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支气管肺炎并发心衰的护理

小儿支气管肺炎并发心衰的护理
小儿支气管肺炎并发心衰的护理

毕业论文

小儿支气管肺炎并发心衰的护理

本文对15例肺炎合并心衰患儿的抢救护理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15例,入院时即合并心衰。其中男6例,女9例。患儿入院时烦躁不安,明显发绀,面色苍白发灰,鼻翼扇动。重者呈点头式呼吸,三凹征,唇周发绀,呼吸频率大于60次/分,心率大于180次/分,心音明显低钝或出现奔马律,肝脏达肋下3cm,体温升高或不升。

2、临床护理

(1)及时有效的氧疗,迅速及时给予氧气吸入,一般采用鼻前庭导管或小儿鼻塞导管,氧流量0.5—1升/分,氧气应湿化,以免操作时气道纤毛上皮细胞干燥而使痰液粘稠,缺氧明显者用面罩给氧,氧流量为2—4升/分。及时消除呼吸道及口鼻腔分泌物,保持呼吸道畅通,适当垫高患儿的头胸部,有利于呼吸和循环。如果鼻腔粘膜有水肿、充血,可用0.5%麻黄素滴鼻,以保证有效的氧治疗。在用氧过程中,应严密观察给氧效果,缺氧症状是否改善,口周、唇、指、趾青紫是否减轻,同时向患儿家属及同室陪同人员交待用氧注意事项。

(2)纠正心衰,心衰是肺炎患者最严重的并发症,除氧疗外,及时应用治疗心衰的药物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洋地黄类药物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从而增加心搏出量,改善血循环,宜采用快效洋地黄制剂,如毛花苷C及毒毛花苷。1)剂量及用法:基本原则是先达洋地黄化剂量,然

后根据病情需要用维持量以维持疗效。用量:0.03—0.04mg/kg体重静注,首次给总量的1/2,余量根据需要间隔4—6小时分次给予。2)洋地黄疗效观察及中毒处理:应用洋地黄有效指征为用药后20—30分钟后数心率,心率减慢至130—140次/分,肝脏缩小,气急改善,安静,尿量增加。如用药后心力衰竭症状未见减轻或加重,应仔细寻找原因,药量是滞准确,是否安静,尿量增加,如用药后心力衰竭症状未见减轻或加重,心功能越差,越易发生中毒,中毒表现为房室传导阻滞、室性早搏、阵发性心动过速及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神经系统表现为嗜睡、头昏等,发现中毒辣反应时应及时报告医师,停止使用洋地黄制剂及利尿药,同时补充钾盐,如钾盐治疗无效或并发其他心律失常时,按心律失常治疗。

3、一般护理

(1)肺炎患儿与其他患儿及恢复期患儿应分开居住,目的为避免发生交叉感染。同时肺炎患儿病情变化凶险,最好收住在抢救室或办公室附近的病房,以利护士观察和抢救。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度在18—22摄氏度,相对湿度在50%—60%。护士必须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每15—30分钟观察一次,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师,并协助抢救。

(2)定时测体温,肺炎患儿多数有不同程度发热护士必须定时测体温,一般4小时测一次,必要时每小时测一次,体温在38.5摄氏底左右时给予对症处理,体温在39摄氏度或发生惊厥时应积极采取冷湿敷或枕冰袋,同时置冰袋于腑下及腹股沟,但降温不宜过快,以免大量出汗引起虚脱,使用降温措施后1小时重复测体温。

(3)密切观察患儿神志、瞳孔及肌张力,由于病原体毒素可引起中毒

性脑病,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可使脑毛细血管扩张及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而致脑水肿,故应密切观察患儿的上述症状。

(4)观察腹胀情况,腹胀是肺炎患儿的常见症状,可因便秘、咽入空气、缺钾、缺氧或中毒性肠麻痹所致,表现为肠鸣音减弱或消失,可用松节油敷腹或用肛管插入肠道8—20cm排气。

(5)恢复期护理,注意逐渐恢复活动,早晚注意保暖,心衰纠正后积极治疗肺炎,在治疗过程中护士除观察疗效外,应注意观察各种药物的副作用。

4、出院指导

嘱病人继续按医嘱服药至完全康复,并注意有关药物的副作用及特殊注意事项,积极治疗贫血、佝偻病及营养不良等,按程序预防接种,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少去公共场所,以免再感染;并告之有关测体温、脉搏、呼吸、观察病情及缺氧症状的方法。

5、讨论

本文15例支气管肺炎并发心衰的患儿,由于采取了及时氧疗、纠正心衰以及抗生素、抗病毒等一系列的治疗、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组病例无1例死亡或发生其他并发症,但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在治疗和护理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护理

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护理■定义支气管肺炎是小儿最常见的肺炎由各种不同病原体及其它因素所引起的肺部炎症以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肺部固定湿罗音为共同临床表现多见于3岁以下婴幼儿■易感因素 季节及气候冬春寒冷季节及气候骤变时居住环境居住拥挤通风不良空气污染致病微生物多身体因素营养不良先天性心脏病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免疫缺陷者多发■病因支气管肺炎多为上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炎发展所致亦可继发于麻疹百日咳等呼吸道传染病之后常见病原体为病毒和细菌支原体亦不少见病原体常由呼吸道入侵也可经血行入肺■病理生理病原体入侵肺引起肺泡腔内充满炎性渗出物肺泡壁充血水肿而增厚支气管粘膜水肿管腔狭窄从而影响换气和通气导致低氧血症及二氧化碳储留为增加通气及呼吸深度出现代偿性的呼吸与心率增快鼻翼扇动和三凹征重症可产生呼吸衰竭由于病原体的作用重症常伴有毒血症引起不同程度的感染中毒症状缺氧二氧化碳储留及毒血症可导致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的一系列症状及代谢性和呼吸性酸中毒电解质紊乱■临床表现轻症以呼吸系统症状为主大多起病较急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重症常有全身中毒症状及循环神经消化系统的临床表现轻症发热热型不定多为不规则热新生儿或重度营养不良儿可不发热甚至体温不升咳嗽较频早期为刺激性干咳以后有痰新生儿则表现为口吐白沫气促多发生在发热咳嗽之后呼吸频率加快每分钟可达40–80次可有

