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市政学word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市政学重点
第一章 市政学概论
21世纪影响人类进程最主要有两件大事:1、“中国的城市化” 2、“美国高科技产业 ”(美国 斯蒂格利茨) ❖ 1.1 市政的含义和特征
1.1.1 城市的形成与设置
古代:城——四周有城墙围护、具有防守保护的区域;市——集中起来进行产品交换、物资交流的场所。
现代:城市——是农村的对称,指那些人口集中稠密,工商业发达,居民 以非农业人口为主,在政治、经济、文化
等方面处于中心地位的区域,属于社会、经济、地理概念。
市——是与省、县等行政建制对应的一个政治、法律概念,是指依据国家规定的标准、按照法定程序设置的地
方行政建制。
我国的城市建制
我国现行设市的标准:人口、经济、基础设施;
我国的市建制层级:直辖市 副省级市 省辖市 县级市
1.1.2 市政概念的界定
1.市政的范围
市政的主体:①大范围:城市的所有利害相关者
②中范围:广义的城市政府,包括城市的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
③小范围:城市各级国家行政机关
市政的客体:①大范围:城市的各项管理活动和服务工作
②中范围:城市各级各类国家行政机关的 行政管理活动
③小范围:市政工程、市政建设和城市公用事业的管理
2、市政的含义
广义:所有城市参与者,为协调和整合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的行动,处理城市居民面临的问题,实现城市自身的政治、经济、 文化和生活的发展,打造更具有竞争力、更公平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而开展的各项管理活动及其相互影响的过程。
狭义:城市的国家行政机关对市辖区内的各类行政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所进行的管理活动及其过程。
我们的定义:城市的公共权力机关为了促进城市发展、解决各种城市公共问题、有效地管理城市公共事务、实现城市公共利益 而进行的各种形式的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的过程,以及城市公民、利益群体等对公共政策的各种影响活动。
市政的内涵
(1)市政的主体是公共权力主体; (2)市政的表现形式是各种公共政策;
(3)市政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公共利益;(4)市政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1.1.3 市政的特征 : 政治性、综合性、双重性、整体性、动态性
❖ 1.2 现代市政的发展
1.2.1市政的演变
1.2.2现代市政的发展 城市 市 区别 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古已有之,相对于农村而言,没有法定的分界线,具有边界的模糊性。
近代地方政治制度的产物,一种地方行政建制,有相应的国家政权机关,有明确的边界和确定的管理范围。
联系 都以人口密度、工商业发达程度、非农业人口所占比例等为基本条件;一定规模的城市是设市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城市设置了市的建制,有利于城市的发展繁荣。
❖ 1.3 市政学的研究
1.3.1 市政学的含义和研究对象
1. 市政学的含义
市政学就是研究城市公共权力机构,特别是城市国家行政机关对城市有关公共事务进行有效管理的规律的科学。
市政学是城市政治学、城市政府学和城市管理学三者有机结合的科学。
2. 市政学的研究对象:包含市政主体、市政客体在内的各种市政现象及市政管理对策和规律。
1.3.2 市政学的研究意义
①适应城市化快速发展趋势的需要;②适应城市现代化管理的需要
③造就现代市政管理人才的需要;④丰富和完善市政学学科理论体系的需要
1.3.3 市政学的研究和学习方法
1. 研究方法:①系统的研究方法②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③静态研究和动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④比较的方法
2. 学习方法:①进行课题辩论②组织课题小组③开展实地考察④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
第二章现代城市发展
第一节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一、城市的定义和特征
(一)“城市”在不同学科中的定义。
在市政学范畴内,只有那些经国家批准设有市建制的城市区域才称为城市。
(二)城市的基本特征:1、城市要素的高度集聚性 2、城市运行的高复杂性 3、城市系统的开放性
4、城市文化构成的异质性
5、城市管理职能的区域中心性
二、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1)具有自然优势:耕地肥沃;交通便利;能得到淡水供应等(2)经济发展水平(3)政治组织
❖早期城市:
农业革命,出现剩余产品导致:政治中心或军事中心城市文化中心城市
