分能最终进入核内。血清效应也是非病毒基因载体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例如,当脂质体与DNA的复合物注射到瘤内时,其物理性质到达靶细胞时改变不大。相反,当静脉注射脂质体与DNA的复合物时,到达靶细胞时,其大小、结构及电荷都有极大的改变。(3)尽管安全性是非病毒基因治疗的一大优点,但长期应用的安全性还有待于进一步考察。所以,为构建理想的载体系统,仍需科学工作者

的大量的基础研究。

人们仍需根据具体的疾病种类,给药途径等,选择治疗该疾病适宜的载体系统及治疗方法。在基因治疗发展的初期,曾遇到许多困难,有些人对其持有怀疑态度,但事实证明,基因治疗正一步步向着好的方向发展。从长远上来说,非病毒基因治疗的方法由于载体具有高安全性、低免疫原性和容易大规模生产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非病毒载体系统的研究,必定会使基因药物的研究向前迈进一大步。

6 阳离子聚合物基因载体

目前基因载体总体设计上主要分为病毒载体与非病毒载体,这两类载体各存在自身的优势与缺点。前者所用病毒载体主要为逆转录病毒、腺病毒、腺相关病毒及单纯疤疹病毒,其优点是转染率高,缺点是缺乏安全性,可能诱发癌症与不希望的自身免疫反应及白细胞的病毒变化,并存在非靶向性、有限的携带能力、生产和包装等方面的问题,目前科学界已将研究中心逐渐转向非病毒载体。

虽然非病毒载体目前在体内转染效率及基因表达水平方面低于病毒载体,但因其具有低毒、低免疫原性、能够携带大量DNA分子、容易大批量生产及费用低廉等优点而备受关注。至今,最有希望的非病毒载体是阳离子脂质体和阳离子聚合物。

6.1 阳离子聚合物主要类型

阳离子聚合物,又称聚阳离子,可通过结构修饰来改变它的理化性质来提高转染效率、增加稳定性和靶向释放。阳离子聚合物可通过静电吸附,与DNA吸附并将其压缩而形成纳米尺寸的聚合电解质复合物(Polyelectrolyte complex,PEC)所形成的复合物能通过细胞内吞作用进

入细胞,并可保护基因不受抗核酸酶I的攻击。以阳离子聚合物为载体的基因传递系统,在输送到靶细胞前及进入细胞后必须跨越一系列生理屏障才能将DNA送入细胞核内进行基因表达。阳离子集合物首先与DNA通过静电吸附形成复合物,通过血液循环可达组织靶细胞。第一个屏障就是需要穿越细胞膜。复合物必须形成纳米尺寸的粒子才能被细胞内吞摄入,并形成内含体。细胞体内的溶酶体酶对DNA的攻击成为基因转染的又一屏障,载体必须保护DNA不受溶酶体酶的作用,才能保证较高的转染效率,这是基因转染效率高低的关键一步。最后,基因在逃脱溶酶体酶后,载体将基因顺利送入核内,同样也影响基因的表达和功能。

目前主要研究的阳离子聚合物包括:聚-L-赖氨酸及其衍生物、聚乙烯亚胺(PEI)及其衍生物、阳离子树状聚合物、聚凝胺(Polybrene)、凝胶、四氨富勒烯(tetraminofullerene)及阳离子多聚糖等。虽然阳离子聚合物基因载体相对病毒载体有其优势,但其转染效率低、可降解能力弱及细胞兼容性差等仍是限制这类载体发展并需待解决的问题。基因传递的阳离子聚合物主要是多聚胺(Polyamines),这类高分子聚合物含有伯、仲、叔及季胺基团并能在生理环境下荷正电,故能与带负电的DNA吸附。

6.1.1 聚-L-赖氨酸(PLL)及其衍生

自从首次观察到PLL与DNA形成聚合电解质复合物PLL作为基因载体得到了广泛的应用。PLL结构中的伯胺基数量是复合物形成的重要因素。虽高分子量的PLL在一定程度上利于基因转染,但与DNA所形成的复合物不仅毒性较高,而且容易引起复合物自身的聚集和沉淀(取决于溶液离子强度的大小)。复合物的表面正电荷能与细胞膜上的负电发生非特异性吸附而进入细胞,但复合物表面电荷会引起一定细胞毒性,并非特异性吸附血清蛋白而导致在血循环中被迅速清除。通过聚乙二醇(PEG)化的PLL-PEG共聚物基因载体,能避免复合物之间的聚集及被体内血清蛋白吸附,并可降低细胞毒性。

6.1.2 聚乙烯亚胺(PEI)及其衍生物

PEI因对不同类型细胞均有较高的转染效率且转染重复性好,成为近十几年来研究及应用最广泛的聚阳离子基因载体之一。PEI结构中伯、仲、叔胺的比例分别为1:2:1,其中三分之二的氨基能在生理条件下质子化。PEI强大缓冲容量则源于其不同pKa值的未质子化氨基,此缓冲特性可协助PEI逃逸内含体及溶酶体酶的攻击(质子海绵效应),使DNA 在内含体中不被降解,有利于DNA在胞内的转运。高电荷密度是PEI引起显著细胞毒性的原因。支链化PEI与线性PEI相比具有更高的转染效率及更低的毒性。为解决PEI的毒性,Petersen等尝试用合成不同PEG接枝率的PEI-g-PEG接枝共聚物。接枝后的PEI细胞毒性显著降低,而转染率与PEI相比几乎未变。细胞毒性受PEG的接枝率的影响,而与PEG分子量无关。细胞毒性受PEG的接枝率的影响,而与PEG分子量无关。

6.1.3 可降解阳离子聚合物

大多数阳离子基因载体的骨架包含了不能在生理环境下降解的碳碳单键及酞胺键。这些不可生物降解的基因载体难以被体内清除系统所识别,因而容易聚集在细胞和组织内引起更高的毒性。为解决该问题,研究合成了一系列可降解基因载体。总的来说,生物可降解材料比未修饰的PLL或PEI的毒性要低得多,而转染效率相差不大或更高。Kim研究小组合成了一种可降解的PLL衍生物聚:聚(a-(4-氨基丁基)-L-聚乙醇酸) (PAGA)。PAGA能高度压缩质粒DNA形成平均粒径为约6nm的纳米粒,复合物在37℃水溶液中24小时内能完全解离PAGA比PLL的转染效率高得多而在试验范围内未能检测到其毒性。

通过交联低分子量PEI(0.8kD)至聚乙二醇-bis-唬拍酸丁二酞亚胺酷或含二硫化物的交联剂,能合成可降解PEI。这些交联化的PEI比高分子量的PEI毒性低得多,所形成的复合物转染效率比0.8kD的PEI要高。交联1.8kD PEI至戊二醛以引入酸不稳定亚胺键的聚合物,在pH4.5溶液中一半亚胺键能在一小时内断裂,这种酸不稳定PEI在生理pH下相对稳定,表明该PEI衍生物在酸性内含体条件下,可降解成为比高分子量PEI

