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统计技术(20201015181213)

常用统计技术考题

常用统计技术 第一章 1、学习掌握统计技术的意义和作用主要有:1)已有越来越多的组织开始应用统计技术2)顾客对于组织运用统计技术的要求趋于严格3)越开越多的组织不再满足于一般性的认证审核,而是希望认证审核成为一种增值的活动4)GB/Z19027标准有认证的要求 A、仅1)和2) B、1)2)3)√ C、仅1)和2) D、仅3)和4) 2、下列关于GB/Z19027技术报告的目的描述,错误的是:(B) A、1)指导和帮助一个组织考虑和选择适合该组织需求的统计技术 B、2)对一个组织进行认证审核的依据√ C、3)组织应用统计技术的线路图 D、4)认证审核人员学习掌握统计技术的基础 正确的是: A、1)2)3) B、1)3)4)√ C、2)3)4) D、1)2)4) 3、GB/Z19027标准对与GB/T19001条款的实施可能有关的定量数据的需求做了识别,则在GB/T19001中的7.5.4顾客财产,有使用定量数据的需求,识别出潜在的统计需求是(A)

A、描述统计、抽样√ B、描述统计、SPC图 C、描述统计、测量分析 D、描述统计、过程能力分析 4、GB/Z19027标准对与GB/T19001条款的实施可能有关的定量数据的需求做了识别,则在GB/T19001中的8.3不合格品控制“确定已交付的不合格品范围的需求”有使用定量数据的需求,识别出潜在的统计需求是(B) A、描述统计、过程能力分析 B、描述统计、抽样√ C、描述统计、SPC D、描述统计、试验设计、假设检验、测量分析、过程能力分析等 5、以下关于GB/Z19027标准的描述,正确的是(C) A、GB/Z19027标准对与GB/T19001条款的实施都识别了可以使用统计技术 B、针对已识别的定性数据的需求所列出的一个或多个统计技术适当应用于这些数据时,将使组织获得潜在利益。 C、如果定性数据能转换为定量数据,则统计技术可用于这些数据 D、当GB/T19001的条款对定性数据无明显需求时,则未识别出统计技术。 第二章 6、统计方法是指收集、分析和解释带(A)的数据的方法 A、随机性波动√ B、系统波动

质量管理常用统计工具考试试题及答案

质量管理常用统计工具考试试题及答案 部门: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60分) 1.调查表又称检查表、统计分析表,是一种收集整理数据和粗略分析质量原因的工具,是为了调查客观事 物、产品和工作质量,或为了分层收集数据而设计的图表。 2.不合格品项目调查表主要用于调查生产现场不合格品项目频数和不合格品率,以便继而用于排列图等分析 研究。 3.缺陷位置调查表主要用于记录、统计、分析不同类型的外观质量缺陷所发生的部位和密集程度,进而从中 找出规律性,为进一步调查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提供事实依据。 4.分层法又叫分类法、分组法。它是按照一定的标志,把收集到的大量有关某一特定主题的统计数据加以归 类、整理的一种方法。 5.分层的原则是使同一层次内的数据波动幅度尽可能小,而层与层之间的差别尽可能大。 6.排列图又叫帕累托图,全称是主次因素分析图。它是将质量改进项目从最重要到最次要顺序排列而采用的 一种图表。其主要用途是:1)按主要顺序显示出每个质量改进项目对整个质量问题的影响;2)识别进行质量改进的机会。 7.因果关系的层次要分明,最高层次的原因应寻求到可以直接采取对策为止。 8.直方图是用一系列宽度相等、高度不等的长方形表示数据的图。长方形的宽度表示数据范围的间隔,长方 形的高度表示在给定间隔内的数据数。 9.理想型直方图T=8σ,Cp=1.33。 10.散布图是研究成对出现的两组相关数据之间相关关系的简单图示技术。在散布图中,成对的数据形成点子 集,研究点子集的分布状态便可推断成对数据之间的相关程度。 11.散布图的相关性判断方法有对照典型图例判断法,象限判断法和相关系数判断法。 12.控制图是用于区分由异常或特殊原因所引起的波动表明需要对影响该过程的某些因素进行识别、调查并使 其处于受控状态。 13.常规控制图的种类很多,通常按照数据的性质分为两类:计量数据控制图和计数数据控制图。 14.计量值控制图根据正态分布设计,计件值控制图根据二项分布设计,计点值控制图根据泊松分布设计。 15.常用的矩阵图有X型矩阵图、Y型矩阵图、L型矩阵图、T型矩阵图等。 16.关联图是针对原因-结果、目的-方法绞缠的问题、通过箭头连线将这些关系理论的联系起来、查明原因、 找出有效方法的工具。 17.箭头图(箭形图)是制定日程计划并对进程进行管理的有效方法。

