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23讲 泻下剂:寒下法、大承气汤及附方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剂学 23讲
上一次讨论到泻下剂寒下法的第一个方剂,大承气汤,这个大承气汤,从它的主治证候,病机分析到方义分析,功效归纳,到最后变证要点,基本我们都讨论完了。下面呢,从大承气汤演变到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以及现代中西医结合,治急腹证所配的复方大承气汤,形成了一个系列,特别是三承气汤,是做为大承气汤这个系列里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下面我们就讨论附方,小承气汤。
小承气汤和大承气汤比较,大黄量是没有变,厚朴量减少了,只剩四分之一。枳实也减少了,而且大黄又不后下,那这个方泻下作用,就缓和得多,叫它轻下热结。后世有很多方剂,利用小承气汤做为一个基础方,经过配伍,也经常用于兼有热实互结的证候,所以这个方,既是大承气汤衍生出来的加减方,又成为一类病证的热实互结不甚的,这一类的基础方。
我记得那时候年轻人,想了按中医这个,该用什么就用什么,西医实际上就是除了补点液,其它办法没有。不做手术没有办法。那边医疗队也往这边赶,这边一天一夜用七付药。因为煎熬一次,又分很多次吃,同时又药灌肠,一天一夜当中要用得很多,大家天天守着这个病房。终于一天一夜差不多的时候,到清早,护士说,一下子就通了。一开始有点通,护士来说,家人说有点打屁了,外科上一屁值千金!对吧?西医不相信,是不是哦,当然这个东西也找不到证据。后来有一点通了,西医也不相信。这个可能是你灌肠远程出来的,这个不能算。到最后一下,全部通了。等手术队将近又过了大半天,赶到的时候,不用做手术了。一周后出院了。所以医疗队很奇怪,你中药能够治,这是典型的一种中西医结合了。能够解决这个,那以后就固定一些方案在观察,就那一年,总共十例肠梗阻病人,一个都没做手术,全部用这个中西医结合的方法。那是69,70,71前后这段时间。在外面报导里,中西结合治肠梗阻,复方大承气这一类的方。成功率很高。
调胃承气汤
组成
大黄、甘草、芒硝
功用
缓下热结
主治
阳明病胃肠燥热证,大便不通,口渴心烦,蒸蒸发热,或腹中胀痛,或为谵语,舌苔正黄,脉滑数,以及胃肠热盛而致发斑吐衄,口齿咽喉肿痛等。
调胃承气汤也是《伤寒论》上,承气系列里面一个很有名的方。它的组成,是大承气汤去掉厚朴、枳实,加上甘草,以这个煎服法来讲,这个方是大黄和甘草同煎,甘草能够缓和药性,遇寒可以缓其寒,遇热可以缓其热,和大黄同煎,大大地缓和了大黄的清热泻下作用。芒硝融化服,整个方体现了一个缓下。调胃承气汤名称叫调胃,实际上调胃有和胃的意思。通过清热通下和胃,一个是使胃气下行,恢复下行。一个能通过畅通腑气,畅通胃肠腑气,使上部之热下行,所以这方常用来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它也是常用作缓下热结的一个基础方。后世运用这个基础方来配伍,往往在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有大便燥结,但是阻滞气机不明显,所以从痞满燥实四证来讲,气滞造成的痞满不明显,这种情况清热泻下用调胃承气,还有一类用调胃承气,是上部有热。特别是胃脘以上,胸膈,甚至于包括头面咽喉,上焦有热用这个方,它可以起到以泻代清,釜底抽薪,这个作用。所以后世在这方面用的反而多起来,譬如像血热上冲,吐血衄血等等,用这个方,釜底抽薪,引热下行,治上通过治下来体现了。所以从主治来讲,说他阳明病胃肠燥热证。这个胃肠燥热证,没有谈到他一定有没有大便不通,可以用于大便不通,没有大便不通这个也能用,就是上部热盛,它引热下行,比如上部口渴心烦,而且阵阵发热,像这种就反映了上部的热,胃肠有热,热性升散,造成了比如发斑、兔衄,口齿咽喉肿痛,用它来引热下行,釜底抽薪。