毒性的更弱的低分子量PEI。酸不稳定型PEI转染效率与25kD PEI相等,而前者毒性却比后者低很多。

生物可降解聚(2-氨乙基丙烯酸)(PPE-EA)由磷酸酷骨架及氨乙氧基侧链构成。PPE-EA磷酸醋骨架能被水解成丙二醇、磷酸及氨基乙醇。这种聚合物在浓度为o.lmg/ml时比PEI及PLL细胞毒性都要低很多,所形成的复合物在核酸酶I作用下,质粒很长时间内不会被降解。在PBS介质中,质粒3小时候后即能从复合物中被释放,4-5天释放完全。PPE-EA 特别是在氯哇作用下,转染效率比PLL高很多。

6.2 阳离子聚合物的基因传递机制

阳离子聚合物在真核细胞中基因转染可分为几个步骤:DNA的复合,细胞接触,从内含体中释放,核运输,载体分解。质粒DNA与阳离子聚合物载体作用形成球状多聚复合物,这些多聚复合物与细胞膜作用并进行胞吞形成内涵体(吞噬体),阳离子聚合物,例如PEI通过质子海绵效应使内涵体不稳定从而导致多聚复合物从内涵体中解脱出来。多聚复合物随后进入细胞核,然后DNA从多聚复合物载体中分离出来至核膜内或核膜外,被释放的DNA在细胞里进行转录和翻译并得到所需要蛋白产物。这些步骤都和阳离子包裹的基因传递密不可分,充分弄清这些步骤的机理对提高基因传递的效率是非常重要的。

1) DNA的复合

阳离子修饰的基因传递是基于阳离子聚合物和DNA磷酸基团负电荷相互电子作用。DNA复合保护了DNA免受核酸酶的降解,并且压缩的粒子容易被细胞通过胞吞的作用进入细胞。决定DNA复合物的大小的因素有DNA的浓度,溶剂的离子强度以及阳离子聚合物和DNA分子的大小等。阳离子聚合物同DNA复合成的粒子大小通常制约着基因转染效率,如:21kDPEI复合DNA的最小直径可以达到2um而25kD PEI复合的

基因治疗

基因治疗 基因治疗的发展 基因治疗的设想始于1967年,1973年一名美国研究人员和几位医生在德国进行了世界上第一例基因治疗试验,接受治疗的患者为两姐妹,研究人员将一种名为肖普氏乳头瘤的病毒(这种病毒携带有一种酶基因可能会使人本身的酶分泌正常)注射到患者体内,结果是既没有产生任何疗效,也没有出现不良反应。1980年随着外源基因导入小鼠实验的成功,美国的另一名医生对两名地中海患者进行了第二例基因治疗,结果同样没有取得成功。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科学家Anderson基因治疗的前景和发展方向。此后的几年之中,一大批科学家在动物身上进行了大量的基因转移实验和基因标记实验,为以后基因治疗的临床应用积累了许多经验,也奠定了临床应用的理论基础。1990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Blaste R.M.和Anderson W.F.用腺苷酸脱氨酶(ADA)基因导入一位由于ADA基因缺陷导致严重免疫缺损的4岁患者的淋巴细胞中,治疗取得了成功,转入这种可以产生腺苷酸脱氨酶能力的淋巴细胞后,患者症状得到明显缓解。第二例接收同样方法治疗的的SCID患者是一名九岁的小女孩,治疗也同样取得成功。1991年,美国科学家Rosenberg的研究小组对50名黑色素瘤晚期患者进行了基因治疗,将外源性肿瘤坏死因子转入肿瘤中的浸润淋巴细胞,结果这种转化的TIL能集中在肿瘤所在部位并杀伤肿瘤细胞,治疗也取得了一定效果。此后世界各国都掀起了基因治疗的研究热潮,1991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连续批准了包括肿瘤坏死因子基因导入肿瘤细胞在内的11项人类基因治疗的实验方案。2001年法国巴黎内克尔儿童医院利用基因治疗使数名有免疫缺陷的婴儿恢复了正常的免疫功能,成为基因治疗开展近十年来科学家取得的最大成功。目前基因治疗主要集中在美国,其次是欧洲。基因治疗的适用范围也越来越广,其中,癌症居基因治疗首位,其次是单基因疾病,心血管病,传染性疾病和其他疾病。 我国的基因治疗的研究工作开展的也相对较早,且获得了很好的疗效。1991年7月,中国复旦大学与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合作,从一批自愿接受基因治疗的凝血因子IX基因缺陷血友病B患者中选择了两兄弟开始进行基因治疗临床研究。研究人员将凝血因子IX基因导入患者皮肤成纤维细胞,再将转化的皮肤成纤维细胞回输到患者体内。经过几次转化细

基因治疗的现状与展望

基因治疗的现状与展望 朱双喜 在生命进化的漫长历程中,生物体通过基因突变以适应环境,基因突变是生物进化的基础。同时,不利的突变会造成细胞形态和功能的异常,导致疾病,甚至机体的死亡。人体某些疾病的发生与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变化有关,那么从校正核苷酸序列着手来治疗疾病的设想也就顺理成章了。基因治疗是向靶细胞引入正常的或野生型基因,纠正和补偿致病基因产生的缺陷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Anderson于80年代初首先阐述了基因治疗的前景;1990年美国成功地进行了ADA(腺苷脱氨酶)缺陷患儿的人体基因治疗;1991年我国首例基因治疗B型血友病也获得了成功。目前,基因治疗已从遗传病扩展到肿瘤、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传染病,包括AIDS病等领域。它依然存在例如缺少高效的传递系统、缺少持续稳定的表达和寄主产生免疫反应等一些问题。但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大批新基因的发现以及新技术的发展,治疗范围将大大拓宽,从而给人类健康事业带来深远的影响。一、基因治疗的前提 在基因治疗成为一种普通的医疗手段之前必须首先明确两个前提。 1.1 基因治疗需要有清晰定义的靶组织通常以疾病类型来选择进行基因治疗的细胞,例如在肺部系统纤维疾病的临床治疗中选择肺作为靶器官,使用呼吸道气雾剂法,可使含有补偿缺陷基因的DNA直接传递到肺中;治疗类似血友病的凝血因子疾病需要在血浆里含有达到治疗水平的凝血蛋白,这种蛋白可以由肌肉、活细胞、成纤维细胞或甚至血细胞提供,于是就可有多种接受基因治疗的靶组织。此外,靶组织的最终选择还必须考虑基因传递的效率、表达蛋白变性、机体免疫状态、可行性和治疗费用等因素。 1.2 究竞要往靶组织内传递多少治疗基因B型血友病的病因是缺乏一种称为第九因子的凝血蛋白,然而病人只需正常水平5%的这种蛋白,其生存机会就能提高,假设经治疗后的细胞能稳定表达这种蛋白,那么需要传递基因给人体全部1013个细胞中的5xlO11细胞;然而相对于大脑来说,只需几百个细胞被基因转染,神经性疾病的患者就可减轻痛苦;如果考虑对成血干细胞(或生殖细胞)进行基因转染,治疗几个细胞将会对其数以百万计的子代产生影响,所起的负作用也同样如此。 二、基因治疗的方法 基因治疗的应用有两种途径:(1)把一个健康基因拷贝插入靶细胞以补偿缺陷基因;(2)引进经过改造的基因以赋予细胞新的特性。最常用的技术有:(a)体外处理(ex vivo)疗法~将有基因缺陷的细胞取出,引入正常基因拷贝后再送回体内;(b)原位疗法,使用载体将目的基因直接导入靶组织。(c)体内疗法(in vivo),将基因载体注入血液,定向寻找靶细胞并将遗传信息安全有效地导入。 基因治疗载体可分为病毒型和非病毒型[4]两类。病毒型载体包括:逆转录病毒、腺病毒、腺相关病毒和疱疹病毒,目前最有效的方法是使用经过改造的、具有穿膜特性的病毒作为载体,定向地将目的基因导入细胞。然而由于人体自身具有抗病毒的免疫系统,使用病毒载体作为媒介来传递DNA时就不得不面对宿主的免疫反应。非病毒型载体包 括:脂质体、裸露DNA和DNA包装颗粒,范围从裸DNA显微注射,电激法、基因枪技术等各类物理学方法到聚阳离子赖氨酸或阳离子脂质体。 三、基因治疗面临的问题 缺乏某种单基因产物而患病的病人,一旦获得一个野生型的基因拷贝并能正常表达,就有被治愈的可能。基因治疗亟待解决的问题是目的基因的定向表达,目的基因导入靶细胞是定向表达的基本条件。目前,必须优先发展有更强适用性和灵活性的能准确调控转导基因表达的基因传递系统,即发展一种理想的“载体”(能帮助新的基因"潜入"),人体细胞的特殊

