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第五章 脑性瘫痪康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确诊脑瘫患儿的头部CT异常率约在80%左右, MRI的异常率在90%左右。
CT和MRI常见有脑部发育畸形性病变: 常见:Dandy-Waker畸形、脑穿通畸形、巨脑回 畸形、脑灰质异位、透明隔缺如及透明隔囊肿、结 节性硬化等。
少见:新生儿颅内感染,如化脓性脑膜炎、病毒 性脑炎等。
临床上最常见的是脑部缺氧、缺血所致的脑瘫。
2岁以下脑瘫程度分度参考表5-2
(四)脑瘫的早期表现
0~6个月或0~9个月患儿的主要表现 1、易激惹,持续哭闹或过分安静,哭声微弱, 哺乳吞咽困难,易呕吐,体重增加不良。
2、肌张力低下,自发运动减少。 3、身体发硬,姿势异常,动作不协调。 4、反应迟钝,不认人,不会哭。 5、大运动发育落后,如:不会翻身,不会爬, 拇指内收握拳不会抓握。
多数病例临床表现与影像学相一致,也发现少数 病例不相一致,
(七)脑瘫的诊断
1、诊断 (1)在出生前至出生后一个月内有致脑损伤的高危因素。 (2)在新生儿期及婴儿期出现脑损伤的早期症状。 (3)有脑损伤的神经学异常,如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
反射异常。
(4)常伴有智力低下、言语障碍、惊厥、感知觉等障碍。 (5)排除其他进行性疾病所致的中枢性瘫痪及正常儿的
协调性是指平稳、准确和控制良好的完成 动作的能力。
平衡是指由于各种原因使身体重心偏离稳 定位置时,通过自发的、无意识的或反射性的 活动以恢复重心稳定的能力。
其他伴有辨距不良、意向性震和颤眼球震 颤,在运动中表现为低张力性。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混合型 常见 具有上述类型两种或以上特点者,常为锥
体系和锥体外系或小脑均受损引起。 (5)其他型别
一过性运动发育滞后。
(6)其他辅助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如头部CT、MRI、 B超、EEG、SPECT、脑血流彩色多谱超声、体感诱发 电位(SEP)、运动诱发电位(MEP)等。
第一节 脑性瘫痪的临床诊治
(一)概述 脑性瘫痪(CP)简称脑瘫,是小儿从出生前
至出生后一个月内,因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 行性脑损伤综合征。
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 同时经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语言障 碍、瘫病及视觉、听说、行为和感知异常等 等多种障碍。
病因:出生前/时/后—个月内有早产、低 体重、窒息、血型不合、胎儿发育不良等高危 因索。
CP的典型姿态
脑瘫的症状
(一)运动障碍 (二)感觉障碍 (三)癫痫 (四)ADL低下
(五)言语和语言障碍 (六)智力低下 (七)人格与行为异常 (八)学习困难
在脊髓灰质炎被控制以后,在小儿时期, 脑性瘫痪所造成的残疾更显突出。
我国脑瘫患病率为1.5~5‰。
我国“九五”攻关课题的一项研究数据显 示,至2003年我国共有脑瘫患儿约31万例, 而且每年新增4万例。
(二)主要障碍、合并障碍和继发障碍 脑瘫不是一种特别的疾病,而是因为脑损
伤所致的以各种功能失调为特征的集中表现, 即脑损伤综合征。
脑瘫的表现形式: ①神经解剖学上的损伤 ②病因学方面 ③神经病学的分类 ④身体局部解剖上的功能缺失
病因学方面的原因:
早产、窒息、高胆红素血症以及颅内或颅 外脑损伤。 由于围产期医学的发展。使低体重 儿的存活率大大提高,导致极低伴重儿脑瘫的 发生率增加。
基本病理变化: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变性、 坏死、软化、纤维化、萎缩、脑沟增宽、脑白 质丧失,以及由于各种先天畸形等而导致的大 脑功能失调。
脑瘫的特点:
1、病变发生在生命早期; 2、病变为非进展性,脑损伤程度取决于 发病当时,不会进一步恶化; 3、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
如:肢体瘫痪、肌肉痉挛,姿势异常、 运动协调控制异常等。
按临床表现分 1、痉挛型(60-70%) 2、手足徐动型(约20%) 3、强直型 4、共济失调型 5、震颤型 6、肌张力低下型 7、混合型 8、无法分类型
按瘫痪部位分
1、单瘫 2、截瘫 3、偏瘫 4、双瘫 5、三肢瘫 6、四肢瘫 7、双重性偏瘫 注:引自1988年佳木斯
第一届小儿脑瘫会议
(三)临床分型
根据运动障碍的性质分型
(1)痉挛型 最常见
病变:锥体束系统,是由于上运动神经元 损伤后引起脊髓和脑干反射亢进而使局部对被 动运动的阻力增大的一种状态。
主要表现:肌张力增高、肢体活动受限、 被动运动阻力增高,有折刀样痉挛,腱反射亢 进,病理反射阳性。
(2)手足徐动型 常见
病变:脑的基底核部位(如尾状核、壳核)
6、经常有惊厥发作。
(五)脑瘫的病理改变
基本病理变化: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变性坏 死、软化、纤维化、萎缩,脑沟增宽、脑白 质丧失,神经细胞有不同程度的减少,以及由 于各种先天畸形等而导致大脑功能失常。
损伤部位与其对应的功能障碍有联系:
痉挛型:大脑皮质及锥体系
手足徐动型:锥体外系基底核
共济失调型:小脑
(六)脑瘫的脑部影像学表现
主要表现:持续缓慢的蚯蚓样蠕动,可呈 现各种异常的姿势,主要影响肢体远端,一般 上肢重于下肢,主动用力和紧张时症状加重, 放松时症状可消失。
也可表现为肌张力变化不定,运动意愿和 运动结果不一致,有不随意运动,
病理反射阴性,侧弯反射阳性,构音障碍。
(3)共济失调型 少见
病变:小脑,是由于神经系统损伤而引起 的运动不协调和平衡障碍。
少见 弛缓型以肌张力低下为主; 强刚型表现为运动阻力明显增高,呈铅管 样强直; 震颤型以肌肉出现静止震颤为主。
2、根据肢体障碍的情况分型 (1)单肢瘫:单个肢体受累。 (2)偏瘫:一例肢体及躯干受累,上肢损害较重。 (3)三肢瘫:三个肢体受累。 (4)四肢瘫:四肢及躯干均受累,四肢严重程度相似。 (5)截瘫:双下肢受累明显,躯干及双上肢正常。 (6)双瘫:四肢均受累,双上肢及躯干较轻,双下肢
受累重。
(7)双重性偏瘫:四肢均受累,但双上肢重,有时左 右侧严重程度可不一致。
++
++ +
+
+ ++++
1
2
3
4
+ + +++ ++ 1、单瘫 2、偏瘫
3、三肢瘫 4、四肢瘫
5、截瘫 6、双瘫
+ + ++ ++ ++ + 7、双重性偏瘫
5
6
7
瘫痪肢体障碍分型(“+” 表示受累部位及严重程度)
3、根据病情程度分度 (1)轻度:生活完全自理 (2)中度:生活部分自理 (3)重度:生活全部不能自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