后来给我印象最深的,那就是刚工作以后,四川那个山区肠梗阻也挺多,所以也就是实践当中体现了中西医结合的一种好处。所以用复方大承气汤的话,必然要遇到一些问题,梗阻病人呕吐很厉害,很难接受你的药。光用那个反佐方法,也解决不了问题,而且正气很快气阴亏虚,营阴要脱了。各类情况都可能碰到。一开始用中西医结合方法,用复方大承气汤来治阳明腑实证,是个偶然的情况下使用,原来那医院里有个外科医生,过去从部队上下来的,卫生队长出身,护士出身,做手术做得非常好,但是他没有系统学习过,西医的医学知识,所以大家喊他叫开刀匠,诊断时必须要医生来诊断。告诉他这士什么病,从哪里开。因为他从野战医院手术做惯了,就会做,不知道它的诊断。做完以后,医嘱善后都是其它人处理,这是很特殊,很少见的这么一位医生。所以为了培养他,把他送到四川医学院去学一年。这学一年没人开刀了。所以那一次来了个老太太,情况本身也不好,后来我们看,应该说是到达阳明腑实,气阴两伤的程度了。西医保守方法,各种方法都用了,肠梗阻有时候用颠颇疗法。因为那个医疗队里,西医的内科医生这些也不熟,外科都是野战外科。后来这病人就不治了。
寒下法现在相对来说,在我们中医的医院,地区一级以下医院,很多还在用。但适用于重症,有些危重症或者大承气急下存阴这类相对少了。因为遇到这类证都,哪怕中医院大一点,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这一类,很多都马上中西医结合,以西医为主治疗。但实际上这套方法,我觉得还是很不错的。
我刚工作的时候,用这套方法,能够减少做手术的例数。我们也从用这个体现到中医治法的很多好处。特别当时刚刚,文革当中,离开北京分配到一些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山区,当地的西医条件是比较差的,并不是人少,也并不是设备没有,而是西医它需要,学生毕业需要一个时间,一个过程。我记得当时我们到四川省甘崰壮族自治州,参加军队一个医疗队,去到泸定县的县医院,同时又是医疗队,同时帮助医院工作。那个山区有很多地方,比如吃柿子、黑枣这类,像北京郊区有一段时间也很多,肠梗阻发病率很高。我记得在北京,读书实习的期间,实习西医课期间,老师带我们到北京延庆一带,山里面,这类病人,当时交通不便,车都通不进去。走路进山都走三、四小时,只有骑毛驴了,那种情况下,西医的手术设备,这些不可能。所以我们西医老师也无能为力。所以做为一般的常见病,这类的,一些农村的巡回治疗一下,但有一次遇到肠梗阻,我们一个西医老师,三个中医专业学生,就跟他学西医,但遇到这个肠梗阻病人怎么办呢?要运出去很困难,运到公路起码好几个小时翻山,当时病人情况也怕路上出问题。路上是没有人家的。后来跟老师商量,他说,你们不是讨论的时候说,当时跟着在北京看着老师治病,中医老师用这个方,后来我记得一毛一分钱,当时就把肠梗阻治好了。那时也就是,当时还没有复方大承气汤,就大承气汤为主的,结合一些黄龙汤,那种结构来调整。三个同学商量了一下,也能起作用。
组成
厚朴、炒莱菔子、枳壳、桃仁、赤芍、大黄、芒硝
功能
通里攻下,行气活血
