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新剂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固体分散体
1、定义:通常指药物以分子、胶态、微晶等均匀分散在某一固态载体物质中所
形成的固体状态的分散体系。
2、特点(目的)1.增加溶解度和溶出速率,提高药物利用率;控制药物释放2. 利
用载体包蔽作用,可延缓药物的水解和氧化,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3.掩盖药物的不良臭味,减少药物的刺激性 4.可以使液体药物固体华5.便于服用,剂量准确
3、载体材料:
(1)水溶性载体材料:PEG、PVP、泊洛沙母等(2)难溶性载体材料:纤维素的衍生物(EC)、聚丙烯酸树脂类(3)肠溶性载体材料:纤维素衍生物、聚丙烯酸树脂类
4、固体分散体的类型
固体溶液:以分子状态分散在载体材料中低共熔物:以微晶形式分散在载体材料中共沉淀物:非结晶性无定形物
5、制备方法
熔融法溶剂法溶剂-熔融法研磨法
6、鉴别方法:1.溶解度及溶出速率2.热分析法3.x射线衍射法4.红外光谱法5.核磁共振法
7、恩诺沙星固体分散体的制备
二、包合技术
1、定义:是一种分子被包嵌于另一种分子的空穴结构内形成的分子囊,它是通
过包合技术形成的一类形式独特的络合物。
2、特点:溶解度增大,稳定性提高,液体药物可粉末化,可防止挥发性成分,
掩盖药物的不良臭味,调节释药速率,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降低药物的刺激性以及其他毒副反应
3、包合物的种类:1.管状包合物,层状包合物,笼状包合物。
4、包合材料环糊精由6-12个葡萄糖分子连接,ß-环糊精
环糊精的衍生物
5、包合方法:饱和水溶液法,研磨法,超声波法。
6、包合物的验证X射线衍射法,红外光谱法,核磁共振法,荧光光谱法,薄层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
7、包合技术在药剂中的应用
增加药物的溶解度和溶出度,提高药物稳定性,使液体药物粉末化,防止挥发性药物的挥发,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和降低药物的刺激性毒性和副作用,调节释药速度,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8、橄榄油包合物的制备
三、微囊
1、定义利用天然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作为囊膜壁壳,将固态药物或液态药物包
裹而成的药库型微型胶囊,称微囊。
2、特点:(1)掩盖药物的不良臭味,提高患者的服药顺应性(2)提高药物的稳
定性
(3)防止药物在胃内失活减少对胃的刺激性(4)使液态药物固体化便于应用与贮存
(5)减少复方药物的配伍变化(6)缓释和控释作用(7)使药物农集于靶区3、囊心物:即被包物质,可固体可液体(囊心物与囊材的比例适当,如囊心物
过少,容易形成无囊心物的空囊)
4、囊材:一般要求:(1)性质稳定(2)能与药物配伍,不影响药物的药理作用
及含量测定(3)无毒无刺激性(4)成膜性好有一定的强度弹性(5)有适宜的释药速率(6)具有符合要求的黏度渗透性亲水性溶解性特征
5、微囊化的方法
相分离法(单凝聚法、复凝聚法)P105页图
6、微囊中药物的释放:透过囊壁扩散,囊壁的溶解,囊壁的消化降解。
7、微囊的质量评价:微囊的形态与粒径,微囊的药物含量与包封率,微囊药物
的释放速率。
8、液体石蜡微囊的制备P111页
9、活性炭微囊的制备实验P110页
四、口服速释制剂
1、定义:药物和适宜的辅料制成的服用后能快速崩解或快速溶解的制剂。
2、特点:速崩速溶起效快,吸收充分生物利用度高,减少药物对食管和胃
肠道的刺激,服用方便。
3、种类:水中分散型,口腔应用型,其他速释型。
4、口服自乳化释药系统:由药物,油相,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潜溶剂形成的
均一透明的液体。
组成:药物,油相的选择,表面活性剂的选择,潜溶剂的选择。
五、口服缓释、控释制剂
1、特点:(1)半衰期短或需频率给药的的药物,可减少服用次数。
(2)通过控制释药速度,使血液浓度平稳,避免峰谷现象,有利于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
(3)可减少用药的总剂量,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因此可用最小剂量达到最大效果。
2、分类贮库型骨架型渗透泵型
六、透皮给药系统
1、定义;指经皮肤敷贴方式用药,药物经皮肤吸收并达到有效血药浓度,实现
预防治疗疾病的剂型。
2、特点:(1)避免胃肠道及肝的首过效应(2)保持恒定的血药浓度和生理效应,
减少胃肠道给药的副作用(3)提高安全性(4)改善病人的顺应性,不需频繁给药。
3、组成:(1)聚合物,药物,赋形剂或渗透促进剂组成的装置(2)胶黏系统,
常用压胶敏,起到把装置黏附到皮肤上的作用(3)不透性薄膜构成的背衬层。
4、透皮制剂的吸收途径:药物的固有性质,辅料的组成和性质,皮肤的水花作
用,应用的条件,皮肤的结构和扩散途径。
七、靶向制剂
1、定义:制能将治疗药物专一性地导向身体所需发挥作用部位,对非靶区没有
或几乎没有作用的机制。
2、特点:药物稳定性好或溶解度大;吸收完全或生物环境稳定;半衰期长;治
疗指数大;专一治疗病灶,对其他器官无副作用
3、分类:入侵的生物体,病变组织,特种器官,特种细胞,特种酶,特种受体。按照分布水平的不同分为:一级:达到特定的靶组织靶器官、二级:达到特定的细胞、三级:达到细胞内特定的部位。
按照源动力的不同分为:被动靶向制剂、主动靶向制剂、物理化学靶向制剂
4、被动靶向制剂
(1)定义:(自然靶向制剂)是机体免疫防护的反映,是利用载体的组成粒径电荷等特征,通过细胞的内吞融合吸附和材料交换,毛细血管残留,或利用病变组织的毛细血管高通透性特征,定位于靶区的剂型。
(2)脂质体:1.定义:将药物包封与内脂质双分子层内而形成的微型泡囊。
2相关因素:巨噬细胞吞噬,缓释,血流动力学,病变组织对脂质体的亲和力性,病变组织的通透性
5、主动靶向制剂
分类:
(1)修饰的药物载体(2)前体药物(3)药物大分子复合物
6、物理化学靶向制剂
磁性靶向制剂栓塞靶向制剂pH敏感脂质体热敏感靶向制剂