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键第一课时教学案

化学键第一课时教学案
化学键第一课时教学案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三节化学键(第1课时)

教学案

课题第三节化学键(第1课时)

课型新授课编号时间 2013- 03- 05 主备人高鸿雁

高一化学组第周第课时总第课时

备课组长签字高鸿雁段长签字

学生姓名层次

学习目标

1.理解离子键的含义,了解离子键的形成条件。

2.能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学习重难点:

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使用方法及说明:

自读教材P22 -----P23,用红笔画出疑难点,独立完成自主学习内容和合作探究。

通过自主学习及合作探究还不能解决的问题,课堂上小组讨论

探究内容

学习过程:根据NaCl的形成过程,结合课本填写下列空白

(一)、离子键:

1、离子键

称为离子键

①成键微粒:

②成键本质:

③成键条件:

注意:1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均为离子化合物(如:大多数金属化合物、碱、盐类)

2 金属和非金属不一定形成离子键,例如:氯化铝

3非金属和非金属也能形成离子键,例如:氯化铵

例1. 下列化合物中有离子键的是()

(1)KI (2)HBr (3)Na

2

SO

4

(4)NH

4

Cl (5)H

2

CO

3

(二)、电子式:

在化学反应中,一般是原子的电子发生变化,我们可以在元素符号周围用小黑点(·或X)来代表原子的最外层电子,这种式子叫电子式。

例如:原子电子式:

离子电子式:Na+ Mg2+

例2 ①用电子式表示原子或离子:

氟原子钙原子氢原子氧原子注意:阳离子的电子式一般是离子符号本身,而阴离子的电子式要用方括号括起来。

钙离子铝离子氯离子硫离子

铵根离子氢氧根离子过氧根离子

(三)、用电子式表示下列化合物:(注意相同的离子不能合并)

NaCl: MgO CaCl

2

: Na

2

O

2(四)、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例3.用电子式表示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注意:左边写原子的电子式,右边写化合物的电子式,中间用箭头连接,离子化合物还要用箭头表示出电子的转移方向,不写反应条件。

例4用电子式表示下列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KBr:

MgCl

2

Na

2

S:

总结:1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均为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一定含离子键,不一定含共价键键。

2 金属和非金属不一定形成离子键,例如:氯化铝。非金属和非金属也能形成离子键,例如:氯化铵

3阳离子的电子式一般是离子符号本身,而阴离子的电子式要用方括号括起来。

4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的形成过程时,左边写原子的电子式,右边写化合物的电子式,中间用箭头连接,离子化合物还要用箭头表示出电子的转移方向,不写反应条件。

当堂检测:

A级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离子键就是阴阳离子间的静电引力

B.所有金属元素与所有非金属元素间都能形成离子键

C.钠原子与氯原子结合成氯化钠后体系能量降低

D.在离子化合物CaCl2中,两个氯离子间也存在离子键

2下列各数值表示有关元素的原子序数,能以离子键相互结合成稳定化合物的是()A.10与19 B.6与16 C. 11与17 D.14与8

3.下列不是离子化合物的是()

A.H

2 O B.CaI

2

C.KOH

D.NaNO

3

B级4.下列电子式或结构式错误

..的是

A.OH-的电子式 B.NH

4

Br 的电子式

C.Na

2

O 的电子式: D.Na+的电子式:Na+

5.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某化合物内一定存在离子键的是()A.溶于水 B.熔点较高 C.水溶液能导电D.熔融状态能导电

6.A和B两元素能形成AB

2

型离子化合物,则A和B的原子序数可能是()

A.6和8

B.11和6

C.20和8

D.20和17

C级课后练课习与提高:

7.同主族元素形成的同类型的化合物,往往其结构和性质相似。下列对化合物碘化磷(PH

4

I)的叙述错误的是()

A.它是一种离子化合物

B.这种化合物加热时,可能产生有色气体

C.这种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D.这种化合物不能跟烧碱发生反应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补救措施:

出勤:

复备区

复备人:

复备内容:

板书设计:

参考答案:1C 2C 3A 4C 5D 6D 7CD

高考化学 第20讲 化学键导学案

第20讲化学键 【考纲要求】 1.理解化学键的涵义(B),知道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A) 2.了解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概念(B),能识别典型的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A) 3.能写出结构简单的常见原子、离子、分子、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能够用电子式表示结构简单的常见离子化合物、共价分子的形成过程(B)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A 考点1 化学键的涵义 (1)化学键是指相邻的原子或离子之间存在的的相互作用。化学键根据成键的 微粒以及微粒与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同分为、和。 考点2 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 (1)离子键是指之间通过作用所形成的化学键。这里的静电作 用包括和。 (2)原子间通过所形成的化学键叫共价键。共价键又分极性共价键(简称极 性键)和非极性共价键(简称非极性键)。极性共价键是指成键原子对应元素的 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是指成键原子对应元素的共价键。 考点3 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概念 (1)阴阳离子间通过所形成的化合物叫离子化合物。常见的离子化合物有: ①活泼金属(如K,Ca,Na,Mg等)和活泼非金属(如卤素,O,S,N等)所形成的化合物;② 含氧酸盐;③强碱;④铵盐。 (2)原子间通过共价键所形成的化合物叫。大多数非金属化合物都是共 价化合物。 (3)分子之间也存在相互作用力。我们把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叫。 和是两种最常见的分子间作用力。分子间作用力对物质的熔沸点,溶解性等有一定的影响。