主治
单纯性肠梗阻,属于阳明腑实而气胀较明显者。
这个复方大承气汤,是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证期间的成果。从精神来讲,就考虑到大承气汤泻下阳明腑实,这是用多少年,都是确有成效的。但是针对像肠梗阻,单纯性麻痹性肠梗阻这一类,如果延误时间长一点,可以有气机阻滞,热实互结阻滞气机,气滞导致血瘀,也就是说,很多肠梗阻,造成坏死的很重要原因,所以在大承气汤基础上,加了活血行气的力量。桃仁、赤芍是在活血化瘀当中,疗效确凿又药性比较平和,加莱菔子,既能行气,畅通腑气,侧重在降气。同时莱菔子还能消积导滞。所以这个方,60年代到70年代用得很多。
附方:小承气汤
组成
大黄(四两)、厚朴(二两)、枳实(三枚大者)
功用
轻下热结
主治
阳明腑实轻证,谵语潮热,大便秘结,胸腹痞满,舌苔老黄,脉滑而疾,或痢疾初起,腹中胀痛,里急后重者。
大承气汤 小承气汤
痞满燥实 痞满实而不燥
小承气汤也是《伤寒论》的方。它主治证候,我们根据大承气汤主证来对比,大承气汤是痞满燥实,四证俱全,即使它可以用于热结旁流证,或者热厥、痉病、发狂,这些都是属于在热实互结基础上发生的,热实互结在大承气汤证里,相对是重证,所以要峻下热结,小承气汤证是轻下热结,在《伤寒论》里,形容小承气汤证,说它是一有一个特征是,初头硬,后必溏,大便秘结,大便不好解,开始是硬的,后面会软的,这和大承气汤燥屎的特点,燥屎、燥结特点就不同,说明它燥结不甚,而是痞满燥实四证当中燥证不具,而是热实互结轻证,热实互结阻滞气机,这是有的,痞满有的,当然也不是很重。所以从病机和大承气汤比,它具有痞满实而不燥,临床燥屎内结,燥实不重,所以有大便秘结现像,往往有初头硬,后必溏这个特点,这是小承气汤治疗的一个方面。
如果说用于痢疾初起,腹中胀痛,里急后重,痢疾一般是湿热,湿热郁滞肠道,搏结气血造成的。因为它有湿热积滞,而且这类属于较轻的,用小承气汤能够攻下积滞,它虽然轻下,反能攻下积滞,热毒搏结气血,大黄也能起到通因通用,清热解毒,解除热毒的作用。所以这个小承气汤,用于痢疾初起,腹中胀痛,里急后重,因为里面有调气和血的成份,体现通因通用的思想。这里也就是异病同治,在主治方面的体现。
当然你这个是肠梗阻出现,当中属于麻痹性单纯性的,比例最大的。你不能用绞窄性的这类试,这类还是要做手术的。
从这个方的运用,我们刚刚尝到这个甜果,因为在那段时间在基层,包括很多急症,很多重症,用中医中药起作用,也挽救了不少生命。所以说不是中医不能治急症,经过这个才能够相信,而且很多西医的医生,他们看了以后,主动要求来学。办西医学中医班。所以最早我在那个医院,办西医学中医班就是从这个以后。第二年开是搞这个。以后我们医院的几个老师,单独搞一个,像中专卫生学校一样,就中医专业的。
因为阳明腑实证比较轻,比较轻证,这个热实互结,阻滞气机不明显,腹中可以有一些胀痛。但是不是痞、满、胀、痛很重,那也可以用调胃承气汤缓下热结。
所以这三个同。所以痞满燥实四证俱全的,大承气汤做为参照。(通过)比较体会这三个的不同。
复方大承气汤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证)
