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开挖顶管技术方案

一、非开挖顶管技术方案

(一)基本要求

1、顶管工程在设计和施工前,应按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和工程环境调查,并对地下障碍物、地下构筑物及地下管线等进行调查,必要时可进行探查。

2、地下障碍物对顶管工程较大影响,障碍物类型、分布等对顶管选线、顶管施工方式、顶管机选型有决定性影响,前期未查明的地下障碍物可能导致顶管工程的失败,故本方案建议加强对地下可能存在的障碍物宜加强勘察强度。

3、顶管工程应综合考虑工程地质、环境条件、施工条件和工期等因素,因地制宜合理选择适宜的顶管类型、管材及施工工艺,并强化施工质量安全的控制管理。

4、顶管工程所用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产品的品种、规格、性能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和设计要求;接触生活用水的产品应符合有关卫生要求。

5、顶管工程应进行管道结构及工作井设计。

6、在地下水位以下、顶距大于50m的顶管工程,宜选用封闭式顶管机械。对于地下水位以下的较长距离顶管工程,本方案建议优先采用封闭式机械顶管,可以提供工程的安全性和施工效率。

7、在管道顶进就位后,应采用水泥砂浆或其他材料对管壁与原状土体之间的泥浆或空间进行置换填充。

8、顶管施工影响范围内存在重要建(构)筑物、地下管线或交通要道、铁路、高速公路、堤防时,应对施工引起的地表变形和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进行实时监测并采取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制定应急预案;在油气、自来水、燃气等管道周边作业时,要制定专项安全方案并进行评估。由于顶管施工是在地下进行,地下工程有诸多不可预见的状况,同时顶管施工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地面的隆起或沉降,影响周围的建筑物、管线,所以对施工引起的地表变形和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进行实时监测并采取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制定应急预案;在油气、自来水燃气等管道周边作业时,要制定专项安全方案并进行评估。

9、顶管穿越铁路、公路或其他设施时,尚应符合铁路、公路或其他设施的有关规定。

(二)顶管工程勘察

1、一般规定

(1)顶管工程岩土勘察宜分阶段进行,勘察分为初步勘察、详细勘察二个阶段,必要时可进行施工勘察。应根据初步勘察成果综合判定实施顶管的可行性;对线路长、沿线情况复杂的工程,宜进行线路比选的选线勘察。初步勘察应以搜集资料和调查为主,主要包含下列内容:1 划分沿线的地貌单元,初步查明管道理设深度内岩土的成因、类型、厚度和工程特性;2 调查沿线各种不良地质作用的分布、性质、发展趋势及其对管道的影响;3 调查沿线井、泉的分布和地下水位情况,调查沿线矿藏分布及开采和采空情况;4 初步查明拟穿、跨越河流的洪水淹没范围,评价岸坡稳定性。初步勘察采取土试样和进行原位测试应符合下列要求:1 初步勘察采取土试样和进行原位测试的勘探点应给合地质单元、地层结构和土的工程性质布置,其数量可占勘探点总数的1/4~1/2;2 采取土试样的数量和孔内原位测试的竖向间距,应按地层特点和土的均匀性确定。每层土均应采取土试样或原位测试,其数量不宜少于6个。详细勘察应查明沿线的岩土工程条件、岩土体及地下水对管道材料(混凝土、钢、铸铁及橡胶)腐蚀性,提出顶管工程设计所需的岩土特性参数。采取土试样和进行原位测试应符合下列要求:1 采取土试样和进行原位测试的勘探数量,应根据地层结构、土的均匀性和设计要求确定,每个顶管段不应少于2个;2 顶管沿线每一主要土层的原状土试样或原位测试数据不应少于6件(组)。

(2)应根据勘察阶段、勘察等级制定勘察纲要,确定勘察工作量。

(3)勘察方法和勘察手段的选择,应根据优势互补的原则,宜采用钻探、槽深、触探、工程物探等综合勘察方法,准确反映建设场地的岩土工程地质条件,获取符合工程实际情况的勘察结果。

(4)当在顶管轴线范围内可能存在孤石或其他地下障碍物时,应采用工程物探等手段进一步探明孤石或地下障碍物范围。

(5)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应针对顶管工程的特点提出设计、施工的意见及建议等相关内容。

(6)勘探工作完成后顶管影响范围内的勘探孔应进行全长完全封孔,封孔材料宜采用水泥砂浆或其他材料。

(7)勘察参数除应提供常规的岩土物理力学指标外,尚应提供土与混凝土、钢和玻璃钢等材料的摩擦系数。

2、工程环境勘察

(1)工程环境勘察对象是施工现场环境,现场环境是指对工程施工有影响或施工对其有影响的事物,包括地面环境与地下环境。

(2)地面环境勘察应满足以下要求:1 按照保护地面建筑物与维护道路交通、保证工程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等要求,必须进行详细的现场调查工作;2 对施工可能影响到的地面各种不可移动的物体、设施、构筑物,应标明名称、用途、尺寸、稳定程度、结构形式、位置关系、使用状况;3 对于重要建(构)筑物,宜取得竣工资料,特别应了解其基础情况;4 对于正在使用的设施,应与管理单位联系,了解使用情况。工程环境勘察分为地面环境勘察和地下环境勘察。条文分别阐述了地面环境勘察和地下环境勘察的工作要求。

(3)地下环境勘察应满足以下要求:1 对施工可能影响到的各种地下构筑物,应标明位置关系,应标明顶进管道与它们的间隔、距离,应标明地下构筑物的名称、用途、尺寸、结构形式、埋设年份及目前使用状况;2 取得地下构筑物的竣工资料,或开挖探洞、探沟获取详细情况;3 对于废弃的地下管道、地下构筑物应仔细地调查其类型、位置、尺寸、完好程度、残余内容物的性质以及泄露情况等;4 查明顶管沿线及影响范围内的地下建(构)筑物、各类地下管线及障碍物的现状,评价其对顶管工程的影响,必要时可进行多方公证取样存档;5 查清顶管工程范围内对人体有害的气体和其它有害物质的分布位置(考虑条文说明明确范围内);6 在化工区内,应查明地下受工业污染的程度和分布范围。工程环境勘察分为地面环境勘察和地下环境勘察。

3、工程地质勘察

(1)工程地质勘察的对象为工程场区范围内及场区周边的岩土与地下水。

(2)地下水勘察应符合以下规定:

1 查明沿线的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类型、含水层、地下水埋藏条件、补给与排泄条件、分布特征等;

2 调查历史上地下水的最高水位、最低水位、水位变化幅度;

3 测定地下水的PH值,氯离子、钙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等的含量,判定地下水对管道材料(混凝土、钢、铸铁及橡胶等)的腐蚀性;

4 当地下有承压水

分布时,应量测承压水的压力,评价其对顶管施工的影响;5 提出地下水控制方案。

4、勘察布孔

(1)三级场地上的顶管工程可在管道中心线布置勘探孔;其它场地及重要的顶管工程应在管道设计轴线两侧5~10m范围内各布置一条勘探线,两条勘探线的勘探孔交错布置。勘探孔的布孔要求依据以下几点制定:本方案规定的场地类别是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的规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第3.1.2条根据场地的复杂程度,可按下列规定分为三个场地等级:1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一级场地(复杂场地):1)对建筑抗震危险的地段;2)不良地质作用强烈发育;3)地质环境已经或可能受到强烈破坏;4)地形地貌复杂;5)有影响工程的多层地下水、岩溶裂隙水或其他水文地质条件复杂,需要专门研究的场地。2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二级场地(中等复杂场地):1)对建筑抗震不利的地段;2)不良地质作用一般发育;3)地质环境已经或可能受到一般破坏;4)地形地貌复杂;5)基础位于地下水位以下的场地。3 符合下列条件者为三级场地(简单场地):1)抗震设防烈度等于或小于6度,或对建筑抗震有利的地段;2)不良地质作用不发育;3)地质环境基本未受破坏;4)地形地貌简单;5)地下水对工程无影响。参照《给水排水工程顶管技术规程》(CECS246-2008)规定顶管勘探孔布置在轴线两侧,不应布置在轴线上,以避免对顶管的不利影响。现行行业标准《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94)虽规定:“勘探孔应沿管道中线布置,当条件不允许时,勘探孔移位不宜超出预计开挖工作井范围”,但此规定中所指为采用沟埋方式施工的管道,不适宜顶管工程勘察。如在勘察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必须将勘探孔布置在顶管轴线上,则应参照《市政勘察规范CJJ56-942.0.11条款》对勘探孔进行封孔处理。

(2)勘探孔的深度应达到管底设计标高以下3~5m,如遇下列情况之一,应适当增加勘探孔的深度。1 当管线穿越河谷时,勘探孔深度应达到河床最大冲刷深度以下5~10m;2 当管线基底下存在松软土层、湿陷性土及可能产生流砂、潜蚀或液化地层时,勘探孔深度应加深或钻穿该类地层;3 在必须采取降低地下水位来进行管线施工的地段,勘探孔孔深应在管线中心以下5~10m,且应穿透

主要含水层;4 当管线下部有承压强透水层时,勘探孔应适当加深,或钻穿承压水层,并测量其水位;5 顶进井和接收井的勘探孔深度一般可取井底下5m,在深厚软土、强透水层等特殊情况应适当加深,并穿透该层。

5、勘察报告

(1)不同阶段的勘察报告应分别满足工程规划、设计、施工阶段的技术要求。

勘察报告内容应根据任务要求,勘察区域的地理、地质特征和工程地质环境特征,以及顶管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确定。为了便于工作,本节规定了勘察报告内容的基本要求,这些内容可根据上述原则作适当增减。对地质条件简单和勘察工作量小的工程,勘察报告可适当简化,采用图表形式,并附必要的文字说明。

(2)初步勘察报告,应阐述场地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场地稳定性和适应性,推荐管道最优线路方案,为合理确定平面布置、选择顶进标高,防治不良地质现象提供依据。

(3)详细勘察报告,应评价岩土工程条件,应提供顶管和工作井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以及地下水资料,对工作井和顶管设计、施工方案提出建议,并作出针对性的分析评价。

(4)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能指标应包括下列数据:1 土的颗粒分析、密实度、压缩模量、变形模量、渗透系数、粘聚力、内摩擦角指标等常规物理指标;2 土的标准贯入试验等原位测试数据;3 土与混凝土、钢和玻璃等材料的摩擦系数;

4 地基承载力的建议值及其他设计所需参数。

(5)勘察报告文字部分应包含以下内容:1 勘察目的和任务要求;2 勘察方法和工作布置;3 拟建顶管工程的基本特性;4 场地地形、地质(地层、地质构造)、地貌、岩土性质、地下水及不良地质现象的阐述和评价;5 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能指标、地基承载力及地震动参数;6 地下水的勘察和腐蚀性;7 场地岩土工程与顶管适宜性评价;8 地基稳定性评价及建议地基处理方案。

(6)勘察报告图表部分应包括以下内容:1 勘探点平面布置图;2 工程地质柱状图;3 工程地质剖面图;4 原位测试成果图表;5 室内试验成果图表。

(三)顶管管材及管件连接构造

1、顶管管道根据横断面可划分为圆形、矩形及其它形状。

2、顶管管材应根据管道用途、管材特性及当地具体情况确定,顶管的管材类型为钢管、钢筋混凝土管、钢筒混凝土管、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球墨铸铁管和其它能满足顶管要求的各类管材。给水工程常用钢管,排水工程及电力套管常用根据混凝土管,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在给排水工程中已普遍使用,钢筒混凝土管和铸铁管在各类顶管工程中也有应用,各地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

3、顶管管材应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除满足一般埋地管道受力要求外,尚应有较高的轴向承载能力。