(4)(200 9年江苏学业水平测试)下列物质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 ) A.O3B.H2O C.K2SO4D.C2H5OH 考点4 典型的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 (1)离子化合物中阴阳离子按一定的方式有规则地排列形成离子晶体。离子晶体一般易溶于水而 难溶于有机溶剂中,难压缩,难挥发,具有的熔沸点,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如NaCl,BaSO4,NH4C1等。 (2)在共价键形成的物质中,有一类物质,它们原子间通过共价键相互连结向空间伸展形成具有 的物质,这类物质中没有单个的分子存在,这样的物质所形成的晶体称为原子晶体,典型的代表物是金刚石,石英(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一般不溶于任何溶剂,硬度大,具有的熔沸点。 在只以共价键形成的物质中除了原子晶体外的一系列物质,它们靠分子间作用力按 一定的规则排列形成晶体,这样的晶体称为分子晶体。如干冰,冰,白磷,C60等。分子晶体一般熔沸点较低。 考点5 结构简单的常见原子、离子、分子、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用电子式表示结构简单的常见离子化合物、共价分子的形成过程 (1)表示方法是:电子式 电子式:在元素符号周围用“·”或“×”来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以简明地表示原子、离子的最外电子层的电子排布,这种式子称为“电子式”。 写出下面离子的电子式:Na+,Mg2十,C1一,S2— 用电子式表示Na2O的形成过程: 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 MgCl2NaOH N2 CCl4CO2HC1 H2O NH3Na2S

高中化学 《化学键》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三节化学键第1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离子键的概念。 2.掌握离子键的形成过程和形成条件,并能熟练地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离子键形成过程的教学,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综合概括能力; 2.通过电子式的书写,培养学生的归纳比较能力,通过分子构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用对立统一规律认识问题。 2.通过对离子键形成过程的分析,培养学生怀疑、求实、创新的精神。 3.培养学生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方法。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 教学重点 1.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的概念 2.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教学难点 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盛有氯气的集气瓶、金属钠、小刀、滤纸、镊子、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火柴。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化学键:(1)定义:使离子相结合或原子相结合的作用力通称化学键。 (2)化学反应的本质:反应物分子内旧化学键的断裂和产物分子中新化学键的形成离子键 (3)化学键的类型共价键 金属键 一.离子键 【实验1—2】 操作取绿豆大的金属钠(切去氧化层)用滤纸吸净 煤油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微热。待钠熔成 球状时,将盛有氯气的集气瓶迅速倒扣在钠的 上方(如图1—10) 现象钠在氯气中燃烧,产生白烟 化学方程式2Na +Cl2点燃 2NaCl 【图1—10】 解释:Na原子与Cl原子化合时,Na失去一个电子Cl原子得到一个电子达到8电子的稳定定结构,因此,Na原子的最外层的1个电子转移到Cl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形成带正电荷的钠离子和带负电荷的氯离子,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结合在一起。

《化学键》教案(第一课时)

第三节化学键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离子键的概念 2、能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重点难点 离子键的概念 教学过程 [引言]从元素周期表我们可以看出,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了一百多元素,元素原子可以相互碰撞形成分子,那是不是所有的原子都可以相互碰撞形成新的物质呢? [学生]举例说明。 [教教师]以上例子可知,原子和原子相遇时,有的能够反应有的不能反应。 在能够组合的原子之间一定存在某种力的作用,比如说,苹果能掉在地上因为有万有引力的存在。对于微观世界里的物质来说也是一样,也存在力的作用。元素的原子通过什么作用形成物质的呢?这就是化学键,也是我们这节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第四节化学键 [教教师]根据原子和原子相互作用的实质不同,我们可以将化学键分为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等不同种类。首先我们来学习离子键。 [板书]一离子键 [教师]要知道什么是离子键,先从离子化合物说起。 [提问]举例说明什么是离子化合物。(阴阳离子相互作用构成的化合物,如NaCl、K2S、Na2SO4、MgCl2、KOH) [教师]下面我们来看离子化合物----氯化钠的形成。 [实验]学生动手完成课本实验1—2。 [请一个学学生描述实验现象] [教师]从宏观上讲钠在氯气中燃烧,学生成新的物质氯化钠,若从微观角度考虑,又该如何解释呢?(在加热的情况下氯气分子先被破坏成氯原子,氯原子在和钠原子组合学生成新的物质。) [教师]那么氯原子和钠原子又是以怎样方式结合在一起的?他们之间存在什么样的作用力? [学生]讨论完成课本思考与交流。 [副板书] e-

