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畅园杂谈讲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寄畅园杂谈
200930410235
今夏,和同学结伴到苏杭一带游园。
无锡临近苏州,康乾盛世两帝14次临幸,自然不可不逛寄畅园。
苏州园林逛多了,总觉得山林意趣不足,若说沧浪亭有山林意趣,那么寄畅园的山林意趣更是苏州园林之“糯”所无法企及。
行前zy老师曾与我们谈及寄畅园,将她比作“老人”;史上最大煞风景者乾隆认为“江南诸名胜唯惠山秦园最古”,曾赋“轻棹沼寻曲水湾,秦园寄畅暂偷闲,无多台榭乔柯古,不尽烟霞飞瀑潺”等诗句。
虽历史不如沧浪亭久远,其苍古之情并无二致。
说寄畅园苍古,得说寄畅园历史。
在wzt同学的推荐下,我正在读《明代江南园林研究》。
读书过程中,我逐渐认识到我对中国古典园林的直接认识来自现存的园林,而现存之园林大多只能反映清或是清末时的状态。
学界已有的一些关于中国古典园林的研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只突出对于晚清园林的理解,并没有一个整体性的把握。
《明代江南园林研究》作者顾凯认为这其实是一种黑格尔式的线性发展观:将现存园林作为最晚一个阶段的产物,可以作为最佳代表。
【1】在当代新的学术思潮已不认可这种历史观,对中国古典园林的研究也需要突破习见的整体化、静态化、简单化的认识方式。
【2】
那么,我们对一个园子的赏析,也必须深入到园林史的研究中,在特定的时空中考察其变化。
1沿革
1.1凤谷行窝
明正德年间,秦金以惠山寺僧舍沤寓房建别业“凤谷行窝”。
凤谷行窝名称的由来, 通常认为秦金号凤山,凤谷表示园的归属,,惠山又称九龙山。
龙山配凤谷,自然合宜;行窝则是自谦之词,指园子风格简朴素淡。
【3】明代中后期别墅园林盛行,成书于明末的《园冶》对山林地的评价明显高于城市地,“园林惟山林最胜”,而凤谷行窝无疑处于自然风光优美的山林地。
这处基址位于惠山寺北,乔木参天、虬枝拂地。
正统十年(1445年),惠山寺遭火灾,巡抚周忱认为是寺左地势平缓,左缺青龙所致,于是用烧毁的瓦石堆筑了一座护山,这就是寄畅园西部假山的前身。
青龙属木,墩上种树是题内应有之义,所以几十年后秦金筑凤谷行窝
时,已是“乔松古木合围者以数百计”【4】。
又因在惠山脚下,引二泉之水入园也是少不了的。
在这样一处林木葱郁、地势起伏、溪涧萦绕的基址上,秦金只须因形就势,略作收拾,简朴地点缀些亭桥即可。
秦金逝世后,园子转给了同宗的秦翰、秦梁父子,父子两人对行窝做了一定的改筑。
秦金时还只是开涧、听泉,到秦翰时开始凿池聚水,即后来锦汇漪的前身。
广栽修竹,到秦耀时已经蔚然成景。
另外还在园后案墩筑为假山,在明代以石为山的假山营造方式依然大量可见,此时期寄畅园主要关注石头自身形态,借以象征真山,无疑为白居易“聚拳石为山”的遗风,后来此法走入末流。
1.2寄畅山水荫
明万历26年至27年,第三代园主秦耀对园子进行大规模改建,借王羲之“寄畅山水荫”诗句意,更名为“寄畅园”,并请王穉登作园志《寄畅园记》,宋懋晋绘制《寄畅园五十景图》王穉登在《寄畅园记》记述了园林的概貌,园门设在东墙,(周维权先生解读似乎有误此时期园门在北墙)入门西折东为另一扉“清响”,此处多种竹子。
出扉门便是水池“锦汇漪”,水源来自惠山泉。
由“清响”经过一段廊子到达“知鱼槛”,从此处折而南为“郁盘”,有廊连接于“先月榭”,廊的尽端为书斋“霞蔚”。
往南便是三层的‘凌虚阁’高出林梢,可俯瞰全园之景。
再折而西,跨涧过桥登假山上的“卧云堂”,旁有小楼“邻梵”,登之可数寺中游人。
循径往西北为“含贞斋”,阶下一古松。