4、顶管管材应保证精确的尺寸,包括管口紧密的配合、管端垂直度、管材椭圆度等,管道轴向上应保证平直。顶管管道及其接口应有抵抗管道内、外化学腐蚀和机械损伤的能力,管道防护措施应与管道顶进过程、地层条件相适应;管道接口应具有传递轴向载荷的能力;非整体连接管道接口在保证密封性的条件下,应有一定角度的径向偏转性能。

5、顶管管材应有质量合格证书、按规定复试合格的证明文件,必要时使用单位可对交付使用的管材进行复检。

6、顶管管材的单节长度应结合工作井尺寸、吊装机械设备、顶管施工方式及进度要求等因素确定。钢筋混凝土管材的单节长度以2m~3m为宜,钢管的单节长度以4m~10m为宜,球墨铸铁管的单节长度以6m~8m为宜,长距离顶管的管节长度可适当增加,曲线顶管的管节长度应根据曲线半径确定。

(四)顶管工程施工

1、一般要求

(1)顶管施工应具有施工管理体系。建立质量控制和检验标准,并应采取安全和环境保护措施。

(2)顶管类型和设备技术性能应满足工程地质、工程环境条件、管道功能、管道结构性能及环境保护的要求。

(3)顶管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和应急预案应根据顶管类型、地质条件和工程实际制定。

(4)施工现场的场地应满足工作井、管材堆放、浆液设施、供配电设施、控制室等生产设施用地和施工运输要求。

(5)顶管施工宜实施项目信息化管理,配置远程监控系统。

(6)顶管施工期间应对邻近的建(构)筑物、地下管线、道路与轨道交通线路等进行监测,并应对重要或有特殊要求的建(构)筑物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

2、施工组织设计

(1)顶管施工前应编写施工组织设计,顶管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必须满足管线设计文件与合同协议的要求,在现场踏勘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根据实际情况选用设备和选择最优施工方法与工艺,满足管线铺设与使用的要求,必要时可对设计进行优化,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施工参数,确保工程质量和获取最佳的经济效益。顶管施工属于地下工程,影响施工的因素很多,除了施工工艺方法多、技术要求差异大等特点外,工程地质条件、原有地下设施和地下障碍物情况以及施工现场环境等因素均可对施工进度、工程质量、施工安全和施工成本造成影响。为了保证顶管施工项目的顺利进行,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编写好顶管施工技术组织设计是十分关键的。

(2)施工组织设计应包括如下主要内容:1 施工标准及依据;2 工程概况:主要包括施工场地的特征、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概况、地面建筑及地下障碍物等内容;3 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4 工作井技术措施;5 顶管技术措施;6 设备选择:应根据管径、顶管长度、估算的总顶力、顶进施工方法等确定顶管设备类型,包括顶管机、中继间、泥浆泵、主顶泵站、主顶油缸、泥浆搅拌机等,注明主要设备的性能参数,以及顶管施工参数的选定;7 工程施工安排:包括施工进度计划、机械设备计划及劳动力安排计划等;8 监测措施;9 工程质量要求及保证措施;10 工程安全文明措施;11 应急预案;12 施工组织与管理措施。

(3)顶管技术措施,应包括下列内容:1)总顶力估算、后背承载力估算及后背墙设计;2)后背、止水圈、基坑导轨、顶管机、油泵、油缸的安装方法,应附安装图;3)顶管始发和接收措施及安全控制;4)管材的选择及管节长度的确定,管节的连接与防水;5)管节的内外防腐;6)顶进减阻措施,触变泥浆的配制与管理;;7)排渣方式和渣土的处置,附渣土暂存位置图;8)顶进纠偏措施;8)顶进纠偏措施;9)管道定位和测量方法,采用的测量仪器,测量精度分析;10)地面变形的控制措施,对周边环境影响的控制措施;11)中继间的布设、安装、使用与拆除措施;12)顶管施工时的通风、供电、通讯措施;13)顶管施工中的垂直运输措施;14)工程重点部位的技术措施;15)管道贯通后的处理措

施,泥浆置换的措施和方法;16)特殊顶管技术措施:比如长距离、曲线、大坡度、卵砾石地层、岩石地层等。

3、顶进设备安装

(1)顶管后座钢板应符合下列要求:1 厚薄均匀一致,应与后背墙结构紧密接触,均匀受力;2 表面要平直,且必须垂直顶进轴线;3 可采用装配式后座或整体式后座;4 承载能力要满足最大顶进力的要求,其整体刚度和强度应满足施工要求;5 连续顶进时,可利用已顶进完毕的管道作为后背支撑。后背墙为沉井或地下连续墙结构时,可采用拼装式后座;后背墙为SMW工法、旋喷桩、深层搅拌桩等结构形式时可采用整体式后座。后背墙的面积应满足土体承载力的要求,强度、刚度应满足最大顶进力要求。

(2)导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 导轨支架应采用钢材制作,固定在工作井底板上的导轨在管道顶进时不应产生位移,其整体刚度和强度应满足施工要求;2 导轨对管道的支承角宜为60°,导轨的高度应保证管道中心对准穿墙孔中心,导轨的走向应与设计轴线一致;3 导轨安装的允许偏差如下:轴线位置:±3mm;标高:(0~+3)mm;轨道内距:±2mm。

(3)千斤顶的配置和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 根据工作井允许顶进力、管段允许顶进力确定千斤顶的规格和数量;2 千斤顶不宜使用单支,使用多台时,宜为偶数,应围绕管道中心轴对称布置,多台千斤顶的油路必须并联,每台千斤顶应有进油、退油的控制系统;3 千斤顶应固定在组合架上,与管道中心的垂线对称排列,合力的作用点应在管道中心垂线上,合力作用中心须在管道端面的范围内。本条文列出了千斤顶的配置和安装要求:1 千斤顶数量宜为偶数;2 主顶站使用顶进力不宜超过满负荷的60%,可用限压阀调节;3 为防止管道穿墙时下偏,千斤顶合力中心应低于管中心标高,一般宜为管道外径的1/10~1/8。

(4)顶铁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 弧形顶铁适用于土压平衡式等多种方式的顶管,马蹄形顶铁仅用于泥水平衡式顶管;2 顶铁两个受压面应平整、平行;

3 顶铁应具有刚度大,稳定性好的结构性能,满足传递顶进力的要求;

4 顶铁与管口之间的接触面应衬垫缓冲材料;

5 单行纵向顶铁中心线与管道轴线一致;双行纵向顶铁的两条中心线要平行,并与管轴线距离相等,且要垂直于管端平面;

6 更换顶铁时,应先使用长度大的顶铁,顶铁拼装后应锁定。

(5)油泵布置和运转应符合下列要求:1 油泵应与千斤顶相匹配,油泵流量应满足顶进要求;2 油泵宜设置在千斤顶附近,油管应顺直、转角少;3 油泵安装完毕后进行试运转;4 顶进开始时,应缓慢进行,待各接触部位密合后,再按正常速度顶进;5 顶进过程中,若油压突然升高,应立即停止顶进,检查原因并经处理后方可继续顶进。油泵流量宜满足顶进速度100mm/min左右。

(6)顶管掘进机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 安装前,顶管掘进机应作保养、调试,液压系统应无泄漏、电路系统应正常、机械运转应平稳、各部分动作应正常;2 吊装顶管掘进机须采用专用吊具、吊绳;3 安放时,顶管掘进机与基坑导轨的接触面须吻合;4 掘进机就位后,应重新测量基坑导轨的中线、高程,并应测量掘进机前端、后端的中线偏差和高程偏差;5 开顶前,应对掘进机的电路、油路、水路、气压管道、泥浆管道、控制系统等全面检查和试运行,各部件应安装正确、连接牢固、配合紧密、运转正常;6 开顶前,应统一调试掘进机的测量导向设备,并须记录原始数据。

4、始发和接收

(1)顶管洞口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 预留始发和接收洞口的位置应符合设计和施工方案的要求;2 顶管洞口施工所影响范围内的土层宜进行预加固处理,始发和接收前应检查加固处理后的土体强度和渗漏水情况;3 设置临时封门时,应考虑周围土层变形控制和施工安全等要求。封门应拆除方便,拆除时应减小对洞门土层的扰动;4 洞口应设置止水装置,止水装置联结环板应与工作井壁内的预埋件焊接牢固,且用胶凝材料封堵;顶管结束后,管道与洞口的间隙应及时进行封堵;5 长距离顶管施工或富水松散地层施工时,宜设置双层洞门密封;

6 采用钢管做预埋顶管洞口时,钢管外宜加焊止水环;

7 软弱地层,洞口外缘宜设支撑点;

8 富水松散地层宜增加水下贯通措施;

9 高水压富水松散地层施工时宜增加管节止退装置。

工作井洞口设置止水装置是为了防止顶管机开始顶进时发生水土流失,造成大量坍方,并保证顶管机迅速穿墙,使顶管机快速顶入土体,止住渗漏。管道与穿墙孔的间隙及时封堵,主要是为了防止管道移动和管端的移位,同时也可防止水的浸入,止水装置有盘根止水及橡胶止水二种,也可采用组合形式止水。1 当为粘性土且地下水压力较高时宜采用橡胶板止水,并应加快进、出洞的施工速度;

2 当为粉土且有地下水时,宜采用盘根止水,可采取措施降低地下水位,并缩短进、出洞时间,无法降水时,应对土体进行固结处理;

3 当为砂土时,宜采用盘根止水并应加固洞口外的土体,降低土体的渗透系数。顶管始发和接收洞口的加固形式有土体加固和钢封门加固及两种形式组合工法。其土体加固的范围宜为离洞口正前方6m,上下方各3m~4m,左右各3m~4m。

(2)软土地区,进洞时应采取以下措施防止顶管机倾斜下沉:1 基坑导轨前端应尽量接近洞口,缩短顶管机的悬空长度;2 进、出洞作业应迅速连续不可停顿;3 宜在洞口内设置支撑顶管机的临时装置。

(3)顶管始发和接收洞口的土体加固应根据地质资料、顶管机选型、管道直径、埋深和周围环境等情况决定。

(4)顶管始发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出洞前,应降低顶进速度,减小迎面土压力,减轻对接收坑的不利影响;2 顶管始发时,在顶管机未进入土体前,止水装置启用后应立即填注惰性浆液;3 接收井内可安装掘进机临时支架,防止掘进机下落;4 处于地下水较丰富的砂性土层时,应对洞口处土体进行固结处理;

5 出洞后应立即封闭洞口间隙,防止水土流入坑内。

(5)工作井洞口封门拆除应符合下列规定:1 钢板桩工作井,可拔起或切割钢板桩露出洞口,并采取措施防止洞口上方的钢板桩下落;2 工作井的围护结构为沉井工作井时,应先拆除洞圈内侧的临时门,再拆除井壁外侧的封板或其他封填物;3 在不稳定土层和高地下水压环境下施工中顶进时,封门拆除后,顶管机应立即顶入土层并连续顶进,直至洞口及止水装置发挥作用为止;4 在高地下水压环境下施工时,应防止封门在水压作业下突然倒塌造成人员伤亡,同时,利用顶管机头直接磨穿顶进封门,确保顶管机进洞的安全。

5、管道顶进

(1)顶进过程应符合下列规定:1 顶进前应对成品管道、钢套环、橡胶密封及衬垫材料作检测和验收;2 钢套环应按设计要求进行防腐处理,刃口无疵点,焊接处应平整;3 钢筋混凝土管传力面上应设置环形木垫圈,并用胶粘剂粘在传力面上,保证均匀传力;4 管节承插前,应用粘结剂将橡胶圈正确固定在槽内,并涂抹对橡胶无腐蚀作用的润滑剂,承插时外力必须均匀,承插后橡胶圈应不移位、不翻转;5 顶进双插口接头的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时,应在顶铁及中继

间接触面加设木垫圈;顶进承插式接头的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时,应在每根管接头处加设木垫圈。