免疫基因治疗骨肉瘤

免疫基因治疗骨肉瘤 *导读:DcWilt等利用腺病毒介导IL-3局部肢体灌注的方法治疗小鼠肢体骨肉瘤,发现有抑制作用并且比局部注射和系统给药的方法更有效。…… 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机体免疫系统会出现对肿瘤细胞的免疫耐受状态,导致这种状态的原因主要有肿瘤细胞低表达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人白细胞抗原分子、缺乏共刺激分子(如B7)等的表达、肿瘤抗原调变以及分泌免疫抑制因子。 针对这些问题,至少4类基因可作为免疫基因治疗的目的基因,即人类白细胞抗原、共刺激分子、肿瘤抗原和细胞因子。而对骨肉瘤基因治疗,研究较多的有细胞因子和B7分子系列。 Lafleur等通过腺病毒载体转染白细胞介素 (IL)-12基因入骨 肉瘤细胞,发现IL-12能够上调Fas的表达,诱导细胞凋亡,且对骨肉瘤的肺转移有抑制作用。DcWilt等[2]利用腺病毒介导 IL-3局部肢体灌注的方法治疗小鼠肢体骨肉瘤,发现有抑制作用并且比局部注射和系统给药的方法更有效。 骨肉瘤细胞不表达B7分子或仅弱表达,因而无法为机体免疫系统识别以逃避免疫监视而无限生长。将B7分子基因导入骨肉瘤细胞可以增强和诱发机体抗肿瘤免疫,并增强免疫活性细胞对骨肉瘤细胞的识别和杀伤能力,是骨肉瘤基因治疗的重要策略。Nagamori等发现B7-1、B7-10和B7-2对荷瘤鼠具有明显的抗肿

瘤免疫效应,且B7-la与B7-1和B7-2相比,是更为有效的协同刺激分子。目前IL-2已用于骨肉瘤术后化疗,可诱导自然杀伤细胞和淋巴激活杀伤细胞的产生,但效果有待进一步证实。 另外,关于IL-1、IL-2、IL-12、IL-18基因治疗仍处于动物实验和细胞水平研究。干扰素用于骨肉瘤的报道很少,疗效也不肯定。此外,癌基因还可作为肿瘤抗原用于基因治疗。 哪七类肿瘤男人更易得虫咬勿乱敷药小伤变癌症肺结核合并肺癌有10大预警 2009国人防癌新行动! 得了乳癌≠告别性生活最佳防癌食物“前三甲”微波炉会致癌纯属谣传揭密易患癌症的十大人群什么病最容易变成癌远离癌症的九种生活习惯 想了解更多肿瘤的相关知识,请点击癌症频道

转思路迪博客:慢病毒载体发展

转思路迪博客:慢病毒载体发展 和“简单型”逆转录病毒载体的设计类似,对慢病毒载体的改造也是基于将其病毒基因组分成三个载体分别表达 包膜蛋白,病毒包装蛋白和外源表达载体。当使用慢病毒载体用于临床基因治疗时,有些系统甚至使用4或者5质粒系统以降低产生复制性病毒(RCR, replicative-competent retrovirus)的可能性从而增加体内使用的安全性。与“简单型”逆转录病毒不同的是,慢病毒由于存在辅助蛋白和调控蛋白,其载体改造涉及更多的对这些反式作用因子的去除以及相应的顺式作用元件的改造。第一代慢病毒载体使用三质粒系统,将包膜蛋白单独置于一个质粒中表达,包装载体含有除包膜蛋白编码基因的全病毒基因组,使用CMV启动基因表达,并用人胰岛素基因的polyA替代3’LTR作为加尾信号,同时将外源插入片段以及所有相关顺式作用元件(包装信号y,LTRs,RRE和引发结合位点(PBS, primer binding site))置于外源表达载体中。第二代慢病毒载体去除了辅助蛋白编码基因Vif,Vpr,Vpu和Nef,以减少产生RCR的风险。第三代慢病毒载体则去除了对Tat和Rev蛋白因子的依赖作用。通过将5’LTR中的U3区替换成CMV,可以消除对Tat的依赖;通过对gag-pol编码基因的密码子进行优化,可以解除对Rev的依赖。许多顺式作用元件(DNA序列)对病毒的包

装效率影响也很大,比如cPPT和来源于Igk的MAR (matrix attachment region),以及WPRE(土拨鼠乙肝病毒转录后调控元件),其可以有效帮助mRNA的polyA加尾效率。同时通过失活3’LTR区的U3区,可以减少病毒载体整合后对宿主整合位点附近基因的表达干扰,而且还可以有助于引入诱导表达或者组织特异性表达系统。包膜蛋白表达载体:慢病毒载体改造中一个重大突破是将慢病毒自身的包膜蛋白 替换成其它病毒的包膜蛋白,尤其是VSV-G。VSV-G包膜蛋白赋予慢病毒载体三个非常重要的特性:1),稳定慢病毒载体颗粒,使得其可以承受超离心的剪切力,因此可以进行浓缩,从而可以获得超高滴度(1011IU/ml)以用于体内实验(动物实验和基因治疗);2),其受体为细胞膜上的磷脂酰丝氨酸分子,因此极大拓展慢病毒载体的侵染谱系;3),介导慢病毒载体进入胞吞途径,从而使得整个侵染整合过程减少了对慢病毒自身辅助蛋白的依赖。当然,VSV-G蛋白也有一些缺点:1),用于动物体内实验时,有报道出现针对VSV-G蛋白的补体和抗体介导的免疫反应从而阻碍慢病毒载体的功能 发挥;2),体内少数组织,比如气管上皮细胞的顶端面缺乏VSV-G受体,因此携有VSV-G的慢病毒载体在体内对其侵染性极低。通过使用埃博拉病毒的包膜蛋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从而使得囊性纤维化疾病的基因治疗(其主要靶底是气管组织)成为可能。因此,显然为了进一步拓展慢病毒载体的侵

