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肿瘤的影像诊断精品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肿瘤,好发女性,主要由畸形血管、平滑肌和脂肪三 种组织组成。近来病理研究证实其来源于血管周上皮 样细胞,并非错构瘤而为真性肿瘤。在出生时已发生, 在儿童及青少年生长。
第Ⅰ类:合并结节性硬化症,约占所有病例的2O %-40%,病变多为双侧性、多发性,瘤体小,年龄 轻,多无泌尿系统症状,典型表现为智力低下、癫痫 和皮脂腺瘤。
第Ⅱ类:不合并结节性硬化症,病变常单侧单发, 伴有腰腹部肿块、疼痛和泌尿系统症状。
3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CT和MR表现 1. 肾实质内和/或外软组织和脂肪混杂密度或信号
肿块,密度或信号不均匀 2. 脂肪密度区:数量不等,无强化 3. 软组织密度区:低或高密度,血管组织明显强化,
肌肉组织轻度强化,但程度低于肾实质。 4. 病灶内可有出血、异常血管 5. 瘤内脂肪在T1加权像呈高信号,T2加权像为中等
KUB
18
肾癌的影像
IVP
CT
低血供
19
肾癌的影像
肾周侵犯
20
肾癌的影像
右肾门淋巴结 转移伴坏死
21
肾静脉瘤栓
肾 癌 的 影 像
22
小肾癌的影像
定义:小肾癌是指最大直径≤3. 0 cm 的肾癌 特点:由于肿瘤较小,患者很少有泌尿系统症状, 常常在影像查体时偶然发现。病理多数为透明细 胞癌,细胞排列为实性,可见广泛分布的窦样血 管。 影像特点[1]:
密度坏死 5. 信号:与肾皮质信号相比,在T1WI呈低信号,在
T2WI呈稍高信号,或为各种混杂信号 6. 边界:清晰或不清晰 7. 强化:皮质期多数明显增强,呈等-高密度或信号,髓
质期呈低密度或信号;少数不增强或弱增强 8. 其他:肾周侵犯;静脉瘤栓;淋巴结转移
17
CT 肾癌的影像
高血供
IVP
肿瘤内坏死
24
小肾癌的影像 高血供
CT平扫稍低密度,皮质期 等密度不均匀增强,髓质期 低密度
25
小肾癌的影像 高血供
肾细胞癌: 在皮质期病变密度较正常皮质高,且不 均匀;在髓质期病变密度较正常实质低
26
小肾癌的影像
小肾癌假包膜
27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小肾癌的影像
MR特点
1,信号改变 在T1WI序列上以等或等低信号为主,亦 可呈等、略高或高低混杂信号改变。在T2WI抑脂像以 不均高信号为主,亦可呈稍高或稍低信号改变。 2,假包膜 多数在T2WI 抑脂序列能见到完整或不完 整假包膜影, 呈弧形、半圆形或圆形低信号带。 3,动态增强 肾癌均见不同程度强化,强化程度各 期差异较大。约70%为富血供,皮质早期显著强化; 30%为少血供,皮质早期轻微强化。实质期强化程度 二者均减低。
左肾混杂信号病变,软组织T1稍低和
等信号,T2低信号,增强程度低于肾
实质,因压脂序列,脂肪均为低信号
enhanced
T2
6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T1压脂和不压脂序列:软 组织和脂肪信号的变化
fat
fat 7
右肾下极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脂肪成分不强化
平扫 增强
8
两肾多发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双肾AML,右肾肿瘤内出血(箭)合并 肾周间隙内积血(箭),病灶与下腔静 脉及周围组织粘连
信号,抑脂后其高信号脂肪灶变为低信号 6. 少数AML在CT和MR检查未见脂肪(<20%) 7. 扫描技术:2-3mm的CT薄层平扫有利于确定脂肪
成分的存在
4
两肾多发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两肾多发混杂密度病变,肌肉为软组织密度, 轻微强化;脂肪为低密度,不强化
软组织
软组织
脂肪 5
左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T1
肾脏肿瘤的影像诊断
1
泌尿系肿块的分类
实性肿块 良性肿物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肾腺瘤 嗜酸性细胞瘤 球旁细胞瘤 脂肪瘤 膀胱乳头状瘤
恶性肿瘤
原发性肾癌 肾盂输尿管癌 肾肉瘤 淋巴瘤肾类癌 肾转移瘤 膀胱癌
2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Angiomyolipoma AML)
病理和临床:旧称错构瘤,是常见的肾脏良性
