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鲁迅作品教学与建构主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鲁迅作品教学与建构主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习惯站在个人感性理解的角度从事鲁迅作品的教学处理,没有或少有理性认知,没有从学生认知的角度出发,违背了学习语言的自然规律,当然就不会收到好的效果。(一)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精心备课、大包大揽,试图解决阅读鲁迅作品当中遇到的一切问题,甚至越俎代庖,替代学生自己的思考,把鲁迅作品的思想内涵固定化,进行说教式教学。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让学生失去自我表达的机会和欲望,体悟不到探究的意义和乐趣。建构主义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并在此过程中寻求对作品的理解。因此教师所要做的,不是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鼓励学生围绕这些,自己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收集信息,确定完成任务的子目标,利用并评价有关信息与材料,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等。教师则应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提供一定的“脚手架”,以使学生的理解进一步深入。(二)在中学语文的教学中,还存在另外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就是很多教师认为入选中学语文教材的课文,就要有利于学生的阅读和理解,有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这里的两个“有利于”主要是从当下的效果来看,至于学生在十年、二十年之后的表现,并不考虑在内。建构主义认为,建构是分阶段完成的,随着生活经验的丰富,建构意义由表浅向深入,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阶段的建构都是有意义的,而且是不可少的。语言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相当重要的规范作用,伽默尔说“我们用学习讲话的方式长大成人。”这就要求教育者给学生提供尽可能丰富的、深刻的,从艺术和思想上都堪称典范的言语材料,供他们学习。丰富的生命感受贮藏在优秀的语言中,即使一时不好理解,在个体生命行进的过程中,会获得常悟常新的感受。作为教师,更要将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作为不断感受、思考、体悟、探索的对象。在信息社会到来的今天,教师完全应当可能在学生面前坦率地承认自己的不足,与学生共同研讨和思考,采取平等、开放、诚实的态度,形成激励思考、勇于创新、不怕出错和露短的氛围。假如教师在这个过程中

采用一些似是而非的回答,非但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反而中止了进一步思考和探究的有利时机。(三)建构主义关于通过直接经验来学习的理论对于鲁迅作品教学也非常有意义。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而不是仅仅聆听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讲解。生活在今天的中学生,对大半个世纪以前“吃人”的社会的黑暗,对孔乙己的麻木,祥林嫂的悲剧,都很难理解,对鲁迅作品中隐晦的讽刺艺术,辞曲意深、语谐意庄的笔法,一时可能还读不懂,把握不住实质。在进行鲁迅作品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切身进入作者所表述的境界,体会作者表达的内涵。与大多数思想内容丰富的作品一样,鲁迅作品的阅读与理解是不可能一次性完成的。鲁迅作品教学的根本任务是要引导学生自己去阅读鲁迅的原作,与鲁迅直接进行心灵的对话与交流。教师的讲解只是一座桥梁,目的是使学生认真地读鲁迅作品,懂得多方面、多角度地理解作品的内涵,从而得到感悟与体会,形成自己的看法与评价。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模式,一方面它对教师解读鲁迅作品的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要求教师必须以学生的认知心理为核心,巧妙地设计认知桥梁,这样就为学生提供了科学的学习途径和更广阔的学习空间。也只有这样,我们对鲁迅作品的教学才可能更加有效。这不仅仅是我们中学语文教师的事情,更有待于我们整个社会的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我们得通过鲁迅作品的教学反思我们的语文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