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课程思政建设

浙江大学课程思政建设
浙江大学课程思政建设

浙江大学“课程思政”建设

项目申报书

申报单位

课程名称

课程代码

课程类型□通识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项目负责人

联系电话

填写日期

浙江大学本科生院制

二〇一九年六月

填写说明和要求

(一)立项申报书的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真实可靠。文字表达要明确、简洁。所在学院(系)应严格审核,对所填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二)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

(三)“申报单位”为开课单位,“课程类型”包括: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

(四)表格各栏目大小必要时可根据内容进行调整。

三、课程建设计划

四、预期成果形式和预期效果

五、经费预算

六、审批意见

浙江大学本科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暂行办法

浙江大学本科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暂行办法 (试行) 浙大发本【】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高【】号)文件精神,加快推进我校本科课程与教案改革,全面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的本科专业核心课程是学生专业能力构成的不可或缺的专业必修课程,也是学生提升专业核心竞争力起决定作用的课程。 第三条进行专业核心课程建设须重新梳理各学科专业知识点,整合、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各院系要仔细研究现有专业课程的教案大纲,围绕专业核心知识点,同时充分考察国际一流大学相同或相近学科的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结合我校特色和优势,重新设计专业课程体系。 第四条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可总体规划,分步分级实施,学校鼓励院系通过自筹经费,先行建设,并择优向学校推荐。学校专业核心课程的建设目标是,通过年建设,在全校所有本科专业中建设门左右,平均每个专业门专业核心课程。以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为标杆,辐射和带动其它专业课程建设,全面提高本科课程教案质量。学校优先支持高水平教师从事本科专业核心课程讲授,以提升专业课程的教案水准。 第二章课程设计与教案 第五条专业核心课程设计以先进的教育教案理念为指导,聚焦最能反映本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知识点,强调传统经典知识与学科发展前沿知识相结合,课堂教案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充分研究,精心设计。 第六条专业核心课程教案要突显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与教案过程的深度参

与。课程难度大,富有挑战性与吸引力。重视基于知识的方法启迪、研讨和习得,重视调动学生学习的过程参与,重视学生课前、课后的深度学习。原则上,讨论课、习题课、基于问题(项目)的学习等互动教案课时比例不低于三分之一。 第七条专业核心课程设置以每门课程学分为主,长学期开设。原则上,学分课程可设计为周学时,即每周理论讲课学时,案例讲授、讨论、基于问题(项目)的互动教案等学时,课外阅读、资料查阅、作业、小组讨论等至少学时;学分课程可设计为周学时,即每周理论讲课学时,案例讲授、讨论、基于问题(项目)的互动教案等学时,课外阅读、资料查阅、作业、小组讨论等至少学时;学分课程设计为周学时或,即每周理论讲课()学时,案例讲授、讨论、基于问题(项目)的互动教案等()学时,课外阅读、资料查阅、作业、小组讨论等至少()学时;以此类推。研讨或案例课应分小班进行,具体视各课程教案需要定。 第八条核心课程采用多种方式,有效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强调课程考核由结果评价向过程评价转变,学生研讨课表现、平时作业(论文)、平时测验、期末考试等均有清晰而明确评分,要求多维度评价学生学业。 第九条学校鼓励有条件的院系采用双语教案。 第三章教案团队与职责 第十条课程负责人是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的主要领导人和责任人,一门专业核心课程设一位课程负责人。课程负责人同时必须是该课程的主讲教师,学校授予课程负责人该课程“首席主讲教师”荣誉称号。课程负责人可以在现有的教师队伍中遴选产生,也可在全球范围内招聘。 第十一条各专业可根据实际课程学分、专业人数和学科特点,由课程负责人负责组建教案团队。教案团队由首席主讲教师、主讲教师和助教组成。原则则上,除首席主讲教师外,主讲教师不超过人。个别特别学科,可酌情增加。原则上每人的讨论班可配备名助教,助教可由本学科的年轻教师或在职博士生担任。 第十二条专业核心课程负责人任职条件: 1.必须具有相当于教授的专业技术职称(本领域资深教授);

通信工程本科专业(普通)人才培养方案

通信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专业英文名称: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专业代码:080604)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面向通信行业的设计、制造、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技术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具有一定的通信系统和通信网设计、开发、应用能力。能在电信企业、信息技术企业、设计院所、高等院校等部门从事通信、信号处理和网络技术的研究开发、通信网络的组网设计及教学工作。 二、培养规格与要求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以下规格和要求: (一)知识规格与要求 1.具有较扎实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外语基础; 2.系统掌握电子技术、通信工程和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电工技术、电子技术、通信网络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等知识; 3.具有本专业领域必需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掌握交换技术、光纤通信、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及应用方法; 4.获得较好的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开发方面的工程实践训练。 (二)能力规格与要求 1.具有较强获取知识的能力,掌握本专业领域系统设计、集成及工程应用的基本技能与实践方法,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2.具有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能够运用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解决电子通信领域的实际工程问题; 3.具有设计、开发、调测应用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的基本技能,了解本学科的发展方向; 4.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外语应用能力和科技写作能力;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三)基本素质规格与要求 1.政治素质要求: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牢固树立并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 2.人格素质要求:具有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富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 3.职业素养要求:具有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团队协作、乐于奉献和勇于创新的职业素养。 三、学制和学位 (一)学制 基本学制四年。修业年限可视学生具体情况适当缩短或延长,最短三年,最长不得超过六年。 (二)学位

