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概念阐述】
1.社会习俗及其变化
含义:社会习俗亦称“社会风俗习惯”,是人们自发形成,并为社会大多数人经常重复的行为方式。它是潜移默化的,是特定社会的产物,与社会制度变革有密切关系。表现:近现代社会习俗的变化在婚姻、社会交往、妇女解放等方面均有比较明显的表现。婚姻自主取代了包办婚姻,鞠躬握手取代了跪拜作揖,妇女走出家庭步入了社会。认识:它们折射了近代以来的民主、开放、西化和城市化的社会变迁。
2.近现代的服饰变化
变化的表现:20世纪早期,服饰开始发生明显的变化,在长袍马褂依然流行的同时,西装流行开来,中山装则大为流行,并成为中国男子喜欢的标准服装。20世纪50年代以后,以列宁装和连衣裙为特征的苏式服装备受青睐,60年代中期以后,军装和干部服盛行,80年代以后,服饰变化趋于复杂和多元。变化里的文化内涵:近代服饰由拘谨、保守、等级转向适体、美观和平民化;现代服饰则由政治化、单调性转向人性化、多样性。变化里的历史内涵:它们与中国政治制度变迁和对外开放程度密切相关。
3.近代交通工具
种类:自行车、汽车、电车、火车、轮船和飞机都是在近代中国先后出现的交通工具。出现的时间:除轮船外,大体都出现在20世纪初期。价值:它们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也是近代中国受西方影响的表现所在。
4.大众传播媒介
含义和种类:是服务于社会大众的传递新闻和信息的载体,它包括报刊、通讯社、广播、影视和互联网等媒介。出现的时间:19世纪70年代开始中国人自己办报的历史,中国人自己的广播、电影等出现于民国时期,而电视和互联网则出现于20世纪下半叶。影响:丰富和改善民众的文化生活,传递社会变化的信息,是近代以来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变化的写照。

【史料解读】
1.风尚习俗的变革·剪辫
以下材料是1898年9月康有为递呈给光绪皇帝的奏折:
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邦交不结矣。且今物质修明,尤尚机器,辫发长垂,行动摇舞,误缠机器,可以立死,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者也。且兵争之世,执戈跨马,辫尤不便,其势不能不去之。欧美百数十年前,人皆辫发也,至近数千年,机器日新,兵事日精,乃尽剪之,今既举国皆兵,断发之俗,万国同风矣。且垂辫既易污衣,而蓄发尤增多垢,衣污则观瞻不美,沐难则卫生非宜,梳刮则费时甚多,若在外国,为外人指笑,

儿童牵弄,既缘国弱,尤遭戏侮,斥为豚尾,出入不便,去之无损,留之反劳。断发虽始于热地之印度,创于尚武之罗马,而泰伯至德,端委治吴,何尝不先行断发哉?
——康有为:《请断发易服改元折》
资料显示:
(1)康有为在19世纪末的戊戌变法运动中就提出了剪去长辫的断发建议。(2)在康有为看来,那时的世界已经是各国交流频繁一切趋同的世界,是机器生产的时代,是近代战争的争雄时期。(3)康有为基于对当时世界形势的分析,说明了“辫发长垂”的诸多不利。(4)断发易服的风尚变化是跟随近代社会形势变化的表现。
问题设计:
(1)在材料中,康有为对世界形势的判断有哪些?
(2)康有为依据它对世界形势的判断,提出了“辫发长垂”与近代社会格格不入的若干理由,试简要说明。
(3)康有为的主张当时是否实现了?如果没有,则断发易服的风尚变化是何时发生的?(4)联系辫子与近代社会发展的关系,谈谈风俗变迁在社会变迁中的作用。
问题解析:
(1)各国交流频繁,世界呈现一体化时代的“尚同”倾向;崇尚机器生产的时代;战争争雄的时代。
(2)生产和工作不便:近代社会“尤尚机器”,辫子的存在容易误缠机器,从而阻碍了机器的使用;兵家作战不便:辫子的存在能进行近代方式的战争;生活不便:辫子的存在既不卫生又会耗时梳刮;形象也不雅:为外国人所嘲笑。
(3)没有实现。中华民国成立以后。
(4)风俗反映了民众的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它的巨变勾勒出民族文化心理和社会意识的发展历程。社会的变化归根结底表现为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方式的变化又推动了社会关系的变化。所以,对辫子的态度敏感地反映了在革命风潮中社会风尚的剧烈变化。
2.晚清官员对近代交通(铁路)的排斥
以下材料介绍的是1865—1869年中英、中美条约交涉前后,清政府官员沈葆桢对于外人铺设铁路的态度:
秦筑长城,当时以为殃,后世赖之。铜线铁路,如其有成,亦中国将来之利也。且为工甚巨,目前亦颇便于穷民。然欲朝廷明定条约,许其开工,则大不可。何者?商贾之生计,有力者尚可改图,民间之田庐,贪利者犹可易地;至坏其祖父之坟墓,虽至愚极不肖者,亦必痛心疾首,聚族而争。众愤所加,何所不至。彼虽曰自能派人看守防御,设其人为百姓所戕,彼能晏然不问乎?设我百姓为其人所戕,我能晏然不问乎?万事皆可从权,民心必不可失。应谕以中外一体,彼此宜各顺民情。且泰西智巧绝伦,果能别创一法,于民间田庐坟墓,毫无侵损,绘图贴说,咸使闻知,百姓退无后