(2)管道顶进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 顶进速度宜控制在20mm~50mm/min,出土量宜控制在理论出土量的98%~100%;2 工作面压力值应根据顶管机机型确定。1 顶管正常顶进时应控制开挖量与出土量的平衡,管道初始顶进时应控制顶进速度,不宜过快,在此过程中应摸索顶进的相关数据,为正常顶进提供依据;

2 土压平衡式顶管机的土压力值宜设定在静止土压力值与被动土压力值之间;气压平衡顶管机的气体压力值宜高出地下水压力0.1bar;泥水平衡顶管机泥水压力值宜等于地层和地下水压力之和。

(3)管道顶进中为防止发生机头下沉、机尾上翘的现象,可采取以下措施:1 调整后座主推千斤顶的合力中心,用后座千斤顶进行纠偏;2 宜将管道前3~5节用拉杆相联;3 对洞口土体进行加固处理;4 加强洞口密封可靠性,防止或及时封堵顶管始发和接收时的水土流失。由于工作井施工时周围土体被扰动,顶管机出洞时,洞外土体易流失,同时顶管机自重太重,所以要采取防“磕头”措施。

(4)管道顶进时应采取以下抗扭转措施:1 顶管机宜设置限扭装置;2 在顶管机及每个中继间设管道扭转指示针,管道扭转时宜采用单侧压重,或改变切削刀盘的转动方向进行纠正。顶进过程中由于周围土质的变化,纠偏的影响及管内设备的不均布置,造成管道推进时发生不同程度的扭转,所以要采取防扭措施。

(5)加接管段时,主推千斤顶在缩回前应对已顶进的管段与井壁进行临时固定。

(6)当采用中继间技术时,应对中继间进行编组控制,从顶管机头向后按次序依次将每段管节向前推移,当一组中继间伸出时,其它中继间应保持不动,在所有中继间依次完成作业后,主顶工作站完成该顶进循环的最后顶进作业。

(7)顶进过程应连续作业,如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暂停顶进,及时处理,并应采取防止顶管机前方塌方的措施:1 顶管机前方遇到障碍物;2 后背墙变形严重;3 顶铁发生扭曲现象;4 管位偏差过大且纠偏无效;5 顶进力超过管材的允许顶进力;6 油泵、油路发生异常现象;7 管节接缝、中继间渗漏泥水、泥浆;

8 地层、邻近建(构)筑物、管线等周围环境的变形量超出控制允许值。

(8)管道贯通后,工作井中的管端应按下列规定处理:1 进入接收井的顶管机和管端下部应设枕垫;2 管道两端露在工作井中的长度不宜小于0.5m,且不得有接口;3 工作井中露出的混凝土管道端部应及时浇筑混凝土基础。

6、注浆减阻

(1)顶管过程中须采取措施减小管壁摩擦阻力,常用向管外壁与土体间注入润滑浆的方式减阻。注浆减阻应满足下列要求:1 选择优质的触变泥浆材料,对膨润土造浆率、失水量和动塑比进行取样测试;2 在管道上预设压浆孔,压浆孔的设置要确保顶进时管外壁和土体之间的间隙能形成稳定、连续的泥浆套;3 膨润土的贮藏及浆液配制、搅拌、水化时间必须按照产品的性能要求进行,使用前必须先进行试验;4 注浆应遵循“同步注浆与补浆相结合”和“先注后顶、随顶随注、及时补浆”的原则;5 注浆设备和管路必须可靠,应具有足够的耐压和良好的密封性能;6 长距离顶管线路长,为使全程注浆压力不致相差过大,可每隔400m增设压浆泵以增大压力;长距离顶管的布浆与补浆应分别设独立的注浆系统,布浆宜使用低压力、大流量的注浆泵,补浆可使用高压力、小流量的注浆泵。

减阻泥浆注浆要求是保证顶进进管道外壁与土体之间形成稳定的、连续的泥浆套,其效果可通过顶进力降低程度来验证。4 在顶进过程中,要经常检查各推进段的浆液形成情况;5 在注浆孔中设置一个单向阀,使浆液管外的土不能倒灌而堵塞注浆孔,从而影响注浆效果。

(2)注浆浆液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1 触变泥浆可用于粘性土、粉质土和渗透系数不大于10-3cm/s的砂性土。渗透系数大于10-5cm/s时应另添加化学稳定剂;2 渗透系数大于或等于10-2cm/s的粗砂和砂砾层宜采用高分子化学泥浆;

3 石蜡、废油脂等非亲水减阻剂可用于无地下水的硬土层。

(3)触变泥浆注浆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1 制浆装置容积应满足形成泥浆套的需要;2 注浆泵宜选用液压泵、活塞泵或螺杆泵;3 注浆管分为主管和支管两种,应根据顶管长度和注浆孔位置设置。主管道宜选用直径为40~50mm的钢管,支管可选用25~30mm的橡胶管。管接头拆卸方便且在工作压力下无渗漏现象;4 注浆孔的布置:混凝土管每3~5管节应设一组注浆孔,钢管的每组注浆孔轴向间距一般为10~25m;第一组注浆孔靠近顶管机布置,通常在顶管机后连

接设置3~10组布浆孔;5 注浆孔的布置按管道直径大小确定,每个断面可设置3~5个;相邻断面上的注浆孔可平行布置或交错布置;注浆孔宜有排气功能,每个注浆孔宜安装球阀,在顶管机尾部和其他适当位置的注浆孔管道上应设置压力表;6 每套中继间应单独设注浆孔,中继间的注浆应与中继间启动同步,在运行中连续注浆;7 注浆前,应检查注浆装置水密性;注浆时压力应逐步升至控制压力;注浆遇有机械故障、管路堵塞、接头渗漏等情况时,经处理后方可继续顶进。触变泥浆注浆应由拌浆装置、注浆装置、注浆管道系统等组成,本条给出其布置、安装和运行的基本规定:1 制浆装置容积计算时宜按5~10倍管道外壁与其周围土层之间的环形间隙的体积来设置拌浆装置、注浆装置;5对于浆液难以到达的区域,可以在切削刀盘位置或顶管机的尾部进行注浆;对于浆液容易到达的区域,可通过管道上的注浆孔进行注浆,注浆结束后应对注浆孔进行密封。

(4)要达到注浆减阻目的,应满足如下要求:1 地层和管线之间的环状间隙要足够大,在松散地层不宜小于20mm;在岩层中环状间隙不宜小于30mm,并要求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和整个施工管段都要保持这样的间隙;2 注浆材料在任何施工阶段都应保持其流动性,不宜通过孔壁漏失到地层中,如有渗漏应及时补充。

(5)采用触变泥浆减阻时,应编制施工设计,包括以下内容:1 泥浆配合比、压浆量和注浆压力的确定;2 泥浆制备和输送设备及其安装规定;3 注浆工艺、注浆系统及注浆孔的布置;4 顶进洞口的泥浆封闭措施;5 贯通后对润滑浆的置换方法。

(6)触变泥浆的配合比,应按照管道周围土层的类别、地下水条件、膨润土的性质和触变泥浆的技术指标确定。

(7)注浆孔的实际注浆量,对于粘性土和粉土不应大于理论注浆量的1.5~3倍,对于中粗砂层应大于理论压浆量的3倍以上。

(8)注浆孔的实际注浆量,对于粘性土和粉土不应大于理论注浆量的1.5~3倍,对于中粗砂层应大于理论压浆量的3倍以上。

本条是指同步注浆、补浆量的控制和注浆压力的控制。一般情况下是以注浆为控制目标。在注浆过程中,应该注意注浆孔堵塞与否,要使得管外壁形成完整的触变泥浆润滑套,防止单侧有泥浆,形成制动效应。

(9)注浆管出口应设单向阀,出口压力应大于地下水压力,在砂性土中顶

进时,单向阀宜加装在注浆孔的管道外侧。

7、测量与纠偏

(1)顶管施工前,应围绕管道设计中线和基坑建立地面、地下测量控制系统,控制点应设在不易扰动、视线清楚、方便校核的位置,并应采取保护措施。

(2)测量使用的仪器、测具应经过检查校正,精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3)为了满足顶管施工精度要求,在施工中必须对以下参数进行测量:1 顶进方向的垂直偏差;2 顶进方向的水平偏差;3 顶管机机身的转动;4 顶管机的姿态;5 顶进长度。

(4)顶管定向测量宜采用下列方法:1 管道长度小于50m时,可采用人工拉线法;2 管道长度小于300m时,宜采用激光指向法;3 管道长度超过300m 时,应在管内设置测站,采用导线法转站测量;4 管道长度超过500m时,宜使用自动测量导向装置;5 曲线顶管应采用导线法,宜使用自动测量导向装置。

顶管定向测量宜采用下列方法:1 采用全站仪直接传递定向时,全站仪传递采用Ⅰ级全站仪且传递倾角不应大于30°;2 采用联系三角形定向时,联系三角形的图形应符合相关要求;3 采用铅垂仪投点定向时,铅垂仪的投点精度应得到保证。

(5)顶管高程测量宜采用下列方法:1 水准测量,应达到四等水准测量的精度;2 水准仪配合吊钢尺,每次应独立观测三测回,每测回均应变动仪器高度,三测回测得井上和井下水准点的高差应小于3mm;3 三角高程测量,应达到四等水准测量的精度。

顶管高程测量宜采用下列方法:1 工作井为斜井或通道时可采用水准测量的方法传递高程;2 工作井为竖井时可采用水准仪配合吊钢尺的方法传递高程;3 工作井为竖井、斜井或通道均可采用三角高程测量方法传递高程。

(6)在安装测量装置时,所用的测量仪器应和工作井的井底和井壁分开。

(7)管道顶进过程中,应遵循“勤测量、勤纠偏、微纠偏”的原则,控制顶管机前进方法和姿态,并应根据测量结果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和发展趋势,确定纠偏的措施。

(8)避免在施工中由于顶进力的施加产生位移引起测量误差。

(9)在软土层中顶进混凝土管时,为防止管节飘移,宜将前3~5节管体与

顶管机联成一体。

(10)应严格控制管道线形,对于柔性接口管道,其相邻管间转角不得大于该管材的允许转角。

(11)顶管施工的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 施工过程中应对管道水平轴线和高程、顶管机姿态等进行测量,并及时对测量控制基准点进行复核,发生偏差时应及时纠正;2 顶进施工过程中,每次测量前应对井内的测量控制基准点进行复核,发生工作井位移、沉降、变形时应及时对基准点进行调整;3 管道水平轴线和高程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4)每节管道顶进结束后,必须进行复测,绘制管道顶进轨迹图(含管道高程、方向、顶进力曲线等),并应检查复核;5)顶管始发前必须认真测定顶管机头的轴线和标高,并将测量数据及时反馈进行调整。顶进施工中的原始数据记录必须连续、真实、完整,记录表格填写清楚。4)每节管道顶进结束后,必须进行复测,绘制管道顶进轨迹图(含管道高程、方向、顶进力曲线等),并应检查复核;5)顶管始发前必须认真测定顶管机头的轴线和标高,并将测量数据及时反馈进行调整。顶进施工中的原始数据记录必须连续、真实、完整,记录表格填写清楚。

顶管施工的测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 施工过程中应对管道水平轴线和高程、顶管机姿态等进行测量,并及时对测量控制基准点进行复核,以便发现偏差;顶管机姿态应包括其轴线空间位置、垂直方向倾角、水平方向偏转角、机身自转的转角。

(12)顶管施工的纠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顶管过程中应绘制顶管机水平与高程轨迹图、顶进力变化曲线图、管节编号图,随时掌握顶进方向和趋势;

2 纠偏须在管道推进和刀盘旋转的过程中进行;