浙江大学课程简介和教学大纲格式

实验课程简介和实验教学大纲格式 课程名称: 英文名称: 课程编号: 课程学分:实验学分:实验总学时: 面向对象: 预修课程要求: 一、课程介绍 (一)中文简介(100-150字) (二)英文简介 二、教学目标 三、课程要求(包括考勤制度、实验室安全、实验准备、实验报告、考核方式等) 四、主要仪器设备 五、实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六、参考教材及相关资料 七、课程教学网站 示例 课程名称:大学化学实验A 英文名称:Experiments of College Chemistry 课程编号:06112200 课程学分:1 实验学分:1 实验总学时:32 面向对象:化学与制药类;食品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类;化工与制药类;生物工程类;生物系统工程类 预修课程要求:按课程要求规定 一、课程介绍 (一)中文简介:(100-150字) 大学化学实验A是依据物质的物理和物理化学性质建立发展起来的分析方法所开设的课程。掌握和运用各种复杂的分析仪器对近化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和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大学化学实验A是化学类学生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理论性及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学中涉及较新和较广泛的仪器分析方法。 (二)英文简介: 二、教学目标 通过这种多层次、全面系统的实验训练,应达到下列要求: 1、使学生初步了解仪器分析的研究方法,掌握其基本实验技术和技能。 2、学会并掌握化学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实验条件的判断和选择、实验数据的测量和处理、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归纳等一套严谨的实验方法。 3、熟悉常用现代分析仪器的操作使用,规范地掌握仪器分析的定性、定量分析的基本实验操作和技能。 4、了解常用仪器的构造、原理及其使用方法,了解近代大型精密仪器的性能及其在化学和高新技术中的应用。 5、在实验的全过程中,培养学生勤奋学习、求真、求实的科学品德,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查阅文献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

关于开展2018年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关于开展年“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建设项目中期检查的通知 各学院: 根据《关于公布河海大学年“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的通知》(河海教务〔〕号)文件要求,学校要加强“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项目建设过程管理,对门立项课程进行中期检 查评审。 一、材料报送 所有立项课程均须按下表项目及要求准备好相关电子 材料(每门课程一个文件夹,内容根据表格项目编号排序),由学院汇总后,于月日前报送至教务处教研科邮箱。 序号材料内容提供内容及数量修订后的课程教学大纲份 “课程思政”教学整体设计、课件 以上课时或课程教学实施方案(教案) 段(如没有视频,则紧扣“课程思政”主题制作教学微 提供明确的拍摄计视频(每段时长分钟) 划)课程思政育人典型教学案例份 其他材料(教研论文、获奖、社 自选 会评价等) 其他要求:()教学微视频片头中需有“课程思政”示范 课程建设项目画面;()发表的教研论文,需标注“河海 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资助”和项目编号。

二、专家评审 学校聘请校内外专家,组建“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评审小组,对各示范课程项目报送的材料进行审阅、评定结果。 三、结果使用 对中期检查评审为“不合格”的建设项目,中止项目建设,停止建设经费拨付,同时项目负责人年内不得申报教学改革 与教学研究项目,并减扣所在学院当年度年终考核人才培养 相应分值和教改经费。对中期检查评审为“优秀”的一般建设 项目,可升级为重点建设项目并按重点项目拨付建设经费。 联系人:黄波,黄炜栋;电话:(内线:),邮箱:。 附件:河海大学年“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 教务处 年月日

附件 河海大学年“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 项目编号 学院 课程名称学分 课程 项目类别部门负责人 水文院地理学与资源环境张丹蓉重点项目土木院交通工程施工技术刘云重点项目土木院道路交通安全李锐重点项目地学院地质测绘实习黄勇重点项目法学院民法总论陈广华重点项目马院教育学原理陈滔娜重点项目外语院英语报刊选读李霄垅重点项目水电院水利工程施工张继勋一般项目港航院海岸动力学张弛一般项目环境院地下水污染防治郭勇一般项目能电院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叶彦婓一般项目(含单片机) 计信院操作系统张鹏程一般项目计信院 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 黄倩一般项目 构 力材院弹性力学王磊一般项目力材院材料与人类文明陈建清一般项目地学院人文经济地理学颜梅春一般项目农工院防汛抢险原理与技术张睿一般项目

浙江大学研究生素养与能力培养型课程

浙江大学研究生素养与能力培养型课程 建设效果及教学质量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 为帮助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更为针对性的配套措施,进一步提升课程教学质量,请你负责地、如实地填写以下内容。 一、对立项课程建设申报内容及建设过程的评价 1、任课教师在开课时是否公布了“课程建设规划”有关内容(包括具体的素养或能力培养目标、拟采取的针对性配套措施、检验素养或能力培养目标达成度及配套措施有效性的评估指标体系等) □是□否 2、你是否清楚本课程需要培养研究生哪些素养或能力 □非常清楚□基本清楚□不清楚 3、你认为任课教师所描述的素养或能力培养要求是否恰当 □不恰当,应降低要求□不恰当,应提高要求 □基本恰当,但还有改进余地□非常恰当 4、为达到上述素养或能力培养目标,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采取了课程立项申报时所论述的针对性配套措施 □没有采取□部分采取□完全采取 5、你认为这些针对性配套措施对达到素养或能力培养目标是否有效□无效□基本有效□相当有效

