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受体拮抗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受体的分类
3 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受体 这一类细胞膜上的受体由三个部 分组成,细胞外有一段与配体结合区,中段穿透细胞膜,胞内 区段有酪氨酸激酶活性,能促其本身酪氨酸残基的自我磷酸化 而增强此酶活性,再对细胞内其他底物作用,促进其酪氨酸磷 酸化,激活胞内蛋白激酶,增加DNA及RNA合成,加速蛋白合 成,从而产生细胞生长分化等效应。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 子、上皮生长因子、血小板生长因子及某些淋巴因子 (lymphokines)的受体属于这一类型。 4 细胞内受体 甾体激素受体存在于细胞浆内,与相应甾体结合 后分出一个磷酸化蛋白,暴露与DNA结合区段,进入细胞核能 识别特异DNA碱基区段并与之结合促进其转录及以后的某种活 性蛋白增生。甲状腺素受体存在于细胞核内,功能大致相同。 这两种受体触发的细胞效应很慢。
新的受体拮抗剂或激动剂筛选 研究策略
主要内容



受体与其调节剂 受体分类与功能 一些重要受体拮抗剂的研究 一些重要受体激动剂的研究 受体活性中心的克隆与表达 新的受体调节剂的筛选
一 受体与其调节剂
受体概念




受体(receptor)是细胞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细胞蛋白组 分,能识别周围环境中某种微量化学物质,首先与之 结合,并通过中介的信息转导与放大系统,触发随后 的生理反应或药理效应。 受体仅是一个“感觉器”,对相应配体有极高的识别 能力。 受体-配体是生命活动中的一种偶合,受体都有其内源 性配体,如神经递质、激素、自身活性物(autocoid)等。 受体分子在细胞中含量极微。
白细胞介素-1(IL-1)受体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抗剂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常见 的慢性炎性关节疾病。在我国,患病率为0.33%,是造成 劳动力丧失与致残的主要病因之一。类风湿关节炎发病 可见于任何年龄,发病一般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给患 者和社会造成巨大负担。 IL—lra是一种存在于人体的蛋白质类细胞因子受体 拮抗剂,通过结合白细胞介素-1(IL-1)受体,特异 性地封闭IL-1的活性。IL-1属于炎症性细胞因子,在 多种疾病(如自身免疫病、休克、变态反应等)中表达 升高,并产生促进炎症和组织损伤的病理效应。由于IL -1受体拮抗剂为IL-1的天然拮抗剂,因而不具有免疫 原性,副反应小,大量临床试验证实其人体耐受性很好。
内皮素受体拮抗剂



BQ123和BQ153均系人工合成的ETA肽类拮抗剂,具 有高特异性、高亲和力和水溶性的特点,能有效抑 制内皮素引起的升压效应。 BMS-182874是一种口服有效的特异性ETA受体拮抗 剂,对多种高血压动物模型均产生良好的降压作用。 Bosentan(Ro 47-0203)则是一种非肽类的混合型拮 抗剂,能拮抗所有的已知内皮素受体,药理研究表 明,Bosentan是一种有效的慢性降压药物,具有心 血管靶器官保护作用,能减弱儿茶酚胺介导的致心 肌肥厚作用。
三 一些重要受体拮抗剂的研究
1 2 3 4 5 内皮素受体拮抗剂 白细胞介素-1(IL-1)受体拮抗剂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多巴胺受体拮抗剂 5-羟色胺(5-HT)受体拮抗剂
内皮素受体


在高血压和心衰等几种血管功能和结构改变的心血管疾 病患者中,内皮素系统被激活。内皮素受体A(ETAR) 和内皮素受体B(ETBR)为已知的两种内皮素受体亚型, 前者主要存在于血管平滑肌细胞,介导血管收缩和增殖; 后者主要存在于内皮细胞,介导血管舒张及内皮素—1 的清除,激活平滑肌ETBR可引起血管收缩。 已有ETAR拮抗剂与非选择性ETAR-ETBR拮抗剂,动物 实验和早期临床研究提供了有力的证据,表明这些药物 治疗心衰、原发性高血压、肺动脉高压和动脉粥样硬化 有效。但由于这两种受体介导的生物学作用较复杂,使 选择性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和非选择性内皮素受体拮抗剂 进行的治疗变得很复杂。
应用前景
1 据10月《中风》杂志(Stroke 2004;35:2396-2401) 上的一项报告,在脑缺血的体外模型中,组胺H2-受 体拮抗剂避免了神经元的死亡。 2 美国佐治亚大学药学院Ergul报告,内皮素(ET) 受体拮抗剂有可能成为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 3 许多受体拮抗剂药物已经应用于临床。
二、受体分类与功能
受体的分类

根据受体蛋白结构、信息传导过程、效应性质、受体位置等特点, 受体大致可分为下列4类: 1 含离子通道的受体 它们存在于快速反应细胞膜上,由单一肽链 反复4次穿透细胞膜形成1个亚单位,并由4~5个亚单位组成穿透 细胞膜的离子通道,受体激动时离子通道开放使细胞膜去极化或 超极化,引起兴奋或抑制效应。N型乙酰胆碱受体就是由α×2、 β、γ、δ5个亚单位组成的钠离子通道。 2 G-蛋白偶联受体 这一类受体最多,数十种神经递质及激素的受 体需要G-蛋白介导其细胞作用,例如肾上腺素、多巴胺、5-羟色 胺、阿片类、嘌呤类、前列腺素及一些多肽激素等的受体,这些 受体结构非常相似,都为单一肽链形成7个α-螺旋来回穿透细胞 膜,N-端在细胞外,C-端在细胞内,这两段肽链氨基酸组成受体 差异很大,与其识别配体及转导信息各不相同有关。
受体与配体 激动剂与拮抗剂


能与受体特异性结合的物质称为配体(ligand)。 根据受体与配体结合的高度特异性,受体被分为若干 亚型,如肾上腺素受体又分为α1、α2、β1和β2等亚型, 其分布及功能都有区别。受体与配体有高度亲和力, 多数配体在1pmol~1nmol/L的浓度时即可引起细胞 的药理效应。 能激活受体的配体称为激动剂(agonist),能阻断其活 性的配体称为拮抗剂(antagonist)
四种受体类型
受体的调节


受体虽是遗传获得的固有蛋白,并非固定不变的,而 经常代谢转换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其数量,亲和力及 效应力经常受到各种生理及药理因素的影响。连续用 药后药效递减是常见的现象,一般称为耐受性 (tolerance)、不应性(refractoriness)、快速耐受性 (tachyphylaxis) 等。由于受体原因而产生的耐受性称 为受体脱敏(receptor desensitization)。 N2-ACh受体在受激动药连续作用后若干秒内发生脱敏 现象,这是由于受体蛋白构象改变,钠离子通道不再 开放所致。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受体可被细胞内吞 (endocytosis)而数目减少,这一现象称为受体数目的 向下调节(down regula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