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迎气口脉诊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伤寒论》第147条,“伤寒五六日,已发汗 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 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 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该方历代均被认为是治疗少阳兼水饮的方剂。
刘渡舟在其《伤寒论十四讲》中云:“用本
方和解少阳兼治脾寒,与大柴胡汤和解少 阳兼治胃实相互发明,可见少阳为病影响 脾胃时,需分寒热虚实不同而治之。”
标准:关脉的大小为标准的两盛。如果关前 一分明显小于关脉则为一盛,关前一分与 关脉差不多大则为二盛,关前一分明显大 于关脉则为三盛。
举例:
病人主诉头晕,整体脉弦,并且人迎一盛, 初步可以判断为少阳病,就可以按照这个 方向问诊,是否兼有口苦,胸胁支满等, 但见一症便可。可以用小柴胡汤加减。
如果整体脉弦,同时气口二盛,初步可以判 断为少阴病,再进行方向性问诊,比如是 否没精神、怕冷等,如果症状又能证明是 少阴病,则就可以用真武汤加减治疗。
刘渡舟教授初用本方取效,是用于治疗肝炎腹
胀。肝炎病人,由于长期服用苦寒清利肝胆之 药,往往造成热毒未清,而脾阳已伤,出现肝 胆有热,脾胃有寒的胆热脾寒证。临床不但可 见肝区不适,口苦纳差的肝胆热郁、气机不疏 之证,且常常见到腹胀便溏的脾胃虚寒证。肝 胆气机疏泄不利,加之脾虚不运,脾胃气机升 降失司,故以腹胀殊甚。又因太阴虚寒,故腹 胀多于夜间发作或加重。此时治疗,但清热则 脾阳更伤,温脾阳则又恐助热生毒,加重肝炎 症状。
大四倍以上,为阳气太过,阴无以通,是为格阳。 寸口脉大于平时一倍,
病在厥阴;大两倍,病在少阴;大三倍,病在太 阴;大四倍以上,为阴气
太过,阳无以交,是为关阴。若人迎脉与寸口脉 俱大与常时四倍以上,为
阴阳气俱盛,不得相荣,是为关格。关格之脉盈 盛太过,标志着阴阳极亢,
不再能够达于天地阴阳经气平调的胜利状态,会 很快死去。
• 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阳,一盛而躁,病在手少阳。 人迎二盛,病在足太阳,二盛而躁,病在手太阳, 人迎三盛,病在足阳明,三盛而躁,病在手阳明。 人迎四盛,且大且数,名曰溢阳,溢阳为外格。
• 脉口一盛,病在足厥阴;厥阴一盛而躁,在手心主。 脉口二盛,病在足少阴;二盛而躁,在手少阴。
• 脉口三盛,病在足太阴;三盛而躁,在手太阴。
-----《脉经》两手六脉所主五脏六腑阴阳 逆顺第七
辨别阴阳: 左右手关前一分比较,左手脉大就是阳病, 右手脉大就是阴病。
“盛”原始意思为器皿中放满了满溢的谷物 等祭祀用品,后来演变成一种计量单位。 一盛、二盛、三盛即是脉搏小、中、大三 种衡量标准,通过关前一分的大小判断病 在哪一经。
如果关前一分很小就是少阳病或厥阴病, 关前一分中等大小就是太阳病或少阴病, 关前一分特别大就是阳明病或太阴病。
《伤寒论》中少阳为半表半里,是表里传变 的枢机,少阳为枢,不仅是表证传里的枢 机,也是三阳病传入三阴的枢机。所以少 阳病多有兼见证,如少阳兼表的柴胡桂枝 汤证,少阳兼里实的大柴胡汤、柴胡加芒 硝汤证。而柴胡桂枝干姜汤正是与大柴胡 汤证相对的方剂,是少阳兼里虚寒之证。 如此,则兼表兼里,里实里虚俱备,少阳 为枢之意义才完美。