6、这些针对性措施在哪些方面还有改进的余地 □教学内容□教学方式 □课程考试考核方式□其他 7、为检验选课学生是否达到了素养或能力培养目标,任课教师提出的评估指标体系是否恰当 □不恰当□基本恰当,但还有改进余地□非常恰当8、为评估课程建设过程中所采取针对性配套措施的有效性,任课教师提出的评估指标体系是否恰当 □不恰当□基本恰当,但还有改进余地□非常恰当9、你是否参与了该门课程的建设 □没有参与□有所参与□积极参与 二、选课学生学习积极性评价 1、为达到预定的素养或能力培养要求,你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是否面临一定的挑战 □没有挑战□有一定挑战□很有挑战 2、该门课程任课教师布置的课外学习(课前准备)任务是否适当□偏少□恰当□偏多□太多 3、你课外学习花的时间是否超过了课内学习的时间 □超过□基本相当□少于 4、你是否积极参与了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有关讨论及教学互动环节□没有机会讨论□有机会讨论,但没有参与

ZJU课程覆盖关系

浙江大学本科教学大类课程替换关系一览表 序号课程代码级课程中文名称学分替换关系课程代码课程中文名称学分替换关系课程代码课程中文名称学分 1 011A0011 宏观经济学(甲)3.0 ≥011A001 2 宏观经济学(乙)2.0 2 011A0041 微观经济学(甲)3.0 ≥011A0042 微观经济学(乙)2.0 3 031A0010 教育学3.0 ≥031A0040 教育学2.0 4 061B9050 分析化学(甲)Ⅰ2.0 ≥061B9070 分析化学(乙)3.0 061B9060 分析化学(甲)Ⅱ3.0 5 061B0030 概率论1.5 ≥061B9090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2.5 061B0100 数理统计1.5 6 061B0270 数理方法(甲)Ⅰ4.0 ≥061B0290 数理方法(乙)4.0 061B0280 数理方法(甲)Ⅱ2.0 7 061B0110 数学分析(甲)Ⅰ4.5 ≥061B0170 微积分Ⅰ4.5 061B0120 数学分析(甲)Ⅱ4.5 061B0180 微积分Ⅱ2.0 061B0190 微积分Ⅲ1.5 8 061B0110 数学分析(甲)Ⅰ4.5 ≥061B0170 微积分Ⅰ4.5 9 061B0120 数学分析(甲)Ⅱ4.5 ≥061B0180 微积分Ⅱ2.0 061B0190 微积分Ⅲ1.5 10 061B0170 微积分Ⅰ4.5 ≥061B0060 高等数学4.0 061B0180 微积分Ⅱ2.0 11 061B0040 高等代数Ⅰ3.5 ≥061B0200 线性代数2.5 061B0050 高等代数Ⅱ3.5 12 061B0300 物理学Ⅰ3.0 ≥061B0211 大学物理(甲)Ⅰ4.0 ≥061B0212 大学物理(乙)Ⅰ3.0 061B0310 物理学Ⅱ5.0 061B0221 大学物理(甲)Ⅱ4.0 061B0222 大学物理(乙)Ⅱ3.0 061B0320 物理学Ⅲ4.0 13 061B0300 物理学Ⅰ3.0 ≥061B0211 大学物理(甲)Ⅰ4.0 ≥061B0212 大学物理(乙)Ⅰ3.0 061B0310 物理学Ⅱ5.0 14 061B0320 物理学Ⅲ4.0 ≥061B0221 大学物理(甲)Ⅱ4.0 ≥061B0222 大学物理(乙)Ⅱ3.0 15 061B0330 物理学实验Ⅰ1.5 ≥061B0240 大学物理实验1.5 061B0340 物理学实验Ⅱ1.5 061B0350 物理学实验Ⅲ1.5 16 061B0450 无机及分析化学4.0 ≈061B0430 普通化学3.0 ≥061B0410 工程化学2.0 17 061B0580 综合化学实验3.0 ≈061B9101 综合化学实验(甲)3.0 ≥061B9102 综合化学实验(乙)2.0 18 061B0421 化学实验(甲)1.5 ≥061B0422 化学实验(乙)1.0 ≥061B0423 化学实验(丙)0.5 19 071B0031 生态学及实验(甲)4.0 ≥071B0032 生态学及实验(乙)3.0 20 071B0051 生物化学(甲)4.0 ≥181B0052 生物化学(乙) 3.0 21 071B0061 生物化学实验(甲)2.0 ≥181B0062 生物化学实验(乙) 1.5 22 071B0051 生物化学(甲)4.0 ≥181B0052 生物化学(乙) 3.0 ≥071B0070 生物化学及实验(丙) 4.0 071B0061 生物化学实验(甲)2.0 181B0062 生物化学实验(乙) 1.5 23 071B0041 微生物学及实验(甲)4.0 ≥071B0042 微生物学及实验(乙)3.0 24 071B0081 细胞生物学及实验(甲)4.0 ≥071B0082 细胞生物学及实验(乙)3.0 25 071B0091 植物生理学及实验(甲)4.0 ≥071B0092 植物生理学及实验(乙)3.0 26 071B0101 植物学及实验(甲)4.0 ≥071B0102 植物学及实验(乙)3.0

