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生物学第二版参考文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参考文献

1.安树青, 林金安主编. 1994. 生态学词典. 哈尔滨: 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2.艾山江·阿布都拉, 文玉香, 唐顺学等. 1997.一个多抗小麦一中间惬麦草新种质的选育和细胞分子生

物学鉴定. 遗传学报, 24(5):441~446

3.蔡淇松. 1999.关于生物多样性信息系统的问题与建议二、管理与对策. 生物多样性, 7(1):68~72

4.蔡清秀,林柳,潘文婧等. 2008. 勐养保护区亚洲象微卫星位点筛选及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兽类学报,

28(2):126~134

5.曹邓.2005.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演变与诠释. 当代财经, (11):19~21

6.曹丽敏, 司马永康, 曹利民等. 2001. 保护生物学概述.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3 (植物学专

辑):65~70

7.车晋滇, 郭喜红. 1999. 北美一枝黄花. 杂草科学, (1):17

8.陈领. 1999. 中国的濒危物种及其保护. 动物学报, 45(3): 350~354

9.陈辉,范源洪. 2003. 甘蔗遗传多样性的分子检测. 分子植物育种, Z1: 713~720

10.陈灵芝主编. 1993. 中国的生物多样性现状及其保护对策. 北京:科学出版社

11.陈灵芝, 陈清朗, 刘文华. 1997. 中国森林多样性及其地理分布. 北京:科学出版社

12.陈道海, 钟炳辉. 1999. 保护生物学.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13.陈大鹏, 沈怀舜, 丁亚平等. 2004. 文蛤(Mertrix meretrix)地理种群ISSR分子标记的初步研究. 南京师

大学报. 27(3):74~77

14.陈清郎, 刘文华. 1997. 中国森林多样性及其地理分布. 北京:科学出版社

15.陈婴芳, 徐宏发. 2003. DNA分子标记及其在保护生物学中的应用.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6(1):60~64

16.陈伟烈.1988. (西藏)植被的植物区系特征. 见: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编. 西藏植被.

北京:科学出版社,41~84

17.迟德富, 孙凡, 严善春. 2005.保护生物学. 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18.丁建清, 王韧, 付卫东. 1998. 化学除草剂对恶性杂草水葫芦的控制效果. 植物保护学报, (4):373~374

19.丁炜,张正旺,常江等.2005. 基于RAPD的藏马鸡亲缘关系的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1(5):507~509

20.段小燕,廉振民,王文.2008. 保护中国生物多样性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延安大学学

报(自然科学版), 127(1): 64~68

21.杜恒俭,陈华慧,曹伯勋. 1979. 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 北京:地质出版社

22.傅德志, 左家晡. 1995.中国种子植物区系定量化研究——III 区系指数.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3(4):

23~29

23.傅之屏. 2001. 保护生物学. 成都:四川省科学技术出版社

24.冯祚建,蔡桂全,郑昌琳. 1986. 西藏哺乳类. 北京:科学出版社

25.高秀梅, 贺善安, 顾姻等.1996. 南京中山植物园活植物信息管理子系统. 植物资源与环境,

5(1):43~47

26.高增祥, 季荣, 徐汝梅等. 2003. 外来种入侵的过程、机理和预测. 生态学报, 23(3):559~570

27.戈峰. 2002. 现代生态学. 北京:科学出版社

28.葛颂, 洪德元. 1994. 遗传多样性及其检测方法见钱迎倩, 马克平主编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理论与方

法.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9.葛颂, 王海群, 张灿明, 洪德元. 1997.八面山银杉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分化. 植物学报,

39(3):266~271

30.葛永奇, 邱英雄, 丁炳扬, 傅承新. 2003. 孑遗植物银杏群体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生物多样性,

11(4):276~287

31.顾万春. 2004. 白皮松交配系统及其种内遗传多样性分量比的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17(1):19~25

32.关广清, 韩亚光等. 1993. 豚草替代控制研究.豚草及豚草综合治理.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33.郭传友, 王中生, 方炎明. 2003. 外来种入侵与生态安全.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7(2):73~

78

34.郝守刚, 马学平, 董熙平等. 2000. 生命的起源与演化——地球历史中的生命.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5.杭炎, 金燕, 卢宝容. 2004. 濒危植物华山新麦草(Psathyrostachys huashanica)的遗传多样性及其

保护.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43(2):260~266

36.何浩,潘耀忠,朱文泉等. 2005.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测量.应用生态学报,16(6):122~127

37.贺善安, 夏冰, 钱俊秋. 1999. 植物园与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 植物资源与环境, 8(4):47~51

38.贺善安, 顾姻. 2002. 植物园发展战略研究. 植物资源与环境, 11(1):44~46

39.黄百渠, 曾庆华, 尹东.1996. 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分子生物学方法.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

版),(3):90~92

40.黄磊,王义权. 2004. 扬子鳄种群的微卫星DNA多态及其遗传多样性保护对策分析.遗传学报,

31(2):143~150

41.黄良民. 2004. 紫红笛鲷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热带海洋学报, 23(5):50~55

42.纪力强. 2000. 生物多样性信息系统建设的现状及CBIS简介. 生物多样性, 8(1): 41~55

43.计宏祥,徐钦奇,黄万波.1980. 西藏吉隆沃马公社三趾马动物群. 西藏古生物第一分册. 北京:科学

出版社,18~31

44.Richard Primack,季维智等.2000.保护生物学基础.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45.蒋志刚. 2000. 物种濒危等级划分与物种保护. 生物学通报,35(9):1~5

46.蒋志刚, 马克平, 韩兴国. 1997. 保护生物学. .杭州:浙江科技出版社

47.蒋志刚, 马克平. 2009. 保护生物学的现状、挑战和对策. 生物多样性,17(2):107~116

48.金燕, 卢宝荣. 2003. 遗传多样性的取样策略. 生物多样性,11(2):155~161

49.金燕, 张文驹, 傅大煦等.2003. 利用ISSR标记研究野大豆居群内遗传变异及其取样策略.植物学报,

45(8):995~1002

50.廖信军,常洪,张桂香等. 2008. 中国5个地方牦牛品种遗传多样性的微卫星分析.生物多样性,16 (2):

156~165

51.李难. 1983. 生物进化论.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52.李博. 1993. 普通生态学. 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53.李斌, 顾万春. 2004. 白皮松交配系统及其种内遗传多样性分量比的研究.林业科学研究, 17(1):19~25

54.李渤生. 1988. 西藏植被发展历史概述. 见: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编. 西藏植被. 北京:

科学出版社,23~40

55.李海生. 2004. ISSR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植物遗传多样性分析中的应用.生物学通报, 39(2):19~21

56.李力,王仁卿,王中仁等.1996.青岛耐冬山茶的多样性(Ⅱ) —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生物多样性,

4(1) :1~6

57.李俊清, 李景文. 2002.保护生物学.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58.李珊, 赵桂仿. 2003. AFLP 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西北植物学报,23(5):830~836

59.李珊,蔡宇良,钱增强等. 2004. 云南金钱槭形态变异与遗传变异的相关性研究.生态学报,

24(5):925~931

60.李中明. 1994. 论生物多样性发展史研究的现状及意义. 生物多样性,2(3):169~172

61.李海生. 2004. ISSR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植物遗传多样性分析中的应用. 生物学通报,39(2):19~21

62.李华章,刘清泗.1988. 北京平原第四纪环境演变初议. 见:中国地质学会第四纪冰川与第四纪地质专

业委员会、江苏省地质学会主编. 第四纪冰川与第四纪地质论文集. 5 : 41~5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