言,朝廷便当曲许,否则断难准行。
——[清]沈葆桢:《条说议铜线铁路》(同治六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资料显示:
(1)沈葆桢虽然认可铁路有利于中国未来,但是反对在政策上允许铺设铁路。(2)他反对的理由是:铺设铁路会“占人田业”、“毁人庐墓”、破坏风水,同时又会扰民,引起大规模的民众反抗运动,影响到自身的统治。(3)在洋务运动兴办之际,沈葆桢等人对推动近代化发展的铁路持排斥态度显然是不合时宜的。
问题设计:
(1)沈葆桢在外国人铺设铁路问题上持什么态度?他的理由有哪些?
(2)从近代化发展进程的视角简要评价沈葆桢对修建铁路的态度。
(3)近代中国的铁路建设在什么时候才开始发展起来的?
问题解析:
(1)在外人铺设铁路的问题上持反对的态度,他们的理由有:铺设铁路会“占人田业”、“毁人庐墓”、破坏风水,同时又会扰民,引起大规模的民众反抗运动,影响到自身的统治。(2)近代化是机器生产的时代,在19世纪初期人类陆上交通就进入了蒸汽动力时代,铁路运输极大地推动了近代化进程,中国官员的态度是不正确的,是逆历史潮流而动的。(3)19世纪末20世纪初。

3.交通工具的更新
九十年来中国交通事业之设施,殆非以前数千年间之交通事业所可比拟。在此一点上我们不能不说是近年交通事业之进步。但九十年来所积累的今日的成绩,若和世界各先进国比较,这只能算中国交通事业之现代化的开始,距现代式的规模之形成,尚相去甚远。
——白寿彝(1937年)
资料显示:
(1)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交通设施有了较大进步。(2)但与世界先进国家比较仍存在很大差距。(3)交通事业的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问题设计:
(1)根据材料联系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交通工具的革新。
(2)根据交通工具革新的史实,说明交通近代化的演进趋势。
问题解析:
(1)20世纪初,自行车在我国的一些城市出现;也在20世纪初,中国出现了由机械牵引的电车和汽车,先是天津创办有轨电车系统,后来上海有了公共汽车;19世纪末,中国有了铁路运输。
(2)牵引动力由人力、畜力牵引到机械动力的演进,是交通近代化的趋势。
4.大众报业的发展
当今时事,文则质而不俚,事则简而能详,上而学士大夫下及农工商贾皆能通晓者,则莫如新闻纸之善矣。新闻纸之制创自西人,传于中土,向见香港唐字新闻体例甚善。……凡国家之政治风俗之变迁,中外交涉之要务,商贾贸易之利弊,与夫一切可

