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和澳门的昨天与今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香港和澳门的昨天与今天
一、香港的发展
1、香港历史
香港: 得名由来
对于"香港"这个名字的由来, 坊间流传着很多不同的说法。有说在香港还未被割让给英国前, 香港只不过是香港仔附近的一个租界; 也是一个渔港及进出口港, 因而得名。另一方面, 则有一些历史学家认为香港是因出口香料而得名。
相对来说, "九龙" 这个名字的来源就带点传奇色彩了。"九龙" 意旨九条龙。其中一个说法是: 800年前, 宋朝一位皇帝南下, 看到这地方拥八座山, 心生一念, 想把这个地方命名为"八龙", 因为根据中国传说, 龙是潜居于山中的。这位皇帝身边的一位大臣灵机一动, 向他提议这个地方应叫"九龙", 因皇帝的的帝皇身份, 正好是第九条龙的象征。这个传说的起源和真确性虽然至今仍未得到证实, 但九龙城旧机场附近一个公园内的石碑至少可以证明这位皇帝确实曾经踏足香港。
殖民地时代前的香港
谈到香港的历史, 很多人都会由殖民地时代说起, 但其实在数千年前, 已经有人聚居在香港。最近, 一个被埋在大屿山已4,500年的遗址出土, 另外在香港数处也发现了远古时期的石刻, 还有很多反映香港早期居民生活的小村落的遗迹, 以及围墙、护城壕和门房等, 更进一步证明香港的悠久历史。
约在2,000年前的汉代, 中国已把香港和其土地纳入国家周遭的领土。广东人和客家人随后于14世纪陆续迁移到香港, 也同时把他们独有的文化带到这片土地, 并流传至今。时至今日, 很多人还需向当时移居香港的主要家族(现名为"新界五大族") 的后人缴交租金呢!
一些早期的预言家曾说过香港注定是世界经济命脉之一, 而宫廷纪事文献也记载军队曾被派遣到屯门和大埔(现为新界的主要新市镇), 以确保蜑家人从吐露港捞获的珍珠得以安全运送。
17世纪时, 香港因动荡和常有海盗出没而声名浪藉。有见及此, 当时执政的满州人决定撤离海岸一带, 而同时却有大批客家人移居香港, 开始他们种植稻米、菠萝、茶叶和香料的生活。
鸦片战争及其带来的影响
到了19世纪, 香港在英国人的统治下而与国际事务扯上关系。
最初, 英国人以售卖鸦片换取中国的银器、丝绸、茶叶和香料, 获利甚丰。后来, 满清政府担心鸦片对人民造成的祸害, 便下令禁止鸦片入口。当时, 大臣林则徐被派往广东焚毁20,000箱鸦片, 触发了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 最后中英政府于1842年签订了《南京条约》, 把香港岛割让给英国为殖民地, 并委任砵甸乍为首任港督。
英国殖民统治
1842年的鸦片战争引致香港岛被无限期割让给英国后, 曾被贬为"不毛之地" 的香港开始迅速的发展起来, 商人也纷纷在香港营商。由于中英两国仍然偶有争端, 英国为了保障自己的利益, 便决定夺取更多土地。终于在1860年, 九龙半岛及昂船洲被割让给英国, 而租借新界99年的条约也于1898年签订了。
2、香港的今日与未来
创造奇迹
香港从一个小小的渔港, 摇身一变成为举足轻重的国际金融中心, 殊非易事。
单以香港作为首个成为世界十大经贸中心的发展中商业城市这一点,已充分反映出香港的经济实力。金融财经和服务业渐渐的已取代了制造业, 成为香港经济的主流。纵使大部份生产基地已转移到中国大陆的边境地区, 香港依然保留着世界最大出口地区之一的位置。同时, 社会服务的质量也不断提升, 更可媲美很多欧美国家。
一直以来, 中国政府都坚持当日签署有关割让香港的三大条约是被迫和不公平的。1984年在中英政府双方同意下签署的"中英联合声明", 订定于1997年7月1日把香港主权归还给中国政府。从此, 香港再度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国家- 中国的领土, 也同时揭开历史性的新一页。
转变
从1997年7月1日起, 香港成为中国政府的"特别行政区"。基于"一国两制、高度自治"的原则,得以保留高度自治权, 并维持其社会架构、生活模式、尤其是经济系统及司法制度等50年不变。