鼻翼扇动点头呼吸三凹症唇周发绀重症循环系统常见心肌炎心力衰竭及微循环障碍心肌炎表现为面色苍白心动过速心音低钝心律不齐心力衰竭表现为呼吸突然加快>60次分极度烦躁不安明显发绀面色发灰心率增快>180次分心音低钝有奔马律颈静脉怒张肝脏迅速增大尿少或无尿颜面或下肢浮肿神经系统表现为烦躁或嗜睡脑水肿时出现意识障碍反复惊厥前囟膨隆脑膜刺激征等消化系统常有纳差腹胀呕吐腹泻等重症可引起中毒性肠麻痹和消化道出血■护理问题气体交换受损与肺部炎症有关清理呼吸道无效与呼吸道分泌物过多粘稠无力排痰有关体温过高与肺部感染有关潜在并发症心力衰竭中毒性肠麻痹中毒性脑病■护理措施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加强基础护理改善呼吸功能保持呼吸道通畅降低体温密切观察病情健康教育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热情亲切地与患儿交流耐心细致地关心他们使他们对我们护理人员产生亲近感容易接受我们使患儿保持良好的心情主动安心地接受治疗与护理加强基础护理改善呼吸功能置患儿于有利于肺扩张的体位并经常更换小婴儿可抱起以减少肺部瘀血和防止肺不张给氧凡有呼吸困难喘憋口唇发绀面色灰白应立即给氧婴幼儿可用面罩给氧年长儿可用鼻导管法给氧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治疗以消除肺部炎症促进气体

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护理查房

护理查房 令狐采学 喘息性支气管肺炎的护理 一、概述 喘息性支气管炎也叫哮喘性支气管炎,是一种过敏性质的、常与呼吸道感染有关的疾病。多发生在3岁以内的婴幼儿。常有湿疹及其他过敏史,尤以肥胖者多发。病程较长有反复发作史。多是由于上呼吸道感染了病毒所致。 二、病因 1、内在因素:婴幼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机体的免疫功能不健全,加上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故婴幼儿易患支气管肺炎。 2、环境因素:肺炎的发生与环境有密切的关系。 3、病原体:常见的病原体为细菌和病毒。病毒以呼吸道合胞病毒最常见,其次是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等。细菌以肺炎链球菌多见,其它有链球菌、葡萄球菌、革兰氏阴性杆菌及厌氧菌等。近年来,肺炎支原体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所致的肺炎日见增多。 三、临床表现 1、轻度 轻度仅表现为呼吸系统的症状及相应的肺部体征主要症状为发热、咳嗽、气促为主要变现。

(1)发热:热型不一,多数为不规则热。 (2)咳嗽:较频,初为刺激性干咳,极期咳嗽略减轻,恢复期咳嗽有痰,新生儿、早产儿仅表现为口吐白沫。 (3)气促:多在发热、咳嗽之后出现。 (4)体征:典型病例肺部可听到较固定的中、细湿罗音,以背部两肺下方脊柱旁较多,吸气末更为明显。此外,患儿常有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烦躁不安、轻度腹泻或呕吐等全身症状。 2、重症 重症除全身中毒症状及呼吸系统的症状加重外,尚出现循环、神经、消化等系统的功能障碍,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 (1)循环系统:常见心肌炎,心力衰竭。 (2)神经系统:常表现为精神萎靡、烦躁不安或嗜睡。(3)消化系统:表现为胃纳差、吐泻、腹胀等。 四、病例分析 病例导入 患者25床患儿高家乐,男,2月,因“咳吼4天”于05-25入院。患者4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咳嗽,咳嗽呈阵发性,有痰不易咳出,鼻塞、流涕,稍喘,在家予口服药物治疗(具体不详)效果不佳,至我院门诊就诊。门诊拟“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收住入院。病程中,患儿精神一般,食欲欠佳,睡眠可,大小便无明显异常。父母体健,否认家族遗传性疾病史。 五、查体

新生儿肺炎护理常规

新生儿肺炎护理常规 新生儿肺炎概述 新生儿肺炎(pneumonia of newborn)是新生儿期感染性疾病中最常见的疾病,发病率高、死亡率也较高。以弥漫性肺部病变及不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其特点,需及早诊断和正确处理。大多数新生儿肺炎是生后感染引起的,称晚发型肺炎,主要是家庭中与新生儿密切接触的成员感冒或呼吸道感染后通过飞沫传播给新生儿的;少数是在宫内或分娩过程中感染的。 主要分为吸入性肺炎及感染性肺炎两大类,可以单独发生,也可同时并存,新生儿肺炎一般指感染性肺炎。于宫内、分娩过程中感染的称为宫内感染性肺炎,于出生后感染的称为生后感染性肺炎,或称新生儿早发型肺炎(出生7 天内发生的肺炎)和晚发型肺炎(出生7 天后发生的肺炎)。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有100 万~200 万新生儿死于新生儿肺炎。 护理问题 1.清理呼吸道无效与呼吸急促,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患儿咳嗽反射功能不良有关。 2.气体交换受损与肺部炎症有关。 3.有体温改变的危险与感染、环境温度变化有关。

4.潜在并发症心力衰竭与严重缺氧、酸中毒有关 护理评估 1.患儿性别.年龄,出生体重 2.医疗费用问题 3.父母职业文化程度健康状况 4 身体评估包括孕周娩出方式孕期病史 5.患儿一般症状肌张力呼吸心率体温原始反射皮肤黏膜血压等 6 社会心理状态住院费用家属对患儿生命预后担心 持续评估 1. 生命体征 2血压血糖出入量体重增长情况 3肺部听诊情况痰液情况 4 药物使用情况 5生化检查情况 6 有无并发症 7.患病期间患儿能获得所需的营养和水分 8.住院期间家长能表达出焦虑失望感积极求医主动配合治疗 9有无皮肤完整性受损

新生儿肺炎的护理

新生儿肺炎护理 新生儿肺炎(neonatalpneumonia)可分为吸入性肺炎和感染性肺炎两大类,它是一种常见病, 死亡率较高。 一、吸入性肺炎 【病因】 包括羊水、胎粪、乳汁等吸入。主要因缺氧刺激胎儿呼吸而使胎儿吸入羊水、胎粪引起吸入性肺炎;乳汁吸入常见于吞咽功能不全、吮乳后呕吐、食管闭锁和唇裂、腭裂等。其中 以胎粪吸入性肺炎最为严重。 【临床表现】 羊水、胎粪吸入者多有窒息史,在复苏或出生后出现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难伴紫绀、呻吟。胎粪吸入者病情往往较重,可引起呼吸衰竭、肺不张、肺气肿、肺动脉高压及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中枢神经系统表现。一旦并发气胸、纵隔气肿,病情突变甚至死亡。乳汁吸入者常有喂 乳呛咳,乳汁从口、鼻流出,伴气急、紫绀等,严重者可导致窒息。 胸部X线检查可见两侧肺纹理增粗伴肺气肿。胎粪吸入者往往有明显阻塞性肺气肿和 两肺不规则斑片或粗大结节阴影。 【治疗原则】 尽快清除吸入物,给氧,保暖,适当限制液量,纠正酸中毒,应用抗生素及对症处理。 二、感染性肺炎 【病因】 细菌、病毒、衣原体等都可引起新生儿肺炎。病原体的侵入可发生在宫内、出生时及出生后。宫内感染和出生时感染以巨细胞病毒、大肠埃希菌(大肠杆菌)、B组?溶血性链球 菌、衣原体等为主。出生后感染以葡萄球菌为常见。 【临床表现】 宫内感染发病早,产后感染发病较晚。临床症状往往不典型,主要表现为一般情况差,呼吸浅促、鼻翼扇动、点头呼吸、口吐白沫、紫绀,食欲差,体温异常。病情严重者可出现 呼吸困难、呼吸暂停、吸气三凹症,甚至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 【治疗原则】 1.控制感染及早合理应用抗生素,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可选用耐酶青霉素、第一代头 抱菌素等;肠道菌肺炎可选用第三代头抱菌素。

