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苏联解体的经济根源(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苏联解体的经济根源(一)

论文关键词:苏联解体经济根源经济危机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考察苏联经济发展模式的构成要素,从经济体制、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战略等方面深入分析导致苏联解体的经济根源。

近年来,国内外专家学者对苏联解体的原因从各自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许多分析。本文认为:苏联解体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经济因素占有重要地位。长期以来,苏联社会的经济矛盾不断积累与加深,经济形势逐年恶化,最后发展成为严重的经济危机。虽然苏联也曾试图利用改革来克服经济危机,但却无法消除其经济体制自身的诸多弊端,反而加深并引发了苏联社会的全面危机,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本文通过考察苏联经济发展模式的构成要素,从经济体制、经济结构、经济战略等方面深入分析导致苏联解体的经济根源。

苏联的经济发展模式包括经济体制、经济结构和经济战略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它是在20年代末30年代中期苏联工业化时期形成的。当时苏联所处的军事、政治异常严峻的历史环境使得在这种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经济发展模式具有很大的局限性,隐藏着许多矛盾。一、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最终导致经济体制运转失灵

苏联长期以来实行的是一种基于产品经济观、以国家为核心、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国家通过强制性手段建立了国家所有制,又人为地加速集体所有制向全民所有制的转化。用高度集中的国家计划作为管理和调节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排斥价值、利用、市场、竞争等商品货币关系,而把完成国家计划规定的产量任务作为企业生产的经营活动的根本目标和衡量其工作结果的尺度。计划一经制定,就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正如苏联的经济著作所说:计划草案经过详细的与全面的审查以后,便提交政府批准。经政府批准的国民经济计划,便获得了强制执行的法律效力”。计划经济体制的另一个特点是:忽视物质利益原则,靠行政手段和思想维护做动力驱动机制。这在战争时期特定历史条件下还是相当有效的,但是随着环境和条件的变化,上述驱动机制的作用不断衰退,加上苏联后期在分配和劳动工资制度方面平均主义、大锅饭问题越来越严重,伤害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创造性。由此可见,随着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不断强化,苏联经济的推动力日益枯竭,经济体制越来越运转不灵,国民经济失去了生机和活力。

二、重工轻农,片面发展重工业的经济结构导致国民经济结构严重失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是在比较落后的经济条件下,在资本主义的包围中和战争的威胁中进行的。因此苏联十分强调要高速发展工业特别是重工业,以保障国家独立和加强国防。斯大林说:“不是发展任何一种工业都算做工业化。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燃料、金属等等),归根到底,就是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发展本国的机器制造业”。在制订第二个五年计划(1933-1937)时,曾计划使消费品生产的增长速度略高于生产资料的增长速度。但是由于国际环境日趋紧张,原定计划被修改,其结果仍然是生产资料增长速度大大超过消费资料增长速度。第三个五年计划是在卫国战争爆发前制订的,其特点是大大加快了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的生产。为了备战,国防开支大大增加,1940年已占国家预算1/3。在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加速发展的同时、农业生产的发展却非常缓慢。在全国实现农业集体化之后,由于向农民征购农产品过多,价格过低,农民收人少,严重影响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大大落后于工业生产的发展,以1940年与战前1913相比,工业产值增长7倍半,生产资料增长14倍半,而农业产值只增长了200001953年同1913年相比,总产值增长了18.34倍,而农业总产值仅增长了46%1918-1985年甲类工业投资占国民经济投资总额的31.400,占工业投资总额的88.100;乙类工业投资仅分别占4.3%和11.9%。直到苏联解体前夕,农轻重的比例是戈尔巴乔夫说:“我国经济是世界上最军事化的经济,把最大量的经济花在国防上”。三、粗放型经济发展战略导致经济发展停滞不前

苏联经济发展追求的目标是速度和数量,以高速度的发展国民经济为首要任务。长期实行了

粗放型的赶超发展战略。这是为了在经济增长速度和社会产品的数量上尽快赶上和超过西方国家,为了不惜一切代价迅速增加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国防实力而选择的经济发展战略。“速度第一”是苏联经济发展的突出战略方针,苏联长期以来经济增长的高速度主要靠多投人,高消耗来取得和维持的。随着社会的变迁,人民生活压力加重,这种靠高积累政策维持的高投人却越来越受到限制。粗放经济增长的后果,一是原材料和能源消耗成本过高,单位产品的物质消耗量大大超过发达国家。例如在70年代末,苏联每生产1卢布的国民收人所消耗的电力比美国多2000,用钢量多900a,投资多5000,石油用量多1000。二是国家的资金投入越来越紧张。它突出表现在:基建投资的增长速度逐年下降,用于新产业和设备更新改造的资金短缺,原有生产设备陈旧老化,设备折旧期过长。三是经济效益和生产效率低下,投资的产出减少。苏联基金产值率从1960年的每卢布固定资产生产17.5卢布下降到1989年的0.36卢布,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主要靠大量追加物化劳动所取得。80年代初,苏联的工业劳动生产率是为美国的5500。最终,国家经济难以承受不断增多投人的需求。

进人70年代以来,苏联开始推行集约化方针,力图以质量和效益的提高,来弥补粗放性投入要素的不足。但是由于经济体制上的阻碍,这一方针难以贯彻,更未取得预期的效果,使苏联的扩大再生产缺乏新的增长源泉,对苏联的社会生产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农业生产的低效率和巨大浪费,造成了苏联日趋严重的粮食问题。自70年代以来,苏联每年进口的粮食已从1000多万吨增加到80年代末的3600多万吨。进口量达全国城市需要量的50%以上。农业的长期落后拖了工业发展的后腿,为了加速农业的发展,就要增加农业的投人,这就使财力、物力更加紧张。农业的落后和低效率是造成经济滑坡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