[教师]钠与氯气反应时,由于钠的金属性很强,在反应中容易失去一个电子 而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而氯的非金属性很强,在反应中容易得到一个电子而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 当钠原子和氯原子相遇时,钠原子最外层的一个电子转移到氯原 子的最外层上,使钠原子和氯原子分别形成了带正电荷的钠离子和带负电荷的氯离子。这两种带相反电荷的 离子通过静电作用,形成了离子化合物。我们把阴阳离子结合形成化合物时的这种静电的作用..... ,叫作离子键。 [板书]1.定义: 阴阳离子结合形成化合物时的这种静电的作用,叫作离子键。 [提问]:从定义上分析离子键形成的条件。 [板书]2.形成条件: 活泼金属 M M n+ 化合 离子键 活泼非金属 X X m- [教师]原子形成离子键以后离子间吸引和排斥作用达到平衡,成键后体系能 量降低。 [板书]3.离子键的实质:阴阳离子间的静电吸引和静电排斥。 [教师]从离子键形成的条件我们还可以看出构成离子键的粒子的特点 [板书]4. 构成离子键的粒子的特点:活泼金属形成的阳离子和活泼非金属形 阴离子。 [教师]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叫做离子化合物,所以一般离子化合物都很稳 定。 [教师]由于在化学反应中,一般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发学生变化,为了分析 化学反应的实质的方便,我们引进只表示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的一个式子----电子式。 [板书]二.电子式 [教师]在元素符号的周围用小黑点(或×)来表示原子最外层电子的式子叫-ne - +me - 吸引、排斥 达到平衡

必修2化学键导学案

第三节化学键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离子键的含义,了解离子键的形成条件。 2.能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重难点】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基础预习】 1、NaCl的水溶液或熔融的NaCl能导电的原因是,NaCl固体溶于水或加热NaCl固体至熔化发生了,生成了能的阴阳离子,该过程在化学上表示为 2、离子键:。离子化合物。 3、电子式:在元素符号周围用小黑点(·或X)来代表原子的层电子,这种式子叫电子式。 4、用电子式表示NaCl的形成过程。 【预习检测】用电子式表示下列微粒 S O Cl Na Mg 【知识点一】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 1、书本实验:实验1—2钠在氯气中燃烧。 钠在氯气中燃烧的现象是: 色火焰,有,反应 方程式是反应中Na的化合价从 到,表明一个Na原子在反应中(失去或得到) 个电子变成了Na+。反应中Cl的化合价从到,表明一个 Cl原子在反应中(失去或得到)个电子变成了Cl—,Na+和Cl-形成了NaCl. 2、【合作交流】离子键。(阅读教材,小组讨论) ①成键的微粒: ②成键的性质: 注意:阴、阳离子间的静电作用不能单纯地理解为静电引力,而是包括引力和斥力两个方面。引力是、离子所带的种电荷间的相互吸引;斥力是两原子间带负电荷的核外以及带正电的同种电荷间的相互排斥。 ③离子键的形成条件: 活泼 ..金属原子(电子 引力、斥力达离子键 到平衡 活泼 ..非金属原子(电子离子 说明:一般由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化合时能形成离子键,不能理解为金属与非金属化合。如AlCl3、FeCl3等。 思考:①活泼金属、活泼非金属分别属于元素周期表哪几族? ②离子键还有特殊的吗? ④成键的原因: 3、离子化合物 ①物质类别、、。

获奖小学语文教学案例梅花魂导学案

获奖小学语文教学案例《梅花魂》导 学案 公开课资料 6、《梅花魂》导学案 【学习目标】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缕缕、幽芳、漂泊、唯独、顿时、稀罕、离别、大抵、精神、品格、灵魂、骨气、民族、气节、磨难、欺凌、境遇、毕竟、梳理、衰老、珍藏、华侨、能书善画、风欺雪压、顶天立地、低头折节、泪眼蒙眬”等词语读读记记“颇负盛名、玷污、秉性、凉飕飕、眷恋”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爱国情、思乡意,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并进行语言积累。 3.全力以赴,激情参与,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式。 【知识链接】星岛,即新加坡,又称狮城、星州。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代诗人王维的诗全诗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山中送别》唐代诗人王

维的诗全诗是: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浣溪沙》北宋诗人秦观的词全词是: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自主学习】1、我能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字新词还能看拼音写词语 yōu fāng piáo pō cixiáng xīhǎn mó nàn qi líng ()()()()()() shuāi lǎo zhēn cáng fēng qi xuě yāding tiān lì dì ()()()()2、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梳()撩()玷()祥() 流()燎()沾()样() 琉()潦()贴()洋() 3、给带点的字选择合适的解释,在被选答案的序号处画“√” (1)能书善画①善良,慈善;②善行,善事③友好,和好;④擅长,长于;⑤容易,易于 (2)颇负盛名①背;②担负;③依仗;④遭

化学键(教案)(第一课时)

第三节化学键第一课时 兴化市第一中学李万众 教案背景:初中化学中仅介绍了离子的概念,学生已经知道NaCl中是由于Na+和Cl-之间静电作用结合成化合物的,又知道物质的基本组成(物质是由原子、分子或离子构成),但并没有涉及到离子化合物以及离子键的概念,而且学生对静电作用也不是完全理解。所以本节课应该注重这部分的讲解和知识的延伸。 教材分析:本节课教材涉及的化学基本概念较多,内容抽象。但是高一学生的心理特点是有一定的理性思维能力,而抽象思维能力较弱,所以应该从易于让学生接受的感性知识出发,慢慢让学生形成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应该从低起点,小台阶出,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来突出重点,突破重点。同时更应注重学生的板书练习,注重课堂讨论,讲练结合,让学生更快地接受知识。 教学课题:第三节化学键第一课时 教学方法:启发、诱导、阅读、讨论、练习、探究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引导学生理解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的概念及内涵 2、让学生初步掌握电子式的书写规则 过程与方法: 以实验为依据,联系宏观物质与微观结构引入离子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离子键形成过程中的教学,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综合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离子键的概念和形成过程 2、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难点:电子式的书写、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的形成过程。进一步从结构的角度认识物质的构成,揭示化学反应的实质 教学用具:投影仪、多媒体、化学实验仪器 教学过程: 【引入】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的元素只有一百多种,而这些元素组成的物质却有数千万种,那么元素的原子是通过什么作用结合在一起的呢?这是我们本节书要讨论的问题。 【板书】第三节化学键 【演示】教师演示1-2(或者用多媒体播放实验录像),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写出化学方程式,填在课本19页的表格中。 点燃 【板书】]2Na+Cl2====2NaCl(冒白烟)