小儿支气管肺炎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肺炎

小儿支气管肺炎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肺炎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寒冷季节较多 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病因 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病原微生物为细菌和病毒在发达国家中小儿肺炎病原以病毒为主发展中国家则以细菌为主细菌感染仍以肺炎链球菌多见近年来肺炎支原体和流感嗜血杆菌有增多趋势病原体常由呼吸道入侵少数经血行入肺 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表现 呼吸系统:轻症仅以呼吸系统症状为主大多起病较急主要症状为发热咳嗽气促 ()发热:热型不定多为不规则发热亦可为弛张热或稽留热新生儿重度营养不良儿可不发热或体温不升 ()咳嗽:较频在早期为刺激性干咳以后咳嗽有痰新生儿早产儿则表现为口吐白沫 ()气促:多发生于发热咳嗽之后呼吸加快每分钟可达~次并有鼻翼扇动重者呈点头状呼吸三凹征唇周发绀肺部体征:早期可不明显或仅呼吸音粗糙以后可闻及固定的中细湿罗音叩诊正常;但当病灶融合扩大累及部分或整个肺叶时则出现相应的肺实变体征语颤增强叩诊浊音听诊呼吸音减弱或出现支气管呼吸音重症则除呼吸系统外还可累及循环神经和消化等系统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 循环系统:常见心肌炎和心力衰竭前者表现为面色苍白心动过速心音低钝心律不齐心电图显示ST段下移和T波低平倒置心力衰竭表现为:呼吸心率突然加快骤发极度烦躁不安明显发绀面色发灰指(趾)甲微血管充盈时间延长心音低钝奔马律颈静脉怒张肝脏迅速增大尿少或无尿颜面眼睑或双下肢水肿重症革兰氏阴性杆菌肺炎还可发生微循环衰竭 神经系统:轻度缺氧表现为烦躁嗜睡;脑水肿时出现意识障碍惊厥呼吸不规则前囟隆起脑膜刺激征瞳孔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 消化系统:轻症常有胃纳差吐泻腹胀等;重症可引起中毒性肠麻痹肠鸣音消失腹胀严重时呼吸困难加重消化道出血时有呕吐咖啡渣样物大便隐血阳性或排柏油样便 小儿支气管肺炎并发症:早期合理治疗者并发症少见若延误诊断或病原体致病力强者可引起并发症若在肺炎治疗过程中中毒症状或呼吸困难突然加重体温持续不退或退而复升均应考虑有并发症的可能 脓胸:常由葡萄球菌引起革兰氏阴性杆菌次之病变常累及一侧胸膜表现为呼吸困难加重;患侧呼吸运动受限语颤减弱叩诊浊音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当积液较多时纵隔气管移向对侧 脓气胸:肺脏边缘的脓肿破裂与肺泡或小支气管相通即造成脓气胸表现为患儿病情突然加重咳嗽剧烈烦躁不安呼吸困难面色青紫;叩诊在积液的上方为鼓音下方为浊音呼吸音明显减弱或消失若支气管胸膜瘘的裂口处形成活瓣空气只进不出即形成张力性气胸

新生儿肺炎护理

芇【关键词】无陪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新生儿肺炎;护理 蚂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疾病,占新生儿死亡原因10%~20%[1]。由于新生儿呼吸系统发育不完善,易发生感染,分泌物不易排出,易引起呼吸道阻塞,肺不张,通气换气 受限。要有效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和肺脏充分扩张,从而改善通气功能, 2007年6月29日~2008年5月30日对我院新生儿无陪病房75例肺炎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实施无陪侍护理管理,与去年同期收治75例新生儿肺炎患儿相比,明显缩短了患儿住院日数,降低了呛奶发生率;现总结如下。 蒀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膈1.1 一般资料 芈本组150例,年龄0 d~28 d,平均年龄15 d;病种为新生儿肺炎。2006年6月29日~2007年5月30日入院者作为对照组;2007年6月29日~2008年5月30 日入院者作为实验组,入院时2组的年龄、性别、病种类型、足月儿与早产儿比例及治疗中两组应用抗生素情况无明显差异性,具有可比性。 羅1.2 方法 罿1.2.1 加强新生儿的保护,防止交叉感染:室内温度在22 ℃~24 ℃,相对湿度为55%~65%。限制家属探视;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日空气消毒四次,桌面、物体表面每日“84”液擦洗两次,地面每日用“84”消毒液清扫四次。工作人员接触患儿前后严格洗手,各种操作均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保持新生儿用具、衣服等清洁。当工作人员患有感染性疾病时,不能接触新生儿。 膂1.2.2 维持正常体温,保证热量供给:对于体温不升的患儿或早产儿应放在开放暖箱或闭式暖箱中保暖。暖箱温度根据患儿体重和日龄调节,使患儿皮肤温度保持在36.5 ℃ 左右[2]。新生儿患病期间进食少,易呛奶,喂奶由经过培训的护工执行,病人物品专人专用,每日消毒,病情轻者可少量多次喂奶,但不易过饱,防止呕吐和吸入,呛奶严重者改用稠奶,喂奶后托起患儿协助排气,取头高,右侧卧位,防止溢乳;喂奶后30 min密切观