惊可愕可喜之事,足以新人听闻者,靡不毕载,务求其真实无妄,使观者明白易晓,不为浮夸之辞,不述荒唐之语。庶几留心时务者,于此可以得其概。而出谋生理者,于此亦不至受其欺。此新闻之作,固大有益于天下也。
——《申报》(1872年)
资料显示:
(1)大众报业发源于西方,然后传入中国。(2)新闻报刊的大众化表现在“上而学士大夫下及农工商贾皆能通晓”。(3)新闻报刊是“大有益于天下也”。
问题设计:
(1)适合普通民众阅读需求的大众报刊在19世纪70年代以前呈现出什么特点?
(2)从19世纪70年代起,中国人自己创办了哪些近代报刊?
(3)当时的报刊有哪些社会功能?
问题解析:
(1)在华传教士兴起办报热潮;在华传教士在中国创办的报刊占据绝对优势。(2)《昭文新报》、《中外纪闻》、《强学报》、《时务报》等。(3)功能:传播信息;文化消遣,休闲娱乐;思想宣传;舆论监督等。

【难点辨析】
1.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阶段性、基本原因和特征
19世纪中期至19世纪末,是社会生活变迁的第一阶段,近代先进的物质生活和习俗被部分崇洋媚外和开放的中国人所接受,不土不洋的现象比较普遍。20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是社会生活变迁的第二阶段,开放程度进一步提高,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近代化色彩逐渐强烈,出现较明显的中西合璧、土洋并存的特征。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清晰地反映了现代化的进程和社会的进步。
鸦片战争后,伴随西方列强的侵略,西方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也逐渐渗透到中国百姓的社会生活之中;崇洋习气熏染开放的地区;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期间,在一些有识之士的倡行和政府政策的推动下,社会习俗的变革加速;部分传统陋习也因为不适应近代社会文明发展的趋势而遭淘汰。
特征:总体上是多元的、中西合璧、土洋结合的特征,体现了从闭关自守到面向世界、从传统守旧到逐步近代化的中国近代习俗演变的基本发展趋向;也存在不同地域、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差异和不平衡性,其中沿海与内地,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差异最为明显,南方特别是沿海较早开放的一些通商口岸,在西方文化和西方生活方式的影响下,变化显著。
2.大众传媒及其他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大众传媒主要是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主要分为两大类:印刷类和电子类。印刷类大众传媒主要包括报纸和杂志。电子类传媒主要包括广播、影视及电脑网络等信息媒体。其中报纸的发行量较大,是受众面最大的大众传媒,具有信息详细、可选择性、可保留性

和价格相对较低等特点。
报刊是近代中国最早出现的大众传媒,通俗性报刊又是发展最快的最活跃的传媒。它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取材世俗,运笔浅显,满足了市民文化消遣的需要。民国成立后,通俗性报刊更加活跃,并出现了众多专门分类的报刊,读者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购买相应的报刊。近代广播事业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的电影事业始于19世纪末,中国的电视则迟至20世纪50年代末。20世纪以前,报刊和广播影视是民众文化生活的主体,但是,当今网络媒体正成为新的大众传媒,发展速度惊人。
大众传媒具有宣传功能、新闻传播功能、舆论监督功能、娱乐实用功能和文化积累功能,对人类社会生活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影响,但是其负面影响不能忽视,例如,受众依赖媒介来选择世界观,逐渐远离现实,被传播者左右;信息过量淹没了有用信息,使受众对信息感到麻木、冷淡;受众过多依赖媒介带来的间接交流,人际交往、互动减少,与社会、群体逐渐疏远等。
大众传媒的更新也是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缩影,是近现代科技进步的缩影。我们还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充分感受大众传媒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

【图说历史】
图片1:中山装
内容解读:它是以孙中山来命名的中国男用套装。是孙中山综合了西式服装与中式服装的特点,设计出的一种直翻领、有袋盖的四贴袋服装,始创于1919年,1922年进行了改造。中山装出现以后,很快大为流行,成了中国男子喜欢的标准服装。新中国成立后,革命领袖和革命干部也都穿中山装,毛泽东经常在公开场合穿中山装,以致西方称中山装为“毛装”。 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60周年华诞,胡锦涛等国家领导人也身着中山装面向世人、面向世界!
历史价值:一是说明中国近代服饰的变化特征:中西合璧、简洁明快;二是它的中国特色、革命意味和超长的流行时间。
图片2:1908年上海的有轨电车
内容解读:20世纪初,上海人口日益增长,市面渐趋繁华,发展公共交通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租界当局便酝酿成立电车公司。1905年,英商上海电车公司成立,1908年3月5日自静安寺出发至广东路外滩的全程6.04公里的有轨电车线路正式落成通车。这是上海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
历史价值:有轨电车是旧上海最早出现的现代公共交通工具,是旧上海的标志。它反映了交通工具的近代化与城市化的相互促进,说明了物质生活的变化与“西风东渐”的密切关系。