通信工程主要课程详解

通信工程主要课程详解 1、课程名称:电路分析 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介绍集总电路中电压、电流的约束关系;独立电流、电压变量的分析方法;大规模电路分析方法;分解方法及单口网络;简单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分析;电容元件与电感元件;一、二阶电路;交流动态电路;电抗与导纳;正弦稳态的能量和功率、三相电路;频率响应;耦合电感和理想变压器;双口网络等。 2、课程名称: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课程简介:本课程在介绍了半导体器件的基本特性和模型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各种线性放大器:基本放大组态、差动放大器、功率放大器、反馈放大器、集成运放和选频放大器;同 时也将介绍放大器的频率响应。 3、课程名称: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课程简介:本课程是数字电子技术方面入门性质的技术基础课,主要内容有:基本逻辑电路、逻辑代数基础、组合逻辑电路及其分析与设计、常用组合逻辑功能器件、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分析与设计、常用时序逻辑功能器件、可编程逻辑器件、数模与模数转换器及脉冲波形 的产生与变换等。 4、课程名称:信号与系统 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讲述信号与系统概念;连续信号和系统的时域、频域和复频域分析;离散信号和系统的时域、频域和Z域分析;系统的稳定性;时间序列分析简介等内容。 5、课程名称:微机原理及应用 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讲述微型机的基本组成和整机工作流程,80x86的指令系统及寻址方式,汇编语言程序设计,80x86的总线操作和时序,CPU与存储器的连接方法,输入与输出设备接口,80x86的中断原理及处理过程,A/D及D/A 的与CPU的接口及应用,串行数据通 讯及其接口等。 6、课程名称:电磁场与电磁波 课程简介:本课程研究电磁场运动规律,使学生理解电磁场理论的基本概念和掌握宏观电磁场的基本规律,并结合实际介绍其工程技术应用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用场的观点对工程应用中的电磁现象和电磁过程进行定性分析和判断的能力,了解进行定量分析的基本方法;通过电磁场理论的逻辑推理,培养正确思维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7、课程名称:数字信号处理

对于通信工程专业的认识

对于通信工程专业的认识 何谓通信?顾名思义,通信就是可靠,顺利地送达、传递消息。 十年前港台电影中黑帮大佬手里可以用来砸人的“大哥大”,早已变得如此纤细轻巧、色彩缤纷,并且飞入寻常百姓之手;从前只有数月飞鸽传书才能联系的国外亲友可以用简单方便快捷的E-mail互致问候、即时聊天,甚至装上摄像头开个网络会议。这一切都应该归功于通信工程技术的迅猛发展。如果让科学家们选出近十年来发展速度最快的技术,恐怕也是非通信技术莫属。通信工程是电子工程的一个重要分支,同时也是其中一个基础学科。该学科关注的是通信过程中的信息传输和信号处理的原理和应用。 通信工程专业主要为研究信号的产生、信息的传输、交换和处理,以及在计算机通信、数字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蜂窝通信、个人通信、平流层通信、多媒体技术、信息高速公路、数字程控交换等方面的理论和工程应用问题。随着19世纪美国人发明电报之日起,现代通信技术就已经产生。为了适应日益发展的技术需要,通信工程专业成为了美国大学教育中的一门学科,并随着现代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而得到迅速发展。 通信工程专业是信息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并极具活力的一个领域,尤其是数字移动通信、光纤通信、Internet网络通信使人们在传递信息和获得信息方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便捷程度。通信工程具有极广阔的发展前景,也是人才严重短缺的专业之一。本专业学习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等方面的知识,能在通信领域中从事研究、设计、制造、运营及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工业中从事开发、应用通信技术与设备。毕业后可从事无线通信、电视、大规模集成电路、智能仪器及应用电子技术领域的研究,设计和通信工程的研究、设计、技术引进和技术开发工作。近年来的毕业生集中在通信系统、高科技开发公司、科研院所、设计单位、金融系统、民航、铁路及政府和大专院校等。本专业本着加强基础、拓宽专业、跟踪前