化学键第一课时教案

《化学键》第1课时教案 长阳民族高中秦文鑫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 了解化学键的基本概念 2. 掌握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的概念。 3. 掌握离子键的形成过程和形成条件,并能熟练地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 的形成过程。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以及学习离子键形成过程,锻炼抽象思维和归纳概括能力; 2.通过电子式的书写,提高归纳比较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提升怀疑、求实、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的概念 教学难点: 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学情分析: 本节知识比较抽象,学生掌握起来有些困难。针对学生实际应该让学生充分预习,由简单的入手,逐层深入,采用边讲边练的方法,让学生掌握。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学案导学,师生讨论 课前准备: 1 学生的学习准备:阅读课本,试图填写学案空白,并结合预习内容找出疑惑内容。 2 教师的教学准备:演示实验器材,准备教学案例,预测家教学过程中可能的情况。 3 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前后左右桌为一组,根据实际需要讨论,探究,得出结论。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根据预习情况,讲解讨论,了解化学键。 (二)实验展示,情景导入 观察演示实验,在白板上展示氯化钠的形成过程,小组讨论,形成离子键、离子化合物的基本概念。 (三)合作探究,精讲拓展 根据氯化钠的形成过程,小组讨论,探究导学案,拓展离子键以及离子化合物的概念,并进入电子式的书写。 (四)练习提高,反思总结: 通过对电子式的书写,通过练习巩固概念,提升解题能力。 (五)完成学练案,总结回顾,如果有时间,准备下节课的预习内容。 板书设计:略 课后反思:

3271第三节化学键导学案1课时.doc

第三节化学键导学案(第一课时) 编写人:王桂林编写时间:2010.3.13 班级:____________ 组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认识化学键的含义,知道离子键的形成本质 2 了解离子化合物 3能用电了式表示离了化合物的形成 【学习重点】离子键概念的形成,电子式的书写规则 【学习难点】离了键概念的形成 【学习方法】合作探究,自学 【课时安排】一课吋 【知识链接】初中时离子的概念,原子的结构,NaCIHCl等物质的结构 【知识与探究】 问题一:在元素周期表中,我们己经发现了一百多种元素,但这些元索组成的物质却数以万计,那么元索的原子是怎样形成如此丰富多彩的物质呢? 问题二:把固态NaCl熔融成液态NaCl需要吸收大最的热,为什么呢?这个事实说明了什么? 一、离子键 1、通过实验1?2描述实验现象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2、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NaCl的形成过程 3、离子键的定义 a.形成离了键的微粒 b.那些元素间一般结合为离子键? c.离子键存在于哪些物质Z中? d.离子键的成键本质或离子间有那些作川

三.离了化合物: 1 ?概念 2.常见的离了化合物 判断正谋 (1)只要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2)含金属元索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3)不含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一定不是离子化合物()四.电子式 思考1:为何要引用电了式这个概念,其内容是什么? 思考2:如何书写电子式,请同学们试着归纳下书写电子式的一些规律(1 )归纳原了的电了式书写规则: 练练:写出它们的电子式:Na Mg Al C O Cl Ar ⑵简单阳离了的电了式帖写规则并举例 (3)简单阴离子的电了式书写规则并举例 (4)复杂离了的电了式的书写规则 练练:写出下列离子的电子式;NH4+ OH' H30+ (5)离了化合物的电了式的书写规则: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1.3《化学键》第一课时教案

第三节化学键 第一课时离子键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离子键的概念。 2.掌握离子键的形成过程和形成条件,并能熟练地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离子键形成过程的教学,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综合概括能力; .通过电子式的书写,培养学生的归纳比较能力,通过分子构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用对立统一规律认识问题。 2.培养学生怀疑、求实、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 1.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的概念 2.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教学难点: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盛有氯气的集气瓶、金属钠、小刀、滤纸、镊子、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火柴。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师:从前面所学知识我们知道,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该元素的原子的结构。而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原子的重新组合,那么,是不是任意两个或多个原子相遇就都能形成新物质的分子或物质呢 板书:第三节化学键 师:根据原子和原子相互作用的实质不同,我们可以把化学键分为离子键、 共价键、金属键等不同的类型。首先我们来学习离子键。 板书:一、离子键

[推进新课] 师:要知道什么是离子键,还须从我们初中学过的离子化合物说起。什么是离子化合物?请举例说明。 演示实验1—2:钠在氯气中燃烧。 板书2Na+Cl2====2NaCl 师:从宏观上看,钠和氯气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新物质氯化钠。如若从微观的角度,又应该怎样理解上述反应呢 [思考与交流]1.画出钠和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试解释氯化钠是怎样形成的。 [多媒体展示] 图1-3-3 师:上述过程我们可以用电脑形象地表示如下: [展示多媒体课件] ①钠原子最外层1个电子在核外高速运动,氯原子最外层7个电子在核外高速运动; ②钠原子与氯原子互相接近(发生反应);