香港回归中国后,并未对旅客构成任何影响:
∙港币和美元仍然挂钩, 为一独立而国际承认的货币。
∙香港对入境签证条例仍旧宽松, 约170个国家的旅客无须签证便可入境, 逗留期由7天至6个月不等。
∙香港的治安由香港警察维持, 仍然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城市之一。
∙世界的入出境管制维持不变。
∙中文和英文仍为法定语言, 双语的指示牌随处可见。
二、澳门的发展
1、澳门的历史
她的名字最早记载于明朝史书,叫做“蚝镜”(濠镜),此后还有“濠江”、“海镜”、“镜湖”等多个别名。
概因四、五百年前,本地蚝产丰富,南北两海湾,水静湾圆,有如明镜也。后来又称作澳”。澳,泊囗;外国船只停航寄泊的地方。”诸番求蚝镜为“澳”,故称“蚝镜澳”。地属香山县,亦称“香山澳”。至于今名”澳门”,其由来则有多种传说,一“门”是中国内河通往海洋的海峡总称,本地内港的妈阁庙,隔海同湾仔的银坑相望,形成海峡像门;一说本地南面对开的乙水仔、小横琴、路环、大横琴四岛离立对峙,海水贯流其间,成十字门状,所以亦有“十字门”之称;又有一说本地南台山(妈阁庙山)和北台山(莲峰山),两山相封成门。总之,既是澳,亦有“门”,便称澳门了。
十六世纪,葡萄牙人与日本人先后来华,他们都是利用澳门作为同中国通商的门户。初来时,在妈阁庙处登陆,葡人因此称澳门为“马交”(MACAU),日人则称之为“阿妈港”。
根据史书记载,在南宋以前,即十三世纪前,本地是荒山野地,没有人烟,亦未正名,直至蒙古族入侵中原,南宋濒淤覆亡,闽浙一带官兵纷纷避难南逃,部分人飘泊到此,寻找生活。
公元1271年南宋度宗咸淳七年,蒙古定国号为元之后,元军南下大举攻宋,1276年南宋恭帝德佑二年,元军攻陷宋都临安(杭州),俘宋恭帝;1279年,元朝终于灭了南宋,在此战乱期间,正是国亡家破,南宋皇亲国戚、文武百官,争先乘船南撤逃亡。其中最大一批是张世杰率领宋军及民兵五十万人,船舶二千多艘,簇拥幼主端宗赵罡,几番周折,来到路环、乙水仔一带海面,当晚遇狂风吹袭,御船翻沉,帝罡得病一卧不起,损失惨重,只好上岸栖居。及后元兵追至,宋军依仗澳门妈阁山及路环高地,水兵列阵十字门,同元军作生死大战,击退元军。
自此以后,澳门始稍有人烟,但由于地方细,耕地缺,物产少,立足生活繁衍后代并不容易。直至十六世纪中叶,即明世宗嘉靖年间,本地仍然是荒凉一片。人烟稀薄,只有舟船寄泊。
葡萄牙人在1535年中国明朝嘉靖十四年,取得在澳门停靠码头,进行贸易的便利。1553年明朝嘉靖三十二年又藉词在澳门登陆,1557年明朝嘉靖三十六年,开始在澳门定居。而葡人来华,是在1513年明武宗正德八年,比占居澳门早四十多年。当时,葡萄牙已于1510年占领了印度果阿,1511年又攻占马六甲,海军势力指向中国。第一位到达中国的葡萄牙人是欧维士(Jorge Alvares),他率领的船队于1513年在零丁岛附近下锭。在葡人经营之下,澳门的地位逐渐上升而变为重要,受到其它西方国家垂涎。荷兰商人多次试图侵占,于1604年明神宗万历三十二年、1607年万历三十五年、1622年明熹宗天启二年及1627年天启七年,先后四次派兵攻打澳门,但因受守军及居民顽强抵抗而未得逞。
1802年清仁宗嘉庆七年及1808年嘉庆十三年,英亦曾派兵入侵澳门一带,未能成功。直至184Z年英国取得澳门东面七十八公里的海岛香港,并开辟为商埠以俊,澳门在东西方贸易的地位,才逐渐被香港取代。
葡萄牙一向重视澳门,1604年,当澳门军民战胜荷兰侵略时,葡王约翰便以”天主圣名之城,无比忠贞”的称号,颁赐给澳门,后来,又把澳门列为它的海外属地,竟称澳门为“省”。
1928年4月,中国政府通知葡国政府终止“和好通商条约”,未有结果。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香港和中山都陷落在日军手裹,而澳门名义上仍在葡国统治下。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