第二天又收了一个病人,这病人比较特殊,在当地还是很有影响很有名的一个劳动模范级,影响比较大的这么一个病人。他是前两天做了腹股沟斜疝的手术以后,受手术刺继发麻痹性肠梗阻,应该不是很重的。但是当时我们的医疗队的组成,那时有九位是四川以外的,像上海第一医学院,第二医学院,广州中山医学院,北京中医学院,北京医学院,这些构成的。这些学生毕业到那里工作,其它那个,当地还有,所以这些西医,也是毕业了不久,所以腹股沟斜疝手术他们做了,做了这个继发这个病,第二次又来外科做手术,就不敢处理了。而且这个人做了腹股沟斜疝手术,在家里待了两天后才来,情况都不是很好了。胀、疼痛很厉害。当时还有一些政治影响问题,西医年轻医生不敢弄,医疗队队长,部队的,就大家商量会诊,会诊不做手术看来肯定不行,那地方,现在大渡河边的公路通得可以了,那个时候都翻山,到县城州府要走两天,所以打电话请州里医疗队来支持做的话,最快速度一天半以后可能赶到,估计这个病人这个状况不行了,所以逼得没有办法了,大家商量说,中医有没有办法?当时我们有两三位,中医学院毕业的同学就商量,那个时候年轻,胆也大,我就跟我们老师说,我们治过肠梗阻,坐一起商量,西医不相信你这个能治,他就问,你用什么方呀?那个时候,当然在学校里附属医院,看过老师用复方大承气汤,中西医结合这一套,西医问很多问题,他这病要胃肠减压,你还往里灌中药,加重他的负担,病情恶话你怎么处理?他吐,你怎么处理?就是一个个问题,不能接受药,那后来中西医结合嘛,我们提出来的是几方面,你用这个方的话,一个呢,我灌了药以后,20分钟以后,最长30分钟,20~30分钟以后抽出来,这个等于不灌了。你胃肠减压抽出来。过了20~30分钟,我又灌一次。灌一次也就是20~30豪升,不多,但次数多,反复的灌,过20~30分钟又抽。他总能吸收。同时加大芒硝用量来灌肠,芒硝溶服,一部分方剂是用来内服,一部分用来灌肠,这个做法两头夹攻,这样会师就好了,解决问题。他吐,那就足三里,叫家里人平时按摩足三里,当时也不是每次后来药都注射了,后来用穴位注射的方法。那个年代不是有新疗法,穴位注射吗?穴位注射就打点西药好了。打一点冬眠灵,它止吐效果挺好。所以后来他就没有吐,但是由于延误时间长了,病人整体情况比较差一些,后来用的这个同时,参附汤这些在其它时间,也在灌上去。
上一次讨论到泻下剂寒下法的第一个方剂,大承气汤,这个大承气汤,从它的主治证候,病机分析到方义分析,功效归纳,到最后变证要点,基本我们都讨论完了。下面呢,从大承气汤演变到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以及现代中西医结合,治急腹证所配的复方大承气汤,形成了一个系列,特别是三承气汤,是做为大承气汤这个系列里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下面我们就讨论附方,小承气汤。
小承气汤和大承气汤比较,大黄量是没有变,厚朴量减少了,只剩四分之一。枳实也减少了,而且大黄又不后下,那这个方泻下作用,就缓和得多,叫它轻下热结。后世有很多方剂,利用小承气汤做为一个基础方,经过配伍,也经常用于兼有热实互结的证候,所以这个方,既是大承气汤衍生出来的加减方,又成为一类病证的热实互结不甚的,这一类的基础方。
我记得那时候年轻人,想了按中医这个,该用什么就用什么,西医实际上就是除了补点液,其它办法没有。不做手术没有办法。那边医疗队也往这边赶,这边一天一夜用七付药。因为煎熬一次,又分很多次吃,同时又药灌肠,一天一夜当中要用得很多,大家天天守着这个病房。终于一天一夜差不多的时候,到清早,护士说,一下子就通了。一开始有点通,护士来说,家人说有点打屁了,外科上一屁值千金!对吧?西医不相信,是不是哦,当然这个东西也找不到证据。后来有一点通了,西医也不相信。这个可能是你灌肠远程出来的,这个不能算。到最后一下,全部通了。等手术队将近又过了大半天,赶到的时候,不用做手术了。一周后出院了。所以医疗队很奇怪,你中药能够治,这是典型的一种中西医结合了。能够解决这个,那以后就固定一些方案在观察,就那一年,总共十例肠梗阻病人,一个都没做手术,全部用这个中西医结合的方法。那是69,70,71前后这段时间。在外面报导里,中西结合治肠梗阻,复方大承气这一类的方。成功率很高。