专题八作业:基因治疗中病毒载体的研究进展

专题八作业:基因治疗中病毒载体的研究进展? 基因治疗自1990年成功应用于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综合征(SCID-X1)患者的治疗,已走过了十几个年头,给人类一些疑难杂症如肿瘤的治愈带来了曙光。但其发展却屡遭挫折,比如近来发现经基因治疗的SCID-X1患者之一出现了类白血病反应,可能是基因随机整合染色体所致,使得人们不得不以怀疑的目光审视它的成长。而基因载体是阻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主要表现为安全性、靶向性、转染效率不高及表达时问短等问题。病毒载体是目前临床基因治疗中应用最多的载体,各种病毒载体有自身的利弊,除了对它们的选择外,病毒载体只有通过自身的不断改造完善,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基因治疗,进而真正造福于人类。 1 逆转录病毒(retrovirus vectors,RVJ载体 逆转录病毒载体基因转移系统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用外源基因替换病毒结构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另一部分是包装细胞的基因组DNA中整合了逆转录病毒结构基因。1990年世界上首例临床基因治疗采用的就是逆转录病毒载体n]。到目前为止,RV载体是基因治疗临床试验使用最多的载体,较常用的是基于moloney鼠白血病病毒(MMLV)改造而来的各种Rv载体。RV载体具有基因表达持久而稳定、转染效率较高等优点,但只能感染分裂期细胞,载体容量<8kb,与宿主细胞基因组的随机整合可引起基因突变及产生可复制的野生型病毒等危险,故需要进一步的改造完善。将水泡性口炎病毒糖蛋白(VSV-G)整合于逆转录病毒包膜中能加速各种宿主细胞对其进行膜融合和内吞,具有广泛的宿主范围和更高的转染效率,可高效的转染静止细胞,并能抵抗血清补体灭活的作用。诸多的优点使该载体在造血系统疾病和肿瘤的基因治疗方面有潜在的应用前景。为了提高逆转录病毒感染靶细胞的特异性,降低其潜在的危险性,可以在原来的病毒Env蛋白上接上一段具有特异靶向的多肽,目前应用较多的是单链可变区抗体(acFV);还可通过插入组织特异启动子实现靶向表达。第三代包装细胞系aF-crip和m 使载体与包装细胞问至少需要发生4次同源重组才可能产生有复制能力的逆转录病毒,提高了RV载体的安全性。 2 腺病毒(adenovirus,AV)载体 腺病毒载体自1993年首次被应用于临床试验以来,迄今为止大约有40%基因治疗临床试验方案采用腺病毒为载体,仅次于RV载体_3 J。至今AV载体已经发展了4代,第2、3代腺病毒去除EI、E2和E4编码序列,与第一代相比,有更低的免疫原性和更大的载体容量。第四代腺病毒仅含有反向末端重复序列

基因治疗的发展及其应用

基因治疗的发展及其应用 【摘要】基因治疗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高新技术。基因治疗有望成为治疗遗传病、肿瘤、心血管病、病毒感染及其它难治性疾病的有效手段,本文通过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分析,从基因治疗(基因治疗的现状、肿瘤的基因治疗)、基因预防、基因治疗技术、基因治疗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等进行综述。 【关键词】基因治疗;基因预防;基因治疗技术;现状;问题和未来发展 人类的疾病是由于其本身的基因的核苷酸发生变化有关。近年来,基因治疗作为一种安全的、新的疾病治疗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重大进展。 1 基因治疗 基因治疗(Genethrapy)是向靶细胞引入正常有功能的基因,以纠正或补偿致病基因所产生的缺陷,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通常包括基因置换、基因修正、基因修饰、基因失活等。简而言之,基因治疗是指通过基因水平的操纵而达到治疗或预防疾病的疗法。 1.1 基因治疗的现状 生物医学的深入研究表明,人类的各种疾病都直接或间接与基因有关[1]。因此,可认为人类的一切疾病都是“基因病”。故人类疾病可分为三大类。一类是单基因病。这类疾病只需一个基因缺陷即可发生,如腺苷脱氨基酶(ADA)缺陷症。二是多基因病。此类疾病的病因大多比较复杂,不但涉及各个基因,往往还与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生活方式等)有关。基因缺陷和疾病表型都具有明显的多样性。Ⅰ型糖尿病、肿瘤、心血管疾病等皆属此类。三是获得性基因病。此乃病原微生物入侵所致,如艾滋病、乙型肝炎等。因此,理论上,人类所有的疾病都可采用基因治疗。 1.2 肿瘤的基因治疗 目前治疗癌症的基因疗法种类颇多,主要集中在免疫基因治疗、药物敏感性基因治疗、肿瘤抑制基因治疗治疗三个方面。 1.2.1 免疫基因治疗 常用方法有:①细胞因子基因治疗:将某些细胞因子基因如IL 2、IL 4、IL 6、B7 1,GM CSF等转染肿瘤细胞后,增强机体对肿瘤细胞的免疫反应。②肿瘤抗原基因免疫治疗:将某些肿瘤抗原基因如MHC基因等转染肿瘤细胞,增强肿瘤细胞免疫原性。②反义基因治疗:应用反义核酸在转录和翻译水平,通过碱基互补原则封闭某些异常基因的表达,反义核酸被称为信息药物[3]。④用抗体抑制癌基因的产物杀灭肿瘤细胞。

病毒载体概述

病毒载体概述 引言 基因导入系统(gene delivery system)就是基因治疗的核心技术,可分为病毒载体系统与非病毒载体系统。本章主要论述用于人类基因治疗的病毒载体系统。 用于基因治疗的病毒载体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携带外源基因并能包装成病毒颗粒; 2、介导外源基因的转移与表达; 3、对机体不致病。 然而,大多数野生型病毒对机体都具有致病性。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改造后才能用于人体。原则上,各种类型的病毒都能被改造成病毒载体。但就是由于病毒的多样性及与机体复杂的依存关系,人们至今对许多病毒的生活周期、分子生物学、与疾病发生及发展的关系等的认识还很不全面,从而限制了许多病毒发展成为具有实用性的载体。近20年来,只有少数几种病毒如反转录病毒(包括HIV病毒)、腺病毒、腺病毒伴随病毒、疱疹病毒(包括单纯疱疹病毒、痘苗病毒及EB病毒)、甲病毒等被成功地改造成为基因转移载体并开展了不同程度的应用。 第一节病毒载体产生的原理 病毒载体的产生建立在对病毒的生活周期与分子生物学认识的基础之上。研究病毒载体首先要对病毒的基因组结构与功能有充分的了解,最好能获得病毒基因组全序列信息。病毒基因组可分为编码区与非编码区。编码区基因产生病毒的结构蛋白与非结构蛋白;根据其对病毒感染性复制的影响,又可分为必需基因与非必需基因。非编码区中含有病毒进行复制与包装等功能所必需的顺式作用元件。 各种野生型病毒颗粒都具有一定的包装容量,即对所包装的病毒基因组的长度有一定的限制。一般来说,病毒包装容量不超过自身基因组大小的105~110%。