通信工程专业课程简介

通信工程专业课程简介 专业核心课程: 信息论与编码原理、通信原理、电视原理、电磁场与电磁波、天线与电波传播广播电视发送方向:数字电视技术、广播电视发送技术、数字广播技术 移动通信方向:移动通信、现代交换技术、移动电视技术 信息论与编码原理:本课程着重介绍信源的类型与特性、信源熵、信道容量、信息率失真函数等信息论的基本理论,以及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的基本概念和主要方法。这些信息论与编码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不仅适用于通常意义的通信领域,如数字视音频处理和多媒体通信等,也适用于信息安全等计算机信息处理和管理等专门领域的需要。 通信原理:本课程以当前广泛应用的通信系统和代表发展趋势的通信技术为背景,系统介绍数字通信基本原理,为学生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际知识。课程第1-3章介绍通信基础知识,其中包括其它章节所需的随机信号与噪声分析的数学知识,第4-5章论述模拟信号数字化和数字基带传输系统基本原理,第6-7章阐述数字调制系统和最佳接收原理。 电视原理:“电视原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原理与应用结合较紧密的课程,是从事广播电视、现代多媒体通信等领域专业技术人才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是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重要的学科基础课程。“电视原理”课程内容包括了传统的黑白电视、彩色电视传像和显示的基本原理。教学内容体现了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的结合、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结合,能及时反映电视技术最新的科技成果。电磁场与电磁波: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分析矢量场时必须掌握的基本数学内容;第二部分为静态场的学习,包括静电场、恒定电场以及恒定磁场,要求掌握它们的基本方程、基本定理以及公式,能够分析静电场的基本

浙江大学工商企业管理都有哪些主要课程

浙江大学工商企业管理都有哪些主要课程 一、浙江大学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介绍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是自学考试学科调整后产生的新专业。这一专业的设置是为了培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事工商业及其他各类企业管理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经过专业学习,成绩合格者应系统地掌握现代管理理论、有广泛的知识。熟悉各类管理的基本技能和科学方法,能够胜任企业管理工作。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 为了满足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选学工商管理专业的自考生应具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有良好的道德情操,遵守法纪、法规,热爱并乐于从事各类管理工作,具有责任心。工商管理专业专科层次的学习,以政治理论、经济理论。基础课程和适用广泛的管理专业理论学习为主。专科成绩合格者应能从事具有管理性质的基础工作和一般的经营活动。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层次的学习,是在专科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管理理论和管理知识的学习,增加中、高层次管理工作必须掌握的技能和方法,提高本科自考生的工作适应性。三、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 二、浙江大学工商企业管理课程设置 1.课程分类 专科段课程 (1)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品德教育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邓小平理论概论”、“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 (2)应用基础课:“高等数学(-)”、“大学语文(专)”、“英语 (一)”。

(3)学科基础课:“政治经济学(财经类)”、“计算机应用基础”、“基础会计学”、“国民经济统计概论”、“经济法概论(财 经类)”、“企业会计学”、“中国税制”(4)专业课:“企业管理 概论”、“生产与作业管理”、“市场营销学”、“人力资源管理(一)”、“国际企业管理”。 独立本科段考试课程: (1)政治理论课:“毛泽东思想概论”。 (2)应用基础课:“英语(二)”【或“日语(二)”或“俄语 (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线性代数(经管类)”。 (3)学科基础课:“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管理学原理”、“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金融理论与实务”、“财务管理学”、“组织行为学”。 (4)专业课:“企业经营战略”、“质量管理(一)”、“企业管 理咨询”。 2.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三、浙江大学工商企业管理报考条件 1.热爱祖国,立志求学,遵纪守法 2.应届高考毕业生,无文理科类型限制 3.对口专业中专毕业生 4.少量优秀往届高中毕业生

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问题与解决路径

【课程思政①】高燕: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问题与解决路 径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学科为引领,构建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和其他各学科协同一致、合力育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格局,使学校各方力量、各种资源、各类课程都能发挥育人功能,实现“协同效应”。“课程思政”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贯穿教学和研究全过程,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资源,从战略高度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程、专业教育课程“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促使各专业的教育教学,都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探索实践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重要途径。目前高校在“课程思政”的改革方面做出了一些探索,形成了代表性的课程,但在整体设计、路径与载体、效果评价、保障机制等方面的规范建设和制度支撑相对薄弱,导致教学改革动力不足,教师教学效果良莠不齐,学生对课程的认同度和获得感不均。本文通过分析“课程思政”面临的关键问题,介绍成功经验和做法,探寻课程建设的基本规律和解决路径,对于全面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具有现实意义。“课程思政”面临的关键问题“课程思政”离开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就是“无源之水”,缺少了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就是“无本之木”,忽视了课程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就

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问题。1.管理理念:完善教学设计和整体规划在领导机制方面,高校党委书记、校长对思政课的管理理念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要素。高校领导要立足学校在本省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为引领,上讲台,讲大课,传大势,让马克思主义在专业学科中“发声”、教材中“现形”、论坛上“亮剑”。在教学管理方面,高校对于课程培养方案、教材选定、政治标准等关键教学环节的管理是建设好“课程思政”的重要手段。教学主体方面,高校马克主义学院在“课程思政”的建设中要发挥应有的协同引领作用,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协同创新机制,形成科学化、标准化、精细化的建设管理办法,实现“课程思政”教育过程的科学化、规范化建设。2.改革措施:创新教学手段和教学载体“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实现高校之本在于立德树人中心环节和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在学科建设方面,高校要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理论研究,为高校推进“课程思政”的建设提供学理支撑。在教学载体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其他人文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之间的教学与科研双向融合和共建机制需要不断创新,尤其针对人文社科类的专业教师,要在将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方面开展日常教学训练和教学思考,使其能够精准地