调胃承气汤
组成
大黄、甘草、芒硝
功用
缓下热结
主治
阳明病胃肠燥热证,大便不通,口渴心烦,蒸蒸发热,或腹中胀痛,或为谵语,舌苔正黄,脉滑数,以及胃肠热盛而致发斑吐衄,口齿咽喉肿痛等。
调胃承气汤也是《伤寒论》上,承气系列里面一个很有名的方。它的组成,是大承气汤去掉厚朴、枳实,加上甘草,以这个煎服法来讲,这个方是大黄和甘草同煎,甘草能够缓和药性,遇寒可以缓其寒,遇热可以缓其热,和大黄同煎,大大地缓和了大黄的清热泻下作用。芒硝融化服,整个方体现了一个缓下。调胃承气汤名称叫调胃,实际上调胃有和胃的意思。通过清热通下和胃,一个是使胃气下行,恢复下行。一个能通过畅通腑气,畅通胃肠腑气,使上部之热下行,所以这方常用来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它也是常用作缓下热结的一个基础方。后世运用这个基础方来配伍,往往在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有大便燥结,但是阻滞气机不明显,所以从痞满燥实四证来讲,气滞造成的痞满不明显,这种情况清热泻下用调胃承气,还有一类用调胃承气,是上部有热。特别是胃脘以上,胸膈,甚至于包括头面咽喉,上焦有热用这个方,它可以起到以泻代清,釜底抽薪,这个作用。所以后世在这方面用的反而多起来,譬如像血热上冲,吐血衄血等等,用这个方,釜底抽薪,引热下行,治上通过治下来体现了。所以从主治来讲,说他阳明病胃肠燥热证。这个胃肠燥热证,没有谈到他一定有没有大便不通,可以用于大便不通,没有大便不通这个也能用,就是上部热盛,它引热下行,比如上部口渴心烦,而且阵阵发热,像这种就反映了上部的热,胃肠有热,热性升散,造成了比如发斑、兔衄,口齿咽喉肿痛,用它来引热下行,釜底抽薪。
后来给我印象最深的,那就是刚工作以后,四川那个山区肠梗阻也挺多,所以也就是实践当中体现了中西医结合的一种好处。所以用复方大承气汤的话,必然要遇到一些问题,梗阻病人呕吐很厉害,很难接受你的药。光用那个反佐方法,也解决不了问题,而且正气很快气阴亏虚,营阴要脱了。各类情况都可能碰到。一开始用中西医结合方法,用复方大承气汤来治阳明腑实证,是个偶然的情况下使用,原来那医院里有个外科医生,过去从部队上下来的,卫生队长出身,护士出身,做手术做得非常好,但是他没有系统学习过,西医的医学知识,所以大家喊他叫开刀匠,诊断时必须要医生来诊断。告诉他这士什么病,从哪里开。因为他从野战医院手术做惯了,就会做,不知道它的诊断。做完以后,医嘱善后都是其它人处理,这是很特殊,很少见的这么一位医生。所以为了培养他,把他送到四川医学院去学一年。这学一年没人开刀了。所以那一次来了个老太太,情况本身也不好,后来我们看,应该说是到达阳明腑实,气阴两伤的程度了。西医保守方法,各种方法都用了,肠梗阻有时候用颠颇疗法。因为那个医疗队里,西医的内科医生这些也不熟,外科都是野战外科。后来这病人就不治了。
寒下法现在相对来说,在我们中医的医院,地区一级以下医院,很多还在用。但适用于重症,有些危重症或者大承气急下存阴这类相对少了。因为遇到这类证都,哪怕中医院大一点,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这一类,很多都马上中西医结合,以西医为主治疗。但实际上这套方法,我觉得还是很不错的。