“城”最早是一种大规模永久性的防御设施,主要用于防御野兽侵袭,后来演化为防御敌方侵袭。
中国最早的城起源于传说的三皇五帝之都。
考古发掘最早的古城为4000多年前夏代所筑。
“内之为城,外之为郭”。
早时的城不具备宗庙、宫室、商业市场、手工业工场等一般城市应具备的物质要素。
有人认为,原始的只有防御功能而没有商品交换为目的的商业市场的城不能作为城市。
有的认为应将其作为城市的雏形。
“市”:商品交易的场所。
(1)“市井”(2)随商品经济发展,市逐渐被吸引到人口比较集中,又是奴隶主居住的城中,并有固定位置。
城市始产生。
(3)到近现代,“市”引申为一级城镇聚落性质的行政建制单元。
“镇”:“有商贾贸易者谓之市,设官防者谓之镇”。
(1)到宋代,镇才摆脱军事色彩,以贸易镇市出现于经济领域
(2)近现代,引申谓一级政区单元
❖古代中国都市:
(1)宫城(皇帝、皇亲)→皇城(臣相、官府、贵族)→廓城(手工业者、服务者);
(2)城市功能:城以卫君;(3)城市特点:有城无市,先城后市
❖古代西方城市
(1)形成:集市、交易→聚居→议政→行政中心;(2)城市功能:商品流通、交换;(3)城市特点:先市后城
原始城市阶段
a城市规模较小、居民活动分散。
b城市的政治统治功能突出,经济中心的功能较弱。
代表:雅典、罗马城。
封建城市阶段
a城市功能趋于多元化—逐步成为政治、经济和文化传播中心。
代表唐代的长安、威尼斯。
b考古证明,消失于公元79年的庞贝古城在公元前400-500年就开始了极为严格的城市管理制度。
中国古代都市管理(清末民初以前):①没有单独的、区别于乡村的管理机构,采用封建地方政权分割制;
②依照国家法典中有关市政管理的条例,如唐朝大法《唐律疏议》中的市政管理内容。
近代城市阶段(1800’S-1900‘S)
a背景:资本主义社会工业革命; b特征:数量迅速扩张、规模急剧膨胀;
c城市功能呈现多元化、出现工业区、商业区和居住区。
城市中社会问题与环境问题逐渐突出。
现代城市阶段(20世纪)
城市发展出现空前高峰;城市成为人类居住活动的中心和经济发展中心;
城市空间布局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现代城市:
后工业革命,经济全球化,经济信息化;以制造业为主转为服务业为主;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空间经济结构由水平型向垂直型转变等。
导致:世界城市或全球城市;大都市连绵区
第二节城市化的进程
一、城市化的概念和衡量指标
(一)城市化的概念
社会经济关系、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换、生活方式等从乡村生活向城市生活变迁。
人口学强调:人口城市化:农人—非农人
经济学认为:各种非农产业要素向城市聚集。
产业结构:农业—工业
地理学定义:城市化是居民聚集和经济布局的空间区位再分布和日益集中的过程。
社会学家:城市化是一个城市性的生活方式的发展过程。
本书对“城市化”的定义:城市化是农业人口和非农活动在不同规模的城市环境的地理集中过程和城市价值观、城市生活方式在农村的地理扩散过程。
(物化城市化与无形城市化)
城市化的特点:1、增长迅速而持续; 2、城市化发展主流已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3、人口向大城市迅速集中;
4、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城市人口增长速度开始趋于下降。
(二)城市化的衡量指标
城市化衡量指标有单一指标和复合指标:1、城市化水平指标2、城市化速度指标3、城市化质量指标
城市化的衡量指标(人口)
(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2)大城市人口占城市人口的比重(3)每一城镇人口平均数和平均增长率
(4)人口密度与城镇密度(5)人口的通勤率(6)人口的就业结构
二、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1、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
(1)农业发展为城市经济提供资金积累(2)农业发展为为口向城市的聚集提供基本的物资生活条件
(3)农业发展为城市发展提供劳动力(4)农业发展为城市轻工业生产提供原料(5)农业为城市工业提供市场
2、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
(1)工业化使城市成为区域经济的中心(2)工业化冲破农村自然经济的桎梏
(3)工业化带动交通地理的大变化(4)工业化促进城市第三产业的大发展
3、市场化是城市化的直接动力
(1)劳动力市场化使劳动为口向城市的迁移得以实现
(2)土地资源市场化使城市窨规模的扩大和新城镇的建设得以实现
(3)产品市场化使城市化在更广阔地域的展开得以实现
4、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
(1)现代城市中第三产业成为城市产业的主角(2)带来城市就业机会和城市人口的增加
5、制度安排是城市化的现实支撑
(1)城市是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以业缘关系为纽带的开放而集中的聚居制度。
(2)城市化是一种制度变迁,从农村式的聚居制度向城市式聚居制度变迁的过程。