常用的人才测评工具有哪些

常用的人才测评工具有哪些 现代人才测评涉及范围广泛、内容复杂,采用的测评技术很多,归纳起来可以分为笔试、面试、心理测验、情景模拟、评定等五大类,在实际测评中往往是以某种方法为主或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常用的人才测评工具有哪些?下面分别作一简要介绍。 1、笔试法 在分析常用的人才测评工具有哪些中,笔试法是指测评前由专家命题制卷,以纸笔为测评材料的测评方法,如高考、自学考试、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以及职业技能鉴定中的理论考试等所采用的都是笔试法。 一般认为笔试法特别擅长于知识的测评,对逻辑推理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独立思考判断能力等要素的测评也是十分有效的。 应用笔试法应重点抓好试卷设计、测试和阅卷评分三个环节的工作。在分析常用的人才测评工具有哪些中,试卷的设计应做到取样合理,即试卷所含的试题应是所测内容的代表性样本,全面反映欲测的内容,而且要做到结构合理,各种试题应符合相应题型的规范,试卷的排版、印刷应符合阅读心理学规律。测试过程应做到实施规范,测试场地应选择安静、通风、光线明亮的地方,主试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培训,掌握测试的基本原理、要求、方法和程序。应使测评对象明确测试的目的、方法和要求,积极配合主试人员,尽最大努力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水平。阅卷评分应制定统一评分标准,采取分项流水作业、复核等方式,减少评分误差,使测试结果真实可靠。 笔试能够在统一时限内以团体方式对所有测评对象同时进行测试,所有的测评对象都使用同一份试卷(或等值复本试卷),测试的程序和规则相同,应试环境大体一致,能够比较有效地控制测试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误差。因此,笔试具有实施简便、经济、易于接受等优点而在现代人才测评中广泛采用。其缺点是难于检测出应试者的实际工作能力,如组织管理能力、应变能力、环境适应能力、交往能力、沟通能力和谈判能力等。 2、面试法 在分析常用的人才测评工具有哪些中,面试是最古老而又最重要的一种人才评价选拔方法,在现代企业的人员招聘选拔中,几乎所有的企业都使用面试方法,有的兼有笔试,多数只使用面试一种方法来决定取舍。在国外一次调查中,56%的被调查者认为在人才的选拔过程中面试是最重要的,90%的组织在他们的人员选拔中使用了面试的方法。 郝泽霖——思维管理专家!原西门子高级讲师! 10余年中外企业管理实战经历,曾在中国人保、西门子、加 多宝、大田、茹梦等多家中外知名企业担当HR经理、营销总 监、大区经理、高级讲师等不同职位! 在某种意义上,面试与笔试是互补的,即面试能够对笔试 不能有效测评的一些要素进行有效的测评,反之亦然。面试主 要用于测评被试如下方面的素质与特点:仪表举止,动机与态 度,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应变反应能力,综合 分析能力,人际交往的意识与技巧,自我控制能力,如果面谈

新旧七种质量管理常用七种工具对比

所谓全面质量管理常用七种工具,就是在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中,用于收集和分析质量数据,分析和确定质量问题,控制和改进质量水平的常用七种方法。这些方法不仅科学,而且实用,作为班组长应该首先学习和掌握它们,并带领工人应用到生产实际中。新七大手法主要应用在中高层管理上,而旧七手法主要应用在具体的实际工作中。因此,新七大手法应用于一些管理体系比较严谨和管理水准比较高的公司 QC 旧七大手法:特性要因分析图、柏拉图、查检表、层别法、散布图、直方图、管制图。 QC 新七大手法:关系图、系统图法、KJ 法、箭头图法、矩阵图法、PAPC 法、矩阵数据解析法。 一、检查表检查表又称调查表,统计分析表等。检查表是QC 七大手法中最简单也是使用得最多的手法。但或许正因为其简单而不受重视,所以检查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少。 使用检查表的目的:系统地收集资料、积累信息、确认事实并可对数据进行粗略的整理和分析。也就是确认有与没有或者该做的是否完成(检查是否有遗漏)。 二、排列图法排列图法是找出影响产品质量主要因素的一种有效方法。 制作排列图的步骤: 1 、收集数据,即在一定时期里收集有关产品质量问题的数据。如,可收集1 个月或3 个月或半年等时期里的废品或不合格品的数据。 2、进行分层,列成数据表,即将收集到的数据资料,按不同的问题进行分层处理,每一层也可称为一个项目;然后统计一下各类问题(或每一项目)反复出现的次数( 即频数) ;按频数的大小次序,从大到小依次列成数据表,作为计算和作图时的基本依据。 3 、进行计算,即根据第(3) 栏的数据,相应地计算出每类问题在总问题中的百分比,计入第(4) 栏,然后计算出累计百分数,计入第(5) 栏。 4、作排列图。即根据上表数据进行作图。需要注意的是累计百分率应标在每一项目的右侧,然后从原点开始,点与点之间以直线连接,从而作出帕累托曲线。 三、因果图法因果图又叫特性要因图或鱼骨图。按其形状,有人又叫它为树枝图或鱼刺图。它是寻找质量问题产生原因的一种有效工具。 画因果分析图的注意事项: 1、影响产品质量的大原因,通常从五个大方面去分析,即人、机器、原材料、加工方法和工作环境。每个大原因再具体化成若干个中原因,中原因再具体化为小原因,越细越好,直到可以采取措施为止。 2、讨论时要充分发挥技术民主,集思广益。别人发言时,不准打断,不开展争论。各种意见都要记录下来。

质量管理常用的七种统计方法1

质量管理常用的七种统计方法 日本质量管理专家石川馨博士将全面质量管理中应用的统计方法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类,本节将要介绍的七种统计分析方法是他的这种分类中的初级统计分析方法。 日本规格协会10年一度对日本企业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情况作抽样统计调查,根据1979年的统计资料,在企业制造现场应用的各种统计方法中,应用初级统计分析方法的占98%。 由此可见,掌握好这七种方法,在质量管理中非常之必要;同时,在我国企业的制造现场,如何继续广泛地推行这七种质量管理工具(即初级的统计分析方法),仍然是开展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工作。 一、排列图 排列图法又叫帕累特图法,也有的称之为ABC分析图法或主项目图法。它是寻找影响产品质量主要因素,以便对症下药,有的放矢进行质量改善,从而提高质量,以达到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的目的。故称排列法。由于这种方法最初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特(Pareto)用来分析社会财富分布状况的,他发现少数人占有社会的大量财富,而多数人却仅有少量财富,即发现了“关键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数”的关系。因此这一方法称为帕累特图法。后来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朱兰(J.M.Juran)博士将此原理应用于质量管理,作为在改善质量活动中寻找影响产品质量主要因素的一种方法.在应用这种方法寻找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时,通常是将影响质量的因素分为A、B、C三类,A类为主要因素,B类为次要因素,C 类为一般因素。根据所作出的排列图进行分析得到哪些因素属于A类,哪些属于B类,哪些属于C类,因而这种方法又把它叫做ABC分析图法。由于根据排列图我们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哪些是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项目,故有的亦把它叫主项目图法。 所谓排列图,它是由一个横坐标、两个纵坐标、几个直方形和一条曲线所构成的图。其一般形式如图1所示,其横坐标表示影响质量的各个因素(即项目),按影响程度的大小从左到右排列;两个纵坐标中,左边的那个表示频数(件数、金额等),右边的那个表示频率(以百分比表示);直方形表示影响因素,有直方形的高度表示该因素影响的大小;曲线表示各影响因素大小的累计百分数,这条曲线称为帕累特曲线。 二、因果分析图法 因果分析图法是一种系统地分析和寻找影响质量问题原因的简便而有效的图示方法。因其最初是由日本质量管理专家石川馨于1953年在日本川琦制铁公司提出使用的,故又称为石川图法。由于因果图形似树枝或鱼刺,故也有称之为树枝图法或鱼刺图法。另外,还有的