基因重组技术的发展使病毒载体的产生成为可能。最简单的做法就是,将适当长度的外源DNA插入病毒基因组的非必需区,包装成重组病毒颗粒。比如,本实验室曾将4、5kb的lacZ基因表达盒 (CMV-lacZ-polyA)插入HSV1病毒的UL44(糖蛋白C)基因的XbaI位点中,病毒基因组的其余部分不改变,构建成重组病毒HSV1-lacZ100(吴小兵等,1998)。由于UL44基因产物对于HSV病毒在培养细胞中产毒性感染就是非必需的,因此,该重组病毒可以在细胞中增殖传代。用这种重组病毒感染细胞,能将lacZ基因带入细胞并高效表达。用同样的方法,将AAV-2病毒的rep与cap基因片段(4、3kb)插入HSV1病毒的UL2(编码尿嘧啶DNA糖基化酶)或UL44(编码糖蛋白C)基因中,构建成具有提供重组AAV载体复制与包装所需的全部辅助功能的辅助病毒rHSV-rc(伍志坚等,1999)。 然而,这样的重组病毒作为基因转移载体有许多缺点。首先,许多野生型病毒通过在细胞中产毒性复制而导致细胞裂解死亡;或带有病毒癌基因而使细胞发生转化。因此必须经过改造使其成为复制缺陷性病毒并且删除致癌基因后才能用于基因治疗。其次,插入外源DNA的长度受到很大限制,尤其对于基因组本身较小的病毒如腺病毒伴随病毒(AAV,4、7kb)、反转录病毒(8~10kb)、腺病毒(36kb),如果不去除病毒基因,可供外源DNA插入的容量就十分小。因此,必须删除更多的病毒基因以腾出位置插入较大的外源DNA。为了增加病毒载体插入外源DNA的容量,除了可以删除病毒的非必需基因外,还可以进一步删去部分或全部必需基因,这些必需基因的功能由辅助病毒或包装细胞系反式提供。 病毒载体大体上可分为两种类型: 重组型病毒载体:这类载体就是以完整的病毒基因组为改造对象。一般的步骤就是选择性地删除病毒的某些必需基因尤其就是立早基因或早期基因,或控制其表达;缺失的必需基因的功能由互补细胞反式提供;用外源基因表达单位替代病毒非必需基因区;病毒复制与包装所需的顺式作用元件不变。这类载体一般通过同源重组方法将外源基因表达单位插入病毒基因组中。如在传统的重组腺病毒构建方法中,将外源基因表达盒(exogenous gene expression cassette)插入穿梭质粒(如pXCX2或pFGdX1)的腺病毒同源序列中,与辅助

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在基因治疗方面的应用

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在基因治疗方面的应用 摘要:慢病毒属于逆转录病毒科,为RNA病毒。经改造的慢病毒作为外源基因载体,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优势。基因治疗成功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载体系统,慢病毒载体作为一种特殊的逆转录病毒载体,具有可感染分裂细胞及非分裂细胞、转移基因片段容量较大、目的基因表达时间长、不易诱发宿主免疫反应等优点,已成为当前基因治疗载体研究的热点。近年来对其基础生物学特性、载体改造及其应用等研究均取得了较大进展,笔者对慢病毒载体的构建以及其在人类疾病基因治疗方面的应用做简单的介绍。 关键词:慢病毒载体;载体构建;基因治疗 基因治疗是向靶细胞或组织中引入外源基因DNA或RNA片段,以纠正或补偿基因的缺陷,关闭或抑制异常表达的基因,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其关键问题之一是如何将目的基因导入靶细胞,得到稳定、高效表达。理想的基因载体应具备:靶向特异性;高度稳定、易制备、可浓缩和纯化;无毒性;有利于基因高效转移和长期表达;容量大,易人工合成,缺乏自动复制载体自身的能力[1]。由于病毒基因组结构简单、分子背景比较清楚、易于改造和操作、感染效率高、有较高靶细胞特异性,这些都是其他载体系统无法比拟的,而慢病毒载体由于其对分裂细胞和非分裂细胞均具有感染能力且转染效率高、靶向性好和持久性表达等特点,病毒载体系统就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1 慢病毒及其载体的简介 慢病毒属于逆转录病毒科,为RNA病毒。慢病毒除了具有一般逆转录病毒gag、pol和env3个基本结构基因外,还包含4个辅助基因vif、vpr、nef、vpu 和2个调节基因tat和rev[2]。慢病毒载体(Lentiviral vector,LV)作为外源基因载体,其产生均包括一个遗传割裂基因表达的设计。病毒元件要符合以下条件:①慢病毒组装辅助蛋白至少含有gag-pol基因;②慢病毒转基因载体RNA 包括转基因表达盒;③异质糖蛋白。目前使用不同种属来源的慢病毒载体,包括来源于人类(HIV-1和HIV-2)以及猿猴(SIV)、猫(FIV)等其它物种[3]。 2 病毒载体的构建 由于慢病毒的一些自身因素,我们需对其进行以下的一些改建,使其可以更好地为疾病治疗和科研工作服务。 2.1 最小辅助包装元件 为了减少病毒序列的数量从而减少同源重组的风险,去除了组装慢病毒载体结构中不同辅助元件或用其它的特异序列来代替。其中包括原位癌激活基因序列的调整。另外,去掉附加或调节基因与gag-pol基因一样,已在一些慢病毒载体

基因治疗在疾病防治中的应用

基因治疗在疾病防治中的应用 120311102 张宇鑫 [摘要] 传染病是目前人类所面临的一类重大疾病,在某些疾病状态下,人类还未寻找到理想的治疗方法,如病毒感染等。现代基因治疗是一种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和分子遗传学原理,对人类疾病进行治疗的新疗法。主要是指对致病基因的修正和基因增强及采用外源性细胞因子基因、核酶、基因药物进行疾病治疗的方法。经过多年的发展,技术逐步走向成熟,在传染性疾病的防治中显示了重大的临床应用前景。传染性疾病的基因治疗包括:基因疫苗、RNA干扰、反义技术、药物靶向治疗等。 [关键词] 基因疫苗反义技术药物靶向治疗 一、现状 1.1我国传染病预防现状 21世纪人类依然面临着传染病的挑战,就全球而言,艾滋病是当前首恶,由于其病毒极易发生变异,所以到目前为止疫苗仍在试验阶段,缺乏理想的特效药物,免疫损伤治疗难度大。我国2003年比2002年发病率上升44.39%,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检出率提高了55%。并且防治工作面临来自传统传染病和新发传染病的双重压力:传统传染病威胁持续存在,新发传染病不断出现。近10年来,我国几乎每一两年就有1种新发传染病出现,许多新发传染病起病急,早期发现及诊断较为困难,缺乏特异性防治手段,早期病死率较高。其次,人口大规模流动增加了防治难度,预防接种等防控措施难于落实。三是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增加了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复杂性。一些地区令人堪忧的城乡环境卫生状况,以及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使一些人畜共患病持续发生。 1.2基因治疗研究的现状 (1) 复合免疫缺陷综合征的基因治疗 1991年美国批准了人类第一个对遗传病进行体细胞基因治疗的方案,即将腺苷脱氨酶(ADA)采用反转录病毒介导的间接法导入一个4岁患有严重复合免疫缺陷综合征(SCID)的女孩,大约1-2月治疗一次,8个月后,患儿体内ADA水平达到正常值的25%,未见明显副作用。此后又进行第2例治疗获得类似的效果。 (2)黑色素瘤的基因治疗 对肿瘤进行基因治疗是人们早已期望的事,在进行了多方面探索的基础上,发现了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即能在肿瘤部位持续存在而无副作用的一种淋巴细胞)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于1992年实施了TNF/肿瘤细胞和IL-2/肿瘤细胞方案,即分别将IL-2基因肿瘤坏死细胞(TNF)基因导入取自患者自身并经培养的肿瘤细胞,再将这些培养后的肿瘤细胞注射至病人臀部,3周后切除注射部位与其引流的淋巴结,在适合条件下培养T细胞,将扩增的T细胞与IL-2合并用于病人,结果5名黑色素瘤病人中1名肿瘤完全消退,2名90%的肿瘤消退,另2人在治疗后9个月死亡。由于携有TNF的TIL可积于肿瘤处,因而TIL的应用提高了对肿瘤的杀伤作用。