浙江大学本科课程简介和教学大纲

课程简介和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15120660 课程名称:嵌入式系统设计 学分: 5.0 周学时:4.0-2.0 面向对象:大学本科生 预修课程要求:微机原理、C程序设计 一、课程介绍(100-150字) (一)中文简介 《嵌入式系统设计》是工科学生学习掌握嵌入式系统的结构原理、ARM处理器核的设计原理和方法、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学习掌握嵌入式应用软件开发的主要流程和相关技术的一门课程,重点在于理解ARM体系结构及其组成嵌入式系统的结构原理基础上,培养学生具备初步的嵌入式系统软硬件设计开发能力。课程内容主要包括ARM处理器核的设计原理,ARM体系结构,ARM编程模型及指令集,ARM调试结构与存储器层次,操作系统的I/O接口技术、操作系统进程与线程的概念和管理、并发、进程间通信,操作系统的内存管理策略,调度算法和实时调度算法等内容,并以树莓派实验板为基础进行相应的实验设计,掌握嵌入式系统设计开发能力。 (二)英文简介 《Embedded System Design》is one of the basic courses for engineering students to master the structural principle of embedded system, principle and method of ARM core design, basic principle of operating system, the main process of embedded application software development and related technologies. The priority of this course is making students have an initial capacity of embedded system hardware and softwar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based on understanding the ARM architecture and composition of the embedded system. Course content includes core design of ARM processor, ARM architecture, ARM programming model and instruction set, ARM debug architecture and memory hierarchy, IO technologies of operating system, concept and management of operating system processes and threads, concurrent, inter-process communication, memory management, scheduling algorithm and real-time scheduling algorithm etc. Experimental design on Raspberry Pi2 development board may also be made to know the embedded system design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well. 二、教学目标 (一)学习目标 本课程通过嵌入式系统的开发平台,使学生熟悉嵌入式应用开发流程,更方便地学习和理解嵌入式系统的基础知识,使学生具备基本的嵌入式系统的软硬件设计能力。以ARM

浙江大学本科课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实施办法

浙江大学本科课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实施办法 (2009年10月修订)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是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核心环节,为进一步推进本科教学改革,加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进一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根据《关于加强本科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的若干意见》(浙大发教〔2006〕46号)文件精神和新的人才培养目标,特修订本办法。 一、评价目的 本科课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目的是以评促教,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提高本科课程教学质量,同时为学校教学相关决策提供有效信息,实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 二、评价范围 评价范围包括所有全日制本科课程的课堂教学,不包括实习和毕业环节。 评价对象包括“教师”和“课程”,即某课程任课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和课程的教学质量,即“人·课”。 三、评价指标 理论课、实验课、体育课和双语课分别制订评价指标。评价指标详见附件。 四、评价人员及权重 1.评价人员 参加本科课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评价人员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学生;二是同行及管理人员,包括院系主管教学领导、教学

督导和教学管理人员。 2.权重 原则上,学生评价权重占70%,同行及管理人员评价权重占30%(院系主管教学领导、教学督导和教学管理人员各占10%)。 五、评价方式和流程 学生评价和同行及管理人员评价均在现代教务管理系统进行。系统首先剔除每一个评价对象即“人·课”的最高5%和最低5%学生评价分,再与同行及管理人员评价分汇总,经过加权统计,得出综合评价分,并将综合评价分按类别由高到低排序。 评价工作流程见附件3。 六、评价结果及等级评定 1. 评价结果分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按同类可比的原则分类排序,并按一定比例确定评价等级。 2.全校课程按以下类别统计评价结果。 (1)通识课程:思政类、军事理论类、公共体育类、外语类、计算机类、历史与文化类、文学与艺术类、沟通与领导类、科学与研究类、经济与社会类、技术与设计类、新生研讨课等。 (2)大类课程:数学类、物理类、化学类、生物类、工程类、设计及艺术类、经管类和文史哲类等。 (3)全校性公共选修课:人文社科类、理工农医类等。 (4)专业课程:按同一学院或学系分别统计评价结果。 (5)双语课程:文科类、理科类和工科类等。 每门课程只能归入其中一类,并在此类中按综合评价分由高

通信工程专业课程安排

自动化:自动控制原理 现代控制理论 计算机控制技术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PLC 单片机 通信工程:信号与系统 通信原理 数字信号处理 高频电子线路 信息论与编码 电子信息工程:信号与系统 数字信号处理 电子线路CAD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IC设计 电子科学与技术:信号与系统 雷达原理 工程光学 激光原理 半导体物理 微电子技术 集成电路设计 网络工程主要课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科学概论、计算机网络、离散数学、电路与电子技术、计算机组成原理与体系结构、数据结构、软件工程、操作系统、数据库、通信原理、网络工程设计、分布式计算技术、嵌入式系统、计算机安全原理、网络管理原理与技术、网络管理工程、网络信息检索、高性能计算技术、无线网络、密码学与网络安全等课程。 通信工程主要学习的课程有: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线路、数字逻辑及设计、高频电子线路、计算机语言与程序设计、软件技术基础、微机原理与系统设计、数字信号处理、随机信号分析、信

