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环境毒理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农药环境污染特点及治理对策

贵州大学绿色农药与农业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摘要:随着我国农业的发展,化学防治作为植保措施中最有效的一种在农业生产中得以广泛使用。而农药的不合理使用使其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本文简述了现阶段我国农药环境污染的主要特点及产生因素。同时简要阐述了减少农药环境污染的措施。

关键词:农药;环境污染;特点;因素;防治措施

植物品种增多,种植方式多样化,为病虫草害的发生与蔓延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据统计,全世界谷物产量每年因虫、病、草害损失分别达14%、10%、11%。对多数病虫草害,化学防治仍将是最有效和不可替代的防治方法。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药生产和使用量居世界第2位。使用农药每年可挽回粮食损失约420亿kg,棉花损失7亿kg ,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但同时也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对农产品的质量以及人民的身体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威胁。因为农药属于化学品中毒性较高、环境释放率较大、影响面较广的物质。由于品种繁多及可观的生产量和使用量,它在对作物进行保护的同时也进入环境。因此,不同程度地破坏了农业生态、危害人体健康。我国自1983年停止生产有机氯农药以来,取代农药品种多、用量大,农药环境危害的形式与范围呈现新的特点。每年因农药污染、中毒事故造成大量人畜伤亡和巨大经济损失,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有效控制农药环境污染与危害已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

1 我国现阶段农药环境污染与危害的特点

农药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中排人了超过其自净能力的农药,从而使环境质量降低以至影响人类及其他生物安全的现象。农药可以对环境造成广泛的影响,并通过大气、水体、土壤、作物经食物链富集对人类造成危害。

我国农药的生产使用经历了50年代的砷、铅、汞制剂,60~80年代初有机氯农药以及其后至今的各类取代农药等3个发展阶段。早期的砷、铅、汞制剂及有机氯农药已分别于70年代初和1983年起陆续停止使用。其环境危害的共同特点是这些农药性质稳定、残留期长、累积性强,大量使用后造成环境的面源污染并对人畜产生亚急性或慢性毒性危害。目前农药的生产使用向高效、低用量、低残留方向发展。但许多农药的毒性却比有机氯农药增加了十倍甚至百倍,如有机磷、氨基甲酸酯农药中相当一部分是高毒和具三致毒性的品种。由于农药种类多样,性质功能各异,应用范围广,其环境影响与危害的范围、形式、程度明显不同于七八十年代,危害因素也复杂多样。

总体上看,目前我国农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危害有这样一些特点:

1.1 新型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随着农药品种不断更新,已发展到超高效时期,一些农药对环境生物极其敏感,农药用量不断降低.每亩用量仅为几克。进入水体仍会造成对水生生物的危害,一些除草荆使用

一后.对下茬作物仍会造成严蘑影响。尤其是农药厂三废”排放造成周围农作物大面积的圬染事故时有发生。如沈阳某农药厂.其一部分废水进入河道.经灌溉后造成对400hm2水稻不同程度的危害.通过对田间的农药分析检测.均测定出土壤中有除草剂绿磺隆的存在,但绿磺隆含量极低,正常仅为几个ug/kg,即意昧着生产废水中绿磺隆的排放进入农田,每亩不足1g即可造成严重的污染事故。南京某农药分装厂因生产车间的垃圾倒在河边,经雨水冲诜进入河流,经灌溉后造成400hm2的蔬菜危害。江苏武进某化工厂,将数百公斤的农药提纯废液一部分进入河流中,造成数百公顷稻田秧苗死亡。

1.2 急性中毒和环境污染事故频繁发生

由于取代农药中的许多品种急性毒性较高,据统计,1992~1996年间我国共发生农药中毒247349例,死亡24612人。中毒原因与途径多种多样,有生产性中毒和投毒、自杀、误服、误触中毒。此外因食用被农药污染的农副产品而中毒伤亡事故也屡屡发生。另据文献[报导,我国每年因农药中毒的人数已占世界同类中毒伤亡事故的50%,表明农药造成的人畜伤亡已成为亟需解决的社会问题。另一方面,农药生产企业的三废因不达标排放而引发污染事故也是近年来农药环境危害的又一突出表现,其后果往往导致水质受污染、作物因药害而大面积绝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1.3 “三致”效应与环境激素效应

农药是一种主要的环境“三致”物质。由于致畸作用直接危害后代健康,,致癌、致突变作用的潜伏期长(达数10a以上) ,因此潜在毒性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往往更大,更具有不可逆性。我国目前仍有相当一部分具“三致”作用的农药品种还在继续生产使用。值得注意的是,具有潜在毒性的农药,其急性毒性往往并不高,或者农药本身并不直接具有“三致”毒性,而是由其代谢产物或制剂中含有的杂质所致,因而其危害性往往需经多年使用后方为人们所认识,如近年相继遭禁用的杀虫脒和除草醚。争议较多的林丹以前一直被认为较易分解、无明显残毒问题,但近年研究表明其能引起胚胎毒,损害人体肝脏和中枢神经,因而1997年也被列入PIC公约中。此外,有的化学农药还是主要的环境激素,进入动物和人体内后会干扰内分泌,使生殖机能异常。在目前已查明的“环境激素黑名单”的67种有机化合物中农药有44种,占65.17%

1.4 对生态平衡与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农药的环境危害还表现在使用后不同程度地破坏生态平衡, 威胁生物多样性。在农药生产、施用量较大的地区, 鸟、兽、鱼、蚕等非靶生物伤亡事件时有发生。有关研究表明, 长期使用农药后, 生态系统发生的总的改变是生物相的多样性降低和某些种类生物量的减少。这些影响均将导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下降, 生态平衡被打破。

1.5 多次施药与复合污染的影响

现阶段有关农药的环境研究多以单一品种一次施用后为研究对象。而事实上农药使用后对环境的影响往往是多种农药多次污染的结果。农药实际应用时往往以增加使用次数或多种农药配合使用来达到增加药效的目的。实践表明, 长期重复使用同一类农药会促使能迅速分解此类农药的土壤微生物繁殖, 使药效大大降低, 并会使害虫增加抗性, 迫使农药的用量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