基因治疗

基因治疗 【摘要】研究发现,以基因为基础,从疾病和健康的角度考虑,人类疾病大多直接或间接地与基因相关,故有“基因病”概念产生。根据这一概念,人类疾病大致可分为三类:单基因病、多基因病和获得性基因病。随着现代生物科学的发展,基因工程已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基因治疗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向有功能缺陷的人体细胞补充相应功能基因,以纠正或补偿其疾病缺陷,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基因治疗作为治疗疾病的一种新手段,已经在肿瘤、感染性疾病、心血管疾病和艾滋病等疾病的治疗方面取得进展。它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类疾病治疗的历史进程,被称为人类医疗史上的第四次革命。本文就基因治疗的载体以及基因治疗在肿瘤、艾滋病治疗方面取得的成就作出介绍,并就基因治疗的现状和问题对基因治疗的未来作出展望。 【关键词】基因治疗、载体、肿瘤、p53、IAP、艾滋病、CCR5 【正文】 一、基因治疗背景及概念 1990年9月,美国政府批准实施世界上第一例基因治疗临床方案,对一名患有重度联合免疫缺陷症(SCID)的女童进行基因治疗并获得成功,从而开创了医学的新纪元。自此以来,基因治疗已从单基因疾病扩大到多基因疾病,从遗传性疾病扩大到获得性疾病,给人类的医疗事业带来革命性变革。 基因治疗(gene therapy)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将正常的功能基因或有治疗作用的DNA 序列导入人体靶细胞去纠正基因突变或表达失误产生的基因功能缺陷,从而达到治疗或缓和人类遗传性疾病的目的,它是治疗分子疾病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基因治疗包括体细胞基因治疗和生殖细胞基因治疗。但由于用生殖细胞进行治疗会产生伦理道德问题,因此通常采用体细胞作为靶细胞。其基本内容包括基因诊断、基因分离、载体构建和基因转移四项。根据功能及作用方式,用于基因治疗的基因可分为三大类:(1)正常基因:可通过同源重组方式置换病变基因或依靠其表达产物弥补病变基因的功能,常用于矫正各种基因缺陷型的遗传病;(2)反义基因:通过其与病毒激活因子编码基因互补,或与肿瘤mRNA互补,从而阻断其表达,常用于治疗病毒感染或肿瘤疾病;(3)自杀基因:能将无毒的细胞代谢产物转变为有毒的化合物,用于治疗癌症。 二、基因治疗载体

基因治疗的研究现状以及应用前景分析

基因治疗的研究现状以及应用前景分析 摘要: 基因治疗是一种通过基因水平的操作而达到治疗或预防的高新技 术。可治疗包括遗传性疾病、癌症、感染性疾病、心血管疾病和自身 免疫性疾病在内的多种疾病。近几年来基因治疗在全球范围内虽然取 得了快速发展,但也遇到了很多技术、伦理以及法律问题。未来基因 治疗的主要目 标是在法律和伦理要求范围内,开发更加安全高效的基因导入系统, 更好的服务于人类。本文主要论述了基因治疗的研究现状,并在此基 础上分析了其应用前景。 关键词:基因治疗,研究现状,应用前景 Abstract: ?Gene therapy is a new technology by which people can cute and prevent many diseases at the level of genes, such as,genetic disease,infectional disease,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autoimmune disease.At the past years , gene therapy has been developed all around the world , however , it has also come across some probloms , including technology ,laws and ethics. At the future , the main aim of gene therapy is to develop more safe and efficient gene delivery system within the limits of laws and ethics .The research status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 of gene therapy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病毒有关知识点复习总结

高中生物病毒有关知识点归纳 病毒是一类非细胞结构的生物。由于它的结构与高等动植物及其他生物完全不同,所以生物学家在分类时将它作为特殊的一类,单独列为病毒界。在高中生物学以及高考中也经常涉及有关病毒的知识点及考点。 一、大小 发现史:19世纪,伊万诺夫斯基在研究烟草花叶病的病因时,推想这种病是由细菌引起的。他将患花叶病的烟草榨出汁液,用能将细菌滤去的过滤器进行过滤,再用过滤后的汁液去感染正常的烟叶,结果发现正常的烟叶还能患病。 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 设计实验:(加法、减法) 得出结论:这表明烟草花叶病是由比细菌还小的病原体引起的,他把这种病原体叫做"滤过性病毒"。 病毒形体极其微小,必须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一般可以通过细菌滤器(一般的直径为1-10μm,而多数病毒的直径在100 nm左右)。 二、成分和结构 1、成分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成分仅为核酸和蛋白质两种。核酸位于病毒粒子的中心,构成了它的核心或基因组,蛋白质包围在核心周围,构成病毒粒子的衣壳。衣壳对核酸有保护作用,是病毒粒子的抗原成分。它们共同称为核衣壳,是任何病毒(指“真病毒”)所必需的基本结构。有些较复杂的病毒,在其核衣壳外还有一层囊膜包被。 2、结构 衣壳:蛋白质 髓部:DNA或RNA 特殊包膜 刺突 每一种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不是DNA就是RNA,这也是病毒分类的依据之一。如DNA病毒有:噬菌体、疱疹病毒、各种腺病毒等。RNA病毒有:艾滋病毒、烟草花叶病毒、车前草病毒等。 三、生活方式 1、生活方式 病毒在宿主的活细胞内寄生生活。离开宿主细胞,病毒能以无生命的化学大分子状态存在,并可形成结晶 不同的病毒只能寄生在特定的宿主细胞内,具有专一性,这也是病毒分类的另一个重要依据。如专门寄生在动物细胞中的称为动物病毒(艾滋病毒等),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中的称为植物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等),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中的称为细菌病毒(噬菌体)。 噬菌体的繁殖一般可分为五个阶段:即吸附一侵入→增殖(复制与生物合成)→成熟(装配)→裂解(释放)。整个过程必须在它的宿主活细胞中完成。 只有核酸进入宿主细胞,换言之,只提供了复制和表达的模板,其他的原料、能量、酶、