小儿心力衰竭护理常规

小儿心力衰竭护理常规 1.休息 病室应安静舒适,避免各种精神刺激,防止用力过度,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用开塞露通便。体位取半坐卧位(小婴儿取15-30度斜坡卧位),使横隔下降,有利于呼吸运动。休息原则以心力衰竭程度而定,1度:可起床活动,增加休息时间。2度:限制活动延长卧床休息时间。3度:绝对卧床休息'病情好转后逐渐增加活动量,以不出现症状为限。 2. 供氧 有呼吸困难、发绀、低氧血症者给于供氧。有急性肺水肿患儿吸氧时,湿化瓶可改盛20%~30%乙醇,间歇吸入,每次10~20分钟,间隔15~30分钟,重复1~2次。 3. 营养 保持出入量平衡,能进食者以清淡易消化饮食为主,不能进食者可予鼻鉰奶,以保持足够的热卡供给,限制输液速度,以5ml/kg的速度为宜。 4. 心理护理 根据患儿的心理特点采用相应的对策,主动与患儿沟通,给予安慰鼓励,取得合作,避免患儿抗拒哭闹,加重心脏负担,同时最好能有家长陪伴,减少离开亲人的创伤,使患儿情绪稳定。 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定时测量心率、心律,注意心音、血压、呼吸等,必要时进行心电监护,如有变化及时与医师联系。 6. 药物治疗的护理要点 洋地黄制剂:①使用药物前应了解患儿的基本临床资料,如症状、体征、脉搏、心率和心律,血电解质、肝肾功能、心电图表现、及近2~3周洋地黄使用情况。一般脉率在新生儿<120次/分,婴儿<100次/分,幼儿<80次/分,学龄儿童<60次/分或出现心电图P-R间期较用药前延长,心律失常时应及时报告医师决定是否停药。②应严格按时按剂量给药,婴幼儿用量甚小,注射时每次用量少于0.5ml时要用生理盐水稀释后用lml注射器吸药,口服药则要与其它药物分开服用。③钙剂与洋地黄制剂有协同作用,应避免同时使用。④用药期间应密切

支气管肺炎合并心衰的护理病例讨论

支气管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病例讨论护士长陈丽:今天我们进行护理病例讨论是支气管肺炎合并心衰,肺炎系指不同病原体或其他因素所致的肺部炎症。以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和肺部固定湿啰音为共同临床表现。该病是儿科常见疾病中能威胁生命的疾病之一。其分类方法有四种,各肺炎可单独存在,也可两种同时存在。1.病理分类可分为支气管肺炎、大叶性肺炎、间质性肺炎等。2.病因分类感染性肺炎(病毒、细菌、支衣原体、真菌、原虫性肺炎)非感染性肺炎如吸入性肺炎、坠积性肺炎等。3.病理分类急性肺炎(病程在1个月以内)、迁延性肺炎(病程为1-3个月)、慢性肺炎(病程在3个月以上)。4.病情分类轻症肺炎(以呼吸系统症状为主)、重症肺炎(除呼吸系统严重受累外、其他系统也受累,全身中毒症状明显)。临床上若病因明确,则按病因分类,否则按病理分类。今天我们就“11床李锐博支气管肺炎合并心衰”我们来学习一下该病的相关内容。 下面有请责任护士沈梦婷介绍病情。 沈梦婷:11床李锐博男10/12 以“间断发热4天”为主诉于9月1号10PM 入院。患儿五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最高体温不祥,伴咳嗽、无抽搐、喘息、恶心、呕吐,在院外治疗,症状未好转后来我院就诊。发病后,患儿精神食欲差,大便呈糊状,日均2-3次,小便正常。入院检查T37.7 HR138次/分R38次/分精神差,哭声嘶哑、双侧眼睑浮肿、双肺可闻及干湿啰音、心律齐、心脏各瓣膜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稍膨胀。患儿于9月2日10:40AM出现烦躁不安、双手舞动、口唇紫绀、呼吸困难伴哭无声、颜面苍白、尿量减少,双肺呼吸音粗糙,可闻及少许湿性啰音。HR186次/分R66次/分肝右肋下3cm可扪及、质硬中度。即行吸痰,吸出少许白色粘液痰,吸氧1升/分,予强心.利尿.镇静处理,并完善相关辅检,上

新生儿肺炎及其并发症护理体会

新生儿肺炎及其并发症护理体会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肺炎及其并发症护理体会。方法:120例新生儿肺炎患儿通过合理喂养、维持体温、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防治并发症和预防交叉感染等综合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患儿痊愈86例,好转32例,死亡2例,总有效率为98.3%,疗效满意。结论:新生儿加强监护同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均能收到满意的治疗护理效果。 关键词:新生儿;肺炎;并发症护理 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期的常见病,如不及时治疗,就很容易引起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败血症乃至死亡。按病因可分为产前感染和出生后感染两种,由于以弥散性肺部病变及不典型的临床表现为特征,需及早诊断和正确处理。对护理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严密的观察,精心的护理,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于促进病情转愈十分重要。现将住院治疗的120例新生儿肺炎的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120例新生儿肺炎患儿,男62例,女58例;

其中早产儿24例,足月儿94例;过期产儿2例。年龄最小者出生后l h发病,生后72 h内发病者86例;最长者29 d。吸入性肺炎40例,感染性肺炎80例;合并心衰36例,合并缺氧缺血性脑病18例,窒息12例,低体温20例,硬肿症5例,败血症2例。诊断标准均参照《儿科手册》[1]。通过采用维持体温,维持吸道通畅,防治并发症和预防交叉感染等综合护理措施,本组患儿痊愈86例,好转32例,死亡2例,总有效率为98.3%,疗效满意。 1.2 生命体征的观察: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发症,由于新生儿在生理、病理等方面都与年长儿有很大的差别,加之该病的临床表现不典型,护理人员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平均应每4小时测体温一次,同时测周围体温与肛温,因新生儿体温上升多不明显,部分表现为体温不升,应区别发热是由环境因素还是疾病所致;注意观察患儿呼吸频率、深浅、节律的变化,呼吸频率增快、鼻翼扇动、出现青紫、呻吟等症状,提示病情加重。 2 护理措施 2.1 维持正常体温:病房温度应在22~28℃之间,室内空气要新鲜,湿度50%以上、通风良好。针对患儿体温不升、四肢厥冷、低体质量儿或体温为30℃及以下患儿,均予远红外线暖箱复温。体温大于30℃的患儿放人预热至30℃的暖箱内,根据体温恢复情况将箱温调至32~34℃。使患儿在6~24 h之內恢复正常体温。护理人员应注意温箱调节,切忌加温过速,复温过快可因耗氧量突然增加,可导致毛细血管突然扩张血液循环重新分配,发生心肺功能不全及肺