出含贞斋循山径至“鹤景”和“栖元堂”,堂前层石为台,种牡丹数十本。
往北进入山涧,涧水流入锦汇漪。
经过跨越锦汇漪北端的七星桥,到达“涵碧亭”。
亭之西侧为“环翠楼”,登楼南望“则园之高台曲榭、长廊复屋、美石嘉树,径迷花亭醉月者,靡不呈祥献秀,泄秘露奇,历历在掌”。
【5】《五十景图》和《寄畅园记》正好带领游人游赏了一遍。
王穉登总结该园特色在于水泉之胜,“秦公之园,得泉多而取泉又工,故其遂出诸园之上。
”从五十景图中我们确实也可以看到泉水流经曲涧,最后形成“飞泉”,汇入“锦汇漪”一派山环水绕的景象。
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土山上置奇石的做法,可见以石为山的营造方式,在明后期还在延续。
后来秦燿逝世,园分两房四子,遂分裂。
图1-1秦燿寄畅园复原想象图,《不朽的林泉》,页205
图1-2“飞瀑”,宋懋晋《寄畅园五十景图》
1.3山色溪光
清康熙初年,秦燿曾孙秦德藻,又将园子并归,聘造园名家张南垣之侄张轼对园子精心改造,奠定格局,风景益胜。
寄畅园今存山水景观,掇石艺术、八音涧、七星桥、美人石等,
主要为该阶段遗存。
【6】“山色溪光,”为康熙所题,可以此御题体会园子要义。
此时寄畅园面貌已经同王穉登所见的明代格局很不一样:全园面积减小,“锦汇漪”在,但面积已大为缩小;差异最大的是“锦汇漪”西部,以山景成为园中的重要景致。
【7】张南垣以叠山著称,张轼对寄畅园的改造也主要体现在山体上。
他将山体挖开,辟出一条深谷,并将泉水引至谷底,使假山有了层次。
另外,张轼还一些建筑的位置挪到园东,使园林布局更加洗练,并于园外环境统一:园门由北面改到东面,横跨水面的“知鱼槛”、池中的“涵碧亭”、池西的长廊全部移到池东岸,“宛转桥”改为七星桥,联系园东、北面的交通;无锡县城位于寄畅园东,面向山林背向城市,向西经由水池过渡到园内假山,最后延续至园外真山,形成城市人间到天然山水的有机过渡。
【8】
图1-3,南巡盛典,清
1.4古园今昔
史上名园常遭遇朝代更迭、或是园主家道中落等原因而难以为继。
寄畅园建园400余年至今而不易二姓简直可以说是奇迹。
近代寄畅园遭受战争破坏,秦家所作的修复为历史名园保存了基本框架。
1954年惠山横街拓建,寄畅园东南边界向西缩进3~7米不等,但将贞节祠和秉礼堂划入寄畅园内,因此新辟了南入口。
虽说寄畅园四百多年来到现在,园子格局、丘壑尽变,但延山引水、古树参天的苍古廓落之境无异,这不得不提秦氏家族对园林的经营,还有复园者李正教授的匠心。
1980年始,李正教授主持寄畅园的修复工作,先后重建“邻梵楼”、“梅亭”,翻建“嘉树堂”,和东南部的修复工作。
李正教授尊重历史,结合现状,科学考证,修旧如旧,使一代名园终于以其鼎盛时期面貌示人。
李正教授定1771年《南巡盛典》之《寄畅园图》定位
园林修复蓝本原因有三:一、鉴于在康乾时期,因两帝临幸,园主对园林不断丰富提高,园景益臻完美。
二、为与谐趣园南北对照。
三、寄畅园今存格局大体为清康乾时期,与明代格局已很不一样,且明时寄畅园面积比现状大,难以明时为蓝本复原。
图1-4,寄畅园现状平面图,引自《造园意匠》2延山引水
陈从周先生云:“山贵有脉,水贵有源,脉源贯通,全园生动”【9】,这不正是寄畅园的写照吗?寄畅园可谓“延山引水”之极则,其妙在“利用地形,巧于结合外因,冶内外于一炉,纳千里于咫尺,能突破有限空间,以少胜多,小中见大。
”【10】寄畅园背山临水,与寺为邻,右接锡山,后倚惠山,可见寄畅园的选址是十分成功的,前文也有论述到,今西部山林景观,大体为秦金营建凤谷行窝之前惠山寺堆筑了一座护山,应该说今所见的“延山引水”的格局,不得不提秦金相地得宜。
2.1延山
2.1.1“惠山”,“锡山”孰借?
