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会古今:周一贯语文教育研究的路径启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融会古今:周一贯语文教育研究的路径启示

融会古今:周一贯语文教育研究的路径启示

鲍国潮

从事语文教育工作65年,周一贯先生对语文教育规律全面深入的把握,对语文教育发展态势敏锐前卫的感知,对语文教育实践细腻扎实的探索,已然成为“小语界”独树一帜的研究存在。分析其研究的路径策略,把握其研究的思维方式,不仅有利于周一贯语文教育思想的继承弘扬,更是对老师们良好的示范引领,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在横向上对实践经验作全景式扫描

小学语文教育研究总体上活跃、丰富、多元,形成了诸多鲜活的经验,呈现出不拘一格的局面。然而不得不承认,小学语文教育研究的许多成果仍然停留在经验层面上,依然采用“我认为”式的主观表述,不能及时转化提升为准确反映语文教育规律的理性认识。从这些经验中汲取精华,揭示规律,提升小学语文教育研究的科学水平,就成为周一贯语文教育研究的自觉追求和内在品格。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周一贯先生就先后编著了《语文教学研究改革概观》《语文教学方法论》等著作,对各地语文教学改革信息进行了最大程度的系统收集与整理,内容包括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及口语交际等诸多领域。这些经验的收集整理,看起来受到当时“信息论”“方法论”等思想的影响,好像只是一些信息的具体罗列,实际上却渗透了周一贯先生的语文教育价值判断,体现了一位语文研究者的认识水平。联系这些著作,我们可以感觉到,周一贯先生的语文教育研究是建立在大量事实研究的基础上的。占有大量教学事实,以此为研究起点,正是周一贯先生的研究品格。

20世纪90年代后期,周一贯先生把研究视点转到了特级教师群体研究上。在他看来,特级教师这一群体,是一个教育思想与实践经验的“富矿”,他们身上充满了教育教学变革与发展的精神。这些特级教师的变革性实践,为中国小学语文教育研究探索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和实践参考。在周一贯先生的研究中,有《中国小学语文教育名师精品录》《小学语文名师课堂教学经典设计》,以及大量散见于各地报刊的名师课堂教学实录点评。周先生这些收集、整理、点评工作,以课堂教学思想发展脉络为经,以广大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实践探索经验为纬,展现出小学语文界改革名师的“人物长廊”,为小学语文界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材料。

当然,周一贯先生还十分重视专题性实践经验的总结梳理。如本世纪初出版的《小学作文新概念研究》,就从儿童作文的历史经验和当代认识出发,全景式地整理记录了当代小学作文教学改革的前沿信息,极具参考价值与启发意义。

周一贯先生对当代语文教育实践探索经验所作的整理、点评,可谓是全景式的扫描,既体现了他对教育实践智慧的尊重,更体现了他对语文教育实践发展态势的深度把握,因而显现出独有的高度与广度。

二、在纵向上对历史经验作选粹式摄取

中国语文教育历史十分悠久,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遗产。继承并丰富中国语文教育思想,是当代语文教育人的历史责任与使命。“古为今用”,对千年以来的语文教育历史经验作选粹式的摄取,一直是周一贯先生的情感所系。他经常不无担心地表示,当前有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在研究中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缺少对历史的了解,不知道语文教育的问题从何而来,研究成了无根之木。因此,近年来,他又把许多精力投入到对中国古代语文教育思想的梳理、

萃取中。

2007年1月17日,周一贯先生在《中国教育报》发表长文《在千年的视野里寻找语文教育的传统》。这篇文章,标志性地体现了周一贯先生对中国古代语文教育思想的认识。他写道:“传统是无法改变的历史,是川流不息的时光之河,可以生生不息地一直流下去……如果我们不重视在批判中继承,在继承中发展,中国语文教学许多宝贵的传统经验,也会在时代新潮的冲刷下由淡化而至消亡。这绝非危言耸听。”这充分表现出他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他在文章中提出,我国语文教育的传统经验,有许多与汉字、汉语的学习规律相一致的地方。这是中国语文的“中国心”。由此,他提炼出“注重识字”“本于诵读”“体察涵泳”“重视习练”等传统经验,为当代语文教育研究提供了参考视点。

站在历史的维度上,我们不难看出,语文教育具有极强的地域性,在文化发展中展现出五彩斑斓的地域风貌。关注语文教育的地域存在,有助于推动语文教育向更多元的视角、更丰富的风格发展。从2010年起,周一贯先生在《教学月刊》开辟专栏,研究“浙派语文”。这一专栏以“人物”“大事件”“专题”等丰富灵活的形式,对浙江历史上著名语文人物、语文事件、语文思想发展作钩沉、梳理、解读,意在挖掘浙江这一人文重地的语文教育思想资源,梳理并认识浙江小学语文教育的历史根基,为当代小学语文教育提供更多的理论滋养。

2014年,周一贯先生将多年收集的中国古代语文教育言论结成一集,从中国古代多种文论、诗话、文章学、教育学等著作中选取了700多条言论,从语文教育的当代视野出发,对每条言论进行个性化解读,形成了《中国古代语文教育言论读解》一书初稿(即将由宁波出版社出版)。该书以宏阔的视野、翔实的

资料和深入浅出的解读,展现了中国古代语文教育思想的博大精深,具有很强的史料价值。

尊重汉语文教育的历史,不仅是一种方法与策略,更是一种态度。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必须基于历史经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行。在这一方面,周一贯先生为我们作了良好的示范。

三、建构小学语文教育研究的当代形态

读懂实践、读懂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关照当下,畅想未来,建构语文教育的当代形态。从出版的多种著作来看,周一贯先生正是在“融会古今”的路径上建构着小学语文教育研究的当代形态,并以此践行着他对小学语文教育研究的时代使命。

《语文教学优课论》与《阅读课堂教学设计论》,是周一贯先生语文教学研究的“姊妹篇”。前者更多地侧重于课堂教学的价值研究,试图在理性认识层面更加清晰地把握优课的特点、规律、风格;后者则更多地侧重于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试图在实践上更加有效地探索优课设计的观念、策略、方法。两书相互映衬,出版后引起广泛关注,深受小学语文教师的喜爱,对于推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研究,提高其科学化、艺术性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这两本书在对“语文教学优课”与“阅读课堂教学设计”作历史审视的基础上,剖析了大量实践案例,建构起富有周氏特色的“优课观”与“设计观”。

而《语文教学训练论》《研究性阅读探索》《语文教研案例论》和《儿童作文教学论》则是周一贯先生对语文课程改革的积极响应和自觉探索。众所周知,语文课程改革探索一路充满艰辛,“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研究性阅读培养创新能力”“案例研究”“回归儿童作文的本真”等命题都曾经是语文教育研究的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