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课堂的探究性教学设计3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课堂的探究性教学设计3篇
一、地理课堂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1.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是对地理教学规律的客观总结和反映
现代教育理论主要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等,是对地理教学规律的客观总结和反映,为地理教学论提供了理论依据。
依据科学的教学理论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地理课堂教学设计,在实施教学时就会得心应手,事半功倍。
其中,作为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一门分支学科的学习理论,自20世纪初桑代克提出世界上第一个学习理论联结主义学习理论至现在,人们对学习的理解可以归纳为四种观点:学习是刺激反应间的形成过程;学习是知识的接受、获得过程;学习是人的自我实现的过程;学习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过程。
与之相对应的学习理论可以分别称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乌美娜教授在《教学设计》一书中,专门讨论了"学习理论的发展使教学设计从萌芽到诞生,从起步走向发展"。
加涅所关注的重点是把学习理论研究的结果运用于教学设计。
加涅按照学习的类型、学习的结果和学习的过程,推导出他的教学设计原理。
地理教学设计是对地理教学论"如何教学地理"的具体研究,学习理论作为地理课堂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继承和发展了教学论。
2.系统科学理论为有效整合地理教学因素提供指导
系统科学理论是包括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的综合性理论体系,它揭示客观世界各种物质运动形式内在的共同属性与共同规律,
是新兴的科学方法论。
地理课堂教学过程就是一个系统,组成要素有教学目标、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教学环境、政治、文化背景、国情等。
系统科学方法应用于地理课堂教学设计就是全面地综合各要素优化整合教学过程,传递、反馈信息,整体思考,有序性、系统化设计等,揭示教学要素之间必然的、规律性的联系,发挥教学系统的整体功能。
在具体的教学设计中既要做到明确每个教学因子在教学进程中的作用,又要能为每个因子发挥作用提供时间、条件或机会。
设计教学过程应遵循一定的顺序,应该从人的整体发展的思路出发,注意教学情境中学习者这一重要因素,以及教师的积极参与、教师的能力特征和个性特征在教学设计中的作用,并有效地运用系统反馈进行地理教学设计修正,以期获得教学效果的较优化。
3.传播学理论是选择有效传递地理教学信息途径的理论指导
地理课堂教学本身就是一个传播过程。
传播学理论揭示地理教学过程各要素之间的动态联系。
在地理教学设计中运用传播学理论,能够很好地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的主动性。
研究表明,人类各种感觉器官的功能是不同的,在相同条件下,五官获得知识的比率有较大差别。
五官中视觉的比率较高,这一成果能为教学媒体的选择和优化组合提供科学依据。
如果采用动态的媒体设计,如flash课件,再配上声音,学生比较容易接受信息。
此外,合理的地理教学信息结构、适量的地理教学信息也有利于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二、地理课堂教学设计的理念
地理课堂教学设计理念是指教师进行地理课堂教学设计时所应遵循的教学观念,是地理教师教学思想和地理教学风格的重要体现。
中学地理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为基础。
(1)结合地理学科特点,认真研究地理课程标准、地理教材;(2)结合学生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知识的增长、技能的训练、能力的提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的发展;(3)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教学对学生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4)系统思维,教师要着眼整体,不仅要关注每一节课的各个要素、教学系统的各个部分,而且要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并要研究这节课与整个单元乃至与初、高中地理教学其他内容存在什么联系,起怎样的承前启后的作用;(5)教学相长,教师的教学设计是教师思想、知识、能力、直觉及创造等方面的综合,教师如果理解了教学设计的原理,通过系统设计教学的实践,教师在教学中就可能做到:目标更明确(知道要做什么)、程序更清晰(知道应怎样去做)、针对性更强(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和灵活性更大(知道在什么样的具体情况下该做什么和怎样去做),教师专业能力得到成长;(6)形成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要结合教师自身的素养,扬长避短,进行富有个性色彩和弹性的教学设计;(7)不断反思,教学设计虽构思于课前,但上课时并不能机械照搬,需根据学生等实际情况灵活调整,课后应当不断地反思、补充、修正,使教学设计不断完善和提高;(8)注重综合,地理学科内容十分丰富,兼跨自然和社会两个科学领域。
地理教
学设计应反映多学科知识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以及各学科思想、研究方法与手段的交叉综合,全方位地运用人的智慧、经验、审美情趣,多维、多角度地思考、分析和处理地理教学设计中的各种问题,创造性地进行具有时代特征的地理教学设计工作,努力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地理课堂教学设计的模式
地理课堂教学设计方案的撰写可以是详细的,也可以是简略的,它没有统一的模式可供借鉴套用,但地理课堂教学设计的设计思考项目应该是详细的、全面的。
其中,教学过程是教学设计的重点。
在地理课堂教学设计实践中,没有固定的步骤和方法,教师可根据自身特点与学生实际,设计出特点不同、风格各异的教学设计方案。
地理教师的知识水平、风度素养、教学理念、教学能力、教学经验等对地理课堂教学设计均会产生影响。
中学地理教师只有达到对中学地理知识体系与内在联系的透彻理解、整体把握、准备充分,地理课堂教学设计合理,并能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巧妙地运用教育机智,通过临场迅速地分析和判断,以回应、追问、评价、激励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将教学问题的思考引向深入,才能使地理课堂既具有科学性、逻辑性,又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才能使地理课堂教学内容充实、深刻,绽放精彩和生动。
地理课堂的探究性教学设计2
高中地理课堂探究活动是面向学生个体,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所开展的一些教学性活动。