高中化学必修 教案 化学键

授课教案

教学内容(①温故而知新;②新课知识要点;③例题经典分析;④课堂作业(5—10分钟);⑤家庭作业;○6下次课预授内容(和学生讨论下次课要上的内容)) 【新课内容】 (一)化学键 一、离子键 1、定义:使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作用,叫做离子键。 2、成键粒子:阴、阳离子 3、形成条件: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之间化合时,已形成离子键,如第ⅠA族、第ⅡA族中的金属与第ⅥA族、第ⅦA族中的非金属化合时易形成离子键。 二、离子化合物 1、定义: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 2、表示方法: ①电子式:在元素符号周围用“? ”或“×”来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价电子)的式子。如: Na、Cl、Mg、S的电子式可分别表示为: ②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AB型(如NaCl): AB 2型(如MgCl 2 ): A 2B型(如Na 2 O): 注意: 1.离子须标明电荷; 2.相同的原子可以合并写,相同的离子要单个写; 3.阴离子要用方括号括起来; 4.不能把“→”写成“====”; 5.用箭头标明电子转移方向(也可不标)。 三、共价键 1、定义: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的相互作用。如:

用电子式表示Cl 2 的形成过程: 2、成键粒子:原子 3、形成条件:一般是同种或不同种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课形成共价键,某些金属与非金属(特别是不活泼金属与不活泼非金属)原子之间也能形成共价键。 4、共价键的种类: ①非极性共价键:在H 2、N 2 、Cl 2 这样的单质分子中,由同种原子形成共价键,共用 电子对不偏向任何一个原子,成键的各原子都不显电性,这样的共价键叫做非极性共价键,简称非极性键。 ②极性共价键:在HCl、H 2O、CO 2 这样的化合物分子中,不同种原子间形成共价键时, 共用电子对将偏向吸引电子能力强的一方,吸引电子能力强的一方显负电性,吸引电子能力弱的一方显正电性,这样共用电子对偏移的共价键叫做极性共价键,简称极性键。 四、共价化合物 1、定义:以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合物。如:H 2O、CO 2 、SiO 2 等都是共价化合物。 2、表示方法:用电子式表示含共价键的分子形成过程: HCl : CO 2 : 五、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的比较 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 概念由离子键形成的化合物以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合物 粒子间的作用阴离子与阳离子键存在离 子键 原子间存在共价键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精品导学案(答案)第三节 化学键(第2课时)导学案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三节化学键(第2课时)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1.理解共价键、非极性键、极性键的含义。 2.能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3.知道化学键的含义及其分类,并从化学键的角度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二预习内容:理解共价键的含义,共价键的形成条件和分类,能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知道化学键的含义及其分类。 三提出疑惑:共价键的形成条件是什么?怎样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化学键该如何分类 课内探究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共价键、非极性键、极性键的含义。 2.能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3.知道化学键的含义及其分类,并从化学键的角度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学习重难点:共价键、非极性键、极性键的含义、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学习过程:根据H Cl的形成过程,结合课本填写下列空白。 一、共价键 1、共价键 叫做共价键 ①成键微粒: ②成键本质: ③成键条件: 注意:(1)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属于共价化合物(即若存在离子键,一定为离子化合物)(2)共价键存在于非金属单质的双原子分子中,共价化合物和某些离子化合物 中(如NaOH、Na2O2)。 2、共价键的表示方法 ①电子式:H2 Cl2 N2 O2 CO2 CH4 HCl H2O NH3 ②结构式(用短线“-”表示一对共用电子):H2 N2 HCl H2O NH3 CO2 CH4 Cl2 二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H2: HCl:

例1 用电子式表示下列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CO2: H2O: 三共价键的分类: ①非极性键:在双原子单质分子中,同种原子形成的共价键,两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共用电子对任何一个原子,成键的原子都电性。这样的共价键叫做非极性共价键,简称非极性键,可见非极性键是同种原子之间形成的共价键。如:H-H键,Cl-Cl键,Na2O2中的O-O键等。 ②极性键::在化合物分子中,不同种原子形成的共价键,由于不同种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共用电子对必然偏向吸引电子能力的一方,所以吸引电子能力强的一方显电性,吸引电子能力弱的一方显电性。这样的共价键叫做极性共价键,简称极性键,可见极性键是不同种原子之间形成的共价键。如:H-Cl键,NaOH中的O-H键等。 例2.下列共价化合物中,以极性键结合的(),以非极性键结合的( ) (1)F2(2)O2(3)NH3(4)CH4(5)SO2 四、化学键 1.含义及其分类 通称为化学键,包括离子键和共价键。化学键的形成与有关,它主要通过原子的或来实现。 2.一个化学反应的过程,本质上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 例3.物质之间发生反应时,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A.颜色 B.状态 C.化学键 D.原子核 五、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 1.分子间作用力 在分子内我们称为化学键。在分子之间还存在一种 的作用力,叫做分子间作用力,又称。分子间作用力不是化学键,它比化学键要弱得多,它广泛地存在于分子与分子之间,但只有在分子与分子充分接近时,分子间才有明显的作用。分子间作用力对物质的熔点、沸点、溶解度等都有影响。 2.分子间作用力与化学键的区别 分子间作用力存在于:分子与分子之间分子内相邻的原子之间。3.分子间作用力对物质物理性质的影响 一般来说,对于和的物质,, ,物质的、也越高。例如,卤素单质,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分子间作用力增大,它们的熔点,沸点也相应升高。 4.HF、H2O、NH3的沸点有反常现象,是因为它们的分子之间存在着一种比分子间作用力稍