3 严禁一次纠偏操作完成纠偏任务,采用小角度纠偏方式,反复、多次进行纠偏操作,使管道逐渐趋近回归;

4 纠偏时开挖面土体应保持稳定;采用挖土纠偏方式时,超挖量应符合地层变形控制和施工设计要求;

5 刀盘式顶管机应有纠正顶管机旋转措施。纠偏基本要领:及时纠偏和小角度纠偏;挖土纠偏和调整顶进合力方向纠偏;刀盘式顶管机纠偏时,可采用调整挖土方法、调整顶进合力方向、改变切削刀盘的转动方向、在管内相对于机头旋转的反向增加配重等措施。

8、出土和泥浆运输

(1)管内运输应考虑土层的性质、顶管机选型、管内作业空间、每次顶进的出土量、顶进长度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运输方法,通常采用矿车输送、泥浆管道输送、渣土管道输送等三种方式。

弃土运输分为管内运输和场内地面运输两种。可参考使用的输土方法有以下几种:1 挤压式顶管机挤出的块状土,土块较小的可采用人工抛滑输送弃土,土块较大的宜采用矿车输送;2 泥水平衡顶管机采用水力机械方式将泥浆通过与管路连接的吸泥泵排出并由排泥旁通装置直接输送至地面泥浆沉淀池;3 土压平衡顶管机由螺旋输送机控制出土,然后通过电瓶车、皮带输送机将弃土运输至顶进工作井,再由垂直运输机械吊至地表;或者采用砂石泵直接从螺旋输送机将弃土泵送至地表。顶进距离较长的可用泥泵输送,顶进距离较短的可采用矿车运输;

4 接力泵的形式进行出土,有条件的还可采用电动混凝土泵取代泥泵。

(2)采用泥浆管道输送出土方式排泥时,应设置泥浆沉淀池。泥浆池的容积根据泥、水分离速度与排土体积等实际需要计算确定,输送管路接头应密封,防止渗漏。为降低排泥输送压力,输送管路系统应尽量降低。

(3)采用泥水平衡顶管系统产生的废弃泥浆必须经过处理才可排放,避免污染环境。城市顶管废弃泥浆宜采用泥浆分离系统处理。

9、防旋转措施

(1)应采用如下措施防止掘进机旋转:1 始发入土时,应放慢顶推速度,减小刀盘切土深度;2 应尽快连接机头管,增大摩擦力矩;3 根据掘进机的旋转趋势,应正向、反向交替旋转刀盘;4 开顶时,应先启动刀盘再推进管道,停顶时,应先停止推进管道再关闭刀盘;5 入洞时可使用防转卡板、防转钢缆或防转翼板等措施阻止掘进机旋转。

(2)使用防转卡板应符合下列规定:1 防转卡板应在掘进机入洞前安装;2 防转卡板应安装在掘进机尾部外壳上;3 防转卡板应紧贴工作井导轨;4 防转卡板进洞前应去除,以防止划伤止水圈胶板。

(3)使用防转钢缆应符合下列规定:1 使用钢缆将掘进机捆绑在工作井导轨上;2 钢缆内应垫有方木;3 钢缆宜采用手拉葫芦拉紧;4 随着掘进机进洞,应逐渐将钢缆后移,掘进机入洞前应将钢缆全部拆除。

(4)使用防转翼板应符合下列规定:1 阻止掘进机进洞后旋转应使用防转

翼板;2 宜使用可伸缩式的防转翼板,便于进、出洞作业;3 在砂卵石层中施工时,防转翼板应加厚、缩短。

10、施工排水

(1)顶管排水工作仅限于在修建工作井混凝土基础时使用。

(2)地下水可通过以下的方法进行排出或抑止:1 开放式排水;2 封闭式排水;3 组合排水方法;4 水力平衡抑止地下水;5 特殊的工艺方法(如:冰冻法)。本条文主要列出顶管工程常用的排水方法:1 在施工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顶进管道将地下水引入到顶进工作井,然后再将地下水泵至地表。应通过合适的处理方法防止大量地下水从工作面涌出;2 顶进施工期间,施工区域的地下水平面应该保持在一定的水位以下。当地下水位高于管道的底面时,顶进工作站应进行防水处理;3 开放式和封闭式排水两种方法结合起来的排水方法。

11、地面沉降控制措施

(1)建立地面观察点,并通过试顶确定具有平衡功能顶管机的平衡参数。

(2)顶进中对地层变形的控制应符合下列要求:1 通过信息化施工,进行实时监测和信息化施工,发生偏差应及时纠偏,不宜采用大角度纠偏,优化顶进的控制参数,使地层变形最小;2 采用同步注浆和补浆,及时填充管外壁与土体之间的施工间隙,避免管道外壁土体扰动,管道贯通后,应立即进行管外壁土体固结施工;3 避免管节接口、中继间、工作井洞口及顶管机尾部等部位的水土流失和泥浆渗漏,并确保管节接口端面完好;4 应严格限制顶管中的径向超挖、轴向超挖幅度;5 严格控制出渣量,不可超量出渣,保持开挖量与出土量的平衡;

6 通过控制土压、水压平衡力来控制地面沉降。

(3)地面沉降应满足以下规定:1 顶管造成的地面沉降不应造成道路开裂,大堤及地下设施损坏和渗水;2 顶管造成的地面沉降量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或工程设计要求;3 当检测数据达到变形限值70%时,应及时报警并适时启动应急事故处理方案。在路面下顶进,在发生超量出泥时路面不会马上下沉,若施工中路面已经发生较大的沉降则说明路面以下塌方严重,并可能产生孔洞。因此,在路面下顶进应采取以下措施:1 顶管机的正面阻力宜取大值,可将路面转换成等代土体高度计算正面阻力;2 加强地面沉降观察,严格控制地面下沉。

(4)在不稳定的土体中顶进,应选择封闭式顶管,不宜采用敞开式顶管。

(5)地面变形控制较严格时,应建立地面变形观测点,通过观测数据的变化调整顶进参数。

12、通风

(1)进入作业的顶管管道,必须确保施工人员安全,管道位于回填土、淤泥等可能存在有毒有害气体的地层应安装有毒有害气体检测报警装置;管径小于等于2m,长度超过100m或直径大于等于2m,长度在150m以上的的顶管必须采取通风措施。

(2)送风口宜设在距顶管机12~15m处。

(3)小管径、长距离顶管宜采用压缩空气通风;短距离顶管(小于150m)可采用鼓风机通风。

(4)每个人的供气量不应小于30m3/h,采用敞开式顶管时送风量应酌情增大;送风管道出口空气质量应满足环保要求。

(5)顶进地层中存在有害气体时必须采用封闭式顶管机并应增大通风量。

(6)地面空气湿度较高且地面温度又高于地下温度的季节,应采用压缩空气送风,通风管应固定在工作井侧壁及顶管管道内壁侧边,并不应影响施工作业。

(7)有毒有害气体指标如下:1 含氧浓度(O2):19%~21%为正常范围;小于17%为报警值;小于等于12%时管井内施工人员应全部撤离;2 甲烷浓度(CH4):0~0.25%为正常范围;0.25%~0.5%为警戒范围;0.5%~1%为终止作业;大于1%要疏散作业人员,切断电源和火种;有毒有害气体指标如下:1 含氧浓度(O2):19%~21%为正常范围;小于17%为报警值;小于等于12%时管井内施工人员应全部撤离;2 甲烷浓度(CH4):0~0.25%为正常范围;0.25%~0.5%为警戒范围;0.5%~1%为终止作业;大于1%要疏散作业人员,切断电源和火种;

13、供电

(1)顶管施工用电输出端宜分为三路,分别为工作井井上供电系统,井下顶管系统和主千斤顶用电系统。

(2)管内供电系统应配备防触电漏电装置。

(3)井内与管内照明应采用36V以下的低压防爆灯。

(4)顶管距离超过800m时,宜采用调压器配电,或将高压电引进管内,增

设变压器进行供电。

(5)顶管距离超过800m时,宜采用调压器配电,或将高压电引进管内,增设变压器进行供电。

(6)定期对电气设备、电缆线路进行检查。

14、顶后处理

(1)顶进完成后管内继续作业前,应做好通风和有害有毒气体监测,在顶管内动火作业前,应检测顶管内易燃易爆气体含量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2)顶进完成后应对破损管材进行修补或更换。

(3)顶进完成后须对管材接缝与注浆孔封闭处理,管缝封闭时对于柔性接口应使用柔性材料、对于刚性接口可使用防渗水泥,注浆孔应使用防渗水泥封闭。

(4)顶进完成后须填充管外侧超挖、塌落等原因造成的空隙,并对被扰动的土体进行胶结固化处理。可采用水泥砂浆、粉煤灰水泥砂浆等易于固结或稳定性较好的浆液置换泥浆。1 注浆应编组进行,可将相邻的二组注浆孔编为一个单元,分别做为注浆孔与排浆孔,自注浆孔注入固结浆液,将润滑浆从相邻排浆孔挤出,应保持一定的排浆时间,尽量多地排出润滑浆;2 固结浆的注入应从管道一端开始,依次顺序推进,直到全线完成;3 全线注浆完成后,应关闭所有注浆阀门,静态保压至固结浆初凝;4 浆液初凝后,进行第二次注浆,将原排浆孔做为注浆孔使用,将原注浆孔做为排浆孔使用,交替进行,注浆次数不宜少于三次,每两次的间隔时间不宜大于24小时;5 固结浆的注入压力宜控制在主动土压力与被动土压力之间;6 当存在其它地下管线及地下构筑物时,应根据实际情况控制注浆压力。管道顶进结束后,须进行泥浆置换;特别是管道穿越道路、铁路、堤防等重要设施时,填充注浆后应进行雷达探测等方法检测。

(5)管道顶进结束后,须进行泥浆置换;特别是管道穿越道路、铁路、堤防等重要设施时,填充注浆后应进行雷达探测等方法检测。

(五)顶管工程质量验收

1、一般规定

(1)顶管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管理与检查应贯穿整个施工过程,应建立健全有效的施工质量保证体系,对每个施工环节严格把关,确保施工质量的稳定性。

(2)顶管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应在施工单位自检基础上,按验收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的顺序进行,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工程施工质量应符合本方案和相关国家和地方验收规范的规定;2 工程施工质量应符合工程勘察、设计文件的要求;3 参加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各方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格;4 涉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试块、试件和现场检测项目,应按规定进行平行检测或见证取样检测;5 验收批的质量应按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进行验收;6 承担检测的单位应具有相应的资质;7 外观质量应由质量验收人员通过现场检查共同确认。本条规定顶管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基础条件是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并应按验收批、分项、分部工程、单位工程依次进行。验收批是工程项目验收的基础,验收分为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主控项目,即在管道工程中的对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起决定性作用的检验项目,一般项目,即除主控项目以外的检验项目,通常为现场实测实量的检验项目又称为允许偏差项目。检查方法和检查数量在相关条文中规定,检查数量未规定者,即为全数检查;工程的外观质量应由质量验收人员通过现场检查共同确认,这是考虑外观(观感)质量通常是定性的结论,需要验收人员共同确认。

(3)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和验收批的划分可根据工程规模及施工合同确定,质量验收记录应按相关质量验收规定填写。顶管工程的特点是线形构筑物工程,通常采用分期投资建设。工程招标时将一条管线分成若干单位工程;工程规模大小决定了工程项目的划分,规模较小的工程通常不划分验收批。在工程具体实施时应按照工程施工合同或有关规定,在工程施工前由有关方共同确认。

(4)验收批质量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1 主控项目的质量经抽样检验合格;

2 一般项目中的实例(允许偏差)项目抽样检验的合格率应达到80%,且超差点的最大偏差值应在允许偏差值的1.5倍范围内;

3 主要工程材料的进场验收和复验合格,试块、试件检验合格;

