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市场分析报告(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俄罗斯市场分析报告
俄罗斯位于欧亚大陆北部,地跨欧亚两大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拥有世界最大储量的矿产和能源资源及森林储备,是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输出国。由于其特殊的地理自然因素和历史因素,俄罗斯形成了独特的产业结构既工业结构不合理,重工业发达,轻工业发展缓慢,民用工业落后。
1、俄罗斯重点特色产业
1.1石油天然气
俄罗斯地大物博,自然资源丰富。石油天然气业长期以来在俄罗斯经济中发挥核心作用,乌拉尔牌石油价格是俄制定国家财政预算的重要依据。2011年俄石油和天然气开采量双双出现增长,其中石油开采量为5.11亿吨,天然气开采量为6705.44亿立方米,约占GDP 的25%左右。
1.2冶金行业
俄罗斯是世界面积第一大国,矿产资源十分丰富,铁、铝、铜、镍等金属矿产的储量和产量都居于世界前列,矿石开采和冶金行业在俄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2007年该行业产值为29557亿卢布,约占俄GDP的9%,其年度涨幅约与GDP相同。
1.3林业
俄罗斯森林覆盖面积8.67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51%,居世界第一位。木材蓄积量807亿立方米,2007年木材加工行业总产值为1.3万亿卢,占GDP的1.3%.
2、俄罗斯对外贸易概况
俄罗斯是全球第17大进口市场和第9大出口市场。机电产品、运输设备和化工产品是俄罗斯进口的前三大类商品,2013年进口额分别为873.2亿美元、475.4亿美元和318.0亿美元,占同期俄罗斯进口总额的30.4%、16.6%和11.1%纺织品及原料,食品饮料烟草,鞋靴、伞等轻工业品的进口增长较快,进口额增幅分别为7.8%、6.8% 和5.3%。
俄主要出口商品是石油和天然气等矿产品、金属及其制品、化工产品、机械设备和交通工具、宝石及其制品、木材及纸浆等。主要进口商品是机械设备和交通工具、食品和农业原料产品、化工品及橡胶、金属及其制品、纺织服装类商品等。
目前,中国是俄罗斯最主要的进口货源地,2013年俄罗斯自中国进口的主要商品为机电产品、纺织品及原料和金属制品,进口额分别为235.0亿美元、51.6亿美元和40.9亿美元,占俄罗斯自中国进口总额的45.5%、10.0%和7.9%此外,家具、玩具、鞋靴和伞等轻工产品和运输设备也是俄罗斯自中国进口的主要大类商品。3、中国对俄罗斯重点产业市场分析
3.1纺织服装业市场
由于存在棉、毛原料匮乏, 纺织加工工艺陈旧, 生产设备落后, 服装及其他各类纺织品生产能力不足等因素,以俄罗斯目前的纺织服装业发展水平无法满足庞大的国内市场。据统计俄罗斯每年消费各类纺织品约170 亿美元、服装约360 亿美元,俄市场每年消费棉布
48亿平方米、丝绸9亿平方米、袜子6亿双、鞋类63亿双以及大量服装和枕巾、浴巾、床上用品等家用纺织品。
为了满足国内对原料的需求, 俄政府已于2001年1月1日将羊毛的进口税率由20%下调至10%,毛条由20%降至15%, 粗纺纱、粗纺线也下调至15%, 纺织用棉花进口则继续享受免税的优惠待遇。中国对俄纺织品出口具有诸多竞争优势, 中俄两国在纺织领域互补性很强, 中国价廉物美的纺织品和服装很适合俄中低收入群体的承受能力,10多年来,中国纺织品和服装在俄市场上已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拥有较固定的消费群体。
虽然市场前景良好,但仍存在诸多问题。由于俄罗斯正处于转轨时期, 传统计划经济的流通体系基本被打破, 而适应市场经济的流通体系尚未完全建立,所以就产生了如进口商信誉低、适应现代国际贸易的支付手段不健全、缺乏有规模守信用的分销商、通关手续及办理外汇汇出手续过于复杂等问题。
此外, 随着俄罗斯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不少世界知名品牌的高档服装开始进入俄罗斯市场。同时, 一批瞄准工薪阶层群体的欧美服装也相继涌入各大综合性商场和超市。这些都对中国服装出口形成了直接的冲击。
为此, 对计划到俄罗斯开展贸易和进行投资的企业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 在提高产品质量及档次的同时, 应密切注视欧洲服装市场的新动向, 加强信息收集、研究工作, 及时分析市场走向, 力求赶上俄罗斯服装市场变化的潮流。
第二, 应保持中档服装价廉物美的优势。为保持一定的市场份额, 可通过进店销售或与欧洲同档次服装保持一定差价的方式, 逐渐树立商品形象, 创立中国品牌, 提高中国产品的竞争力。
第三, 加大对中国服装的宣传力度, 同时在俄各大城市设立中国知名品牌专卖店或专卖柜作为展示中国中高档服装的窗口, 从而扩大中国服装产品在俄服装消费市场上的影响力。
3.2机械机电市场
近年来俄罗斯经济一直以较高速度增长,并逐步进入良性循环轨道,居民的实际收入不断增加,对家电类耐用消费品的需求日益扩大。但时至今日,俄产业结构调整却十分迟缓,工业设备大多已陈旧老化,许多行业的设备急需升级换代,轻工产品市场,尤其是机电产品市场对进口的依赖十分严重。
自2000年以来,俄罗斯机电产品进口额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在其进口总额中所占比重平均约为30%-40%,是俄罗斯第一大类进口产品。2004年,俄罗斯机电产品的进口额更高达314亿美元,在其进口总额中所占比重上升至42%。俄罗斯从国外进口的机电产品主要有交通工具(包括各种汽车及其配件、飞机、船舶等)、农用机械(包括拖拉机、收割机、脱粒机、割草机等)、家电和电子产品(包括电视
机、电话机、传真机、计算机、电冰箱、录像机、摄像机、录音机等)、医疗器械、各种硬质材料加工机床及成型机等五大类。
俄罗斯作为中国最大的邻国,在中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中地位显著。但是,由于中俄两国之间的商品贸易结构明显带有发展中国家的特征,因此,两国的贸易规模始终没有大的突破。据中国海关统计1997-1999年,中国对俄出口的机电产品在中国对俄总出口中的比重始终没有超过一成。从2000年开始,机电产品在中国对俄总出口中的比重逐年上升。尤其是最近两年,随着中国机电产品对外出口的迅猛增长以及中国不断致力于调整和优化对俄出口的商品结构,中国对俄出口的机电产品不断增加。
中国的许多机电企业,如华为、TCL集团等均在俄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但即便如此,中国对俄机电产品的出口仍很不够。而且由于中俄双方目前均处在经济转轨过程中,许多制度及市场层面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特别是受认证、质量、品牌、营销手段及售后服务网络等因素的限制,中国的机电产品尚不能有效地、大规模地进入俄市场。
面对潜力巨大的俄罗斯市场,企业开发俄罗斯机电产品市场建议采取以下对策:
第一,真正重视俄机电产品市场,适应形势,调整对俄出口战略,大力开拓俄罗斯这样一个潜力巨大而又未对中国设置出口配额与限制的机电产品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