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PPT文艺复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三 ) 奥 兰 多 · 迪 · 拉 索 O r l a n d e d e l a s s u s (1532-1594) ➢ 文艺复兴时期最后一代法—佛兰德作曲家的杰出代表。 ➢ 拉索总结了前人的经验,不仅把复调音乐的创作推向高峰, 并且为复调音乐过渡到主调音乐开创了道路。 ➢ 拉索的创作体裁广泛、风格多样,对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 音乐题材风格有相当的把握和超凡的才能,两千多部作品包括法 语的尚松、德国的利德、意大利的牧歌。 ➢ 拉索的作品反映世态风俗,轻快活泼,通俗易解,富有人情 味,闪耀着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的思想光芒,是文艺复兴音 乐的集大成者。
威尼斯乐派的繁荣)为中心的音乐,创始人是佛兰德作曲家维拉尔特。杰出的代表
是乔瓦尼·加布里埃利 G . G a b r i e l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复合唱风格即“分开的合唱队” 的对置风格,
也称双合唱。音乐壮丽宏伟,音色对比丰富,开拓

了独特的具有空间立体感的回声音响效果,注重主

调和声织体,有乐器伴奏。

G.加布利埃里 经文歌《天使走向牧羊人》
二、 马丁•路德改革后的新教音乐
马丁·路德的倡导下恢复了全体教众同唱赞美诗的制度。 新教礼拜歌曲的核心是众赞歌(新教圣咏)。 众赞歌的歌词不用拉丁文改用本民族的德语,体现了宗教的平民 化与大众化。 众赞歌: (德文choral 英文chorale):
16世纪宗教改革后的新教礼仪音乐,由马丁·路德倡导全体会众同唱的赞 美诗,不用错综复杂的复调体,采用简朴明朗的和声体,其特点:1、用德 语诵唱;2、用管风琴伴奏众人合唱;3、曲调源于圣咏、俗乐填词及教徒 们的创作。