4 主要工程材料的质量保证资料以及相关试验检测资料齐全、正确;具有完整的施工操作依据和质量检查记录。

(5)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分项工程所含的验收批的质量验收全部合格;2 分项工程所含的验收批的质量验收记录应完整、正确;有关质量保证资料和试验检测资料应齐全、正确。

非开挖技术(顶管技术)

4.3.2.6非开挖技术(顶管技术)施工 非开挖技术施工优点:非开挖技术在不稳定及饱和土层中以最小的破坏和最大的保护环境等方面解决了城市施工中的难题,并在应付最恶劣的地下土壤条件中有丰富的经验,任何地方都能提供最经济、准确、齐全、快速而可靠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4.3.2.6.1作业前工作 1.技术准备 1.1定向钻铺管施工前应进行工程勘察。工程勘察应符合《岩石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岩石工程勘察规范》DBJ13-84和《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CJJ61的规定。 1.2地下管线复查并在地面上做出标记。 1.3根据地下管线复查结果调整钻孔设计轨迹。 1.4选定出、入钻点,开挖出、入钻工作沟。 1.5绘制出详细的地下管线勘察成果图,作为钻孔轨迹设计的依据。 1.6入钻点和出钻点的选取:根据设计要求,入钻点宜设在行人车辆稀少且有足够空间摆放设备处,出钻点则宜设置在能够摆放管材、方便拖管的另一端。 1.7钻孔轨迹设计要求根据取得地下管线勘察成果、现场地形地貌和周边环境信息。钻杆最小弯曲半径等技术资料。其中钻孔轨迹参数包括入钻角ai、出钻角ao、入钻造斜段Li、中间水平段L′、出钻造斜段Lo、钻孔深度H等。

1.8编制施工方案,准备好相关的施工记录表。 2.现场施工负责任向进入施工范围内所有人员详细交代本次施工作业内容、进度要求、特殊项目施工要求、作业标准、安全注意事项、危险点及控制措施、危害环境的相应预防控制措施、人员分工并签署(班组级)安全技术交底。 3.现场施工负责人办理相关的工作许可手续,开工前做好现场施工防护围蔽警示措施;夜间施工的须有足够的照明。 4.现场施工负责人检查所有工作人员是否正确使用劳保用品及着装按安规规定佩戴统一的安全帽、统一佩戴有个人相片的作业证(或胸卡证)、穿着统一的工作服,并带领施工作业人员进入作业现场。 4.3.2.6.2导向孔施工 1.导向孔施工应按事先设计好的钻孔轨迹进行导向施工,并做好导向孔施工的记录。导向钻机入钻。 2.导向孔施工时,通过地面上的手持式导向仪,随时测量出孔底钻头深度和角度等参数,掌握孔内情况,随时进行控制和调整。每钻完一根钻杆要测量一次钻头的实际位置,以保证导向孔符合设计要求。 导向钻孔轨迹与既有地下管线的最小安全距离表

非开挖顶管施工方案

非开挖顶管施工方案 非开挖顶管施工方案 一、方案原则 1. 保证紧急情况下的水源供应、排水通畅等必要条件; 2. 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最大程度地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噪音和粉尘排放; 3. 施工过程中做到安全无事故。 二、方案内容 1. 施工前准备:在施工现场周边进行标志,设立警示标志牌,提醒周边居民注意施工,同时进行管线的地下探测,确保开展施工的位置清晰可行; 2. 设备准备:根据实际施工需要准备必要的设备,如钢管、起重机、推力机等; 3. 施工工艺流程: (1)地面钻孔:首先进行地面钻孔作业,钻孔孔径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一般可在直径100毫米至300毫米之间选择,孔的深度根据铺设管线的情况而定; (2)预埋钢管:将钢管通过钻孔孔口探入地下,直到到达预定位置,确保钢管与地面垂直; (3)推力机施工:使用专业推力机将钢管向前推进,尽量减少土体的开挖和破坏; (4)管线铺设:在钢管内逐段进行管线的铺设,确保管线质量和连接紧密; (5)管道测试:完成管线的铺设后,进行必要的测试和试压工作,确保管道的质量和使用功能;

(6)填埋土:对填埋土进行必要的修整和固定,确保地面 的平整和稳定; (7)工程检验:对施工过程进行必要的工程检验,确保施 工效果符合规范和要求。 三、方案优势 1. 与传统开挖施工相比,非开挖顶管施工更加环保,减少地表的破坏和噪音排放; 2. 施工过程中不需要开挖大块土地,减少人力物力投入和占用土地资源; 3. 施工速度快,节省施工周期,减少对周边居民和交通的影响; 4. 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低,能够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和工程的顺利进行。 四、方案操作优化 1. 在施工前,与相关部门进行紧密配合,了解周边的管线状况和工程施工需求; 2. 施工过程中,随时调整施工方案,并及时与监理单位和验收单位进行沟通,确保施工质量; 3. 施工结束后,对施工过程进行总结,总结经验教训,为以后的施工提供参考。 以上是一个非开挖顶管施工方案的概述,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还需要对具体施工工艺和操作方案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调整。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还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规范,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地下管线非开挖铺设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程顶管施工

地下管线非开挖铺设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程顶管施工【1】一般规定 【1.1】工程所用的管节及管件 1、符合设计要求; 2、钢筋混凝土成品管质量应符合GB/T 11836、JC/T 640 的规定; 3、钢管质量应满足使用功能; 4、玻璃纤维增强塑料顶管质量应符合GB/T 21492 的相关规定; 5、工程所用的管材等主要原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应进行进场验收并妥善保管。进场验收时应检查每批产品的质量合格证书、性能检验报告。 【1.2】顶管影响区的设施及地下管线 1、穿越铁路、公路、河道等顶管施工时,应满足其主管部门要求; 2、穿越给水、排水、电力、燃气、热力、通信等地下管线时,应征得产权单位同意; 3、涉及道路顶管施工后宜对施工段进行雷达检测。 【1.3】质量控制 1、施工单位应按照施工技术标准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全过程控

制。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等各方应按规定对工程质量进行管理; 2、各分项工程之间,应进行交接检验。所有隐蔽分项工程应进行隐蔽验收,未经检验或验收不合格不得进行下道分项工程; 3、在质量检验、验收中使用的计量器具和检测设备,应经计量检定、校准合格。承担材料和设备检测的单位,应具备相应的资质。【2】施工测量 1、应实行施工单位复核制、监理单位对重点环节复测制; 2、施工测量的允许偏差应满足GB 50026 和CJJ/T 8的要求; 3、施工前,建设单位应组织进行现场交桩,施工单位应对所交桩进行复核测量,应对既有管道、建(构)筑物与拟建工程衔接的平面位置和高程进行复核测量; 4、工作井内、外的临时水准点、管道轴线控制点的应设置牢靠、不易扰动且便于观测,应采取保护措施,应经过复核方可使用,并应经常校核; 5、顶管机出洞前应复测其轴线的位置和标高; 6、在市内及其它特殊环境顶进作业,须进行地面变形及建、构筑物的沉降观测; 7、顶进交接班应包含测量及纠偏交接; 8、工作井内的在线自动测量仪器的底座应与工作井后背墙、顶进导轨分离,安装在独立基础上;

非开挖顶管的管节对接技术要点(全)

非开挖顶管的管节对接技术要点 一、对接工艺 顶管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生由于管节、设备的原因造成不能继续顶进时,采用地下对接的方式来实现管道的顺利贯通是一种比较好的手段。 顶管对接有多种形式,一种是直线对接,一种是带有角度的对接(直角、斜角)。采用地下顶管对接施工与常规顶管施工有许多不同之处,主要是顶管掘进机的特殊加工改造、对接处土体的加固、顶管设备的拆除和面板的割除、对接处的接口处理、对接测量技术以及内衬结构的处理。 在整个顶管对接施工中,对接施工工艺流程至关重要,是指导对接的操作步骤。顶管施工地下对接技术工艺总流程见对接流程图。 二.对接区土体改良 为保证顶管顺利对接,对两根顶管顶管机应有所限制,防止顶管机在对接过程中产生不必要的侧向位移,同时为保证对接区域的止水效果,有必要对对接区域的土体进行改良。改良的措施主要有深层搅拌桩、高压旋喷桩和冷冻法等。 改良区域长度以〃顶管机纠偏前段+刀盘宽度+对接间隙〃来确定。

改良区域深度及宽度应以顶力扩散范围取值,以顶管机前段长度做上下、左右的延伸。 三.对接施工对顶管机的要求 掘进机及相关辅助设备改造对顶管地下对接特别重要,结构的好坏是对接能否完成的前提和主要条件,应着重考虑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双向切口结构 双向切口结构改造以便于对接导向和连接,导向圈板工作原理及结构见下图。 (1)导向内圈与导向外圈分别焊接在两个对接掘进机前壳体的前端,考虑到机头前进和纠偏时产生的作用力,应有一定的搭接长度,一般不小于 200mm,具体应根据掘进机的大小和其他实际情况而定。 (2)导向外圈应安装于对接时不动的掘进机上,导向内圈安装于对接用掘进机上。 (3)导向内圈与导向外圈之间的间隙应严格控制,因为间隙过大容易造成土仓内注浆效果不好、跑浆等后果,甚至在打开土仓时产生漏砂等严重危险。

非开挖顶管技术方案

非开挖顶管技术方案 1、基本要求 【1】顶管工程在设计和施工前,应按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和工程环境调查,并对地下障碍物、地下构筑物及地下管线等进行调查,必要时可进行探查。 【2】地下障碍物对顶管工程较大影响,障碍物类型、分布等对顶管选线、顶管施工方式、顶管机选型有决定性影响,前期未查明的地下障碍物可能导致顶管工程的失败,故本方案建议加强对地下可能存在的障碍物宜加强勘察强度。 【3】顶管工程应综合考虑工程地质、环境条件、施工条件和工期等因素,因地制宜合理选择适宜的顶管类型、管材及施工工艺,并强化施工质量安全的控制管理。 【4】顶管工程所用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产品的品种、规格、性能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和设计要求;接触生活用水的产品应符合有关卫生要求。 【5】顶管工程应进行管道结构及工作井设计。 【6】在地下水位以下、顶距大于50m的顶管工程,宜选用封闭式顶管机械。对于地下水位以下的较长距离顶管工程,本方案建议优先采用封闭式机械顶管,可以提供工程的安全性和施工效率。 【7】在管道顶进就位后,应采用水泥砂浆或其他材料对管壁与原状土体之间的泥浆或空间进行置换填充。 【8】顶管施工影响范围内存在重要建(构)筑物、地下管线或交通要道、铁路、高速公路、堤防时,应对施工引起的地表变形和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进行实时监测并采取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制定应急预案;在油气、自来水、燃气等管道周边作业时,要制定专项安全方案并进行评估。由于顶管施工是在地下进行,地下工程有诸多不可预见的状况,同时顶管施工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地面的隆起或沉降,影响周围的建筑物、管线,所以对施工引起的地表变形和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进行实时监测并采取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制定应急预案;在油气、自来水燃气等管道周边作业时,要制定专项安全方案并进行评估。

燃气非开挖顶管施工方案

燃气非开挖顶管施工方案 1. 简介 燃气管道是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之一,其施工需要考虑安全、高效和环保。传统的燃气管道施工方法通常需要进行开挖作业,从而导致交通堵塞、地面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燃气非开挖顶管技术应运而生。 燃气非开挖顶管施工方案是一种无需开挖地面的施工方法,通过在地下钻孔、推管和拼装形成连续管线,以完成新建或维修燃气管道的工作。本文将介绍燃气非开挖顶管施工方案的主要步骤、工具、材料和施工注意事项等内容。 2. 施工步骤 燃气非开挖顶管施工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 2.1. 方案设计 在进行燃气非开挖顶管施工前,需要进行施工方案的设计。方案设计需要考虑地下管道走向、管道深度、施工起点和终点等因素,以确保施工的安全和有效性。