小儿心力衰竭的急救

小儿心力衰竭的急救 小儿心力衰竭的急救 一镇静:皮下或肌肉注射吗啡5-10mg或杜冷丁50-100mg使病人安静扩张外周血管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呼吸困难对老年人神志不清已有呼吸抑制休克或合并肺部感染者禁用 二吸氧:加压高流量给氧每分钟6-8升可流经25-70%酒精后用鼻管吸入加压可减少肺泡内液体渗出酒精能降低泡沫的表面张力使泡沫破裂从而改善通气也可使用有机硅消泡剂消除泡沫三减少静脉回流:患者取坐位或卧位两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必要时可加止血带于四肢轮流结扎三个肢体每5分钟换一肢体平均每肢体扎15分钟放松5分钟以保证肢体循环不受影响四利尿:静脉给予作用快而强的利尿剂如速尿20-40mg或利尿酸钠25-40mg加入葡萄糖内静脉注射以减少血容量减轻心脏负荷应注意防止或纠正大量利尿时所伴发的低血钾症和低血容量五血管扩张剂:静脉滴注硝普钠或酚妥拉明以降低肺循环压力但应注意勿引起低血压也可舌下含化硝酸甘油或二硝酸异山梨醇降低肺循环静脉压 六强心药:如近期未用过洋地黄类药物者可静脉注射快速作用的洋地黄类制剂如西地兰毒毛旋花子甙k等对二尖瓣狭窄所引起的肺水肿除伴有心室率快的心房颤动外不用强心药以免因右心室输出量增加而加重肺充血

七氨茶碱:对伴有支气管痉挛者可选用氨茶碱0.25g加入10%葡萄糖液20ml稀释后静脉缓慢注入可减轻支气管痉挛扩张冠状动脉和加强利尿副作用:室性早搏或室性心动过速故应慎用八皮质激素:氢化考的松100-200mg或地塞米松10mg加入葡萄糖液中静滴亦有助肺水肿的控制 九原有疾病和诱发因素治疗:如有发作快速性心律失常应迅速控制 小儿心力衰竭治疗 1.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防止躁动,必要时用镇静药、采取半卧位、供给湿化氧,避免便秘及排便用力。婴儿吸吮费力,宜少量多次喂奶。给予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食品。急性心力衰竭或严重水肿者,应限制水和盐入量,大约每天水入量为每公斤体重50~60ml。 2.病因治疗 病因为先天性心脏畸形,应于适当时机手术根治;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性心内膜炎或其他部位的感染;输红细胞纠正严重贫血;应用抗心律失常药或电学治疗控制心律失常;心包引流缓解心包填塞;急性风湿性心脏炎或心包心肌炎患者,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抗风湿药治疗。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 3.药物治疗 (1)洋地黄类药物地高辛可口服或静脉注射,口服吸收良好,起始作用快,蓄积少,为儿科治疗心力衰竭的主要首选药物。毛花苷c(西地兰)及毒毛花苷k(毒毛旋花子甙k)仅供静脉注射。口服地高辛后70%~80%从肠道吸收,30~60分钟起作用,2~3小时

小儿急性心力衰竭急救后的护理管理研究

小儿急性心力衰竭急救后的护理管理研究 目的探究小儿急性心力衰竭急救后使用的护理管理有效性。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5月来该院收治的69例急性心力衰竭小儿患儿为研究对象,入院后对其实施有针对性的急诊救治与护理,探究护理结局。结果66例顺利出院,抢救成功率为95.65%。有3例患儿抢救失败,其中2例是因为先天性心脏病导致,另外一例因严重肺部感染,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对于小儿急性心力衰竭者,应在第一时间救治,在急救后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使用这种方式,可在最大程度上促进疾病转归,提升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标签:小儿急性心力衰竭;急救;护理管理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iveness of nursing management of children with acute heart failure after emergency. Methods 69 cases of children with acute heart failure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5 to May 2016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adopted the targeted emergency treatment and nursing after admission,and the nursing outcome was studied. Results 66 cases successfully left hospitals,and the success rate of rescue was 95.65%,and the rescue of 3 cases failed,including 2 cases died due to the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and 1 case died due to severe pulmonary infection. Conclusion The children with acute heart failure should be treated in the first time,and the targeted nursing measures are implemented after rescue,which can promote the progression of disease to a large extent and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ect,and it is worth further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in clinical treatment. [Key words] Children with acute heart failure;Emergency;Nursing management 急性心力衰竭是儿科常见病症,其主要引致原因为各类心脏疾病综合征引发的心功能不全疾病[1]。该疾病在一定程度上对患儿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如其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到救治,可挽回生命。在对该疾病患儿进行临床救治的过程中,必须做到精准快速,尤其要重视急救后的护理工作。结合实际情况,该文选择2015年5月—2016年5月来该院收治的69例急性心力衰竭小儿患者为研究对象,重点讨论心力衰竭急救后护理管理措施,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来该院收治的69例急性心力衰竭患儿为研究对象,患者符合国家卫生计生委最新制定的关于该疾病临床诊断标准,该实验通过该院伦理委员会审查,同意执行,患者监护人自愿参加实验调查,符合赫尔辛基宣言,在此同时签署了

支气管肺炎护理常规

支气管肺炎护理常规 1、环境与休息:定时通风换气,温湿度适宜,温度18℃-22℃,湿度55%-60%,尽量使患儿安静,耐心护理。 2、给氧:凡有呼吸困难、喘憋、口唇发绀,面色灰白等情况立即遵医嘱上氧。 3、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患儿口鼻分泌物,经常更换体位,同时轻拍背部,并鼓励患儿咳嗽,必要时遵医嘱雾化吸入,稀释痰液,利于咳出或遵医嘱予以吸痰。 4、发热护理:体温增高时密切观察体温变化,防止高热惊厥的发生,对高热者遵医嘱给予降温措施,保护皮肤及口腔清洁。 5、密切观察病情:如患儿出现烦燥不安,面色苍白,呼吸困难加重,心率>180次/分,呼吸>60次/分,肝脏在短时间内增大时,是心力衰竭的表现,应及时通知医生,配合抢救。 6、饮食:鼓励患儿进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饮食,少量多餐,并多饮水。 7、健康宣教:指导家长加强患儿营养,增强体质,多进行户外活动,按时预防接种,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支气管炎护理常规 1、环境与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温度20℃左右,温度60%左右,患儿注意休息,减少活动,以防咳嗽加重。 2、保证充足的水份及营养:鼓励患儿多饮水,使痰液稀释易于咳出,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饮食。 3、保持呼吸道通畅:观察咳嗽、咳痰情况,经常更换体位、拍背、促使痰液排出,必要时遵医嘱雾化吸入。 4、发热护理:低温时嘱其患儿家长多喂水,温水擦浴,体温38.5℃以上时遵医嘱予以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并保持全身皮肤清洁干燥及做好口腔护理。