人迎气口诊脉法
人迎一盛病在少阳、二盛病在 太阳、三盛病在阳明、四盛已 上为格阳。
寸口一盛病在厥阴、二盛病在 少阴、三盛病在太阴、四盛已 上为关阴。
人迎与寸口俱盛四倍以上为关 格。关格之脉,赢不能极于天 地之精气,则死矣。
-----素问 六节藏象论
人迎脉大于平时一倍,病在少阳;大两倍,病在 太阳;大三倍,病在阳明;
• 脉口四盛,且大且数者,名曰溢阴。溢阴为内关, 内关不通,死不治。
• 人迎与太阴脉口俱盛四倍以上,名曰关格。关格者, 与之短期。

------ 灵枢 终始
《脉法赞》云:肝、心出左,脾、肺出右,
肾与命门,俱出尺部。魂、魄、壳、神, 皆见寸口。左主司官。右主司府。左大顺 男,右大顺女。关前一分,人命之主,左 为人迎,右为气口。神门决断,两在关后。 人无二脉,病死不愈。诸经损减,各随其 部。察按阴阳,谁与先后。阴病治官,阳 病治府。奇邪所舍,如何捕取?审而知者, 针入病愈。
抓主证 重视口苦便溏
对于柴胡桂枝干姜汤的应用,刘老在其 《伤寒论十四讲》中明确指出,本方“治 胆热脾寒,气化不利,津液不滋所致腹胀、 大便溏泻、小便不利、口渴、心烦、或胁 痛控背、手指发麻、脉弦而缓、舌淡苔白 等证。” 刘老应用本方,则以口苦便溏为 主证。既然是少阳兼太阴之证,当然应该 有一个少阳主证,作为病在少阳的证据, 又有一个太阴主证,作为病在太阴的证据, 方能放胆使用本方。
曹某,女,49岁,自诉胃脘痞闷,呃逆, 腹部怕冷,左胁胀痛,口干苦,口气较重, 情绪易激动,双足易行动后抽筋。纳食尚 可,大便先干后溏,小便调,夜寐欠佳, 多梦。舌红苔薄黄,脉弦滑,左关尤甚。
处方: 柴胡 12克 黄芩 8克 桂枝 10克 干姜 6克 党参10克 花粉10克 生牡蛎30克 元胡10克 清半夏10克 大枣10克
按“胆热脾寒”对本方主证进行解释,则顺
理成章。胸胁满微结,但头汗出,口渴, 往来寒热,心烦诸证,均为病在少阳,少 阳枢机不利,胆热郁于上所致;小便不利 之因,一则少阳枢机不利,影响气化,二 则脾阳不足,津液转输不及所致;而不呕 则是少阳之邪转入太阴,未影响胃腑之故。 仲景虽未明言大便情况,便溏之证在所难 免,不言者,病变虽涉太阴,未必影响大 便,故曰有“阴证机转”也。此与太阳病 提纲证未言“发热”意义相同。
刘老判断病在少阳,以源自文库苦为准。这也是他
临床应用柴胡类方的主要依据。刘老曾经 说过,火之味苦,然他经之火甚少口苦, 惟肝胆之火,则多见口苦,故口苦反映少 阳的邪热有现实意义。所以张仲景把口苦 作为《伤寒论》少阳病提纲证的第一证。
便溏之证,是判断太阴病的主要依据。《伤寒
论》太阴病提纲为“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 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 下结硬。”突出了下利为重。所以刘渡舟教授 认为,阳明主阖,其大便秘结为实证,太阴主 开,其大便作泻而为虚证。在临床上,不论什 么病,及其时间多久,凡见到腹胀满而又下利 益甚者,应首先考虑太阴虚寒为病。刘老对于 便溏之证,理解地极其灵活,或为腹泻如水、 或为溏泻,甚至大便不成形者,也作便溏而使 用本方。学者应以病机为准,灵活掌握,莫拘 一证之有无,方能学好中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