KUB 肿瘤大:肾影大,轮廓分叶,可有钙化 肿瘤小:亦可正常 IVP 占位表现:肾盂肾盏受压、变形、狭窄、 拉长及分离 侵犯表现:在占位表现的基础上有肾盂 肾盏受侵,表现为边缘模糊不规则、充 盈缺损及破坏消失等
16
肾癌的影像表现
CT和MR表现
肾实质内或肾区软组织团块
1. 形态:球形或不规则形 2. 数目:多为单个 3. 大小:不定 4. 密度:略低、等或略高;均匀或不均匀,可有钙化或低
肿瘤出血
9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伴脑结节性硬化
增强前后CT显示右肾 下极低密度团块(弯 箭),部分区域有脂 肪密度,边界清,呈 分叶状,有增强。肾 多个小圆形低密度影 为多发肾囊肿(直 箭)。同一病例头CT 示室管膜下钙化性错 构瘤。
AML
囊肿
10
几个提示RAML的CT征象
病灶突出比:大于1/2,即病灶的主体部分位于肾 轮廓外的以RAML 为多; 皮质掀起征:是在皮质内生长的肿瘤缓慢向肾外 膨胀生长, 最终突破皮质并将相邻的皮质掀起所 致。RCC 呈侵袭性生长,该征象少见, 即使早期 肿瘤因生长迅速掀起皮质, 但随着肿瘤的侵袭性 生长, 掀起的皮质逐渐被破坏。 肿瘤内血管影:RAML 的畸形血管粗大,CT表现为 粗圆点状或条状高密度影。RCC肿瘤血管管径较细, 表现为细点状影或线状影。 钙化:RCC 内出现的几率为10%,是其特征性征象, 而RAML 肿瘤内钙化罕见。
1,CT平扫多数为等或低密度,少数为高密 度,无明显钙化;大部分肿瘤形态规则。
2,增强扫描: 肿瘤均有增强,多数皮质期 等、高增强;增强不均匀, 极少数均匀增强;少 数可见假包膜。 诊断和鉴别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方法
23
小肾癌的影像 高血供
CT平扫左肾中部肿物,密度低于肾实质, 边缘光滑;增强扫描肿瘤周围有显著增 强,肿瘤中央弱强化。
14
原发性肾癌 Renal cell carcinoma
病理和临床:起源于肾小管的上皮细胞, 在组织学上分为透明细胞型、颗粒细胞 型、混合型;大体病理为类球形,多血 供丰富,可有坏死、囊变及出血,可有 假包膜;晚期有周围组织侵犯、淋巴结 转移和静脉瘤栓。临床有无痛性肉眼血 尿和腹部包块。
15
肾癌的影像表现
11
病灶突出比 RAML大于0.5
A
B
图A RCC 病灶突出比小于0.5, 与皮质的交
角为双侧鸟嘴征;
图5 RAML 病灶突出比大于0.5,与皮质的
交角为双侧钝角
12
皮质掀起征
RAML 病灶突出比大于0.5, 可见明显的皮质掀起征(箭)
13
肿瘤内血管影
RAML 病灶突出比小于0.5,无分叶, 肿 瘤内血管呈粗点状位于平滑肌周围(箭)
第Ⅰ类:合并结节性硬化症,约占所有病例的2O %-40%,病变多为双侧性、多发性,瘤体小,年龄 轻,多无泌尿系统症状,典型表现为智力低下、癫痫 和皮脂腺瘤。
第Ⅱ类:不合并结节性硬化症,病变常单侧单发, 伴有腰腹部肿块、疼痛和泌尿系统症状。
3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CT和MR表现 1. 肾实质内和/或外软组织和脂肪混杂密度或信号
肿块,密度或信号不均匀 2. 脂肪密度区:数量不等,无强化 3. 软组织密度区:低或高密度,血管组织明显强化,
肌肉组织轻度强化,但程度低于肾实质。 4. 病灶内可有出血、异常血管 5. 瘤内脂肪在T1加权像呈高信号,T2加权像为中等
KUB
18
肾癌的影像
IVP
CT
低血供
19
肾癌的影像
肾周侵犯
20
肾癌的影像
右肾门淋巴结 转移伴坏死
21
肾静脉瘤栓
肾 癌 的 影 像
22
小肾癌的影像
定义:小肾癌是指最大直径≤3. 0 cm 的肾癌 特点:由于肿瘤较小,患者很少有泌尿系统症状, 常常在影像查体时偶然发现。病理多数为透明细 胞癌,细胞排列为实性,可见广泛分布的窦样血 管。 影像特点[1]:
密度坏死 5. 信号:与肾皮质信号相比,在T1WI呈低信号,在
T2WI呈稍高信号,或为各种混杂信号 6. 边界:清晰或不清晰 7. 强化:皮质期多数明显增强,呈等-高密度或信号,髓
质期呈低密度或信号;少数不增强或弱增强 8. 其他:肾周侵犯;静脉瘤栓;淋巴结转移
17
CT 肾癌的影像
高血供
IVP
肿瘤内坏死
24
小肾癌的影像 高血供
CT平扫稍低密度,皮质期 等密度不均匀增强,髓质期 低密度
25
小肾癌的影像 高血供
肾细胞癌: 在皮质期病变密度较正常皮质高,且不 均匀;在髓质期病变密度较正常实质低
26
小肾癌的影像
小肾癌假包膜
27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小肾癌的影像
MR特点
1,信号改变 在T1WI序列上以等或等低信号为主,亦 可呈等、略高或高低混杂信号改变。在T2WI抑脂像以 不均高信号为主,亦可呈稍高或稍低信号改变。 2,假包膜 多数在T2WI 抑脂序列能见到完整或不完 整假包膜影, 呈弧形、半圆形或圆形低信号带。 3,动态增强 肾癌均见不同程度强化,强化程度各 期差异较大。约70%为富血供,皮质早期显著强化; 30%为少血供,皮质早期轻微强化。实质期强化程度 二者均减低。