梅花魂第一课时练习题

6 梅花魂 第一课时 一、拼音小关卡。 1. 读句子,看拼音,写汉字。 (1)我的爷爷是位华qiáo( )。 (2)长期以来,人们对成吉思汗的去世地点和埋zàng()地点一直争论不休。 (3)风轻轻拂过薰衣草,在一lǚ()淡淡的yōu()香中,我静静地欣赏着一望无际的紫色 浪漫。 2. 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画“√”。 (1)他努力拼搏就是为了能衣锦还.(hái huán)乡。 (2)他克服万重.(chóng zhòng)困难,厚积薄发,达到了既定目标。 (3)中国航天事业始终坚持自力更.(gēng gèng)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 (4)梵蒂冈图书馆珍藏.(cáng zàng)了无数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品。 (5)空地上的鲜花、气球、红色的地毯,将整个会场渲染得分.(fēn fèn)外喜庆。 二、字词游艺厅。给下面的形近字组词。 魂()绸()呜()绢() 魄()调()鸣()捐() 三、根据提示写词语。 写近义词:漂泊—()冰凉—() 充满—()欺凌—() 四、句子变变变。 1.照样子,给句子换个说法。 例: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这是伟大的奇观。 (1)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枝梅花,有什么稀罕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写句子。 老人总是摇摇头,长长地叹一口气,说:“莺儿,你还小呢,不懂!”(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关于基于核心素养的普通高中课堂《化学键》教学设计案例2

1关于基于核心素养的普通高中课堂《化学键》教学设计案例2

基于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化学键”(必修) 教学设计案例 平阳中学林勇林海量 325400 一、教材和教学内容 本节内容选自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必修课程“主题3:物质结构基础及化学反应规律”中的“3.2 化学键”。内容标准是,认识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结合典型实例认识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建立化学键概念。知道分子存在一定的空间结构。认识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物质变化的实质及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本部分内容是学生第一次在前一节原子结构的基础上,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结构和化学反应的实质。学习内容较为陌生抽象、理论性强,涉及的化学概念多且容易混淆,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难点所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尽量能够用具体的实验等宏观辨识入手,引导学生向微观探析过渡,利用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进行微观探析。 二、教学目标

(1)能从实验现象等宏观角度建构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离子化合物、共价分子等概念,根据物质在熔融状态导电这个事实,学会从微观角度推导该物质内部存在的微粒及其成键类型。 (2)通过实验数据等证据推理,过渡到模型认知,了解可以用球棍模型、比例模型表示分子结构,会用电子式、结构式等符号表征正确表示典型的离子化合物、共价分子的结构,并能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的断裂同时新键的形成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以此诊断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水平,发展学生对化学键的认识水平。 (3)通过电子式的书写,培养学生的归纳比较能力,学会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方法。通过分子构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学会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及课时安排 教学重点: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概念,电子式、结构式。

2015化学键与能量全解

学案导学——化学键 高三化学备课组日期:2015年11月5日 高考考纲要求:一是电子式的书写,结合其他化学用语一起考查,如结构简式、 结构式等;二是化学键类型的判断。 知识点回顾: 一、化学键: 1.定义:。 2.形成与分类 原子之间发生电子→ 离子键 化学键 原子之间形成→ 共价键 分类: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存在于金属中)等 Ⅰ、离子键: 1、定义:。 成键粒子:成键实质: 说明:静电作用既包含同种离子间的相互排斥也包含异种离子间的相互吸引。是阴、阳离子间的静电吸引力与电子之间、原子核之间斥力处于平衡时的总效应。 2、形成条件: 活泼金属元素的原子与活泼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之间相互化合形成离子键 3、离子化合物定义: 注:①对于离子化合物化学式不等于分子式,在离子化合物中 不存在分子,如NaCl的晶体结构为: 在这个结构中Na+和Cl-的个数比为1:1,所以氯化钠的化学式为 NaCl。 4、表示方法------电子式:【重要补充】 ⑴.概念:由于在化学反应中,一般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发生变化,所以,为了简便起见,我们可以在元素符号周围用小黑点(或×)来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这种式子叫做 例如:

⑵.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表示方法: 在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中,活泼的金属离子失去电子变成金属阳离子,活泼的非金属离子得到电子变成非金属阴离子,然后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结合成离子键,形成离子化合物。所以,在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中由阳离子和带中括号的阴离子组成且简单的阳离子不带最外层电子,而阴离子要标明最外层电子多少。 如: ⑶.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例题1:1)用电子式表示 Na2O NaOH MgCl2 Na2O2 Ca(OH)2NH4Cl 2)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NaBr CaF2 Ⅱ、共价键: 1、定义:原子间通过形成的化学键。成键粒子:成键实质: 2、形成条件:通常是的原子相结合。 存在范围: ①非金属单质的分子中(除气体外):如O2.F2.H2.C60 ②非金属形成的化合物中,如SO2.CO2.CH4.H2O2.CS2 ③部分离子化合物中,如Na2SO4中的SO42-、NaOH的OH-、NH4Cl中的NH4+中存在共价键 5、分类 共用电子对不发生偏移→ 键 共 价 键共用电子对发生偏移→ 键 6、 表示方法: 1)用电子式表示 H2O NH3CO2CH4N2