手足口病护理常规 1、按传染病护理常规作好隔离治疗。 2、保持病室清洁、空气新鲜,定时消毒通风。 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①观察体温变化,若出现发热时立即通知医生予以相应措施。②观察患儿面色口唇是否红润及精神状态,定时测量生命体征,若出现异常时立即通知医生,配合抢救。③观察患儿疱疹情况是否有新疱疹发生。 4、遵医嘱做好口腔护理。 5、进清淡易消化饮食如面条、稀板,禁吃生、冷、硬、辣食物。 6、做好卫生;保持双手清洁,做到饮前便后洗后,对玩具、餐具定时消毒,患儿衣服被褥经常更换清洗。

新生儿肺炎的个案护理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个案分析 张纤 肺炎就是指终末气道、肺泡与肺间质的炎症,可能有单侧胸痛,深呼吸与咳嗽时胸痛,有少量或大量的痰。新生儿肺炎分为吸入性与感染性,而感染性肺炎有就是新生儿时期的常见病,以弥散性肺部病变及不典型的临床表现为特点,需及早诊断,正确处理,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一、病例资料 患儿王斌之子,男,母孕40+3周,胎盘脐带apgar评分不详,日龄12天,因咳嗽3-4天,加重2天入院。患儿4天前开始出现阵发性咳嗽,每次咳嗽1-2声,有密切接触感冒史,自予口服药物(不详)。近两天咳嗽加重,每次咳嗽3-4声,予口服感冒药物未见好转,人我科拟诊为“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收住新生儿监护病房。 二、治疗要点 立即给予暖箱、心电监护、吸氧、早期抗感染给予优立新,并给与乙酰半胱氨酸化痰,,气泵吸入缓解气道高反应,雾化后排痰,营养支持等治疗。 三、护理诊断 1、清理呼吸道无效:与呼吸急促,患儿咳嗽反射功能不良有关。 2、气体交换受损与肺部炎症有关。 3、药物代谢异常与自身免疫系统有关 4、潜在并发症:心力衰竭与严重缺氧、酸中毒有关。 四、护理措施 (1)清理呼吸道的护理。 协助患儿更换体位,一般每两小时更换体位一次;同时为患儿拍背,促使痰液排出改善肺扩张。叩背方法就是五指并拢,稍向内合掌,由下向上,由外向内地轻拍背部,拍击频率为100-120次/min。然后吸痰,吸痰的顺序为插入吸痰管至口腔咽部后放松吸痰管,左右旋转,向上提拉吸净痰液。新生儿吸痰时间不超过15s,以防因吸痰造成患儿缺氧,负压吸引应小于-300mmhg。动作轻柔,以免损伤呼吸道黏膜,导致黏膜水肿,阻塞呼吸道。吸痰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吸痰时注意观察患儿的面色、心率、SPO2以及痰的色、质、量,如有问题,及时告知医生,患儿如有不难受,应及时停止。如果患儿呼吸道分泌物粘稠,可采用氧气雾化吸入来湿化气道,促进分泌物排出。 (2)气体交换受损的护理 患儿具有呼吸困难,我们给与鼻导管吸氧,氧浓度为21%-40%,不能超过40%,氧流量为3-4l/min,2-3d后氧流量为1-2l/min,吸痰前调高氧流量1-2min,使血氧饱与度达到95%以上。及时调整氧流量,使SPO2维持在88%-93%,以避免高氧血症引起患儿视网膜病变。用氧过程要注意观察患儿的用氧效果,观察患儿面色、口唇、肢端的循环情况、SPO2及血气分析,及时调节氧流量。 (3)用药护理 新生儿的肝脏解毒及肾脏的排泄功能较差,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能力较低,药物的容量分布较大,血脑屏障较差,因此新生儿在用药种类及剂量方面取决于周龄、体重、病情。患儿诊断为感染性肺炎后,立即使用优立新治疗,抗感染要早期、联合、规律及全程用药。用药过程中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状况,注意有无恶心、呕吐、过敏、皮疹等现象。使用优立新局部易出现静脉炎,可通过减缓滴速来预防,

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护理查房

护理查房 喘息性支气管肺炎的护理 一、概述 喘息性支气管炎也叫哮喘性支气管炎,是一种过敏性质的、常与呼吸道感染有关的疾病。多发生在3岁以内的婴幼儿。常有湿疹及其他过敏史,尤以肥胖者多发。病程较长有反复发作史。多是由于上呼吸道感染了病毒所致。 二、病因 1、内在因素:婴幼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机体的免疫功能不健全,加上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故婴幼儿易患支气管肺炎。 2、环境因素:肺炎的发生与环境有密切的关系。 3、病原体:常见的病原体为细菌和病毒。病毒以呼吸道合胞病毒最常见,其次是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等。细菌以肺炎链球菌多见,其它有链球菌、葡萄球菌、革兰氏阴性杆菌及厌氧菌等。近年来,肺炎支原体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所致的肺炎日见增多。 三、临床表现 1、轻度 轻度仅表现为呼吸系统的症状及相应的肺部体征主要症状为发热、咳嗽、气促为主要变现。 (1)发热:热型不一,多数为不规则热。 (2)咳嗽:较频,初为刺激性干咳,极期咳嗽略减轻,恢复期咳嗽有痰,新生儿、早产儿仅表现为口吐白沫。 (3)气促:多在发热、咳嗽之后出现。 (4)体征:典型病例肺部可听到较固定的中、细湿罗音,以背部两肺下方脊柱旁较多,吸气末更为明显。此外,患儿常有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烦躁不安、轻度腹泻或呕吐等全身症状。 2、重症 重症除全身中毒症状及呼吸系统的症状加重外,尚出现循环、神经、消化等系统的功能障碍,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 (1)循环系统:常见心肌炎,心力衰竭。 (2)神经系统:常表现为精神萎靡、烦躁不安或嗜睡。 (3)消化系统:表现为胃纳差、吐泻、腹胀等。 四、病例分析 病例导入 患者25床患儿高家乐,男,2月,因“咳吼4天”于05-25入院。患者4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咳嗽,咳嗽呈阵发性,有痰不易咳出,鼻塞、流涕,稍喘,