根据设计方案,使用钻孔机进行钻孔作业。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钻头和钻孔直径,确保钻孔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3. 推管 将预制的管段通过钻孔推入地下,形成连续的管线。推管时需要注意对管段的定位和对齐,以确保管线的质量和完整性。 2.4. 拼装 将推入地下的管段进行拼装,形成完整的燃气管道系统。拼装时需要使用合适的连接件和密封材料,确保管道的连接牢固和密封性能良好。 2.5. 测试 完成管道系统的拼装后,进行燃气管道的压力测试和泄漏检测。测试的目的是确保管道系统的安全运行和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如果在施工过程中有地面破坏或需要进行修复的地方,进行相应的整修作业。整修作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修复方法和材料。 3. 工具和材料 燃气非开挖顶管施工需要使用一些特定的工具和材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项:•钻孔机:用于进行地下钻孔作业,有多种不同型号和规格的钻孔机可供选择。 •推管机:用于将管段推入地下钻孔,提供推力和定位功能。 •管道材料:一般采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管道,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 密封性能。 •连接件和密封材料:用于管道的连接和密封,确保管道的连接牢固和密封性良好。 •压力测试设备:用于对燃气管道进行压力测试和泄漏检测,确保管道的安全运行。

非开挖顶管施工方案

第一节非开挖顶管施工方案 一、施工工艺、方法 1.沟槽的开挖 1.1挖土要点 (1)在道路和人行便道旁施工,挖土沟槽两侧应设路障等明显标志,夜间应设红灯,以防止行人或车辆造成事故。并设法保护与沟槽相交的电杆、标桩及其他管道、构筑物等设施。 (2)管沟开挖应确保沟底土层不被扰动,当无地下水时,挖至设计标高以上5~10cm可停挖;遇地下水时,可挖至设计标高以上10~15cm ,待到下管之前平整沟底。 (3)沟底遇大颗粒石块,应将其开挖至设计至标高以下0.2m,再用粗砂或软土夯实至沟底设计标高。 (4)挖土超挖在15cm以内且无地下水时,可用原土回填夯实,密实度为95%;沟底遇地下水时,采用砂夹石回填。 (5)当沟边有电杆时,应加固支撑。 (6)管沟的开挖过程中,应经常检查管沟壁的稳定情况并及时安装管道。作好原始记录及绘出断面图。如发现基底土质与设计不符时,需经有关人员研究处理,并做出隐蔽工程记录。 (7)土方开挖完成后应及时通知甲方、监理进行基槽验收。经验收后应立即进行垫层与管道安装施工,防止太阳暴晒和雨水浸刷破坏基底原状土结构。 1.2堆土要点 (1)尽量堆土于沟槽一侧,堆土线距边线不小于0.5~1.0m,并作土埂,以防雨水流入沟内。 (2)在电杆、变压器附近堆土时,其堆土高度要考虑到距电线的安全距离。 (3)堆土不宜靠紧建筑物外墙,如靠外墙堆土,其高度不得超过 1.5m,防止土堆的侧压力将推倒。 (4)堆土不得压盖邮筒、消防栓、埋任何管线的井盖、雨水排出口格测量标志等,并不得阻碍交通。

1.3外运弃土 由于管道沟槽开挖在道路和临时便道旁进行,自卸汽车在中午12点到2点、晚上10点到早上6点进场装运。土方开挖与装车只能采用人力进行,再采用自卸车装载外运。同时在适当的位置留置部分土质较好的土方预备回填。 2.室外给水管道施工 2.1沟槽及布管 1)管沟平直,管沟深度、宽度符合要求,管沟底夯实,沟内无障碍物。且应用防塌方措施。 2)管沟两侧不得堆放施工材料及其他物品。 3)沟边布管时,要考虑不得堵塞交通,不影响沟槽安全,施工方便等因素。坡度较大区域,布管时应将水口边坡朝上,以利于装管和接口;在现场狭窄地段施工,运来的管材应立即下沟槽,不允许在沟边摆放,要防止管材滚入沟槽内造成事故。 4)在布管前,应按设计将三通、阀门等先行定位。 2.2管件规格品种为符合设计要求,管壁薄厚均匀,内外光滑整洁,不得有砂眼、裂纹,飞剌和疙瘩,承插口应规矩,并有出厂合格证。 2.3阀门、消火栓、水表等应阀体完好,部件齐全,密封填料适当,开关灵活严密,并有出厂合格证。 3.钢管安装 3.1本工程内、外涂塑镀锌钢管的管径DN100以上(含DN100)法兰连接(采用镀锌螺丝紧固),管径DN100以下丝扣连接。

非开挖顶管施工方案

非开挖顶管施工方案 1. 简介 非开挖顶管施工是一种无需开挖地面的管道施工方法,通过现场定向钻孔和管道铺设技术,实现地下管道的修复、延伸和新建。该施工方案在市区道路、铁路、河道等复杂环境中应用广泛,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现有设施的破坏,降低对交通和周围环境的影响。 2. 施工步骤 2.1. 前期准备 在正式施工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但不限于: •现场勘察与设计:根据工程需求,进行现场勘察,确定钻孔位置和管道线路。进行详细的设计工作,编制施工图纸和施工方案。 •材料采购:根据设计方案,采购所需的钢管、管件等材料,并进行质量检验。

•施工设备准备:配备现场所需的钻孔机、推管机、弯曲机等施工设备,并进行设备调试和检验。 2.2. 钻孔施工 钻孔是非开挖顶管施工的核心环节,其步骤如下: 1.钻孔机械安装:根据设计要求,将钻孔机械设备安装在预定位置,进行调试和检查。 2.钻孔孔径选择: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钻孔孔径。 3.钻孔操作:根据设计图纸,进行定向钻孔操作。操作人员需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控制钻孔方向和深度。 4.钻孔孔壁处理:钻孔完成后,对孔壁进行排泥、清洁等处理,确保孔壁的质量。 2.3. 推管施工 推管是非开挖顶管施工的关键步骤,其步骤如下:

1.推管准备:将管道预制好,并进行质量检验。确定管道组合方式和推管方案。 2.管道连接:将管道段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进行连接。连接时需注意密封性和连接质量。 3.推管操作:使用推管机将管道段逐段地推入钻孔孔道中。操作人员需控制推进速度和方向,保证推管的稳定性。 4.推管完毕:当所有管道段都推入到目标位置后,进行最终的管道连接和固定。对推管工作进行验收和检查。 2.4. 端头处理 端头处理是非开挖顶管施工的最后一步,其步骤如下: 1.管道封堵:在管道的一端进行封堵处理,确保管道的密封性。可以采用钢板焊接、封堵剂灌注等方法。 2.引流与排水:对施工现场进行排水工作,确保地下管道周围的地貌稳定。 3.现场整理: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和整理,恢复正常交通秩序和周围环境。

顶管施工方案(非开挖电缆管道专项施工方案)

非开挖电缆管道专项施工方案工程项目名称: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2017年配网基建项目 (龙岗5标) 工程项目编号: 批准: 审核: 编制: 深圳市南供供电服务有限公司 2017年 09月01日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是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2017年配网基建项目(龙岗5标)10kV电力电缆顶管分部工程,本工程主要涉及的范围有2个公用电房。施工区域经过现场勘察,设计导向轨迹应比较平,回扩时应根据成孔情况,将孔径扩大至200mm-300mm之间,回扩过程中要加大彭润土使用量,以降低回扩头削磨石块的热度,较稠厚的彭润土便于使碎石处于半托浮状态,拖管时不容易刮伤管体。为保证安全、如期完成该项工作,确保工程按时完工,特制定顶管施工方案。 二、编制依据 本施工方案依据深圳供电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2017配光0044 龙岗区城市广场三期#2电房#1公变等台区光纤覆盖专项工程、2017配光0045龙岗区岗头牛皮龙公变等台区光纤覆盖专项工程》施工图及施工现场实际勘测情况进行编制。 1 、施工内容: 单项工程名称:(2017配光0044)龙岗区城市广场三期#2电房#1公变等台区光纤覆盖专项工程 1)施工现场测量、放样; 2)顶管工作坑22处; 3)顶管Ф160PE管,共约1122米; 单项工程名称:(2017配光0044)龙岗区城市广场三期#2电房#1公变等台区光纤覆盖专项工程 :(2017配光0045)龙岗区岗头牛皮龙公变等台区光纤覆盖专项工程 1)施工现场测量、放样; 2)顶管工作坑29处; 3)顶管Ф160PE管,共约1992米; 2、参建单位: 建设单位: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深圳新能电力开发设计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广东汇盈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广州电力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3施工人员组成表

顶管施工技术方案

顶管施工技术方案 顶管施工技术方案 顶管施工就是非开挖施工方法,是一种不开挖或者少开挖的管道埋设施工技术。下面店铺为大家分享顶管施工技术方案,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一、顶管工作原理及工艺选择 顶管工作原理:顶管施工是以顶管工作井为起始点,在工作井内安装主顶千斤顶系统提供水平推力,先将安装在导轨上的顶管机头从前墙预留的出洞口破封门推入土中,由机头导向,然后将钢筋砼管跟随机头一节一节地推向前顶进。与此同时,机头挖掘的泥土被不断排出,经水平运输至工作井,再经垂直运输至地面外运弃土。采用24小时连续施工,直至机头进入接收井回收,完成该次顶管管道铺设。 顶管工艺选择:顶管有土压平衡法、泥水平衡法及气压平衡法等多种施工方法,是由顶管工具管(机头)的功能分类而定的。应根据机头穿越的土层性质和地下水情况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顶管机头。顶管机头安装在管道的前端,它具有控制顶管方向、挖掘和防止坍方等功能,其外形和尺寸与管节相近。本工程拟选择泥水平衡平衡机头。 二、设备配置和安装 (1)井内顶推设备 1、主顶千斤顶:每套顶进总站配置3台300t油压千斤顶,其中1台备用。 2、组合支架:主顶千斤顶固定在组合支架上,按管道截面左右对称布置。 3、油泵:为保证油压千斤顶行程同步,共同作用,采用1台电动高压油泵形成并联油路向千斤顶供油压。每个千斤顶均备有独立的控制阀。 4、后座承压壁:主顶油缸提供水平推力将管道在土层中向前推进,其反推力作用在后座钢构件上并传递扩散到工作井后壁上。后座结构采用50mm厚钢板(重约2t),和厚50cm砼墙体组成。后座与工作井

后壁之间垫一层5cm厚木板,这样即可将2台油缸的集中顶力传递扩散到工作井壁上。 5、顶铁和分压环:分压环外径、内径与钢筋砼管一致,其长度为50cm,二台主顶油缸的顶推力作用在分压环上,分压环再均匀扩散传递到砼管的后端面。环形顶铁的结构与分压环一样,它的作用是由于油缸的一次行程不足以将一节砼管推顶到位,需要将油缸收回后,在分压环与油缸之间加垫该顶铁结构,然后利用油缸的第二次行程再推,这样反复多次即可将一节大大超过油缸行程长度的砼管推顶到位。本工程1.0m长度的顶铁各两件,采用20cm厚钢板加工而成,重量约1t。 6、中继间的设置及位置 A、Ø800中继站由10个30T的液压千斤顶组成,总顶力为300t,伸缩量均为30cm,中继间在管道上的分段安放位置,可通过顶进阻力计算确定。 B、按常规,由于机头前方迎面阻力和管道外壁阻力等不确定因素太多,为留有较大的安全顶力储备,因此第一号中继间应尽量设置在距机头比较近的位置处,一般设置在距机头20m处附近(,后面的中继间再按一定长度布置。本工程每段顶管只需设置一座中继间,即1#中继站。 三、顶管工具管安装 顶管机头维修调试好,运到现场后,被吊放到工作井内导轨上。检查测定机头与轨道是否平衡、吻合,机头的前后端中心方向和相对高差小于2mm,然后对机头的油路、泥浆和操纵系统等设备进行逐一连接,各部件连接牢固,不得渗漏,安装正确,并对各系统进行认真检查和试运行。 四、工作井地面设施 1、膨润注浆系统:包括膨润土拌合池、压浆泵、管道等。对于长距离顶管,泥浆泵的泵压能力要求更高,压力不得低于3Mpa。 2、弃土泥浆池:采用泥水平衡,井上地面需设置弃土泥浆池。弃土泥浆经过泥浆泵送入泥浆车运到政府指定地点排放。沉淀池设置两