七种基本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的异同点讲解

七种基本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和 注意事项的异同点 初中物理共有七个直接测量型实验:《用刻度尺测长度》、《用量筒测固体、液体的体积》、《用天平测固体、液体的质量》、《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用弹簧测力计测力》、《用电流表测电流》、《用电压表测电压》。在这七个实验中,分别是用刻度尺、量筒、天平、温度计、弹簧测力计、电流表、电压表这七种基本测量工具测出了长度、体积、质量、温度、力、电流、电压这七个物理量的值。 这七种基本测量工具虽然在原理、构造、用途上各不相同,但在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上却存在不少共同之处: 1、使用前都要根据测量的实际需要,选择适当的测量工具。如刻度尺的使用: 测量窗帘的尺寸,我们用能准确到厘米的刻度尺就够了,而给窗户安装玻璃,我们就必须选用能准确到毫米的刻度尺;再如温度的测量:测较低的温度,应选用酒精温度计, 而测高温,要选用沸点较高的水银温度计,测体温,则要选用更准确的体温计。 2、使用前都要观察所选工具的单位、分度值和量程,确定这种仪器(或仪表是 否适合使用,观察分度值就是认清它们刻度的每一小格代表的值,目的是测量时会读数。对于一个给定的刻度尺、量筒、温度计、弹簧测力计,每一小格表示的值是一定的,而电流表和电压表,因它们一般有两个量程,对于不同的量程,每一小格表示的值是不同的,因而要先观察选用的量程,再读数,对于天平,则要认清标尺上的最大值和每一小格表示的值。 3、使用前一定要注意零点和调整(校零,目的是为了测量的准确。如刻度尺,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在哪里,是否有磨损;天平要先进行调节,即先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处,调节横梁右端的螺母,使指针掼在刻度盘的中央,这时横梁平衡;弹簧测力计、电流表、电压表都要先把指针调到零点上。

统计技术及数据分析控制程序

过程分析工作表(乌龟图)

1.目的 规定了公司内、外部信息收集、分析的方法及责任,有利于使公司能根据内外部环境和形势,制订相应的政策和措施。 2.范围 适用于公司各职能部门对信息资料的收集、分析和管理。 3.定义 3.1 统计技术------用于提示产品/工作质量形成的规律的统计方法. 4.职责 4.1 公司品管部是本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 4.2 各部门负责将与本部门业务、职能有关信息、资料的收集、分析和使用,并对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负责。 5.程序内容 5.1 统计技术管理 5.1.1 常用统计技术工具 常用的统计技术有:SPC控制图(Xbay-R、X-MR等)、MSA、CP、FMEA、直方图、因果图、排列图、统计表、甘特图、折线图、柱状图、网络图等等。

各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一种或几种统计工具。但应予以规定且核准,工作中即按规定实施。 5.1.1.1柱状图:应用于某一段时间内,两种或两种以上特性在同一要求下所处的状态对比。 5.1.1.2 统计表:需要迅速取得或整理数据而设计的只需作简单检查便可搜集信息的表格。 5.1.1.3 排列图:通过分类排列找出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抓住关键。 5.1.1.4 因果图:针对质量问题,引用人、机、料、法、环、测等六个方面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找出主要原因。 5.1.1.5 控制图:在过程控制中对产品质量特性随时间变化而出现的变差进行监控的图表。 5.1.1.6 直方图:用于分析工艺过程的状态,看工序是否稳定,如不稳定,推断总体质量及掌握工序能力保证质量的程度。 5.1.1.7 折线图:针对某一特性,进行汇总并规律统计,查看其趋势图形,以了解其实际状况。 5.1.1.8 FMEA:应用于产品质量先期策划中的失效分析。 5.1.1.9 MSA:应用于对测量系统能力的分析。 5.1.1.10 CP:应用于产品质量先期策划中的质量控制计划。 5.1.1.11 甘特图:用于项目工作的进度日程计划安排。 5.1.2 统计技术应用领域 5.1.2.1各部门通过对公司一级数据的收集、整理,并加以分析,以验证各相关目标、指标的达成情况。 5.1.2.2在对有关数据和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并分析时,各相关部门应采用适当的统计技术。 5.1.4 统计技术的培训