左肾混杂信号病变,软组织T1稍低和
等信号,T2低信号,增强程度低于肾
实质,因压脂序列,脂肪均为低信号
enhanced
T2
6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T1压脂和不压脂序列:软 组织和脂肪信号的变化
fat
fat 7
右肾下极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脂肪成分不强化
平扫 增强
8
两肾多发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双肾AML,右肾肿瘤内出血(箭)合并 肾周间隙内积血(箭),病灶与下腔静 脉及周围组织粘连
信号,抑脂后其高信号脂肪灶变为低信号 6. 少数AML在CT和MR检查未见脂肪(<20%) 7. 扫描技术:2-3mm的CT薄层平扫有利于确定脂肪
成分的存在
4
两肾多发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两肾多发混杂密度病变,肌肉为软组织密度, 轻微强化;脂肪为低密度,不强化
软组织
软组织
脂肪 5
左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T1
肾脏肿瘤的影像诊断
1
泌尿系肿块的分类
实性肿块 良性肿物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肾腺瘤 嗜酸性细胞瘤 球旁细胞瘤 脂肪瘤 膀胱乳头状瘤
恶性肿瘤
原发性肾癌 肾盂输尿管癌 肾肉瘤 淋巴瘤肾类癌 肾转移瘤 膀胱癌
2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Angiomyolipoma AML)
病理和临床:旧称错构瘤,是常见的肾脏良性
KUB 肿瘤大:肾影大,轮廓分叶,可有钙化 肿瘤小:亦可正常 IVP 占位表现:肾盂肾盏受压、变形、狭窄、 拉长及分离 侵犯表现:在占位表现的基础上有肾盂 肾盏受侵,表现为边缘模糊不规则、充 盈缺损及破坏消失等
16
肾癌的影像表现
CT和MR表现
肾实质内或肾区软组织团块
1. 形态:球形或不规则形 2. 数目:多为单个 3. 大小:不定 4. 密度:略低、等或略高;均匀或不均匀,可有钙化或低
肿瘤出血
9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伴脑结节性硬化
增强前后CT显示右肾 下极低密度团块(弯 箭),部分区域有脂 肪密度,边界清,呈 分叶状,有增强。肾 多个小圆形低密度影 为多发肾囊肿(直 箭)。同一病例头CT 示室管膜下钙化性错 构瘤。
AML
囊肿
10
几个提示RAML的CT征象
病灶突出比:大于1/2,即病灶的主体部分位于肾 轮廓外的以RAML 为多; 皮质掀起征:是在皮质内生长的肿瘤缓慢向肾外 膨胀生长, 最终突破皮质并将相邻的皮质掀起所 致。RCC 呈侵袭性生长,该征象少见, 即使早期 肿瘤因生长迅速掀起皮质, 但随着肿瘤的侵袭性 生长, 掀起的皮质逐渐被破坏。 肿瘤内血管影:RAML 的畸形血管粗大,CT表现为 粗圆点状或条状高密度影。RCC肿瘤血管管径较细, 表现为细点状影或线状影。 钙化:RCC 内出现的几率为10%,是其特征性征象, 而RAML 肿瘤内钙化罕见。
1,CT平扫多数为等或低密度,少数为高密 度,无明显钙化;大部分肿瘤形态规则。
2,增强扫描: 肿瘤均有增强,多数皮质期 等、高增强;增强不均匀, 极少数均匀增强;少 数可见假包膜。 诊断和鉴别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方法
23
小肾癌的影像 高血供
CT平扫左肾中部肿物,密度低于肾实质, 边缘光滑;增强扫描肿瘤周围有显著增 强,肿瘤中央弱强化。
14
原发性肾癌 Renal cell carcinoma
病理和临床:起源于肾小管的上皮细胞, 在组织学上分为透明细胞型、颗粒细胞 型、混合型;大体病理为类球形,多血 供丰富,可有坏死、囊变及出血,可有 假包膜;晚期有周围组织侵犯、淋巴结 转移和静脉瘤栓。临床有无痛性肉眼血 尿和腹部包块。
15
肾癌的影像表现
11
病灶突出比 RAML大于0.5
A
B
图A RCC 病灶突出比小于0.5, 与皮质的交
角为双侧鸟嘴征;
图5 RAML 病灶突出比大于0.5,与皮质的
交角为双侧钝角
12
皮质掀起征
RAML 病灶突出比大于0.5, 可见明显的皮质掀起征(箭)
13
肿瘤内血管影
RAML 病灶突出比小于0.5,无分叶, 肿 瘤内血管呈粗点状位于平滑肌周围(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