文山非开挖工程顶管原理

文山非开挖工程顶管原理 以文山非开挖工程顶管原理为标题,本文将详细介绍文山非开挖工程顶管的原理和工作方式。 一、顶管概述 顶管,又称顶进管道施工法,是一种非开挖工程技术,用于在地下铺设管道。顶管技术适用于需要在地下铺设管道的情况,如给水、排水、燃气、电力等管道的铺设。与传统的开挖施工相比,顶管技术具有不破坏地表、减少对周边环境影响、施工周期短等优点。 二、顶管原理 顶管技术的核心原理是通过推进机械将管道顶进地下。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1. 准备工作 在施工之前,需要对地下进行勘察,确定地质情况,以便选择合适的推进机械和管道材料。同时,还需要制定施工方案,包括顶管的起点、终点、施工路线等。 2. 推进机械 顶管技术依赖于推进机械来完成管道的顶进工作。推进机械通常包括推进装置、导向系统、控制系统等。推进装置主要负责将管道推进地下,导向系统用于控制管道的方向和位置,控制系统用于监控和控制整个顶管过程。

3. 推进过程 顶管施工过程中,首先需要在地面上进行起点井和终点井的开挖。起点井用于安放推进机械和管道,终点井用于接收顶进的管道。然后,在起点井中安装推进机械,并将管道连接到推进机械上。推进机械开始工作后,通过顶进力将管道逐渐推进到终点井。在推进过程中,推进机械会不断前进,同时支撑管道的周围土层,以保证施工安全。 4. 支撑结构 由于顶管工程是在地下进行的,为了保证施工的安全和稳定,需要采用适当的支撑结构。常用的支撑结构包括钢支撑、注浆、封闭式推进等。钢支撑可以提供较好的支撑和保护,注浆可以加固土体,并提高土体的强度和稳定性,封闭式推进可以在地下形成一个封闭空间,有效控制地下水位。 5. 管道连接 顶管施工完成后,需要对管道进行连接。连接方式通常有焊接、螺纹连接等。连接完成后,还需要进行密封处理,以确保管道的密封性和稳定性。 三、顶管工程的应用 顶管技术广泛应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如给水、排水、燃气、电力等管道的铺设。顶管技术可以减少对地表的破坏,避免了挖掘和

温州非开挖顶管施工方案

温州非开挖顶管施工方案 1. 引言 非开挖顶管施工是一种在地下进行管道施工的技术,通过无需开挖地表的方式,实现对地下管道进行修复、维护或新建。本文将介绍温州地区非开挖顶管施工方案,包括施工步骤、施工工艺以及施工注意事项。 2. 施工步骤 2.1 方案评估与设计 在进行非开挖顶管施工前,需要进行方案的评估与设计。经过现场勘测与数据 分析,确定需要进行非开挖顶管施工的区域,并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方案评估与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地质条件、管道类型、施工环境等因素,确保施工的安全性和效率。

2.2 材料准备与设备调试 施工前需要准备好所需的材料和设备,并进行设备的调试和检查。材料包括管道材料、混凝土、支撑材料等,设备包括顶管机、挖掘机、绳索等。调试设备时需要确保其正常工作,并检查施工工艺的各项参数设置是否正确。 2.3 施工准备工作 施工前需要进行一系列准备工作,包括现场清理、施工区域划定、安全警示标识的设置等。同时还需进行土质及地下管线勘察,以及对现有地下管线进行标记。这些准备工作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与顺利进行。 2.4 施工过程 施工过程包括地下开挖与顶管安装两个阶段。 2.4.1 地下开挖 地下开挖环节主要是通过顶管机进行。首先需要将顶管机置于施工位置,然后通过顶管机的推进装置将其推入地下,逐步进行开挖。在开挖过程中,需要通过感应器对地下管道进行精确定位,以避免对现有管道的破坏。同时,还需要进行土质的取样与检测,以确保施工质量。

2.4.2 顶管安装 顶管安装是指在地下开挖完成后,将顶管与原有管道进行连接的过程。通过起 重设备将顶管吊装到施工位置,并与原有管道进行连接。在连接过程中,需要确保连接的牢固性和密封性。连接完成后,对连接处进行检查,确保无渗漏。 2.5 施工验收与维护 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施工验收工作。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查,并确保相关标准 的达到。同时,还需要进行管道的维护工作,包括保持管道的清洁、排除堵塞物等。 3. 施工工艺 非开挖顶管施工主要基于顶管机的工作原理,通过顶管机的推进装置和钻头进 行地下开挖,然后吊装顶管并与原有管道连接。施工过程中需要掌握以下工艺要点:•合理选择顶管机的参数,根据地质条件进行调整; •通过精确定位技术,避免对现有管道的损坏; •采用适当的施工速度,确保施工的质量和进度; •确保顶管与原有管道的连接牢固和密封。

龙岩非开挖顶管施工方案

龙岩非开挖顶管施工方案 简介 龙岩非开挖顶管施工方案是一种针对龙岩地区特殊地质条件下的非开挖施工方法。该方案采用非开挖的方式进行顶管施工,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地质环境的破坏,保护地质和生态环境的完整性,同时保证施工的安全和效率。 施工原理 龙岩非开挖顶管施工方案主要采用了顶管技术。顶管是一种在地下进行无管道施工的方法,施工人员通过控制顶管机械设备进行施工,在地下形成一个连续的管道。顶管施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预制顶管:在地面上预制好顶管,根据实际需要确定顶管 的材料和规格。

2.准备工作:确定施工区域和施工路线,进行地下管线的勘 测和定位,清理施工区域,确保施工需要的空间和安全。 3.初期准备:将预制的顶管进行运输和装载,并在施工现场 进行组装和安装。根据需要,可以进行必要的钢筋加固和防水处理。 4.施工过程:使用顶管机械设备进行施工,通过控制设备的 推进和掘进,完成顶管的施工和推进作业。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 意施工速度和施工质量的控制。 5.施工结束:完成顶管的全部施工和推进后,进行收尾工作,包括清理施工现场,检查施工质量和安全情况,并进行必要的维护 保养。 施工特点 龙岩非开挖顶管施工方案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环境友好:非开挖施工减少了对地质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保护了地下水资源和土壤层的完整性。 2.施工安全:顶管施工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施工方式,可以有效地降低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 3.施工效率高:顶管施工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管道的建设和安装,提高了施工的效率和进度。 4.成本控制:非开挖施工省去了开挖土方和回填的过程,节省了施工成本,并减少了对周边道路和建筑物的影响。 5.灵活性强:顶管施工可以适应不同地质条件和管道需求,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案例分析 龙岩非开挖顶管施工方案已经在一些工程项目中得到了应用。

非开挖定向钻管顶管施工方案及工序

非开挖定向钻管顶管施工方案及工序 1施工部署 1.1施工总体部署 为保证施工顺利进行,成立本工程前期准备工作小组,针对本工程特点,精心挑选参加过多条大型穿越工程的管理和施工人员,并以我公司精干的技术人员和我们的专家团队作为后方支持组,按照“高标准、高质量、高速度”的总方针,对工程进行统筹管理,确保实现本工程的目标。 在施工队伍配备上,将配备精干穿越机组。 在现场通讯保障上,项目部及各施工营地安装程控电话,利用电话传真、计算机网络或电台保证通讯畅通。 1.2主要岗位及部门职责 1.2.1项目经理 1、全面负责组织工程的实施,对工程的质量、进度负领导责任。 2、组织编制项目施工实施计划,确保按期完工。 3、组织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质量及安全培训。 4、组织制定项目经济责任制及其它制度,并确保其实施。 5、组织调动各施工单位的人员、设备,解决施工中的重大问题。 6、组织协调和业主、监理、地方及其他施工单位的关系。

1.2.2现场主管 1、负责项目施工组织与现场管理。 2、参与项目重大问题的讨论与决策。 3、组织各项施工准备工作。 4、按项目实施计划组织现场施工,组织解决现场施工问题。 5、组织协调各部施工,合理调配施工力量,组织平衡、调整施工计划。 6、参与组织竣工检查、验收,组织编制保投产计划,并组织实施。 7、对工程、质量安全、经营、计划、控制、采办等工作进行专业管理。 8、参与项目重大问题的讨论与决策。 9、组织对施工人员进行质量、培训。 10、组织编制项目施工实施计划、质量管理计划、HSE管理计划及保证措施,制定各专业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检查和调整。 11、组织处理解决现场技术、质量及安全问题。 12、组织项目技术、质量、安全检查。 13、组织整理、编制各项竣工资料,参与组织竣工验收。 14、参与组织有关施工准备工作。 15、组织内部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技术方案、措施。 16、检查和监督技术规范、标准的执行。 17、按相应制度进行技术管理,并检查所属施工单位的执行情况。 18、办理设计变更,处理现场技术问题,参与质量事故的分析与处理。 19、负责竣工资料的整理、汇编。

非开挖工程管道修复方案

非开挖工程管道修复方案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管道系统的老化、损坏和漏水问题日益突出。传统的管道维 修方式一般采用开挖的方式,这种方式不仅破坏了地面环境,还会对交通、电力和通信等 基础设施造成影响,给市政管理和居民生活带来了不便。针对这一问题,非开挖工程管道 修复方案因其不破坏地面环境、成本低、施工时间短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应用。本文将从非开挖工程的概念、分类、技术原理和应用案例等方面对其进行介绍。 一、非开挖工程概述 非开挖工程(Trenchless Technology)是指利用一系列无需挖掘土壤、无需完全开放表面 或只在有限的地表开刨土地的方法来施工的技术总称,它包括卫生、污水、燃气、热力、 热水、通信、电力、自来水、排水和雨水管道等的维修、扩建、更换、复合等操作。非开 挖工程是通过一系列手段将管道从地下挖掘至地面,从而减少对地面环境的破坏。这种技 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缩短工期,降低成本,避免与其他地下基础设施的冲突,因此逐渐得 到广泛的应用。 二、非开挖工程分类 根据管道维修的方式,非开挖工程可以分为无顶管方法、水平定向钻孔方法、管道补强方 法和无开挖管道更换方法。 1. 无顶管方法 无顶管(trenchless)的方法适用于小直径管道维修。施工时不需挖掘土壤,仅通过管道 端口或其他已有孔道,利用自身摩擦力将管道推向目的地。 2. 水平定向钻孔方法 水平定向钻孔方法适用于大直径管道维修。通过钻孔车在地下进行钻孔,然后将管道推送 进入,从而实现管道维修。 3. 管道补强方法 管道补强方法主要包括爆破壁管道补强、粘结带补强和FRP管道补强等。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实现对老化、损坏的管道进行补强,提高管道的使用寿命。 4. 无开挖管道更换方法 无开挖管道更换方法主要包括液压爆破、顶管、喷射铸管等技术,它们可以在不破坏地面 的情况下完成管道更换工作。这对于城市道路、河床等地面环境敏感区域的管道更换起到 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非开挖工程技术原理