常用的测量工具有哪些

常用的测量工具有哪些 测量工具:是具有固定形态,可直接复现或提供给定量的一个或多个已知量值的计量器具。量具可分为:(1)单值量具(2)多值量具(3)成套量具。如:直尺、线纹尺、砝码、量块等。 常用测量工具介绍 1 钢直尺、内外卡钳及塞尺 钢直尺是基本的长度量具,它的长度有 150,300,500 和1000mm 内外卡钳是基本的比较量具,外卡钳是用来测量外径和平面的,内卡钳是 用来测量内径和凹槽的。测量零件直径或孔的尺寸,可以利用钢直尺和内外卡 钳配合起来进行。 塞尺测量时,根据结合面间隙的大小,用一片或数片重迭在一起塞进间隙内。例如用0.03mm的一片能插入间隙,而0.04mm的一片不能插入间隙,这说 明间隙在0.03~0.04mm之间,所以塞尺也是一种界限量规。 2 游标卡尺 (1)握尺方法:用手握住主尺,四个手指抓紧,大姆指按在游标尺的右下侧半圆轮上,并用大姆指轻轻移动游标使活动量爪能卡紧被测物体,略旋紧固定螺钉,再进行读数。 (2)游标卡尺--读数规则及读数公式 从游标尺的零刻度线对准的主尺位置,读出主尺毫米刻度值(取整毫米为 整数X) 找出游标尺的第几(n)刻线和主尺上某一刻线对齐,则游标读数为:n×精 度(精度由游标尺的分度决定) 总测量长度为:L=X+n×精度 3 螺旋测微量具

应用螺旋测微原理制成的量具,称为螺旋测微量具。它们的测量精度比游 标卡尺高,并且测量比较灵活,常用的螺旋读数量具有百分尺和千分尺。百分 尺的读数值为0.01mm,千分尺的读数值为0.001mm。习惯上把百分尺和千分尺 统称为百分尺或分厘卡。 4 百分表 百分表和千分表,都是用来校正零件或夹具的安装位置,检验零件的形状 精度或相互位置精度的。它们的结构原理没有什么大的不同,就是千分表的读 数精度比较高,即千分表的读数值为0.001mm,而百分表的读数值为0.01mm。 本节主要是介绍百分表。 5 水平仪 水平仪是测量角度变化的一种常用量具,主要用于测量机件相互位置的水 平位置和设备安装时的平面度、直线度和垂直度,也可测量零件的微小倾角。 常用的水平仪有条式水平仪、框式水平仪和数字式光学合象水平仪等。 6 牙规 牙规即内外螺纹大小的标准测量工具,分为螺纹塞规(栓规)及螺纹环规。 (1)螺纹塞规 1、检测前先戴手套 2、以大姆指及食指紧握住牙规握柄 3、另一手持待牙孔的产品? 4、待测的牙孔向上 5、先以牙规通端,垂直放于牙孔上 6、以大姆指及食指轻轻的转动牙规将通端旋入牙孔中 (2)螺纹环规 螺纹环规,也是两件作为一套使用,通规和止规。

常用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

常用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 一塞尺的使用 塞尺可以单片使用,也可以多片使用。但是,为了减少测量误差,在满足需要的前提下,联合使用的尺片数越少越好。由于每把塞尺的片数和尺片厚度不一样,所以要根据测量需要选择尺组及级别。使用前要检查尺片的外观,塞尺片与保护板的连接应可靠,围绕回转轴心的转动应平稳、灵活,不得有卡住或松动现象,尺片不应有毛刺、锈迹、划痕及明显的外观缺陷。经检查如符合要求即可用于测量。 使用塞尺时以“恰好塞进去为止”来判断所选取的塞尺尺片的恰好程度。在实际使用测量中往往得不到这种理想情况。 用塞尺测量是凭手感判断所选尺片是否合适。没有操作经验的人,使用塞尺测量造成的测量误差较大,所以要多加练习。 二卡钳的使用 使用内卡钳的方法: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轻轻地捏住卡钳轴销的两头,将卡钳的两个量爪(斜着)送入孔内,然后是使一个量爪的爪尖与孔壁接触,另一个量爪在径向平面内左右轻轻摆动,并调整量爪,一直找到最大值为止。 使用外卡钳的方法:右手的中指从卡钳的两个量爪之间挑起卡钳,拇指与食指握住卡钳的轴销两头,卡钳在自身的重量下使两个量爪滑过被测表面。 使用大卡钳时,要用两只手操作,右手握住卡钳轴销的两头,

左手扶住卡钳的一只量爪进行测量。 在测量中,卡钳量爪爪尖与被测表面的接触情况,是凭手的感觉来判断的。只要手有轻微感觉即可,不宜过松,也不要用力使劲卡卡钳。卡钳卡完被测件,然后再用游标卡尺、千分尺或钢直尺校对卡钳,得到测量结果。 使用卡钳时应注意:校对好尺寸后的卡钳要轻拿轻放,防止尺寸变化;轴销松动应及时修好再用。 使用卡钳测量结果的精度,与使用卡钳的经验有关,因为是凭手的感觉判定卡钳量爪与工件被测表面的接触情况。为了提高测量精度,应多练习操作卡钳,积累经验。 三游标卡尺的使用 读数:游标卡尺固定不动的直尺称为主尺,沿主尺滑动的直尺称为游标尺(简称游标)。游标尺能对主尺进行准确的读数。 读数的具体步骤如下: 1、读整数。游标尺的“0”线是读整数的基准。看游标尺“0”线的左边,主尺上挨近“0”线最近的那根刻线的数字就是主尺的整数值。 2、读小数。看游标尺“0”线右边是哪一根线与主尺上的刻线对齐(重合),将该线的序号乘游标分度值所得的积,就是主尺的小数值。 3、求和。将上述两次读数相加,就是所求的数值。 上面的三个步骤可用下列公式概括:

全面质量管理常用的统计方法

二、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Control TQC) 美国学者朱兰首先提出,美国质量管理专家费根堡姆姆著有《全面质量管理》书。1)“充分满足用户要求”以市场为中心。 2)“在最经济的水平上”以效率和效益为中心。 3)包括服务部门各种质量活动的统一的管理体系。 1. 全面性:全过程的质量管理——管理范围的全面性。包括产品质量、成本质量、服务质量、工作质量、工程质量等。 2. 全员性:参加管理者的全面性。预防性:好产品是生产出来的,不是靠最后检验出来的,全面质量管理是把不合格产品消灭在它的形成过程中。 4. 服务性:为用户服务是全面质量管理思想的精华,用户的意见是质量管理的出发点与归宿点。 5. 科学性:一切用数据说话。 TQC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公认的最成功的质量管理理论。 三、过程控制常用几种工具(方法) 〈一〉分层法(分类法) 按时间、操作者、操作方法、使用设备、原材料、生产环境、生产单位、生产地点等影响质量的原因,及其责任划分清楚,理出头绪,并找出解决的方法。〈二〉排列图法(又叫帕累托图法)——意大利经济学家 通过在众多的质量影响因素中寻找出少数关键的主要因素,使主要质量矛盾暴露出来,然后集中力量加以解决。 〈三〉因果分析图法(又叫鱼刺图法) 层次分明,形象直观,可以明确地表示出各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有肋于我们分析产品质量问题的真正原因。 〈四〉直方图法(也叫质量分布图) 通过对抽查质量数据的加工整理,找出其分布规律,从而判断整个生产过程的质量状况是否正常的一种方法。它主要用于某些需要重点加强控制的工序。〈五〉控制图法(也叫管理图) 它是工序质量控制的主要手段,是一种动态的质量分析与控制方法。 控制图不仅对判别质量稳定性,评定工艺过程质量状态,以及发现和消除工艺过程的失控现象,预防废品发生有着重要作用,而且可以为质量评比提供依据。 1. 纵坐标为测得质特性值。 2. 横坐标为三条平行的水平线 2.1 中间一条实线为中心线 2.2 上面一条虚线为上控制线 2.3 下面一条虚线为下控制线 3. 把所测数据用点画在工作好的控制图上,若都落在控制界限内,正常;若超出控制图界限,不正常;点全落在中心线上或线下也不正常。

质量管理7种统计工具简介

目录

第一章质量管理统计工具概述 (3) 第二章数据与图表 (3) 第三章调查表 (7) 第四章散布图 (12) 第五章层别法 (14) 第六章直方图 (15) 第七章柏拉图 (21) 第八章特性要因分析图 (23) 第九章控制图 (25) 第一章质量管理统计工具概述 传统的统计技术是指“数理统计”。是建立在概率论基础上的数学的一门分支,是“研究如何以有效的方式去收集、整理和分析受到随机性影响的

数据,以对所观察的问题做出推断、预测,直至采取决策及行动提供依据。”如抽样检验、实验设计、显着性检验、可靠性等都属数理统计的范畴。 这里我们要感谢日本的质量管理者,他们在推行全面质量管理(TQM)中,首先打破统计技术就是数理统计的禁区,使一些难以登上大雅之堂的,但在现场能方便使用的图表或经整理的特征数据,也纳入统计技术的范畴。 为区别起见,人们习惯将统计技术分成两大类: 推断型统计技术:主要解决从样本如何推断总体。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研究的对象大多属此类。 描述型统计技术:主要利用数据的特征值或有关图表来描述事件。质量管理七种统计工具就属此类。 第二章数据与图表 一、数据=事实 质量管理八原则中的“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原则强调:“有效决策是建立在数据和信息分析基础上的”。数据就是质量体系现状的事实的一部分,它也是统计技术的基础。 二、数据的分类 1.依特性 计数型数据 计量型数据 2.依来源 市场数据 制程数据 检验数据 3.依时间

过去数据 日常数据 新数据 三、应用数据须注意的重点 1.搜集正确可用的数据 2.避免个人主观的判断 3.掌握事实的真相 四、整理数据的方法 1.机器整理法(计算机软件…) 2.人工整理法(卡片、笔记…) 3.实例说明 五、整理数据的原则 1.发生问题而要采取改善对策前,必须有数据作为依据。 2.对于数据使用目的应清楚了解。 3.当数据搜集完成后,应立即使用它。 4.数据的整理与运用,改善前、改善后所具备的条件应一致。 5.数据不可造假,否则问题将永远无法解决。 六、图表的种类 1.依使用目的: 解析用图表管理用图表 计划用图表计算用图表 统计用图表说明用图表 2.依数据性质 静态图表动态图表

常用的机械测量工具

一、测量器具的分类 测量器具是一种具有固定形态、用以复现或提供一个或多个已知量值的器具。按用途的不同量具可分为以下几类: 1、单值量具 只能体现一个单一量值的量具。可用来校对和调整其它测量器具或作为标准量与被测量直接进行比较,如量块、角度量块等。 2、多值量具 可体现一组同类量值的量具。同样能校对和调整其它测量器具或作为标准量与被测量直接进行比较,如线纹尺。 3、专用量具 专门用来检验某种特定参数的量具。常见的有:检验光滑圆柱孔或轴的光滑极限量规,判断内螺纹或外螺纹合格性的螺纹量规,判断复杂形状的表面轮廓合格性的检验样板,用模拟装配通过性来检验装配精度的功能量规等等。 4、通用量具 我国习惯上将结构比较简单的测量仪器称为通用量具。如游标卡尺、外径千分尺、百分表等。 二、测量器具的技术性能指标 1. 量具的标称值