【习题荟萃】
(一)选择题
1.(2008·江苏)1869年,《教会新报》的一篇文章写道:“外国生产皆归男医接生,虽经此例,似不成规

矩。……男归男医,女归女医,岂不至善也!”材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
A.虽已开放,但人们的思想还比较保守
B.西方男女平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C.旧的风俗习惯受到西方民主思潮的冲击
D.人们难以接受西方医学知识
【解析】材料说的意思是西方男医生接生,但在中国不太合适。应该男医生给男人看病,女医生给女人看病。体现出到1869年,中国虽然由于列强的入侵被迫开放,思想受到西方的冲击影响,但是还是比较保守的。
【答案】A
2.(2009·上海)随着汽车、火车、轮船在近代中国的出现,“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这样的打油诗也开始流行起来,这反映了 ( )
A.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冲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
B.新式交通工具并没有改善人们的出行状况
C.人们对新式交通工具的赞同与认可
D.人们从没有停止过对交通工具改进的追求
【解析】“乘客不分男女座”体现了不分男女、等级的特点,是对封建社会男女有别的传统封建伦理道德的冲击,B、C选项背离材料,D选项材料没有体现。
【答案】A
3.(2009·安徽)下列图片反映了清末民初社会生活的变化,其中具有反清革命色彩的是 ( )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情况,属于中等题。解题关键是知道剪辫是反清革命的表现之一 ,故B项正确,A为“裹脚野蛮、天足文明”,C为婚礼的习俗,D为近代交通工具黄包车。
【答案】B
4.(2009·海南)从19世纪中叶开始,欧洲女权主义者提出了改革妇女服装的倡议,设计并试穿了短裙和女式长裤,但受到舆论责难。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大量妇女加入劳动大军,妇女裤装和短裙开始流行。这说明 ( )
A.服装的变化反映了妇女政治地位的提高
B.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促使妇女成为劳动者
C.妇女装束变化与其社会角色变化相适应
D.妇女以穿着裤装和短裙来维护自身权利
【解析】 19世纪中期,虽然欧洲民主运动得到较大发展,但是保守势力仍很强大,所以当女权主义者提出改革时遭到舆论的责难。一战期间欧洲各国国内劳动力紧缺,大量的妇女承担起主要生产任务,为了方便生产,妇女服装开始简洁化,裤装和短裙开始流行。
【答案】C
5.(2009·广东)下列歌谣中,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风尚的是 ( )
A.结婚证书当堂读,请个前辈来证婚 B.文明洋伞小包裹,长统洋袜短脚裤
C.辫线斜拖三尺短,之乎者也说荒唐 D.改良的头,改良的花,改良的姑娘大脚丫
【解析】民国的建立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A、B、D三选项分别从婚