五年级语文《梅花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梅花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实验小学:王寒影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二单元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正确书写本课生字词。 3、通过品读、研读,感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大致内容。 策略与方法:运用形近字组词、多音字组词写句子等方法,掌握本课生字、词。 教学重点: 认真学习生字,读准音,记好形,了解意,会运用;体会梅花的含义。 教学难点:悟懂“魂”的表达精神,理解外祖父对祖国的热爱与眷念之情。 教学课型:新授课 教具准备: 1、查找有关梅花的资料。 2、梅花挂图、课件。 3、有关梅花的古诗,歌曲等。 教学设计: 一、导入 1、师:同学们看过梅花吗?能说说它的特征吗?(生说见过的梅花颜色、外形、生长特点)。(生说完后,师出示梅花图,学生形象认识) 2、师:刚才大家都纷纷说了自己想象中的梅花,你能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或诗句来描述一下它吗?(生分别描述,如:诗《梅花》

3、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有关梅花的知识。 4、揭示课题: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篇与梅花相关的文章(出示课题,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师:“魂”是什么意思?(一种精神)梅花是一种植物,它的精神是什么?带着疑问让我们走进文本。 二、初读课文,扫除障碍。 1、生从书中勾出本课生字新词,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了解大概意思。 2、老师抽查学生学习生字情况(出示生字词),学生交流生字词的自学情况,老师指导。 3、重点指导:灵魂、缕缕、幽芳、葬身、乡愁、腮边、甚至 绸子、呜呜、所谓、梳理、衰老、手绢、华侨指导理解:颇、玷污、大抵、古玩、折节、无所谓、眷念、隆冬等词的意思。 5)指名学生读课文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教师相机提醒学生以下易错字音:分外、抹净、低头折节。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抽生说说课文大意)。 2、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围绕梅花写了哪几件事?(生找出相关自然段,并标记各件事) 3、讨论、交流。 第一件事:教小外孙女读唐诗宋词。 第二件事:特别爱惜“墨梅图”。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 1.3化学键第1课时(教案1)

课题离子键(第一课时) 三 维 目 标 知识 与 技能 1.使学生理解离子键的概念,能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 2.使学生了解化学键的概念和化学反应的本质 过程 与 方法 通过离子键教学,培养对微观粒子运动的想像力。 情感 态度 与价 值观 通过离子键的教学,培养对微观粒子运动的想像力。 教学重点离子键 教学难点化学键的概念,化学反应的本质 教学方法 教学媒体 教学内容师生活动 引入] 同学们,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食盐,食盐对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有 着重要的意义,我们知道食盐就是氯化钠,它是由钠和氯两种元素组成的,那 么,钠和氯是如何形成氯化钠的?是什么作用使得Na+和Cl-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的?这节课我们就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 第四节化学键 电脑展示] 钠在氯气中的燃烧实验 过渡] 钠在氯气中剧烈燃烧有大量的白烟生成,白烟就是氯化钠的固体小 颗粒,叫做氯化钠晶体。氯化钠晶体呈什么形状?它的空间结构又是怎样的? 动画] 展示NaCl的晶体样品、晶体空间结构模型。 说明] 与Na+较近是Cl-,与Cl-较近是Na+,Na+与Na+、Cl-与Cl-未能直接 相连;无数个Na+与Cl-相互连接向空间无限延伸排列就形成了NaCl的晶体。 设疑过渡] Na+与Cl-通过什么方式形成NaCl的呢? 思考讨论] 1、请同学们写出Na和Cl的原子结构示意图?Na和Cl的原子结构是 否稳定?通过什么途径才能达到稳定结构? 2、请写出Na+和Cl-结构示意图,并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NaCl的形成过 程。 动画投影] 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NaCl的形成过程。 讲述] 原子结构示意图必须把原子核所带电荷和核外不同层上的电子数全

高一化学必修2《化学键》教学设计

高一化学必修2《化学键》教学设计 高一化学必修2《化学键》教学设计 高一化学必修2《化学键》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概念;了解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条件;领会化学键概念和化学反应的本质;能辨别不同化学键类型的物质。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演示实验,讨论实验现象,分析本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探究方法;初步养成科学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课件演示离子键共价键形成过程,激发学生探究化学反应的本质和好奇心,深入理解化学反应本质,培养学生对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力以及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概念。 [难点] 理解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概念。 三、教学用具 投影仪。 四、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迁移导入。

教师:同学们看看老师今天上课给大家带来了什么?对,这是再常见不过的两块吸铁石,把两块吸铁石靠近,它们就会仅仅吸引在一起,相信大家小时候都玩过这个游戏,大家来说说看为什么两块吸铁石能吸引在一起? 学生:因为它们之间有磁力啊。 教师:正确,那大家想想我们化学世界中的物质,它们中大多数都是不同元素的原子相互结合形成的数以千万计的物质,它们又是靠什么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呢? 学生:一种力… 教师:说得很好,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下化学物质形成过程中的这种“力”。 [板书]第三节化学键 第二环节:新课教学 1.实验展示,宏观感受。 教师:我们还记得氯化钠吧?知道它是怎么来的么? 学生:是钠和氯气反应得来的。 教师:请大家拿出练习本,写出钠和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好,写完了我们来看一下这个实验,大家请看大屏幕,注意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 教师组织学生认真观看演示实验视频。 2.视频观看,微观感知 教师:实验看完后思考一下,在生成氯化钠的过程中到底发生了什么呢?钠怎么和氯气发生反应就能形成氯化钠了?大家思考不清楚没有关系,我们继续看一段动画,看看动画里怎么说。 通过动画视频为学生展示钠和氯反应的微观过程。 学生观察思考。 教师讲解:根据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它们要达到各自的稳定结构需要获得或失