我刚工作的时候,用这套方法,能够减少做手术的例数。我们也从用这个体现到中医治法的很多好处。特别当时刚刚,文革当中,离开北京分配到一些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山区,当地的西医条件是比较差的,并不是人少,也并不是设备没有,而是西医它需要,学生毕业需要一个时间,一个过程。我记得当时我们到四川省甘崰壮族自治州,参加军队一个医疗队,去到泸定县的县医院,同时又是医疗队,同时帮助医院工作。那个山区有很多地方,比如吃柿子、黑枣这类,像北京郊区有一段时间也很多,肠梗阻发病率很高。我记得在北京,读书实习的期间,实习西医课期间,老师带我们到北京延庆一带,山里面,这类病人,当时交通不便,车都通不进去。走路进山都走三、四小时,只有骑毛驴了,那种情况下,西医的手术设备,这些不可能。所以我们西医老师也无能为力。所以做为一般的常见病,这类的,一些农村的巡回治疗一下,但有一次遇到肠梗阻,我们一个西医老师,三个中医专业学生,就跟他学西医,但遇到这个肠梗阻病人怎么办呢?要运出去很困难,运到公路起码好几个小时翻山,当时病人情况也怕路上出问题。路上是没有人家的。后来跟老师商量,他说,你们不是讨论的时候说,当时跟着在北京看着老师治病,中医老师用这个方,后来我记得一毛一分钱,当时就把肠梗阻治好了。那时也就是,当时还没有复方大承气汤,就大承气汤为主的,结合一些黄龙汤,那种结构来调整。三个同学商量了一下,也能起作用。
组成
厚朴、炒莱菔子、枳壳、桃仁、赤芍、大黄、芒硝
功能
通里攻下,行气活血
主治
单纯性肠梗阻,属于阳明腑实而气胀较明显者。
这个复方大承气汤,是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证期间的成果。从精神来讲,就考虑到大承气汤泻下阳明腑实,这是用多少年,都是确有成效的。但是针对像肠梗阻,单纯性麻痹性肠梗阻这一类,如果延误时间长一点,可以有气机阻滞,热实互结阻滞气机,气滞导致血瘀,也就是说,很多肠梗阻,造成坏死的很重要原因,所以在大承气汤基础上,加了活血行气的力量。桃仁、赤芍是在活血化瘀当中,疗效确凿又药性比较平和,加莱菔子,既能行气,畅通腑气,侧重在降气。同时莱菔子还能消积导滞。所以这个方,60年代到70年代用得很多。
附方:小承气汤
组成
大黄(四两)、厚朴(二两)、枳实(三枚大者)
功用
轻下热结
主治
阳明腑实轻证,谵语潮热,大便秘结,胸腹痞满,舌苔老黄,脉滑而疾,或痢疾初起,腹中胀痛,里急后重者。
大承气汤 小承气汤
痞满燥实 痞满实而不燥
小承气汤也是《伤寒论》的方。它主治证候,我们根据大承气汤主证来对比,大承气汤是痞满燥实,四证俱全,即使它可以用于热结旁流证,或者热厥、痉病、发狂,这些都是属于在热实互结基础上发生的,热实互结在大承气汤证里,相对是重证,所以要峻下热结,小承气汤证是轻下热结,在《伤寒论》里,形容小承气汤证,说它是一有一个特征是,初头硬,后必溏,大便秘结,大便不好解,开始是硬的,后面会软的,这和大承气汤燥屎的特点,燥屎、燥结特点就不同,说明它燥结不甚,而是痞满燥实四证当中燥证不具,而是热实互结轻证,热实互结阻滞气机,这是有的,痞满有的,当然也不是很重。所以从病机和大承气汤比,它具有痞满实而不燥,临床燥屎内结,燥实不重,所以有大便秘结现像,往往有初头硬,后必溏这个特点,这是小承气汤治疗的一个方面。