(三)城市化的阶段与形态
第一阶段:城市化初期阶段(点状结构)
第二阶段:城市化中期阶段(面状或带状结构)
第三阶段:城市化后期阶段(网状结构边界模糊城乡一体)
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呈现出新的特征
(1) 形成了联结中心城市及其周边城镇的大都市地区 (2) 形成了由若干城市组成的大都市连绵带
(3) 形成了诸多国际性城市 (4) 出现了“逆城市化”的发展趋向
城市化的表现形态
1、从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来看:(1)积极型城市化;(2)消极型城市化:①过度城市化;②低度城市化
名称图示形态特征影响因素简单集中式 A 常表现为主城区与工业区的连片组合地形完整,平坦开阔的平原
2、从城市人口流向看:(1)向心型城市化;(2)离心型城市化:①郊区城市化;②逆城市化
几种特殊类型的城市化
1、过度城市化
过度城市化(over-urbanization),即城市化速度远远超过工业化速度,过量的乡村人口盲目地流向城市,尤其是向首都等大城市迁移,造成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严重脱节,城市化速度超出了城市发展的实际承受能力。
墨西哥、巴西、印度、孟加拉国、巴基斯坦等国,就曾出现过度城市化的不正常现象。
2、低度城市化
低度城市化是指城市人口的实际增长速度低于城市发展所能够容纳的人口增长速度。
低度城市化大多是国家政策选择的结果。
例如,中国、前苏联和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
中国由于长期实行城乡户籍刚性壁垒,国家对农民进城设置重重限制,导致城市化速度低于工业化发展速度。
低度城市化的政策效应
(1)积极效应(2)负面效应:第一,城市化滞后直接制约了农民增收和农业现代化;第二,低度城市化不利于充分发挥城市的规模经济效益;第三,城市化滞后付出了沉重的生态环境代价;第四,低度城市化限制了人口素质的发展,不利于社会和谐与全面进步。
3、郊区城市化
郊区城市化是人口、就业岗位和服务业从大城市中心向郊区迁移的分散化过程。
这里的郊区是指城市建成区边界以外的邻近地域。
1980年,美国有58%的人口住在郊区,郊区人口超过了城市人口。
英国的伦敦、伯明翰,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德国的杜伊斯堡、瑞士的巴塞尔等,都出现了城市人口下降趋势,其主要原因就在于郊区城市化。
4、逆城市化
逆城市化是人口从大城市向小城镇以及乡村地区迁移的过程。
逆城市化表现为大城市的绝对人口出现下降趋势,小城镇和乡村地区成为城市化的新领域和新空间。
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城市化水平缓慢提高的同时,相继出现了城市中心人口外迁的逆城市化趋势。
逆城市化现象,不是城市人口简单地复归为乡村人口的过程,而是城市生活向乡村区域的扩散,是城市化进程中的高级阶段。
逆城市化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
①现代交通和通讯技术的高度发达,城乡之间的交通网络不断完善,尤其是互联网络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小城镇和
乡村生活的方便性;
②城市中心地区人口过分拥挤,人口就业、工作节奏和生活费用等压力不断增大,而小城镇的住房和生活费用相对较低郊
区的生活环境也更加贴近自然风光,人口迁移的“推力”和“拉力”机制发挥作用;
③城市工业生产费用不断上升,企业为了寻找廉价土地和劳动力,纷纷迁往小城镇和乡村投资办厂,进一步推动城市人口
外迁就业。
④不少城市居民尤其是富裕阶层对田园生活和优美环境的追求,也是逆城市化发展的重要推力。
第三节中国的城市化与城市群
一、中国城市化的历史分期
第一阶段: 1949-年----1957年快速发展第二阶段: 1958年---1960年过度城市化阶段
第三阶段: 1961年—1965年调整阶段(在这一阶段中逐步形成的户口管制、限制人口流动、知识青年回乡、以分散为特征的“三线”建设,以及取消城市规划等政策措施等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
第四阶段: 1966年---1978年停滞阶段第五阶段:1979年---改革开放
我国的城市化状况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现状:城市化发展不平衡、东西部地区城市化水平差距很大
横向比较: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城市化滞后经济发展相同的国家
二、中国城市化的特点
(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两种模式)
1、发展动力以政府政策调控为主导(我国区别其他国家P32);
2、出现乡村城镇化的新发展模式(上海旗中村);
3、人口流动中职业转换先于地域转移(深圳户籍与暂住人口倒挂1:6)
4、城市化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处于城市化中期阶段
三、中国城市化道路的模式探索
(一)确定我国城市化道路模式的依据