息论与编码理论基础、信息网络理论基础、通信原理、电磁场与电波传播、微波技术与天线、无线通信系统、光通信技术、卫星通信和现代通信系统与技术等。 回答:2007-03-26 00:03 电子信息工程其实就是无线电 无线电还分三个大方向:信息与信号处理,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电磁波 无线电和通信工程是在本科最接近的专业 区别在后者更侧重于前者的应用 而软件工程是计算机专业的分支 计算机专业不是造计算机的,造计算机芯片的是微电子专业 计算机是设计计算机思想和研究应用计算机的 现在所说IT行业大多还是在说计算机专业的相关职业 电子和通信产业和 IT软件行业区别还是比较大的 其中电子技术又是通信和 IT软件的底层基石头 没电子技术就没CPU,存贮器,计算机技术就只是设想 没电子技术就没无线电等通信设备,通信也只是设想 电子在大学教育里是指电子科学与技术这个一级大学科 电子科学与技术又含有:物理电子学电路与系统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四个二级小学科 其中物理电子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学可以单独各自做为大专业 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作为小专业,被包含在无线电这个大专业里 通信多只信息与通信工程这个一级学科:含有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两个小学科。 其中,信号与信息处理也可以被含在无线电里。 通信与信息系统就是通信工程专业 最后,计算机专业指的是完全不同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个一级大学科 注意其实小学科才是大学真正的“专业” 计算机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这些本科专业名字只是个大方向 到研究生和博士,就不存在这样的叫法了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建设方案

XXXXXXXX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建设方案 课程名称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负责人XXXX 系(部)XXXX 联系电话XXXX XXXX教务处 XXXX年XXXX月 填表说明

1.“课程组主要成员”可以是主讲该课程并参与课程思政改革建设的其他任课教师、助课老师,也可以是参与课程建设的其他人员。 2.内容要求实事求是,表达简洁、明确、严谨。空格不够时,可自行加页。

一、课程负责人情况 姓名XX性别XX 出生年月XX 职称副教授学历XX 学位硕士所在系(部)机械工程系职务XX 时间课程名称授课对象学时 2018.082017级(28*3=)84 最近 2018.032017级(56*5=)280 三年 课主要2017.082016级(42*2=)84 程教学 2017.032014级(65*2=)130 负工作 责情况 2016.082015级(40*2=)80 人 2016.032013级(56*2=)112 时间项目名称完成与获奖情况近年来 在教学 研究与 教学改 革方面 的成果 课 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项目中的分工程 组教授方案评价 主 辅助授课 要 成 助理研究员资料整理 员

二、本课程基本情况: 包括教学对象、教学安排、基本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目标等 1.教学对象 机械工程系的三个专业: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2.教学安排与内容见表1 表1教学安排与内容 课次 第1 次 第2 次 第3 次 第4 次第5 次 第6 次 第7 次第8 次 第9 次 第1 0 次 第1 1 次 第1 2 次 第1 3 次第14次第15次

浙江大学教务管理系统选课操作手册(2016年6月)

浙江大学教务管理系统选课操作手册 一、选课登录 1.一定要使用以下浏览器: 二、选课及选课调整 1选课界面介绍 在点击菜单“选课”—>“自主选课”进入选课界面。 A区域介绍了学生选课信息,如学生姓名,学号,选课学期,选课要求等。 B区域介绍了选课选项,点击“”按钮可以查看更多的选课信息。左侧有“”选课选项,鼠标点击任何一个选项,都会弹出一个子类型选择菜单,点击其中的菜单选项可打开对应该子类型课程的选课界面。

如点击“通识课程”,子类型选择菜单如下图所示: 点击其中的菜单选项“历史与文化类”进入对应选课界面。 C区域是选课列表,该区域一开始只显示10门课程,如果要查看更多课程信息,点击“”按钮。 D区域可以查看已选课程信息。 2.本类(专业)选课

点击课程名称,可以查看课程简介 有预修要求的课程可以在课程简介上查看。 在确定修读课程后,点击要选课程所在的栏目,弹出学生选教学班的窗口,如下图所示: 点击教师姓名可以查看相关教师的基本信息和教学日历。

在决定选择上课教师后,在与之对应教学班的点击“”按钮,如果选课成功,会有选课成功的提示: 如果选课失败,会有失败提示,(失败原因有“选课时间冲突”、“选课容量超过限制”、“没有权限选”等等)。 学生可根据学校设定志愿数目选择该门课程多个不同的教学班。

如果要调整志愿的先后次序,点击“选课信息”,鼠标左键按住拖动教学班来进行志愿排序。 在选课信息界面内,点击“选课信息”,可以快速找到该课程对应的教学班。 然后点击“”按钮,对应课程的所有教学班都会被搜索出来。

若要删除某门课程的选课,可以进入相应课程的教学班选择界面,点击“”按钮;也可以进入选课信息界面,点击“”按钮。 选课栏目中,“黄色”显示课程状态是“已选”,蓝色显示课程状态是“未选”。 3.跨大类(专业)选课 在选课主界面中点击“跨类(专业)专业选课”,首先选择学院、年级,系统会自动显示对应的专业名称,然后选择专业名称,再点击“”按钮,弹出一个选课子界面, 其中列出的是你所选择的年级和专业的本学期培养方案推荐的课程,学生可以按个人需要进行选课,操作方法与选本大类(专业)推荐课程相同。