基因治疗的困难与前景

基因治疗的困难与前景 基因治疗是利用遗传学的原理治疗人类疾病的新手段,传统意义上的基因治疗是指目的基因导入靶细胞后与宿主细胞的基因发生基因重组,成为宿主细胞的一部分,从而可以稳定地遗传下去,并达到疾病治疗的目的。 目前,基因治疗主要的策略有4种。基因置换是利用正常的基因整个地替换突变基因,使突变基因永久地得到更正。基因修正是将突变基因的突变碱基序列用正常的序列加以纠正,而其余未突变的正常部分予以保留。相比前面两种策略,基因修饰则是间接利用目的基因的表达产物来改变宿主细胞的功能。而基因失活是利用反义技术来封闭某些基因的表达,以达到抑制有害基因表达的目的。就技术方面而言,基因置换是最常用的策略之一。 基因治疗的发展和实施,要依赖于相关的技术和研究。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人类基因组计划(HGP)和基因工程技术。美国国会于1990年批准了这一项目,并决定从1990年10月1日组织实施。计划耗资30亿美金,历时15年完成。这个浩大繁杂的计划成为了国际合作项目。美国,英国,日本,法国,德国和中国6个国家相继加入到计划中。HGP最终任务是要破译人体遗传物质DNA分子所携带的所有的遗传信息。HGP的实施,使人们对自身基因的认识达到一个质的飞跃。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各种基因的生物学

功能以及与遗传病之间的关联,认识遗传病的分子缺陷的基础知识,为遗传病的基因治疗奠定基础。 HGP为基因治疗提供了基础知识,而真正的成功操作则要依赖基因工程技术。其中最重要的是基因治疗的载体构建。病毒载体是常用的载体之一。如:逆转录病毒载体,腺病毒载体等。而非病毒载体主要为显微注射法和电穿孔DNA转移法。 从1967年Nirenbery提出基因治疗实施。在1990年9月,美国FDA批准了人类首例基因治疗,针对于SCID的病例的基因治疗研究。同年9月14日第一位基因治疗的患者被成功回输带有矫正基因的T细胞。 基因治疗的基础研究虽然已经有近半个世纪,但基因治疗的成功案例并不多,所涉及的疾病领域也不广。其中的问题还存在很多。其中伦理问题和技术安全问题是最受关注的。 对生殖细胞的操作有不可预知性,有可能使后代产生缺陷。就目前的技术还不能做到避免外源基因的插入引起的生殖细胞的基因突变。这种改变是否符合我们后代的最佳利益。这就提出了一个新的伦理问题。我们是否有权这样做。我们对后代的责任是什么。基因治疗还面临着很大的社会风险,通过遗传筛查可以不让可能患遗传病的人出生,以此来预防遗传病。这会鼓励强迫性的优生规划和对

用于基因治疗的慢病毒载体(一)

用于基因治疗的慢病毒载体(一) 基因治疗有望成为治疗遗传病、肿瘤、病毒感染及其它难治性疾病的有效手段,但目前基因转移方法的局限性成为实现这一希望的最大障碍。非病毒学的基因转移方法效率较低;已用于人体试验的基因治疗方案绝大多数是以病毒学方法进行基因转移的,其中以逆转录病毒载体和腺病毒载体最为成熟。常用的逆转录病毒载体从小鼠白血病病毒(MLV)改造而来,虽可使目的基因整合至靶细胞基因组、实现稳定表达,但只能转导分裂细胞,目前主要用于基因治疗的离体方案;腺病毒载体既能转导分裂细胞,亦可转导静止细胞,转导效率也较高,但目的基因不整合至靶细胞基因组,仅能短暂表达,而且腺病毒本身某些抗原的表达可引起人体免疫反应,阻止其重复转导;其它一些病毒载体如腺相关病毒(AAV)载体、单纯疱疹病毒(HSV)载体亦因各种原因不能令人满意。 理想的病毒载体能同时提供高效的基因转移、长期稳定的基因表达及生物安全性。近来,一些研究者把目光投向了以Ⅰ型为人免疫缺损病毒(HIV-1)为代表的慢病毒。研究表明〔1-5〕,以HIV-1为基础构建的这类慢病毒载体具有可感染非分裂细胞、目的基因整合至靶细胞基因组长期表达、免疫反应小等优点,适于体内基因治疗,因此有望成为理想的基因转移载体。本文即对该类载体的研究进展做一简介。 1HIV-1基因组的基本结构〔6〕 HIV-1DNA前病毒的主要结构基因及其排列形式与其它逆转录病毒相同,均为5'LTR-gag-pro-pol-env-3'LTR。其中gag基因编码病毒的核心蛋白,pol基因编码病毒复制所需的酶类,env基因编码病毒的包膜糖蛋白,pro基因则编码切割蛋白前体所需的蛋白酶。与其它逆转录病毒不同的是,HIV-1基因组尚有较多调节基因,其中属于HIV-1基因复制所必需的tat基因和rev基因,分别编码两个反式激活因子Tat蛋白和Rev蛋白,前者在HIV-1基因组复制和转录延伸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后者则可促使HIV-1基因的表达由早期向晚期转化。非HIV-1复制所必需的调节基因有nef、vif、vpr和vpu。这些基因的编码产物都有各自的功能,有些尚未完全阐明,在此不一一赘述。 2构建HIV-1载体系统的基本原理〔7〕 HIV-1载体系统由两部分组成,即包装成分和载体成分。包装成分由HIV-1基因组去除了包装、逆转录和整合所需的顺式作用序列而构建,能够反式提供产生病毒颗粒所必需的蛋白;载体成分则与包装成分互补,即含有包装、逆转录和整合所需的HIV顺式作用序列,同时具有异源启动子控制下的多克隆位点及在此位点插入的目的基因。为降低两种成分同源重组恢复成野生型病毒的可能,需尽量减少二者的同源性,如将包装成分上5'LTR换成巨细胞病毒(CMV)立即早期启动子、3'LTR换成SV40polyA等。包装成分通常被分开构建到两个质粒上,一个质粒表达Gag和Pol蛋白,另一个质粒表达Env蛋白,其目的也是降低恢复成野生型病毒的可能。图1所示为Trono等建立的HIV-1载体系统中的一种〔1〕。将包装成分与载体成分的3个质粒共转染细胞(如人肾293T细胞),即可在细胞上清中收获只有一次性感染能力而无复制能力的、携带目的基因的HIV-1载体颗粒。 3HIV-1载体系统的改进 近年来,已有多个实验室建立了复制缺陷的HIV-1载体系统,用于不同目的的研究,如分析病毒的感染力〔8〕、筛选抗病毒药物〔9〕、评价Env糖蛋白的不同区域在介导病毒进入细胞中的作用〔10〕等。而目前对于以基因治疗为目的的HIV-1载体系统,研究的焦点集中在如何扩大其嗜性范围、确保其安全性及提供其滴度和转导能力上。1996年以来,Trono领导的课题组发表了一系列令人鼓舞的研究结果〔1~3〕,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改进。 3.1包膜蛋白 最初的HIV-1载体颗粒,均由其本身的包膜蛋白Env所包裹,仅对CD4+的细胞具有亲嗜性。1996年,Trono课题组的Naldini等〔1〕设计的HIV-1载体系统(见图1)采用表达水疱性口炎

慢病毒包装体系使用说明

慢病毒包装体系使用说明 本说明书适用于以下产品: 名称货号 慢病毒包装体系KLV3501 慢病毒包装体系(含293V细胞)KLV3502 慢病毒包装体系(含转染试剂)KLV3503 慢病毒包装体系(含293V细胞、转染试剂)KLV3504 北京英茂盛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Web site:https://www.360docs.net/doc/ea11349207.html,