通过一系列的问题探究,课堂展示等教学活动,使每一个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并可以对学生参与教学
活动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进行有效激发,做学习的主人。
在实际的设计中,应该对学生在实际课堂教学当中的主体地位进行充分重视,经过教学内容之间的连接,对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行积极激发,还应该保证学生深入掌握地理知识,对地理学习当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自主性解决,进而来形成非常好的解体策略以及思维能力。
在探究活动的设计中,着重把握两个重点:第一个重点是对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难点,通过活动的形式加以突破,第二个重点是对小组的合作探究内容进行设计。
一、对教学设计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
1.注重模式化
现阶段,很多的教师在备课的过程当中根本就不能够认真实现教学设计,仅仅是为了表演而设计,对教学内容的处理方式欠妥当。
这就造成教学设计的可操作性不强,进而对课堂的教学效率造成不好的影响。
2.缺乏对教学设计的科学认识
优秀的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设计过程当中,需要一直关注学生发展的整个过程,对固有的知识进行不断的更新,在实际的教学设计当中应该对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行充分发挥,进而对创新的教学设计方法进行积极主动地额探索。
然而,目前非常多的教师经过教学方面的积累之后,就失去了教学的创造力以及激情,一直按部就班的教学,非常多的教师觉得教学设计仅仅是形式,教学应该具有随机应变的能力,会造成非常多老师的误解。
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根本就
不可以有效结合教学实践以及教学理论,导致教学设计方式非常单一,导致教学效率低下。
3.传统的教学设计内容
现阶段,很多的教师在教学设计中都存在着仅仅抄写教学内容的问题。
该行为已经对教学当中教学设计的作用进行了严重的忽略。
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应该对怎样掌握教学内容的程度进行充分考虑,同时还应该对学生的思维习惯进行有效培养。
特别是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氛围下,怎样设计小组的探究内容非常关键,应该对课堂重点以及难点进行掌握,提高学习兴趣,同时还应该保证教学设计具有非常强的可操作性,不能仅仅是生搬硬套。
二、高中地理课堂探究活动的设计策略分析
通常来讲,教师在设计高中地理课堂探究活动教学设计中,应该对教学当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充分重视,对现代教育观的要求以及新课程改革进行有效结合,提升学生的情感意识以及地理知识的掌握水平,进而保证学生能够全面性发展。
1.对地理教学方式进行有效丰富,创建生动的课堂氛围
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教师应该注意掌握新型的一些教学方法,主要包括多媒体教学方法、激发兴趣教学法以及游戏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应该运用相对比较丰富的教学资源,对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行积极激发,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重点讲解教学当中所存在的难点以及重点问题,有效防止学生出现思想方面的误区。
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教师应该利用多媒体方面的技术,增强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理解
以及掌握。
如在教学《宇宙中的地球》这一课时,为了使学生对宇宙级地球有一个更加直观的认识,可以通过GoogleErth软件向生展示地球和宇宙,同时设计如下谈及活动:请根据级别高低,列出宇宙中的多层次天体系统。
先由学生探讨-展示,最后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
2.充分熟悉教材,对课堂教学设计重点充分把握
在课堂教学设计的实际过程当中,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把握属于基础以及前提。
在该前提之下,应该对班级教学状况进行结合,认真进行课堂教学设计,也就是应该知道如何对小组合作探究的内容进行设计。
3.对学生全面性了解,建立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依据
众所周知,学生在课堂当中属于主导者,具体状况决定了教师授课的具体内容以及课堂实际进度以及质量水平等等。
学生的层次不同,那么其学习的具体能力、动手能力以及接受能力都存在非常大的不同。
在教学设计的实际过程当中,教师应该对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进行充分了解。
地理课堂的探究性教学设计3
"探究与尝试"是新世纪教育家的共同主张。
只有让学生学会探究,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人云亦云,不思进取,缺乏创造"的"先教后学"的机械模式,从而还学生的主体地位。
探究式学习作为一种与接受式学习相对应的学习方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
在我国,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新课程也大力倡导在学科课程中,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多样化的探究式学习,在
探究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发展技能、培养能力。
通过探究式课堂教学活动等途径为学习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实践机会,使学生逐步形成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和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地理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一、创设新疑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质疑
质疑是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内涵之一,质疑的过程就是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过程,而问题的发现和提出是创造的起跑线。
探究式教学是以解决问题的形式出现的,有意义的探究式教学必须把学生要学习的内容巧妙地转化为新颖的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
如在讲授地中海式气候这一内容时,我设计了以下问题:①地中海地区的气候特征是什么?②为什么称它为地中海式气候?③形成这种气候的原因是什么?④世界上地中海式气候类型的分布有什么规律?这一系列问题就把地中海气候的特征、形成原因、分布地区以及分布规律揭示出来。