回到相地选址的问题,寄畅园周边的区域有惠山和锡山,寄畅园在水平位置上与惠山、锡山距离相约,均是可借之景,为什么偏要选择“枕惠山,观锡山”的因借模式?我尝试作一些推测:一、为更好地借两山之景,秦金选择在两山之间建园。
二、两山之间,惠山山麓有惠山寺,明代山林别墅流行与寺庙为邻,因此选择在惠山寺北建园。
三、惠山是主峰,锡
山是次峰,这一地势决定了寄畅园借惠山山势,而观锡山龙光塔山景。
四、虽说是“枕惠山”,其实寄畅园离惠山山麓还有一段距离,而惠山寺鉴于风水考虑而所堆筑的护山,恰好可以当做惠山余脉,延山的土丘。
虽不在惠山山麓,但由于视距的控制,空间氛围的营造,凤谷行窝时期已有未山先麓的格局。
图2-1寄畅园位置环境图,选自李正,因地制宜巧借外景——浅谈无锡寄畅园的造园艺术2.1.2掇山技艺的变化
吴肇钊在《夺天工》中提到“延山的手法,是园林造山中最理想的,因其能将大自然引渡入园”,在寄畅园这与其说是手法的高超,倒不如说是相地得宜,巧于因借。
但是,寄畅园的叠山一直都有强调“延山”,明末张轼对山的改造,是沿袭张南垣截溪断谷之叠山法,土山置奇石的做法已被取代。
张南垣叠山法强调参照画理,再现自然中人们常接触到的山根山脚,营造未山先麓的气势,另外选用的黄石与惠山土质统一,显得与惠山气脉相连。
这些都使寄畅园未山先麓的形势更为强烈,山林气更浓。
图2-2张轼遗构,作者自摄
图2-3笔者自摄,这两张照片其中一张摄于鼎湖山,另外一张设于寄畅园。
请猜猜哪一张是寄畅园。
2.2引水
2.2.1曲涧悬淙
秦金建园早期引二泉之水,凤谷行窝已是地势起伏,溪涧萦绕之地,至秦燿改筑,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
王穉登在《寄畅园记》中评价道:“其最在泉”,又有如下记述“茂林在上,
清泉在下,奇峰秀石,含雾出云,于焉修褉,于焉浮杯,使兰亭不能独胜。
”山间流淌的涧水与锦汇漪具有天然落差,最后形成瀑布泄入池中,而赏瀑的最佳位置在宛转桥和涵碧亭。
【11】
图2-4明代时涵碧亭,宋懋晋《寄畅园五十景图》
2.2.2八音涧
张轼时筑八音涧,开辟深谷,泉水穿流谷底,更是将引水做到极致。
山谷本幽静,但因夹涧而产生了共鸣箱的音响效果,又因跌落高差不一,落水潭深浅的变化、和明流、暗流的敞音和闷音的变化而产生“无弦琴”的联想。
【12】游人走在幽邃的深谷中,眼前是浑厚的黄石峭壁,头顶是密不见日的林木,脚下是叮咚流淌的山泉,虽然是一座人工假山,却有“群峰造天,深岩蔽日”的真山气象。
【13】
2.2.3锦汇漪
八音涧从西南流向东北,延展开成平波澹澹的水池,形成园中开阔明净的空间。
周围假山、建筑、林木的巧妙安排,勾勒出曲折窈窕的水面轮廓。
尤其以池东临水建筑知鱼槛和西岸伸向池心的鹤步滩石矶夹持,使空间呈现“放——收——放”的对比,增加了风景的层次,这一夹持,也使得建筑的布局显得更为疏朗。
另外东北角七星桥和跨水廊桥二度分割,形成了意趣不同的小水面,使锦汇漪显得深邃不尽。
图2-5锦汇漪,作者自摄
3惠山园与谐趣园
乾隆十六年,乾隆皇帝第一次巡游江南,驻跸寄畅园。
园林美景给他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即令随行宫廷画师绘图作为回京仿建的参考。
后来在万寿山东麓仿建了惠山园,其地理位置相似,借景条件也相仿。
惠山园的主要山水格局,无论在“形”或是“神”上与寄畅园有许多相似之处。
北部有土丘高出地面5m左右的大块巨石,形似万寿山余脉,这与寄畅园和惠山的关系相似;这里原是地势低洼的池潭,水位与后湖有将近2米的自然落差,经穿山引水疏导可成夹谷与水瀑,类似寄畅园的“八音涧”,富山林野趣。
【14】
经穿山引水,从“寻诗径”中婉转下泻,顺着山势迂回盘桓流入水池。
惠山园南部以水景为中心,水面成曲尺形,水池的四个角位都以跨水的廊、桥等分出水湾与水口,使水面有不尽之意,知鱼桥斜卧波面的意图与寄畅园相同。
【15】
惠山园在嘉庆年间改建,并命名为谐趣园。
池北岸建起了庞大的涵远堂,原有的地势高差被削弱,破坏了惠山园时期的园林山水格局;园林建筑的高密度布置,池岸周以连廊,形成了以水池为中心内聚感更强的空间,与原来惠山园时期“靠山麓、“半围廊”的格局,削弱了自然山水林泉的气氛,许多学者认为是个倒退。