市政给排水施工中的非开挖顶管施工技术

市政给排水施工中的非开挖顶管施工技 术 摘要:给排水系统是市政工程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市民生活的关键设施。市政给排水系统施工非开挖技术不用地表施工,避免地面设施造成破坏,造成污 染小,是当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施工技术。本文分析了非开挖技术的优势,探讨在 市政给排水施工中的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给排水施工;非开挖顶管施工技术;应用 市政给排水施工作为城市基础建设重点项目,涉及内容比较多,直接关系到 城市运行。城镇化发展必须要以高质量的给排水系统网络为基础,以保证的城市 的正常运行。传统开挖式施工方式将会给市民生活和道路交通带来巨大的影响, 已经不再适用当前社会。根据市政给排水施工的要求及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充分 考虑使用非开挖顶管技术,更切合施工现场,降低工程量,对市政给排水系统进 行优化,有效的降低了对市民生活以及道路交通造成的影响, 1.市政给排水施工概述 市政给排水工程是城市发展建设的基础,对于城市的运转有着重要影响。首先,给排水系统给是城市排洪涝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缓解城市排洪压力,尤其是在汛期,利用给排水系统可以降低洪涝灾害给城市带来的影响。其次,提升城市排污能力,现代城市规模庞大,污水是非常严峻的考验,给排水系统可 以有效的排除污水,避免对城市环境造成影响。再次,可以水资源循环利用,降 低城市用水压力,为水资源循环利用提供持续保障。 1.非开挖顶管施工技术 市政给排水施工非开挖顶管施工技术,是指在非开挖条件下,采用地下管道 顶进的形式进行管道的敷设,相对于传统施工技术对城市环境造成的影响小,尽 量避免对人们生活造成不便。该技术利用相关设备在地下掘进,利用土泵或者螺

顶管注浆加固施工方案

顶管注浆加固施工方案 情况 该地区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7.8℃,年平均降雨量为1200mm左右。 3)地质情况 该地区地质属于第四系沉积物,主要为砂、粉砂、黏土、砾石等。其中,管道敷设深度范围内主要为黏土和粉砂岩。地下水位较低,一般在3-5米左右。 4)地形地貌 该地区地形起伏较小,为平原地带,地势平坦,无明显地貌特征。 二、施工技术及措施: 1、非开挖顶管施工技术 本工程采用非开挖顶管技术施工,具体施工流程如下: 1)对工作井进行开挖,开挖深度为6.5米至16米。 2)在工作井内设置顶管机,将钢管逐节推入井内。 3)顶管机带动钢管向接收井方向推进,同时施工人员在接收井内引导钢管顶进。 4)钢管顶进至接收井后,进行管道连接和固定。

2、注浆加固技术 在顶管施工过程中,为增强地基的自稳性和抗压强度,本工程采用注浆加固技术。具体施工流程如下: 1)在管道施工完后,对管壁外注入1:1纯水泥浆。 2)注浆浆液通过管道缝隙渗透到土体内,增强土体的自 稳性和抗压强度。 三、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本工程施工过程中,将严格按照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同时,施工单位将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和处理,保证工程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四、安全措施: 1、施工前,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施工环境安全。 2、施工过程中,设置围挡和警示标志,保障施工人员和 周边群众的安全。 3、加强机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运行安全可靠。 4、施工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和考试,持证上岗,确保 施工操作规范、安全。 五、注浆效果检测手段:

抢修工程非开挖顶管施工方案

抢修工程非开挖顶管施工方案 环城西路(新建西路-运河路) 抢修工程 非开挖施工方案 上海xx电力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 ?根据上海市测绘院所提供的管线综合图; ?(YD 5007—2003)《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规范》。 2(编制原则 依据设计文件中的工程范围、工程量和工期的要求,根据本公司的施工能力和优秀的管理能力,并且结合本工程的特点和难点,规划施工方案,合理计划施工设备和人力资源,保证施工质量和确保工期的前提下,编制本工程的施工方案。 3(工程概况 (1) )施工单位:上海xx电力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4(工期安排 本工程将依据信息项目部制定的分项进度计划和整体工程进度计划合 理安排工期;10月28日—11月5日。 5(施工人员的构成及分工 本工程需各类施工人员计15人。 6(施工机械及车辆的配置 工程所需的车辆及设备如下:指挥车l辆,运输车l辆、空压机1台、

发电机2台、抽水机5台、定向钻孔机2台套。 7(工程施工方案及要点 1(施工时严格按照通信管道和定向钻孔敷管施工操作标准施工。 2(施工中严格安全操作规程,加强监查,杜绝冒险施工、无证施工、野蛮施工。认真做好安全防护措施,防止各类设备事故的发生。 3(如遇地下各类设备,如电力、煤气,水管、热力、防空洞及通信电缆等, 需摸清资料,由丰富经验的施工人员进行施工,并请相关单位到现场进行监护。 4在人井和交通要道等处施工时,必须放置红白布、路架、红灯等标志和设施,并严禁非工作人员入内。注意施工环境安全,做好一切安全措施后方可施工。 5、维持交通次序,不影响居民出行和车辆行驶,确保交通畅通。 8、材料 8(1 本工程使用高压聚乙稀(PE) 管材料 8(2 PE管技术参数 外观内外壁均光滑,内壁无起浪外径壁厚 8.5mm(?5%) 拉伸强度MPA 13.8 短裂伸缩率 ,135 纵向尺寸回缩率 ,3 原高压聚乙稀Q281 60% 料低压聚乙稀 L150 40% 扁平试验不破裂 9(保证安全、进度和质量的措施 9.l确保工程施工安全的措施 一、安全管理依据及原则 工程安全管理将依据国家、行业、当地政府有关安全生产的现行相关法律、 法规、规章以及标准进行管理,以安全生产作为标准化管理重点,在施工现场必须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纪律及《通信生产人员安全技术操作守则》,切实做到“安全生产、预防为主”,保证工程的安全。 二、安全管理目标

污水管道顶管施工方案

***区基础设施工程 天鹅路 A 线排水工程污水管道顶管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根据成都市有关政策及法规; 2.给排水施工及验收规范; 3.设计图纸及要求; 4.路线沿线地质勘察资料; 5.现场实地考察情况; 6.我单位从事顶进施工的经验和技术能力。 二、工程概况 (一) 工程概况 该工程位于成都市成华区杨东天片区,紧邻三环路路边,属天鹅路 A 线道排工程设计,为污水管道一条,污水管直径为Φ800mm,埋设深度 7。5 米摆布,现需穿越三环路外侧绿化带和三环路部份路面段,如果明挖明埋管施工,开挖时将损坏三环路原有绿化带、边坡、人行道与快车道辅道,严重妨碍三环路交通 ,极大的影响车辆通行 ,施工难度相当大。现采用非开挖技术施工,实现了地下穿越,将保障行人安全,交通顺畅,在不破坏原有路面和损毁绿化带的情况下,管道就能安装通过。因此,拟对该管道工程采用非开挖顶管技术施工方法完成该污水管道安装。敷设直径为800mm 的污水管,彻底实现该管道的完成和通畅的目标。 (二) 主要工程数量 污水专用顶管Φ800mm: 171m.

(三) 工程地质条件 (1) 地理位置 该工程位于成都市成华区保和乡天鹅村 ,成渝立交与十陵立交之间 , 三环路外侧. (2)气象 场地所处于成都市为亚热带季风型气候,常年平均风速为 1。2m/s,年平均风压 140pa,年平均降雨量为 900-1000mm,七、八月雨量集中,容易形成暴雨. (3) 地形、地貌 该段污水管顶管沿线,道路完整,地形较平整,建造物希少,相对高度差 0。5m 摆布,地面普通坡度为 0。2%摆布。 (4) 地质概况 本工程表面 0.4 米为杂土层,湿润、松散不连接,可塑性为主,松散, 干燥,分布不连续.0。4 米以下为干硬性塑黄土,中密至密实,但粘结力非常好.而且硬性,膨胀性相当强,阳光照射开裂,但遇水成稀泥.地下水位很低且希少,洪水季节潜水 6.0m—-10。0m,枯水季节潜水位12。0m 摆布,地层渗透性非常差,该管道洪水季节和枯水季节均置于地下水位以外,该工程施工时不需要考虑降水施工问题。 (四) 交通、电力、地下管线 该管道施工正处于三环路大道旁,因此,道路十分通畅,管径不太大, 而且重要较轻,吊车进入十分方便,就地利用原有道路就可以满足施工车辆的正常运行。

电缆线工程非开挖顶管施工组织方案

110kV 固戍至塘边双回电 缆线路工程 非开挖顶管施工方案 批 准: 审 核: 日期: xx 输变电工程有限公司 、工程概况: 日期: 日期:

二、导向钻进铺管技术在本工程中的可行性分析 1、适用范围及可行性分析 2、铺管精度 三、施工组织 1、施工组织 2、主要机械设备及其性能参数 四、施工技术方法 1、现场勘察 3、泥浆的选择和配比 4、机械安装 5、工作坑施工 6、导向孔施工 7、回拉扩孔 8、拉入管材 9、施工结束,清理现场、退场10、施工工艺流程图 五、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质量保证体系 2、质量保证措施 六、文明施工与安全注意事项七、相关事故、应急预案八、施工进度计划 一、工程概况: 1.1.1 工程简述 (1)110kV 固戍至塘边双回路工程I 线概况 固戍站至塘边站本期11OkV线路共两回。一回为解口边乐线进固戍站,解口后塘边站侧形成固戍至塘边I线;另一回为新建固戍至塘边n线。

解口边乐线进固戍站后形成固戍至塘边I线。新建电缆路径长1.02km,利用原电缆长3.5km。新建2X (1.6m X 2.0m)电缆专用沟700m顶管(© 1800钢筋混凝土管)11Om穿越工井2座及接头井1座。 (2)110kV固戍至塘边双回路工程n线概况 新建n回电缆路径长3800m单相电缆长度3960m电缆截面为800mm2电缆型号均为YJLW03-Z-6皆110kV-800mm2本工程土建部分为:碧湾路JI至TI 段双回专用电缆沟(不包括Jl点和T1点工井)、T1至T2段埋管和T至塘边站现有沟道、埋管改造(不包括T7点工井)。 1.1.2 工程规模 电压等级:110kV 架线方式:电缆敷设方式建设地 点:深圳市宝安区 施工承包方式:本工程包工和部分包料 建设单位提供110kV电力电缆、电缆终端头、电缆直线接头、电缆绝缘接头、带保护器接地箱、直接接地箱、同轴电缆、接地回流线、光缆及光缆附件;其余材料由施工单位提供。 建设规模: (1)、110kV固戍至塘边双回线路工程I线:新建电缆路径长1.02千米,利用原电缆长3.5 千米,新建电缆专用沟700米,顶管110米,穿越工井2座,接头井1 座。 (2)、110kV固戍至塘边双回线路工程II线:新建电缆路径长3. 8千米, 电缆线路长 3.96千米,电缆采用YJLW03-Z-6廿110kV〜800mm2交联聚乙烯波纹铝护套单芯铜导体电缆。 1.1.3 主要相关方项目法人: x 。建设单位:x 运行单位:x 设计单位:x。 目标工期:2009 年9 月10 日开工,2010 年6 月20 日竣工验收完 1.1.3.1 1.1.3.2 1.1.3.3 1.1.3.4 1.1.4 毕( 具备送电条件),总日历工期约284天。 1.1.5 工程承包范围施工图纸范围内的电缆线路建筑、安装、调试工程。包括:电缆沟建设、原电缆沟的拆除和运输、沿线的管线迁移、道路施工期临时占用、路面破除及修复、施工场地租用、地下市政水管、通信管道及旧电缆等的迁移等费用;电缆安装、调试、验收、移交、配合整套启动调试和参加联合试运行、维护、保管、保修等;线路牌制作和挂牌;电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