1 北京英茂盛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https://www.360docs.net/doc/ea11349207.html,/ 产品内容 KLV3501 KLV3502 KLV3503 KLV3504 慢病毒载体(过表达或RNA 干扰载体任选一种) 3 3 3 3 辅助载体pH1 3 3 3 3 辅助载体pH2 3 3 3 3 HEK293V 细胞 3 3 Polyfect-V 转染试剂 3 3 载体采用质粒形式发货,请在收到质粒后放-20℃冻存,也可以直接转化大肠杆菌感受态进行质粒扩增。 HEK293V 细胞采用干冰或培养瓶发货。请在收到细胞后根据附带说明书进行复苏或传代。 慢病毒载体 慢病毒载体中含有病毒整合和表达所需原件及表达外源目的基因的元件。外源基因通过载体中的多克隆位点插入慢病毒载体中进行表达。 pLV-EGFP-C 的载体图谱见下,本公司的其它慢病毒载体结构与之基本相似。其它载体信息见本公司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ea11349207.html, 或本说明书后面的附表。

慢病毒包装载体 慢病毒包装载体包括pH1和pH2,表达生产病毒颗粒所需的病毒蛋白。载体图谱见下:

HEK293V细胞 包装细胞的状态对病毒包装效果有直接影响。我公司保存的293V细胞为低次代293V细胞,细胞性状稳定。在高密度下生长3天仍可保持贴壁状态,持续产生病毒颗粒,因此可多次收获病毒,降低病毒包装实验成本。 Polyfect‐V转染试剂 Polyfect-V转染试剂专为293V细胞转染及慢病毒包装研制,可以在细胞铺板同时进行转染,缩短病毒包装时间;无需要求细胞处于生长对数期,细胞转染时密度可以很高;细胞毒性极低;质粒和转染试剂用量是普通转染试剂的1/3到1/2等显著优点;包装病毒时转染效率接近100%,能提高病毒产量3-5倍。 3 北京英茂盛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https://www.360docs.net/doc/ea11349207.html,/

2020年中国细胞和基因疗法市场分析报告

2020年中国细胞和基因疗法市场分析报告 简介:全球范围内,细胞和基因疗法(CGT)不仅改变了人类治疗遗传疾病和疑难杂症的方式,同时也正在颠覆整个制药生态圈。至2019年底,全球共推出超过27种CGT产品,约990家公司从事下一代疗法研发和商业化,全球CGT市场规模有望在2025年超过119.6亿美元。 对于志在赢占中国细胞和基因疗法市场的国内外企业,必须采用独特的商业模式解决这些本土问题在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下,中国已经成为全球CGT 发展的沃土,2017年至2019 年期间共有 1,000 多项临床试验已经开展或正在进行,中国政府授予数千项相关专利,位居全球第二。45 家本土企业以及四家合资公司引领中国CGT 生物技术行业蓬勃发展,并拥有获批的CGT 新药临床试验申请(IND)。 尽管CGT行业繁荣发展,但外商投资监管、报销时间的不确定性、技术和知识产权本土化要求、医疗服务机构的能力差异等中国CGT生态圈的多个环节,均为CGT产品的顺利商业化带来重大挑战。对于志在赢占中国细胞和基因疗法市场的国内外企业,必须采用独特的商业模式解决这些本土问题,并且需要围绕市场准入、监管、产品组合与知识产权、以及商业化能力建立卓越发展框架,制定相应战略并衡量成效。此外,这些企业还应考虑如

何有效获取日益丰富的本土创新技术,培养专业能力,依托生态圈合作在全球开发此类知识产权。 本文将探究影响中国 CGT 行业的关键因素和主要趋势,助力投资者、企业和研究人员塑造不断创新且可持续发展的中国CGT行业,并且从中受益。 一、应对新冠疫情危机 随着全球新冠疫情危机继续蔓延,并将持续数月或更长时间,预计将为CGT行业带来如下影响: CGT基础生物医学研究相关的资金支持会继续增加。CGT不仅可能治疗甚至治愈非传染性的疑难杂症,例如遗传疾病或晚期肿瘤,也有可能通过恢复人体的自然免疫力防治新型传染病。例如,一家致力于为遭受威胁生命的病毒性疾病患者开发细胞疗法的波士顿公司AlloVir近期宣布,和美国贝勒医学院合作开发针对新冠病毒的异体T 细胞疗法。 在中国推动CGT产品商业化的企业将面临更多不确定性。正在开展或计划中的临床研究可能会被中断,与国家药品审评中心的沟通和监管审批或将推迟,涉及CGT生产原材料进出口的供应链可能受到影响,而且市场准入相关事宜也将延期。 企业需要重新调整其产品发布时间安排,基于对监管审批流程、供应链应对能力和目标医院在降低新冠病毒影

慢性疼痛的基因治疗_百替生物

慢性疼痛的基因治疗 田玉科安珂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麻醉学教研室 慢性疼痛被广泛地定义为急性组织损伤修复后疼痛持续超过1个月、疼痛持续或反复发作超过3个月以上或与组织损伤有关的疼痛预计持续存在或加重。其中神经性痛、炎症性痛以及癌痛均可引发慢性疼痛。剧烈或长期的疼痛会使机体各器官系统功能发生紊乱而影响生活、学习和工作。目前慢性疼痛的治疗主要是靠给麻醉性镇痛剂和非甾体类抗炎药等,但往往带来耐药、成瘾,并涉及许多器官、系统的其他副作用。因此寻找一种安全有效、作用持久、经济方便、副作用小的镇痛方法已成为人们感兴趣的课题。 随着细胞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和基因工程技术的日臻完善,基因治疗作为一项新的生物干预手段,已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与研究。正是基于对慢性疼痛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人们才有可能在基因水平上探讨其治疗,为疼痛治疗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目前疼痛的基因治疗途径有两种,现就此方面的研究现状作一简要介绍。 1、间接体内疗法(Ex vivo Gene Therapy) 该疗法也称作细胞移植疗法,是早期疼痛基因治疗最常用的,被认为是一种接近于生理的、有效的镇痛方法。它是基因治疗与移植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其要点是选择合适的基因、靶细胞及最有效的基因转移方法。 1.1机理 基于疼痛时内源性抑制信息的不足,包括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γ-氨基丁酸(GABA)、内源性阿片肽如β-内啡肽、脑啡肽、强啡肽以及内源性甘丙肽和神经营养因子如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等。该方法是将体外培养的某些细胞株移植入体内,这些类似于“生物微泵”的移植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脊髓)持续分泌、缓释多种抗痛蛋白分子、抗痛蛋白调控因子、酶类或信号转导因子,从而增强局部抗痛蛋白的表达,降低疼痛敏感性,产生良好的镇痛效果,避免了全身给药带来的副作用,目前研究最多和最深入的是嗜铬细胞移植和基因工程细胞移植。 1.2嗜铬细胞移植 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显示,将同种或异种嗜铬细胞移植于机体的特定部位,可提高宿主对疼痛的耐受性,产生镇痛效应。1986年[1]Sagen首先将牛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移植到大鼠蛛网膜下腔,通过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