我国城市化道路模式确定的依据,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从城市化的内涵和中国的国情出发;
2、从我国城市化的现状寻找突破口。
目前我国城市化的现状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城市化总体水平低
我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低,城市人口以自然增长为主,作为城市化标志的农村人口向城市的异地转移十分有限。
城市发展中普遍存在基础设施欠帐过多、城市质量不高等问题。
(2)城市发展区域差异明显
我国城市化水平和城市密度呈明显的“东高西低”的不平衡状态,并且这种态势还在进一步加剧。
(3)城市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我国大城市和新兴城市环境污染严重,乡镇企业的发展造成农村地区的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
对此,我国城市的发展,我国城市化道路的模式选择,必须针对现实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寻找解决的途径和突破口。
(二)我国城市化道路模式的构建
考虑到我国东部和中西部区域在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化现状等方面的差异,我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必须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构建起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的多元城市化道路模式。
1、东部地区
这一地区的特点是经济发达,城市密度大,大城市和特大城市集中,小城镇分布广泛,城市体系较完善。
但人地矛盾、城乡矛盾、“大城市病”突出。
这决定了该地区城市化的重点应在城市化内涵上下工夫,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市化水平向更高层次发展。
其中,大城市要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创造尽可能多的就业机会,不断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小城镇要从注重城市化量的增长转向质的提高。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有发展潜力的小城镇,为将来的城市升级创造条件。
广大农村地区提倡农村工业向小城镇或工业园集中,加快改变农村工业过于分散的格局。
2、西部地区
该地区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差,经济发展水平低,人口和城市密度小,城市布局松散,基本不成体系。
因此,要在巩固现有大城市的基础上,重点发展中小城市,特别是在广大农村地区,扶持一批有潜力的小城镇作为生长点;重视小城镇基础建设,扩大人口规模,带动农村服务业的发展,增强其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引力。
3、中部地区
无论在区位上,还是在发展水平上,该地区既少东部地区的大城市问题,也较西部地区城市发展条件优越,这里城市化发展潜力最大。
该地区的大城市多是老工业基地,应由土地外延扩张转为人口外延扩张,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市的辐射能力,使之成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阵地。
可见,多元城市化道路模式包含区域多元化、形式多元化两个含义,即东部地区以内涵式城市化和网络式城市化为主,走大中小城市并举的区域城镇体系发展模式;西部地区实行外延式城市化和据点式城市化为主;中部地区则选择内涵式城市化与外延式相结合、据点式与网络式相结合的道路。
从国家整体城市化格局看,应当逐步建立以大城市为龙头,中等城市为中心,小城市为纽带,小城镇为基础的城市体系。
第三章市政体系及其运行
❖ 3.1市政组织体系
市场组织体系是市政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1)从组织拥有的公共权力来看,市政组织主体分为两类:一是国家政权机关(立法、行政、司法);二是非国家政权机关,主要包括城市中的政党、政治社团等组织;(2)所谓市政组织体系是指市政活动的各种组织主体。
包括城市政权组织、政党组织、政治社团和其他非营利组织等。
一般而言,城市都有专门的市政管理机构,国外的城市管理机构一般称为市政厅,而中国的市政管理主体主要是市政府。
3.1.1 国家政权机关
1.人民代表大会
内涵:城市国家权力机关,城市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都由它产生,并对其负责,接受其监督,向其报告工作。
权力:重大事项决定权、人事任免权、监督权和地方立法权(应该范围较小)四大权力。
构成:常务委员会、专门委员会和调查委员会
如何正确区分人民代表大会的四项职权?
