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申请表-“一体两翼 四轮驱动”——地方综合性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探索与实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届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申请简表

推荐学校(盖章):湖北大学成果科类:教育学

申报等次:一等奖

成果名称:“一体两翼四轮驱动”

——地方综合性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探索与实践

完成单位:湖北大学

成果主要完成人:杨鲜兰靖国平秦明君李中伟李木洲高天琼李兆华徐祖顺

姓名专业技术职称所在单位近三年年均

教学工作量

在该成果中承担的工作

杨鲜兰 教授 马克思主义学院 102 主持与设计

靖国平 教授 教育学院 116.6 设计与教研实践 秦明君 副研究员 楚才学院 / 管理实践与数据分析 李中伟 / 教务处 / 管理实践与数据分析 李木洲 副教授 教育学院 383 报告撰写与教研实践

高天琼

博士、博士后

(不参评职称)

通识教育学院 335 管理实践与数据分析

李兆华 教授 资源环境学院 376 教研实践与数据分析

徐祖顺 教授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426 教研实践与数据分析

一、成果主要创新点

1.形成“一体两翼、四轮驱动”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湖北大学长期坚持本科教育的中心地位,注重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积极改革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形成了以“一流本科教育”为主体,以“通识教育和英才教育”为两翼,以“择优选拔、个性化培养、协同保障、多元评价”为四轮驱动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2.构建“分段式、模块型、个性化”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实施通识教育基础上的个性化专业教育,将人才培养分为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两个阶段,构建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艺术体育相渗透,学科基础、专业必修、专业方向相结合的模块型课程体系,实行“一生一导师、一生一方案”的个性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培养方式来实现学生个性化培养,在塑造创新型人才的同时推动成果的市场化转化。

二、成果主要内容概述

湖北大学作为省部共建的地方综合性大学,长期注重培养各级各类拔尖创新人才。自上世纪90年代学校先后获批2个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到2006年实施“一流本科教育”计划,到2008年和2011年先后成立楚才学院和通识教育学院,再到2016年学

校入选全国首批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湖北大学已形成了“一体两翼、四轮驱动”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即以“一流本科教育”为主体,以“通识教育和英才教育”为两翼,以“择优选拔、个性化培养、协同保障、多元评价”为驱动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成果着力解决四大教学问题:一是人才培养目标单一、机制僵化,拔尖创新人才难以脱颖而出。二是课程设置的针对性不强,教学方式陈旧,难以满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社会责任感的要求。三是学院、学科、专业各自为阵,人才培养格局固化、割裂、封闭,难以集聚优质资源形成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合力。四是人才培养评价方式一刀切,难以培养出多类型、多层次的拔尖创新人才。具体解决办法,即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四大机制。

一是综合考核、动态调整的择优选拔机制。通过个人自荐、导师举荐、学院推荐三结合的方式自主报名,以笔试成绩为基础,通过心理测试、结构化面试及无领导小组讨论等多种考核方式,着重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专业兴趣、科研潜能和发展潜质等,形成新生选拔、二次遴选、动态进出的人才优选机制。经过综合考核,多次分流,确保生源质量。

二是灵活、精准、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机制。以“一流本科教育”提升全体本科生教育质量为驱动,以楚才学院、通识教育学院以及各类人才培养试验班为人才培养基地,形成多专业、多学科、多类型、多层次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格局,通过自主选择课程、双向选择导师,师生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形成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灵活、精准、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机制。

三是机构、制度、资源三协同的保障机制。在成立湖北大学楚才学院、通识教育学院等拔尖创新人才专门培养机构的基础上,配套制定导师制、自主选择专业、自由选择课程、小学期学习、游学交流、联合培养及激励制度等各类制度,并在教育经费、教学设备、优质课程、实训基地、实验平台等方面优先供给,本科生的课程内容更加丰富,课程结构更加合理,教学方式更加灵活,教学评价更加科学,形成人才培养机构、制度、资源三结合的保障机制。

四是不拘一格、着眼长远的多元评价机制。对人才培养的评价不以一时、一段的成绩、表现为最终依据,突出学生个性、创新、特色、长远的发展,鼓励学生长时段的探索与实验,以道德品质、学业成绩、创新创业能力、社会实践、突出事迹为评价标准,形成不拘一格、着眼长远的多元化人才评价机制。

三、成果应用推广情况

在成果应用方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在校内起到了良好的引领示范作用,特别是“一流本科教育”计划实施以来,在通识教育和英才教育的创新驱动之下,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明显提升。其所创建的“学业优秀生导师制”由点到面得到推广,“通识教育”由实验班局部试点实现全校推行,“开放式办学”、“贯通培养”得到全面推开,全校的本科课程体系更加完善,教学水平显著提高,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数量和质量得到整体提升。

在成果推广方面,学校长期与国内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单位保持互访交流。楚才学院与北京大学元培学院、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南京大学匡亚明学院、武汉大学弘毅学堂、华中科技大学启明学院、中国计量大学的量新学院等保持友好交流,彼此取长补短。10多年来,该成果的系列内容,得到《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湖北日报》及湖北电视台、新浪网、搜狐网、环球网等各类媒体的及时报道与宣传,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