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思想ppt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阳明已将道德规范的认同 与教育提升到道德实践的高 度,超越了“礼”的认识阶 段,直接论及“习礼”的行 为举止。“习礼”有利于道 德修养,活动筋骨,锻炼身 体。
8
2、论教育过程
辨明所学知识的是非正误,
以求掌握精准可靠的知识。
解决困难疑惑


行 在实践中检验 真理

在“有疑”的情况下进行,目 的是使所学的东西融会贯通
2
目录 一、生平简介 二、“致良知”的教育目的 三、教育思想
3
一、生平简介
5岁 仍不能语 10岁 作诗,惊四座 12岁 便知,“第一等事恐怕不是读书 登第,应该是读书学做圣贤”。 17岁 赴南昌居住一年,潜心练习书法 21岁 中举人,钻研朱熹“格物穷理” 28岁 中进士,授兵部主事。 31岁 告病还乡,修道养性,行导引术
论教学原则 3
论学习方法 4
儿童教育思想
5 教育心理思想 6
6
三、教育思想 1、论教育内容 2、论教育过程 3、论教学原则 4、论学习方法 5、儿童教育思想 6、教育心理思想
7
1、论教育内容
核心
歌诗
“书”非泛指一切书 籍,而是特指《尚书》 之书。能开发智力, 增加知识,调节情绪。
读书 习礼
“歌”是指用带有音乐旋 律的声调去大声歌颂的内 容。
王守仁的教育思想
1
王守仁(1472-1529) 汉 族。浙江余姚人。字伯安, 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 故又称王阳明。中国明代 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 文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 学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 儒家、佛家、道家,而且 能够统军征战,是中国历 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封 “先儒”,奉祀孔庙东庑 第58位。
16
17
4
二、“致良知”的教育目的
王阳明的教育思想是以他的主观 唯心主义的“心学”为基础的。思 想的核心“心即理” ,他认为万事 万物及其运行规律,以至人类社会 的各种道德规范,都是心所固有的, 是由心派生出来的。
而心的本体就是"良知"。圣人之所 以为圣人,是因为天理纯全,良知
5
论教育内容 1 2
论教育过程
评价
大明王朝三百年只出阳明一人,立德,立言,立功,皆居冠顶, 千古无出其右者。-------《明朝一哥王阳明》
可谓震霆启寐,烈耀破迷,自孔孟以来,未有若此深切著明者 也 -------黄宗羲
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 。-------《明史》
“我邦阳明学之特色,在其有活动的事业家,乃至维新诸豪杰 震天动地之伟业,殆无一不由于王学所赐予。” --------高濑 武次郎 “中国历史上能文能武的人很多,但在两方面都臻于极致的却廖若晨星。 三国时代曹操、诸葛亮都能打仗,文才也好,但在文化的综合创建上毕竟 未能俯视历史;身为文化大师而又善于领兵打仗的有谁呢?宋代的辛弃疾 算得上一个,但总还不能说他是杰出的军事家。好像一切都要等到王阳明 的出现,才能让奇迹真正产生…… ---------余秋雨
10
4、论学习方法
1)自求自得 • 心即理也,学者学此心也,求者求此心也 2)静处体悟 • 静坐独处,反观内视,悉心体悟,摈弃私欲
• 学问也要点化,倒不如自家解化者,自一了百当。不然,
3)自家解化 亦点化许多不得
• 就学者本心日用事为间,体究践履,实地用功
4)事上磨练
• 圣人亦是学知 人胸中各有个圣人 是非之心,人皆有

“学”是教育过程的开端,是认识事物的起点。
9
3、论教学原则
1)循序渐进
• 主要依据人的心理特征和智能水平发展规律提出
2)知行合一
•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3)学思结合
• 学:去人欲,存天理 • 思:思曰睿,睿作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知,
思其可少乎?
4)学有本末
• 为学有讲明,有践履·…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 所先后,别近道矣
5)批判判断 之
11
5、儿童教育思想
揭露和批判传统儿童教育不顾儿童身心特 点。
儿童教育必须顺应儿童的性情。 儿童教育的内容是“歌诗”“习礼”和
“读书”。 要“随人分限所及”,量力施教。
12
6、教育心理思想
兴趣与教育
在教育时,要遵从儿童的学习兴趣,使儿童 按自己的兴趣去接受教育,保持“中心喜悦”
学习志向
学习志向对人一生的治学具有导向作用和动 力作用
学习情感
“中心喜悦”能使教育效果“进自不能已”
学习意志
受教育者必须将意与志全部投向学习活动, 刻苦专研,持之以恒
学Biblioteka Baidu态度
保持“笃实”、“恬淡虚心”、“宁静致远” 的学习态度
13
1、“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2、“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 3、“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4、“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5、“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四句教) 6、“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 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7、“有志于圣人之学者,外孔、孟之训而他求,是舍日月之明,而希光于萤爝 之微也,不亦谬乎?” 8、“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二氏自私 其身,是之谓小道。” 9、“殃莫大于叨天之功,罪莫大于掩人之善,恶莫深于袭下之能,辱莫重于忘 己之耻,四者备而祸全。” 10、“夫学贵得之于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 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 况其出于孔子者乎?” 11、“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 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 12、“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 14
☆对后来者的影响
作为士大夫,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 上,阳明先生是屈指可数的几位既 有“立德”、“立言”,又有“立 功”人,其德行、事功,至今仍受 到读书人的敬仰,可见其巨大之人 格魅力。
可能是因为王阳明的唯心主义学说 的原因吧,在教科书上没有什么关 于他的介绍。《明史》评:终明之 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 (王阳明)者。中国历史上“立德、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