立法权:即制定法律的权力。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省、直辖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但不能说省、直辖市的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也有立法权。
决定权:是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级人大和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依照法定程序决定国家和社会或本行政区域内重大事项的权力。
任免权: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对相关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及其他组成人员进行选举、任命、罢免的权力。
监督权: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监督“一府两院”的工作。
2.人民政府
(1)内涵:是市政活动的最主要承担者。
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对其负责并报告工作,接受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领导和监督。
(2)组成:直辖市和设区的市的人民政府分别由市长、副市长、秘书长、局长、委员会主任等组成。
不设区的市不设秘书长。
(3)体制:首长负责制,即市长、区长负责制。
(4)组织:横向职能部门,纵向层级关系。
双重统属关系。
3.人民法院
(1)内涵:人民法院是城市辖区内的审判机关,依法行使审判权,即依法审理和判决权,即依法审理和判决刑事案件、民事案件、经济案件、行政案件等。
(2)体制:人民法院受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监督,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负责。
人民法院接受上级人民法院的监督。
(3)构成:层级(高级、中级、基层)、人员、内部组织
4.人民检察院
(1)内涵:国家法律监督机关,代表国家行使检察权,即依法监督城市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全体市民遵守宪法和法律的情况
(2)体制:向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接受其监督,同时接受上级人民检察院的领导。
(3)构成:市各级人民检察院根据城市行政地位的不同分别设置。
(4)职权:人员组织、检查、司法监督等权力。
3.1.2非国家政权机关的市政组织
1.中国共产党组成:市党员代表大会;市委员会;市常务委员会;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2.民主党派
与共产党的关系: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
八个民主党派:中共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中国公民党革命委员会、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 3.2市政过程概述
3.2.1市政决策过程
所谓市政过程,是指市政组织体系中国家政权机关与政党组织、政治社团等多元主体围绕城市管理活动的运行过程。
主体:市委(重大决策的核心主体)、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决策的最主要主体)。
环节:公共问题的提出和认定、解决方案的拟订、方案的评价、方案的优化、方案的抉择、政策的合法化。
改进:按照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的要求改进。
3.2.2市政执行过程
3.2.3市政监督过程
(1)含义:是指各监督主体对城市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职责履行行为与遵纪守法情况进行的监察与督导的过程。
(2)主体:如城市中共产党的各级党组织和城市各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
(3)监督方式:外部监督(政党监督、权力监督、司法监督、社会监督)
内部监督(上下级、平级之间的监督,审计监督,监察监督,预防腐败)
❖ 3.3市政过程中的公民参与
3.3.1市政过程中公民参与的兴起与发展
1.公民参与兴起的背景
(1)城市化进程的加快;(2)市民教育化程度的提高;(3)全球化带来的民主、自由、平等观念的传播。
2.公民参与的发展
三个转变:(1)从间接参与到直接参与;(2)从精英主义、动员型参与到平民主义、自主型参与;
(3)从封闭式、非制度化的参与到开放式、制度化的参与。
现实与理想:公民参与的理想和现实之间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公民参与公共管理之路还很漫长,还存在很多的问题。
3.3.2公民参与的地位与作用
(1)对于城市公民个人的意义:表达公民诉求,维护合法权益,有助于培养不偏激、不保守的现代公民精神;
(2)对于城市社会发展的意义:对国家,对社会,对组织和个人;
(3)对于城市政府治理的意义:有利于政府权力行使,公共政策质量提高,有利于民主,进而增强政府合法性。
3.3.3我国市政过程中公民参与的发展
(1)在立法领域,集中表现为城市人大组织的立法听证与社会推动的立法游说活动;
(2)在政府决策和公共治理领域,公众参与主要集中在环境保护、公共预算、城市规划、公共卫生、公共事业管理等领域;
(3)在基层治理方面,公众参与主要表现为城市社区管理中民主治理、新型居民区中的业主等活动。
3.3.4市政过程中公民参与的完善与提升
(1)进一步完善公民参与的基本条件:政务公开,政府要建立多元的、有效的制度化参与聚道;
(2)充分保障公民参与的代表;(3)综合考虑公民参与的正负效应
第四章市政职能
❖ 4.1 市政职能概述
4.1.1市政职能的含义
所谓市政职能,是对狭义上的城市政府,即城市中的行政机关在城市管理过程中依法履行的各项职责和功能的总称。
4.1.2市政职能的主要特征
1.从历史变迁来看,市政职能具有动态性和扩张性;
2. 从城市的地位表现来看,市政职能具有双重性和差异性;
3.从城市发展的要求来看,市政职能具有规范性和服务性;
4.从职能内容和实现方式来看,市政职能具有广泛性和多样性。
4.1.3市政职能的主要作用
1. 市政职能是城市行政体制建立和改革的依据;
2. 市政职能是确定行政活动方式的依据;
3. 市政职能是衡量城市管理效率的标准和依据。
❖ 4.2 市政职能的内容及影响因素
4.2.1西方国家市政职能的内容
1. 加强城市规划;
2. 重视环境保护;
3. 改善公共基础设施的提供;
4. 强化职业教育和培训;
5. 参与领土整治
4.2.2我国市政职能的内容
1. 经济调节职能
所谓经济调节:就是对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进行总量调控,并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经济调节手段: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同时通过制定规划和政策指导、发布信息以及规范市场准入,引导和调控经济运行;而不是靠行政审批管理经济,不是政府直接干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更不是由政府代替企业决策招商引资上项目。
2. 市场监管职能
所谓市场监管:就是依法对市场主体及其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完善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公民参与的市场监管体系,依法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等违法行为。
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实行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主要集中领域:界定和保护产权;维护市场秩序,打破地区封锁和各种垄断,保障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提供弥补市场失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