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锥曲线(求轨迹方程)汇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 圆锥曲线(求轨迹方程)

求轨迹方程的常用方法

(1)直接法:直接利用条件建立x ,y 之间的关系或F (x ,y )=0;

(2)定义法:先根据条件得出动点的轨迹是某种已知曲线,再由曲线的定义直接写出动点的轨迹方程;

(3)代入转移法(相关点法):动点P (x ,y )依赖于另一动点Q (x 0,y 0)的变化而变化,并且Q (x 0,y 0)又在某已知曲线上,则可先用x ,y 的代数式表示x 0,y 0,再将x 0,y 0代入已知曲线得要求的轨迹方程.

1.一个区别——“轨迹方程”与“轨迹”

“求动点的轨迹方程”和“求动点的轨迹”是不同的.前者只须求出轨迹的方程,标出变量x ,y 的围;后者除求出方程外,还应指出方程的曲线的图形,并说明图形的形状、位置、大小等有关的数据.

2.双向检验——求轨迹方程的注意点

求轨迹方程,要注意曲线上的点与方程的解是一一对应关系,检验应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方程的化简是否是同解变形;二是是否符合实际意义,注意轨迹上特殊点对轨迹的“完备性与纯粹性”的影响.

考向一 直接法求轨迹方程

【例1】 已知动点P (x ,y )与两定点M (-1,0),N (1,0)连线的斜率之积等于常数λ(λ≠0).

(1)求动点P 的轨迹C 的方程; (2)试根据λ的取值情况讨论轨迹C 的形状.

【解】 (1)由题意可知,直线PM 与PN 的斜率均存在且均不为零,所以k PM ·k PN =

y

x +1·y

x -1=λ,整理得x 2-y 2λ=1(λ≠0,x ≠±1).即动点P 的轨迹C 的方程为x 2-y

2λ=1(λ≠0,x ≠±1).

(2)①当λ>0时,轨迹C 为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 轴上的双曲线(除去顶点);

②当-1<λ<0时,轨迹C 为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 轴上的椭圆(除去长轴的两个端点); ③当λ=-1时,轨迹C 为以原点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除去点(-1,0),(1,0).

④当λ<-1时,轨迹C 为中心在原点,焦点在y 轴上的椭圆(除去短轴的两个端点).

【对点练习1】已知A ,B 为平面两定点,过该平面动点M 作直线AB 的垂线,垂足为N .若MN

2

=λAN →·NB →,其中λ为常数,则动点M 的轨迹不可能是( )

A .圆

B .椭圆

C .抛物线

D .双曲线

【解析】以AB 所在直线为x 轴,AB 的中垂线为y 轴,建立坐标系,设M (x ,y ),A (-

a,0),B (a,0),则N (x,0).因为MN →2

=λAN →·NB →,所以y 2=λ(x +a )(a -x ),即λx 2+y 2=λa 2,

当λ=1时,是圆的轨迹方程;

当λ>0且λ≠1时,是椭圆的轨迹方程; 当λ<0时,是双曲线的轨迹方程;

图8-8-1 当λ=0时,是直线的轨迹方程. 综上,方程不表示抛物线的方程. 【答案】 C

考向二 定义法求轨迹方程

【例2】已知两个定圆O 1和O 2,它们的半径分别是1和2,且|O 1O 2|=4.动圆M 与圆O 1切,又与圆O 2外切,建立适当的坐标系,求动圆圆心M 的轨迹方程,并说明轨迹是何种曲线.

【解】 如图所示,以O 1O 2的中点O 为原点,O 1O 2所在直线为x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由|O 1O 2|=4,得O 1(-2,0),O 2(2,0).

设动圆M 的半径为r ,则由动圆M 与圆O 1切,有|MO 1|=r -1; 由动圆M 与圆O 2外切,有|MO 2|=r +2.∴|MO 2|-|MO 1|=3. ∴点M 的轨迹是以O 1,O 2为焦点,实轴长为3的双曲线的左支.

∴a =32,c =2,∴b 2=c 2-a 2

=74

.

∴点M 的轨迹方程为4x 29-4y 27=1⎝ ⎛

⎭⎪⎫x ≤-32.