小儿支气管炎病历

精品文档 住院病历 姓名:林立杰籍贯:甘肃武威 单位或住址:新华乡头坝七组别:男性 入院日期:2015年05年龄: 5 月12日 记录日期:2015年05月婚姻:未婚 12日 病史陈述者:患者家属职业:学生 可靠程度:基本可靠民族:汉族主诉:咳嗽、气喘、咳痰伴发热6小时。 现病史:患儿林立杰,男,5岁。于6小时前出现咳嗽、咳痰伴发热,痰不易咳出,有气喘,无气促、青紫,无呕吐、腹泻、抽搐、盗汗等症状,来我院就诊,行相关检查后门诊以“小儿支气管炎”收入住院。患儿起病以来,精神纳食尚可,睡眠可,大便稍稀,小便正常。 既往史:无高血压、糖尿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病等传染病史及其密切接触史,无手术史、外伤史及血制品输注史,无食物药物花粉等物质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个人史:生于原籍,长于原籍,无外地居住史,无血吸虫病疫水接触史,无地方病或传染病流行区居住史,无毒物、粉尘及放射性物质接触史,生活较规律,缺乏体力活动等不健康生活习惯。无冶游史,无性病史。 婚育史:适龄结婚,育有1子1女,配偶及子女均体健。 家族史:否认家族性遗传病、传染病史,无糖尿病、高血压家族史。 体格检查 体温:39℃脉搏:110次/分呼吸:22次/分体重:16kg 患儿发育正常,神志清楚,咽红,颈软,气管居中,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哮鸣音、痰鸣音及细湿性罗音。心前区无隆起,无抬举样搏动,心界不扩大,心率:110次/分,心律齐,心前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坦,未见胃肠蠕动波,腹软,全腹未触及包块。未扪及包块,肝脾无扪及,胆囊未扪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肛门外生殖器检查未见异常。脊柱四肢无畸形,四肢肌张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辅助检查:待查。 入院诊断:小儿支气管炎 医师签名:刘帆 首次病程记录 2015年05月12日10:20 . 精品文档痰不易咳出,咳痰伴发热,于6小时前出现咳嗽、患儿林立杰,男,5岁。 有气喘,无气促、青紫,无呕吐、腹泻、抽搐、盗汗等症状,来我院就诊,行相收入住院。患儿起病以来,精神纳食尚可,关检查后门诊以“小儿支气管炎”

支气管肺炎护理查房

支气管肺炎护理查房 2015年2月16日 患者姓名:王妍舒床号:21床住院号:3282 诊断:支气管肺炎主持人:凌秀兰目的:学习相关知识查房地点:护士站 参加人:全体人员(权丽娜、陈燕芬、赵欠、王苗苗、王海艳、张敏、王倩、张培、郭萍、张林)护理部李爱芳 查房记录: 郭萍介绍病情:患儿,女,三月,以“发热、咳嗽3天”于02-10,12:00抱入病房,意识清醒,呼吸稍促,咽红,痰多不易咳出。 无药物过敏史。体温38.8℃,予抗炎抗病毒治疗及雾化吸 入Bid. 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王倩:(一)、气体交换受损——与肺部炎症有关。 护理措施:1、监测患儿生命体征,注意观察呼吸节律、频率,有无呼吸困难、紫绀等。 2、采取有利于呼吸的体位,半卧位或高枕卧位。 3、给予持续低流量氧气吸入(1-2L/min),注意监测 氧疗效果。 4、给予翻身拍背,以利于痰液排出。 (二)、清理呼吸道无效——与年幼咳嗽无力痰多粘稠、不易咳出有关。 护理措施:1、保持室内环境清洁,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

2、摄入足够的水分。 3、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每日二次。 王苗苗:(三)、体温过高——与感染有关。 护理措施:1、严密监测体温变化并记录。 2、体温超过39℃,予以物理降温。如冰袋冷敷、冷毛巾 湿敷或遵医嘱行药物降温,注意观察降温效果。 3、对体温变化给予合理解释,以缓解紧张恐惧情绪。 4、保持室内环境清洁,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 5、指导家属给患儿多喂水,给予有营养易消化清淡的饮食。 6、出汗后及时更换被服,并注意保暖。 (四)潜在并发症:心力衰竭——与肺动脉压力增高及心肌受累有关。 护理措施:1、观察患者意识、面色、呼吸频率,心率变化。 2、严格控制输液滴速,每公斤体重1ml/min,每15分钟巡视1次。 3、发现烦躁不安、面色苍白、气促伴心率加速(大于 160-180次/分),当心衰表现时,应及时通知医生,并给予 相应处理。 张培进行护理小结: 患儿以“发热、咳嗽7天”为主诉入院。入院后及时制定有效的护理计划,并按医嘱给予补液、抗炎、止咳等对症治疗。

小儿心力衰竭的诊治指南

小儿心力衰竭的诊治指南 【诊断】 心衰的诊断是综合病因、病史、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作出的。心衰的临床表现是诊断的重要依据。 一、临床表现 (一)心肌功能障碍 1.心脏扩大。 2.心动过速。 3.第一心音低钝,重者可出现舒张期奔马律,但新生儿时期很少听到。 4.外周灌注不良,脉压窄,少部分患儿出现交替脉,四肢末端发凉。 (二)肺淤血 1.呼吸急促:重者有呼吸困难与发绀。新生儿与小婴儿吸乳时,多表现为气急加重、吸奶中断。 2.肺部啰音:肺水肿可出现湿啰音。肺动脉和左心房扩大压迫支气管,可出现哮鸣音。 3.咯泡沫血痰:系肺泡和支气管黏膜淤血所致,但婴幼儿少见。 (三)体循环淤血 1.肝脏肿大伴触痛,短时间内增大,更有意义。

2.颈静脉怒张:可见颈外静脉膨胀(半坐位),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婴儿此体征不明显,但可见头皮静脉怒张等表现。 3.水肿:小婴儿水肿常为全身性,眼睑与骶尾部较明显,体重较快增长,但极少表现为周围凹陷性水肿。 【治疗】 一、一般治疗 1.休息和饮食:卧床休息,烦躁不安者应使用镇静剂,如苯巴比妥、地西泮(安定)等。应吃含丰富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给予低盐饮食。严重心衰时应限制水入量,保持大便通畅。 2.供氧:应供给氧气,尤其是严重心衰有肺水肿者,对依靠开放的动脉导管而生存的先心病新生儿,如主动脉弓离断、大动脉转位、肺动脉闭锁等,供给氧气可使血氧增高而促使动脉导管关闭,危及生命。 3.体位:年长儿宜取半卧位,小婴儿可抱起,使下肢下垂,减少静脉回流。 4.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心衰时易并发肾功能不全。进食差易发生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长期低盐饮食和使用利尿剂更易发生低钾血症、低钠血症,必须及时纠正。 二、病因及合并症的治疗 病因对心衰治疗很重要,如有大量左向右分流的先心病,易合并肺炎、心衰,药物治疗不易奏效。上述患儿宜控制感染后,尽快治疗先心病。高血压和肺动脉高压所导致的心衰,亦须及时