文艺复兴末期(即宗教改革时期)的罗马乐派

体现了复调音乐的最高成就,而威尼斯乐派以主调

合唱的风格代表了新的音乐发展趋势。
若斯堪创作了20首弥撒曲、27部世俗作品和百余首经文歌,其中 经文歌最为突出。(若斯坎:玛丽娅……宁静的圣女)
他的经文歌中复调的各个声部地位平等,大多采用一种连续模仿 对位的形式。
若斯堪的弥撒曲大多继承前人的传统技法,但也体现出他技术上 的独创性。他在弥撒曲《不幸向我袭来》中创造了一种“模拟弥撒曲” 手法。
杜费(G . D u f a y, 1 4 0 0 - 1 4 7 4 )
自幼在勃艮第领地内的康布雷 大教堂当唱诗班歌手,年轻时在意 大利各宫廷、勃艮第宫廷任职,后 来成为康布雷大教堂的神父。
迪费的手稿
杜费的创作
勃艮第地区音乐作品主要体裁是尚松(chanson是1416世纪以法文诗歌谱写的复调世俗歌曲的概称。)、弥撒 曲、经文歌。
无伴奏合唱《回声》
16世纪的宗教改革与反宗教改革的音乐
一、概述 1 、 1 6 世 纪 由 马 丁 • 路 德 (M.Luther,1483--1546)领 导 的 宗
教改革运动始于德国,遍及欧洲。
2、罗马天主教会自身的改革运动 称反宗教改革运动。
3、由于双方都在改革中十分重视 教仪音乐的作用,提出了不同的音乐主 张,因而宗教改革运动极大地影响了欧 洲音乐的发展。
杜费 弥撒曲《脸色苍白》
(二)班舒瓦
( Gilles Binchois 1400-1460)
班舒瓦与迪费同时代,他年轻 时从军,后来在几所教堂供职。
班舒瓦是勃艮第地区最重要的 尚松作曲家,采用的都是高声部 为人声,下面两个声部是器乐声 部的形式,其中高声部旋律简洁, 优美典雅而富有感染力。
法——弗兰德作曲家
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
( 教 材 冯 : P . 2 9 — 4 5 、 沈 : P.63——P.94)
文艺复兴复调音乐发展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5世纪初)
勃艮第乐派: 杜费、班舒瓦 第二阶段(15世纪中后期)
佛兰德乐派: 奥克冈、若斯坎、拉索 第三阶段(16世纪中叶)
罗马乐派: 帕勒斯特里那 第四阶段(16世纪下半叶)
2)采用自然音的教会调式,回避半音化风格,跳进后反 向级进。
3)以协和音程为主,尽量避免用增、减音程。 4)对不协和音的处理很有规则。 5)以模仿对位为主,声部组合疏密有度,织体清晰。 6)谱曲时注重旋律与歌词声调的融合。
3、威尼斯乐派,从维拉尔特到叔侄加布里埃利
威尼斯乐派:
16世纪下半叶,以圣马可教堂(国家的许多大型仪式都在这里举行,促进了
《用mi—mi音的弥撒曲》
有量卡农(mensuration canon):
卡农的不同声部以不同比例的节拍时值进行,如第二声部 是第一声部音符时值的增值或减值。
(二) 若斯堪( Josquin des Pres,1440—1521)
一位国际性的音乐家,经常旅行就职,从未在某一个宫廷或教堂长期服 务过。他是奥克冈的学生,在世时享有很高的荣誉。
手法。
约翰• 邓斯泰布尔( John Dunstable,1390----1453年) 15世纪上半叶英国最有威望的作曲家,文艺复兴艺术的开拓者,对当时欧洲大 陆作曲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邓斯泰布尔开创了“泛协和”(Panconsonaut)的风格。即以三和弦为主体,三 度音程为主要的旋律和声音程。不协和音为非结构性的装饰,旋律成为了“装饰 性的三和弦”。 其作品风格:多为三个声部,突出上声部,节奏一致,有大量三和弦结构,风格 和谐、悦耳、流畅。
威尼斯乐派: 维拉尔特、A.加布里埃利 、G.加布里埃利
文艺复兴早期的音乐,在很大程度上接受了英 国音乐的影响。
英国音乐的风格特点: a、使用不省略三音的完全三和弦; b、常用相同节奏的和弦进行; c、运用协和的和声,避免强拍上的不协和音程。 d、常采用 “福布尔东”(Fauxbourdon)的复调音乐
听赏: 邓斯坦布尔的经文歌《你多么美妙 》
勃 艮 第 乐 派 (B u rg u n d i a n s c h o o l )
15世纪上半叶以杜费、班舒瓦为代表的活跃在勃艮第公爵 领地的作曲家群体。他们在英国作曲家邓斯泰布尔的影响下, 形成了清晰、纯净、明朗和谐的音乐风格,是开文艺复兴音乐 先河的第一代作曲家。
15世纪中叶来自欧洲大陆北部的作曲家被音乐史家称为“法——弗兰德作曲家”, 他们分布于欧洲各地的各个重要音乐职位上,以法国文化为基础,并受佛兰德文化 影响,在欧洲大陆占据了统治地位。
(一)奥克冈(Johannes Ockeghem,1410——1497)
奥克冈的主要成就在弥撒曲方面,采用了定旋律弥 撒曲的创作方法,选用的定旋律有宗教的也有世俗的。 与迪费不同的是,奥克冈有时把定旋律放在最低音部, 并把定旋律当作乐曲的主要结构因素,每个乐章都要 至少完整地呈示一次。
a、尚松:歌词大部分是爱情诗,常采用突出上声部的三声部织体,一般 上声部是独唱声部,下面是两个器乐声部,风格抒情、细腻、典雅。
b、经文歌:大部分是等节奏经文歌,使这种体裁更为丰富、复杂。一般 采用三个声部,有时是四个声部,以旋律流畅的高声部织体为主导。
杜费 经文歌《最近玫瑰开放》
c、弥撒曲:迪费的最重要成就是定旋律弥撒曲,他首次以世俗旋律作为 弥撒曲的定旋律(Tenor ),首次把对应声部置于定旋律声部之下,改变了 中世纪的Tenor在低声部的传统 。
“16世纪的马赛曲”——
众赞歌 《上帝是我们坚固的堡垒》
三、16世纪反宗教改革的音乐(天主教音乐)
1、 特兰托会议 2 、 罗 马 乐 派 与 帕 勒 斯 特 里 那 ( Palestrian,1525-1594)
帕勒斯特里那16世纪最伟大的天主教会作曲家,罗马乐派创始人, 开创了庄严纯净无伴奏合唱风格,把佛兰德乐派的复调音乐发展到了高 峰 。 音乐 特点:1)旋律流畅、气息悠长,声部进行以级 进为主,构成起伏舒缓的拱形旋律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