图3-1谐趣园byWZT
4思考
4.1 历史的语境
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学习和研究,需在特定的时空中对复杂多样的动态变化作出考察。
中国古典园林史源远流长,我们能从中吸取养分的也不仅仅是明清时期的园林;另外针对某个园子的学习和研究,也应注意到园林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历史现象,对园林的理解需要较为全面的把握,从历史中把握园林的变迁,自然能够逐渐摸索出一些线索。
但这并不是一个线性的过程,可能是否定之否定的螺旋上升的发展过程吧。
如曹汛先生概括叠山手法的演变,第一个阶段流行的叠山手法“是写实的,效仿真山,尺度上也接近真山”,做得“有若自然”,时间是“春秋末到战国时期已经出现,秦汉已很普遍,后汉形成高超,到南北朝时期这样蛮干的还大有人在,隋唐以后逐渐少起来”;第二阶段可谓“小中见大”,以白居易“百仞一拳”为要义的土山置石。
第三阶段自明万历以来,参照画理,产生于更早期的“效仿真山”,“有若自然”的造山传统又展现出新的活力,不同前代的是“从整体把握山形气势,艺术地再现山的一部分”。
【16】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叠山的风格是不断在变化,但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一个成熟的体系,本与自然,高于自然的特点,师法自然的原则无异
4.2变与不变之标准
那么,对园子的评判,恐怕也有变与不变的标准吧。
从前我对狮子林的看法,就常引用计成或是沈复的评论“排如炉烛花瓶,列似刀山剑树”、“城中最著名之狮子林,虽曰云林手笔,且石质玲珑,中多古木;然以大势观之,竟同乱堆煤渣,积以苔藓,穿以蚁穴,全无山林气势。
以余管窥所及,不知其妙。
”
实际上,狮子林并非出于云林手笔【17】,狮子林假山这一形态,至今仍有相当程度存留元末积土累石的风格,【18】而计成,沈复的审美判断是基于明末流行的叠山风格,这样的评价是否中肯?
历史上对狮子林的评判褒贬不一,但就惠山园改筑成谐趣园,或推而广之说清漪园重建成颐和园,学界普遍认为某些局部的改动、改建后景点的经营和景观组织,远逊于乾隆当年的艺术水平,甚至出现不少败笔,建筑与自然的融糅不如清漪园时期,山嵌水抱的形势被削弱了。
可见讲究师法自然,天人合一,寄情山水,是中国古典园林不变的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1】【2】顾凯,明代江南园林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页6
【3】【4】黄晓,凤谷行窝考——锡山秦氏寄畅园早起沿革
【5】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清华大学出版社,页404
【6】李正,造园意匠,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页349
【7】顾凯,明代江南园林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页149
【8】【13】高居翰,黄晓,刘珊珊,不朽的林泉,三联书店,页211
【9】陈从周,说园,
【10】李正、汪君洁,无锡寄畅园艺术初探
【11】(明)王穉登,寄畅园记,收录于《中国历代名园记选注》
【12】吴肈钊,夺天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页66
【14】【15】冯忠平,中国园林建筑,清华大学出版社,页88
【16】曹汛,略论我国古代叠山艺术的发展演变,页74-83
【17】孟平,狮子林史考,东南大学硕士论文,页35
【18】陆小新,世界遗产苏州狮子林假山真实性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