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及其护理

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及其护理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简称心衰,是指心脏在充足的回心血量的前提下不能泵出足够的血液,以满足正常代谢和生长发育的需要。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小儿时期心衰以1岁以内发病率最高,其中尤以先天性心脏病引起者最多见。心肌炎、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心糖原累积症等亦为重要病因。其诱发心衰的原因常为支气管肺炎,以婴幼儿支气管肺炎、毛细支气管炎引起的心衰最为常见。儿童时期则以风湿性心脏病和急性肾炎所致的心衰较多见。此外,克山病、重度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维生素B1缺乏、电解质紊乱及缺氧等也可引起心衰。 当心脏发生心肌病损或长期负荷过重,心肌收缩逐步减退。早期通过加快心率、心肌肥厚和心脏扩大等进行代偿,调整排血量,以满足机体的需要,这个阶段为心功能代偿期,临床上不出现症状。后期心功能进一步减退。当上述代偿措施已不能维持足够的心排血量时,则出现静脉回流受阻,体内水分储留、脏器瘀血等心衰的临床表现。 二、临床表现: 婴幼儿心衰的临床表现有一定特点。常见症状为呼吸快速、表浅,喂养困难,体重增长缓慢,烦躁多汗,哭声低弱,肺部可听到干罗音或哮鸣音,肝增大达肋下3cm以上。心脏增大,心率可增快

达150~200次/分,多能听到奔马律。浮肿首先及于颜面、眼睑等部位,严重时鼻唇三角区呈现青紫。 年长儿心衰的临床表现与成人相似,表现为:①心排出量的不足:出现心动过速、心脏扩大、奔马律、脉细弱、肤色苍白、湿冷、全身乏力或烦躁、厌食。②体静脉瘀血:肝肿大、颈静脉怒张、肝颈反流试验阳性、水肿、尿量减少。③肺静脉瘀血:呼吸困难、气促、端坐呼吸、鼻翼扇动、青紫、肺部可闻及湿罗音,咳嗽、声音嘶哑。 心衰临床诊断指征如下:①安静时心率增快,婴儿>180次/分,幼儿>160次/分,不能用发热或缺氧解释者。②呼吸困难,青紫突然加重,安静呼吸达60次/分以上。③肝大达肋下3Cm以上,或在密切观察下短时间内较前增大,而不能以横隔下移等原因解释者。④心音明显低钝,或出现奔马律。⑤突然烦躁不安,面色苍白或发灰,而不能用原有疾病解释。③尿少、下肢浮肿,已除外营养不良、肾炎、维生素B;缺乏等原因所造成者。上述前四项为临床诊断的主要指征。尚可结合其它几项以及1~2项辅助检查进行综合分析。 三、辅助检查: 包括:①胸部 X线检查:心影普遍增大,搏动减弱,肺纹理增多,肺部瘀血。②心电图检查:不能表明有无心衰,对病因诊断及指导洋地黄应用有帮助。③超声心动图检查:心室和心房腔扩

支气管肺炎的护理体会(一)

支气管肺炎的护理体会(一) 支气管肺炎(bronchopneumonia)又称小叶肺炎,是小儿最常见的肺炎,它是由各种不同病原体及其他因素所引起的肺部炎症。以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肺部固定湿啰音为共同临床表现,多见于3岁以下婴幼儿。我院于2009年10月收治支气管肺炎患儿20例,经精心治疗和护理均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一般护理 1.1环境将不同病原患儿尽量分开房间收住,接触患儿,注意消毒隔离操作。病室每天定时紫外线消毒1小时,开窗通风换气2~3次,每次20~30min,室内温度要保持在18℃~20℃,湿度为55%~65%,患儿内衣应宽松,及时更换尿布,使患儿感觉舒适,各种处置集中进行,安静、舒适的环境能使患儿更好地休息和睡眠,有利于病情好转。 1.2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缺氧症状根据病情采取相应的体位,凡有缺氧症状,如呼吸困难、口唇发绀、烦躁、面色灰白等情况时应立即给氧。一般采用鼻导管给氧。氧浓度为0.5-1L/min,氧浓度不超过40%,氧气应湿化,以免损伤呼吸道黏膜。缺氧明显者可用面罩给氧,氧流量2-4L/min,氧浓度50%-60%。若出现呼吸衰竭,则使用人工呼吸器。 1.3发热护理支气管肺炎患儿常有发热,发热时帮患儿松解衣被,及时更换汗湿衣服,并用热毛巾把汗液擦干,以免散热困难而出现高热惊厥;同时也避免汗液吸收、皮肤热量蒸发而引起受凉加重病情。体温在38.5℃以上按医生要求予物理降湿或药物降温,如酒精擦浴、冷水袋敷前额等,对营养不良、体弱的病儿,不宜服退热药或酒精擦浴,可用温水擦浴降温。退热处置后30~60min复测体温,高热时须1~2h测量体温一次,及时做好记录。并随时注意有无新的症状或体征出现,以防高热惊厥或体温骤降。给患儿多喝温开水或者静脉补液,以免大量出汗引起虚脱。 1.4饮食肺炎患儿在患病期间要有足够的水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于消化的食品。喂养时将头部抬高,鼓励较大的患儿多喝水,适量喝些新鲜果汁,宜食半流食品,如稀饭、烂面条、鸡蛋汤等。如果不能进食,则需要静脉输液等治疗。 2密切观察病情 2.1若患儿出现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呼吸加快(>60次/分)、心律增快(>160-180次/分)、出现心音低钝或奔马律、肝脏短期内迅速增大时,考虑肺炎合并心力衰竭,应及时报告医生,立即给予吸氧,并减慢输液速度。若患儿突然口吐粉红色泡沫痰,应考虑肺水肿,可给患儿吸入经20%-30%乙醇湿化的氧气,间歇吸入,每次吸入不宜超过20分钟。 2.2若患儿出现烦躁、嗜睡、惊厥、昏迷、呼吸不规则等,应考虑脑水肿、中毒性脑病的可能,应立即报告医生并配合抢救。 2.3若患儿病情突然加重,体温持续不降或退而复升,咳嗽和呼吸困难加重,面色青紫,应考虑脓胸或脓气胸的可能,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抢救。 3健康教育 3.1向患儿家长讲解疾病的有关知识和防护知识。指导家长合理喂养,多进行户外活动;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避免着凉,但不宜穿得过多。 让家长了解所用药物名称、剂量、用法及副作用;指导患儿不随地吐痰、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捂住嘴,尽量使痰飞沫不向周围喷射。 3.2心理护理与小儿及其家属建立伙伴关系,体谅患儿家属紧张焦虑等心情,耐心解答家属疑问,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小儿的特点行有效沟通,关注小儿家庭成员的心理感受和服务需求,向家长讲明患儿的病情、治疗方案及预后,加强家属的心理支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