浙江大学2018-2019学年校历

2018年8月23日 本科新生报到注册 8月24日-9月11日本科新生始业教育、军训(8月24日开学典礼)9月13日研究生新生报到注册 1 9月13-30日研究生新生始业教育(9月14日开学典礼)29月14日本科生老生、研究生老生报到注册、学年小结39月17日秋学期开始上课49月24日中秋节放假 59月25-30日秋季研究生毕业教育及离校610月1-7日国庆节放假 710月26-28日秋季校运动会(11月13日补10月26日周五课)811月12日补周一课911月14-18日秋学期考试 101111月19日冬学期开始上课 1212月24-30日冬季研究生毕业教育及离校 13 12月31日浙江大学学生节(1月14日补周一课)2019年1月1日元旦放假 *2019年国家法定节假日安排,以国务院正式通知为准。1月15日补周二秋冬长学期课程*2019年国家法定节假日教学安排,以学校发布的通知为准。1月16-25日全校停课考试 *国际联合学院(海宁国际校区)另行制定。 1月26日 学生寒假开始(2月5日春节) 10:40—11:258:00—8:45上课时间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星期 日20:10—20:55 时段上午 下午 晚上 节次 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 18:30—19:1519:20—20:0514:05—14:5014:55—15:4011:30—12:1513:15—14:0016:45—17:3015:55—16:408:50—9:359:50—10:35浙江大学2018-2019学年秋冬学期校历

2月22日本科生、研究生老生报到注册,春季入学博士新生报到2月25日春学期开始上课 3月25-30日春季研究生毕业教育及离校(3月30日春季毕业典礼)1 4月5日 清明节放假24月22-26日 春学期考试 34564月29日 夏学期开始上课75月1日国际劳动节放假85月18日春季校运动会95月21日校庆日 106月7日 端午节放假 116月24-30日毕业教育及离校(6月30日夏季毕业典礼)126月24日 补周五春夏长学期课程13 6月25日-7月4日全校停课考试 7月5日始 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及实践课程7月8日-8月4日安排暑期小学期 *2019年国家法定节假日安排,以国务院正式通知为准。*2019年国家法定节假日教学安排,以学校发布的通知为准。*国际联合学院(海宁国际校区)另行制定。 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星期日 上课时间节次 星期一星期二时段上午 20:10—20:55 18:30—19:1519:20—20:05下午 晚上 14:05—14:5014:55—15:4011:30—12:1513:15—14:0016:45—17:3015:55—16:408:00—8:458:50—9:359:50—10:3510:40—11:25浙江大学2018-2019学年春夏学期校历

①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问题与解决路径

【课程思政①】高燕: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问题与解决路径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学科为引领,构建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和其他各学科协同一致、合力育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格局,使学校各方力量、各种资源、各类课程都能发挥育人功能,实现“协同效应”。“课程思政”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贯穿教学和研究全过程,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资源,从战略高度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程、专业教育课程“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促使各专业的教育教学,都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探索实践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重要途径。目前高校在“课程思政”的改革方面做出了一些探索,形成了代表性的课程,但在整体设计、路径与载体、效果评价、保障机制等方面的规范建设和制度支撑相对薄弱,导致教学改革动力不足,教师教学效果良莠不齐,学生对课程的认同度和获得感不均。本文通过分析“课程思政”面临的关键问题,介绍成功经验和做法,探寻课程建设的基本规律和解决路径,对于全面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具有现实意义。“课程思政”面临的关键问题“课程思政”离开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就是“无源之水”,缺少了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就是“无本之木”,忽视了课程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问题。 1.管理理念:完善教学设计和整体规划在领导机制方面,高校党委书记、校长对思政课的管理理念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关

键要素。高校领导要立足学校在本省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为引领,上讲台,讲大课,传大势,让马克思主义在专业学科中“发声”、教材中“现形”、论坛上“亮剑”。在教学管理方面,高校对于课程培养方案、教材选定、政治标准等关键教学环节的管理是建设好“课程思政”的重要手段。教学主体方面,高校马克主义学院在“课程思政”的建设中要发挥应有的协同引领作用,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协同创新机制,形成科学化、标准化、精细化的建设管理办法,实现“课程思政”教育过程的科学化、规范化建设。 2.改革措施:创新教学手段和教学载体“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实现高校之本在于立德树人中心环节和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在学科建设方面,高校要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理论研究,为高校推进“课程思政”的建设提供学理支撑。在教学载体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其他人文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之间的教学与科研双向融合和共建机制需要不断创新,尤其针对人文社科类的专业教师,要在将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方面开展日常教学训练和教学思考,使其能够精准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教学中的现实问题,回应学生在专业课学习中的现实需求。 3.教学方法:提升专业化队伍和教学能力教师是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质量的决定性要素。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急需培养高水平的思政教师队伍。目前高校思政课教师承担大量的教学任务,对“课程思政”建设的辐射带动作用有待发力。在教学能力方面,要针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