如果说用于痢疾初起,腹中胀痛,里急后重,痢疾一般是湿热,湿热郁滞肠道,搏结气血造成的。因为它有湿热积滞,而且这类属于较轻的,用小承气汤能够攻下积滞,它虽然轻下,反能攻下积滞,热毒搏结气血,大黄也能起到通因通用,清热解毒,解除热毒的作用。所以这个小承气汤,用于痢疾初起,腹中胀痛,里急后重,因为里面有调气和血的成份,体现通因通用的思想。这里也就是异病同治,在主治方面的体现。
当然你这个是肠梗阻出现,当中属于麻痹性单纯性的,比例最大的。你不能用绞窄性的这类试,这类还是要做手术的。
从这个方的运用,我们刚刚尝到这个甜果,因为在那段时间在基层,包括很多急症,很多重症,用中医中药起作用,也挽救了不少生命。所以说不是中医不能治急症,经过这个才能够相信,而且很多西医的医生,他们看了以后,主动要求来学。办西医学中医班。所以最早我在那个医院,办西医学中医班就是从这个以后。第二年开是搞这个。以后我们医院的几个老师,单独搞一个,像中专卫生学校一样,就中医专业的。
因为阳明腑实证比较轻,比较轻证,这个热实互结,阻滞气机不明显,腹中可以有一些胀痛。但是不是痞、满、胀、痛很重,那也可以用调胃承气汤缓下热结。
所以这三个同。所以痞满燥实四证俱全的,大承气汤做为参照。(通过)比较体会这三个的不同。
复方大承气汤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证)
第二天又收了一个病人,这病人比较特殊,在当地还是很有影响很有名的一个劳动模范级,影响比较大的这么一个病人。他是前两天做了腹股沟斜疝的手术以后,受手术刺继发麻痹性肠梗阻,应该不是很重的。但是当时我们的医疗队的组成,那时有九位是四川以外的,像上海第一医学院,第二医学院,广州中山医学院,北京中医学院,北京医学院,这些构成的。这些学生毕业到那里工作,其它那个,当地还有,所以这些西医,也是毕业了不久,所以腹股沟斜疝手术他们做了,做了这个继发这个病,第二次又来外科做手术,就不敢处理了。而且这个人做了腹股沟斜疝手术,在家里待了两天后才来,情况都不是很好了。胀、疼痛很厉害。当时还有一些政治影响问题,西医年轻医生不敢弄,医疗队队长,部队的,就大家商量会诊,会诊不做手术看来肯定不行,那地方,现在大渡河边的公路通得可以了,那个时候都翻山,到县城州府要走两天,所以打电话请州里医疗队来支持做的话,最快速度一天半以后可能赶到,估计这个病人这个状况不行了,所以逼得没有办法了,大家商量说,中医有没有办法?当时我们有两三位,中医学院毕业的同学就商量,那个时候年轻,胆也大,我就跟我们老师说,我们治过肠梗阻,坐一起商量,西医不相信你这个能治,他就问,你用什么方呀?那个时候,当然在学校里附属医院,看过老师用复方大承气汤,中西医结合这一套,西医问很多问题,他这病要胃肠减压,你还往里灌中药,加重他的负担,病情恶话你怎么处理?他吐,你怎么处理?就是一个个问题,不能接受药,那后来中西医结合嘛,我们提出来的是几方面,你用这个方的话,一个呢,我灌了药以后,20分钟以后,最长30分钟,20~30分钟以后抽出来,这个等于不灌了。你胃肠减压抽出来。过了20~30分钟,我又灌一次。灌一次也就是20~30豪升,不多,但次数多,反复的灌,过20~30分钟又抽。他总能吸收。同时加大芒硝用量来灌肠,芒硝溶服,一部分方剂是用来内服,一部分用来灌肠,这个做法两头夹攻,这样会师就好了,解决问题。他吐,那就足三里,叫家里人平时按摩足三里,当时也不是每次后来药都注射了,后来用穴位注射的方法。那个年代不是有新疗法,穴位注射吗?穴位注射就打点西药好了。打一点冬眠灵,它止吐效果挺好。所以后来他就没有吐,但是由于延误时间长了,病人整体情况比较差一些,后来用的这个同时,参附汤这些在其它时间,也在灌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