俗、服饰、打扮等方面反映了民国初年人们思想的进步,但是C选项仍然是中国封建时代的传统风气。
【答案】C
6.(2009·广东)“又是庚申元旦节,过年过得直贯冲。见面齐声道恭喜,脱帽都行一鞠躬……祝罢再把新年贺,两手深深打一恭。”长沙市民曾有的这些习俗,最早可能出现于
( )
A.唐宋时期 B.明朝后期 C.民国初年 D.新中国时期
【解析】民国政府颁布法令,在全国采用国际通行的公历代替中国的传统历法,并增添了国庆、元旦等节日。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7.(2009·江苏)近代以来,人们的婚姻观念逐渐改变。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父母之命这句话固然视为天经地义不可改易的,但是我们现在做父母的应该要晓得,这几千年来的礼教风俗到了今天决计行不通!……做父母的应该要明白些现在世界的大势!闭关自守,做不到了;农业经济组织下的状态,保不住了。
——陆秋心:《婚姻问题的三个时期》(《新妇女》1920年4月15日)
材料二 我在小姊妹的帮忙下,加入了家庭妇联。我看见姊妹们加紧生产,努力学习文化,便愈感到自己的落后,我要好好地向姊妹们学习,我也加入了学习班。新婚姻法颁布以后,小姊妹张丽娟告诉我,说可以到家庭妇联申请向朱家离婚,婆婆没有理由阻拦我,于是我离婚了,我自由了。
——《一个童养媳的新生》(1950年9月1日《解放日报》)
材料三 婚姻不是件私事;……在任何地方一个男子或女子要得到一个配偶,没有不经过一番社会规定的手续。
——费孝通:《生育制度》
请回答:
? (1)据材料一、材料二,人们的婚姻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作为婚俗背景的经济基础和家庭关系,从传统到近代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材料二中“我”的婚姻态度发生变化的社会条件是什么?
(3)据材料一、材料三,不同学者在婚姻自由度问题上的视角分别是什么?我们应如何全面认识这一问题?
【试题解析】本题主要从近代历史上社会生活中婚姻观念的变化来考查中国思想解放的历程,以及考生情感观念的价值体现。试题设计较好,既有第(1)(2)问考查考生分析材料、提炼信息和概括知识的能力也有第(3)问考查考生描述和阐释事物与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很好体现了高考考试目标的要求。
【答案要点】
(1)变化:从遵从父母之命到追求婚姻自由。
(2)经济基础:从传统小农经济到近代工商业的发展;
家庭关系:从传统纲常伦理(父为子纲)到家庭成员的平等自由;
社会条件:

社会制度的变革(新中国成立);社团组织(家庭妇联)的支持;法律保障(新婚姻法的颁布)。
(3)视角:历史考查;社会关系考查。认识:随着社会的发展,婚姻当事人越来越自由,但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婚姻自由总是相对的。
8.(2009·上海)目前,社会生活史日益成为历史研究的一种取向。一位学者对中国的一个村庄进行了长期的跟踪研究,为我们揭示了私人生活与社会变迁之间的深层联系。
材料一 下岬村家庭结构变迁示意图

问题1:材料一反映了下岬村的家庭结构出现了什么样的变化?
材料二 20世纪60、70年代,下岬村人从集体公社分得生活必需品,人们很少买新衣服,消费被压缩到最低限度。80年代以来,下岬村在衣食住行方面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83年至1990年,共建了102所新房,同时还扩建了121所房子,村民的“彩礼”也由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等老“四大件”转变为电视机、录音机、洗衣机、摩托车等新“四大件”。
问题2:从材料二来看,下岬村人的生活水平经历了怎样的转变?简述造成这一转变的体制性原因及其过程。
材料三 从下列两图可见,下岬村的居住格局也出现了变化:住宅空间日益私密,房间的称呼日趋现代,并且增添了新的设施。

问题3:为什么农村的住宅格局与城市日益趋同?
【试题解析】本题以近现代社会生活史为考查主题,针对问题1,要注意完整解读图表中的信息,即核心家庭、主干家庭和联合家庭等变化。针对问题2,生活水平的变迁应结合材料进行概括提炼,原因和过程的分析注意“体制”的角度,从管理体制和结构体制两个方面表述。针对问题3,关键是原因分析的多角度。改革开放条件下经济的发展是物质基础,其他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日益发达的大众传媒,特别是电视当然也是重要的因素。本题是一道开放性分层次作答的题目,关键是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
【答案要点】
问题1答案:大家庭解体,核心家庭日益成为社会的基本单位。核心家庭越来越多,主干家庭逐渐减少,联合家庭基本消失。
问题2答案:从贫穷到富裕,或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了改革开放;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经济体制改革;大量引进外资,建立许多外资和合资企业,突破了计划经济的管理体制;十二届三中全会鼓励私营经济的发展。
问题3答案:城市化进程加速了农村的发展;现代城市文明对农村的改造和冲击;电视等大众传媒对农村产生了很大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