再如在"时区与日界线"的教学中,我用这样一个小故事引出新课:"有位孕妇在一艘海轮上生了一对双胞胎女婴,论年龄妹妹却比姐姐大了一岁,这是为什么?"为了解释这个反常现象,学生会集中精力去学习时区和日界线的有关知识,这是利用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等特点而采用的问题法。
这需要联系相关知识,促使学生由已知到未知,由简单到复杂,逐步设问。
实践证明,恰当准确的设置问题,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为活跃状态,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也只有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才能着手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
因此,质疑是开展探究教学的第一步。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选择教学材料,最好选择一些实践操作性强,资料来源丰富,学生感兴趣的新颖的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质疑探究的欲望,鼓励学生对学习材料进行自主质疑,对地理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引导学生寻求新的发现,获得新的认识。
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巧妙地将这些内容转化为新的问题学习情景,引导学生对学习材料质疑问难,帮助学生形成强烈的问题意识,频频撞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意识阀,不断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从而逐步形成自主质疑的思维品质,最终达到学习方式的转变。
二、营造融洽的探究氛围,鼓励学生自由思疑
探究氛围是指探究式课堂教学中师生的情感情绪状态,融洽的课堂氛围是开展探究式教学的重要条件,因为只有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里,学生才能进行自主探索和自由创造。
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开展自我思考、自由探究的活动,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重视学生的不同见解,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创新求异,使学生通过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全过程,通过自身的主体探索和体验逐步形成勇于探究的个性品质和独立探究的能力。
如在以美国田纳西河的梯级开发为案例的基础上让学生分析埃及的阿斯旺大坝建立的利与弊,并让学生总结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同时再让学生联系我国三峡大坝的建立是否也存在弊端?让学生各抒己见,使其不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后,教师千万不要马上提供答案,教师不仅要答疑解难,而且要引导、鼓励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积极
主动地思考问题,让学生自由驰骋在探究学习的广阔空间。
当然,这些看法不是很全面、很科学,但这种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思维品质确实很可贵。
可见学生是一个蕴藏巨大潜能的教学资源宝库,只要我们充分相信学生,高度尊重学生,放手解放学生,我们的课堂就会充满生机和活力。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合作释疑
学会合作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面向21世纪的四大教育支柱之一,合作学习也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所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合作能有效调动所有参与者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激发高度的求异思维,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新课程特别强调开展课堂讨论和社会调查,而讨论和调查都需要通过合作才能顺利进行探究性学习。
因此,探究式课堂教学应把课堂讨论作为教学常态,以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引导学生利用多样化的学习资料,达到合作解疑的目的。
探究式课堂讨论的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教学中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组织学生进行限时性课堂小组讨论,如开发西部的目的和意义等问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通过讨论使学生明事理、出新意,并养成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
实践表明,限时性课堂小组讨论是探究式课堂讨论的主要形式。
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巧设讨论主题,力求每次讨论都有精彩的内容和独到的见解。
在组织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讨论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和表达,使学生学会在讨论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解惑释疑,在释
地理课堂的探究性教学设计3篇
疑中与他人共享成功的快乐,讨论后要进行反思,总结得失,提出新的问题,开始新的探究。
同时,开展探究式课堂教学特别是探究性课题研究和社会调查活动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向社会各界人士请教,在实际生活中学会交往与合作,使合作从一种学习方式扩展成为学生的一种基本的生活方式,使学生在探究性地理学习中既学习知识、提高能力,又学会学习,又学会做人,从而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新课程改革目标。
总之,教学方式的转变是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重要前提。
转变课堂教学方式,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探究式学习是人类经验构建的一种途径,它对当前中学地理教学有着积极的意义。
当然,我们不能因此反对或摈弃其他学习方式,也接受式学习方式仍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
改变了学习方式,学生就能在更高的层面上开展学习,进而提供并扩展学生多元学习的机会和体验,激活学生在其他学习中的"知识储存",让学生的知识更丰富,能力更完善。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