标注在量具上用以标明其特性或指导其使用的量值。如标在量块上的尺寸,标在刻线 尺上的尺寸,标在角度量块上的角度等。 2. 分度值 测量器具的标尺上,相邻两刻线(最小单位量值)所代表的量值之差。如一外径千分 尺的微分筒上相邻两刻线所代表的量值之差为0.01mm,则该测量器具的分度值为0.01mm。分度值是一种测量器具所能直接读出的最小单位量值,它反映了读数精度 的高低,也说明了该测量器具的测量精度高低。 3. 测量范围 在允许不确定度内,测量器具所能测量的被测量值的下限值至上限值的范围。例如, 外径千分尺的测量范围有0~25mm、25~50mm等,机械式比较仪的测量范围为0~180mm。 4. 测量力 在接触式测量过程中,测量器具测头与被测量面间的接触压力。测量力太大会引起弹 性变形,测量力太小会影响接触的稳定性。 5. 示值误差 测量仪器的示值与被测量的真值之差。示值误差是测量仪器本身各种误差的综合反映。因此,仪器示值范围内的不同工作点,示值误差是不相同的。一般可用适当精度的量 块或其它计量标准器,来检定测量器具的示值误差。三、测量工具的选定 每次测量前,需要根据被测零件的特殊特性选择测量工具,比如,长、宽、高、深、外径、段差等可选用卡尺、高度尺、千分尺、深度尺;轴类直径可选用千分尺、卡尺;孔、槽类可选用塞规、块规、塞尺;测量零件的直角度选用直角尺;测量R值选用R规;测量配合公差小,精度要求高或要求计算形位公差时可选用三次元、二次元;测量钢材硬度选用硬度计。 1. 卡尺的应用 卡尺可测量物体的内径、外径、长度、宽度、厚度、段差、高度、深度;卡尺是最常用、使用最方便的量具,在加工现场使用频率最高的量具。 数显卡尺:分辩力0.01mm,用于配合公差小(精度高)的尺寸测量。

测量工具方法

1 基本工作原理 GPS RTK(Real Time Kinematic)~tJ量技术是以载波相位观测量为根据的实时差分GPS实时动态测量定位系统。RTK系统采用差分法降低了载波相位测量改正后的残余误差及接收机钟差和卫星改正后的残余误差等因素的影响,测量精度达到厘米级。 实时动态测量的基本工作方法是,在基准站上安置1台GPS接收机,对所有可见GPS卫星进行连续的观测,并将其观测数据通过无线电传输设备实时地发送给用户观测站(流动站)。在流动站上,GPS接收机在接收GPS卫星信号的同时,通过无线电接收设备,接收基准站传输的观测数据和转换参数,然后根据GPS相对定位的原理,即时解算出相对基准站的基线向量,解算出基准站的WGS一84坐标;再通过预设的wGS一84坐标系与地方坐标系的转换参数,实时地计算并显示出用户需要的三维坐标及精度。 2 仪器设备的发展 2.1 国外的主要进展90年代后,GPS仪器又有了一些新发展。相继推出了多态雷达系统、层析雷达系统。三维雷达技术具有明显提高解决浅层地质问题的能力,但却因耗时费力得不到普遍的应用。为此,Frank Lehman等研制出空自动的组合地质雷达激光经纬仪系统。利用该系统,一人可在2h内完成25m×25m范围的三维数据采集。三个方向上的定位精度为士2.5cm。数据处理、成图可在lh内完成,比传统方法的效率提高5~10倍。 2.2 国内的进展90年代我国引进了一批地质雷达仪器并将它]用于工程和灾害地质调查。近年来,国内地质雷达仪器的研制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煤炭科学院西安分院物探所研制成功了适用于矿山防爆要求的DVL防爆型矿井雷达系列。原电子工业部第二十二研究所相继研究成功了LT一1,2,3型GPS。航天工业总公司爱迪尔国际探测技末公司推出了商品化的撂地雷达系列产品。国内外生产的多种类型的GPS仪器,一般都具有较好的性能,可供不同探测目标选用。 3 数据采集与处理 3.1 90年代初,GPS资料由单点采集过渡到连续采集。使GPS 技术的应用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3.2 地震资料处理的方式基本适用于GPS资料的处理。为了更好地将石油地震的先连技术;进到GPS 领域,一些公司之间开展了合作。比如,1990年后SSI公司与地震图像软件公司(SISL)达成协议,SSI公司按地震资料输出格式设计Pulse EKKO GPS系统,将SISL 公司开发的地震资料处理软件用于GPS资料的处理。这些软件包括各类滤波、反褶积及资料显示等。 3.3 据SSI公司1998年底披露,该公司即将发行改进软件一EKKO 三维2型软件。采用2型三维软件,用户可以在方便的条件下试验下述不同软件的组台处理,以便提高数据的立体特征。该三维软件包括去频率颤动、噪声滤波、背景清除、包络线和偏移。 3.4 透射法取得的资料必须经过处理才能显示成解释所需的资料。SSI公司于1997年开发出可用于将GPS透射资料变换成可用于解释图像的软件。实施步骤包括:原始资料编辑和归类、采集波至、利用美国矿业局的地震层析软件对资料进行层析成像处理,绘制速度、衰减及波傲图件以及图像处理等。 3.5 针对当前GPS技术的应用研究中,只侧重探测能力试验和数字模拟研究而对GPS 资料解释研究不够的现状,雷林源提出了与GPS资料解释工作有关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一些基本问题的求解。提出的基本问题包括电磁波在地层中传播的波阻抗;地层分界面上电磁波场强的反射与透射系数;地层中电磁波速度和反射波的相位以及GPS 探测深度等。 4 应用实例 GPS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证明具有多方面的用途。国内刊物对一些普通的应用已给予了较多的介绍。这些应用包括:在水文地质方面可以用于浅部地下环境调查;在工程地质勘察