《梅花魂》导学案(优选.)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 方便更改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6、《梅花魂》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缕缕、幽芳、漂泊、唯独、顿时、稀罕、离别、大抵、精神、品格、灵魂、骨气、民族、气节、磨难、欺凌、境遇、毕竟、梳理、衰老、珍藏、华侨、能书善画、风欺雪压、顶天立地、低头折节、泪眼蒙眬”等词语读读记记“颇负盛名、玷污、秉性、凉飕飕、眷恋”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爱国情、思乡意,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并进行语言积累 3.全力以赴,激情参与,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式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会圈点勾画、批注及编写文段序号 2、通过独立思考、深情朗读、小组合作,抓住文中的具体词语和句子,通过联系生活来想象 3、认真研究学案,独立思考,限时30分钟完成;规范书写,运用好双色笔;小组合作探究,答疑解惑 【知识链接】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代诗人王维的诗全诗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山中送别》唐代诗人王维的诗全诗是: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浣溪沙》北宋诗人秦观的词全词是: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自主学习】 1、我能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字新词还能看拼音写词语 yōu fāng piáo pō ci xiáng xī hǎn mó nàn qi líng ()()()()()() shuāi lǎo zhēn cáng fēng qi xuě yā ding tiān lì dì ()()()() 我要把学习目标中的词语再抄一遍 2、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梳()撩()玷()祥() 流()燎()沾()样() 琉()潦()贴()洋() 3、给带点的字选择合适的解释,在被选答案的序号处画“√”(1).能书善画 ①善良,慈善;②善行,善事;③友好,和好;④擅长,长于;⑤容易,易于 (2)颇负盛名 ①背;②担负;③依仗;④遭受;⑤享有;⑥失败 (3).独在异乡为异客

高中化学《化学键(第二课时)共价键》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共价键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巩固离子键的概念和电子式的书写. 2.通过对HCl 形成的化学本质探讨,理解共价键的概念,能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化合物的形成. 3.掌握常见物质空间结构,会用结构式表示. 4.通过共价键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力. 5.学会运用结构模型和化学用语进行化学的研究 二:教学重点 1.理解共价键的本质 2.用电子式、结构式表示共价键和共价化合物 三:教学难点 1.用电子式、结构式表示共价键和共价化合物 2.用共价键去解释某些化学性质 四:教学方法 情境-课题-探究-结论-延伸 五:教学过程 复习: 1、什么叫离子键? 2、下列物质中存在离子键的是( ) A、NaCl B、H2 C 、HCl D、MgBr2 思考: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化合时易形成离子键,那么非金属和非金属之间相互作用时,原子又是怎样结合成分子的?HCl 等物质是怎样形成的? 实验情境: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现象、反应方程式、分别从宏观,微观上如何看这个反应,引出 本节课要研究的内容--- H2 与Cl2 反应的微观本质) 课题:H2 与Cl2 反应的微观本质? 问题1:H 和Cl 之间是如何结合成为HCl 分子?

动画:原子结构示意图探究 引出:二:共价键 1.概念: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强烈的相互作用,叫做共价键。 例如氯化氢分子的形成: 特点:共用电子对偏向吸引电子能力强的原子一边(氯原子),氯原子带部分负电荷,氢原子带部分正电荷 如氢气分子的形成: 特点:共用电子对不偏移,成键原子不显电性 延伸:结构式的书写。化学上用电子式虽然可以清晰的表示出共价键的实质,但是,表达书写起来比较麻烦,所以我们常用一根短线来表示一对共用电子,这样得到的式子叫结构式。将上述HCl、H2 分子改写成结构式。 例题:用电子式表示I2 HF H2O 的形成过程并写出结构式 练习巩固:用电子式表示H2S 和Br2 的形成过程. 小结:共价键概念的内涵①成键的微粒------------------ 原子 ② 成键的条件非金属间或非金属和不活泼金属 ③ 成键的原因 -------------- 达到稳定的电子层结构 ④键的本质 ------------------ 共用电子对 ⑤共价键的表示方法----------- 电子式或结构式 问题2:H2 和Cl2 作用生成HCl 的反应过程怎样 动画模拟H2 和Cl2 反应历程 小结从上我们可以看出H2 与Cl2 反应生成HCl 的过程:第一步是H2 分子和Cl2 分子中的H- H 键、CL-Cl 键被破坏,分别生成H 原子和Cl 原子(旧键短裂),第二步是生成的H 原子和Cl 原子之间相互结合,形成新的H-Cl 化学键-共价键(新键形成)。 实验探究将受热的玻璃棒分别插入盛满氯化氢,碘化氢的两个集气瓶中,观察实验现象 探讨1.如何解释以上实验现象? 2.为什么卤化氢稳定性依次递减? 3.共价键牢固程度的决定因素? 4.共价键断裂与能量的关系? 2.共价键与能量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