【对点练习2】如图8­8­1所示,已知圆A :(x +2)2+y 2=1与点B (2,0), 分别求出满足下列条件的动点P 的轨迹方程.

(1)△PAB 的周长为10;

(2)圆P 与圆A 外切,且过B 点(P 为动圆圆心);

(3)圆P 与圆A 外切,且与直线x =1相切(P 为动圆圆心).

【解】(1)根据题意,知|PA |+|PB |+|AB |=10,即|PA |+|PB |=6>4=|AB |,

故P 点轨迹是椭圆,且2a =6,2c =4,即a =3,c =2,b = 5.

因此其轨迹方程为x 29+y 2

5

=1(y ≠0).

(2)设圆P 的半径为r ,则|PA |=r +1,|PB |=r ,因此|PA |-|PB |=1.

由双曲线的定义知,P 点的轨迹为双曲线的右支,且2a =1,2c =4,即a =1

2,c =2,b

=152

因此其轨迹方程为4x 2

-415y 2=1⎝ ⎛⎭

⎪⎫

x ≥12.

(3)依题意,知动点P 到定点A 的距离等于到定直线x =2的距离,故其轨迹为抛物线,且开口向左,p =4. 因此其轨迹方程为y 2=-8x .

考向三 代入法(相关点法)求轨迹方程

【例3】如图8­8­2所示,设P 是圆x 2+y 2=25上的动点,

图8-8-5

点D 是P 在x 轴上的投影,M 为PD 上一点,且|MD |=4

5

|PD |.

(1)当P 在圆上运动时,求点M 的轨迹C 的方程;

(2)求过点(3,0)且斜率为4

5

的直线被C 所截线段的长度.

【解】(1)设M 的坐标为(x ,y ),P 的坐标为(x P ,y P ),由已知得⎩⎨⎧

x P =x ,

y P =5

4y .

∵P 在圆上,∴x 2+⎝ ⎛⎭

⎪⎫

54y 2=25,即C 的方程为x 225+y 2

16=1.

(2)过点(3,0)且斜率为45的直线方程为y =4

5(x -3),设直线与C 的交点为A (x 1,y 1),B (x 2,

y 2),将直线方程y =45(x -3)代入C 的方程,得x 225+x -32

25

=1,即x 2-3x -8=0.

∴x 1=

3-412,x 2=3+412

. ∴线段AB 的长度为|AB |=x 1-x 2

2

y 1-y 2

2

⎭⎪⎫1+1625x 1-x 2

2

4125×41=41

5.

【对点练习2】(2014·模拟)如图8­8­5所示,以原点O 为圆心的两个 同心圆的半径分别为3和1,过原点O 的射线交大圆于点P ,交小圆于

点Q ,P 在y 轴上的射影为M .动点N 满足PM

→=λPN →且PM →·QN →=0.

(1)求点N 的轨迹方程;

(2)过点A (0,3)作斜率分别为k 1,k 2的直线l 1,l 2与点N 的轨迹分别 交于E ,F 两点,k 1·k 2=-9.求证:直线EF 过定点.

【解】(1)由PM

→=λPN →且PM →·QN →=0可知N ,P ,M 三点共线且PM ⊥QN .

过点Q 作QN ⊥PM ,垂足为N ,设N (x ,y ),∵|OP |=3,|OQ |=1,由相似可知P (3x ,y ).

∵P 在圆x 2+y 2=9上,(3x )2+y 2=9,即y 29+x 2=1. 所以点N 的轨迹方程为y 2

9

+x 2=1.

(2)证明:设E (x E ,y E ),F (x F ,y F ),依题意,由⎩⎨⎧

y =k 1x +3,

y

2

9+x 2

=1

⇒(k 21+9)x 2

+6k 1x =0,①

解得x =0或x =-6k 1k 21+9. 所以x E =-6k 1k 21+9,y E =k 1⎝ ⎛⎭

⎪⎫-6k 1k 21+9+3=27-3k 21

k 21+9,

∴E ⎝ ⎛⎭⎪⎫

-6k 1k 21+9

,27-3k 21k 21+9. ∵k 1k 2=-9,∴k 2=-9k 1.用k 2=-9k 1替代①中的k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