常用质量管理统计方法1

常用质量管理统计方法 常用的质量管理统计方法包括:旧QC七大手法(检查表、数据分层法、排列图、因果图、散布图、直方图、控制图)和新QC七大手法(亲和图、树图、关联图、箭条图、PDPC、矩阵图、矩阵数据分析法),以及其它一些方法如:头脑风暴法、对策表、流程图、水平对比法等。简介如下: 一、检查表(调查表、统计分析表) 1、概念:系统地收集资料和累积资料,确认事实并对资料进行粗略的整理和简单分析的统计图表。 2、分类:不合格品项目检查表、缺陷位置检查表、质量分布检查表、矩陈检查表、用于非数字数据分析用的检查表。 3、用途:用在对现状的调查,以备今后作分析。 4、制作步骤 (1)确定搜集资料的具体目的。 (2)确定为达到目的所需搜集的数据资料。 (3)确定对资料的的分析方法、所釆用的统计工具。

(4)根据不同目的,设计用于记录资料的调查表格式。(5)用收集和记录的部分资料进行表格试用,目的是检查表格设计的合理性。 (6)如有必要应评审和修改调查表。 5、注意事项 (1)应能迅速、正确、简易地收集到数据,记录时只要在必要项目上加注记号; (2)记录时要考虑到层別,按人员、机台、原料、时间等分类; (3)数据来源要清楚:由谁检查、检查时间、检查方法、检查班次、检查机台,均应写清楚,其他测定或检查条件也要正确地记录下來; (4)尽可能以记号、图形标记,避免使用文字; (5)检查项目不宜太多,以4-6项为宜(针对重要的几项就可),其他可能发生的项目采用“其他”栏。 6、应用实例

二、数据分层法(分类法、分组法) 1、概念:数据分层法就是性质相同的,在同一条件下收集的数据归纳在一起,以便进行比较分析。 2、分类方法:数据分层可根据实际情况按多种方式进行。例如,按不同时间,不同班次进行分层,按使用设备的种类进行分层,按原材料的进料时间,原材料成分进行分层,按检查手段,使用条件进行分层,按不同缺陷项目进行分层等等。数据分层法经常与统计分析表结合使用。

质量管理常用的工具与方法

学习导航 通过学习本课程,你将能够: ●掌握因果图和排列图的使用方法; ●掌握关联图的特点、分类和绘制方法; ●熟悉系统图的应用范围和绘制方法; ●了解PDPC发的特点、份额里和应用范围; 质量管理的常用工具与手法 一、因果图和排列图 1.因果图 因果图又名“鱼刺图”,由日本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石川兴发明。因果图是用来思考和显示已知结果及潜在原因之间关系的图,通过对因果关系进行分析和表达,便于解决问题。 因果图的程序 一般而言,因果图的程序主要有五个: 第一,简明扼要地规定结果。 第二,规定可能原因的主要类别。 第三,在右边方框理画出结果,在左边画出主要类别,作为结果框的输入。 第四,寻找所有下层次的原因,并画在相应的主枝上,然后继续寻找。 第五,从最高层次原因中选取和识别少量的、看起来对结果影响最大的原因,并对它们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因果图的应用 图1所示的是因果分析图。

图1 因果分析案例图 从图1可见,首先要画一个粗箭头,把问题放到右边,作为结果框的输出。如电灯不亮,需要从灯泡问题、电源问题、电线问题、开关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然后再逐一细查原因,步步深化。灯泡原因分析完后,再用同样的办法从电源上、电线上、开关上分析原因。这种分析的思路就是因果图的思路。 2.排列图 排列图又名排队图,是为了对最主要到最次要的项目进行排列而作出的简单图示。 排列图的作用 一般而言,排列图主要有三个用途: 第一,按重要性顺序显示出每个项目对整个问题的作用。 第二,提出识别改进的机会。 第三,用最小的努力获得最大的成功。 排列图的应用 【案例】

快速热水器的排列图 2000年,台州某热水器厂商开发出了一种快速热水器产品,这种热水器打开5秒钟后,就能完成将水加热,而且可以持续24小时源源不断地供应热水。但在试验过程中,出现了一个问题,即关键发热零件有时会突然烧掉。 要查出上述问题的原因,可以用排列图表进行分析。 表1 排列图分析表 从表1可见,首先,统计最近发生的所有问题,统计出各种制品中的共326个残缺品;其次,再逐项进行分类,例如拉弧一项就占了251个,功率不合格的占了37个,发热膜脱落的有16个,端面不平有10个,还有12个是由于其他原因。再次,做一个累计评定,将各项累计频数和累计频率计算出来。 图2所示的是数据计算出来后,排列图就基本完成。

软件测试分类、方法和常用工具(精)

1、软件测试分类 黑盒测试----指测试人员通过各种输入和观察软件的各种输出结果来发现软件的缺陷,而不关心程序具体如何实现的一种测试方法。 静态测试----指测试不运行的部分,例如测试产品说明书,对此进行检查和审阅. 静态白盒测试-----指在不执行的条件下有条理地仔细审查软件设计,体系结构和代码,从而找出软件缺陷的过程。有时称作结构分析。 动态测试----通过运行和使用软件进行测试。 探索测试----通常用于没有产品说明书的测试,这需要把软件当作产品说明书来看待,分步骤逐项探索软件特性,记录软件执行情况,详细描述功能,综合利用静态和动态技术来进行测试。 等价区间----指测试相同目标或者暴露相同软件缺陷的一组测试用例 测试设计----提炼测试方法,明确指出设计包含的特性和相关测试。如果要求完成测试还明确指出测试案例和测试程序,指定特性通过/失败的规则。 单元测试:最微小规模的测试;以测试某个功能或代码块。典型地由程序员而非测试员来做,因为它需要知道内部程序设计和编码的细节知识。这个工作不容易作好,除非应用系统有一个设计很好的体系结构; 还可能需要开发测试驱动器模块或测试套具。 累积综合测试:当一个新功能增加后,对应用系统所做的连续测试。它要求应用系统的不同形态的功能能够足够独立以可以在全部系统完成前能分别工作,或当需要时那些测试驱动器已被开发出来; 这种测试可由程序员或测试员来做。 集成测试:一个应用系统的各个部件的联合测试,以决定他们能否在一起共同工作。部件可以是代码块、独立的应用、网络上的客户端或服务器端程序。这种类型的测试尤其与客户服务器和分布式系统有关。

功能测试:用于测试应用系统的功能需求的黑盒测试方法。这类测试应由测试员做,这并不意味着程序员在发布前不必检查他们的代码能否工作(自然他能用于测试的各个阶段。 系统测试:基于系统整体需求说明书的黑盒类测试;应覆盖系统所有联合的部件。 端到端测试:类似于系统测试;测试级的“宏大”的端点;涉及整个应用系统环境在一个现实世界使用时的模拟情形的所有测试。例如与数据库对话,用网络通讯,或与外部硬件、应用系统或适当的系统对话。 健全测试:典型地是指一个初始化的测试工作,以决定一个新的软件版本测试是否足以执行下一步大的测试努力。例如,如果一个新版软件每5分钟与系统冲突,使系统陷于泥潭,说明该软件不够“健全”,目前不具备进一步测试的条件。 衰竭测试:软件或环境的修复或更正后的“再测试”。可能很难确定需要多少遍再次测试。尤其在接近开发周期结束时。自动测试工具对这类测试尤其有用。 接受测试:基于客户或最终用户的规格书的最终测试,或基于用户一段时间的使用后,看软件是否满足客户要求。 负载测试:测试一个应用在重负荷下的表现,例如测试一个 Web 站点在大量的负荷下,何时系统的响应会退化或失败。 强迫测试:在交替进行负荷和性能测试时常用的术语。也用于描述象在异乎寻常的重载下的系统功能测试之类的测试,如某个动作或输入大量的重复,大量数据的输入,对一个数据库系统大量的复杂查询等。 性能测试:在交替进行负荷和强迫测试时常用的术语。理想的“性能测试”(和其他类型的测试应在需求文档或质量保证、测试计划中定义。

质量管理的常用工具与手法(含试题及答案)

质量管理的常用工具与手法 一、因果图和排列图 1.因果图 因果图又名“鱼刺图”,由日本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石川兴发明。因果图是用来思考和显示已知结果及潜在原因之间关系的图,通过对因果关系进行分析和表达,便于解决问题。 因果图的程序 一般而言,因果图的程序主要有五个: 第一,简明扼要地规定结果。 第二,规定可能原因的主要类别。 第三,在右边方框理画出结果,在左边画出主要类别,作为结果框的输入。 第四,寻找所有下层次的原因,并画在相应的主枝上,然后继续寻找。 第五,从最高层次原因中选取和识别少量的、看起来对结果影响最大的原因,并对它们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因果图的应用 图1所示的是因果分析图。 图1 因果分析案例图 从图1可见,首先要画一个粗箭头,把问题放到右边,作为结果框的输出。如电灯不亮,需要从灯泡问题、电源问题、电线问题、开关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然后再逐一细查原因,步步深化。灯泡原因分析完后,再用同样的办法从电源上、电线上、开关上分析原因。这种分析的思路就是因果图的思路。 2.排列图 排列图又名排队图,是为了对最主要到最次要的项目进行排列而作出的简单图示。 排列图的作用 一般而言,排列图主要有三个用途: 第一,按重要性顺序显示出每个项目对整个问题的作用。 第二,提出识别改进的机会。 第三,用最小的努力获得最大的成功。 排列图的应用 【案例】 快速热水器的排列图 2000年,台州某热水器厂商开发出了一种快速热水器产品,这种热水器打开5秒钟后,就能完成将水加热,而且可以持续24小时源源不断地供应热水。但在试验过程中,出现了一个问题,即关键发热零件有时会突然烧掉。 要查出上述问题的原因,可以用排列图表进行分析。 表1 排列图分析表

常用统计分析方法模板

常用统计分析方法 排列图 因果图 散布图 直方图 控制图 控制图的重要性 控制图原理 控制图种类及选用 统计质量控制是质量控制的基本方法,执行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手段,也是CAQ系统的基础,这里简要介绍制造企业应用最广的统计质量控制方法。 常用统计分析方法与控制图 获得有效的质量数据之后,就可以利用各种统计分析方法和控制图对质量数据进行加工处理,从中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成分。 常用统计分析方法 此处介绍的方法是生产现场经常使用,易于掌握的统计方法,包括排列图、因果图、散布图、直方图等。 排列图 排列图是找出影响产品质量主要因素的图表工具.它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巴洛特(Pareto)提出的.巴洛特发现人类经济领域中"少数人占有社会上的大部分财富,而绝大多数人处于贫困状况"的现象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社会现象,即所谓"关键的少数与次要的多数"原理.朱兰(美国质量管理学家)把这个原理应用到质量管理中来,成为在质量管理中发现主要质量问题和确定质量改进方向的有力工具. 1.排列图的画法

排列图制作可分为5步: (1)确定分析的对象 排列图一般用来分析产品或零件的废品件数、吨数、损失金额、消耗工时及不合格项数等. (2)确定问题分类的项目 可按废品项目、缺陷项目、零件项目、不同操作者等进行分类。 (3)收集与整理数据 列表汇总每个项目发生的数量,即频数fi、项目按发生的数量大小,由大到小排列。最后一项是无法进一步细分或明确划分的项目统一称为“其它”。 (4)计算频数fi、频率Pi和累计频率Fi 首先统计频数fi,然后按(1)、(2)式分别计算频率Pi和累计频率Fi (1) 式中,f为各项目发生频数之和。 (2) (5)画排列图 排列图由两个纵坐标,一个横坐标,几个顺序排列的矩形和一条累计频率折线组成。如图1所示为一排列图实例。 2.排列图用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